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4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3-10-25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修订版)》解读
    李斌, 尤铁宾, 闫莉, 王平
    2023, 44(10):  1117-1121,112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01
    摘要 ( 481 )   HTML   PDF (439KB) ( 4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 ABPA)是一种变应性疾病,是由曲霉过敏而引起肺部疾病,2017年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是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的有关专家制定。在总结了近5年ABPA研究的新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专家们对共识进行了重新修订。本文通过对《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修订版)》解读,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ABPA提供帮助。 

    基于TLR4/MyD88信号通路探究miR-326对抑郁模型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刘威
    2023, 44(10):  1122-112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02
    摘要 ( 228 )   HTML   PDF (553KB) ( 1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抑郁模型脑组织的可能保护机制。
    方法 通过不同类型的胁迫建立大鼠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通过侧脑室注射miR-326 agomiR以上调miR-326的表达水平。蔗糖偏好测试(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旷场测试(open field test,OFT)、强迫游泳测试(forced swim test,FST)、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 maze,EPM)实验被用来检测动物的行为学及抑郁状态。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采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TLR4、MyD88蛋白水平。
    结果 CUMS组大鼠体重、蔗糖消耗量、OFT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及张开手臂时间低于对照组,FST静止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UMS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26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CUMS+agomiR 326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26表达高于CUMS+agomiR NC组(P<0.05)。CUMS+agomiR 326组大鼠体重、蔗糖消耗量、OFT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及开放臂停留时间显著高于CUMS+agomiR NC组,FST静止时间明显低于CUMS+agomiR NC组(P<0.05)。CUMS组NE、DA和5-H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UMS+agomiR 326组NE、DA和5-HT水平显著高于CUMS+agomiR NC组(P<0.05)。CUMS组大鼠TLR4蛋白和MyD88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UMS+agomiR 326组大鼠TLR4蛋白和MyD88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
    结论 在CUMS抑郁模型中,miR-326可能通过调控TLR4/MyD88信号通路参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异种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支架的制备
    肖峰
    2023, 44(10):  1129-1132,114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03
    摘要 ( 217 )   HTML   PDF (761KB) ( 2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一种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的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支架,探讨其作为生物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 取健康猪膀胱依次置于不同浓度的叠氮钠溶液中。采用低渗处理、液氮反复冻融以及NaOH溶解等方法对猪膀胱进行脱细胞处理。通过组织学检测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脱细胞效率;细胞毒性试验、细胞黏附实验、以及皮下植入试验评价异种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支架的生物安全性。
    结果 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经脱细胞处理后支架内无细胞残留;与对照组比较,支架内残留的DNA含量显著降低。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支架浸提液对人膀胱平滑肌细胞的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细胞黏附实验结果显示,人膀胱平滑肌细胞能够在支架上贴附生长。皮下植入试验结果显示,支架植入后,炎症反应轻微,术后4周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
    结论 经脱细胞处理获得的膀胱黏膜下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是一种安全的可植入材料。

    miRNA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化疗耐药性的调控机制研究
    翟文静, 仇永乐, 刘珊珊, 刘铁军, 吕飞飞
    2023, 44(10):  1133-114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04
    摘要 ( 201 )   HTML   PDF (913KB) ( 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特征性微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化疗耐药性和肿瘤生物学中的作用。
