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06-25
    2022年《免疫介导肾病患者接种COVID-19疫苗前景:ERA-IWG和EUVAS的共识声明》解读
    唐乐丽, 叶桂花
    2023, 44(6):  621-62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01
    摘要 ( 265 )   HTML   PDF (479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介导肾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风险增加。大多数免疫介导肾病患者接种COVID-19疫苗后的免疫应答水平较低,这与免疫抑制状态或者基础疾病引起的合并症和并发症有关。在使用利妥昔单抗、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的患者中,疫苗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通过抗体测量)会减弱或缺失。新的COVID-19变异株的出现和疫苗有效性的减弱凸显了加强剂的价值,以及需要开发针对变异株的疫苗。COVID-19疫苗总体安全性良好,接种后新发或复发性免疫介导肾病的风险非常低。即使发生,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肾病的标准治疗仍然有效。欧洲肾脏协会免疫肾病工作组(Immunonephrology Working Group of the European Renal Association,ERA-IWG)和欧洲血管炎学会(European Vasculitis Society,EUVAS)推荐免疫介导肾病患者应遵循当地疫苗接种指南进行接种,并且可以根据接种后的抗体水平决定是否需要接种额外的加强剂。

    甘露特纳胶囊改善阿尔兹海默病认知障碍并降低神经炎症的机制研究
    王玲玲, 杨娟, 王涛, 李锦师, 隋海晶, 赵晓晖
    2023, 44(6):  629-634,63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02
    摘要 ( 470 )   HTML   PDF (1259KB) ( 2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口服甘露特钠(Sodium Oligomannate Capsules ,GV-971)对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认知及神经炎症的影响机制。
    方法 购买雌性ADAPP/PS1小鼠,通过口服GV-971对AD小鼠进行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及Y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认知功能,硫黄素S染色检测Aβ(β-淀粉样蛋白)沉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小鼠大脑中炎性细胞因子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IL-10的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BACE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健康组和对照组的逃避潜伏期随时间的推移均呈缩短趋势,健康组比对照组趋势更为明显,治疗组的逃避潜伏期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先缩短后延长后缩短的趋势,3组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百分比少于健康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组通过Y迷宫的准确率少于健康组和对照组(P<0.05)。与健康组相比,对照组大脑皮层和海马区Aβ斑块占比和斑块面积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Aβ斑块占比和Aβ斑块面积均降低(P<0.05)。ELISA结果显示,与健康组相比,对照组小鼠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增高,而IL-10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IL-1β和TNF-α水平均降低,而IL-10水平上升(P<0.05)。与健康组相比,对照组小鼠脑组织中BACE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小鼠大脑中BACE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
    结论 GV-971降低脑组织BACE1的表达,改善AD小鼠认知障碍并且降低其神经炎症。

    早期肌少症筛查对脑卒中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
    李艳丽, 穆斌, 杨文杰
    2023, 44(6):  635-63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03
    摘要 ( 388 )   HTML   PDF (388KB) ( 1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期肌少症筛查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根据是否伴有肌少症分为卒中伴肌少症组(100例)和脑卒中组(100例),比较2组四肢骨骼肌质量/身高、小腿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脑卒中后6个月患者的预后结局;并根据患者康复效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128例)和预后不良组(72例),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数据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卒中伴肌少症组的四肢骨骼肌质量/身高、小腿围、BMI值均低于脑卒中组(P<0.05),卒中伴肌少症组的预后不良率高于脑卒中组(P<0.05),预后良好组入院时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平均动脉压变异性、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情况与预后不良组比较(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入院时NIHSS评分越高、入院时GCS评分越低、平均动脉压变异性越大、伴有心房颤动、肌少症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有肌少症对于患者预后恢复不利,早期筛查患者是否伴有肌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经皮面神经电刺激结合A型肉毒毒素对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神经电生理、睡眠及复发的影响
    高丽娜, 张璇
    2023, 44(6):  640-64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04
    摘要 ( 222 )   HTML   PDF (457KB) ( 1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皮面神经电刺激结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偏侧面肌痉挛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A型肉毒毒素重复注射,观察组采取A型肉毒毒素重复注射+经皮面神经电刺激。比较2组起效时间、痉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治疗前后痉挛程度、神经电生理(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瞬目反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结果 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痉挛缓解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痉挛程度优于治疗前,观察组痉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高于治疗前,瞬目反射波幅R1、R2、R2′低于治疗前,复合肌肉动作电位高于对照组,瞬目反射波幅R1、R2、R2′低于对照组(P<0.05);2组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皮面神经电刺激结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安全有效,可改善痉挛症状、神经功能、睡眠质量。

