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4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4-01-02
    上一期   
    《2022年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治疗中国专家循证共识》解读
    赵煜微, 刘清云, 贾友超
    2023, 44(12):  1365-136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01
    摘要 ( 349 )   HTML   PDF (391KB) ( 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NS lymphoma,PCNSL)是一种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新诊断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4%。针对PCNSL的诊断及治疗,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组成多学科专家组,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达成共识。本共识在诊断方面主要涉及影像学检查、术前皮质类固醇应用、病理活组织检查、认知功能评估等;在治疗方面,对诱导治疗、巩固治疗及复发/难治患者治疗等提出了建议,推动更加规范、有效、安全的治疗的发展。

    月经血间充质干细胞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孙聪, 薛国钰, 周贵媛, 李京泽, 陈炜, 邵素霞
    2023, 44(12):  1370-137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02
    摘要 ( 255 )   HTML   PDF (4099KB) ( 1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月经血间充质干细胞(menstrual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enSCs)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 从月经血和脐带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CCK8法比较两种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细胞增殖情况;实验分组分为对照组、MenSCs-CM组、hUCMSCs-CM组,采用CCK8法、划痕、血管形成实验检测两种干细胞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增殖、迁移以及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
    结果 两种干细胞都贴壁生长,呈梭形;均高表达CD90、CD44、CD73、CD105,低表达CD14、CD45、CD34,不表达HLA-DR;MenSCs和hUCMSCs均表达SOX2及VEGFA,但MenSCs还高表达OCT4;MenSCs-CM组和hUCMSCs-CM组对HUVECs增殖、迁移率和血管形成的作用均高于对照组(P<0.05);MenSCs-CM组对HUVECs增殖和血管形成的作用明显高于hUCMSCs-CM组(P<0.05)。
    结论 两种细胞均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但MenSCs还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性;MenSCs和hUCMSCs均能促进HUVECs增殖、迁移以及血管形成,但MenSCs作用强于hUCMSCs。

    银离子对研究性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IL-6、TNF-α、TGF-β的表达影响
    杜宁, 刘昕, 李凯, 田啊林, 张晓晓, 刘学聪
    2023, 44(12):  1379-138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03
    摘要 ( 270 )   HTML   PDF (6999KB) ( 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结扎大鼠牙周建立研究性牙周炎动物模型、活性银离子抗菌液牙周给药,观察研究性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表达情况,探讨银离子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纯种、健康雄性6月龄SD大鼠70只,随机选取10只大鼠经上颌双侧第一磨牙牙颈部牙周结扎用于牙周炎模型鉴定;60只大鼠经牙周结扎并牙周炎模型建立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生理盐水1组、碘甘油1组、银离子1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碘甘油、活性银离子抗菌液给药于大鼠牙周袋内,给药4周后,每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处死,取上颌骨标本制作切片、染色进行观察分析;每组剩余10只大鼠去除牙周结扎丝,同前给药方法,生理盐水2组、碘甘油2组、银离子2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碘甘油、活性银离子抗菌液,给药4周后,每组10只大鼠全部处死,取上颌骨标本制作切片、染色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 组织学光镜观察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的牙体、牙周组织联合切片:结扎4周时,可见上皮钉突增多,结缔组织可见炎细胞浸润,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形成牙周袋,牙周纤维排列紊乱,牙槽骨吸收,成功建立大鼠研究性牙周炎的动物模型。结扎给药4周和8周时,碘甘油1、2组、银离子1、2组IL-6、TNF-α的OD值低于生理盐水1、2组,TGF-β的OD值高于生理盐水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离子1、2组IL-6的OD值低于碘甘油1、2组,TGF-β的OD值高于碘甘油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甘油1、2组和银离子1、2组TNF-α的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牙颈部钢丝结扎成功建立大鼠牙周炎动物模型。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IL-6、TNF-α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对TGF-β的表达有促进作用。探讨3种因子之间及与牙周炎症的关联性,为研究牙周炎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依据。

