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25
    上一期   
    《中国乳腺癌相关心脏病诊疗共识》解读
    唐甜甜, 马力
    2024, 45(6):  621-62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01
    摘要 ( 260 )   HTML   PDF (401KB) ( 1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综合治疗的不断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意味着部分患者在远期出现的治疗相关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抗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脏毒性。目前已有发达国家建立了肿瘤心脏病专科门诊、病房和对应的多学科治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teams,MDT)。2022年中国癌症杂志发表了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支持康复治疗学组,中国乳腺癌相关心脏病诊疗共识编写委员会共同撰写的《中国乳腺癌相关心脏病诊疗共识》,对中国心血管病和乳腺癌流行病学现状、乳腺癌不同治疗与心脏毒性的关系及全程管理、心脏毒性监测与管理提出具体建议。本文通过解读,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指导。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水肿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
    何茜, 樊朝凤
    2024, 45(6):  627-63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02
    摘要 ( 218 )   HTML   PDF (379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并发脑水肿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生存预后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动脉瘤性SAH患者31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水肿将患者分为脑水肿组(n=78)及未发生脑水肿组(n=237),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并发脑水肿的危险因素;根据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42)及预后不良组(n=3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
     结果 年龄≥60岁、颅内感染为动脉瘤性SAH并发脑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访1年,36例患者预后不良,年龄、Hunt-Hess分级、CT Fisher分级、病灶数目为动脉瘤性SAH并发脑水肿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高龄、颅内感染的动脉瘤性SAH患者应密切注意脑水肿的发生。对于高龄、Hunt-Hess分级Ⅲ~Ⅳ级、CT Fisher分级4级、病灶多发患者应关注预后情况,防止预后不良的发生。

    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状况下血清PGRN和SDF-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刘懿1, 索文岐2, 史欢欢3
    2024, 45(6):  632-63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03
    摘要 ( 182 )   HTML   PDF (568KB) ( 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derived factor-1,SDF-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支循环建立状况下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ACI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的评估分为侧支循环良好(fine collateral circulation,FCC;72例)组和侧支循环不良(poor collateral circulation,PCC;58例)组。血清PGRN及SDF-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估。比较分析以上指标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结果 PCC组SDF-1水平比FCC组增加(t=2.705,P<0.05),PGRN水平降低(t=5.747,P<0.05)。PCC组的MoCA评分低于FCC组(t=5.302,P<0.05)。ACI患者的血清PGRN和SDF-1水平呈负相关性(r=-0.289,P<0.05)。 ACI患者的PGRN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性(r=0.203,P<0.05);SDF-1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性(r=-0.204,P<0.05)。ACI患者的血清PGRN和SDF-1及联合检测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95%CI:0.709~0.888,P<0.01);0.727(95%CI:0.636~0.818,P<0.01);0.805(95%CI:0.727~0.884,P<0.01)。PGRN和SDF-1及联合检测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0%和53.40%、63.80%和91.40%、96.60%和51.70%。
     结论 分析ACI患者在侧支循环不同状况下血清PGRN和SDF-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可以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进一步为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干预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老年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个月内发生吸入性肺炎Nomogram预测模型构建
    胡洁琼, 张晓颖
    2024, 45(6):  638-64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04
    摘要 ( 206 )   HTML   PDF (1035KB) ( 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个月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以期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方法 选取老年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按7〖DK〗∶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196)、验证组(n=84)。统计建模组、验证组患病后1个月内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及其临床资料。建模组中采用Lasso、Logistic分析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在验证组中对Nomogram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
     结果 建模组中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42.86%,验证组中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44.05%;较高年龄、有肺部基础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评分增加、体位不当、未经电磁刺激治疗、有咽部残留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白细胞计数与红细胞计数比(leukocyte-erythrocyte ratio,LER)升高为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Nomogram预测模型预测吸入性肺炎发生的AUC为0.957,且校准度、临床效用良好(P<0.05)。
     结论 高龄、有肺部基础疾病、NHISS评分增加、体位不当、未经电磁刺激治疗、有咽部残留及外周血CRP、NLR、LER水平升高为老年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该模型对吸入性肺炎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早期筛查高风险患者并进行有效防治,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颅内动脉斑块易损特征和负荷的关系
    严雪娇, 施笑蕊, 汤敏, 高洁, 张小玲, 李玲
    2024, 45(6):  646-65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05
    摘要 ( 187 )   HTML   PDF (1276KB) ( 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高分辨血管壁成像评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颅内症状性斑块中易损特征和负荷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因脑缺血症状接受颅脑高分辨血管壁成像检查的118例患者。根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病理生理水平将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high homocysteine,HHcy)组(Hcy>15 μmol/L),正常同型半胱氨酸(normal homocysteine,NHcy)组(Hcy≤15 μmol/L)。获取患者颅内症状性斑块的面积、狭窄程度、重塑率、标准化管壁指数(normalized wall index,NWI)以及斑块内存在的易损特征,包括对比增强、斑块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PH)、表面不规则或阳性重塑。根据每个斑块中易损特征的数量作为易损负荷并进行分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斑块易损特征及负荷的关系。
     结果 在调整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和斑块测量指标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颅内症状性斑块IPH[校正比值比(OR)=3.051,95%CI:1.065~8.738,P=0.038]和表面不规则性(校正OR=2.745,95%CI:1.024~7.363,P=0.045)的独立预测因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症状性斑块易损负荷呈正相关(r=0.524,P<0.001)。
     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缺血性患者颅内斑块的IPH和表面不规则独立相关,并可能在颅内斑块易损负荷中起作用。

