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1-25
    论文
    信息动态
    2012, 33(1):  0-0. 
    摘要 ( 228 )   HTML   PDF (1308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神经纤维瘤性脊柱侧凸的护理
    郁维红
    2012, 33(1):  0-0. 
    摘要 ( 83 )   HTML   PDF (795KB) ( 1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配合1例
    胡晓莉;俞莉;刘雪春;赵杉杉
    2012, 33(1):  0-0. 
    摘要 ( 89 )   HTML   PDF (824KB) ( 1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诊断罕见泌尿生殖系统双重畸形1例
    翟秀兰;蒲红生
    2012, 33(1):  0-0. 
    摘要 ( 106 )   HTML   PDF (873KB) ( 2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部分脾动脉栓塞围术期的护理研究
    葛风芹;康庄
    2012, 33(1):  0-0. 
    摘要 ( 164 )   HTML   PDF (858KB) ( 2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的分离方法研究
    马俊骥;时军利;赵慧;程丽娟;姜慧卿
    2012, 33(1):  1-1. 
    摘要 ( 316 )   HTML   PDF (1048KB) ( 7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分离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链霉蛋白酶E (pronase E)和胶原酶(collagenase)灌注消化大鼠肝脏,12%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结果 原代肝星状细胞的细胞得率4×107/只大鼠,纯度为95%~98%,存活率96%.结论 肝脏消化酶灌注结合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是一种稳定的分离培养肝星状细胞的方法.
    超顺磁性Fe2O3纳米粒子对RAW264.7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曹晓娥;徐海飞;韩烨华;戴威;曹济民;郝维
    2012, 33(1):  4-4. 
    摘要 ( 289 )   HTML   PDF (866KB) ( 2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磁性纳米粒子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无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RAW264.7细胞对磁性纳米粒子(二巯基丁二酸修饰的γ-三氧化二铁纳米粒子,DMSA-γ-Fe2O3)的摄入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磁性纳米粒子预处理的RAW264.7细胞吞噬大肠杆菌(E.coli)的吞噬能力.结果 Fe2O3磁性纳米粒子能够被RAW264.7细胞摄入,并且随孵育时间延长进入细胞内的磁性纳米粒子增多;与正常RAW264.7细胞相比,磁性纳米粒子预处理的RAW264.7细胞参与吞噬活动的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约为80%细胞有吞噬活动),但磁性纳米粒子预处理的RAW264.7细胞吞噬荧光标记的E.coli的数量显著减少(P<0.05),而磁性纳米粒子预处理不同时间的RAW264.7细胞其吞噬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2O3磁性纳米粒子抑制了RAW264.7细胞的吞噬能力.
    高血压大鼠SLC7A8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洪承吕;王本极;杨德业;张怀勤
    2012, 33(1):  8-8. 
    摘要 ( 268 )   HTML   PDF (845KB) ( 2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携带SLC7A8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SLC7A8基因的功能作准备.方法 含SLC7A8目的 基因编码序列(coding domain sequence,CDS)的互补DNA(complementary DNA,cDNA)的pGEM-T Easy载体测序分析正确后,再将其连接入重组腺病毒载体.以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pAdxsi-GFP-SLC7A8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at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52e,NRK-52E),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效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转染后SLC7A8 mRNA的表达.结果 pAdxsi- GFP-SLC7A8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流式细胞仪测定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NRK-52E效率为94.1%,且证实转染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SLC7A8 mRNA表达.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pAdxsi-GFP-SLC7A8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成功转染NRK-52E细胞,这为我们进一步探索SLC7A8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异丙酚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损伤及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胡军利;田英平;袁书云;石汉文;佟飞
    2012, 33(1):  12-12. 
    摘要 ( 273 )   HTML   PDF (884KB) ( 1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所致肺损伤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在肺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128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8只),染毒组(60只),异丙酚组(60只).50mg/kg PQ一次性灌胃建立染毒大鼠模型,对照组1mL/kg生理盐水一次性灌胃.异丙酚组染毒后给予1%异丙酚注射液10mg/kg腹腔注射,2次/d,连用4d;染毒组染毒后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次/d,连用4d.观察大鼠1、3、7、14、28d(对照组观察7d)的肺组织病理改变,并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标记法(labelled streptavidin biotin method,LSAB)检测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3组大鼠各时间段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染毒组大鼠早期表现为肺水肿、出血及炎细胞浸润,14d后出现肺泡间隔纤维性增厚;异丙酚组上述早期表现明显减轻,但14d后与染毒组比较无明显改善.染毒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于染毒后1、3d时有明显表达,7d后表达明显减弱;异丙酚组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不同时表达与染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能明显减轻PQ中毒大鼠急性期的肺组织损伤,但对NF-κB表达无明显影响.
