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9-07-25
    论文
    多层螺旋CT诊断腹膜后炎症性脂肪肉瘤1例
    张志强;顾雪梅
    2009, 30(7):  0-0. 
    摘要 ( 218 )   HTML   PDF (301KB) ( 1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其它
    2009, 30(7):  0-0. 
    摘要 ( 95 )   HTML   PDF (592KB) ( 1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扎大鼠胸导管诱发胰腺内胰淀肽沉积的光镜观察
    何海燕;王保芝;张立;史树堂;赵宇清
    2009, 30(7):  649-649. 
    摘要 ( 275 )   HTML   PDF (2387KB) ( 2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腹部结扎大鼠胸导管,建立胰淋巴瘀滞动物模型,观察实验动物胰组织结构变化和胰淀肽沉积情况,探讨实验性淋巴瘀滞对胰组织细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20只10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手术)组和对照(假性手术)组;造模后6个月取材,部分胰腺标本行石蜡包埋和组织切片,行常规HE和刚果红染色后光镜观察;部分标本做冰冻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光镜观察.结果 ①实验组大鼠胰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显示,胰腺小叶间隙显著增宽,出现明显的淋巴管扩张、结缔组织增生和脂肪堆积,可见胰岛呈明显淡染.②术后动物刚果红染色切片光镜观察提示,胰腺小叶组织间隙明显增宽,胰岛表现为朱红色刚果红着色现象.③胰淀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光镜观察表明,在术后动物的胰岛及其周围,呈现胰淀肽免疫反应强阳性棕褐色着色反应.结论 实验动物胰组织结构的形态学变化提示,胸导管结扎可导致胰淋巴引流障碍,引起胰淋巴管扩张、结缔组织间隙增宽、脂肪堆积以及胰淀肽沉积等,这些结构变化可能影响胰岛的内分泌功能.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诱导大鼠气道上皮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探讨
    赵瑞景;周卫华;张玉娜;吴艳萍;朱铁年
    2009, 30(7):  652-652. 
    摘要 ( 247 )   HTML   PDF (399KB) ( 2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ONOO-)对大鼠气道上皮(rat tracheal epithelial,RTE)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RTE细胞,外源性给予不同浓度ONOO-(0.25、0.50、1.00 mmol/L),培养1、6、12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ONOO-对RTE细胞凋亡百分率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裂解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ONOO-均以时间依赖方式引起RTE 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到染色质浓缩并凝集成块,核固缩以及凋亡小体形成等;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典型的DNA梯状条带出现.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抑制剂Ac-DEVD-CHO可明显抑制ONOO-诱导的RTE细胞凋亡.结论 ONOO-以时间依赖方式引起培养的RTE 细胞发生凋亡.caspase-3活化在ONOO-诱导RTE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
    戊四氮点燃癫痫大鼠海马p53的表达变化
    李虹;王维平;臧颖卓;范亚林;史志勤
    2009, 30(7):  658-658. 
    摘要 ( 273 )   HTML   PDF (1868KB) ( 1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癫痫发作后不同时间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p53的表达变化,探讨凋亡相关基因p53在癫痫发病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腹腔注射诱导大鼠癫痫持续状态(etatus epilepticus,SE),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并选取SE后1、6、24、48、72 h 5个时间点运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E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p53的表达.结果 SE后6 h,p53表达开始增高(P<0.05),24 h达高峰(P<0.01),48 h略有下降(P<0.05),72 h后下降明显(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结论 p53为PTZ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神经细胞凋亡的重要因子.
    普通肝素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应用
    刘金明;杨秀春;杨蓉;王梅;崔炜;郝玉明
    2009, 30(7):  662-662. 
    摘要 ( 321 )   HTML   PDF (212KB) ( 5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如何正确使用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抗凝.方法 选择2006年12月-2007年12月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UFH抗凝至少24 h,并随机分为A、B 2组,A组为试验组按预先设定的UFH标准化抗凝方案调整剂量,B组为对照组由值班医生凭经验调整剂量.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45~75 s作为UFH抗凝治疗范围.结果 A组和B组分别测量APTT 共341次和339次,2组抗凝治疗达标比例分别为79.7%和48.7%(P<0.01);B组中有50%的例数未达到治疗范围;A组超出治疗范围的比例高(5.3%),但未见严重出血病例.A组达标所需时间为(2.8±3.2)h、B组为(7.8±3.1)h(P<0.01);24 h维持在治疗范围内的时间A组(16.3±3.2)h、B组(11.4±4.1)h(P<0.01).A、B 2组共测量APTT和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ACT)共680对,二者相关性较好(r=0.774,P<0.01).结论 UFH标准化抗凝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ACS患者PCI术后抗凝,ACT有望替代APTT指导UFH抗凝.