    超声高精细血流联合弹性成像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价值
    张洪江1, 贾贤达1, 牛亚军2, 赵鹏3, 胡晓敏3
    2024, 45(6):  654-66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06
    摘要 ( 257 )   HTML   PDF (989KB) ( 1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fine-flow imaging,FFI)技术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于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
     方法 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有颈动脉斑块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灰阶超声观察所有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采用超声FFI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进行血流分级,弹性成像技术测量斑块弹性参数。分析比较2组颈动脉斑块特点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相关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为患者早期预防提供诊断依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超声FFI联合弹性成像技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临床价值。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糖尿病史、心血管病史、吸烟史、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肌酐、不稳定斑块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测得观察组B/A比值、组织弹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B/A值和组织弹性评分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的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值(r=0.791,P<0.001)、弹性评分(r=0.773,P<0.001)与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r=-0.270,P<0.001)与斑块的稳定性呈负相关。新生血管分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74,敏感度为51.6%,特异度为75.9%;B/A值AUC为0.822,敏感度为77.4%,特异度为86.2%。两者联合后AUC为0.864,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86.2%。
     结论 超声高精细血流技术联合弹性成像技术通过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可用于早期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为临床医生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提供诊断依据,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

    定量脑电图联合ASL灌注成像在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中的评估
    戚妹, 曾雅清, 王琴, 何建丽
    2024, 45(6):  661-66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07
    摘要 ( 176 )   HTML   PDF (721KB) ( 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联合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成像对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MCA)狭窄的评估价值。
     方法 纳入单侧MCA狭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qEEG、ASL灌注成像及CT脑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根据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比较3组患者qEEG与ASL灌注成像参数[慢波化指数(delta and theta/alpha+beta ratio,DTABR)、脑电时间对称指数(temporal brain symmetry index,tBSI)、脑电图空间对称指数(spatial brain symmetry index,sBSI)、脑血流量值(cerebral blood flow,CBF)],分析qEEG联合ASL灌注成像对单侧MCA狭窄的评估价值。
     结果 82例单侧MCA狭窄患者经CTA检查显示,轻度狭窄28例、中度狭窄32例、重度狭窄22例。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sBSI、tBSI值高于轻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sBSI、tBSI值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患侧CBF值、患侧与健侧CBF比值、MoCA及MMSE评分低于轻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低于中度狭窄组(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ure,ROC)曲线,结果显示sBSI、tBSI、患侧CBF、患侧与健侧CBF比值单独及联合评估轻中度及中重度MCA狭窄的AUC均>0.7,具有中等评估价值,联合评估价值最佳。
     结论 qEEG联合ASL灌注成像对单侧MCA狭窄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可准确反映MCA狭窄程度。

