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4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3-07-25
    《成人血液病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
    张威, 赵琛, 董爱彤, 刘海生
    2023, 44(7):  745-747,76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01
    摘要 ( 206 )   HTML   PDF (366KB) ( 2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液病患者尤其是血液肿瘤患者是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多种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的重症率高、病死率高,是需要保护的重点人群。这些患者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或免疫紊乱,又使得需要关注疫苗的应答率和不良反应。希望本解读有助于临床一线工作者更好的为成人血液病患者的新冠疫苗接种作出决策。

    双荧光素酶报告技术验证piRNA-DQ566704对smad2基因的靶向调控
    雷丽, 谭珠俐, 张珂瓈, 曹海明, 李昌平
    2023, 44(7):  748-75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02
    摘要 ( 301 )   HTML   PDF (1010KB) ( 3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技术验证piRNA-DQ566704对smad2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
    方法 从小鼠肝星状细胞基因组中获取smad2基因的3′UTR序列,分别合成包括piRNA-DQ566704 结合位点在内的smad2基因的3′UTR的野生型(WT)和突变型(MUT)基因片段,构建野生型(pGL6-miR-smad2-3′UTR-WT+pRL-TK)和突变型(pGL6-miR-smad2-3′UTR-MUT+pRL-TK)smad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将smad2野生型与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分别与piRNA-DQ566704 mimic、piRNA-DQ566704 inhibitor和阴性对照(NC)等各组共转染293T细胞,检测各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观察piRNA-DQ566704对smad2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小鼠肝星状细胞转染piRNA-DQ566704 mimic、inhibitor、mimic NC后,小鼠肝星状细胞中smad2 mRNA和smad2蛋白的表达。
    结果 携带piRNA-DQ566704 mimic和smad2-3′UTR-WT的构建体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下降(P<0.001),而对smad2-3′UTR-MUT的构建体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无抑制作用(P>0.05)。在小鼠肝星状细胞中过表达piRNA-DQ566704后,mimic组smad2 mRNA和smad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01)。
    结论 piRNA-DQ566704可以靶向调控smad2基因的表达,smad2是piRNA-DQ566704的直接靶基因。

    双氢睾酮对持续低氧SAMP8雄性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韩硕, 刘新媛, 崔慧先, 潘文森
    2023, 44(7):  754-759,79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03
    摘要 ( 259 )   HTML   PDF (711KB) ( 2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持续低氧条件下SAMP8雄性小鼠,在给予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后海马空间学习记忆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了解雄激素对快速衰老小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方法 健康成年5月龄雄性SAMP8小鼠40只,随机分为Control组、DHT组、Hypoxia组和DHT+Hypoxia组,每组8只。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Golgi-cox染色实验检测海马CA1区突触树突棘密度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Hypoxia组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Control组,DHT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Control组和Hypoxia组(P<0.05)。DHT组目标象限时间明显延长于Control组,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大于Control组(P<0.05)。DHT组和DHT+Hypoxia组海马CA1区突触树突棘密度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Hypoxia组(P<0.05)。Hypoxia组Hif-1α、Epo、Epor表达高于Control组,Glut1、Syn、Psd-95、Drebrin表达低于Control组,DHT组Hif-1α、Erk、Glut1、Syn 、Psd-95、Drebrin基因表达高于Control组,DHT+Hypoxia组Hif-1α、Epo表达高于Control组(P<0.05);DHT组Hif-1α、Epo低于Hypoxia组,Erk、Glut1、Syn、Psd-95、Drebrin表达高于Hypoxia组,DHT+Hypoxia组Hif-1α低于Hypoxia组,Glut1、Syn、Psd-95、Drebrin表达高于Hypoxia组(P<0.05)。Hypoxia组ERK、pERK、Glut1、PSD95蛋白表达低于Control组,Iba1蛋白表达高于Control组,DHT组ERK、pERK、Glut1、PSD95、Drebrin、SYN、Iba1蛋白表达高于Control组,DHT+Hypoxia组ERK、pERK、Glut1、PSD95、Iba1蛋白表达高于Control组(P<0.05);DHT组ERK、pERK、Glut1、PSD95、Drebrin、SYN蛋白表达高于Hypoxia组,Iba1蛋白表达低于Hypoxia组,DHT+Hypoxia组ERK、pERK、Glut1、PSD95蛋白表达高于Hypoxia组(P<0.05)。
    结论 双氢睾酮可通过Hif-1α、ERK、Glut1信号通路促进海马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改善了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长链非编码RNA XIST靶向miR-150-5p调控狼疮性肾炎系膜细胞增殖凋亡的研究
    肖辉, 韩星, 金洪杰, 刘潇
    2023, 44(7):  760-76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04
    摘要 ( 259 )   HTML   PDF (1123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长链非编码RNA X-非活性特异性转录物(lncRNA XIST,XIST)、miR-150-5p对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系膜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究其机制。
