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0-06-25
    论文
    不典型肝脓肿2例
    赵青;刘冲;贾丽英
    2010, 31(6):  0-0. 
    摘要 ( 277 )   HTML   PDF (453KB) ( 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其他
    2010, 31(6):  0-0. 
    摘要 ( 84 )   HTML   PDF (1827KB) ( 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2010, 31(6):  0-0. 
    摘要 ( 46 )   HTML   PDF (267KB) ( 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
    艾宁;李智岗;李顺宗;赵俊京;杨光
    2010, 31(6):  0-0. 
    摘要 ( 125 )   HTML   PDF (788KB) ( 1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
    王新元;何津;马龙滨;张景华
    2010, 31(6):  0-0. 
    摘要 ( 152 )   HTML   PDF (639KB) ( 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木香根中3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抑制人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
    李勇;丛斌;赵陆;董玫;夏志华;史清文
    2010, 31(6):  621-621. 
    摘要 ( 270 )   HTML   PDF (746KB) ( 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检测土木香根中提取的3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Eupatolide (化合物1)、 1,5-Diacetoxy-3, 4-epoxy-9(10)-germacrane-12,8α -olide (化合物2) 和1,5-Diacetoxy1-11,13-dihydrogen-3,9-germacradien -12,8α -olide (化合物3)抑制人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这3种倍半萜化合物的体外抑制人肺肿瘤细胞增殖作用以及化合物结构与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方法 应用噻唑蓝法测定3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对体外培养人肺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化合物1(泽兰内酯)对人非小细胞肺肿瘤细胞(A549和QG-56)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顺铂,对人小细胞肺肿瘤细胞(PC-6和QG-90) 的增殖抑制作用与顺铂相同;化合物2和3对各种实验用肿瘤细胞的增殖不显示抑制活性.结论 推测A-环上的6位游离羟基是该类倍半萜内酯的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所必需的活性基团.
    瑞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杜崇军;林乐涛
    2010, 31(6):  625-625. 
    摘要 ( 290 )   HTML   PDF (562KB) ( 1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分析瑞替普酶(reteplase ,r-PA)与尿激酶(urokinase ,UK)静脉溶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抢救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6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AMI患者116例,随机分为UK治疗组和r-PA治疗组各58例,观察2组患者溶栓再通时间、住院时间、再通率、ST段回落率、出血发生率、急性期病死率等.结果 6、12h再通率r-PA治疗组分别为86.21%、89.66%,UK治疗组为72.41%、77.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的出血率、急性期病死率、ST段回落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PA治疗组和UK治疗组住院时间分别为(8.25±1.08)d、(8.48±1.5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r-PA对AMI的溶栓总体效果优于UK,可以有效减少出血率并缩短溶栓时间,且r-PA具有给药方便的优点,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效果分析
    胡梦玮
    2010, 31(6):  628-628. 
    摘要 ( 528 )   HTML   PDF (960KB) ( 2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液1 mg雾化吸入联合盐酸氨溴索20 mg静脉注射, 2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基泼尼松龙40 mg静脉输注,2次/d.1周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46.88%(P<0.05).2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用力呼气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以有效促进痰液排出,明显改善肺功能.
    胃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贲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9例分析
    季霞;张军;安尔丹;于亚威;陆其明;杨志宏
    2010, 31(6):  631-631. 
    摘要 ( 413 )   HTML   PDF (543KB) ( 1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胃镜下活检病理诊断贲门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39例胃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贲门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中接受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结果 术后仅3例证实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0例为胃癌.结论 胃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贲门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大部分同时存在浸润性癌,建议临床手术治疗.
    早期控制血糖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意义
    黄建君
    2010, 31(6):  634-634. 
    摘要 ( 303 )   HTML   PDF (340KB) ( 1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早期控制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的意义.方法 选择GDM患者50例为观察组,进行早期血糖控制,选择同期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自妊娠开始在本院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监测、治疗至分娩.结果 观察组50例GDM患者经治疗后无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无1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酮症酸中毒、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畸形、呼吸窘迫综合征.观察组总剖宫产率52.00%与正常对照组剖宫产率4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多发生率6.00%与对照组正常发生率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发生率12.00%与对照组正常发生率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通过饮食管理合理地控制血糖对GDM患者具有积极意义,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疗效分析
    徐芬
    2010, 31(6):  636-636. 