    靶向脂质过氧化通路抑制铁死亡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进展
    岑岚(综述), 赵伟丽(审校)
    2024, 45(6):  667-67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08
    摘要 ( 268 )   HTML   PDF (354KB) ( 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脑区域性铁负荷增加和体内铁平衡失调与氧化应激、蛋白质和脂质氧化以及细胞死亡有关,导致更快认知能力下降,参与AD发病机制。新证据表明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驱动的细胞死亡,即铁死亡参与了AD的病理过程,一些针对铁死亡的新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通路缓解AD。现系统总结了脂质过氧化通路依赖的铁死亡在A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展,重点介绍了以药物靶向抑制脂质过氧化通路治疗AD的最新进展。

    CDK4/6抑制剂联合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弓伟华1 , 石瑛2, 任静静2
    2024, 45(6):  672-68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09
    摘要 ( 143 )   HTML   PDF (4604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系统评价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4/6抑制剂联合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以收集CDK4/6抑制剂联合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02月01日。由2位研究者背对背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后,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有8篇,共2 7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联合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相比,CDK4/6抑制剂联合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可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RR=0.58,95%CI:0.51~0.64,P<0.001)、提高客观缓解率(RR=1.34,95%CI:1.20~1.48,P<0.001)和临床获益率(RR=1.11,95%CI:1.06~1.16,P<0.001)。在安全性方面,CDK4/6抑制剂联合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患者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RR=2.63,95%CI:2.17~3.19,P<0.001)。其中,试验组白细胞减少、嗜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乏力、呕吐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便秘和头疼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DK4/6抑制剂联合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可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提高客观缓解率和临床获益率,但该方案可能导致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

    右乳腺癌术后内乳放疗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
    李娜, 王晓红, 王建廷, 王雨薇, 邵瑞雨, 周洋
    2024, 45(6):  681-68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10
    摘要 ( 261 )   HTML   PDF (407KB) ( 1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患者行内乳电子线放射照射的近期疗效及放射性肺炎的风险因素研究。
     方法 选择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患者100例,其中N2期66例,N3期34例。所有患者接受规范的新辅助或术后辅助化疗、靶向及内分泌治疗。放疗方案右侧锁骨上下区采用调强X线放疗,右侧胸壁野及右侧内乳区采用电子线,放疗剂量均为50 Gy/25次。观察患者近期疗效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探索放射性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
     结果 患者清扫腋窝淋巴结的中位数为22枚,而淋巴结阳性的中位数为7枚。中位随访39.5个月, 区域淋巴结复发1例,胸壁复发2例,远处转移4例,死亡1例。1级放射性肺炎38例(38%),2级放射性肺炎2例(2%)。Logistic分析显示,放疗后2级淋巴细胞降低是导致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因素。
     结论 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内乳区电子线放疗安全可行,并未额外增加不良反应。放疗后发生2级及以上淋巴细胞降低是发生放射性肺炎的高危因素。