    方法 分离培养LN小鼠和正常小鼠的系膜细胞。pcDNA组(转染空载体)、pcDNA-XIST组(转染pcDNA-XIST)、antagomiRNA组(转染antagomiRNA)、antagomiR-150-5p组(转染antagomiR-150-5p)、pcDNA-XIST+agomiRNA组(共转染pcDNA-XIST和agomiRNA)、pcDNA-XIST+agomiR-150-5p组(共转染pcDNA-XIST和agomiR-150-5p)用脂质体法转染至LN系膜细胞;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XIST、miR-150-5p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检测细胞的荧光活性;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CCK8)、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锭(annexin V-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propidium iodide,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ing,WB)实验检测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A,P21)、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BCL2 关联X 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蛋白表达。
    结果 与正常小鼠肾组织或系膜细胞相比,LN小鼠肾组织或系膜细胞XIST表达显著升高,miR-150-5p表达显著降低(P<0.001);过表达XIST或抑制miR-150-5p均明显促进LN系膜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促进PCNA、Bcl-2蛋白表达,抑制P21、Bax蛋白表达(P<0.001)。miR-150-5p明显抑制野生型XIST细胞的荧光活性,并负向调节XIST(P<0.001)。过表达miR-150-5p明显抑制过表达XIST对LN系膜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P<0.001)。
    结论 LncRNA XIST促进LN系膜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其机制与直接靶向miR-150-5p有关。

    花姜酮通过免疫原性死亡影响黏液表皮样癌的机制研究
    苏凤芹, 苏慧, 吴慧炜, 邢淑华
    2023, 44(7):  767-77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05
    摘要 ( 269 )   HTML   PDF (1183KB) ( 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花姜酮(zerumbone,Zer)治疗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的机制研究,以期为临床上开发MEC靶向治疗药物提供新的思路以及理论依据。
    方法 购入MEC细胞系H292及H3118,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四氮唑[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检测出Zer对MEC细胞系的IC50;在IC50的浓度下,进一步通过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表面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表达水平,观察Zer是否可以影响MEC的免疫原性死亡;最后为探寻Zer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采取pcDNA3.1-STAT3上调MEC细胞中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 的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转染效率及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活化的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ATF3及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protein,CHOP)的表达水平,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测定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ATP含量,MEC。
    结果 Zer组细胞凋亡率高于Control组(P<0.05),Zer组H3118细胞上清液中HMGB1蛋白含量高于Control组(P<0.05),Zer组H3118细胞中ATP含量高于Control组(P<0.05),Zer组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ATF4、ATF3及CHOP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P<0.05),Zer组的MEC细胞中STAT3 mRNA水平低于Control组(P<0.05),Zer+oe-STAT3组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ATF4、ATF3及CHOP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Zer+oe-NC组(P<0.05)。
    结论 Zer介导STAT3促进MEC细胞内质网应激由此诱导MEC细胞免疫原性死亡。

    MiR-486-5p/FOXO1轴对深二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调节作用
    高富成, 王耀军, 薛佳杰, 郝青晔, 高登文, 郭雷
    2023, 44(7):  773-780,79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06
    摘要 ( 244 )   HTML   PDF (3077KB) ( 3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miR-486-5p/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forkhead 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O subfamily 1,FOXO1)轴对深二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调节机制。
    方法 小鼠建立深二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NC mimic+Vector组、FOXO1组、miR-486-5p mimic组和miR-486-5p mimic+FOXO1组。采用miR-486-5p mimic和(或)FOXO1处理伤面,观察伤面愈合情况。在烧伤后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止血(0 d)、炎症(1 d)和增殖(7 d和14 d)]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
    法检测伤面边缘组织中miR-486-5p表达部位和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FOXO1表达。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分析FOXO1与miR-486-5p结合关系。构建miR-486-5p过表达或敲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uman HaCaTKeratinocytes,HaCaT)模型,通过EdU法和划痕试验考察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情况,Western blot法分析细胞中FOXO1蛋白表达。
