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2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1-07-25
    论文
    食管中段憩室并发支气管瘘1例
    王秋香;韩捧银;李智岗;刘琳
    2011, 32(7):  0-0. 
    摘要 ( 247 )   HTML   PDF (865KB) ( 1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氧明抢救阿曲库铵过敏性休克致严重心动过缓1例
    周其富;单立新
    2011, 32(7):  0-0. 
    摘要 ( 124 )   HTML   PDF (832KB) ( 2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透明细胞癌合并动静脉瘘1例
    栾静;李电成;刘彬;赵青;贾丽英
    2011, 32(7):  0-0. 
    摘要 ( 119 )   HTML   PDF (838KB) ( 1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动态
    2011, 32(7):  0-0. 
    摘要 ( 66 )   HTML   PDF (774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及甲状腺多原发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
    申健;杨红梅;王亚红
    2011, 32(7):  0-0. 
    摘要 ( 194 )   HTML   PDF (832KB) ( 1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对发育大鼠心肌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布会敏;杨晶;孙红;周兆年;张翼
    2011, 32(7):  745-745. 
    摘要 ( 338 )   HTML   PDF (846KB) ( 1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baric hypoxia,CIHH)处理对发育大鼠HSP27、HSP70和HSP90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心肌热休克蛋白在发育大鼠CIHH心脏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新生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CIHH处理组(CIHH)和对照组(CON).CIHH发育大鼠(连同母鼠)置于低压氧舱中,接受56d相当于海拔3 000m的低压低氧处理(5h/d).股动脉插管记录动脉血压,左心室插管描记左心室功能,包括左室峰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LVdp/dtmax).应用Western blot 技术定量分析各组发育大鼠心肌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和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表达.并观察急性低氧/复氧对左心室功能、动脉血压和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s)表达的影响.结果 基础状态下,CIHH组与CON组发育大鼠的LVSP、±LVdp/dtmax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blood pressure,MA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IHH组发育大鼠心肌HSP27、HSP70和HSP90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ON组发育大鼠;急性低氧/复氧导致发育大鼠LVSP、±LVdp/dtmax及MABP降低,表达增加,而CIHH组发育大鼠心功能参数及MABP降低幅度明显小于CON组发育大鼠,且3种HSP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ON组发育大鼠(P<0.05).结论 CIHH可通过增强发育大鼠心肌HSPs蛋白表达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HMGB1与JAK2/STAT1信号通路在大鼠滑膜组织增殖中的相关性研究
    张明峰;周守勤;白连祥;郭惠芳;高丽霞;马丽艳
    2011, 32(7):  750-750. 
    摘要 ( 265 )   HTML   PDF (855KB) ( 1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box,HMGB)1对磷酸化janus激酶(phospho-janus kinase,p-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p-STAT)1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Ⅰ组、正常对照Ⅱ组、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光镜下观察关节组织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MGB1、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p-JAK2、p-STAT1和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1)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随病程延长滑膜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骨破坏加重,细胞核、细胞浆以及细胞外基质中HMGB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同时伴随PCNA蛋白表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Ⅰ组p-JAK2、p-STAT1和SOCS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Ⅰ组相比,模型Ⅱ组p-JAK2、SOCS1的表达量下降(P<0.05),p-STAT1的表达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TAT1与HMGB1、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474,P=0.014;r=0.529,P=0.005).结论 HMGB1可能激活了JAK2/STAT1信号转导通路,启动了滑膜增殖和骨质破坏过程.
    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早期胚胎学研究
    白慧健;马太芳;李钊
    2011, 32(7):  755-755. 
    摘要 ( 284 )   HTML   PDF (823KB) ( 2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阿霉素诱导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esophageal atresia and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EA-TEF)大鼠模型,探讨胚胎发育过程中气管、食管分化异常的发生机制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SD雌性孕鼠1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每组5只;模型组于第6~9天,每日腹腔注射阿霉素2.0mg/kg,空白对照组5只SD大鼠于第11.5、12.5天,模型组5只SD大鼠于第11.5、12.5、13.5天进行取材.取材标本进行HE及PAS染色,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1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7、10,FGF7,1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①模型组,11.5d标本HE染色后未见明显肺芽萌出,12.5d可见瘘管与两侧支气管类似三分叉结构,多在相同水平发生,PAS染色及FGF7、1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瘘管组织阳性染色,近段前肠可见喉气管憩室以远端腹侧半为阳性;②空白对照组,HE染色可见到11.5d肺芽萌出,12.5d时可见气管、食管分离,在气管、食管分离处的前肠壁内有大量凋亡小体,PAS染色以及FGF7、1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前肠背侧及食管表现为阴性,前肠腹侧半及气管部分为阳性.结论 通过阿霉素致畸形动物模型早期胚胎学的研究可知,正常气管、食管的分隔可能与局部细胞的凋亡具有相关性;气管、食管的正常分隔可能是前肠正常发育的必须条件,FGF7、10在模型组气管食管瘘中可能存在间充质细胞的异常,产生异常的信号因子而导致气管食管瘘.
