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06-25
    论文
    信息动态
    2015, 36(6):  0-0. 
    摘要 ( 238 )   HTML   PDF (136KB) ( 1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藜芦醇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王娜;唐雪婵;马伟平;郭昱;赵东强;姜慧卿
    2015, 36(6):  621-621. 
    摘要 ( 351 )   HTML   PDF (890KB) ( 1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试验性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大鼠肠黏膜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组、Res 10 mg组和Res 20mg组各12只.模型组、溶剂组、Res 10 mg组和Res 20 mg组均结扎胆总管建立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结扎胆总管.采用鲎试剂终点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HE和透射电镜观察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比色法检测肠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实验处理2周后,模型组血浆内毒素浓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HE染色观察模型组大鼠腺体排列紊乱,绒毛变钝、短缩,伴有较多淋巴细胞、炎性细胞浸润.透射电镜示肠黏膜微绒毛明显稀疏,排列紊乱,细胞连接模糊、间隙增宽.肠黏膜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TUNEL法检测示模型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不同浓度Res干预后上述病理改变得到纠正,大鼠肠黏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较模型组和溶剂组明显降低(P<0.05),且SOD增加(P<0.05);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Res 20 mg组较Res 10 mg组凋亡指数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OJ大鼠存在肠黏膜氧化应激损伤,Res明显改善OJ大鼠高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提高肠黏膜的抗氧化作用,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作用.
    2型糖尿病大鼠破骨细胞变化
    马剑侠;成翕悦;薛鹏;王燕;鲍晓雪;李玉坤
    2015, 36(6):  625-625. 
    摘要 ( 314 )   HTML   PDF (293KB) ( 2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破骨细胞的变化.方法 40只2.5~3个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0只.2型糖尿病成模后第0、4、8、12周末各时点选取5只大鼠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lisulin,FINS);第0、4、8、12周末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并收集骨髓细胞行体外破骨细胞培养、破骨细胞染色和计数.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显著性升高,破骨细胞计数显著性增高.糖尿病组大鼠破骨细胞数量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破骨细胞计数增多可能是其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
    血浆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研究
    李亚永;薛鹏;王瑜玲;刘岩;李玉坤;江新利
    2015, 36(6):  628-628. 
    摘要 ( 264 )   HTML   PDF (276KB) ( 1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 选择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71例分为3组: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diabetes mellitus without retinopathy)即DM无DR组22例、2型糖尿病并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diabetes mellitus non-proliferative DR)即DM伴NPDR组33例、2型糖尿病并增殖期视网膜病变(diabetes mellitus with proliferative DR)即DM伴PDR组16例.另选取正常志愿者(非糖尿病组)13例作为对照.收集年龄、病程等数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浆中PEDF和VEGF水平.结果 与非糖尿病组比较,DM伴NPDR和DM伴PDR组血浆中PED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DR的发生发展,血浆中PEDF含量明显上升(P<0.05).2型糖尿病患者各组血浆中VEGF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R的发生发展亦无明显相关性.DR的发生与2型糖尿病病程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血浆中PEDF含量随着DR发生发展呈现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以及机体胰岛素抵抗程度增加有关.
    国产与进口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的荟萃分析
    张生潭;兰新宇;杨达宇;陈莉;刘浩;肖莉
    2015, 36(6):  632-632. 
    摘要 ( 369 )   HTML   PDF (1753KB) ( 4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系统评价进口与国产降压药物对我国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医学数据库等数据库,纳入国产与进口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通过手工检索及阅读,对纳入的临床对照研究进行评价,并采用Rew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纳入2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2 574例患者.国产药物组与进口药物组相比,总体临床有效率(P=0.30>0.05)、总体临床显效率(P =0.29>0.05)、地平类药物总体临床显效率(P =0.25>0.05)、不良反应发生率(P=0.1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进口药物比较,国产药物在降压有效率、显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相当,从经济效果方面考虑,国产降压药物可作为进口药物的替代药.