    方法 在耐药OSCC中SCC084/R、SCC131/R和SCC9/R中选择3个表达异常的miRNA(miR-27b-5p、 miR-130a-3p和 miR-125a-5p)。评估所选miRNA对OSCC耐药细胞系的细胞毒性、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随后,通过miRNA靶基因预测数据库TargetScan选择miRNA的潜在靶点,通过Western blotting对相应靶点蛋白表达进行分析。
    结果 miR-27b-5p和miR-130a-3p可提高SCC084/R、SCC131/R和SCC9/R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而miR-125a-5p仅能提高SCC9/R对顺铂的敏感性(P<0.05)。miR-27b-5p上调可提高SCC9/R细胞对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敏感性,miR-130a-3p下调可提高SCC084/R细胞对5-FU的敏感性(P<0.05)。相对于单个miRNA转染,共转染miRNA在SCC084/R和SCC131/R耐药细胞系中显示出更强的化疗增敏作用(P<0.05)。所选miRNA均能引起细胞凋亡,除miR-130a-3p外,miR-125a-5p和miR-27b-5p均能引起SCC084/R和SCC131/R细胞的G1期阻滞。耐药调控涉及ErbB2/Her2通路、p38通路、p53通路及通路的多个下游靶点。
    结论 miRNA可能是调控OSCC耐药性的关键因素,且这种调控具有多靶点性。

    AECOPD患者外周血NF-κB、IL-34、CCL18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探讨
    郭立娟, 商焕霞, 张罗元, 席素雅, 贺向红
    2023, 44(10):  1141-114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05
    摘要 ( 192 )   HTML   PDF (528KB) ( 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外周血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白细胞介素34(interleukin-34,IL-34)、趋化因子配体18(chemokine ligand 18,CCL18)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AECOPD患者100例作为AECOP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100例作为SCOPD组,另选取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NF-κB、IL-34、CCL18水平。分析外周血NF-κB、IL-34、CCL18水平对AECOP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  AECOPD组和SCOPD组外周血NF-κB、IL-34、CCL18水平高于对照组,AECOPD组外周血NF-κB、IL-34、CCL18水平高于SCOPD组(P<0.05)。外周血NF-κB、IL-34、CCL18高水平是AECOP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外周血NF-κB、IL-34、CCL18高水平患者AECOPD发生风险是低水平患者的4.165倍、4.012倍、4.027倍。住院期间死亡的AECOPD患者外周血NF-κB、IL-34、CCL18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均高于住院期间生存患者(P<0.05)。AECOPD患者外周血NF-κB、IL-34、CCL18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外周血NF-κB、IL-34、CCL18水平联合预测AECOP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3。
    结论 AECOPD患者外周血NF-κB、IL-34、CCL18水平明显升高,且其水平升高与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临床检测NF-κB、IL-34、CCL18水平可有效预测AECOPD患者预后。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内脏脂肪肥胖患者中的应用
    刘玲萍, 陈亚军, 王力, 张茜茜
    2023, 44(10):  1146-1151,117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06
    摘要 ( 322 )   HTML   PDF (447KB) ( 2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合并内脏脂肪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探讨T2DM合并内脏脂肪肥胖的治疗方案。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珠海市人民医院新诊断的90例T2DM合并内脏脂肪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各30例。3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服用达格列净片,B组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C组服用达格列净片+二甲双胍缓释片,共干预12周。干预12周时,比较3组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脂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2 h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脂肪面积(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人体成分(身体总水分、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脂肪占比)、肝肾功能[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usea nitrogen,BUN)]及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干预12周,3组体重、BMI较干预前降低,且C组体重、BMI较A组、B组低,A组体重、BMI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3组FBG、2 