    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自噬标志基因表达水平与合并脏器损伤的相关性
    林雪容, 王佳, 张志斌, 朱丽娟
    2023, 44(6):  645-64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05
    摘要 ( 221 )   HTML   PDF (493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自噬标志基因表达水平与合并脏器损伤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失血性休克患者128例作为失血性休克组,创伤出血且无休克患者54例作为创伤出血对照组、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检测外周血Beclin-1、自噬相关蛋白5(autophagy protein 5,Atg5)蛋白表达水平。比较是否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肝损伤、急性肾损伤的失血性休克患者Beclin-1、Atg5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失血性休克患者Beclin-1、Atg5蛋白与损伤严重度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肌酐、血尿素氮、左心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
    结果 失血性休克组患者外周血中自噬标志基因Beclin-1、Atg5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创伤出血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失血性休克组中入院后发生心力衰竭、肾损伤、肝损伤的患者入院时外周血中自噬标志基因Beclin-1、Atg5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未发生心力衰竭、肾损伤、肝损伤的患者(P<0.05)。失血性休克组患者入院时外周血中自噬标志基因Beclin-1、Atg5的蛋白表达水平与损伤严重度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肌酐、血尿素氮呈负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P<0.05)。
    结论 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中自噬标志基因表达增加能够起到代偿性的保护作用,与病情加重、脏器损伤程度均呈负相关。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HOMA-IR水平与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关系
    李江花, 王悦, 闻燕, 贾小翠, 李侠, 芦佳玉
    2023, 44(6):  650-653,65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06
    摘要 ( 228 )   HTML   PDF (415KB) ( 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水平与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关系。
    方法 选取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无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和HOMA-IR;分析血糖指标与蒙特利尔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分的相关性。观察组根据是否伴有吞咽功能障碍分为伴吞咽功能障碍组和不伴吞咽功能障碍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分析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分析Logistic回归方程预测吞咽功能障碍价值。
    结果 观察组FBG、FINS、HbA1c和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BG、FINS、HbA1c和HOMA-IR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性(r=-0.311、-0.324、-0.308、-0.341,P<0.05)。观察组中发生吞咽功能障碍22例,发生率为20.75%;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年龄≥70岁比例、糖尿病比例、视听觉障碍比例、牙齿缺损≥6颗比例、FINS、HOMA-IR明显高于不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视听觉障碍、牙齿缺损和HOMA-IR是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伴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方程预测吞咽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95%CI:0.733~0.936),敏感度为84.50%,特异度为63.00%。
    结论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HOMA-IR水平升高,与患者MoCA评分呈负相关,同时是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外周血miR-92b-5p与miR-148b-3p在2型糖尿病进展至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交互作用
    邢玉微, 孙泽楠, 柴雪姣, 位庚
    2023, 44(6):  654-65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07
    摘要 ( 278 )   HTML   PDF (553KB) ( 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进展至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过程中血清微小RNA(microRNA,miR)-92b-5p、miR-148b-3p水平变化和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T2DM患者400例开展前瞻性研究,其中200例非DN患者作为T2DM组,200例DN患者作为DN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清miR-92b-5p、miR-148b-3p水平,并比较DN组不同分期患者血清miR-92b-5p、miR-148b-3p水平,分析DN组血清miR-92b-5p、miR-148b-3p水平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并分析T2DM进展至DN过程中血清miR-92b-5p与miR-148b-3p的交互作用,及血清miR-92b-5p、miR-148b-3p水平预测DN的价值。
