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1-25
    《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解读
    司君齐, 王美懿, 热西担·努尔买买提, 田晨
    2023, 44(1):  1-4,3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01
    摘要 ( 580 )   HTML   PDF (407KB) ( 3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独特生物学、病理和临床特征,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即为晚期,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大剂量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新药研究的进展,患者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本文对《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主要更新内容进行解读,旨在提高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布托啡诺联合氟比洛芬酯预处理通过ANG(1-7)对小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李海英, 张玉平, 张青, 张立民
    2023, 44(1):  5-9,4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02
    摘要 ( 309 )   HTML   PDF (749KB) ( 2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布托啡诺联合氟比洛芬酯预处理通过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 (1-7),ANG(1-7)]对小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炎症通路TNF超家族成员14配体(TNF superfamily member 14 ligand,LIGHT)/ TNF超家族成员14(TNF superfamily member 14,HVEM)的影响。
    方法  将45只SPF级BABL/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模型组(n=15)、试验组(n=15),除对照组外,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肾损伤模型,试验组造模前采用布托啡诺联合氟比洛芬酯预处理12 h,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HE染色确认各组小鼠肾脏组织病理水平及病理评分,大生化分析确定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水平,检测外周血及肾组织ANG(1-7)表达水平,qPCR和Western blot 检测肾脏组织LIGHT和HVE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损伤升高,病理评分升高,Scr和BUN表达升高,ANG(1-7)表达水平降低,LIGHT和HVEM表达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试验组小鼠模型组小鼠肾组织损伤降低,病理评分减低,Scr和BUN表达降低,ANG(1-7)表达水平升高,LIGHT和HVEM表达水平降低(P<0.05)。
    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小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影响ANG(1-7)干预炎症通路LIGHT/HVEM信号蛋白表达相关。

    舒张期室壁应变评估的左心室顺应性与新发心房高频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梁晓芸, 郑明奇, 吉立双, 王乐, 魏梅, 刘刚
    2023, 44(1):  10-15,5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03
    摘要 ( 353 )   HTML   PDF (986KB) ( 1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由舒张期室壁应变(diastolic wall strain,DWS)评估的左心室顺应性与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术后心房高频事件 (atrial high-rate episodes,AHREs)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置入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ic devices,CIEDs)的患者201例的病历资料。术后随访2年以上,根据是否发生AHREs分为AHREs组与无AHREs组。比较2组术前DWS及一般资料,并通过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术后发生AHRE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所有患者在置入术后12个月内出现 AHREs 26例,总共有患者在术后2年内出现AHREs 64例。在随访期间对比AHREs组与无AHREs组,2组在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横径、DWS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示左心房横径增加与DWS降低是CIEDS术后患者发生AHRE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DWS最佳临界值为0.35,敏感度为81%,特异性为82%。与DWS≥0.35组相比,DWS<0.35组发生AHREs的风险增高(P<0.05)。
    结论  DWS作为反应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该值降低增加了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术后新发AHREs的风险。

    SLC16A11、SLC16A13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关联性分析
    王莹莹, 张贤培, 刘震阳, 闫丽娜, 高霞
    2023, 44(1):  16-19,6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04
    摘要 ( 296 )   HTML   PDF (377KB) ( 1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  选取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四医院和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的住院患者和体检人群1 039例。其中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421例,为病例组;健康者370例和HBV自然清除者248例,分别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对SLC16A11、SLC16A13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计算比值比。 
    结果  以HBV自然清除人群为对照,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SLC16A13 rs4796576位点 AG基因型可以显著增加患癌风险(OR=1.544,95%CI:1.073~2.224);与C等位基因相比,在显性模型中,携带G等位基因同样显著增加患癌的风险(OR=1.530,95%CI:1.079~2.170)。
    结论  以HBV自然清除人群为对照,SLC16A13 rs4796576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罹患有关。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降糖后不同治疗方案日内血糖变异情况比较
    刘晴晴, 付永奇, 荣义华, 郑坤杰, 孙殿静
    2023, 44(1):  20-24,8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05