    车前子多糖致突变毒性的实验研究
    郭会彩;孙瑶;王素敏;牛玉杰;张荣;王永利
    2011, 32(7):  758-758. 
    摘要 ( 330 )   HTML   PDF (813KB) ( 1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车前子多糖对小鼠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致突变作用.方法 将体质量20~26g健康小鼠1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蒸馏水,distilled Water)、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和车前子多糖3个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00、200、400mg/kg).阴性对照组及车前子多糖3个剂量组均灌胃给药,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采用间隔24h,连续7次给药,于末次给药后6h将小鼠处死,用于微核、染色体畸变检测.另取雄性小鼠50只(15~18g),分组及给药同上,在第1次给药后第35天观察精子畸形率.结果 车前子多糖诱发的微核、染色体畸变和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车前子多糖对小鼠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均无致突变作用.
    当归健脑抗衰合剂佐治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48例疗效观察
    姜寿峰;伍爱民
    2011, 32(7):  761-761. 
    摘要 ( 295 )   HTML   PDF (813KB) ( 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当归健脑抗衰合剂佐治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 确定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均常规控制血压、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血液循环等治疗,观察组加用当归健脑抗衰合剂,2次/d,每次50mL口服;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片,60mg/次,3次/d口服.结果 治疗8周后2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平衡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当归健脑抗衰合剂佐治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黄继英;时宝忆;曹海滨
    2011, 32(7):  764-764. 
    摘要 ( 295 )   HTML   PDF (819KB) ( 1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对H.pylori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 100例经胃镜检查及14C-尿素呼气试验同时阳性的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根据个体化原则给予抗抑郁、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加用根除H.pylori治疗,疗程1周.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用14C -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ylori.并进行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组H.pylori根除率88.0%,其中H.pylori根除组1个月后和6个月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63.6%和54.5%,与H.pylori未根除组(50.0%和1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除H.pylori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改善FD症状,对于H.pylori阳性的FD建议根除H.pylori治疗.
    加用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足108例临床观察
    赵玲玲;韩书明;蔡俊刚;李莉;郭海涛
    2011, 32(7):  767-767. 
    摘要 ( 301 )   HTML   PDF (812KB) ( 1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90例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10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洗治疗,对比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为82.2%;治疗组显效率为82.4%,对照组为56.6%.2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外洗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足有显著疗效.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丛璐璐;胡红超;焦保华
    2011, 32(7):  770-770. 
    摘要 ( 294 )   HTML   PDF (1188KB) ( 1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CXCR4在正常脑组织及各级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胶质瘤的侵袭性、病理级别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5例正常脑组织及38例胶质瘤组织中CXCR4、CD34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CXCR4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CXCR4在正常脑组织中阴性表达,胶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3.16%,各病理级别组的阳性表达率及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随级别增加而升高;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正常脑组织和脑胶质瘤组中的表达均值分别为3.76±0.48和35.25±9.75,在各级别组中的表达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级别增加而升高;MVD在CXCR4表达阴性和阳性的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均值分别为26.37±5.11和40.43±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XCR4与胶质瘤的侵袭性及恶性程度有关并可能参与胶质瘤的新生血管生成;MVD可作为判定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不同组别脑胶质瘤CD133/PCNA和Nestin/PCNA双染共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郭成永;焦保华;梁朝辉;卢圣奎
    2011, 32(7):  774-774. 
    摘要 ( 290 )   HTML   PDF (1241KB) ( 2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 CD133 阳性细胞及 Nestin 阳性细胞增殖指数的共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方法检测 CD133/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Nestin/PCNA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共表达情况,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CD133/PCNA和Nestin/PCNA在脑胶质瘤中,高级别组(III,IV级)表达高于低级别组(I,II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33/PCNA和Nestin/PCN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强,病理级别越高,表达越强.
    疝环充填与PHS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叶金松
    2011, 32(7):  778-778. 
