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宫颈癌调强放疗不良反应物理性影响因素分析#br#

  

  1.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放疗科,河北 邢台 054000
  • 出版日期:2017-11-25 发布日期:2017-11-16
  • 作者简介:崔彦莉(1981-),女,河北藁城人,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研究。

  • Online:2017-11-25 Published:2017-11-16

摘要: [摘要]〓〖HTH〗目的〖HTSS〗〖KG*2〗探讨宫颈癌调强放疗不良反应的相关物理性因素,为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指标。
〖HTH〗方法〖HTSS〗〖KG*2〗收集接受体外调强放疗及腔内后装放疗的宫颈癌患者80例,其中术后放疗者55例、未行手术者25例,临床分期Ⅰ期30例、Ⅱ期37例、Ⅲ期13例。体外调强放疗处方剂量45~50 Gy/25次,单次1.8~2.0 Gy,若有肿大淋巴结,则给予同步加量至60~70 Gy。后装腔内放疗应用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进行,未手术患者放疗剂量35~42 Gy/6~7次,单次5~6 Gy,术后放疗患者放疗剂量为15 Gy/3次,单次5 Gy。分析骨髓抑制、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的影响因素。
〖HTH〗结果〖HTSS〗〖KG*2〗80例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0.0%(56/80),骨髓V10、V20、V30与骨髓骨髓抑制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程度较低;骨髓V10>90%、V20>80%者≥Ⅱ级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骨髓V10≤90%、V20≤80%者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髓V10为骨髓抑制发生的独立性影响因素。80例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57.5%(46/80),直肠Dmean、V30、V35、V40、V45、V50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均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程度较低;直肠平均剂量≥40Gy者≥Ⅰ级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高于直肠平均剂量<40 Gy者(P<005);直肠V30≥80%、V35≥60%、V40≥40%、V50≥10%者≥Ⅰ级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高于直肠V30<80%、V35<60%、V40<40%、V50<10%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直肠V40为影响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的独立性因素。80例患者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为3.8%(3/80),膀胱V40、V50与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均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程度较低;膀胱V40≥50%、V50≥20%者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高于膀胱V40<50%、V50<20%者(P<005)。
〖HTH〗结论〖HTSS〗〖KG*2〗宫颈癌调强放疗中骨髓V10为骨髓抑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直肠V40为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膀胱V40、V50为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