    miR-130b-3p在肾癌中表达及PI3K/AKT途径参与的机制研究
    谭超, 陈海滨, 李科技, 赵建军
    2023, 44(12):  1386-139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04
    摘要 ( 219 )   HTML   PDF (1492KB) ( 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miR-130b-3p调节PI3K/AKT途径对肾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临床收集肾癌患者78例,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30b-3p和PTEN蛋白水平,分析miR-130b-3p与肾癌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肾癌组织中miR-130b-3p与PTEN蛋白的相关性。786-O细胞分为NC、miR-130b-3p、PTEN和miR-130b-3p+PTEN组,分别转染NC、miR-130b-3p mimic和/或pcDNA 3.1 PTEN来过表达miR-130b-3p和/或PTEN。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凋亡率、侵袭能力以及PI3K/AKT通路水平。
    结果 肾癌组织中miR-130b-3p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130b-3p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高水平的miR-130b-3p与高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P<0.05)。miR-130b-3p与PTEN靶向结合(P<0.05)。与NC组比较,miR-130b-3p组的PTEN蛋白和凋亡率显著降低,增殖活力、侵袭能力和PI3K/AKT通路显著升高(P<0.05);PTEN组的PTEN蛋白和凋亡率显著升高,增殖活力、侵袭能力和PI3K/AKT通路显著抑制(P<0.05)。miR-130b-3p+PTEN组的PTEN蛋白和凋亡率显著高于miR-130b-3p组且显著低于PTEN组,而增殖活力、侵袭能力和PI3K/AKT通路显著低于miR-130b-3p组且显著高于PTEN组(P<0.05)。 
    结论 miR-130b-3p在肾癌组织中上调,高水平的miR-130b-3p与肾癌患者的高临床分期和转移有关,miR-130b-3p可调控PI3K/AKT途径,抑制PTEN蛋白表达,促进肾癌细胞的侵袭并抑制凋亡。

    银屑病皮损核心基因筛选及其潜在免疫机制探索
    雷明君, 李文雪, 赵军, 白帆
    2023, 44(12):  1393-139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05
    摘要 ( 239 )   HTML   PDF (4205KB) ( 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旨在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筛选银屑病致病核心基因,以及探索潜在的免疫细胞亚型招募机制。
    方法 从公共数据库下载银屑病皮损组织样本(lesional sample,LS)(n=44)和非皮损组织样本(non-lesional sample,NLS)(n=44)全转录组测序数据(GSE142582、GSE161683、GSE121212)。筛选LS和NLS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使用机器学习算法筛选核心基因。使用ssGSEA算法计算样本中免疫细胞浸润含量。分析核心基因表达量与免疫细胞亚型浸润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本研究筛选出DEGs 151个。通过WGCNA和Lasso回归分析共同确定核心基因4个,分别是CCL20、TNFRSF17、ALDH3A1和EPN3。CCL20和TNFRSF17正向调控银屑病皮损样本免疫细胞浸润,ALDH3A1和EPN3负向调控银屑病皮损样本免疫细胞浸润。
    结论 4个基因即CCL20、ALDH3A1、EPN3和TNFRSF17,对银屑病皮损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CCL20和TNFRSF17与银屑病皮损样本免疫细胞浸润含量正相关,可能招募免疫细胞富集。而ALDH3A1和EPN3可能负向调控免疫反应,对皮肤起到保护作用。CCL20、ALDH3A1、EPN3和TNFRSF17可能成为银屑病潜在的生物学标志和治疗靶点。