    摘要 ( 281 )   HTML   PDF (804KB) ( 2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比较疝环充填与prolene henria system(PHS)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评价2种术式疗效的优缺点.方法 将腹股沟疝患者206例随机分为网塞组98例与PHS组108例,比较2种术式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先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治愈,无手术死亡,PHS组在切口血肿、术后尿潴留、术后疼痛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网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术式具有机体创伤性小、术后复发率低的优点,相比PHS补片疝修补术术后疼痛与并发症、复发率更低.
    B型超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文云
    2011, 32(7):  780-780. 
    摘要 ( 290 )   HTML   PDF (801KB) ( 1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B型超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5月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58例患者中,实质性脏器损伤126例,B超诊断符合率为86.5%;非实质性脏器损伤32例,B超诊断符合率为56.2%;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对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符合率高,值得临床关注.
    脊髓内注射量大小与组织损伤程度的关系
    赵昌平;郭明珂;吴昊天;李志;李增炎;马利杰
    2011, 32(7):  782-782. 
    摘要 ( 283 )   HTML   PDF (829KB) ( 2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正常大鼠脊髓实质内注射后组织损伤情况,探讨脊髓实质内注射量大小与脊髓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成组实验设计将5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手术对照组,腺瘤毒(Ad-LacZ)2μL、4μL组、6μL组与10μL组.手术对照组只行椎板减压术,不进行微注射,其余各组大鼠依分组情况分别于脊髓内T13椎体水平注射Ad-LacZ(1×109 pfu/mL) 2、4、6、10μL.术后不同时间采用BBB评分标准对每组大鼠进行后肢运动功能检查.术后1、2、4周处死大鼠,病理学分析确定有效组织保留率.结果 注射后脊髓内出现组织坏死,组织损伤程度随注射量增大而加重,不同注射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结论 脊髓实质内微注射本身可引起组织损伤及神经功能障碍,注射量大小应谨慎选择.
    简易骨内通道输液技术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
    蒋晓杰;齐晓松;闫峰
    2011, 32(7):  786-786. 
    摘要 ( 272 )   HTML   PDF (804KB) ( 4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简易骨髓腔输液技术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方法 简易骨内通道输液方法(简称简易组)与常规专用工具建立通道方法(简称常规组)在操作时间、血压回升时间和总体抢救时间上进行对比.结果 2组病例在总体抢救时间和从开始建立骨内通道到血压回升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操作时间上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简易组长于常规组(P<0.01).2组病例均无并发症.结论 简易骨内通道输液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广泛应用.
    地诺前列酮用于胎膜早破引产的临床分析
    周朝铕
    2011, 32(7):  788-788. 
    摘要 ( 276 )   HTML   PDF (814KB) ( 2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酮(欣普贝生)用于胎膜早破患者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胎膜早破、头位足月妊娠具有引产指征、宫颈Bishop评分≤6分,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2组,地诺前列酮组(研究组)、缩宫素组(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2组用药后宫颈成熟度改变、临产时间、分娩方式和母儿结局,评估地诺前列酮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地诺前列酮组孕妇给药后宫颈Bishop评分提高≥2分90例(90%),而缩宫素组仅提高≥2分(39例),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至临产的时间地诺前列酮组(1 025.20±365.36)min,明显短于缩宫素组的(1 468.86±215.46)min.地诺前列酮组剖宫产率为19%,明显低于缩宫素组的55%,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产妇产程中的胎心变化、羊水异常发生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用于胎早破患者的宫颈成熟和引产安全有效,缩短临产时间,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益母草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比较
    李娜;徐艳红
    2011, 32(7):  791-791. 
    摘要 ( 290 )   HTML   PDF (829KB) ( 1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益母草注射液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88例,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后,采用益母草或欣母沛注射,记录2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2组24h出血量、不良反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欣母沛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但价格昂贵,可适时应用;益母草不良反应较少,价格较低,产妇可接受性较强.
    舌诊在中风辨证论治中的体会
    李红萍
    2011, 32(7):  794-794. 
    摘要 ( 296 )   HTML   PDF (814KB) ( 4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舌质、舌苔、舌态诊断在中风辨证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将230例中风患者分为5种证型,分型论治.结果 治愈66例占28.7%,见于舌质红绛、暗红、淡,苔薄白、薄黄,舌态正常或偏歪者;显效57例占24.7%,见于舌质红绛、暗红、淡,苔黄腻、白腻,舌态正常或偏歪者;有效79例占34.4%,见于舌质红降、暗红,苔黄厚腻、白腻、燥黄,舌体偏歪、强硬或痿软者;无效28例占12.2%,见于舌质红降、暗红有瘀斑或青紫,苔燥黄、灰腻或剥落无苔,舌体偏歪、颤动、痿软或卷缩者.结论 中风患者的舌象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是分析病情,了解病机,指导辨证用药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客观指标.