    摘要 ( 548 )   HTML   PDF (424KB) ( 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下胰岛素泵降糖后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日内血糖变异情况。
    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5例,均给予皮下胰岛素泵强化降糖,血糖达标后给予撤泵,随机分为地特+门冬胰岛素组(对照组)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组(试验组)。比较2组撤泵当日的血糖变异指标:撤泵当日最小血糖值(minimum blood glucose before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bminGlu)、撤泵当日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 before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bSDBG)、撤泵当日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ostprandial glucoseexcursion before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bPPGE)、撤泵当日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st amplitudeof glycemic excursions before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bLAGE)、撤泵当日胰岛素总量(total insulin before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bTins)。比较2组皮下注射胰岛素后第4天的血糖变异指标:皮下注射胰岛素后第4天最小血糖值(minimum blood glucose after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aminGlu)、皮下注射胰岛素后第4天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 after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aSDBG)、皮下注射胰岛素后第4天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ostprandial glucoseexcursion after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aPPGE)、皮下注射胰岛素后第4天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st amplitudeof glycemic excursions  after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aLAGE)、皮下注射胰岛素后第4天胰岛素总量(total insulin after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aTins)。
    结果  2组患者bminGlu、bSDBG、bPPGE、bLAGE、bTins、aminGlu、aSDBG、aPPGE、aLAGE、aTin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皮下胰岛素泵强化降糖后更换为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2次/d与餐时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均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

    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肠道微生物组和免疫微环境的临床研究
    王婵, 王俊华, 左薇, 许明军, 张刚
    2023, 44(1):  25-29,6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06
    摘要 ( 290 )   HTML   PDF (437KB) ( 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肠道微生物组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RA患者90例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n=45)和观察组(肠道微生态调节剂治疗,n=45)。分析肠道微生物组多样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残分级。通过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红细胞沉降率(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DAS28-ESR)和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评估其对总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微生物组菌群均匀度和微生物组菌群丰富度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微生物组菌群均匀度和微生物组菌群丰富度较对照组升高,2组患者IgA、IgM和IgG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IgA、IgM和IgG较对照组升高,2组患者Ⅰ级和Ⅱ级患者比例较治疗前升高,Ⅲ级和Ⅳ级患者比例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观察组无效率较对照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
    结论  肠道微生态调节剂通过调节RA患者肠道微生物组和免疫微环境,能够有效控制RA患者疾病活动的发生发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Frailty评分对枸橼酸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
    陈玲, 曾融, 谭九美, 邓兰
    2023, 44(1):  30-3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07
    摘要 ( 359 )   HTML   PDF (479KB) ( 2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Frailty评分对枸橼酸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MM患者72例,均予以枸橼酸伊沙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根据患者不良反应程度分为Ⅰ~Ⅱ级组和Ⅲ~Ⅳ级组。比较2组Frailty评分;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化疗相关Ⅲ~Ⅳ级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模型分析Frailty评分对化疗相关Ⅲ~Ⅳ级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
    结果  72例MM患者均实施枸橼酸伊沙佐米治疗,总有效率为80.55%;出现不良反应70例、以乏力占比最高,发生率为72.22%,其次为淋巴细胞降低25.00%、贫血18.06%,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2例。Ⅲ~Ⅳ级组Frailty评分高于Ⅰ~Ⅱ级组(P<0.05)。70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均随访12个月,其平均生存时间(22.30±2.28)个月。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railty评分≥2分是MM患者发生Ⅲ~Ⅳ级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Frailty评分预测化疗相关Ⅲ~Ⅳ级不良反应AUC值为0.925(95%CI:0.816~1.000,P<0.001),敏感度为88.90%,特异度为100.00%。