hBG、TC、TG、LDL-C、HbA1c水平较干预前降低,HDL-C较干预前升高,且C组水平改善程度高于A组、B组,A组水平改善程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3组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较干预前缩小,脂肪百分比较干预前降低,身体总水分、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较干预前增多,且C组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较A组、B组小,脂肪百分比较A组、B组低,身体总水分、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较A组、B组多,A组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较B组小,脂肪百分比较B组低,身体总水分、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较B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3组AST、ALT水平较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Scr、BUN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Scr、BUN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2DM合并内脏脂肪肥胖患者接受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能够通过增强降糖、降脂,改善人体成分含量的作用,达到减轻患者体重的效果,且达格列净能够发挥肾脏保护作用,联合用药对于肝肾功能并不明显影响,具有一定安全性。

    miR-133a、miR-182-5p与脓毒症患者肠屏障以及预后的关系
    王肖肖, 王雅婧, 闫文文, 刘倩
    2023, 44(10):  1152-115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07
    摘要 ( 249 )   HTML   PDF (389KB) ( 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133a(microRNA-13a,miR-133a)、微小RNA-182-5p(microRNA-182-5p,miR-182-5p)与脓毒症患者肠屏障以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脓毒症患者,入院时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及脓毒症临床症状评分指南,将患者分为轻中度脓毒症组79例和重度脓毒症组71例。根据患者30 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02例和死亡组48例。入院时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检测血清miR-133a、miR-182-5p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D-lacticacid,D-LAC)等肠屏障功能指标水平。分析血清miR-133a、miR-182-5p表达与脓毒症患者肠屏障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轻中度脓毒症组血清IFABP、DAO、D-LAC等肠屏障功能指标和血清miR-133a水平低于重度脓毒症组(t=39.268、11.414、13.187、3.815,P<0.05),而血清miR-182-5p水平高于重度脓毒症组(t=130.137,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33a水平与IFABP、DAO、D-LAC呈正相关关系(r=0.421、0.437、0.507,P<0.01),血清miR-182-5p水平与IFABP、DAO、D-LAC呈负相关关系(r=-0.433、-0.462、-0.497,P<0.01)。存活组血清miR-133a水平低于死亡组(t=10.126,P<0.05),而血清miR-182-5p水平高于死亡组(t=23.97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133a升高(OR=2.303,95%CI:1.453~3.650)、miR-133a降低(OR=1.772,95%CI:1.167~2.690)是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清miR-133a升高,miR-182V5p降低,其水平与患者肠屏障功能密切相关,对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PCT、hs-CRP及sPLA2-ⅡA检测在脓毒症临床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房启文, 李海新, 许娜娜, 马思思, 王蕾, 董志玲
    2023, 44(10):  1157-1161,118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08
    摘要 ( 196 )   HTML   PDF (1046KB)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清ⅡA型分泌磷脂酶(group ⅡA secreted phospholipase A2,sPLA2-ⅡA)在脓毒症临床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164例确诊为脓毒症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按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杆菌组、革兰阳性球菌组、真菌组,选取非脓毒症感染者1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PCT、hs-CRP及sPLA2-ⅡA血清水平差异,并进一步比较观察组的各组之间PCT、hs-CRP及sPLA2-ⅡA血清水平差异;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定量表(APACHE-Ⅱ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Pearson系数分析PCT、hs-CRP及sPLA2-ⅡA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PCT、hs-CRP、sPLA2-ⅡA及三者联合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组与革兰阳性球菌组中PCT、hs-CRP及sPLA2-Ⅱ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真菌组中sPLA2-Ⅱ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APACHE-Ⅱ评分≥15分的患者中sPLA2-Ⅱ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T、hs-CRP及sPLA2-ⅡA均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且sPLA2-ⅡA相关性(r=0.562,P<0.01)高于PCT(r=0.400,P<0.01)与hs-CRP(r=0.562,P<0.01);sPLA2-ⅡA(AUC=0.86)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高于PCT(AUC=0.71)与hs-CRP(AUC=0.65),且三者联合检测(AUC=0.93)具有更高诊断效力。
    结论 相较于PCT及hs-CRP,sPLA2-ⅡA检测在脓毒症临床评价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创面渗出液中TGF-β1、α-SMA表达与术后复发相关性探究
    刘艳秋, 代会波, 贾玉俭
    2023, 44(10):  1162-116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09