    CD1a、Caspase-3在晕痣皮损表皮内表达的研究
    王爱学;李玉平;赵子申;卢会秀
    2011, 32(7):  797-797. 
    摘要 ( 251 )   HTML   PDF (824KB) ( 1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CD1a、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探讨晕痣发病机制及细胞凋亡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a、Caspase-3在晕痣患者23例和皮内痣患者15例皮损表皮内的表达.结果 晕痣皮损表皮内CD1a、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皮内痣(P<0.05).结论 CD1a、Caspase-3在晕痣皮损表皮内中的高表达可能与晕痣发病有关.
    6种消毒方法对义齿石膏模型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影响的研究
    李玉芳;吴文慧;孙建欣;郭璇
    2011, 32(7):  800-800. 
    摘要 ( 335 )   HTML   PDF (819KB) ( 1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6种消毒方法对石膏模型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作长方体及圆柱体普通石膏和超硬石膏模型分别采用60Co-γ辐照、紫外线照射、髙压蒸汽、微波、甲醛熏蒸、戊二醛浸泡消毒后测定各组的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结果 60Co-γ辐照、紫外线照射、甲醛熏蒸、戊二醛浸泡消毒后2类石膏的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髙压蒸汽灭菌后2类石膏的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波灭菌后2类石膏的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髙压蒸汽灭菌后普通石膏和超硬石膏模型抗折和抗压强度明显降低.微波灭菌后两类模型抗折和抗压强度增强,60Co-γ辐照、紫外线照射、甲醛熏蒸、戊二醛浸泡后2类模型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无显著影响.
    2种比色法在前牙修复中应用效果分析
    杜鹃
    2011, 32(7):  803-803. 
    摘要 ( 256 )   HTML   PDF (813KB) ( 1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传统比色法和带有人工牙龈的比色法在口腔修复科临床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进行前牙牙体、牙列缺损修复患者150例,共195颗烤瓷修复体.随机分为2组,75例94颗修复体采用传统比色法,75例101颗修复体采用带有人工牙龈的比色法.采用修复前比色、修复体制作完成后口腔外比色以及口腔内核对颜色的方法,对比2种比色法的比色效果.结果 对比发现修复体制作完成后,在口腔内、外核对颜色时,使用带有人工牙龈的比色法比色的满意度高于传统比色法,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带有人工牙龈的比色法在临床比色时效果优于传统比色法,更令患者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疑似脑肿瘤的脑囊虫病18例临床分析
    郑培衡
    2011, 32(7):  805-805. 
    摘要 ( 334 )   HTML   PDF (801KB) ( 2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瘤型脑囊虫病的临床及影像学CT、MRI特点.方法 对收治的18例疑似脑瘤型脑囊虫病的临床资料及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些脑囊虫病灶经CT或MRI检查显示明显水肿占位效应,此时临床经过类似颅内占位性疾病,化验检查又无特异性,与脑肿瘤鉴别较困难,因此常怀疑脑肿瘤,但经吡喹酮治疗后病灶消失,支持脑囊虫病.结论 部分脑实质型脑囊虫患者易误诊为颅内肿瘤,除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外,必要时应试验性驱虫治疗亦是协诊的手段.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马炳永;潘荣明;吕大回
    2011, 32(7):  807-807. 
    摘要 ( 380 )   HTML   PDF (820KB) ( 1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患者4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40例及健康对照组人群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3组受试者的血清PCT及CRP,并对MAP组与SAP组患者第1、4、7天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9例AP患者血清PCT及CRP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患者血清PCT在入院后第1天含量最高,随着炎症的消退而逐渐降低,CRP 在第4天达到峰值,至第7天时明显降低.SAP组第1、4、7天的测定结果均显著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P患者采取动态监测PCT及CRP水平,有利于疾病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及对判断疾病转归.
    血溶通脉颗粒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易慧智;岑章建
    2011, 32(7):  809-809. 