    结果 DN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miR-148b-3p水平高于T2DM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及血清miR-92b-5p水平低于T2DM组(P<0.05);DN组临床期患者血清miR-148b-3p水平高于早期患者,血清miR-92b-5p水平低于早期患者(P<0.05);DN组血清miR-92b-5p水平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血清miR-148b-3p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在T2DM进展至DN过程中,miR-92b-5p低表达与miR-148b-3p高表达呈次相乘模型的正向交互作用(P<0.05);miR-92b-5p、miR-148b-3p预测T2DM进展至DN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40、0.812,二者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11。
    结论 DN患者血清miR-92b-5p水平明显降低,miR-148b-3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DN临床分期密切相关,miR-92b-5p低表达、miR-148b-3p高表达共同促进T2DM进展至DN过程。

    甲状腺功能检测与监测血压变异系数对预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
    樊成芳, 马君
    2023, 44(6):  660-665,68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08
    摘要 ( 249 )   HTML   PDF (598KB) ( 1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检测与监测血压变异系数对预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38例为观察组,其中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47例为观察1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91例为观察2组,同期选取入院孕检且甲状腺功能正常者48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一般资料、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血压[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变异系数(DBP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DCV)、收缩压变异系数(SBP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SCV)、舒张压标准差(DBP standard deviation,DSD)、收缩压标准差(SBP standard deviation,SSD)],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状腺功能与血压、血压变异性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甲状腺功能、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结果 3组妊娠期高血压比例及TSH、FT3、FT4、24 h-DBP、24 h-SBP、24 h-DCV、24 h-SCV、24 h-DSD、24 h-S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状腺功能与血压、血压变异性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H、24 h-DBP、24 h-SBP、24 h-DCV、24 h-SCV、24 h-DSD、24 h-SSD升高及FT3、FT4降低均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TSH、FT3、FT4、24 h-DBP、24 h-SBP、24 h-DCV、24 h-SCV、24 h-DSD、24 h-SSD联合预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962,高于单独预测。
    结论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系数较高,甲状腺功能检测联合血压变异系数可更有效预测妊娠结局,为及时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Galectin-1/RAMP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对炎性信号通路的调控分子机制研究
    杜蕊, 郝丽娜, 宋绍华, 李栋梁 , 王来, 赵志涛
    2023, 44(6):  666-67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09
    摘要 ( 300 )   HTML   PDF (429KB)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半乳糖凝集素1(galactose lectin 1,Galectin-1)/重组受体活性修饰蛋白(recombinant receptor activity modifying protein,RAMP)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对炎性信号通路的调控分子机制研究。
    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脓毒血症患者80例,并收集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组人群血清抗炎分子Galectin-1和RAMP表达水平。细胞学实验:采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单核细胞Galectin-1基因,将单核细胞TCP-1分为3组,对照组、NC组(转染NC质粒)和试验组(转染CRISPR-Cas9质粒),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的表达水平,通过qPCR检测炎症通路分子ID3和RAMP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D3和RAMP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脓毒血症组患者血清Galectin-1和RAMP表达水平升高(P<0.01);细胞学实验:与对照组相比:敲除Galectin-1组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增加(P<0.01);q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敲除Galectin-1组细胞ID3和PAMP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Western blot实验表明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敲除Galectin-1组细胞ID3和RAM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
    结论 Galectin-1可能通过抑制炎症信号ID3/RAMP通路影响单核细胞的炎性因子分泌代谢,并参与脓毒血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何鹏, 梁超, 魏金刚, 林小敏, 刘明艳
    2023, 44(6):  671-67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10
    摘要 ( 243 )   HTML   PDF (340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海军陆战队医院的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损伤部位、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损伤部位数量、致伤原因、吸烟史、饮酒史、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基础疾病情况者的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术后认知障碍111例,发生率为74.00%,不同性别、致伤原因、吸烟史及饮酒史情况者的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小学、额叶、入院时GCS评分3~5分、损伤部位数量≥2个、并发症发生及基础疾病者的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0岁、小学、额叶、入院时GCS评分3~5分、损伤部位数量≥2个、并发症发生及基础疾病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且其影响因素种类较多,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干预措施的主要参考依据。