    结论  MM患者采用枸橼酸伊沙佐米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贫血、血小板降低等。治疗期间采用Frailty评分体系评估不良反应,有利于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高危者,为治疗方案调整提供指导。

    运用Logistic 回归联合ROC曲线评估miR-19b-3p对抑郁症疗效的预测价值
    蒋宏云, 周晋波, 刘然
    2023, 44(1):  35-4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08
    摘要 ( 281 )   HTML   PDF (505KB)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运用Logistic 回归联合ROC曲线评估微小核糖核酸-19b-3p(microRNA-19b-3p,miR-19b-3p)对抑郁症疗效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另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清miR-19b-3p表达水平,并比较治疗前2组血清miR-19b-3p表达水平及病例组治疗前后血清miR-19b-3p表达水平变化。根据治疗效果将病例组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血清miR-19b-3p表达水平及其他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抑郁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al,ROC)曲线分析治疗前后血清miR-19b-3p表达水平对抑郁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结果  治疗前,病例组血清miR-19b-3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病例组血清miR-19b-3p水平为低于治疗前(P<0.05)。预后良好组抑郁症家族史(阳性)、治疗依从性差、家庭社会支持情况差、与邻里关系差、重大生活事件占比,发作次数、治疗前后血清miR-19b-3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依从性差、家庭社会支持情况差、伴有精神病症状、miR-19b-3p(治疗前后)、重大生活事件均是影响抑郁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miR-19b-3p水平预测抑郁症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最佳截断点分别为0.739、78.56%、64.28%、11.25。治疗后血清miR-19b-3p水平预测抑郁症患者预后不良的AUC、敏感度、特异度、最佳截断点分别为0.756、80.75%、60.15%、7.14。
    结论  血清miR-19b-3p在抑郁症患者体内呈异常高表达,与抑郁症患者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关系,可用于抑郁症患者预后的预测。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0 d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樊丹丹, 姚芳兰, 裴红红, 高烨
    2023, 44(1):  42-45,5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09
    摘要 ( 312 )   HTML   PDF (654KB) ( 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0 d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及第二附属医院符合纳排标准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79例),电话随访服毒30 d时的预后,分为死亡组(n=40)及存活组(n=39);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服毒量、服毒至就诊的时间、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尿素氮、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死亡组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服毒量对死亡组的预测价值;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服毒量与30 d预后的关系。
    结果  服毒量及APACHEⅡ为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服毒量预测死亡组的AUC为0.882(P<0.001),临界值为40 mL(敏感度72.5%,特异度87.18%);APACHEⅡ预测死亡组的AUC为0.722(P<0.001),临界值为4(敏感度85%,特异度87.18%);Kaplan-Meier生存曲线:服毒量>40 mL组与服毒量≤40 mL组在30 d累积生存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52,Log-rank P<0.001)。
    结论  服毒量和APACHEⅡ可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30 d预后,服毒量≤40 mL和APACHEⅡ≤4提示近期预后较好。

    应激性高血糖联合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俞凯文, 孟令文
    2023, 44(1):  46-5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10
    摘要 ( 303 )   HTML   PDF (537KB) ( 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应激性高血糖(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SIH)联合早期血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LCR)对重型颅脑外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重型TBI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内生存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SIH发生情况及早期LCR,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TB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根据ROC曲线分析SIH联合早期LCR对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结果  81例重型TBI患者,28 d内生存36例,死亡45例,病死率为55.56%。预后不良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血氧饱和度、早期LCR低于预后良好组,脑疝发生率、SIH发生率、持续昏迷时间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GCS评分、脑疝发生情况、SIH、血氧饱和度、持续昏迷时间、早期LCR为重型TB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早期LCR预测重型TBI患者预后的AUC值为0.764,SIH预测重型TBI患者预后的AUC值为0.761,联合预测的AUC值为0.900,联合预测的AUC值高于早期LCR、SIH单独预测。
    结论  SIH、早期LCR与重型TBI患者预后关系密切,二者联合对预测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ERAS理念下应用TAPB联合RSB在LC手术中的效果
    张敏, 张富杰, 谭会领, 崔同阳, 武振东, 吕吟啸
    2023, 44(1):  51-5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11
    摘要 ( 301 )   HTML   PDF (435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不同模式神经阻滞后患者康复质量及安全性分析。