    多西环素对哮喘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作用及血管重塑的影响
    韩雪娇;王亮;杨红申;侯宏伟;李亚妹;李香兰
    2015, 36(6):  638-638. 
    摘要 ( 286 )   HTML   PDF (1300KB) ( 2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多西环素对哮喘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多西环素对哮喘气道重塑、血管重塑的作用.方法 33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多西环素组各11只.将大鼠以1%戊巴比妥钠麻醉,取材.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LAF),计数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部分肺组织行病理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VEGF和MMP-9的表达变化,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技术测量VEGF和MMP-9的相对表达强度;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的含量;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气道壁厚度及血管密度.结果 哮喘组的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高于对照组,多西环素组明显低于哮喘组,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哮喘组大鼠肺组织和血清中MMP-9及VEGF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多西环素组明显低于哮喘组,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哮喘组大鼠血清中的VEGF含量高于对照组,多西环素组低于哮喘组,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哮喘组大鼠的气道壁厚度与血管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多西环素组则明显低于哮喘组,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MMP-9、VEGF对哮喘血管重塑有重要作用,多西环素具有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作用.
    Meta分析: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中枸橼酸抗凝与肝素抗凝方法的比较
    王冠;蒋波;姜健;叶钢;孙亚雄
    2015, 36(6):  644-644. 
    摘要 ( 452 )   HTML   PDF (1250KB) ( 4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近年来有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总结,比较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CRRT)中枸橼酸与肝素抗凝的优劣和安全性.方法 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研究对象设定为进入ICU、伴有急性肾损伤和(或)重度脓毒症的患者.研究的选择标准限于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文章的语言不做限制,有入选的非英语文献请专业的机构进行翻译.对CRRT时局部枸橼酸与肝素抗凝进行比较.终点:首要终点是CRRT滤器的使用时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大出血(定义为血压下降或需要≥2个单位的红细胞输注),以及代谢性碱中毒、低钙血症、血小板减少症;次要终点是医疗费用高昂超过患者的负担.结果 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362例患者).枸橼酸抗凝是出血减少的影响因素(RR=0.230,95%CI =0.100~0.530),肝素在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方面有着更低的发生率(RR=4.310,95% CI=1.450~12.860),两者在滤器寿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0.810~1.160),局限性:样本例数不均衡、文献质量不高.结论 枸橼酸能够降低抗凝时的出血风险,但会显著增加电解质和代谢异常的发生率.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
    贾品;乔君;吴振国;张志坤
    2015, 36(6):  649-649. 
    摘要 ( 353 )   HTML   PDF (277KB) ( 3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rTMS组(20例)和伪rTMS组(20例).rTMS组给予频率为20 Hz,15 min/次,5次/周,为期4周,共计20次的高频rTMS治疗,治疗部位为左前额叶背外侧.伪rTMS组使用相同的治疗方案,采用伪线圈进行治疗.在治疗前1d和治疗结束第2天上午进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和Stroop色词测试,评估患者执行功能改变状况.结果 治疗前,2组WCST和Stroop色词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TMS组较伪rTMS组WCST完成分类数增加、正确应答数增加、持续性错误数降低、总错误数降低(P<0.05);rTMS组Stroop色词测试读颜色卡片时错误降低,读颜色字卡片时所用时间缩短、错误数减少,读色词冲突卡片时所用时间缩短、错误数减少(P<0.05).结论 高频rTMS治疗4周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有改善作用.
    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48例临床体会
    赵鑫;窦剑;高庆军
    2015, 36(6):  653-653. 
    摘要 ( 295 )   HTML   PDF (307KB) ( 3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经验及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48例肝功能衰竭行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6.3%),随访期内死亡3例(6.3%),1年生存率91.7%,2年生存率89.6%,3年生存率87.5%.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14例(29.2%),胸腔积液13例(27.1%),急性排斥反应5例(10.4%),慢性排斥反应3例(6.3%),胆道并发症7例(14.6%),术后急性肾衰竭4例(8.3%),肝移植相关性神经系统症状3例(6.3%).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提高围手术期管理水平及手术技巧,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病死率的关键.