    纤维环修复对微创髓核摘除术后脊柱运动功能恢复的意义
    巴义冬, 李鹏飞, 贾楠, 靳宪辉, 王金星, 杨虎
    2023, 44(12):  1400-140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06
    摘要 ( 320 )   HTML   PDF (478KB) ( 1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纤维环修复方法及其对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采用腰椎侧后路微创椎间孔镜治疗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采用TESSYS技术)。对照组32例,单纯摘除髓核后,直接撤出工作通道而常规不进行任何处理;试验组术前根据纤维环修复方法不同分为3组:射频组32例,采用双极射频对破裂的纤维环消融皱缩成型;蛋白胶组32例,于手术结束前,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对纤维环破损处进行局部封闭。人工硬膜组32例,纤维环破损处放置人工硬脊膜切片(5 mm×5 mm)。对4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MRI T2加权像信号强度、髓核摘除量(cm3)、腰椎曲度指数(lumbar curvature index,LCI)、椎间隙高度等进行比较。
    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无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2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随访期间无典型术后髓核突出复发症状。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典型术后髓核突出复发症状。术后随访未显示生物蛋白胶、人工硬脊膜两种可吸收植入材料的不良反应。随访期间无椎间隙感染、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前各组间ODI评分、下腰痛VAS评分及双下肢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随访时各组3个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4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各组椎间盘MRI T2加权像信号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2年随访时椎间盘MRI T2加权像信号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4组LCI和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随访时,4组LCI和椎间隙高度均低于术前(P<0.05),4组L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蛋白胶组、人工硬膜组椎间隙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射频组、蛋白胶组、人工硬膜组术中髓核摘除体积分别为(4.1±1.8)cm3、(4.2±1.4)cm3、(4.0±1.6)cm3,大于对照组髓核摘除体积(3.9±1.9)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频组、蛋白胶组、人工硬膜组脊柱运动功能测定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腰椎侧后路微创椎间孔镜术中修复纤维环的近期临床疗效良好,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随访观察评估。

    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治疗肩袖撕裂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伟, 宁仁德, 方闰, 郑瀚林, 陶训勋, 潘良春
    2023, 44(12):  1408-141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07
    摘要 ( 264 )   HTML   PDF (385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治疗肩袖撕裂损伤的价值。
    方法 选取80例肩袖撕裂损伤患者(均为中型和大型撕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选取传统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观察组选取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治疗。分析术前1 d、术后2周疼痛和肩关节功能相关评分以及肩袖再撕裂概率等。
    结果 术前1 d,2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rating scale,UC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2组VAS评分低于术前1 d,UCLA评分高于术前1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2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2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术前1 d,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恢复时间与患手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肩袖再撕裂、关节僵硬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 肩袖撕裂选取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修复治疗,肩关节功能改善显著,活动度增大,避免再撕裂情况发生,其具有操作简便优势,在临床治疗中适应范围更广。

    lncRNA FER1L4与恶性肿瘤患者生存不佳的Meta分析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帅, 宋思禄, 魏巍
    2023, 44(12):  1413-141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08
    摘要 ( 220 )   HTML   PDF (2651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Meta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验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fer1样家族成员4(fer-1 like family member 4,FER1L4)与多种恶性肿瘤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lsevier、ScienceDirect、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万方、维普期刊以及超星期刊等中英文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5月发表的关于FER1L4与恶性肿瘤患者生存不佳的相关研究。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所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er Manager 5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检索FER1L4在其他多种肿瘤患者的表达以及与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 共检索出519篇研究,最终纳入4项研究,包括437例骨肉瘤(osteosarcoma,OSA)、肾透明细胞癌(kidney clear cell carcinoma,KIRC)、 子宫内膜癌(uterine corpus endometrial cancer,UCEC)、结肠癌(colon adenocarcinoma,COAD)患者。FER1L4异常表达可导致OSA、KIRC、UCEC、COAD患者OS降低[HR=1.54 95%CI(1.06,2.23),P=0.02]。FER1L4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LCA)、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HOL)、COAD、KIRC、肾乳头状细胞癌(kidney renal papillary cell carcinoma,KIRP)、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直肠腺癌(rectum adenocarcinoma,READ)、UCEC等9种肿瘤中表达量升高。FER1L4高表达的KIRC、间皮瘤(mesothelioma,MESO)、多形成性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KIRP、脑低级别胶质瘤(brain lower grade glioma,LGG)患者的生存率较低。
    结论 FER1L4不同表达含量对不同肿瘤患者生存率具有不同影响,需要对具体肿瘤类型进行具体分析。