    结果 miR-486-5p在小鼠深二度烧伤伤面愈合过程中显著上调。体内模型显示,miR-486-5p通过抑制FOXO1表达促进伤面愈合。在HaCaT细胞中,miR-486-5p过表达增加了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抑制miR-486-5p则具有相反的效果。FOXO1是角质形成细胞中miR-486-5p的直接靶标。FOXO1过表达导致HaCaT细胞的EdU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和伤面愈合降低,并且逆转了miR-486-5p对EdU阳性细胞和伤面愈合的诱导作用。
    结论 miR-486-5p是深二度烧伤创面修复的关键调节剂,通过抑制FOXO1表达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血清8-iso-PGF2α、Irisin、FNDC5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朱倩, 姚洁, 王尚臣, 褚丽芳
    2023, 44(7):  781-78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07
    摘要 ( 232 )   HTML   PDF (623KB) ( 1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血清8异构前列腺异素(8-iso-prostaglandin,8-iso-PGF2α)、鸢尾素(Irisin)、纤维连接蛋白Ⅲ型域包含蛋白5(fibronectin type Ⅲ domain inclusion protein 5,FNDC5)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我院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2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8-iso-PGF2α、Irisin、FNDC5水平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分析VCI患者血清8-iso-PGF2α、Irisin、FNDC5水平与MoCA评分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o dementia,VCIND)进展为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8-iso-PGF2α、Irisin、FNDC5对VCIND进展为VD的预测价值。
    结果 观察组血清8-iso-PGF2α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risin、FNDC5水平及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t=13.999、11.702、20.186、9.211,P<0.05);VCI患者血清8-iso-PGF2α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Irisin、FNDC5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736、0.751、0.69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8-iso-PGF2α升高及Irisin、FNDC5降低为VCIND进展为VD的独立危险因素(OR=4.999、0.362、0.387,P<0.05);ROC曲线显示,8-iso-PGF2α、Irisin、FNDC5对VCIND进展为VD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的AUC达0.866。
    结论 血清8-iso-PGF2α、Irisin、FNDC5均参与VCI发生发展,与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且可有效预测VCIND进展为VD的风险。

    DEVT与BT方案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王琳, 徐正虎, 李可静, 范鸣玥, 王恒
    2023, 44(7):  786-79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08
    摘要 ( 277 )   HTML   PDF (436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直接血管内治疗(direct endovascular therapy,DEVT)与桥接治疗(bridging therapy,BT)方案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方式选取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VT组和BT组,每组60例。DEVT组给予DEVT方案,BT组给予BT方案,观察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及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ore,mRs)等,同时检测2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rve specific enolase,NS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
    结果 2组患者mRS评分≤2分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组NIHSS评分、NSE明显低于治疗前,BDNF、IGF-1水平高于治疗前,BT组NIHSS评分、NSE明显低于DEVT组,BDNF、IGF-1明显高于DEVT组(P<0.05)。治疗后24 h,2组 hs-CRP、TNF-α、ET-1水平低于治疗前,NO、CGRP水平高于治疗前,BT组ET-1水平低于DEVT组,NO和CGRP水平高于DEVT组(P<0.05)。
    结论 DEVT与BT方案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均有显著的效果,BT方案更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替罗非班联合Solumbra取栓对急性颅内外大动脉闭塞脑梗死血管再通率及预后的影响
    王荣辉, 王小卫, 张博刚
    2023, 44(7):  792-79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09
    摘要 ( 220 )   HTML   PDF (428KB) ( 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Solumbra技术机械取栓在急性颅内外大动脉闭塞脑梗死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血管再通率、血小板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急性颅内外大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介入治疗后用药不同分组,各60例。2组均行Solumbra技术机械取栓,对照组于取栓后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观察组于取栓后给予替罗非班。