    联合抗血小板治疗预防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未行支架植入患者脑梗死发生及复发效果
    王连芹;魏玉清;王玉;彭红兵;宁海春;殷海清
    2012, 33(1):  17-17. 
    摘要 ( 338 )   HTML   PDF (835KB) ( 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对预防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脑梗死发生及复发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初发的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1 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7例,对照组339例.2组基本二级预防措施一致.治疗组实施双嘧达莫餐后即服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实施单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3、5年随访后对其功能健康水平、终点事件、不良反应分别进行评定.结果 随访3年、5年治疗组功能健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发生和复发、心脏事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年总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头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不良反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抗血小板治疗预防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未行支架植入患者脑梗死发生及复发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血糖及血压的影响
    肖雪娜;邢小燕
    2012, 33(1):  21-21. 
    摘要 ( 556 )   HTML   PDF (841KB) ( 2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糖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格列吡嗪组.二甲双胍1 500~2 000mg/d,格列吡嗪15~30mg/d,疗程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 )的变化.结果 二甲双胍组和格列吡嗪组FPG、HbA1c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二甲双胍组SBP、DBP、BMI、FINS、HOMA-IR、hs-CRP、FIB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格列吡嗪组SBP、DBP、BMI、hs-CRP,FIB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SBP、DBP、BMI、hs-CRP、FIB水平明显低于格列吡嗪组(P<0.01).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均能显著降低血糖.二甲双胍在降糖的同时,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微出血的临床分析
    王洪敏
    2012, 33(1):  25-25. 
    摘要 ( 263 )   HTML   PDF (828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的阳性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04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磁共振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gradient-echo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GRE-T2*WI) 检查.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组、心源性脑栓塞组及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CMB阳性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暂性缺血发作组与正常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E-T2*WI对CMB敏感性较高,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140例术前辅助化疗临床分析
    蒋国锋;刘鹏;李青
    2012, 33(1):  28-28. 
    摘要 ( 301 )   HTML   PDF (830KB) ( 1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2年7月-2005年7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73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手术治疗前给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治疗3个周期,停药3~4周后施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结果 试验组术后3、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辅助化疗安全有效,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生存率.
    BMP-2和p21WAF1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发生骨转移的关系
    荀建军;李艳芳;贾志峰;冯建刚
    2012, 33(1):  31-31. 
    摘要 ( 251 )   HTML   PDF (856KB) ( 1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和p21WAF1在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及骨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乳腺癌骨转移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126例,其中未发生骨转移者88例,发生骨转移者3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原发灶及骨转移灶中BMP-2和p21WAF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①乳腺癌组织中BMP-2和p21WAF1的阳性表达率在有骨转移、有淋巴结转移组中均低于无骨转移、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②临床Ⅲ~Ⅳ期的乳腺癌组织BMP-2和p21WA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59%、23.53%,明显低于其在临床Ⅱ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P<0.01).③BMP-2阳性表达率在骨转移灶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原发灶中的表达(P<0.05),p21WAF1阳性表达率在骨转移灶中也低于原发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BMP-2和p21WAF1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887,P<0.01).结论 ①乳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时骨转移的发生率高.②临床分期越晚,骨转移的发生率越高.③BMP-2和p21WAF1高表达者淋巴结转移少,发生骨转移的机会较少;而BMP-2和p21WAF1的低表达预示具有形成骨转移的潜能.
    腹腔镜与开腹TME治疗直肠癌远近期疗效的临床对比研究
    李振军;应晓江
    2012, 33(1):  36-36. 