    改良版NRS2002在急性创伤骨折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中的效果评价
    李冉, 杨仲平, 历丽, 王文强, 康瑞雪, 胡若梅
    2023, 44(12):  1420-142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09
    摘要 ( 259 )   HTML   PDF (511KB) ( 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将营养风险筛查表(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NRS2002)与改良版营养风险筛查表(改良版NRS2002)应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的营养评估中,评估2种筛查表达的检验效能,以便合理选择筛查工具,及时发现创伤性骨折患者营养不足并给予支持。
    方法 选取因急性创伤收治的骨折患者271例,采用NRS2002及改良版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2种筛查工具的敏感度、特异度,再通过计算Kappa值判断2种筛查工具的一致性,并验证体格检查指标及实验室指标与营养风险的相关性。
    结果 271例患者中,NRS2002筛查出有营养风险的患者68例(25.1%),改良版NRS2002筛查出有营养风险的患者103例(38.0%)。传统NRS2002筛查和改良版NRS2002筛查得出的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3分)上臂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握力(grip strength,GS)、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LB)、钙、磷、镁、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均低于不存在营养风险者,小腿围 (calf circumference,CC)、氯、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均高于不存在营养风险者(P<0.05)。采用改良版NRS2002及NRS2002筛查出的存在营养风险患者(≥3分)的体格检查指标及化验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版NRS2002及NRS2002筛查结果一致性检验良好(Kappa=0.673,P<0.05),改良版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1周后,对不存在营养风险(<3分)的患者进行复筛时发现NRS2002复筛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改良版NRS2002(P<0.05)。AMC、 TSF、GS、ALB、pALB、HGB与NRS2002、改良版NRS2002均呈负相关(P<0.05);CC与NRS2002、改良版NRS2002呈正相关(P<0.05)。
    结论 改良版NRS2002及NRS2002的筛查结果一致性一般,在营养风险筛查方面改良版NRS2002敏感度较高,且1周后复筛阳性率较低,说明其发现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的能力优于NRS2002。BMI、AMC、TSF、GS、ALB、pALB、HGB等与营养风险发生相关的因素,可与改良版NRS2002联合应用评估患者营养风险。

    发育性髋脱位围术期输血与HGB、PLT、HCT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王峻, 葛艳玲, 王默然, 韩晨曦, 李星晨, 王小捷
    2023, 44(12):  1427-143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10
    摘要 ( 142 )   HTML   PDF (593KB)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发育性髋脱位围术期输血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计数( platelet count,PLT)、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发育性髋脱位术患儿8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围术期输血情况分为输血组(n=50)和非输血组(n=34)。比较2组性别、年龄、体重、患侧、Tonnis分级、手术时间及HGB、PLT、HCT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GB、PLT、HCT预测发育性髋脱位围术期输血的价值,最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育性髋脱位围术期输血的影响因素。
    结果 2组性别构成比、年龄、体重、患侧构成比、Tonnis分级构成比、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组HGB、PLT、HCT水平显著低于非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证实HGB、PLT、HCT及联合检测均能用于发育性髋脱位围术期输血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4、0.852、0.858、0.894(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HGB、PLT、HCT为发育性髋脱位围术期输血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发育性髋脱位围术期具有较高的输血发生率,输血的发生受到HGB、PLT、HCT水平降低等因素影响,临床医师应当予以密切关注。