    摘要 ( 276 )   HTML   PDF (504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苯那普利、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罗格列酮,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快速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早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P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 HDLC)、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UAE)、尿酸(uric acid, UA)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空腹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fasting β-cell function index, FBCI)、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nsulin secretion function index, HOMA-IS).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FBG、FBCI、HOMA-IS下降,胰岛功能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BG、PBG、HbAlc、TG、FINS、HOMA-IR均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BG、PBG、HbAlc、TG较对照组减低(P<0.05),FBCI、HOMA-IS升高(P<0.05),胰岛β细胞功能较对照组好.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二甲双胍等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能有效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提高胰岛素分泌功能,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同时能控制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与脂蛋白(a)的关系
    柴军土
    2010, 31(6):  639-639. 
    摘要 ( 284 )   HTML   PDF (479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与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的关系.方法 对238例T2DM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仪检查两侧颈总动脉平均内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并测定血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Lp(a)、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in A ,ApoA)、载脂蛋白B(apolipoprotin B,ApoB).分析Lp(a)与其他血脂成分的关系、IMT与Lp(a)和其他成分的相关性.结果 性别、FPG、BMI在正常IMT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TG、HDL-C、ApoA、ApoB和Lp(a)在3组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a)与HDL-C、ApoA、ApoB有明显相关性;年龄、LDL-C、Lp(a)与IMT厚度高度相关(P<0.01).结论 Lp(a)水平与HDL-C、ApoA、ApoB有较好的相关性,Lp(a)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陈春芹;陈俊玲
    2010, 31(6):  642-642. 
    摘要 ( 338 )   HTML   PDF (543KB) ( 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发放调查表,根据患者对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不同,分期制定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计划,建立教育总目标,并定期电话咨询和指导.对干预前后的血糖、血脂、血压控制达标率等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6个月健康教育干预后血糖、血脂、血压控制达标率较高,优于干预前.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对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了解及服药率、定期测血压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在预测急腹症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朱世纯;杜建华;李倩
    2010, 31(6):  645-645. 
    摘要 ( 374 )   HTML   PDF (519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评分与急腹症患者病情严重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的关系,进一步观察SIRS评分对预测急腹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193例患者分别予以SIRS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统计,并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SIRS评分≥2分组,APACHEⅡ评分增高显著,与SIRS评分=0/1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组患者SIRS评分显著增高(P<0.05).入院第1、3天APACHEⅡ评分与SIRS评分明显正相关(P<0.01).SIRS评分=0/1/2分组患者无1例死亡;SIRS>2分时,死亡例数逐渐增高(1例),以SIRS评分为4时最高(2例).结论 SIRS评分与病情严重度密切相关,尤其SIRS评分≥2分与病情及并发症发生关系更为密切.支持SIRS评分是一个简单、独立、有价值的预后评分标准.
    改良Billroth I式胃大部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叶柏青
    2010, 31(6):  648-648. 
    摘要 ( 294 )   HTML   PDF (562KB) ( 1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并评价胃-空肠"0"点吻合改进手术方式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早期远端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35例采用胃-空肠"0"点吻合治疗,对照Ⅰ组32例应用胃-十二指肠吻合,对照Ⅱ组24例采用胃-空肠吻合,观察3组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术后出血、近侧攀瘀积、输出攀梗阻、肠粘连及综合评分情况.结果 术后治疗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39.4±3.7)h,术后排便时间(50.2±4.7)h;预后情况为Ⅰ级29例(82.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Ⅰ与对照Ⅱ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P<0.05).结论 用胃-空肠"0"点吻合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早期远端胃癌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尽快恢复,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直肠癌术后2种引流方式的临床效果分析
    马利安
    2010, 31(6):  651-651. 
    摘要 ( 252 )   HTML   PDF (583KB) ( 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经骶前腹膜外引流术和经骶前会阴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7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经骶前腹膜外引流术(经腹组)70例和经骶前会阴引流术(经阴组)106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腹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显著少于经阴组(P<0.05).经腹组发生切口感染和盆腔感的发生率低于经阴组(P<0.05).结论 与经骶前会阴引流术比较,经骶前腹膜外引流术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急性胰腺炎106例疗效观察
    廖春红;吴金术;陈梅福;卢义展
    2010, 31(6):  654-654. 