    摘要 ( 232 )   HTML   PDF (831KB) ( 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10年6月由同一手术组完成的腹腔镜TME 209例和开腹TME 1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评价2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出血量分别为(66±21)mL和(170±92)mL(t=15.71,P<0.05),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9±2.5)d和(3.9±2.6)d(t=3.63,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2±4.7)d和(13.8±5.9)d(t=6.35,P<0.05),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和直肠肿瘤远端切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年生存率腹腔镜组分别是80.8%和62.9%,开腹组分别是80.5% 和60.0%,2组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机会多于腹腔镜组,2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基本相同(P均>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手术安全,创伤小,恢复快,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近.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无瘤技术与临床价值
    王德举;周志明;孟宪春;翟更新
    2012, 33(1):  39-39. 
    摘要 ( 335 )   HTML   PDF (826KB) ( 1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无瘤技术与临床价值.方法 将中低位直肠癌患者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对照组采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比较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块下缘距远切端距离长于对照组,清扫淋巴结的总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可以达到无瘤原则,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硬膜外复合全麻与全静脉麻醉对上腹部手术后炎症反应及肠道细菌移位的比较
    黄永刚
    2012, 33(1):  42-42. 
    摘要 ( 313 )   HTML   PDF (833KB) ( 1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与全静脉麻醉对上腹部手术术后炎症反应及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 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A组,诱导后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丙泊酚维持全身麻醉;B组,诱导后采用静脉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全身麻醉.术中收缩压高于160mmHg或大于基础值20%时采用硝酸甘油降压.在术后1、2d采集外周血,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反映炎症水平;细菌基因组提取全血细菌DNA反映肠道细菌移位.结果 A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2天TNF-α、IL-10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全血细菌DNA显著低于B组(P<0 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较全静脉麻醉可显著降低术后炎症反应,减少肠道细菌移位.
    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评价及预后分析
    李祖兴;骆文辉;练森
    2012, 33(1):  45-45. 
    摘要 ( 262 )   HTML   PDF (825KB) ( 2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并分析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主观全面评价法评判442例普外科非急诊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考察营养状况在不同年龄、不同疾病间的分布情况,并分析营养状况与病死率、并发症和住院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普外科住院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状况,总体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32.35%;≥60岁的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48.23%)高于<60岁的发生率(24.92%);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36.79%)高于消化道外疾病患者(20.97%);患恶性疾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 (55.93%)高于患良性疾病的发生率(20.39%).营养不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均高于营养状况良好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应强化对患者实施准确地营养评估,并据此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生物反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张雁翼;江米足
    2012, 33(1):  48-48. 
    摘要 ( 322 )   HTML   PDF (825KB) ( 2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患儿37例,观察治疗前后肛门直肠测压值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肛管静息压、最大缩窄压、直肠感知阈值、排便紧迫感阈值、最大耐受量及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总有效率为81.08%.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肛门直肠动力状态及临床症状,是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的方法.
    乳腺罕少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韩捧银;王秋香;刘琳;殷风华;谷铁树;朱丽娜
    2012, 33(1):  51-51. 
    摘要 ( 295 )   HTML   PDF (850KB) ( 4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乳腺罕少见疾病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经术后病理或治疗证实的乳腺罕少见疾病9例的钼靶X线摄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乳腺罕少见疾病中,分叶状肿瘤2例,化生性骨肉瘤、表皮样囊肿、海绵状血管瘤、乳腺皮肤过敏症、神经纤维瘤、少年两侧巨大生长活跃纤维腺瘤、副乳巨大纤维腺瘤各1例.结论 乳腺罕少见疾病中有些病变的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而有些病变并没有特征性;乳腺病变既可以为单纯乳腺病变,也可以是全身疾病或遗传相关疾病的局部表现,在临床中应密切结合病史,全面考虑,以减少乳腺罕少见疾病的误诊及漏诊.
    不同自体输血方法在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应用与体会
    徐云;康亚梅;陈跃波;葛叶盈
    2012, 33(1):  55-55. 
    摘要 ( 359 )   HTML   PDF (832KB) ( 2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几种自体输血方法在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围手术期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将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患者74例按使用自体血回输方法不同分成4组,分别为未用自体血组(A组)17例; 单纯使用术前预存自体血组(B组) 19例;单纯使用术中血液回输组(C组)20例;术前预存自体血联合术中血液回输组(D组)18例.比较各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输异体血比例及输异体血量.结果 各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00%(17/17)需输异体血,平均847mL;B组63.5%(12/19)需输异体血,平均435mL;C组90%(18/20)需输异体血,平均528mL;D组11.1%(2/18)需输异体血,平均250mL.平均输血量A组明显多于B、C、D 3组(P<0.05,P<0.01),C组多于D组(P<0.01);输血例数与百分比A组高于B、D 2组,C组高于D组(P<0.01).结论 联合使用术前预存自体血、术中血液回输在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围手术期应用能较大限度减少异体血液的输入;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在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围手术期,术前预存自体血技术最为经济,同时又可减少患者输入异体血的机会.