    血尿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年内再发脑卒中的相关性
    刘晓玢, 黄毅文, 那媛媛
    2023, 44(12):  1432-143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11
    摘要 ( 197 )   HTML   PDF (452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1年内再发脑卒中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AIS患者98例,并规律随访记录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发脑卒中情况及无再发脑卒中事件时间。根据受试者SUA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值SUA组(n=49)、低值SUA组(n=49),收集临床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入院当天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2组再发脑卒中情况,通过ROC曲线评价SUA预测再发脑卒中的临床价值,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再发脑卒中的因素。
    结果 低SUA组再发脑卒中发生率显著低于高SUA组,低SUA组无再发脑卒中生存时间长于高SUA组(P<0.05),通过ROC曲线可知,SUA预测AIS患者1年内再发脑卒中的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85(0.75~0.94),最佳诊断界值为417.89 μmol/L,该诊断界值下敏感度为0.87,特异度为0.92。年龄>53.06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3.17 mmol/L、SUA>349.25 μmol/L、NIHSS评分>12.43分是AIS患者1年内再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SUA可能是影响AIS患者1年内再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潜在的帮助临床医师识别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实验室指标。

    血糖、炎症指标与COPD气流受限、治疗预后关联性及临床意义
    范素芳, 吕侯强
    2023, 44(12):  1436-144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12
    摘要 ( 220 )   HTML   PDF (701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糖、炎症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气流受限、治疗预后关联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2例,其中气流受限分级Ⅱ级30例,Ⅲ级38例,Ⅳ级34例,比较不同气流受限分级患者治疗前血糖、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采用Pearson分析血糖、TNF-α、IL-17与气流受限分级相关性以及血糖与TNF-α、IL-17相关性,比较不同治疗预后患者治疗前、治疗1 d后、治疗3 d后血糖、炎症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治疗1 d后、治疗3 d后血糖、TNF-α、IL-17预测治疗预后的价值。
    结果 气流受限分级Ⅲ、Ⅳ级患者血糖、TNF-α、IL-17高于Ⅱ级(P<0.05);血糖、TNF-α、IL-17均与气流受限分级呈正相关(r=0.778、0.828、0.731,P<0.001);血糖与TNF-α、IL-17呈正相关(r=0.830、0.812,P<0.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良好组血糖、TNF-α、IL-17水平逐渐降低,不良组血糖、TNF-α、IL-17水平变化不明显,2组组间、时间点、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各指标预测治疗预后的AUC大于治疗1 d后各指标,治疗3 d后血糖、TNF-α联合IL-17预测效果最好。
    结论 血糖、TNF-α、IL-17与COPD气流受限、治疗预后有关,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预测治疗预后的一个可靠方案,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促进患者症状和病情的缓解。

    胃液总胆汁酸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牛晓蕾, 常丽丽, 谷培, 张海玲, 王俊丽, 刘红芬
    2023, 44(12):  1442-144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13
    摘要 ( 196 )   HTML   PDF (1497KB)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胃液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和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
    方法 选择胃镜下诊断为胃癌的患者60例为研究组,病理检查诊断为腺癌;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胃镜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为对照组,病理提示无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肠化生。抽取患者的胃液标准检测TBA浓度,对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尾型同源盒2(caudal type homeobox 2,CDX2)、黏蛋白2(mucin 2,MUC2)、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的表达,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学改良Giemsa染色检测Hp。
    结果 研究组的TBA浓度高于对照组,Hp阳性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DX2阳性表达32例,占比53.33%,MUC2阳性表达33例,占比55.00%,MUC5AC阳性表达25例,占比41.67%;对照组CDX2、MUC2均无阳性表达,MUC5AC阳性表达52例,占比86.67%。研究组的CDX2和MUC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MUC5AC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p阳性者的CDX2和MUC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Hp阴性者,MUC5AC阳性表达率低于Hp阴性者(P<0.05)。Hp阳性和胃液TBA浓度≥300 μmol/L是CDX2、MUC2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P<0.05),是MUC5AC阳性表达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 胃液TBA浓度≥300 μmol/L和Hp阳性是CDX2、MUC2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是MUC5AC阳性表达的保护因素。胃液TBA和Hp可能通过影响CDX2、MUC2、MUC5AC的表达而影响胃癌的发生。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杜军卫, 靳君华
    2023, 44(12):  1448-145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14
    摘要 ( 153 )   HTML   PDF (1182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为多因素综合所致,本文回顾分析胆囊结石继发肝外胆管结石病例的结石特点及胆管特征,以期了解ABP的危险因素及发病特点,为指导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住院治疗的胆道结石患者病历资料,对合并ABP和不合并ABP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点等多项参数综合分析、分组比较。
    结果 合并ABP的胆囊结石继发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共28例,包括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22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3例和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 eacutepancreatitis,SAP)3例,共1例(3.6%)患者死亡。Logistics二元回归分析提示,胆囊管直径≥5  mm、胆囊内最小结石<5 mm、胆囊内泥沙+块状结石及胰胆管合流异常四种因素与ABP发病高度相关(OR值分别为3.358、4.414、7.965和6.055)。
    结论 胆囊管增粗、胆囊内泥沙和块状小结石混合、胰胆管合流异常,与ABP发病高度相关,这些因素将为今后ABP诊疗乃至预警提供依据。