    摘要 ( 287 )   HTML   PDF (596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somal prostaglandin E1,Lipo-PGE1)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07年6月-2009年6月20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及对照组(9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10μg Lipo-PGE1加入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1次/d,观察治疗后症状及住院时间,比较血淀粉酶测定阴转率以及临床疗效分级评价.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在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上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2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
    蒋月林
    2010, 31(6):  657-657. 
    摘要 ( 282 )   HTML   PDF (569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2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月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60例,134例行内镜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126例采用LC+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duct exploration,LCBDE),对2种治疗方式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围手术期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及适应证;但与EST+LC组患者相比,LC+LCBDE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术式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LC+LCBDE手术比EST+LC手术在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对并发症的控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微创效果肯定.
    辅助身体语言对老年手术患者生理和心理指标的影响
    赵军梅;刘东璐;陶仁海;冯立;徐欣华;张秀玲
    2010, 31(6):  660-660. 
    摘要 ( 319 )   HTML   PDF (853KB) ( 1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辅助身体语言对老年手术患者常规生理和心理指标的影响,探讨临床适宜护理方法.方法 老年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在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中与患者使用常规语言交流;观察组50例在以上基础上辅助以身体语言.分别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进入手术室后的心率、血压和心理焦虑情况,术后3d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进入手术室后的生理、心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8%(P < 0. 01).结论 在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辅助身体语言交流有利于老年患者术前生理和心理指标的稳定,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有利于患者康复.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邵慧静
    2010, 31(6):  664-664. 
    摘要 ( 364 )   HTML   PDF (415KB) ( 1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126例产妇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术分娩,观察孕产妇分娩各产程的时间、分娩结局和孕妇在各产程中对疼痛的耐受情况.结果 镇痛组的总产程时间明显增加,较对照组平均增加4.3h(P<0.05);产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应用于临床可以缓解产妇疼痛,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医学影响因素调查
    魏广川;孙伟;白谦;管永清
    2010, 31(6):  666-666. 
    摘要 ( 314 )   HTML   PDF (745KB) ( 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医学影响因素,为DR筛查、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应用视功能损害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不同病变程度的160例DR患者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DR对患者精神心理的影响最大,而对身体机能的影响最小.生存质量的各纬度均与患者视力状况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增殖性病变程度、黄斑水肿、DM病程及中心视野呈负相关.视力、黄斑病变是影响症状与视功能、身体机能、社会与精神心理活动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的主要因素.结论 DR黄斑病变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医学因素,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DR黄斑病变可改善DR患者的生存质量.
    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晶状体混浊治疗术式的选择
    王毅;陈炜;周一龙;陈洁
    2010, 31(6):  670-670. 
    摘要 ( 349 )   HTML   PDF (520KB) ( 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一期不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随晶状体混浊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伴随晶状体混浊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9眼,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一期不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玻璃体腔填充C3F8气体,术后观察黄斑裂孔封闭、视网膜解剖复位、视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随访4~12个月,平均5.3个月.结果 9眼中最终视网膜复位8眼,其中1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7眼;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2眼.视网膜复位的患者均获得视力提高及主观感觉的显著改善.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一期不植入人工晶状体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随晶状体混浊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作为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随晶状体混浊的一种选择.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杨君红;俞颂平;章征;施天严;范大军;陈战巧
    2010, 31(6):  673-673. 
    摘要 ( 331 )   HTML   PDF (555KB) ( 1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造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 观察182 例手术眼, 分别记录手术医生、核硬度、超声总能量、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黏弹剂类型、灌注液、人工晶状体类型.术后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变化, 计算术后1周和3个月后细胞损失率,并进行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在术后1周与手术医生、核硬度和灌注液类型密切相关(P<0.05); 在术后3 个月与手术医生、核硬度和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为了减少白内障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有必要行角膜内皮细胞检查;对手术医生应提高手术技巧、手术中应稳定前房、减少能量和机械损失;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应尽早手术.
    瞳孔括约肌松弛症2例
    张虎
    2010, 31(6):  675-675. 
    摘要 ( 275 )   HTML   PDF (206KB) ( 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效果的长期临床研究
    卢宇;杨枫;严齐会
    2010, 31(6):  676-676. 