    改良微创前内侧入路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研究
    武超涵, 秦颖达, 王昕辉, 张弢
    2023, 44(6):  675-68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11
    摘要 ( 188 )   HTML   PDF (1203KB) ( 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设计内踝骨折改良微创前内侧入路,并探讨该入路使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39例患者,使用改良微创前内侧入路治疗内踝骨折。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记录,通过VAS(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及踝关节功能评分(Kofoed 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39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13~20个月,平均(16.3±2.0)个月。全部患者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0±0.79)个月,无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平均受伤至手术时间(3.2±1.4) d,手术时间平均(55.9±9.8) min,内踝手术切口长度平均(3.7±0.5) cm。根据术后12个月随访AOFAS评分平均(95.1±7.4)分:优31例(79.5%),良8例(20.5%),优良率100%。依据Kofoed踝关节功能评分本组患者平均(94.4±8.6)分:优32例,良6例,合格1例,优良率达97.4%。
    结论 改良微创前内侧入路可以在微创的前提下直视复位关节面及皮质,在减少软组织骚扰的同时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对绝大多数内踝骨折尤其是Herscovici B型和C型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局部应用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炎症水平、疼痛介质的影响
    王旭文, 李亮, 苏伟海, 齐杰, 生孟军
    2023, 44(6):  681-685,69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12
    摘要 ( 343 )   HTML   PDF (452KB) ( 8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局部应用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炎症水平、疼痛介质的影响。
    方法 选择12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40例患者为观察组,40例患者为对照1组,40例患者为对照2组,对照1组患者给予削痂术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照2组患者给予削痂术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削痂术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夫西地酸乳膏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至创面愈合。治疗前、后测定3组患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干扰素γ( interferon 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水平,分别于治疗5 d、10 d、15 d、20 d评价3组患者肉芽生长情况,记录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并分别统计3组患者第10天创面愈合率、第15天创面愈合率、第20天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于创面愈合后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 Vancouver Scar Scale ,VSS)评价3组患者瘢痕增生程度,记录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IFN-γ、IL-6水平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观察组患者IL-2、IL-10水平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观察组PGE2、5-HT、NPY水平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肉芽生长评分在时间点、组间因素和时间交互因素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在时间因素、组间因素、组间和时间交互因素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平均时间、瘢痕增生评分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3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局部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可提升患者IL-2、IL-10水平,降低患者IFN-γ、IL-6、PGE2、5-HT、NPY水平,抑制患者炎症,减少患者疼痛介质,促进患者肉芽生成,促进患者愈合,减少患者瘢痕增生,安全性高。

    下调lncRNA-ATB抑制骨肉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研究
    邱明宪
    2023, 44(6):  686-69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13
    摘要 ( 231 )   HTML   PDF (2656KB) ( 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旨在分析lncRNA-ATB对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周期S期聚集、迁移及凋亡的调控作用,并探究其对皮下骨肉瘤生长及细胞增殖影响。
    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quantit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lncRNA-ATB在骨肉瘤组织HOS,Saos-2和U2OS细胞株及正常人成骨细胞株NHOst中的表达;CCK8、流式细胞法、Tunel及Transwell检测lncRNA-ATB对Saos-2细胞生物学功能调控能力;Ki67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利用Saos-2细胞构建骨肉瘤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裸鼠模型中皮下瘤体重量变化。
    结果 28例患者组织中,骨肉瘤组织中的lncRNA-ATB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与NHOst组相比,lncRNA-ATB在HOS,Saos-2和U2OS中均升高,其中Saos-2中表达最高(P<0.05)。ATB组Saos-2细胞的OD值高于NC组,ATB组Saos-2周期S期长于NC组(P<0.05)。siATB组Saos-2细胞OD值低于siNC组;siATB组Saos-2周期S期短于siNC组(P<0.05)。ATB组能抑制Saos-2细胞凋亡率,而siATB组后则相反增加Saos-2细胞的凋亡率,ATB组的细胞穿孔数多于NC组,siATB组少于siNC组(P<0.05)。ATB组皮下肿瘤重量重于NC组(P<0.05),siATB组皮下肿瘤重量轻于siNC组(P<0.05)。ATB组下骨肉瘤细胞核中阳性染色细胞百分比多于NC组,siATB组下骨肉瘤细胞核中阳性染色细胞百分比少于siNC组(P<0.05)。