    方法  选取于我院行LC手术患者85例,均给予LC治疗,根据术后神经阻滞模式将患者分为T组(22例)、TR组(20例)、P组(21例)和N组(22例),T组给予右侧肋缘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TR组给予TAPB联合右侧腹直肌鞘阻滞(rectus sheath block,RSB),P组给予静脉自控镇痛,N组不给予镇痛干预,观察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等差异。
    结果  T组、TR组、P组和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T组(P<0.05),而与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Ramsay镇静评分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VAS疼痛评分在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延长,4组VAS疼痛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24 h,4组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皮质醇(cortisol,Cor)和E均明显优于术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T组、TR组、P组CRP、IL-6、Cor和E低于N组,TR组术后术后24 h时CRP、IL-6、Cor和E低于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组与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组CO和SV均优于术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T组、TR组、P组CO高于N组,SV低于N组;TR组CO高于T组,SV低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组与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组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SE评分随术后时间推移而升高(P<0.05)。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ERAS理念下,在LC手术中应用TAPB联合RSB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炎症应激反应,安全性好,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相当。

    自体PRP注射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严斌, 刘刚, 张林, 刘青柏
    2023, 44(1):  57-6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12
    摘要 ( 470 )   HTML   PDF (403KB) ( 1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注射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效果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KOA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34例。单一组采用依托考昔治疗,联合组采用自体PRP注射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治疗6周后比较2组骨关节炎指数[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Lyshom Knee Rsting System)、生活质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ndex of Severity Forosteo Arthritis,ISOA评分)]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6周后,2组WOMAC评分、ISOA评分、IL-1β、TNF-α、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Lysholm评分高于治疗前,联合组WOMAC评分、ISOA评分、IL-1β、TNF-α、hs-CRP水平低于单一组,Lysholm评分高于单一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自体PRP注射结合依托考昔治疗KOA效果明显,可以缓解骨关节炎症反应,提高膝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并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安全性高。

    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比较
    张清林, 荣存敏, 陈磊, 张光辉, 栗威, 张磊
    2023, 44(1):  62-6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13
    摘要 ( 271 )   HTML   PDF (446KB) ( 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跟骨骨折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跗骨窦组和L形组,每组48例。跗骨窦组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治疗,L形组采用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手术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手术前后血清创伤应激-炎症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信号通路指标(TGF-β1、BMP-2、BMP-7)。
    结果  跗骨窦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L形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均少于L形组(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2组血清SOD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MDA、TNF-α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跗骨窦组波动幅度小于L形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TGF-β1、BMP-2、BMP-7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跗骨窦组血清TGF-β1、BMP-2、BMP-7水平高于L形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跗骨窦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L形组(P<0.05)。
    结论  与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比较,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能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TGF-β/BMPs信号通路指标表达水平,促进术后康复,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lncRNA OVAAL、miR-335、TRIM 14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
    郭丽宁, 常蕊, 杨杰, 李惠
    2023, 44(1):  68-73,11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14
    摘要 ( 256 )   HTML   PDF (582KB)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NA(microRNA,miR)-335、三重基序蛋白14(tripartite motif 14,TRIM 14)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中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相关性。