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率、治疗前后脑血流情况[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V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diastolic blood velocity,Vd)]、血小板功能指标[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gT)、血小板黏附率(platelet adhesion rate,PAdT)、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测评)、预后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大脑中动脉Vm、Vs、Vd均随着治疗的时长而增高,观察组增高地更明显,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PV、PAgT、PAdT、P-selectin水平随治疗时长的延长而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地更明显,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mRS评分随治疗时长的延长而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地更明显,Barthel指数随着治疗的时长而增高,观察组增高地更明显,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 2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Solumbra技术机械取栓应用于急性颅内外大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小板功能及大脑血流,提高血管再通率,促进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及预后改善,且未增加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脑血流量相关性及意义
    何琴, 杨小芳, 康瑜, 殷成坤
    2023, 44(7):  798-802,82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10
    摘要 ( 217 )   HTML   PDF (1022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与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相关性及意义。
    方法 选取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脑梗死未继发癫痫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时一般资料、CBF、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al-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及BAEP评分,分析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BAEP评分与CBF、血清Lp-PLA2、NSE水平的相关性,并比较研究组不同癫痫特征(发作类型、放电类型、放电部位)患者BAEP评分,分析BAEP评分与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特征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BAEP评分、CBF、Lp-PLA2、NSE预测脑梗死继发癫痫的价值。
    结果 研究组CBF低于对照组,血清Lp-PLA2、NSE水平及BAE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AEP评分与CBF呈负相关,与血清Lp-PLA2、NSE水平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癫痫全面发作患者BAEP评分高于部分发作患者,多灶性放电患者BAEP评分高于局灶性放电患者(P<0.05);BAEP评分与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类型、放电类型呈正相关(P<0.05);BAEP评分、CBF、Lp-PLA2、NSE预测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0.7,其中BAEP评分联合CBF、Lp-PLA2、NSE预测的AUC最大,为0.928(95%CI:0.876~0.963)。
    结论 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BAEP与CBF及血清Lp-PLA2、NSE水平密切相关,各指标联合在预测脑梗死继发癫痫方面具有较高预测效能。

    床旁超声指导下的液体复苏疗法治疗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易绍龙, 黄虎, 张延林
    2023, 44(7):  803-80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11
    摘要 ( 231 )   HTML   PDF (413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下的液体复苏疗法治疗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ICU脓毒症患者97例,以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对照组(n=48)。2组均采用液体复苏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方法指导液体复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床旁超声指导液体复苏。于治疗6 h、治疗24 h比较2组液体复苏量;治疗前、治疗6 h、治疗24 h比较2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乳酸浓度、碱剩余(base excess,BE)、氧耗(oxygen consumption,VO2)、氧供(oxygen transpor,DO2)水平;统计2组肺水肿发生率、需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比率、1个月内病死率、住ICU时间、住院时间。
    结果 治疗6 h和治疗24 h时,观察组液体复苏量较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2组ScvO2、CVP、MAP、BE、VO2、DO2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观察组ScvO2、CVP、MAP、BE、VO2、DO2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2组TNF-α、IL-6、血乳酸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TNF-α、IL-6、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较对照组,需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比率、肺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1个月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床旁超声指导液体复苏可以减少ICU脓毒症患者补液量,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氧代谢指标,缩短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对维持酸碱平衡,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双通道负压吸引器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研究
    丁洪瑞, 刘腾飞, 杨柳, 曹月鹏, 李彭依, 钱晨
    2023, 44(7):  809-81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12