    细胞外囊泡装载仑伐替尼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
    孙建海, 晏菲, 魏武杰, 邓洁, 李黎, 马燕凌
    2024, 45(6):  687-69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11
    摘要 ( 224 )   HTML   PDF (2024KB) ( 1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细胞外囊泡装载仑伐替尼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 设肝癌细胞株HepG2组、细胞外囊泡组(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混悬液5 mL、106个/ mL)、仑伐替尼组(仑伐替尼5 mL、30 mg/L)、仑伐替尼载药囊泡组(EVs混悬液5 mL、106个/mL+仑伐替尼5 mL、30 mg/L),以上各组细胞每孔设6个平行样,培养72 h。培养结束后,测定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水平,应用RT-PCR法和蛋白印迹法测定各组细胞 miR-482、CYR61表达水平。
     结果 与肝癌细胞株HepG2组比较,细胞外囊泡组OD值、存活率、单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迁移距离、凋亡率、miR-482、CYR61 mRNA和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癌细胞株HepG2组和细胞外囊泡组比较,仑伐替尼组、仑伐替尼载药囊泡组OD值、存活率、单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迁移距离、CYR61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凋亡率、miR-482升高(P<0.05)。与仑伐替尼组比较,仑伐替尼载药囊泡组OD值、存活率、单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迁移距离、CYR61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凋亡率、miR-482升高(P<0.05)。
     结论 细胞外囊泡装载仑伐替尼后能明显增强仑伐替尼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力,增加其抑制增殖、侵袭与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外囊泡装载仑伐替尼能促进肝癌细胞株HepG2高表达miR-482,低表达CYR61有关。

    m6A甲基化修饰与肿瘤
    崔岩1(综述), 高志云2(审校)
    2024, 45(6):  695-70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12
    摘要 ( 220 )   HTML   PDF (392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NA m6A甲基化修饰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并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其表达修饰水平共受3种类型的关键酶调控:m6A甲基转移酶复合物“Writers”、去甲基化酶“Erasers”和读取蛋白“Readers”。已有研究表明,RNA m6A甲基化修饰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将对m6A甲基化修饰的概念与其在病理生理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特别是m6A甲基化修饰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肿瘤的分子病理诊断和靶向治疗以及新的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Sirtuins蛋白家族在黑素瘤中的研究进展
    冀雅聪(综述), 师绍敏(审校)
    2024, 45(6):  701-70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13
    摘要 ( 144 )   HTML   PDF (388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癌,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是最致命的皮肤癌之一。由于目前黑素瘤治疗的总体无进展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仍不令人满意,因此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更多的关键致病基因,进而开发靶向治疗药物,改善患者预后。随着Sirtuins蛋白家族的作用逐渐被揭示,其也成为近年来黑素瘤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就Sirtuins蛋白家族对黑素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展开综述,旨在有助于了解Sirtuins蛋白家族与黑素瘤的作用关系,从而显示更多有效的作用靶点及治疗药物。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iR-134-5p和Let-7a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刘志明, 谷孝月, 姚玲, 蒋天从
    2024, 45(6):  706-71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14
    摘要 ( 195 )   HTML   PDF (383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患者血清微小RNA(microRNA,miR)-134-5p和Let-7a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已确诊妊娠高血压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孕妇40例、SPE孕妇60例。同期在本院孕检的正常妊娠女性100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法检测血清中miR-134-5p、Let-7a相对表达水平;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E的影响因素。
     结果 对照组、PE组、SPE组血清中miR-134-5p、Let-7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8.012、251.780,P<0.001);其中,PE组、SPE组血清中miR-134-5p、Let-7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组血清中miR-134-5p、Let-7a水平均高于PE组(P<0.05)。PE组和SPE组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肌酐、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新生儿身长、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患者血清中miR-134-5p表达水平与新生儿身长呈负相关(r=-0.608,P<0.05),与收缩压、尿蛋白、乳酸脱氢酶呈正相关(r=0.613、0.548、0.635,均P<0.05);Let-7a表达水平与新生儿身长呈负相关(r=-0.587,P<0.05),与收缩压、尿蛋白、乳酸脱氢酶呈正相关(r=0.624、0.571、0.478,均P<0.05),PE患者血清miR-134-5p、Let-7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23,P<0.001)。收缩压(OR=1.527,95%CI:1.042~2.238)、尿蛋白(OR=1.825,95%CI:1.010~3.299)、miR-134-5p(OR=1.467,95%CI:1.023~2.104)、Let-7a(OR=1.523,95%CI:1.010~2.299)均是SP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SPE孕妇血清miR-134-5p、Let-7a水平显著升高,miR-134-5p、Let-7a与新生儿身长、收缩压、尿蛋白、乳酸脱氢酶具有相关性,是SPE发生的影响因素。