    结论 lncRNA-ATB可以促进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生物学功能,而利用RNA干扰技术,干扰lncRNA-ATB抑制骨肉瘤的病理进程。 

    HIF-1α通过炎性小体ASC结构域调控膝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研究
    杨学钰, 郭文帆, 郑雪君, 卢吉高, 杨勇, 李会东
    2023, 44(6):  692-696,70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14
    摘要 ( 241 )   HTML   PDF (1340KB) ( 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下调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对炎性小体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related dot-like protein ASC ,ASC) 通路及信号通路磷酸化修饰作用机制。
    方法 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0)、阳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n=10)和si-HIF-1α组(n=10)。模型组、NC组与si-HIF-1α组建立大鼠膝关节炎模型,NC组和si-HIF-1α组分别尾静脉注射5 nmol NC质粒和si-HIF-1α质粒,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与等量生理盐水,HE染色对大鼠膝关节进行HE染色分析并进行病理评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关节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qPCR检测各组大鼠膝关节组织HIF-1α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膝关节组织炎性小体JUN和ASC蛋白表达水平以及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C组、si-HIF-1α组大鼠膝关节损伤及病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i-HIF-1α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和NC组,ELISA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C组、si-HIF-1α组关节组织IL-1、IL-6、TNF-α显著升高(P<0.01),si-HIF-1α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和NC组(P<0.01);q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NC组JUN和ASC显著上调,si-HIF-1α组显著下调(P<0.01)。Western blot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NC组JUN和ASC显著升高,而si-HIF-1α组显著降低,并且其信号通路磷酸化修饰水平显著降低(P<0.01)。
    结论 下调HIF-1α可以抑制膝关节炎模型大鼠组织炎症因子释放,降低组织损伤,发挥骨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炎性小体ASC结构域的磷酸化修饰调控相关。

    变应性鼻炎患者nFeNO、OPN、sIgE表达及对合并哮喘的辅助诊断价值
    李君, 叶方, 韩富光, 李波
    2023, 44(6):  697-70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15
    摘要 ( 234 )   HTML   PDF (493KB) ( 1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鼻呼出气一氧化氮(nasal 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nFeNO)、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特异性Ig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表达情况及对合并哮喘的辅助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AR患者228例为观察组,其中单纯AR 187例,AR合并哮喘41例;同期选取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nFeNO、OPN、sIgE水平,分析AR患者nFeNO、OPN、sIgE水平与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TNSS)评分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AR合并哮喘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FeNO、OPN、sIgE对AR合并哮喘的诊断价值。
    结果 观察组nFeNO、OPN、s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R患者nFeNO、OPN、sIgE水平与TNSS评分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FeNO、OPN、sIgE水平升高均为AR合并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nFeNO、OPN、sIgE联合诊断AR合并哮喘的AUC值为0.829,高于单独诊断。
    结论 AR患者nFeNO、OPN、sIgE水平与TNSS评分呈正相关,且AR合并哮喘具有良好预测和辅助诊断作用。

    超声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的研究
    向伟, 孙聪欣, 陈桂红, 关晶, 王礼贤
    2023, 44(6):  702-70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16
    摘要 ( 177 )   HTML   PDF (641KB) ( 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
    方法 选取超声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孕妇23例为病例组(其中,最大直径≥4 cm为巨大组、最大直径<4 cm为普通组),以及同期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的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自发性阴道分娩率较低、辅助性阴道分娩率较高(P<0.05)。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超声表现:胎盘实质区内及胎盘边缘可见单发或多发中低回声肿物,常靠近脐带插入部,部分内可见血流信号。与普通组相比,巨大组的中孕期检出率高达100%、并发症高(P<0.05)。与普通组、对照组相比,巨大组的自发性阴道分娩率较低、辅助性阴道分娩率较高、新生儿具有早产率高、出生体重低、阿普加评分低、以及NICU入院率及住院天数显著增加(P<0.05)。
    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为巨大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对于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异丙酚-芬太尼与咪达唑仑-芬太尼用于晚期肝病胃肠内镜检查安全性比较
    刘婷婷, 解东明, 邓友明