    方法  选取我院EC患者86例作为癌组织组,同期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患者86例作为EP组织组。检测EC癌组织、癌旁组织及EP组织lncRNA OVAAL、miR-335、TRIM14表达,分析其与EC临床特征间关系及对EC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
    结果  癌组织组lncRNA OVAAL、TRIM14表达高于癌旁组织组、EP组织组,miR-335表达低于癌旁组织组、EP组织组(P<0.05),EP组织组lncRNA OVAAL、TRIM14表达高于癌旁组织组,miR-335表达低于癌旁组织组(P<0.05);癌组织lncRNA OVAAL、miR-335、TRIM14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病理类型有关(P<0.05);复发患者癌组织lncRNA OVAAL、TRIM14表达高于未复发患者,miR-335表达低于未复发患者(P<0.05);校正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淋巴结清扫范围后,lncRNA OVAAL、miR-335、TRIM14表达为EC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lncRNA OVAAL、miR-335、TRIM14联合预测EC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一指标预测值。
    结论  癌组织lncRNA OVAAL、miR-335、TRIM14表达异常,且与EC患者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病理类型等特征有关,可作为预测术后复发的重要指标。
    DWI、IVIM参数与脑胶质瘤患儿肿瘤标志物水平相关性
    黄晓明, 李军亮, 刘珍银, 邝小华, 罗琪
    2023, 44(1):  74-8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15
    摘要 ( 267 )   HTML   PDF (1627KB) ( 1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of 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参数与脑胶质瘤患儿肿瘤标志物水平相关性及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于我院进行诊断的疑似脑胶质瘤患儿89例,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最终确诊脑胶质瘤患儿62例为观察组,其余27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DWI技术、IVIM技术检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对比不同病情患儿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spersion coefficient,ADC)、相对脑血容量( 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 rCBV)、真实水分子弥散系数(true water molecular dispersion coefficient,D)、血流灌注相关弥散系数(D*)水平及CA125、EGF、CEA水平;对比各指标与病情类型的相关性;对比脑胶质瘤患儿DWI、IVIM参数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相关性;分析DWI、IVIM参数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研究对象ADC值、D参数水平较高,rCBV、D*参数水平较低(P<0.05)。与低级别脑胶质瘤患儿比较,高级别脑胶质瘤患儿ADC值、D参数水平及血清CA125、EGF、CEA水平较高,rCBV、D*参数水平较低(P<0.05)。脑胶质瘤患儿rCBV、D*水平与病情类型呈负相关(r=-0.395,P<0.001;r=-0.405,P<0.001),ADC值、D、CA125、EGF、CEA水平与病情类型呈正相关(r=0.432,P<0.001;r=0.441,P<0.001;r=0.432,P<0.001;r=0.409,P<0.001;r=0.431,P<0.001);ADC值(r=0.409,P<0.001;r=0.415,P<0.001;r=0.423,P<0.001);D参数与肿瘤标志物CA125、EGF、CEA水平呈正相关(r=0.417,P<0.001;r=0.43,P<0.001;r=0.409,P<0.001);rCBV值与肿瘤标志物CA125、EGF、CEA水平呈负相关(r=-0.402,P<0.001;r=-0.413,P<0.001;r=-0.387,P<0.001);D*水平与肿瘤标志物CA125、EGF、CEA水平呈负相关(r=-0.411,P<0.001;r=-0.406,P<0.001;r=-0.399,P<0.001)。与ADC值、rCBV、D、D*相比,四项联合诊断对脑胶质瘤诊断效能较高(P<0.05)。
    结论  DWI、IVIM参数与脑胶质瘤患儿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对脑胶质瘤患儿病情类型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无创心输出量监测在暴发性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
    康磊, 郭芳, 白新凤, 程彩云, 曹利静, 徐梅先
    2023, 44(1):  81-85,9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16
    摘要 ( 425 )   HTML   PDF (622KB) ( 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系统(non-invasive cardiac system,NICaS)在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FM患儿39例作为试验组,同期住院的肺炎患儿47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NICaS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监测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CI、格兰夫-高尔指数(Granov Goor index,GG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等参数,比较试验组患儿NICaS和TTE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试验组随机分为A1组(n=21,参照NICaS制定治疗方案)和A2组(n=18,参照TTE制定治疗方案),比较2组预后。 
    结果  试验组TTE和NICaS测得的CI均小于对照组,试验组NICaS测得的CI小于TT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NICaS与TTE测得的CI呈显著正相关(r=0.853,0.751,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NICaS与TTE测量△CI的一致性良好(P=0.079);NICaS测得的GGI与TTE测得的LVEF呈显著正相关(r=0.727,P<0.001)。A1组输液量少于A2组,达到液体负平衡所需时间短于A2组,病死率小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ICaS对FM患儿CI与TTE一致性良好。NICaS可为FM患儿提供简单、无创、连续和可靠的血流动力学测量,进而改善预后。

    硫酸镁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阻力、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司永华, 刘丽颖, 刘宝环, 高阳, 王荣
    2023, 44(1):  86-9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17