    摘要 ( 305 )   HTML   PDF (810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血溶通脉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再灌注后心肌和微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中华小型猪30只随机分成伪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asion,I/R)组、血溶通脉+I/R组,每组10只.I/R组预给药7d后行冠状动脉结扎3h,松解1h制备AMI再灌注模型.I/R组和血溶通脉+I/R组动物均于AMI前、后和再灌注后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冠脉血流量测定,心肌声学造影和病理学分析.结果 与I/R组相比,血溶通脉+ I/R组再灌注后无再流面积显著减小,心肌功能恢复明显,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结论 血溶通脉颗粒能有效防治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和恢复心功能.
    特发性肺纤维化肺活检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王晓静;牛艳慧;李宁;高勇;贾晨光
    2011, 32(7):  812-812. 
    摘要 ( 571 )   HTML   PDF (815KB) ( 6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Ⅰ、Ⅲ型胶原蛋白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Ⅰ、Ⅲ型胶蛋白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其与病程长短的关系.方法 对28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经支气管镜活检组织标本和20例正常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检测,结合病程综合分析.结果 Ⅰ、Ⅲ型胶原蛋白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组织中的沉积量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病程短者(≤3个月),肺组织中Ⅲ型胶原蛋白沉积量多(P<0.01),病程长者(≥24个月),肺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沉积较多(P<0.01).结论 经支气管镜多处肺活检组织胶原分型检测可辅助诊断及判断病变程度和活动性.
    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与血管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魏以新
    2011, 32(7):  814-814. 
    摘要 ( 260 )   HTML   PDF (817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紫杉醇洗脱支架的安全性和远期效果.方法 分析2005-2009年接受紫杉醇洗脱支架置入患者417例的随访结果和远期疗效.结果 417例患者,共有病变589处,置入791个支架,有441处病变置入紫杉醇洗脱支架498个,重度钙化病变7处予以高压球囊充分扩张,发生支架近端内膜撕裂4处,其余均置入成功.在手术过程和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成功率为98.22%.401例患者随访3~65个月,平均(30±16)个月,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病死率为0%,心绞痛再发46例,417例患者中复查冠状动脉造影314例,支架再狭窄发生18例,其中普通金属支架15例,紫杉醇洗脱支架3例.发生新的分支病变16例.结论 紫杉醇洗脱支架远期有效且安全性较高.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II型呼吸衰竭34例临床观察
    段艳红
    2011, 32(7):  816-816. 
    摘要 ( 274 )   HTML   PDF (817KB) ( 1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positiveair way pressure,BiPAP)联合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II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09年6月-2010年5月COPD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34例的资料,均为在双鼻导管吸氧及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万曼呼吸机BiPAP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5d后症状体征改善程度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2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BiPAP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COPD并II型呼吸衰竭可有效升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改善症状,疗效肯定.
    胃食管反流病56例误诊分析
    王映琴
    2011, 32(7):  818-818. 
    摘要 ( 247 )   HTML   PDF (818KB) ( 2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胃食管反流病发生误诊的原因,提出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对导致56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36例(64.29%),误诊为心血管疾病10例(17.86%),误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10例(17.86%).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确诊后给予2周的系统治疗,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治愈10例(17.86%),显效38例(67.86%),有效7例(12.50%),无效1例(1.79%),总有效率为98.21%.结论 部分胃食管反流病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应仔细鉴别胃食管反流病,行胃镜检查或24h食管pH值测定及其他寻找胃食管反流证据的检查、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治疗,有助于正确诊断.
    宁波市北仑区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分析
    云丽芹
    2011, 32(7):  820-820. 
    摘要 ( 272 )   HTML   PDF (820KB) ( 1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率,并分析高血压和MS的相关关系.方法 设计同意表格,随机调查本辖区10个社区内的常住人口,统计高血压和MS患病率,并比较高血压、非高血压、MS和非MS各组之间的指标差异.结果 高血压发生率为25.0%,MS发生率为10.3%.高血压组MS发生率为19.1%,非高血压组MS发生率为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人群MS发生率与≤40岁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各年龄段M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MS组与非MS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吸烟率和饮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情况在非高血压患者MS组与非MS组情况类似,非MS患者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MS组与非高血压+MS组的SBP、DBP、TG、HDL-C和FP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MS和高血压发生率较高.
    脊柱结核的诊断及治疗(附47例报告)
    李福明;张奎;荣桂山;姜磐
    2011, 32(7):  822-822. 