    2023, 44(6):  707-71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17
    摘要 ( 179 )   HTML   PDF (413KB) ( 1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异丙酚-芬太尼与咪达唑仑-芬太尼用于晚期肝病患者胃肠内镜检查的安全性。
    方法 招募因肝硬化接受胃肠内镜检查的晚期肝病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根据麻醉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异丙酚-芬太尼组和咪达唑仑-芬太尼组,每组43例。异丙酚-芬太尼组给予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和芬太尼0.5 μg/kg。咪达唑仑-芬太尼组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3 mg和芬太尼0.5 μg/kg。比较诱导前(T0)、镇静后5 min(T1)、镇静后10 min(T2)、镇静后15 min(T3),镇静后30 min(T4)、手术结束前5 min(T5)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变化。比较T0~T5时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术前、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和术后的脑电图双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脑电图θ波和δ波波段频率。比较受试者手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SpO2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HR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异丙酚-芬太尼组SpO2水平升高幅度大于咪达唑仑-芬太尼组,HR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咪达唑仑-芬太尼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Ramsay镇静评分、脑电图δ波波段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BIS和脑电图θ波波段呈先降低再升高趋势,异丙酚-芬太尼组Ramsay镇静评分、BIS、脑电图θ波波段、脑电图δ波波段波动幅度大于咪达唑仑-芬太尼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芬太尼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咪达唑仑-芬太尼组(P<0.05)。
    结论 异丙酚或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使用对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的晚期肝病患者的镇静作用是有效的,与咪达唑仑相比,异丙酚药物能更好的发挥深度镇静作用,体现在BIS降低和脑电图δ波段频率升高,然而会增加低血压的发生风险。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患者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短期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李明, 宋丹丹, 王茜, 雷宇
    2023, 44(6):  713-71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18
    摘要 ( 221 )   HTML   PDF (402KB) ( 1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患者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短期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择行剖宫产术孕妇100例,年龄22~43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生理盐水+舒芬太尼组(S组)和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DS组),每组50例。患者进入手术室时(T0),术后3 h(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术后72 h(T6)对患者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评分、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观察2组术后自控镇痛按压次数以及舒芬太尼和曲马多用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恶心呕吐情况、瘙痒以及心动过缓发生情况并记录。
    结果 2组T0~T6时刻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逐渐降低,DS组比S组降低地更明显(P<0.05),2组T0~T6时刻S-AI和T-AI评分逐渐降低,DS组比S组降低地更明显(P<0.05),T2~T4时,DS组RASS评分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R和VASW评分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组变化比DS组更为明显,且均高于DS组(P<0.05),S组曲马多补救镇痛用量和PCA按压次数均较DS组显著增加(P<0.05),DS组术后产妇开始泌乳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较S组缩短,DS组术后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较S组显著减少(P<0.05)。2组产妇心动过缓和皮肤瘙痒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患者自控镇痛可以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并促进产妇术后早期泌乳。

    2种全自动免疫检测系统鳞状细胞癌抗原结果的一致性评价
    颜晰, 张金艳, 郭秀娟
    2023, 44(6):  719-723,72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19
    摘要 ( 270 )   HTML   PDF (765KB) ( 2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罗氏cobas e602和雅培Architect i2000 SR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结果的一致性。
    方法 收集检验科方法学变更平行检测期间临床血清样本4 231例,分别用上述检测系统检测SCCA水平;参考CLSI EP15-A2文件进行精密度评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38例SCCA结果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一致性检验分析两系统SCC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偏差;采用Kappa分析对4 231例患者SCCA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线性回归方程对罗氏系统结果进行校正,计算校正前后两系统的诊断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评价二者SCCA结果的诊断一致性。
    结果 两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分别为2.35%~3.56%、0.99%~1.70%;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s=0.939),Passing Bablok回归方程为:y=0.156+1.034x(截距=0.156,斜率=1.034),百分偏倚平均值在可接受范围内(-9.30%),但有多于5%的数据点落在95%一致性界限外;山形图折叠处靠近0(-0.28 mg/L);组内相关系数为0.912(95%CI:0.880~0.937);经校正后,罗氏与雅培SCCA结果的总符合率、阳性符合率、Kappa值由92.86%、54.91%、0.660提高至93.83%、90.98%、0.778。