    摘要 ( 162 )   HTML   PDF (741KB) ( 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创面渗出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ɑ-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行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的育龄女性患者98例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33例、未复发组65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术后3 h、术后9 h、术后24 h创面渗出液中TGF-β1、α-SMA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术后3 h、术后9 h、术后24 h创面渗出液中TGF-β1、α-SMA水平与复发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交互作用系数γ和OR值分析创面渗出液中TGF-β1、α-SMA表达对术后复发影响的交互作用,采用R语言绘制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复发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价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列线图模型的临床效用。
    结果 复发组重度宫腔黏连、人工流产或刮宫史≥2次、有其他子宫手术史患者多于未复发组(P<0.05)。随时间延长,2组创面渗出液中TGF-β1、α-SMA表达水平均呈升高再降低趋势,术后9 h达峰值,复发组创面渗出液中TGF-β1、α-SMA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 h、术后9 h、术后24 h创面渗出液中TGF-β1、α-SMA表达均与术后复发呈正相关(r=0.742、0.922、0.867;0.659、0.880、0.823,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宫腔黏连程度、人工流产或刮宫史≥2次、其他子宫手术史、术后9 h创面渗出液中TGF-β1和α-SMA均是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交互作用分析显示,TGF-β1和α-SMA为超相乘模型,α-SMA对TGF-β1的效应具有正向交互作用(P<0.05)。绘制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复发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显示,其预测风险能力指数(C-index)为0.973,预测敏感度为93.93%,特异度为92.31%。DCA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的临床正向净获益最佳(P<0.05)。
    结论 育龄女性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创面渗出液中TGF-β1、α-SMA表达与术后复发有关,且α-SMA对TGF-β1的效应具有正向交互作用,含TGF-β1、α-SMA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价值和临床效用,能为临床后续的决策提供参考。

    宫颈癌外照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梁钰霞, 高琨
    2023, 44(10):  1168-117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10
    摘要 ( 194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外照射对宫颈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收集宫颈癌患者67例外照射调强放射治疗前后粪便样本。利用 Illumina NovaSeq 高通量测序菌群,通过自身对照,将患者分为治疗前组(T0 组)与治疗后组(T1 组),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再根据放射性肠炎程度分为无放射性肠炎组(E0组)及放射性肠炎组(E1组);根据肿瘤消退率分有效组(R1组)及效果欠佳组(R0组),分析患者肠道菌群变化。
    结果 T0 组和T1 组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β多样性Bray-Curtis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0与E1组治疗前后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菌群组成上,发现在外照射后E0组中放线菌目、微球菌科、罗氏菌属,E1组中乳杆菌科、拟杆菌门、拟杆菌目S24_7、Bulleidia增高;R0与R1组治疗前后α〖KG*4〗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1组肠道中拟杆菌、毛螺菌科-Lactonifactor、巴斯德菌科、丹毒丝菌的相对丰度增高。
    结论 宫颈癌患者外照射前后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均有显著改变,此变化可能与增加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有关,并可能对近期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机械通气与非机械通气新生儿血清sTREM-1、CC16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王婷婷, 郭华, 耿宝, 范雪爱
    2023, 44(10):  1178-118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11
    摘要 ( 180 )   HTML   PDF (601KB) ( 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机械通气与非机械通气新生儿血清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CC16)的表达及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新生儿183例,根据是否行机械通气,将患儿分成机械通气组(n=138)和非机械通气组(n=45),检测2组临床资料和不同时间段血清sTREM-1和CC16表达水平。将机械通气组患儿分成VAP组(n=63)和非VAP组(n=75),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不同时间段血清sTREM-1和CC16表达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VAP发生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VAP的诊断效能。