    葡萄糖浓度波动对体外内皮细胞丙二醛和抗氧化因子影响
    王丽慧;苏胜偶;赵占胜;史丽
    2009, 30(7):  665-665. 
    摘要 ( 232 )   HTML   PDF (226KB) ( 2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波动性葡萄糖和恒定高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的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含量的影响,探讨波动性葡萄糖造成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G)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恒定高葡萄糖(constant high glucose,HG)组(含葡萄糖浓度为25 mmol/L);波动性葡萄糖(fluctuated glucose,FG)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与葡萄糖浓度为25 mmol/L 2种条件培养液,每8 h更换1次);NG组和HG组同样每8 h更换培养液,共作用72 h.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MDA、GSH,SOD的含量或活力.结果 FG组与HG组相比,MDA含量明显上升[(7.63±0.42)μmol/L比(6.54±0.35)μmol/L,P<0.05]; GSH、SOD含量或活力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8.47±2.77)mg/L比(86.43±2.79)mg/L,P<0.05;(28.57±2.75)U/mL比(33.66±1.71)U/mL,P<0.01]. FG组和HG组与NG组相比,MDA含量明显上升,GSH、SOD含量或活力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波动性葡萄糖可能比持续高血糖对血管内皮损害更大.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王绵;周红;赵占胜;崔炜;葛秀兰;苏胜偶
    2009, 30(7):  668-668. 
    摘要 ( 289 )   HTML   PDF (2085KB) ( 1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的蛋白水平及二甲双胍(metformin,MET)的干预作用.方法 8周龄SD大鼠高热量饮食1个月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 30 mg/kg),成模后分别于12、24周宰杀动物,采用光镜、原位末端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Bax、Bcl-2蛋白水平.结果 成模后12、24周,DM组大鼠心肌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Bax蛋白水平明显升高,Bax/Bcl-2比值增加(P<0.01),Bcl-2蛋白水平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干预组大鼠的凋亡率降低(P<0.01),升高的Bax蛋白水平下调,Bcl-2蛋白水平上升,但与DM未治疗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促凋亡基因Bax蛋白水平升高,Bax/Bcl-2比值增加,MET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但与Bax、Bcl-2蛋白水平的变化无明显关系.
    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刘晖;徐渭贤;曹丽静;王辉;康泰
    2009, 30(7):  673-673. 
    摘要 ( 283 )   HTML   PDF (295KB) ( 2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瘦素(leptin)、瘦素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8例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P<0.05).其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远处转移及有无脉管瘤栓明显相关.结论 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可能与结直肠癌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老年人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赵玉哲;张静;宁殿宾;曹文庆
    2009, 30(7):  677-677. 
    摘要 ( 256 )   HTML   PDF (283KB) ( 4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老年人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2002年8月-2007年10月60岁以上老年人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17例与同期改良根治术49例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术中死亡.保乳手术在手术时间(t=2.656,P<0.05)、住院时间(t=2.843,P<0.05)明显短于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出血量(t=3.524,P<0.01)、术后并发症(χ2=3.867,P<0.05)明显少于改良根治术,术后随访2~61个月,平均27.3个月,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生存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 保乳手术创伤小,疗效好,是老年人早期乳腺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VEGFR-3siRNA对人结肠癌细胞生长和侵袭力的影响
    贾如江;侯丽艳;郝秋芳;刘奇;冯运章;张有成
    2009, 30(7):  680-680. 
    摘要 ( 243 )   HTML   PDF (368KB) ( 2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人结肠癌细胞生长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VEGFR-3siRNA,以不同剂量转染到人结肠癌细胞株(human colon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LoVo)细胞中,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显色法[3-(4,5-dimethl-2 thiahiazoyi)-3,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观察细胞生长变化,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检测转染前后VEGFR-3 mRNA和VEGFR-3蛋白表达的变化,基质-黏附实验检测细胞转染后黏附能力,体外侵袭试验检测转染后肿瘤细胞侵袭性的改变.结果 VEGFR-3 siRNA引起LoVo细胞生长抑制,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转染siRNA后VEGFR-3 mRNA和VEGFR-3蛋白表达下降;转染siRNA 72 h后LoVo细胞的黏附能力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3 siRNA使LoVo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LoVo细胞穿膜细胞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非特异性对照组(P<0.05).结论 VEGFR-3siRNA能够在LoVo细胞中引发RNA干扰效应,下调VEGFR-3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细胞增殖,使LoVo细胞黏附力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
    GM1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神经元凋亡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
    敬小青;马桂云;赵立双;朱长林;刘霞;侯文敏
    2009, 30(7):  685-685. 