    结论 2种SCCA检测系统相关性、一致性较好,但存在系统性偏差,可通过回归方程将结果进行转换后再进行临床判断。

    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张涛, 邹萍, 赵琦
    2023, 44(6):  724-72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20
    摘要 ( 233 )   HTML   PDF (542KB) ( 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的病历资料,根据3个月复查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分析影响高脂血症胰腺炎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血清ACE2、MIF水平对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预后不佳组胰腺炎Balthazar CT评级D级占比、血清MIF、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ACE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lthazar CT评级D级占比及血清MIF、TG、LDL-C表达量升高及ACE2、HDL-C表达量降低均为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ACE2、MIF水平单一及联合对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预后ROC预测的AUC分别为0.754(95%CI:0.681~0.827)、0.759(95%CI:0.691~0.828)、0.827(95%CI:0.785~0.867)。
    结论 血清MIF表达水平升高与血清ACE2水平降低均与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相关,且二者预测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预后效能良好。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合并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抗感染药物分析
    张楠, 莫小兰, 魏雪芹, 李三妮, 东蕾, 赵宜乐
    2023, 44(6):  729-73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21
    摘要 ( 176 )   HTML   PDF (369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合并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抗感染药物。
    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63例PNS患儿合并肺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 263例患儿中,男性197例,女性66例,初发PNS合并肺炎者144例,复发PNS合并肺炎者119例。初发PNS合并肺炎患儿的病原学主要以肺炎支原体和流感病毒为主,其他致病原主要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偏肺病毒等常见呼吸道病毒。复发PNS合并肺炎患儿的病原学主要以流感病毒为主,其次为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以病毒-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病毒-细菌混合感染为主,真菌感染不容忽视。抗感染药物应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敏感细菌过度治疗以及用法用量不合理等方面。
    结论 复发PNS相比初发PNS合并肺炎患儿的病原体构成更为复杂,除考虑呼吸道常见病原体之外,还应考虑机会性致病菌,且混合感染相对多见。PNS患儿合并肺炎发病率高,应尽早建立正确的病原学诊断,从而有针对性的选择抗感染治疗策略。PNS合并肺炎患儿的抗感染治疗还存在一些误区,需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

    直线切割吻合器应用于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完成双通道吻合的应用体会
    范海亮, 王冬, 赵群, 贾楠, 丁平安, 陈泽甜
    2023, 44(6):  732-73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22
    摘要 ( 158 )   HTML   PDF (2297KB) ( 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直线切割吻合器应用于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完成双通道吻合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双通道吻合采用直线切割吻合器完成的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相关资料,包括基线资料、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中位数为45.0 枚;手术时间中位数为239.0 min;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时间26.0 min;术中出血量30.0 mL。6例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相关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中位数为2.5 d;进流食时间中位数为3.0 d;住院时间中位数为7.5 d。
    结论 在胃癌全胃切除术中应用直线切割吻合器完成双通道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浅析赫尔曼·布尔哈夫的临床教学理念的形成与影响
    续梦雅, 翟海魂
    2023, 44(6):  736-74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23
    摘要 ( 270 )   HTML   PDF (429KB) ( 2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赫尔曼·布尔哈夫(Herman Boerhaave,1668-1738)是18世纪荷兰著名的医生和莱顿大学的医学教授。他继承了希波克拉底的临床观察理念,改变了医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创建了莱顿大学临床教学的现代体系,成为临床医学教学的奠基人。本文以史料为基础,阐述了布尔哈夫临床教学理念的来源、内容以及影响。该教育理念体现了近代医学认识论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型,推动了现代临床教学理念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外泌体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张明文, 朱佳斌(综述), 张晓峰(审校)
    2023, 44(6):  740-744,封三.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06.024
    摘要 ( 254 )   HTML   PDF (428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泌体(exosome)是直径为40~100 nm的细胞外囊泡,其含有蛋白质、脂质或核酸等物质。外泌体在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本文就外泌体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