    结果 机械通气组患儿Apgar评分明显低于非机械通气组,Lac明显高于非机械通气组(P<0.05);随时间延长,2组血清CC16水平均呈降低趋势,机械勇气组血清CC16水平低于非机械通气组;2组血清sTREM-1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机械勇气组血清sTREM-1水平高于非机械通气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Apgar评分低于非VAP组,C反应蛋白高于非VAP组(P<0.05);随时间延长,2组血清CC16水平均呈降低趋势,VAP组血清CC16水平低于非VAP组;2组血清sTREM-1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VAP组血清sTREM-1水平高于非VAP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8 h血清CC16、72 h血清CC16、拔管后48 h血清CC16、48 h血清sTREM-1、72 h血清sTREM-1和拔管后48 h血清sTREM-1水平是VA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回归分析诊断VA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
    结论 血清sTREM-1和CC16在机械通气患儿中异常表达,而机械通气不同时间段血清sTREM-1和CC16可用于预测VAP的发生,且联合诊断效果更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睑板腺相关指标分析
    李科军, 马清敏, 牛佳琳, 樊芳, 赵智华
    2023, 44(10):  1185-1190,121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12
    摘要 ( 232 )   HTML   PDF (890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睑板腺相关指标,探讨睑板腺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因素。
    方法 纳入糖尿病患者130例130眼,正常对照组46例46眼,所有受试者均填写快速干眼评分问卷(standard patient evaluaion of eye dryness,SPEED),进行Lipiview检查并进行睑板腺分泌的评估(meibomian gland evaluator,MGE)。所有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evel,HbA1c)以及有无脂蛋白代谢异常分组,分析不同分组情况下泪膜脂质层厚度(lipid layer thickness,LL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 up time,TBUT)、泪液分泌功能(tear secretion function,SIt)、睑板腺缺失率(percentage of partial glands,MGP)、睑板腺开口数量(meibomian gland yielding liquid secretion,MGYLS)、睑板腺分泌物评分(meibomian gland yielding secretion score,MGYSS)。
    结果 糖尿病组HbA1c、SPEED、MGP高于对照组,LLT、BUT、SIt、MGYLS和MGYSS低于对照组(P<0.05)。病程<10年组与病程≥10年组的性别、年龄、HbA1c、SPEED评分以及LLT、BUT、SI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0年组MGP高于病程<10年组,MGYLS、MGYSS低于病程<10年组(P<0.05)。HbA1c≥7%组与HbA1c>7%组性别、年龄、SPEE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7%组LLT、BUT、SIt、MGYLS、MGYSS低于HbA1c<7%组,MGP高于HbA1c<7%组(P<0.05)。脂代谢异常组与脂代谢正常组的性别、年龄和SPE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代谢异常组LLT、BUT、SIt、MGYLS、MGYSS低于脂代谢正常组,MGP高于脂代谢正常组(P<0.05)。糖尿病患者睑板腺可见睑板腺腺体缩短、变粗,扭曲变形,部分腺体缺失且排列稀疏;正常对照组的睑板腺可见腺体分布紧凑,腺体长可接近睑板的上端。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睑板腺结构和功能均出现异常改变,泪膜质量下降,导致各组眼表不适症状,血糖控制欠佳、病程较长的患者的眼表不适及睑板腺异常更重,伴有脂蛋白代谢异常的糖尿病患者泪膜质量及睑板腺功能更差。


    Nd:YAG激光术治疗CCS患者对视力改善、屈光度、临床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
    刘涵, 陈会振
    2023, 44(10):  1191-119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13
    摘要 ( 166 )   HTML   PDF (403KB)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Nd:YAG激光术治疗白内障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capsular constriction syndrome, CCS)患者对视力和屈光度的改善、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CCS患者200例(220眼)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9例(112眼)和对照组91例(108眼)。对照组行手术剥离式前囊口松解,试验组给予Nd:YAG激光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的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和黄斑体积(macular volume,MV)、囊口直径与眼内散光量。2组均于术后1个月进行随访,分析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结果 治疗后1周,2组视力、屈光度、IOP、MV、囊口直径、眼内散光量优于治疗前,试验组视力、屈光度、IOP、MV、囊口直径、眼内散光量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Nd:YAG激光术治疗CCS患者能够有效提升视力程度、改善屈光度情况,维持眼压及黄斑体积,缓解囊袋收缩,对预后有积极影响,且具有一定的临床安全性。

    解剖牙合型与舌侧集中牙合型对下颌Ⅳ类无牙颌的牙槽骨和黏膜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张晶, 袁硕, 沈文静
    2023, 44(10):  1196-1204,122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14
    摘要 ( 172 )   HTML   PDF (3723KB) ( 1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解剖牙合型、舌侧集中牙合型在正中及侧方咬合时对下颌Ⅳ类无牙颌的黏膜与下方牙槽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变化。
    方法 创建下颌Ⅳ类无牙颌下颌骨有限元模型,在下颌骨上使用解剖牙合型、舌侧集中牙合型,人工牙分别进行正中咬合、侧方咬合仿真模拟,分析黏膜及牙槽骨的生物力学变化。