    摘要 ( 334 )   HTML   PDF (581KB) ( 2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大样本量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3年的修复效果及成功率.方法 对2005年10月-2006年11月行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患者161例204颗牙的修复结果进行随访.结果 全瓷冠位于后牙区168颗(78%).临床修复效果较好,未发生全瓷冠核破裂及继发龋.32颗义齿出现并发症(16%),其中12颗(6%)发生严重并发症而修复失败.5颗基牙被拔除,丧失固位力重做4颗,瓷面破裂2颗,持续疼痛1颗.3年总成功率为93%.结论 二氧化锆全瓷冠凭借其可靠的性能,应用于前磨牙及磨牙的全瓷冠修复.同时也应继续进行更长期的临床随访,以确定其长期修复效果.
    提高胃黏膜活检标本幽门螺杆菌分离率和复苏率的研究
    王娜;张牧霞;赵萌;张瑶
    2010, 31(6):  679-679. 
    摘要 ( 378 )   HTML   PDF (743KB) ( 1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提高胃黏膜活检标本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分离率和复苏率的培养流程.方法 应用145例尿素酶阳性、布氏肉汤培养基运送的胃黏膜活检标本.其中75例随机接种于布氏肉汤固体培养基、哥伦比亚琼脂培养基和脑心浸液固体培养基中,在37℃微需氧条件下培养7d,比较各培养基H.pylori阳性率;H.pylori经30%甘油布氏肉汤、30%甘油脑心浸液保存液-70℃冻存、哥伦比亚琼脂培养基复苏后,观察不同保存液对H.pylori复苏率的影响.另选70例标本,通过初次培养、2次及3次接种的方法增殖H.pylori, -70℃冻存后再复苏,观察接种次数对H.pylori复苏率的影响.结果 哥伦比亚琼脂培养基的H.pylori阳性率明显高于布氏肉汤和脑心浸液固体培养基(P<0.01,P<0.05);H.pylori的复苏率在30%甘油布氏肉汤冻存液中高于30%甘油脑心浸液(P<0.05);经2、3次接种后冻存的H.pylori复苏率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布氏肉汤培养基运送、哥伦比亚琼脂培养基接种和多次传代培养、30%布氏肉汤培养基保存、复苏时用哥伦比亚培养基接种培养的程序,明显提高临床H.pylori菌株的分离培养阳性率和复苏率.
    5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吴小明
    2010, 31(6):  682-682. 
    摘要 ( 796 )   HTML   PDF (507KB) ( 1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CYFRA21-1)、丙酮酸激酶同工酶(M2-pyruvate kinase,M2-PK)、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5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肺癌的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ELISA)测定60例肺癌患者、5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及60例正常健康人的5项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肺癌组5项血清标志物的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良性病变组NSE、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CEA和NSE 敏感性低而特异性较高,ProGRP和M2-PK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7%和81.7%.结论 血清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HPLC法测定盐酸双苯氟嗪原料药和注射用粉针剂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
    孙倩;张兰桐;王永利
    2010, 31(6):  685-685. 
    摘要 ( 294 )   HTML   PDF (743KB) ( 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双苯氟嗪原料药和注射用粉针剂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 采用Restek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缓冲溶液-乙腈-甲醇(43∶10∶47,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35℃.结果 盐酸双苯氟嗪在19.74~592.2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4%,相对标准差为1.0%.结论 本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可用于盐酸双苯氟嗪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后的疗效评价
    金辉;孟凡荣
    2010, 31(6):  688-688. 
    摘要 ( 254 )   HTML   PDF (603KB) ( 1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后的疗效.方法 对159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健康管理干预(试验组),包括知识讲座、饮食、运动、心理管理,预防低血糖和并发症的发生,并与同期不进行严格健康管理的98例患者作对照.结果 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ulin A-1C, HbA-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hPG)经健康管理干预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试验组下降更明显(P<0.05);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下降百分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社区健康管理有利于控制病情.
    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64例疗效观察
    伊礼高
    2010, 31(6):  691-691. 
    摘要 ( 336 )   HTML   PDF (426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双水平呼吸机(Bi 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BiPAP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有上升,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治疗组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20例(62.50%),应用有创通气8例(25.00%),死亡4例(12.50%);对照组病情稳定出院15例(46.80%),应用有创通气10例(31.25%),死亡7例(21.88%);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而且操作灵活,使用方便,值得医院广泛的推广应用.