    摘要 ( 291 )   HTML   PDF (828KB) ( 2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脊柱结核的CT、MRI及X线表现,提高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有完整影像学资料(X线平片、MRI、CT)的脊柱结核47例(胸椎结核20例、腰椎结核27例),分析其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X线平片是观察脊柱结核发生部位、椎间隙变窄、脊柱后突的较好方法;MRI能早期明确脊柱结核椎体的破坏、椎间盘信号的改变以及椎旁脓肿的范围,同时能早期明确硬膜囊受压,脊髓受累范围;CT表现特征为骨质破坏,死骨形成,椎旁脓肿等.结论 X线平片结合CT及MRI可以更全面的对脊柱结核进行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心脏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赵伯维;蔡珍玉
    2011, 32(7):  825-825. 
    摘要 ( 260 )   HTML   PDF (808KB) ( 2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将160例NAFLD患者和160例健康对照者纳入本研究.应用B超对患者进行脂肪肝的诊断及分级,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 shortening,FS)用于评价心脏收缩功能,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A峰、E /A比值用于评价心脏舒张功能.结果 NAFLD患者心脏舒张功能不全(diastolic cardiac dysfunction,DCD)的发生率为35.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1% (P <0.05).NAFLD患者E及 E/A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2组间A、LVEF及F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脂肪肝的加重,患者的DCD发生率逐步升高(P <0.05),E、E/A逐步减低(P<0.05),A、FS及LVEF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NAFLD患者常发生早期DCD,且程度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NAFLD患者心脏收缩功能无明显异常改变.
    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
    吕福云;刘阳;苏彬;孙亮;于鑫;李学任
    2011, 32(7):  827-827. 
    摘要 ( 277 )   HTML   PDF (801KB) ( 3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在中心静脉导管材料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选取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患者213例,147例行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66例采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2组效果.结果 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和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有效率分别为96.6%、94.0%,2种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可以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病程,减少创口污染机会以及医疗费用,有临床推广效益.
    微创外科技术在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于长江;尚玉强;罗艳红
    2011, 32(7):  829-829. 
    摘要 ( 327 )   HTML   PDF (801KB) ( 3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微创外科封堵术在房、室间隔缺损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23例与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18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微创外科封堵术,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整个封堵过程,引导封堵伞的放置,评价手术效果,确认是否有残余分流或并发症.结果 23例ASD患者中22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封堵成功,无残余分流;1例因术中发现为多发孔ASD随即改行体外循环修补术.18例VSD中15例经分管超声心动图显示封堵成功无残余分流; 2例患者术后有残余分流,约1~2mm,术后无血红蛋白尿;1例患者因室间隔膜部瘤合并右室多个破口,封堵器放置后发现存在4mm残余分流,随即改行体外循环VSD修补术.结论 微创外科封堵术在ASD、VSD的治疗中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近期随访疗效满意.
    腰椎后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有效性
    黄隆;何立江
    2011, 32(7):  831-831. 
    摘要 ( 476 )   HTML   PDF (802KB) ( 4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腰椎后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有效性.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80例,单节段不稳者53例,多节段不稳15例;合并腰椎管狭窄16例;术后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5例;有股神经放射痛12例,坐骨神经放射痛33例;双侧肢体放射痛5例,同时合并马尾神经刺激症状3例;有明显肌力减退及反射减弱或消失44例;中央型突出35例,极外侧突出4例.采用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经X线、CT、MRI证实无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疗效评定,痊愈60例,好转10例,改善5例,有效率93.8%.随访4年以上者共20例,其中痊愈12例,好转5例,改善3例.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有腰椎不稳者采取腰椎后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疗效.
    掌指关节掌板紧缩术的临床应用
    王胜华;梅锦荣;罗斌
    2011, 32(7):  833-833. 
    摘要 ( 322 )   HTML   PDF (788KB) ( 4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掌指关节掌板紧缩术矫正手的爪状畸形,改善外形,增强手指背伸肌力,改善握持.方法 切开A1滑车,将屈肌腱拉向一侧显露掌指关节掌板,以远端为蒂作"U"形切开,在掌指关节近端2cm处掌骨上开一骨槽,两端钻孔,以1-0肌腱缝合线水平褥式缝合舌形瓣,使掌指关节屈曲20~30度,1-0肌腱缝合线从骨孔中穿出,固定舌形瓣于骨槽.结果 对25例尺神经损伤引起的爪状畸形施行矫正手术,随访8~30个月,2例失败,18例爪形手畸形完全矫正,手指伸指功能接近正常,5例掌指关节无过伸畸形,手指伸指功能较术前有所改进.结论 掌指关节掌板紧缩术能有效矫正爪状手的畸形.
    腹壁悬吊替代气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陈伟鑫;俞鑫苗
    2011, 32(7):  835-835. 