    近红外光谱仪监测脑氧饱和度在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王磊, 许曦鸣, 宋春光
    2023, 44(12):  1453-145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15
    摘要 ( 220 )   HTML   PDF (431KB) ( 1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仪(near infrared spectrometer,NRIS)监测脑氧饱和度(brain oxygen saturation,rSO2)在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前瞻性纳入于本院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直肠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对照组)和NRIS监测技术联合机械通气组(研究组),各60例。比较2组术前(T0)、气腹前5 min(T1)、气腹后20 min(T2)、气腹后1 h(T3)、气腹后2 h(T4)及气腹结束后20 min(T5)等各个时间点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动脉血CO2分压(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变化,并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分别评估患者手术前1 d(M0),手术后1 d(M1),4 d(M2),7 d(M3)时的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其血清皮质醇和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含量进行检测,并记录组患者术中rSO2变化及术后神经并发症情况。
    结果 2组Hb、Lac水平比较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CO2、rSO2、pH 比较组间、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CO2、pH组间与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O2组间与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oCA评分均随着时间延长先降低后升高,其时点间、组间与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均未发生重度脑缺氧,研究组术中轻度、中度脑缺氧发生率及术后谵妄和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血清皮质醇和S-100β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血清皮质醇和S-100β含量均高于术前,研究组S-100β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用NRIS监测技术联合机械通气可显著提高老年结直肠患者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rSO2,有效降低其术中发生脑缺氧和术后并发神经性并发症的风险,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白癜风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疗程中免疫炎症因子动态观测及与复发相关性
    张丽娜, 吕超, 王鑫, 申娟, 苗国英
    2023, 44(12):  1460-146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16
    摘要 ( 214 )   HTML   PDF (728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测白癜风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疗程中免疫炎症因子动态变化及与复发相关性。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经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后获得痊愈白癜风患者100例,根据痊愈后6个月病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2次后、完成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治疗2次后、完成治疗后IL-17、IFN-γ、IL-10预测复发价值,并比较不同IL-17、IFN-γ、IL-10水平患者复发时间,Pearson检验分析IL-17、IFN-γ、IL-10与复发时间关系。
    结果 复发组有白癜风家族史患者多于未复发组,疾病严重程度重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治疗2次后、完成治疗后IL-17、IFN-γ水平高于未复发组,IL-10水平低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癜风家族史、疾病严重程度、完成治疗后IL-17、IFN-γ均是复发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IL-10是复发的相关保护因素(P<0.05);完成治疗后IL-17、IFN-γ、IL-10预测复发的AUC大于治疗2次后IL-17、IFN-γ、IL-10的AUC(Z=3.784、2.591、6.264,P<0.05);完成治疗后IL-17+IFN-γ+IL-10预测复发的AUC大于治疗2次后IL-17+IFN-γ+IL-10的AUC(Z=2.260,P<0.05);IL-17、IFN-γ高水平患者复发时间短于低水平患者,IL-10高水平患者复发时间长于低水平患者(P<0.05);完成治疗后IL-17、IFN-γ与复发时间呈负相关(r=-0.838、-0.773,P<0.05),IL-10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r=0.814,P<0.001)。
    结论 白癜风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疗程中IL-17、IFN-γ、IL-10水平呈动态变化,与痊愈后复发有关,联合检测完成治疗后三者水平可作为预测复发的一个方案,从而为临床防治复发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血流感染患儿流感嗜血杆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性