    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与结肠瘤样息肉发病的回归分析
    杜君彦;朱丽明;李成安;宋丽
    2010, 31(6):  693-693. 
    摘要 ( 306 )   HTML   PDF (417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因素如腰围、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血压及高密度脂蛋白等与结肠瘤样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2005年3月-2009年11月接受结肠镜检查的278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与发生结肠瘤样息肉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因素.结果 278例患者中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的有117例(研究组),其余为对照组.研究组平均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中除舒张压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腹型肥胖、高血压病和高三酰甘油血症是结肠瘤样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代谢综合征因素中腰围、三酰甘油和高血压病是结肠瘤样息肉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该类患者需进行结肠瘤样息肉筛查.
    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患者35例临床分析
    李雨;蒋加雁;卢岚
    2010, 31(6):  695-695. 
    摘要 ( 307 )   HTML   PDF (461KB) ( 1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35例重症哮喘患者疗效.方法 结果 35例重症哮喘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4.29%.均好转出院.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安全有效.
    地塞米松上调肝癌细胞株HepG2中bcl-xl表达的研究
    赵云;杨爱民;杨静;王洪玉;任翠萍;高杨
    2010, 31(6):  697-697. 
    摘要 ( 332 )   HTML   PDF (571KB) ( 1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肝癌细胞株HepG2中bcl-xl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及顺铂(cisplatin,DDP)处理HepG2细胞后,应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性,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xl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在DDP浓度一定时,0.1~1.0 μmol/L浓度范围内DEX对DDP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并能抑制顺铂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上调bcl-xl的表达,降低caspase-3活性的表达.结论 在用DDP治疗肝癌前用DEX进行预处理后可能通过bcl-xl抗凋亡通路,抑制caspase-3活性,拮抗DDP诱导细胞凋亡.
    Billroth Ⅱ式胃肠吻合术后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分析
    徐明跑;曾尚校
    2010, 31(6):  699-699. 
    摘要 ( 315 )   HTML   PDF (559KB) ( 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Billroth Ⅱ式胃肠吻合术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方法 将本院近年来30例行Billroth Ⅱ式胃肠吻合术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手术前后血糖变化情况做比较分析. 结果行Billroth Ⅱ式胃肠吻合术前患者空腹血糖(9.83±2.29)mmol/L,糖化血红蛋白(7.69±1.83)%;术后6个月空腹血糖(5.53±1.03)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7±1.54)%;术后12个月空腹血糖(5.29±1.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1±1.37)%.手术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Billroth Ⅱ式胃肠吻合术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下降,为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外科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胃大部切除术疗效与并发症分析
    彭振秋;兰晓峰
    2010, 31(6):  701-701. 
    摘要 ( 300 )   HTML   PDF (629KB) ( 1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与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方法 胃大部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采用Billroth I式吻合术式组41例,采用Billroth II式吻合术式组39例,观察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术后出血,近侧瘀积,输出梗阻,肠粘连及综合评分情况.患者预后情况采用Goligher修改的Visick分类手术治疗效果评级,Ⅰ级预后良好,Ⅳ级预后最差.结果 2组患者病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术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illroth I式组术后处于II级状态的患者显著多于Billroth II式组 (P<0.05).2组术后吻合口出血、近侧瘀积、输出梗阻、肠粘连等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Billroth I式与Billroth II式创伤小,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综合利弊,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
    青鹏膏剂配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霍俊杰
    2010, 31(6):  703-703. 
    摘要 ( 342 )   HTML   PDF (652KB) ( 1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奇正青鹏膏剂配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青鹏膏剂配合红外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配合红外线治疗进行比较.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膝关节疼痛评分和关节日常功能活动分级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在镇痛效果、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远期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鹏膏剂配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骨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疾病的护理体会
    羊香芬;李嫦珍;汤佩妲;刘淑萍
    2010, 31(6):  706-706. 
    摘要 ( 299 )   HTML   PDF (424KB) ( 1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有效的护理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疾病患者的方法.方法 对患者术中、术后、病房以及并发症等多方面进行护理.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及护理,在25例患者中,术后出现皮下气肿2例,切口局限性感染l例,感染率仅为4%,其中有4例患者在拔除气管套管前死亡,7例自动出院,12例患者在8~95d拔管,2例患者在手术后1年拔管.结论 经皮气管切开术配合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一种成功的治疗重症患者的手段.