    右美托咪啶用于抑制气管插管诱发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傅爱丽
    2012, 33(1):  59-59. 
    摘要 ( 327 )   HTML   PDF (828KB) ( 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XM)抑制气管插管诱发患者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DXM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在麻醉前使用微泵静脉输注盐酸DXM,速率为1μg/kg(10min泵完);对照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等量生理盐水,然后进行麻醉,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及依托眯酯0.3mg/kg顺序给药,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记录2组给药前、后,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1、3、5min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组患者插管时,插管后1、3、5min的SBP、DBP、MAP、HR均较给药前、后有不同程度波动,但试验组的波动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DXM能显著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门头沟区手足口病病原体探讨
    刘海涛;庄国良;王志越;吕秋艳;宋景红
    2012, 33(1):  62-62. 
    摘要 ( 299 )   HTML   PDF (832KB) ( 2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明确门头沟区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手足口病患儿病毒感染类型,并探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对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 16型(Cox A16)病毒载量进行定量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RT-PCR荧光探针体外扩增法对103例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中抽提的RNA进行抽样检测.结果 58例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中EV71的病毒载量>103copies/mL.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其标准曲线显示,样本阈值环数(threshold cycle,Ct)值与病毒拷贝数的对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000,相关性较好.32例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中Cox A16的病毒载量>103copies/mL.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其标准曲线显示,Ct值与病毒拷贝数的对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77,相关性较好.结论 门头沟区56.3%手足口病患儿EV71病毒载量>103copies/mL,31.1%患儿Cox A16病毒载量>103copies/mL.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咽拭子标本中的EV71、Cox A16 RNA定量检测较方便快捷,为进一步研究病毒载量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
    莫沙必利、雷贝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方燕红
    2012, 33(1):  65-65. 
    摘要 ( 468 )   HTML   PDF (809KB) ( 3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雷贝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三者联合应用的作用机制.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5mg/次,3次/d;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10mg/次,1次/d.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10mg/次,1次/d.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禁用其他药物; 每2 周随访1 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疗效,临床症状胃部烧灼感、上腹痛、嗳气分级评分,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①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2组的临床症状胃部烧灼感、上腹痛、嗳气等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访3个月,2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必利、雷贝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银杏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1的影响
    邓斌;杜小鹏
    2012, 33(1):  67-67. 
    摘要 ( 321 )   HTML   PDF (835KB) ( 2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银杏叶片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ET-1和TNF-α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和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浆TNF-α和ET-1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周庆国;陈妙辉
    2012, 33(1):  69-69. 
    摘要 ( 404 )   HTML   PDF (828KB) ( 2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经治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6例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对照组56例仅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H.pylori清除情况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和H.pylori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嗳气、腹痛、腹胀和反酸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能够根除H.pylori感染,缓解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乳腺癌保乳术行背阔肌皮瓣即刻乳房缺损修补6例
    于晶晶
    2012, 33(1):  71-71. 
    摘要 ( 273 )   HTML   PDF (804KB) ( 2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术行背阔肌肌皮瓣修补乳房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乳腺癌患者6例施行乳腺癌保乳术,术中切口设计、手术步骤、美学评价、皮瓣选择、皮肤缝合等综合修补乳房缺损.结果 乳房下皱襞不增加新的手术切口瘢痕且术野暴露充分,隐蔽效果较佳.按照Harris标准评价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优秀3 例,良好2 例,尚可1例,无外形差的病例.术后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6例患者均对自己的乳房形态感到满意.结论 "J"形切口,既达到隐蔽的效果,又不增加新的手术切口,隐蔽效果更佳,不会在后背另留手术瘢痕.乳腺癌保乳术行背阔肌肌皮瓣修补乳房缺损增加了保乳术的适应证,重建一个完美的乳房,从而弥补了保乳手术所带来的美容缺陷.