    结果 正中咬合时,黏膜压应力舌侧集中牙合型比解剖牙合型降低0.6%~31.2%;牙槽骨表面压应力,左侧磨牙区和前牙区牙舌侧集中牙合型比解剖牙合型下降19.0%~35.1%,而右侧磨牙区舌侧集中牙合型比解剖牙合型上调53.3%;左侧侧方咬合状态下黏膜及牙槽骨应力分布:舌侧集中牙合型较解剖牙合型下降41.1%~70.2%;右侧侧方咬合状态下黏膜及牙槽骨应力分布:舌侧集中牙合型较解剖牙合型下降24.4%~63.8%。
    结论 下颌Ⅳ类牙槽骨无牙颌修复在正中咬合时,舌侧集中牙合型比解剖牙合型降低左侧及前牙区低平牙槽骨上的黏膜与牙槽骨压应力;在侧方咬合时,降低前牙区及两侧磨牙区黏膜与牙槽骨压应力,为临床下颌牙槽骨吸收严重患者选择合适人工牙合型提供理论参考。

    DCE-MRI联合CT对布鲁菌病脊柱炎的评估分析
    阴彦林, 杨新明, 田野, 张瑛, 贾永利, 张培楠
    2023, 44(10):  1205-120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15
    摘要 ( 182 )   HTML   PDF (969KB) ( 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动态对比增强核磁(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DCE-MRI)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对高度疑似布鲁菌病脊柱炎(布病脊柱炎)进行诊断,并分析两者联合对布病脊柱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高度疑似布病脊柱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病理检查及CT、DCE-MRI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DCE-MRI联合CT对布病脊柱炎的诊断价值。
    结果 80例高度疑似布病脊柱炎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58例为布病脊柱炎组,余22例为非布病脊柱炎组。布病脊柱炎组Ktrans、Kep、Ve高于非布病脊柱炎组(P<0.05);DCE-MRI联合CT诊断布病脊柱炎的敏感度、准确度高于DCE-MRI、CT单独诊断(P<0.05);CE-MRI联合CT诊断布病脊柱炎的特异度与DCE-MRI、CT单独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CE-MRI、CT均可有效诊断布病脊柱炎,能够有效显示布病脊柱炎病理特点,但两者联合对布病脊柱炎的效能更高。

    DCE-MRI与DW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预后评估价值
    崔博, 张智翔, 解非, 李天云, 董军强, 魏梦绮
    2023, 44(10):  1210-121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16
    摘要 ( 311 )   HTML   PDF (1000KB) ( 1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动态增强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肿块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DCE-MRI、DWI检查,以病理活组织检查为金标准,分析DCE-MRI、DWI的诊断效能,对于确诊的乳腺癌患者需进行相关治疗,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以患者是否存活为最终研究终点)分为预后良好组(生存/无进展,n=58)和预后不良组(死亡/病情进展,n=6),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DCE-MRI、DWI对预后的预测效能。
    结果 DCE-MRI诊断准确率为70.00%,DWI诊断准确率为81.25%,两项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6.25%,恶性肿块早期强化率高于良性肿块,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低于良性肿块(P<0.05),且恶性肿块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以Ⅱ型、Ⅲ型为主;良性肿块TIC类型以Ⅰ型、Ⅱ型为主;经ROC曲线分析,DCE-MRI、DWI、两项联合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AUC分别为0.625、0.766、0.953。同时,预后良好组早期强化率低于预后不良组,ADC值高于预后不良组,经ROC曲线分析,早期强化率、ADC值及两项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16、0.763、0.945。
    结论 DCE-MRI联合DWI在分辨乳腺良恶性肿块中具有一定价值,且可预判乳腺癌患者预后情况,具有较高效能。

    羟考酮超前镇痛对VATS患者术后疼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乐婷, 杨勇, 肖娈, 商媛媛
    2023, 44(10):  1216-122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17
    摘要 ( 198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羟考酮超前镇痛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患者术后疼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拟在全身麻醉下接受VATS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给予羟考酮0.1 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1 mg/kg静脉注射。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镇痛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肺部炎症发生率,术后觉醒时间,住院时间血清CD4+、CD8+、CD4+/CD8+比值、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c-Fos mRNA水平。
    结果 随时间延长,2组内脏痛和切口痛VAS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试验组内脏痛和切口痛VAS评分小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 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恶心、醒时躁动、肺部炎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4+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试验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8+水平变化不明显,试验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4+/CD8+比值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试验组CD4+/CD8+比值大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NF-α、CRP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试验组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30 min,2组血清c-Fos mRNA水平显著高于术前,试验组血清c-Fos 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羟考酮超前镇痛方案可调节VATS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反应蛋白水平,减少炎症反应,同时还可降低炎症反应造成患者术后免疫抑制的能力,有利于术后恢复。