    摘要 ( 1174 )   HTML   PDF (431KB) ( 1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型双通道负压吸引器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研究。
    方法 本院首诊并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02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1),2组患者手术均由相同手术团队完成,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的单通道负压吸引器,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新型腹腔镜手术用双通道负压吸引器,对术中患者体内手术烟雾以及多余的CO2持续负压吸引,对比2组患者术中消除烟雾效果、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擦镜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术中手术视野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建立气腹后ETCO2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双通道负压吸引器具有良好的消除烟雾效果,减少擦镜次数并改善手术视野质量,有助于缩短手术进程,并且未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STING在膀胱癌患者组织表达及对IFN-γ/STAT1信号通路磷酸化修饰调控的机制研究
    王勇, 王志荣, 陆海炳, 李茂林, 丁炎
    2023, 44(7):  814-818,82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13
    摘要 ( 294 )   HTML   PDF (654KB) ( 1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STING)在膀胱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对干扰素信号通路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1,STAT1)的调控机制研究。
    方法 队列试验:选取膀胱癌患者110例,收集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STING表达水平。细胞学试验:采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人膀胱癌BIU-87细胞STING基因,将膀胱癌细胞为3组,对照组、NC组(转染NC质粒)和试验组(转染CRISPR-Cas9质粒),MTT法检测在24 h,48 h,72 h不同时间点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存活、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比例,qPCR 检测IFN-γ和STAT1 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 IFN-γ和STAT1 蛋白表达水平,检测STAT1蛋白磷酸化修饰水平。
    结果 队列试验:膀胱癌组织STING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细胞学试验:与对照组比较,敲除STING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增殖能力进一步降低(P<0.05);并且细胞存活降低,细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比例增加(P<0.05);IFN-γ和STAT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IFN-γ和STA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并且STAT1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
    结论  STING可能通过激活干扰素信号通路IFN-γ/STAT1的蛋白表达及磷酸化修饰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躯干冠状面参数与Cobb角的相关性研究
    郭晓琦, 朱飞龙, 张存刚, 张明, 眭益辰, 朱茜
    2023, 44(7):  819-82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14
    摘要 ( 284 )   HTML   PDF (617KB) ( 1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患者躯干冠状面参数与脊柱侧凸Cobb角之间的关系,希望为脊柱侧凸的早期筛查和保守治疗的监测提供一定帮助。
    方法 选取徐州市康复医院康复工程部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单侧胸右或腰左“C”型弯患者43例,其中胸右弯患者20例,腰左弯患者23例。主要测量数据有脊柱全长X片上的Cobb角和身体外观上椎体棘突弯曲形变偏移距离(apex vertebral translocation,AVT)、弯曲顶椎至身体中线位移距离(trunk shift,TS)、身体位移比(trunk shift ratio,TSR)、椎体旋转度(apex trunk rotation,ATR),探讨AVT、TS、TSR、ATR与Cobb角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椎体棘突弯曲形变偏移距离(AVT)、弯曲顶椎至身体中线位移比(TSR)与Cobb角存在明显相关性,以AVT相关性最好(r=0.749,P<0.05),其中腰左弯患者的AVT、TSR指标与Cobb角的相关性大于胸右弯患者。腰左弯患者椎体旋转度(ATR)与Cobb角之间未见相关性(P>0.05)。
    结论 胸椎右侧或腰椎左侧单“C”型弯患者的躯干冠状面参数与Cobb角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miRNA促进卵巢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王璐, 单佳佳
    2023, 44(7):  824-82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15
    摘要 ( 247 )   HTML   PDF (1577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miRNA促进卵巢癌侵袭转移的机制。
    方法 通过分析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GSE119055数据集卵巢癌的miRNA表达谱筛选差异miRNA,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 program,TCGA)数据库筛选预后相关miRNA和预后差异基因;通过伤口愈合试验和Transwell方法检测预后相关miRNA异质性表达对卵巢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Starbase预测预后相关miRNA和预后相关基因的靶向结合可能性。
    结果 GSE119055数据集中差异miRNA为32个,上调miRNA为20个,下调miRNA为12个,其中预后相关miRNA为miR-187-3p和miR-381-5p。伤口愈合试验和Transwell结果表明,过表达miR-187-3p或抑制miR-381-5p均会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Starbase预测结果表明,miR-187-3p和miR-381-5p的潜在靶基因为29个。
    结论 卵巢癌预后的相关miRNA为miR-187-3p和miR-381-5p;miR-187-3p和miR-381-5p为促进侵袭转移潜在的靶基因,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

    妇科恶性肿瘤调强放疗中盆腔淋巴结引流区勾画研究
    黄容, 李丹, 庞皓文, 杜秀举, 陈霄, 文庆莲