    超声E-cervix弹性成像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孕晚期分娩方式的关系
    王珍琦, 周丽屏, 康苏娅, 马丽媛, 姜纬
    2024, 45(6):  711-71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15
    摘要 ( 142 )   HTML   PDF (747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超声E-cervix弹性成像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孕晚期分娩方式的关系。
     方法 纳入进行产检的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100例,所有孕产妇均实施超声E-cervix弹性成像参数检查,所有孕产妇均随访至最终分娩,统计所有孕产妇的分娩方式并依据分娩方式分为2组(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分析超声超声E-cervix弹性成像参数对妊娠期高血压孕晚期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
     结果 经随访统计,10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晚期孕产妇自然分娩共63例,占比63.00%;剖宫产共37例,占37.00%;自然分娩组弹性对比指数(elasticity contrast index,ECI)、宫颈外口应变(external os strain,EOS)值均大于剖宫产组,硬度比值(hardness ratio,HR)、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CL)、宫颈内口应变(internal os strain,IOS)、宫颈内外口应变比值(IOS/EOS)值小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证实,超声E-cervix弹性成像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孕晚期分娩方式间的关系呈正相关(P<0.05)。
     结论 超声E-cervix弹性成像参数可评价宫颈组织变化情况,或可作为评价宫颈成熟度的半定量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孕晚期分娩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在评估宫腔黏连分度和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朱丹1, 陈燕华1, 秦璐瑶1, 张冬梅2
    2024, 45(6):  716-72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16
    摘要 ( 226 )   HTML   PDF (2248KB) ( 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在评估宫腔黏连分度和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宫腔黏连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检查,比较不同宫腔黏连分度、子宫内膜容受性评分患者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参数[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子宫内膜厚度(endometrial thickness,ET)、子宫内膜容积(endomembrane volume,EV)、内膜血管指数(vascular index,VI)、血流指数( flow index,FI)、血管血流指数(vascular flow index,VFIVFI)],分析各超声参数与宫腔黏连分度、子宫内膜容受性评分的相关性及评估价值,并随访1年,统计妊娠情况,对比妊娠与未妊娠患者超声参数。
     结果 重度黏连组和中度黏连组的PI、RI高于轻度黏连组,重度黏连组的PI、RI高于中度黏连组;重度黏连组和中度黏连组的ET、EV、VI、FI、VFI低于轻度黏连组,重度黏连组的ET、EV、VI、FI、VFI低于中度黏连组(P<0.05)。子宫内膜容受性评分≤3分组和4~6分组的PI、RI高于7~8分组,≤3分组的PI、RI高于4~6分组;≤3分组和4~6分组的ET、EV、VI、FI、VFI低于7~8分组,≤3分组的ET、EV、VI、FI、VFI低于4~6分组(P<0.05)。PI、RI与宫腔黏连分度呈正相关,与子宫内膜容受性评分呈负相关,ET、EV、VI、FI、VFI与宫腔黏连分度呈负相关,与子宫内膜容受性评分呈正相关(P<0.05);PI、RI、ET、EV、VI、FI、VFI鉴别轻度、中度黏连AUC分别为0.744、0.730、0.816、0.819、0.805、0.824、0.718,联合诊断AUC为0.914;鉴别中度、重度黏连AUC分别为0.802、0.783、0.750、0.751、0.742、0.758、0.807,联合诊断AUC为0.834;鉴别子宫内膜容受性差、一般AUC分别为0.790、0.778、0.717、0.847、0.777、0.754、0.799,联合诊断AUC为0.900;鉴别子宫内膜容受性一般、好的AUC分别0.809、0.829、0.741、0.712、0.795、0.781、0.847,联合诊断AUC为0.934;妊娠患者PI、RI小于未妊娠患者,ET、EV、VI、FI、VFI大于未妊娠患者(P<0.05)。
     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可用于宫腔黏连患者黏连分度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诊断中,为临床早期评估病情、预测妊娠情况提供参考,以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改善预后。