    张文超, 赵梦川, 何宝花, 贾肇一, 李梅, 郭映辉
    2023, 44(12):  1467-147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17
    摘要 ( 248 )   HTML   PDF (588KB) ( 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儿童血流感染患者中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临床分离株的流行特点及耐药性,为HI血流感染的精准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3个月~7岁住院患儿血液标本中分离的44株HI的分布和药敏结果。采用VITEK MS进行菌株鉴定,K-B法测定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20年的标准进行药敏结果判断。
    结果 50%(22/44)HI血流感染患儿为1岁以下婴儿。95.5%(42/44)HI血流感染患儿有明确感染灶,其中72.7%(32/44)单独或合并有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相关疾病,45.5%(20/44)单独或合并有脑膜炎。血流分离的HI中59.1%(26/44)的菌株产β-内酰胺酶;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75%),其次为氨苄西林(61.4%),对氯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10%);所有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环丙沙星敏感。
    结论 儿童HI血流感染好发于1岁以下婴儿,临床表现以肺炎和脑膜炎多见,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其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住院医师感控知识前置性培训模式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赵梦, 李静, 霍墨菲, 焦光源, 张越巍
    2023, 44(12):  1472-147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18
    摘要 ( 137 )   HTML   PDF (363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前置性培训模式的建立在提高住院医师医院感染防控能力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准备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的“5+3”长学制临床医学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年的研究生及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社会学员共计301例,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前置性培训,评价前置性培训模式在提高住院医师的执业安全、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中的效果。
    结果 经过前置性培训,住院医师对医院感染防控相关概念的了解程度均有所提高(P<0.05);住院医师对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包括医院感染控制的范畴与管理、医院感染病例诊断与上报、手卫生、物表清洁消毒、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防护、职业暴露、医疗废物管理、经空气传播疾病防控10个方面知识的掌握率分别为90.98%、61.98%、93.26%、86.76%、71.10%、83.79%、84.26%、70.51%、91.25%、93.74%,较培训前有所提高(P<0.05)。
    结论 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前置性培训能够有效提高住院医师医院感染防控的水平,提升执业安全。

    铁死亡参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损伤发病机制及其治疗进展
    李文静(综述), 李强, 孙会艳(审校)
    2023, 44(12):  1478-148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19
    摘要 ( 363 )   HTML   PDF (1307KB) ( 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缺血性脑卒中是全球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方法有限。近年研究显示铁死亡参与脑卒中后神经损伤发病机制。同时,抑制铁死亡可以阻断脑卒中后神经损伤。本文首先总结了铁死亡参与脑卒中后神经损伤的发病机制进展,同时重点综述了通过药理学途径抑制铁死亡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损伤的最新研究进展。

    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张航(综述), 石凤梧(审校)
    2023, 44(12):  1486-148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3.12.020
    摘要 ( 413 )   HTML   PDF (313KB) ( 4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侧壁的压力,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是反映人体基本生命指征的重要参数,血压的测量至关重要。由于现有的有创动脉血压测量方法在临床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而为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技术在临床上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技术在临床上发展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