    摘要 ( 302 )   HTML   PDF (417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硫酸镁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阻力、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于医院治疗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4例患儿为探究组,采用硫酸镁雾化吸入辅助常规治疗,44例患儿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儿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Nod 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3,NLRP3)、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水平:气道阻力指标:近端气道黏性阻力(R20)、气道总阻抗(Z5)、气道总黏性阻力(R5)、肺神经源性P物质水平;肺功能指标:有效呼吸道阻力(Ref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curve,MMF)、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记录两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
    结果  探究组患儿TNF-α、sVCAM-1、ECP、NLRP3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探究组患儿Z5、R20、R5、肺神经源性P物质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探究组MMF、FeNO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探究组Reff、FeNO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探究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P<0.005)。
    结论  硫酸镁雾化吸入辅助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抑制患儿炎症反应,改善患儿气道阻力,提升患儿肺功能,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SOCS-3及HMGB1与Th17/Treg细胞失衡的关系
    马志华, 布力布丽·巴哈提, 阿布来提·阿不都哈尔
    2023, 44(1):  91-94,9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18
    摘要 ( 330 )   HTML   PDF (455KB) ( 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helper T cell 17/regulate T cell,Th17/Treg)细胞失衡的关系进行探讨。
    方法  选取 HSPN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HSPN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过敏性紫癜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2组入院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比较2组HMGB1、SOCS3 mRNA、Th17、Treg检测结果,并计算Th17/Treg水平,利用ROC分析HMGB1、SOCS3 mRNA、Th17、Treg、Th17/Treg预测患儿发生HSPN的价值,通过person系数分析HMGB1、SOCS3 mRNA与Th17、Treg、Th17/Treg的相关性。
    结果  HSPN组HMGB1、SOCS3 mRNA、Th17、Th17/Treg显著高于对照组,Tre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HMGB1、SOCS3 mRNA、Th17、Treg、Th17/Treg预测患儿发生HSP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4、0.924、0.942、0.973、0.955。经相关性分析,HMGB1、SOCS3 mRNA与Th17、Th17/Treg呈明显正相关,〖JP2〗与Treg呈明显负相关(P<0.05)。
    结论  小儿HSPN体内SOCS-3及HMGB1表达与Th17/Treg细胞失衡有较高的相关性。

    线粒体D-Loop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喉癌发病风险关系的研究
    程洪坤, 赵瑞力, 李琳, 徐玉茹, 胡国斌, 兰利利
    2023, 44(1):  95-9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19
    摘要 ( 351 )   HTML   PDF (404KB) ( 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线粒体D-环区(D-Loop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与喉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方法  实验标本取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喉癌手术的患者71 例及在该院体检中心行健康查体的人群159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目的片段,并进行线粒体D-Loop区测序。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SNPs与喉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与喉癌发病相关的 SNPs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结果  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的SNPs与喉癌的发病风险有关,73G、309C、315C及16319G基因型可能增加了喉癌的发病风险,而524C、556A、16288T、16291C及16311T基因型可能降低了喉癌的发病风险。
    结论  线粒体D-Loop区SNPs可作为预测因子,用于提高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早诊率,指导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

    TCD结合TCCD与DSA对脑动脉狭窄的一致性分析及对治疗方案的指导价值
    张姗, 朱军, 方开峰
    2023, 44(1):  100-10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20
    摘要 ( 310 )   HTML   PDF (3102KB) ( 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结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TC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脑动脉狭窄的一致性分析及对治疗方案的指导价值。
    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均行TCD、TCCD及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脑动脉狭窄程度,观察不同狭窄程度患者TCD、TCCD超声表现,采用Kappa检验分析TCD结合TCCD诊断脑动脉狭窄程度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不同狭窄程度患者收缩期峰流速(systolic velocity,Vs)、平均峰流速(mean velocity,Vm)、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Vm、PI与脑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行药物或手术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患者入院时、治疗后6个月Vs、Vm、PI。
    结果  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轻度狭窄42例,中度狭窄35例,重度狭窄20例,闭塞3例。TCD结合TCCD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与DSA诊断一致性的Kappa值为0.924(95%CI:0.790~1.059),诊断符合率为95.00%。重度狭窄患者Vs、Vm高于中度狭窄、轻度狭窄患者,PI低于中度狭窄、轻度狭窄患者,中度狭窄患者Vs、Vm高于轻度狭窄患者,PI低于轻度狭窄患者(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Vs、Vm与脑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I与脑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0.05)。手术治疗患者入院时Vs、Vm高于药物治疗患者,PI低于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6个月Vs、Vm低于药物治疗患者,PI高于药物治疗患者,且手术治疗患者入院时与治疗后6个月Vs、Vm、PI差值均高于药物治疗患者(P<0.05)。