    中老年住院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内脏脂肪型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李碧汐1, 刘盼1, 李耘1, 马丽娜2
    2024, 45(6):  724-72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17
    摘要 ( 737 )   HTML   PDF (715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中老年住院患者内脏脂肪型肥胖的影响。
     方法 连续入选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患者354例,采集临床和实验室资料、估算内脏脂肪面积(estimated visceral fat area,eVFA),根据是否合并内脏脂肪型肥胖(visceral fat obesity,VFO)分为VFO组(252例)和非VFO组(102例),采取横断面研究Hcy对中老年住院患者VFO的影响。
     结果 与非VFO组比较,VFO组的体重指数、Hcy等指标均明显高于非VFO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BMI、Hcy是VFO的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cy与eVFA呈正相关(r=0.255, P<0.001),调整年龄后仍相关。按照体重指数分层观察Hcy与体重正常组(r=0.356,P=0.001)和超重组(r=0.255,P<0.001)的eVFA均呈正相关,调整年龄后仍相关。ROC曲线得出截断值为11.05,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42%(ROC曲线下面积=0.646,95%CI:0.572~0.719,P<0.001)。
     结论 中老年住院患者Hcy与eVFA具有相关性,Hcy为VFO的危险因素,中老年住院患者应该更为严格地控制Hcy水平。

    胰岛素外用在糖尿病患者烧伤创面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杨蒙, 李翠坤, 薛欣, 魏伟, 邢亮, 冯建科
    2024, 45(6):  729-73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18
    摘要 ( 169 )   HTML   PDF (420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胰岛素外用在糖尿病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糖尿病烧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方法 选取医院糖尿病烧伤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2例。对照组常规烧伤换药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0.01 U/L普通胰岛素溶液均匀喷于创面,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观察2组创面愈合、感染控制情况,比较2组伤后1、3、6个月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情况,入院时及伤后14、28 d创面血流灌注流量(perfusion value,PU)、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水平、促愈合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组伤后28 d内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创面感染控制情况比较,治疗组创面感染后10 d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伤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程度均较对照组轻(P<0.05);2组PU值均随着时间呈现增高趋势,且治疗组增高趋势更明显,2组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hs-CRP、IL-6、TNF-α及IL-1水平均随着时间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治疗组变化趋势较为平缓,2组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VEGF、EGF、bFGF及PDGF水平均随着时间呈现增高趋势,且治疗组增高趋势更明显,2组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过敏反应及低血糖状况。
     结论 胰岛素外用治疗糖尿病烧伤患者可以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改善血液循环,抑制炎性因子表达,并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提高创面修复效果,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髂骨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
    张杰, 刘煊文, 周强, 陈丹, 强喆
    2024, 45(6):  735-73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19
    摘要 ( 193 )   HTML   PDF (813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髂骨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行TLIF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5例采用自体髂骨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PEEK椎间融合器治疗。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椎间隙高度情况,比较2组术后植骨融合率。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均随着术前术后时间的推移一直降低,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和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ODI评分随着术前术后时间的推移一直降低,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和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椎间隙高度随着术前术后时间的推移先增大后减小,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和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TLIF手术中使用自体髂骨与PEEK椎间融合器均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但自体髂骨治疗前期的融合率更具有优势。

    南丁格尔开办护士学校历程及影响研究
    杨凤娟, 翟海魂
    2024, 45(6):  740-744,封三.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4.06.020
    摘要 ( 432 )   HTML   PDF (418KB) ( 3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丁格尔是现代护理学奠基人和现代护理教育创始人,她领导开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护士学校。南丁格尔在青年时期就立下创办护士培训机构的理想,她在克里米亚战地护理中的表现既为其开办护士学校赢得广泛舆论支持,也促成南丁格尔基金成立,为学校提供了资金保障。南丁格尔护士学校于1860年正式开办,此后的四十年间,在南丁格尔领导下,该学校探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护理教育体系,对英国乃至世界的护理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