    转移抑制蛋白1及上皮钙黏蛋白E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作用
    陈怀安;王哲;苗文隆;张瑛;苏宏伟;刘硕
    2015, 36(6):  657-657. 
    摘要 ( 334 )   HTML   PDF (266KB) ( 2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转移抑制蛋白1(metastasis suppressor protein 1,MTSS1)及上皮钙黏蛋白E(E-cadherin)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生长、凋亡及预后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NMIBC患者63例,取患者癌肿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根据细胞学检查分为A、B、C、D组.A组:E-cadherin(+)、MTSS1(-);B组:E-cadherin(-)、MTSS1(+);C组:E-cadherin(+)、MTSS1(+);D组:E-cadherin (-)、MTSS1(-).比较不同临床特征间MTSS1及E-cadherin表达;以MTSS1及E-cadherin为因变量,以各临床指标为自变量,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C组1年复发率最低仅13.33%,5年生存率最高达93.33%;D组1年复发率最高达68.75%,5年生存率最低仅12.50%,A、B组患者1年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介于C、D组之间.复发者MTSS1和E-cadherin阳性表达高于未复发者,病理分级G3期MTSS1和E-cadherin阳性表达高于G1~G2期(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复发和病理分级是MTSS1及E-cadherin阳性的危险因素,不同性别、年龄、进展情况、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间MTSS1和E-cadherin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SS1与E-cadherin表达降低是癌细胞发生恶化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基础,将成为NMIBC术后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新型靶向研究目标.
    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短期疗效对比研究
    康春博;孟庆成;李旭斌;李小伟;陈秀峰;曲军
    2015, 36(6):  661-661. 
    摘要 ( 338 )   HTML   PDF (284KB) ( 1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结肠癌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96例,其中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58例,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开腹组)38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等.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124.5±31.6) min vs(96.3±21.7) min,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54.28±16.1) mL vs(154.33±42.41) mL,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48.31±12.42)hvs(68.12±15.74)h,P<0.01],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9.15±2.37)d vs(12.63±3.28)d,P<0.01],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开腹组[(39.21±9.07)hvs(57.33±12.32)h,P<0.01];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4%(6/58)vs 13.16%(5/38),P>0.05],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7%(3/58)vs5.26%(2/38),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1±4.2)枚vs(20.8±3.9)枚,P>0.05].结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淋巴结廓清扫方面可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切除效果,且手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中的应用
    王明祥;刘丽霞;孙轶飞;陈稳;马菊英
    2015, 36(6):  664-664. 
    摘要 ( 373 )   HTML   PDF (737KB) ( 3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处理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行病灶切除后创面应用VSD的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34.0±5.4) rmin,住院时间(20.8±2.4)d,创面愈合时间(31.0±7.3)d.所有患者均行2次VSD.14例VSD后创面二期缝合愈合,无切口裂开、积液,7例VSD后创面开放常规换药至再上皮化愈合.1例VSD期间出现创面出血并发症.1例创面愈合后形成较大瘢痕并伴有针刺样疼痛,3例创面出现反复脱屑,3~6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全部患者随访6~23个月,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 VSD应用于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创面并发症少,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可推荐应用于病灶范围大和复发患者.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郑韬;王宜民;李娜;张传宝;冯雷
    2015, 36(6):  668-668. 
    摘要 ( 244 )   HTML   PDF (231KB) ( 2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在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例超声诊断为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扩张的患者实施MRCP检查,并根据MRCP诊断结果分为胆总管结石组和单纯胆囊结石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例患者中胆总管结石组122例,单纯胆囊结石组78例,最终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证实胆总管结石119例.胆总管结石组患者胆总管直径、胆总管扩张程度分级、胆红素水平、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 ransferase,γ-GT)、胰腺炎病史均高于单纯胆囊结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超声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扩张的患者,应积极行MRCP检查,以降低漏诊率.
    顽固性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关节镜治疗效果评价
    祁辉;张谦;马文海;宋兴建;韩哲
    2015, 36(6):  671-671. 