    摘要 ( 243 )   HTML   PDF (803KB) ( 1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壁悬吊替代气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胆囊炎需胆囊切除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腹壁悬吊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依靠CO2气腹机维持气腹.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2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0.1±26.3)min;术中出血总量为(9.2±4.7)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70.1±30.3)min;术中出血总量为(13.2±6.7)mL.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3±0.7)d;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5±0.7)d,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腹壁悬吊替代气腹建立手术通路,使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更加简便,使用安全,手术效果较好.
    解剖钢板螺钉治疗Pilon骨折
    王敏
    2011, 32(7):  837-837. 
    摘要 ( 248 )   HTML   PDF (803KB) ( 1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用解剖钢板螺钉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2月-2010年4月收治的32例Pilon骨折,采用解剖钢板螺钉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采用ROedi.AllgOwer分类方法对Pilon骨折进行分类:I型5例,Ⅱ型21例,Ⅲ型6例.结果 32例患者术后随访6~32个月,所有病例均在6~10个月内愈合;32例患者经过解剖钢板螺钉治疗后,达到优秀者18例,良好9例,一般3例,差2例,优良率84.4%.结论 解剖钢板螺钉术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手术过程简单,治愈率高,并发症少,费用低,是治疗Pilon骨折既实用又有效的方法之一.
    两镜联合治疗胆道术后良性胆总管末端狭窄的手术配合
    乔娜;孙新两;侯森林;刘进鸽
    2011, 32(7):  838-838. 
    摘要 ( 283 )   HTML   PDF (798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术后良性胆总管末端狭窄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对10例胆道术后良性胆总管末端狭窄的患者,采用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对手术过程中护士的配合及对患者的护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未发生肠瘘、胆瘘、胰腺炎等并发症.术后5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血淀粉酶132~624U/L),3例患者出现发热(37.8~38.5℃),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术后T管引流每天约100~300mL,术后3~5d夹闭T管,患者无不适主诉,顺利拔管出院.结论 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手术中密切有序的配合与对患者的缜密观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2μm激光与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比较
    梁立彬;梁长春;康利玲;段娜;左岩;刘巍
    2011, 32(7):  841-841. 
    摘要 ( 304 )   HTML   PDF (822KB) ( 1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electro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与2μm激光汽化切割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近期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确诊为BPH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分别采用2μm激光汽化切割与TURP治疗,比较术前术后临床的各项指标及2种手术方法的效果.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程度、术前术后血钠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随访,2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膀胱残留尿 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最大尿流率均较术前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RP组并发症发生率33.3%,2μm激光汽化切割治疗BPH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μm激光汽化切割治疗BPH与TURP比较,近期疗效相似,但2μm激光汽化切割治疗BPH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少.
    小剂量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植入性胎盘
    胡秀笼;邓学妹;许兰荣
    2011, 32(7):  844-844. 
    摘要 ( 342 )   HTML   PDF (789KB) ( 3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小剂量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配伍米非司酮治疗植入性胎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植入性胎盘患者采用小剂量甲氨蝶呤0.4mg/kg 肌内注射 1次/d,同时配伍米非司酮25mg 口服,3次/d,共5d.观察阴道出血量、子宫复旧及宫腔内情况.结果 10例患者经过治疗,于用药后7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 明显下降,20~30d降至正常;7~20d排出胎盘坏死组织,20~30d阴道出血停止,用药后3~4周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结论 小剂量MTX配伍米非司酮治疗植入性胎盘,安全、有效.
    不同人群对妇幼保健社区护理的需求比较
    安秀艳;周凤伟;张丽萍;许爱娟;安春芝
    2011, 32(7):  845-845. 
    摘要 ( 274 )   HTML   PDF (801KB) ( 1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社区不同人群对妇幼保健服务的需求.方法 自行设计不同人群对社区护理需求的认知调查表,调查在职和无业的社区人群各200例.结果 社区不同人群对社区护理的妇幼保健服务有共同需求,也有不同侧重.结论 妇幼保健服务在社区不同人群中有着广泛的需求,社区护理管理者应把妇幼保健工作纳入社区护理的系统管理.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妊娠流产后组织残留诊断中的价值
    翟书梅;徐红;徐梅菊
    2011, 32(7):  847-847. 