    2023, 44(7):  830-83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16
    摘要 ( 237 )   HTML   PDF (1818KB) ( 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治疗期间的CT图像评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全盆腔调强放疗期间小肠位置的变化,探讨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引流区勾画时是否需要避开小肠。
    方法 31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接受盆腔放疗,分为手术组(n=15)和非手术组(n=16)。获取治疗期间第10、15和20次放疗时的CT图像,与初始计划CT图像相比,记录观察区域与小肠相交形成规避区域的变化。将初始计划扫描图像中盆腔血管外扩形成的盆腔淋巴结引流区CTV放射治疗范围定义为观察区域,其与小肠的相交体积定义为小肠规避区域。
    结果 放射治疗期间小肠停留在计划靶区肠道规避区域的体积占比在未手术组的左侧髂总、右侧髂总、左侧髂内、右侧髂内、左侧髂外、右侧髂外、左侧闭孔、右侧闭孔、骶前观察区域分别为16.52%、28.05%、18.65%、37.16%、39.18%、49.67%、23.74%、50.07%、42.65%;手术组分别为39.57%、34.41%、18.45%、31.21%、44.21%、43.39%、31.32%、49.67%、27.59%。
    结论 无论患者是否接受过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放疗期间观察区域内小肠停留在计划靶区肠道规避区域的体积占比为50%或更低。结合肠道本身的移动性以及重叠体积的占比,对于妇科恶性肿瘤的盆腔淋巴结的勾画,建议是无需规避小肠。

    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miR-93-5p表达与Th1/Th2平衡的关系
    周莲花, 刘麟, 余庆乐, 吴蕾
    2023, 44(7):  836-839,85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17
    摘要 ( 195 )   HTML   PDF (419KB) ( 1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微小RNA-93-5p表达与辅助型T细胞1/2(Th1/Th2)平衡的关系。
    方法 选取儿科建档就诊的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58例为RSV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6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血清miR-93-5p水平;流式细胞仪计数Th1、Th2百分率,计算Th1/Th2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 interleukin 2,IL-2)、IL-4、IL-10及干扰素γ( interferon γ,IFN-γ)水平,Spearman分析miR-93-5p与Th1/Th2的关系;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RSV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RSV组miR-93-5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SV组Th1、Th1/Th2低于对照组(P<0.05),RSV组Th2高于对照组;RSV组IL-2、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RSV组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SV组miR-93-5p与IL-2、IFN-γ、Th1/Th2比值呈负相关性(P<0.05);与IL-4、IL-10呈正相关性(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miR-93-5p与低水平的Th1/Th2是影响RSV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miR-93-5p呈高表达,其高表达可能与Th1/Th2平衡密切相关。

    血乳酸、CCSP、IL-22R在小儿肺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文勃, 李玲, 冯杨, 罗丽
    2023, 44(7):  840-843,86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18
    摘要 ( 229 )   HTML   PDF (525KB) ( 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乳酸、Clara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CCSP)、白细胞介素22受体(interleukin-22 receptor,IL-22R)在小儿肺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按病程分为急性期96例和恢复期54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急性期、恢复期患儿血乳酸、CCSP、IL-22R水平,比较急性期与恢复期不同病情患儿血乳酸、CCSP、IL-22R水平,分析肺炎患儿血乳酸、CCSP、IL-22R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血乳酸、CCSP、IL-22R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肺炎的价值并绘制ROC曲线图。
    结果 对照组血乳酸和IL-22R低于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恢复期组低于急性期组(P<0.05);对照组CCSP高于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恢复期组高于急性期组(P<0.05);急性期组中,重症组A血乳酸和IL-22R水平高于轻症组A,CCSP低于轻症组A(P<0.05);恢复期组中,重症组B血乳酸和IL-22R水平高于轻症组B,CCSP低于轻症组B(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期肺炎患儿血乳酸、IL-22R与CCSP呈负相关(r=-0.75、-0.81,P<0.05),血乳酸与IL-22R呈正相关(r=0.06,P<0.05);恢复期患儿血乳酸、CCSP、IL-22R之间无相关性(P>0.05);血乳酸、CCSP、IL-22R联合诊断小儿肺炎的AUC高于单项检测(P<0.05)。
    结论 血乳酸和IL-22R在小儿肺炎中呈高表达,CCSP呈低表达,其水平异常可提示重症肺炎,血乳酸、CCSP、IL-22R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脑颈动脉超声一体化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李俊青, 李丹, 柴建爽, 王彦, 宋志俊, 李海芬
    2023, 44(7):  844-85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19