    摘要 ( 424 )   HTML   PDF (311KB) ( 4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关节镜治疗顽固性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1例顽固性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采用关节镜下钙化灶清除术,缝合清理后肩袖缺损较深的部分(>50%),其中2例加行肩峰成形术.术前及术后随访采用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Constant-Murley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Form,ASES)、患者满意度评估其疗效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7年.VAS由术前(6.971±1.016)分减至术后(1.524±0.981)分;UCLA由术前(11.571±2.521)分提高到术后(30.190±1.991)分;CMS由术前(50.476±7.567)分提高到术后(89.571±3.627)分;ASES由术前(52.048±6.614)分提高到术后(91.667±4.139)分.术前术后VAS、UCLA、CMS、A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4.76%)于术后3~7 d出现切口炎性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切口均工期愈合.结论 关节镜下钙化灶清理是治疗顽固性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
    高增敏;桑琳霞;安聪娟;张林会;刘莉;魏忠梅
    2015, 36(6):  674-674. 
    摘要 ( 270 )   HTML   PDF (235KB) ( 4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开展活动,对危重患者皮肤护理缺陷问题进行管理.结果 活动后压疮护理缺陷率及压疮发生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压疮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
    二十碳五烯酸对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视网膜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
    董白霞;叶存喜;韩瑶;包永琴;蔡素贞;崔月先
    2015, 36(6):  677-677. 
    摘要 ( 302 )   HTML   PDF (825KB) ( 1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对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动物模型视网膜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成的糖尿病Sprague-Dawley大鼠模型,1个月后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玻璃体腔注射造成PDR动物模型36只,在VEGF注射同时,注射后2、4周分别玻璃体注射EPA,并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分为背景期(D组)12只、增殖前期(E组)8只、增殖期给药组(F组)4只,并与仅仅玻璃体腔注射VEGF的PDR模型组(C组)12只比较,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害情况.结果 电镜结果显示增殖前期给药组EPA注射后6周、背景期给药组EPA注射后4周视网膜神经细胞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EPA不仅可通过封闭flk-1受体抑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还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悬浮红细胞对CD4+CD25+Treg细胞分化的影响
    赵学涛;杨从容;任晓亮;李明;解晓元;巨红妹
    2015, 36(6):  682-682. 
    摘要 ( 354 )   HTML   PDF (272KB) ( 2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体外观察悬浮红细胞对异体T淋巴细胞向CD4+ CD25+ Treg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出CD3+T淋巴细胞,给予CD3/CD28抗体刺激,并分别与异体非去白悬浮红细胞或去白悬浮红细胞混合培养72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培养体系中CD4+ CD25+Treg细胞的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Foxp3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4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的水平.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细胞培养液组)比较,非去白悬浮红细胞和去白悬浮红细胞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功能基因Foxp3 mRNA表达也明显增高;1L-2和IFN-γ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减少,IL-10和TGF-β抗炎细胞因子分泌增多(P<0.01).而与去白悬浮红细胞比较,非去白悬浮红细胞作用更加明显(P<0.05).结论 悬浮红细胞可能通过调节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平衡诱导异体T淋巴细胞向CD4+ CD25+ Treg分化,而悬浮红细胞内残留的白细胞可能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阿米洛利与卡托普利对豚鼠肥厚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影响
    林雪霞;陈志良
    2015, 36(6):  686-686. 
    摘要 ( 336 )   HTML   PDF (153KB) ( 1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阿米洛利和卡托普利对豚鼠肥厚性心力衰竭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 建立豚鼠腹主动脉不完全狭窄引起的肥厚性心力衰竭模型.观察阿米洛利和卡托普利对此模型的豚鼠左心室肥厚变化和血小板聚集变化.结果 豚鼠腹主动脉不完全狭窄后,其左心室湿质量/体质量、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心肌肥厚发生前预防性联合应用阿米洛利和卡托普利4周,其左心室湿质量/体质量、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单纯模型.结论 联合应用阿米洛利与卡托普利可有效预防豚鼠肥厚性心力衰竭模型形成,且优于单独用药.