    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谢月华
    2010, 31(6):  708-708. 
    摘要 ( 313 )   HTML   PDF (715KB) ( 1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对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2008年7月-2009年12月100例行肛肠疾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应用心理、体位、功能锻炼等相结合的综合护理.观察患者术后残余尿量、留置尿管的时间和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6、10 d,观察组患者的残余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尿管的时间和尿潴留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恢复.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38例临床分析
    郑海珍;陈彩飞
    2010, 31(6):  710-710. 
    摘要 ( 281 )   HTML   PDF (413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2008年6月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并在宫腔镜下行息肉电切的患者38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术后月经的改善情况及息肉有无复发判断疗效.结果 所有贫血患者术后3个月血红蛋白均恢复正常,1例痛经患者术后痛经消失.术前不规则阴道出血的34例患者,经手术后2例仍有出血现象,予以药物治疗,6个月后B超复查发现宫内占位,宫腔镜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视为治疗无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总有效率94.7% .结论 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最佳选择,通过宫腔镜彻底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赖筱琍
    2010, 31(6):  712-712. 
    摘要 ( 342 )   HTML   PDF (627KB) ( 1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抑那通和内美通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总疗效、血清糖类抗原125、总主观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0% vs 84.72%,P<0.05);治疗后2组血清糖类抗原125均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53.88±16.90)U/mL vs (30.77±8.40)U/mL, P<0.05; (52.07±12.34)U/mL vs (36.89±7.98)U/mL, P<0.05)],且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的总盆腔症状评分、总阳性体征评分和总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总盆腔症状评分的改变更显著(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有低雌激素血症,而对照组则出现了闭经、月经紊乱、肝功能转氨酶升高和痤疮.结论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由于有低雌激素血症不良反应,临床用药要合理应用并及时处理.
    接受人工流产术者术前焦虑评估及护理干预分析
    朱亚琪;叶爱梅
    2010, 31(6):  714-714. 
    摘要 ( 284 )   HTML   PDF (407KB) ( 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接受人工流产术者存在的术前焦虑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接受人工流产的228例术前焦虑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实施了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前人工流产术者的SA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对照(P<0.05).而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均能以良好的心态密切配合手术的施行,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干预后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受术者存在明显焦虑心理,护理干预后均可成功实施手术,并减轻疼痛,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阴道超声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诊断应用
    陈邦涛
    2010, 31(6):  716-716. 
    摘要 ( 289 )   HTML   PDF (607KB)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2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以分段诊刮术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评价阴道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 120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正常子宫内膜74例,内膜良性病变24例,内膜癌及癌前病变22例;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内膜厚度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内膜厚度与正常子宫内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宫腔良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3%(20/26)、80.0%(96/120)、80.6%(116/144),宫腔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0%(22/22)、80.0%(96/120)、83.1%(118/142).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可作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行诊刮前的一种筛选手段,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高频彩色超声在睾丸及附睾损伤中的应用
    孙俞峰
    2010, 31(6):  718-718. 
    摘要 ( 371 )   HTML   PDF (430KB) ( 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睾丸及附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7例经高频彩超检查的阴囊外伤所致睾丸及附睾病变患者的声像图与病理结果.结果 17例阴囊外伤患者,其中睾丸挫伤6例、睾丸血肿4 例、睾丸扭转5例、附睾炎症2例.超声检查与手术对照符合率94.12 %(16/17).结论 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在评价睾丸及附睾损伤时准确率高,方便易行,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干病房老年患者焦虑、抑郁障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陈桂莲
    2010, 31(6):  720-720. 
    摘要 ( 351 )   HTML   PDF (791KB) ( 1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高干病房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表对干部病房老年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高干病房老年患者112例中,存在焦虑症状26例(23.22%)名,存在抑郁症状16例(14.29%),焦虑合并抑郁状态者9例(8.04%).相关影响因素有住院时间、文化程度、日常生活能力、配偶状况、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结论 应重视高干病房老年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情绪,并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其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腹腔脓肿的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李诚中
    2010, 31(6):  723-723. 