    摘要 ( 289 )   HTML   PDF (830KB) ( 3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不全流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阴道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全流产患者67例,分析其二维声像图特点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 不全流产图像分2型,第1型36例(53.7%),表现为宫腔内较多的组织残留,CDFI探及宫腔与宫壁间有局灶性丰富滋养层血流.第2型31例(46.3%),表现为宫腔内有少许的组织残留,CDFI示其周围及内部可见少量血流.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及到滋养层周围血流,对不全流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沈玉英
    2011, 32(7):  849-849. 
    摘要 ( 359 )   HTML   PDF (797KB) ( 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1例.按前瞻性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2组患儿均给予抗病毒药物、镇静剂、止咳化痰及吸氧等综合治疗.治疗组患儿在以上治疗基础上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万托林)雾化吸入.观察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咳嗽、喘憋、气促、心率等改变情况;定期检测血尿常规等.结果 治疗组咳嗽消失、喘息消失、心率恢复正常、肺部喘鸣音和湿啰音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能够显著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胃肠道间质瘤的MDCT诊断与临床病理分析
    齐燕辉
    2011, 32(7):  851-851. 
    摘要 ( 289 )   HTML   PDF (823KB) ( 1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CT,MDCT)表现与病理特征,探讨CT征象与GISTs病理恶性潜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间质瘤MDCT表现并与肿瘤危险程度分级进行对照.结果 41例GISTs中发生于胃部22例(53.7%),小肠7例(17.1%),十二指肠5例(12.2%),直结肠及肠系膜间质瘤各3例(7.3%),食管间质瘤仅1例,肝转移3例.恶性潜能极低者8例(22.0%),低度恶性潜能者12例(29.3%),中度恶性潜能者11例(26.8%),高度恶性潜能者10例(24.4%).MDCT表现为向腔内、外或跨壁生长,可有囊变、坏死及钙化.增强扫描静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GISTs的恶性程度与患者年龄、肿瘤的生长方式、边缘形态、有无溃疡及坏死、肿瘤密度无相关性(P>0.05),而肿瘤大小、瘤周脂肪间隙、强化方式、瘤周及瘤内有无血管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MDCT是GISTs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密切结合CT的影像学特征可较好的评判肿瘤的恶性分级.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分析
    刘图强;莫如康;李家祥;陈炳光
    2011, 32(7):  854-854. 
    摘要 ( 268 )   HTML   PDF (806KB) ( 1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局部晚期鼻咽癌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加同期化疗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月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110例,单盲随机将接受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的5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其余接受常规放疗联合化疗的5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常规放疗16次后,后程给予局部加速超分割放疗,且在整个治疗期间给予奈达铂+紫杉醇化疗2个周期.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放疗,也在整个治疗期间给予奈达铂+紫杉醇化疗2个周期.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近期病灶消除率、颈部淋巴结病灶消除率与急性黏膜反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呕吐反应、血小板下降及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效果较佳,也能使患者治疗期间保持一个相对较好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肠溃灵口服液抗腹泻及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刘克勤;高永荣;李占林
    2011, 32(7):  856-856. 
    摘要 ( 282 )   HTML   PDF (807KB) ( 1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肠溃灵口服液的抗腹泻和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蓖麻油和番泻叶致泻的小鼠和二甲苯耳肿胀炎症模型进行实验.结果 肠溃灵口服液可以减少小鼠蓖麻油性和番泻叶性腹泻次数,2组均以小檗碱为阳性对照,在由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实验中,高剂量组与小檗碱组在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4~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小檗碱组,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蓖麻油引起小鼠腹泻的实验中,低剂量组与小檗碱组,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小檗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二甲苯引起的炎症有良好的拮抗作用,且高剂量组与阿斯匹林组,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阿斯匹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溃灵口服液有抗腹泻和抗炎作用.
    跟骨骨性毁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张弢;张奇;陈伟;吴战坡;杨朝旭;张英泽
    2011, 32(7):  858-858. 
    摘要 ( 288 )   HTML   PDF (803KB) ( 4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容量/高浓度与高容量/低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作用的比较
    王红珠;王益兵;杨志海
    2011, 32(7):  860-860. 
    摘要 ( 233 )   HTML   PDF (810KB) ( 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陈屿;董凤英;杜杰;刘冲
    2011, 32(7):  862-862. 
    摘要 ( 410 )   HTML   PDF (796KB) ( 3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时间护患沟通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应用研究
    王俊霞;韩焕英
    2011, 32(7):  864-864. 
    摘要 ( 258 )   HTML   PDF (804KB) ( 1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张明明
    2011, 32(7):  866-866. 
    摘要 ( 293 )   HTML   PDF (804KB) ( 1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