    脑钠肽、和肽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邹继红
    2015, 36(6):  688-688. 
    摘要 ( 354 )   HTML   PDF (224KB) ( 1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脑钠肽、和肽素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探讨脑钠肽、和肽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程度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观察1组)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2组)36例,另选取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浆脑钠肽、和肽素以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脑钠肽、和肽素、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 3组脑钠肽、和肽素、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脑钠肽及和肽素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高敏C反应水平与Gensini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严重程度与脑钠肽、和肽素具有相关性.
    血乳酸清除率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所致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张剑
    2015, 36(6):  690-690. 
    摘要 ( 331 )   HTML   PDF (225KB) ( 1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乳酸清除率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所致ARDS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根据入院初始和入院后6h测定的血乳酸值计算得出乳酸清除率.按照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依据6h乳酸清除率≥10%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5.48±5.75)分vs(31.55±8.38)分,初始血乳酸浓度分别为(5.31±2.38) mmol/L vs(10.69±3.93) mmol/L,6h乳酸清除率分别为(46.82±23.63)%vs(6.93±7.1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也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1).结论 乳酸清除率联合APACHEⅡ评分可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所致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
    整体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
    王荣
    2015, 36(6):  692-692. 
    摘要 ( 283 )   HTML   PDF (218KB) ( 1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呼吸衰竭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呼吸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方案.分别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治疗有效率、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过整体护理干预其总有效率为95.24%(60/6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13%(5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41%(62/63),优于对照组的87.3%(5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能明显改善其肺功能,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升高与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肖雪娜;王心捷
    2015, 36(6):  695-695. 
    摘要 ( 402 )   HTML   PDF (288KB) ( 2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升高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以血清CA199水平≥39 kU/L为升高切点,将住院糖尿病患者547例分为血清CA199<39 kU/L组(385例)和≥3 939 kU/L组(162例).比较2组不同指标水平的差异,计算HbA1c与CA199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观察CA199的风险因素.结果 ①血清CA199≥39 kU/L组的病程明显长于CA199<39 kU/L组(P<0.05),空腹血糖、HbA1c明显高于CA199<39 kU/L组(P<0.05),2hC肽明显低于CA199<39 kU/L组(P<0.05).②血清CA199≥39 kU/L组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CA199<39 kU/L组(P<0.05).③单因素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A199与HbA1c呈正相关(r=0.299,P<0.01).④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是血清CA199≥39 kU/L的独立风险因素,HbA1c每增加1%,血清CA199≥39k U/L的风险增加1.196倍;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39 kU/L的风险增加1.784倍.⑤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bA1c对血清CA199水平升高有影响(β=1.132,P<0.01).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CA199升高密切相关.
    Mirizzi综合征的手术方式与预后
    张景承;谷建斌;耿蕴峰;李振符;张玉斌
    2015, 36(6):  698-698. 
    摘要 ( 484 )   HTML   PDF (329KB) ( 5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根据不同临床分型采取相应合理的手术方式,减少术后胆管狭窄、胆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75例,采用开腹手术45例.Mirizzi综合征Ⅰ型患者81例:腹腔镜手术69例,开腹手术12例;Mirizzi综合征Ⅱ型患者21例:9例胆囊胆管瘘口采用直接缝合修补(腹腔镜手术6例,开腹手术3例),10例采用开腹胆囊瓣瘘口修补加胆总管探查,2例采用开腹带血管蒂胃瓣修补瘘口加胆总管探查;Mirizzi综合征Ⅲ型13例:均采用开腹带血管蒂胃瓣修补瘘口加胆总管探查;Mirizzi综合征Ⅳ型5例:开腹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全组患者并发胆总管结石19例,术前均采用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本组患者术后发生胆漏10例,均经腹腔引流14~35 d后腹腔引流液逐渐减少自愈,无胃肠道瘘、胆道损伤、胆管狭窄、胆囊残株炎并发症.结论 Mirizzi综合征胆道结构相对复杂,手术并发症机会多,术前、术中明确诊断及具体分型,按各类型的特殊性进行相应的手术处理可以防止并发症,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胶圈套扎术用于临床Ⅲ期痔的疗效观察
    张海岩;吴闯;茅闻婧;黄烃;肖秀丽
    2015, 36(6):  701-701. 
