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6): 729-734.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18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岛素外用在糖尿病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糖尿病烧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方法 选取医院糖尿病烧伤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2例。对照组常规烧伤换药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0.01 U/L普通胰岛素溶液均匀喷于创面,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观察2组创面愈合、感染控制情况,比较2组伤后1、3、6个月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情况,入院时及伤后14、28 d创面血流灌注流量(perfusion value,PU)、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水平、促愈合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组伤后28 d内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创面感染控制情况比较,治疗组创面感染后10 d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伤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程度均较对照组轻(P<0.05);2组PU值均随着时间呈现增高趋势,且治疗组增高趋势更明显,2组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hs-CRP、IL-6、TNF-α及IL-1水平均随着时间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治疗组变化趋势较为平缓,2组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VEGF、EGF、bFGF及PDGF水平均随着时间呈现增高趋势,且治疗组增高趋势更明显,2组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过敏反应及低血糖状况。
结论 胰岛素外用治疗糖尿病烧伤患者可以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改善血液循环,抑制炎性因子表达,并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提高创面修复效果,且具有较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