    结论  TCD结合TCCD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与DSA的一致性很高,可为临床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影像学参考。

    竖脊肌不同阻滞时机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作用及对肺功能、血清疼痛因子、NE、PGE2的影响
    佘勇军, 邢春花, 屈文平
    2023, 44(1):  106-11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21
    摘要 ( 248 )   HTML   PDF (662KB) ( 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竖脊肌不同阻滞时机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作用及对肺功能、血清疼痛因子、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影响。
    方法  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和1∶1试验设计原则将我院收治的88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分为2组,各44例。2组术后均给予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在切皮前给予超声引导下单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对照组在术毕给予超声引导下单侧竖脊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静息与咳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疼痛因子[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血流动力学[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NE、PGE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预计值)、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并发症。
    结果  2组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 h、拔管后6 h、拔管后24 h、拔管后48 h静息VAS评分与咳嗽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后即刻、拔管后6 h、拔管后24 h的5-HT、SP、NP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切皮、拔管即刻HR、MA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后、切皮、拔管即刻NE、PGE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后48 h FEV1%预计值、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82%)与对照组(11.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切皮前与术毕竖脊肌阻滞均能有效控制疼痛,但前者在减轻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术后早期肺功能方面更具优势,且安全可靠。

    取梁换柱部分置换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
    郑占乐, 陈伟, 张弢, 李会杰, 王娟, 张英泽
    2023, 44(1):  112-11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22
    摘要 ( 284 )   HTML   PDF (3102KB) ( 1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取梁换柱术精准微创治疗老年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 Ⅲ 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的初步临床应用,初步评估取梁换柱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1例老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作为志愿者。患者男性,72岁,右侧髋关节疼痛2年。既往常年酗酒史。根据症状、体征和X线片所示诊断为:右股骨头缺血坏死(ARCO Ⅲ 期)。经术前检验检查后,于全身麻醉下行取梁换柱术。记录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等数据。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手术时间50 min,切口长度3.0 cm,术中出血50  mL。术后当天麻醉清醒后即刻下地活动。术后1个月复查:患者正常站立和行走时髋部无疼痛,查体:髋关节外展活动度30 °,内收活动度20 °,屈曲活动度135 °,后伸活动度25 °,内旋活动度可达35 °。髋关节Harris评分97分。
    结论  取梁换柱术初步应用于治疗老年 ARCO Ⅲ 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短期效果可靠,今后将进一步扩大患者数量,并进行长期随访,进一步验证取梁换柱术的有效性。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洪梅(综述), 杨秀芬(审校)
    2023, 44(1):  115-11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23
    摘要 ( 535 )   HTML   PDF (393KB) ( 2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指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全身系统炎症所致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异常。其发病机制复杂,严重影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近年来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深入理解、预防及诊治SAE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本文就近年来对SAE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加深对SAE的剖析。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机制及效果进展
    杨倩倩, 任凤(综述), 颜雯婷, 胡文清(审校)
    2023, 44(1):  120-12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1.024
    摘要 ( 304 )   HTML   PDF (393KB) ( 6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代表的一组症候群,可伴有腰椎灵活性、平衡功能、总体功能和生存质量、呼吸功能及心理状态的改变。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可增强核心肌群力量、强化腰椎骨性结构和改善协调控制能力,近年来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治疗中得到一定应用。本文将从脊柱三亚系模型角度、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作用机制,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