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进林, 肖兵, 韩从华, 朱冬梅, 印章, 艾宇. 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患者心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9): 1022-1026. |
[2] |
马茴煌, 李姚娜, 王康, 杨慧宇. 网膜素1水平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疾病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8): 888-893. |
[3] |
李庆, 李彦, 廖中华, 方凯.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PCI抢救STEMI后心脏骤停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4): 412-416. |
[4] |
刘志东, 王贤方, 余丽琼, 钟炜. 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联合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风险的价值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7): 754-758,780. |
[5] |
王亚玲, 饶明月, 郭安君, 张杨, 孟建康. 药物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观察[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5): 517-520. |
[6] |
王瑞, 张玲叶, 杜艳华. Sigma-1受体激动剂PRE-084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4): 377-380. |
[7] |
孙倩, 苏艳, 张雅兰, 李晓林. 研究STEMI患者RBP4、HbA1c与miR-1-3p检测水平的诊断价值及与病情关系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10): 1127-1132. |
[8] |
张飞飞, 宋学莲, 谢悦陶, 刘立天, 党懿, 齐晓勇.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血栓抽吸对STEMI患者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7): 770-778. |
[9] |
强钰伟, 郝明辉, 郭明. ACS患者PCI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326水平变化及意义[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5): 509-513,530. |
[10] |
田建, 刘军. 定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参数与外周血血小板功能指标相关性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5): 575-581. |
[11] |
陈宇娇, 刘昕, 薛娜, 穆维娜. 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不同梗死部位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二尖瓣构型[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5): 582-586. |
[12] |
石磊, 李万鹏, 安军钰, 姬旺龙, 曹云山, 黄晏. 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对NSTE-ACS患者院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3): 262-267. |
[13] |
赵洁, 李淑英, 张英, 单伟超, 韩冷, 丁振江.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3): 278-280,285. |
[14] |
黄玲芳, 周松, 刘黎洁, 狄宁宁, 高艳周. 环磷腺苷葡胺结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CPP、sNEP表达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12): 1382-1386. |
[15] |
张杨春, 符金娟, 蔡琳.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效果观察[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10): 1123-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