    摘要 ( 366 )   HTML   PDF (223KB) ( 2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胶圈套扎术治疗Ⅲ期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Ⅲ期痔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胶圈套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2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水肿、便血、尿潴留等术后并发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10.9(10.3,11.3) min,住院时间14(13,15)d,术后水肿5例(8.3%),便血3例(5.0%),尿潴留2例(3.3%);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1.0(10.3,11.8) min,住院时间14(13,15)d,术后水肿6例(10.0%),便血5例(8.3%),尿潴留4例(6.6%).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水肿、便血、尿潴留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圈套扎术治疗Ⅲ期痔临床疗效与外剥内扎术相当,手术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分析
    孙雪峰
    2015, 36(6):  703-703. 
    摘要 ( 389 )   HTML   PDF (222KB) ( 2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用信封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比较,具有疗效高、安全性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棘突纵割式椎管扩大人工骨桥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管狭窄的效果观察
    魏鹤新;曹来震
    2015, 36(6):  706-706. 
    摘要 ( 429 )   HTML   PDF (247KB) ( 3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颈后路棘突纵割式椎管扩大人工骨桥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6例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管狭窄患者行颈后路棘突纵割式椎管扩大人工骨桥成形术,比较术前及术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临床症状改善率、颈椎管横截面积.结果 86例患者术后随访8个月~3年,平均20.8个月,优12例,良36例,可25例,差13例.术后JOA评分和颈椎管横截面积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 颈后路棘突纵割式椎管扩大人工骨桥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管狭窄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治疗方式,手术疗效确切.
    氧化应激失衡对围产儿结局及产妇产后糖代谢的影响
    李海英;李红;赵春慧;张雪玲
    2015, 36(6):  709-709. 
    摘要 ( 292 )   HTML   PDF (218KB) ( 3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氧化应激失衡对妊娠期围产儿结局及产妇产后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孕早中期即来产科门诊建册产检的单胎孕妇,经24~28周糖耐量试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tus, GDM)孕妇94例为观察组,48例糖代谢正常孕妇为对照组,记录其一般状况,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s,HbA1 c)、氧化应激[选取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作为氧化水平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peroxide,GSH-Px)作为抗氧化水平指标]水平以及围产儿异常情况,并对GDM孕妇产后6个月随访,再次检测HbA1c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MD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AOC、SOD、CAT、GSH-Px活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产后6个月随访,HbA1c≥6%组与<6%组比较,MDA含量高,CAT、SOD活性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GDM患者体内存在着高水平的氧化应激和低水平的抗氧化能力;氧化应激失衡可能导致产后较长期的糖代谢异常.
    生活方式干预对妊娠期女性血糖影响的临床观察
    张国军;曹艳;郑丽华;张建岭;孙锡红
    2015, 36(6):  711-711. 
    摘要 ( 374 )   HTML   PDF (321KB) ( 2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生活方式干预对妊娠期女性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初次妊娠的女性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孕期检查保健,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合理运动及膳食调理,比较观察2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体质量指数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结果 妊娠28周,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水平及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女性实施生活方式干预,能够降低妊娠期女性的血糖水平,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654-2抢救产褥感染性冷休克时D-二聚体指标的变化
    屈冬梅;汪青梅;赵海军;吴志华;尹丽娜;叶学奎
    2015, 36(6):  714-714. 
    摘要 ( 349 )   HTML   PDF (227KB) ( 3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应用消旋山莨菪碱(654-2)抢救产褥感染性休克患者对D-二聚体指标的影响,评价654-2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8例产褥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抢救过程中应用654-2的患者设为研究组(8例),将应用丹参注射液的患者设为对照组(10例),监测2组D-二聚体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D-二聚体指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研究组下降幅度明显超过对照组,2组在组间、时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在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654-2较丹参注射液能更好地降低D-二聚体水平,说明654-2对改善产褥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有更显著效果,对逆转休克起到关键作用.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外周动脉弹性的分析
    王艳军;陈妹红;李静
    2015, 36(6):  717-717. 