    复发性股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张久新;杨淑萍;冯丽慧
    2012, 33(1):  73-73. 
    摘要 ( 280 )   HTML   PDF (815KB) ( 1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网塞与偏心孔补片治疗复发性股疝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2005年8月-2010年9月收治复发性股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复发性股疝患者再手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措施.结果 30例患者围手术期均进行了规范的预防措施.术后随访1~72个月.有5例患者出现术区局部异物感、微疼痛感,1个月后均消失.无切口积液、感染、血肿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实施联合应用网塞与偏心孔补片治疗复发性股疝的围手术期注重预防并发症措施可最大程度的减少术后并发症.
    复杂胆囊腹腔镜手术治疗179例
    陆国强;许吟枫
    2012, 33(1):  75-75. 
    摘要 ( 294 )   HTML   PDF (802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复杂胆囊腹腔镜手术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复杂性胆囊经腹腔镜手术患者179例,采用针对性治疗与观察,并用回顾性方法研究分析手术临床资料.结果 179例患者均于入院12~72h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48~150min,平均(76.3±7.4)min,术中出血90~250mL,平均(142.6±10.1)mL,腹腔引流管在引流量低于12mL/d,并经复查B超无腹腔积液后拔除.术后出现切口感染2例,经加强换药与充分引流后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住院时间3~12d,平均(6.1±1.9)d,随访3~12个月,无死亡患者出现.结论 复杂性胆囊腹腔镜下切除术是具有一定困难和风险的,只有熟练掌握复杂胆囊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和相关技能,才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周恒;钟小青
    2012, 33(1):  77-77. 
    摘要 ( 299 )   HTML   PDF (809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梗阻性因素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及其对Ⅰ期切除吻合术式选择的影响.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仪对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11例、非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52例术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活性进行检测,并以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梗阻性结直肠癌组和非梗阻性结直肠癌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显著减少(P<0.01),CD8+细胞增多(P<0.01);梗阻性结直肠癌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与非梗阻性结直肠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细胞免疫角度看,梗阻性因素并不影响结直肠癌患者Ⅰ期切除吻合术式的选择.
    高能量致C型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双切口双钢板加植骨治疗的疗效分析
    陈为中
    2012, 33(1):  79-79. 
    摘要 ( 301 )   HTML   PDF (828KB) ( 1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能量所致C型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双切口双钢板加植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月对高能量致C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1例,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加植骨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6~33个月随访,平均16.2个月,均获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采用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优29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90.2%.结论 高能量所致C型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双切口双钢板加植骨治疗,能避免对胫前皮瓣和骨折端血供过分破坏、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术中良好的复位固定和植骨、早期恰当的功能锻炼可提高C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克龄蒙联合中药功血安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雷剑缨;方虹;付园玲;王明娟
    2012, 33(1):  81-81. 
    摘要 ( 359 )   HTML   PDF (813KB) ( 3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克龄蒙联合功血安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功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月经第1天服用克龄蒙,1片/d,连服21d,同时服用自拟功血安7~14剂;4周为1个疗程,克龄蒙片停服的第7天进入第2疗程(方法同前).对照组60例,单用克龄蒙片(用法同上).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78.13%,有效率98.75%;对照组治愈率38.33%,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克龄蒙联合功血安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明显.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治疗及其并发症分析
    金丽君
    2012, 33(1):  83-83. 
    摘要 ( 292 )   HTML   PDF (831KB) ( 2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与子宫肌瘤特性关系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4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54例设为观察组;同期无子宫肌瘤分娩孕妇163例设为对照组,回顾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肌瘤在肌壁间时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子宫肌瘤在非肌壁间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直径<5cm者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肌瘤直径≥5cm者(P<0.05);子宫肌瘤单发时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子宫肌瘤多发者(P<0.05).观察组单纯剖宫产术、剖宫产联合肌瘤剔除术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并发症类型与子宫肌瘤的特性有关;分娩时多采用单纯性剖宫产术或剖宫产联合肌瘤剔除术.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
    周三琴
    2012, 33(1):  85-85. 