    摘要 ( 403 )   HTML   PDF (754KB) ( 1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腹腔脓肿的CT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腹腔脓肿的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39个腹腔脓肿的CT影像学表现,判断脓肿发生的解剖位置、外形、体积特征,并及时行抗生素、充分引流及支持疗法等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结果 本组CT患者腹腔脓肿的诊断定位准确率为100%,肠袢间脓肿占48.7%,盆腔脓肿占38.5%,膈下脓肿占12.8%,25个(64.1%)病灶CT表现为脓肿壁存在强化不规则的厚壁,厚度在 0.1~1.0 cm之间;脓肿内能够见到气液平面或少量气体影者共计18个(46.2%);2例有少量钙化.治愈25例,好转6例,死亡1例.结论 CT对腹腔脓肿定位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其典型的CT影像为脓肿壁均匀强化及内部含气征象,积极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治愈或病情得到好转.
    肾病综合征患儿院内感染32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郦建娣;赵奕;赵丽燕
    2010, 31(6):  725-725. 
    摘要 ( 303 )   HTML   PDF (454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肾病综合征患儿合并院内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收集32例入住我院儿科合并感染的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患儿临床特征与医院内感染的关系.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医院内感染32例,感染率23.7%,其中呼吸道感染14例(43.8%)、胃肠道感染12例(37.5%),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的感染病菌(53.1%).胃肠道和呼吸道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发生部位.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与住院时间、血清IgG水平、血浆白蛋白、激素的使用及肾功能情况密切相关(P<0.05).结论 完善院内感染防控机制,加强病房监管、合理调配营养、增强抵抗力及激素的使用、减少入院时间,对减少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80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韩耀平
    2010, 31(6):  727-727. 
    摘要 ( 274 )   HTML   PDF (413KB) ( 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8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2组的症状消退情况明显不同,其中治疗组的治愈时间为(6.89±3.26)d,对照组为(10.24±4.96)d;治疗组的新疹停发时间为(1.96±0.85)d,对照组为(3.85±1.67)d;治疗组的止痛时间仅为(2.96±1.43)d,对照组为(10.26±4.67)d;治疗组治愈22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治疗越早,临床症状减轻越明显,治愈越有效,严重后遗症也可有效避免.
    股骨颈骨折的CT分型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李智勇;陈伟;张奇;张雪松;张英泽
    2010, 31(6):  729-729. 
    摘要 ( 282 )   HTML   PDF (1317KB) ( 1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强度和弹性模量关系的实验研究
    李嘉;高石军;王建朝;张英泽
    2010, 31(6):  731-731. 
    摘要 ( 445 )   HTML   PDF (425KB) ( 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拿治疗颈性肩周炎60例
    马永健;王强
    2010, 31(6):  732-732. 
    摘要 ( 331 )   HTML   PDF (448KB) ( 1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王小春;高芳
    2010, 31(6):  733-733. 
    摘要 ( 329 )   HTML   PDF (431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冠心病颈动脉硬化及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章建静
    2010, 31(6):  735-735. 
    摘要 ( 266 )   HTML   PDF (417KB) ( 1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患者院内真菌感染48例分析
    王书学;?尚?
    2010, 31(6):  737-737. 
    摘要 ( 318 )   HTML   PDF (410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丁晓英
    2010, 31(6):  738-738. 
    摘要 ( 327 )   HTML   PDF (460KB) ( 1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西医结合治疗痉挛性斜颈疗效观察
    闫彦江;翟彦双;王美清;籍彦生;郭磊
    2010, 31(6):  740-740. 
    摘要 ( 285 )   HTML   PDF (460KB) ( 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沙华锋;宋文慧
    2010, 31(6):  741-741. 
    摘要 ( 321 )   HTML   PDF (422KB) ( 1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喉癌术后的呼吸道管理
    孔秋菊;刘广德;胡耀;苗浒;宋锁言
    2010, 31(6):  743-743. 
    摘要 ( 297 )   HTML   PDF (446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心静脉导管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应用与护理
    杨海萍
    2010, 31(6):  745-745. 
    摘要 ( 338 )   HTML   PDF (465KB) ( 1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施质量管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对策
    郭萍;陈耐珍
    2010, 31(6):  747-747. 
    摘要 ( 263 )   HTML   PDF (467KB) ( 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进展
    安聪娟;张林会
    2010, 31(6):  749-749. 
    摘要 ( 309 )   HTML   PDF (1032KB) ( 1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