    摘要 ( 341 )   HTML   PDF (269KB) ( 1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颈总动脉和股总动脉血管弹性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84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研究组)和84例非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对照组)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股总动脉的弹性参数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弹性参数值中僵硬度、弹性系数、单点脉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顺应性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增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较非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血管硬化程度更明显,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可为临床判断血管硬化程度提供客观指标,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早期干预,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基层医院超声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筛查中的应用
    李岩岩;贺新建
    2015, 36(6):  721-721. 
    摘要 ( 354 )   HTML   PDF (649KB) ( 4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产前诊断临床意义.方法 追踪随诊中孕早期(20~24孕周)胎儿进行常规心脏筛查的孕妇2 600例的相关资料.结果 产前超声筛查出TAPVC5例,其中心上型3例,心内型1例,心下型1例;单发畸形1例,并发其他心内或心外畸形4例.漏诊心内型1例.结论 基层医院在中孕早期筛查胎儿TAPVC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孕妇作出优生优育选择,使胎儿出生后得到及时治疗.
    临床分离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
    苗海荣;杜学娜;张岩
    2015, 36(6):  723-723. 
    摘要 ( 309 )   HTML   PDF (298KB) ( 5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临床感染葡萄球菌的构成特点及其耐药状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患者的葡萄球菌384株,应用DL-96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MRCoNS)鉴定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统计耐药率.结果 384株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中,前4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 242株、表皮葡萄球菌44株、溶血葡萄球菌43株、中间葡萄球菌20株;2010-2012年SA未见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株,青霉素耐药率>90%,利福平对SA的耐药率由8.1%上升到13.0%,而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对SA的耐药率由58.1%、60.1%、55.4%上升到72.1%、74.4%、72.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CoNS)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利福平的耐药率由8.2%上升到12.0%,青霉素耐药率为91.8%~92.0%.在242株SA中,MRSA检出率为50.4%,在142株CoNS中,MRCoNS检出率为69.7%.结论 SA为临床分离出葡萄球菌首位,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对SA的耐药率上升较快;MRSA和MRCoNS检出率均超过50%,加强临床标本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可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
    应用腓骨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优良的机制分析
    陈伟;秦迪;吴涛;张飞;陈启明;张英泽
    2015, 36(6):  726-726. 
    摘要 ( 317 )   HTML   PDF (663KB) ( 7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腓骨中上段部分切除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机制研究及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秦迪;陈伟;吕红芝;董天华;郑诚功;张英泽
    2015, 36(6):  727-727. 
    摘要 ( 423 )   HTML   PDF (661KB) ( 5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围手术期护理
    崔怡;邸禄芹;李玉佳;闫晓丽;耿倩;李秀婷
    2015, 36(6):  729-729. 
    摘要 ( 333 )   HTML   PDF (157KB) ( 4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7379例体检人员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张磊;颜伟;闫晓婧
    2015, 36(6):  731-731. 
    摘要 ( 313 )   HTML   PDF (267KB) ( 1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的关系
    杨海洪
    2015, 36(6):  734-734. 
    摘要 ( 391 )   HTML   PDF (221KB) ( 3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阑尾粪石征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探讨
    蒋昌和;苏珊娜
    2015, 36(6):  736-736. 
    摘要 ( 408 )   HTML   PDF (652KB) ( 4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研究进展
    王雪;石志平;徐志芳
    2015, 36(6):  738-738. 
    摘要 ( 579 )   HTML   PDF (399KB) ( 9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直腿抬高试验在腰腿痛诊断中的价值
    汪建平;张一鸣
    2015, 36(6):  742-742. 
    摘要 ( 423 )   HTML   PDF (228KB) ( 2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