    摘要 ( 243 )   HTML   PDF (2495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颈动脉超声一体化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CEA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66例的临床资料,术前除了行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和(或)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外,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下简称: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狭窄和斑块特点,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TCCD)或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判断颅内外血管侧支代偿情况,术中应用TCD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根据PSV进行个体化血压调控,决定是否使用颈动脉转流管,防止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术后通过脑颈动脉超声一体化进行复查及随访,评价术后效果。
    结果 所有患者颈动脉狭窄和侧支循环情况通过脑颈动脉超声一体化诊断评估,其中颈内动脉次全闭塞者8例、狭窄率(stenosis,ST)为50%~69%且具有临床症状者15例、ST为70%~99%者136例(其中支架内再狭窄且ST为70%~99%者4例)、颈动脉蹼6例;前交通动脉开放27例、后交通动脉开放38例、前+后交通动脉开放13例、颈内、外动脉侧支开放42例、无侧支开放9例,与DSA或CTA结果高度一致。术中采取颈动脉转流24例,未转流者术后出现轻度脑过度灌注综合征6例,轻微脑梗死1例,均恢复良好。术后7 d〖KG*4〗内死亡2例(心肌梗死1例、突发心脏骤停1例)、1例颈内动脉闭塞(颈动脉重度狭窄伴颅外段颈内动脉动脉瘤实施颈内动脉结扎),余163例术后6个月复查颈内动脉通畅。
    结论 术前经脑颈动脉超声一体化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与DSA高度一致,在CEA术前、术中、术后能够提供可靠的信息,提高手术安全性,在CEA围手术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超声评分法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甲胎蛋白、肌酸激酶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
    纪栎, 张学芳, 翟兴荣
    2023, 44(7):  851-85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20
    摘要 ( 233 )   HTML   PDF (1637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超声评分法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β-hCG)、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对凶险型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
    方法 选择PPP患者130例设为观察组,健康正常分娩产妇128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是否存在胎盘植入分为存在胎盘植入型组(植入组,n=97)和非胎盘植入型组(非植入组,n=33)。比较各组超声评分法和血清β-hCG、AFP、CK水平;Spearman法分析超声评分法和血清β-hCG、AFP、CK水平与PPP合并胎盘植入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超声评分法、β-hCG、AFP、CK水平对PPP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
    结果 观察组超声评分法、β-hCG、AFP、C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植入组超声评分法、β-hCG、AFP、CK均高于非植入组(P<0.05)。Spearman法分析结果显示,超声评分法、β-hCG、AFP、CK与PPP合并胎盘植入均呈正相关(r=0.566、0.537、0.439、0.524;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评分法、β-hCG、AFP、CK及四项联合诊断的AUC分别为0.816、0.877、0.866、0.758、0.956,四项联合诊断对PPP合并胎盘植入诊断效能优于单项检验。
    结论 超声评分法联合血清β-hCG、AFP、CK对PPP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较高。

    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研究进展
    李晨飞, 孔令德(综述), 张冰(审校)
    2023, 44(7):  856-85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21
    摘要 ( 410 )   HTML   PDF (363KB) ( 3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是由于轴向暴力传入月骨,月骨撞击月骨窝引起的一种关节内骨折。X线结合CT检查对于Die-punch骨折的诊断及分型有重要意义。目前Die-punch骨折最主流的治疗模式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随着科技的进步,3D打印、腕关节镜等技术逐步开始应用于治疗Die-punch骨折,为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和手段。本文就Die-punch骨折的损伤机制、骨折分型及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白紫合(综述), 李娟, 吕雅蕾(审校)
    2023, 44(7):  860-86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22
    摘要 ( 202 )   HTML   PDF (461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的乳腺癌,其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给女性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其治疗和预后都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表达有着密切关系,HER2的表达意味着更高的侵袭性,更差的预后。新型药物的出现对于传统的分子分型也提出了挑战,已不能简单地将HER2表达状态分为阴性、阳性。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乳腺癌诊治指南2021版提出:临床中在原有HER2阴性定义的基础上,将HER2 IHC 1+或IHC 2+且ISH阴性的患者定义为HER2低表达。目前专家们就是否将HER2分类由二分类变为三分类这一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但目前已经完成以及正在进行中的大量关于HER2低表达的研究已证实此类患者患者可能从新型抗体偶联药物治疗中获益。文就目前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高脂血症对牙槽骨代谢影响的相关研究
    王阳阳, 崔占琴(综述), 李文静, 汤盟(审校)
    2023, 44(7):  866-868,封三.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7.023
    摘要 ( 175 )   HTML   PDF (361KB) ( 2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以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逐年增加,是引起全身多种器官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脂代谢紊乱会影响骨组织改建,同时干扰牙周炎进展、正畸治疗、种植体骨结合等过程。本研究就高脂血症对骨代谢的影响及其对牙槽骨改建的不利因素进行综述,为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