    急性胸痛患者临床特征及使用院前急救医疗影响因素
    孙维忆, 邢欣, 卞晓华, 秦延军, 张英泽
    2023, 44(10):  1222-122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18
    摘要 ( 142 )   HTML   PDF (367KB) ( 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启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的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4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性别、年龄、婚姻情况、烟酒史、既往病史是否为急性胸痛患者使用EMS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收集450例急性胸痛患者,男性296例,女性154例,胸痛高发年龄61~70岁;胸痛的高发季节为秋季,高发时间段为20〖DK〗∶01~24〖DK〗∶00;使用EMS184例,占40.9%。根据相关检查最后确诊,急性胸痛以急性心肌梗死占比最高(42.5%,191/450)。单身状态胸痛患者48例、既往吸烟患者227例、高血压病史329例、高脂血症病史120例,使用EMS比例较高(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烟史、既往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是急性胸痛患者使用EMS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 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男性多于女性,61~70岁高发,秋季、20∶00~24∶00就诊病例最多,病因以急性心肌梗死占比最高。使用EMS占比约2/5,既往吸烟史、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急性胸痛患者更倾向于使用EMS。

    妊娠期胆胰疾病的ERCP诊疗进展
    曹荣来(综述), 朱亮(审校)
    2023, 44(10):  1227-123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19
    摘要 ( 153 )   HTML   PDF (401KB)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妊娠期间,由于妊娠期雌、孕激素及体重等相关生理改变,致使胆汁淤积,胆管结石患病风险增加,胆胰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胆总管结石是妊娠期间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最常见的适应证。在妊娠期间行ERCP已经有超过30年的历史与经验,虽然在已经发表的文献中ERCP有明显的疗效而少有不良的胎儿结局,但ERCP作为一项侵入性的操作技术,其潜在的辐射暴露的风险、麻醉的风险、ERCP操作的相关风险如术后胰腺炎等使得目前业界对于妊娠期ERCP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顾虑。本文就妊娠期间行ERCP的适应证、ERCP的时机、ERCP的风险、并发症以及无透视下行ERCP的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经腹肠道超声评估克罗恩病透壁愈合的研究进展
    陈宏桢, 陈林茹(综述), 刘翠景, 张晓岚(审校)
    2023, 44(10):  1232-123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20
    摘要 ( 256 )   HTML   PDF (425KB) ( 3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以透壁损伤为标志的慢性、进行性、致残性疾病,单纯的黏膜愈合(mucosal healing,MH)不足以代表全层肠壁炎症的消失。随着影像学检查在CD诊疗中的普及,透壁愈合(transmural healing,TH)成为CD的潜在治疗目标。与MH相比,TH与更好的疾病结局相关。经腹肠道超声(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TAUS)是一种无创、准确的评估炎症性肠病的工具,日益受到临床关注。本文就TAUS评估克罗恩病透壁愈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PD-L1与肿瘤相关免疫细胞的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张珂欣(综述), 刘健(审校)
    2023, 44(10):  1237-1240,封三.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0.021
    摘要 ( 212 )   HTML   PDF (370KB) ( 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且晚期OSCC普遍预后较差。免疫调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展有关,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最近,使用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的癌症免疫治疗显著改变了临床肿瘤学领域。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PD-L1)的表达经常被研究作为OSCC中PD-L1靶向治疗的临床预后标志物和预测因子。但是,由于肿瘤异质性,患者免疫状况的差异以及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肿瘤细胞与基质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会影响免疫检查点封锁的治疗效果。并且肿瘤发生与肿瘤相关免疫细胞(tumor-associated immune cells,TAICs)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与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PD-1/PD-L1轴受阻的益处,在治疗前寻找有效的预测因子非常重要。本文就PD-L1及肿瘤相关免疫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发生发展的作用作一综述,并找出可能与肿瘤相关的最有效的预测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