    摘要 ( 301 )   HTML   PDF (837KB) ( 1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合并不孕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难治性PCOS的不孕患者46例,同时以单纯应用腹腔镜行PCOS打孔术组46例作比较.宫-腹腔镜联合组术中先行宫腔镜诊治,再在腹腔镜下行双侧卵巢打孔术,比较手术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d,E2)和LH/FSH水平的变化,观察术后月经,排卵、妊娠、流产情况.结果 宫-腹腔镜联合术后患者血清LH、LH/FSH、T均明显下降,与术前及单纯应用腹腔镜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1例建立正常月经周期,总排卵率为91.3%(42/46),妊娠率69.6%(32/46),流产率10.8%(5/46),与单纯应用腹腔镜行PCOS打孔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可同时诊断和治疗与不孕相关的多重病变,提高自然排卵率,提高妊娠率和降低流产率.宫-腹腔镜联合是诊治难治性 PCOS合并不孕的微创有效手段.
    沐舒坦辅助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
    苏畅
    2012, 33(1):  88-88. 
    摘要 ( 317 )   HTML   PDF (813KB) ( 1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沐舒坦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近期收治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辅助治疗,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37例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61.4±14.7)h、住院时间(123.6±30.6)h,并发症发生率8.1%,均低于对照组(P<0 05);而治愈率67.6%(25/37),总有效率91.9%(34/3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沐舒坦辅助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
    B型超声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价值
    朱金凤;伍霞芳
    2012, 33(1):  90-90. 
    摘要 ( 248 )   HTML   PDF (810KB) ( 2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B型超声检查在腹部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9年2月-2011年3月腹部损伤患者130例B型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30例患者中B超确诊118例,手术确诊130例,B超检出率90.8%.其中实质性脏器损伤70例,非实质性脏器损伤60例.本组超声检出率最高的为肝破裂和脾破裂(均为100.0%),其次为肾破裂(90.0%)、小肠破裂(86.4%)、膀胱破裂(85.7%)、胰腺破裂(80.0%)、卵巢囊肿破裂(78.6%).结论 B型超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具有诊断率高、快捷方便、可重复性强、无创伤等特点.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
    颜道茹
    2012, 33(1):  92-92. 
    摘要 ( 250 )   HTML   PDF (1018KB) ( 4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3月-2011年2月异位妊娠患者80例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均经阴道超声检查确诊,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7.5%(78/80),1例左侧囊肿病理检查确诊为陈旧性输卵管妊娠,1例术后诊断为卵巢妊娠.声像图表现分型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24例占30%,破裂型异位妊娠53例占66.25%,陈旧性异位妊娠、腹腔妊娠与宫内外同时妊娠各1例各占1.25%.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异位妊娠,特异性高,应用安全,可作为诊断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法.
    布托啡诺用于阴式子宫全切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魏磊;赵建华;吴学东;方志源
    2012, 33(1):  94-94. 
    摘要 ( 335 )   HTML   PDF (822KB) ( 1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在阴式子宫全切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A组)和吗啡组( B组),每组24例.A组镇痛药液为0.001%布托啡诺+0.125%布比卡因;B组镇痛药液为0.004%吗啡+0.125%布比卡因,采用负荷量+持续计量给药模式,持续计量镇痛液背景流速均为2mL/h.分别于手术后2、4、8、12、24、48h对镇痛评分、舒适度和镇静评分,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2组镇痛效果及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效果好,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可应用于阴式子宫全切术后硬膜外镇痛.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脑保护的临床研究
    黄芳;彭惠华;江伟航;程平瑞
    2012, 33(1):  96-96. 
    摘要 ( 274 )   HTML   PDF (832KB) ( 1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围麻醉期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内直视手术脑部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患者24例,随机分为参麦注射液组(A组)和对照组(C组).A组患者在麻醉后和转机时分别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C组患者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后手术前(T1),体外循环开始后30min(T2),体外循环结束后1h(T3)、4h(T4)和8h(T5)同时抽取动脉血和颈静脉球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动静脉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及颈静脉球血S100β蛋白的浓度.结果 与各自T1相比,2组患者血浆TNF-α、IL-6的浓度在T2、T3、T4、T5明显升高(P<0.05),且C组在T2、T3、T4时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A组(P<0.05).与T1相比,2组患者血浆S100β蛋白水平在体外循环开始后明显升高(P<0.05),T4开始下降,T5明显下降.A组T2、T3、T4、T5 S100β蛋白浓度升高的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减轻CPB心脏手术患者炎性反应,可降低颈静脉球血浆中S100β蛋白水平升高的幅度,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骨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宇;吴柳青;林峥
    2012, 33(1):  99-99. 
    摘要 ( 267 )   HTML   PDF (811KB) ( 1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骨科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选择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观察2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T2~T5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苏醒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手术过程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麻醉诱导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并推广.
    不同麻醉药物对脑功能区手术患者唤醒麻醉的临床对比研究
    蔡世宏;刘天悦;林巧
    2012, 33(1):  101-101. 
    摘要 ( 296 )   HTML   PDF (828KB) ( 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异丙酚与芬太尼3种麻醉药物对脑功能区手术患者唤醒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脑功能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组、异丙酚组和芬太尼组,每组60例,对比3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恢复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在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及质量、并发症方面,瑞芬太尼组和异丙酚组均优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和异丙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是较为理想的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药.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BIS指导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丙泊酚用量和苏醒的影响
    吴建华;黄先杰;张娃莲
    2012, 33(1):  103-103. 
    摘要 ( 255 )   HTML   PDF (832KB) ( 1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指导降压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以舒芬太尼、咪达唑仑、丙泊酚和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对照组麻醉维持应用舒芬太尼0.5μg·kg-1·h-1和丙泊酚3μg·kg-1·min-1,复合艾斯洛尔150μg·kg-1·min-1控制性降压,研究组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用量.记录诱导前(T0)、降压后10min(T1)和停止降压后10min(T2)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eat,HR),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T1时刻2组MAP和HR与T0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刻MAP和HR恢复至T0水平,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维持BIS 45~55的丙泊酚用量为3.3~3.9μg·kg-1·min-1,停止麻醉后患者均很快苏醒,麻醉恢复期无躁动,有5例出现恶心呕吐,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无术中知晓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效果显著.结论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BIS指导降压,可以控制较理想的镇静程度,自然苏醒理想,避免了全麻药物的过量或不足,有效地减少了术中知晓等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干预对减少头颈部放疗患者口腔并发症的效果评价
    张晓丹;赖芳芳
    2012, 33(1):  105-105. 
    摘要 ( 267 )   HTML   PDF (827KB) ( 6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头颈部放疗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首次头颈部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 试验组口腔黏膜反应和放射性张口困难均明显轻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能减少头颈部放疗患者口腔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外周血淋巴细胞空泡检查在溶酶体贮积病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胡锦云
    2012, 33(1):  108-108. 
    摘要 ( 252 )   HTML   PDF (826KB) ( 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溶酶体贮积病的临床症状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空泡检查,探讨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空泡检查溶酶体贮积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溶酶体贮积病2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和使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空泡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儿均存在淋巴细胞异常空泡,全部诊断为溶酶体贮积病.其中12例有曲线体,为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4例症状较轻,未发生抽搐症状,其余8例较为严重,出现抽搐.另12例中,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4例,糖原累积症Ⅱ型4例,尼曼-匹克病C型4例.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空泡检查方法比较简单,尤其是对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的筛查.
    髌骨骨折与膝关节稳定装置损伤关系的临床研究
    王威;李晗;王鹏程;张国川;张英泽
    2012, 33(1):  110-110. 
    摘要 ( 261 )   HTML   PDF (818KB) ( 2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功能胸壁牵引固定器治疗创伤性浮动胸壁126例
    周志明;孟宪春;张振坤;翟更新;冯树东
    2012, 33(1):  112-112. 
    摘要 ( 279 )   HTML   PDF (821KB) ( 1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合并凝血因子Ⅺ缺乏1例并文献复习
    王成书
    2012, 33(1):  114-114. 
    摘要 ( 251 )   HTML   PDF (825KB) ( 2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彩超结合超声强度值诊断急性髂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
    张宇明;张文云;甄景琴;房勤茂;封彦凤;邓荷萍
    2012, 33(1):  117-117. 
    摘要 ( 362 )   HTML   PDF (811KB) ( 3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肌缺血后处理实验模型
    付长江;郭立新
    2012, 33(1):  119-119. 
    摘要 ( 302 )   HTML   PDF (837KB) ( 1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D105与人脑胶质瘤研究进展
    陈杰文;方艳伟
    2012, 33(1):  122-122. 
    摘要 ( 266 )   HTML   PDF (825KB) ( 1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