    摘要 ( 275 )   HTML   PDF (2291KB) ( 2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hypoxia-ischemia,HI)性脑损伤后脑细胞凋亡的情况,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single four hexose ganglioside sialic acid,GM1)对HI后神经元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生7日龄SD新生大鼠108只,随机分为3组,缺氧缺血组(HI组),假手术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缺血+神经节苷脂组(GM1组) .每组36只.采用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并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模型.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合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法检测Bax/Bcl-2的表达.结果 正常新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HI组新生大鼠神经元凋亡明显增加(P<0.05),GM1可明显改善HI诱导的神经元凋亡.正常新生大鼠海马组织Bax和Bcl-2均有一定程度表达,HI可导致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腹腔给于GM1可逆转HI诱导的Bax和Bcl-2表达.结论 GM1可明显抑制HI诱导的神经元凋亡,调节Bax/Bcl-2 表达可能是其脑保护的作用机制之一.
    依达拉奉联合川芎嗪对脓毒血症大鼠肝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羟自由基的影响
    陈清;缪心军;叶俏;陈之力;徐克;尤荣开
    2009, 30(7):  688-688. 
    摘要 ( 238 )   HTML   PDF (315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edaravone,ED)联合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脓毒血症大鼠肝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羟自由基(hydroxyl,·OH)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下称治疗组),手术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予盲肠结扎穿刺法(caecum ligated and punctured,CLP)制作大鼠脓毒血症模型;假手术组只轻轻挤压盲肠,不结扎穿刺;3组均于术前15 min及术后3 h均皮下注射乳酸左氧氟沙星20 mg/kg.治疗组于术前15 min及术后3 h皮下注射ED 5 mg/kg和TMP 15 mg/kg.3组术后18 h采取肝组织测SOD、·OH,并对肝组织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 手术对照组大鼠肝组织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浊肿,水样变,假手术组和治疗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不明显.手术对照组肝线粒体·OH活力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SOD活力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肝线粒体·OH活力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SOD活力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D联合TMP能降低脓毒血症大鼠肝线粒体·OH活力,升高肝线粒体SOD活力,提高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具有保护肝功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6层螺旋CT齿科软件及三维重建功能在上颌埋伏牙分型及定位中的应用
    田庚;高学舸;张树成;刘扬;郑景珍
    2009, 30(7):  692-692. 
    摘要 ( 260 )   HTML   PDF (230KB) ( 4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16层螺旋CT齿科软件及三维重建功能对上颌埋伏牙进行CT分型定位.方法 应用16层螺旋CT作精细扫描(0.5 mm或1.0 mm层厚),使用齿科软件及三维重建功能对44例患者的60颗牙齿CT扫描数据进行重建,获得矢状面、冠状面及三维立体图像.结果 上颌埋伏牙弯曲型38颗,非弯曲型22颗.上颌埋伏牙弯曲型中唇(颊)侧非倒置型11颗,唇(颊)侧倒置型9颗;腭侧非倒置型10颗,腭侧倒置型8颗.上颌埋伏牙非弯曲型中唇(颊)侧垂直型5颗、腭侧垂直型8颗、水平型埋伏牙8颗,腭侧倒置型1颗.结论 16层螺旋CT齿科软件及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上颌埋伏牙的形态、位置及生长方向.
    膈肌抬高的影像学分析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刘志霞;郧立杰;于文虎;王新乐
    2009, 30(7):  694-694. 
    摘要 ( 340 )   HTML   PDF (265KB) ( 6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从影像学角度分析膈肌抬高的原因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膈肌抬高89例患者,分别行X线胸片、透视、CT和(或)造影检查,据其影像学表现进行诊断.并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膈肌胸膜粘连16例,肺不张15例,膈膨升12例,胸腔胃10例,膈疝17例,胃扭转7例,膈肌麻痹6例,肺底积液5例,右侧间位结肠伴肝脏变异1例.结论 膈肌抬高的原因纷繁复杂,影像学检查多可明确其病因,对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鼻区骨折的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
    邢焕英;王长桥
    2009, 30(7):  697-697. 
    摘要 ( 274 )   HTML   PDF (160KB) ( 2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在鼻区骨折诊断的作用.方法 对103例临床和CT诊断鼻区骨折患者的HRCT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3例中,鼻区骨折99例(单纯性骨折42例,复合骨折57例),单纯骨缝分离4例.结论 HRCT可准确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程度,为鼻区骨折的临床治疗和司法鉴定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乌司他丁对胆道探查加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性粒细胞CD11b/CD18表达的影响
    陈忠华;陈雷;楼静芝;丛昊;郑羡河;钟耿
    2009, 30(7):  699-699. 
    摘要 ( 239 )   HTML   PDF (1919KB) ( 2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胆道探查加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CD11b/CD1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20例胆道探查加胆囊切除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ASA)体格健康状况分级Ⅰ~Ⅱ级,随机平分为2组(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乌司他丁组,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将乌司他丁20万U加入120 mL生理盐水,以2 mL/min速度持续静脉滴注.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即刻、手术开始后4、12、24 h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MN表面CD11b/CD18分子表达水平.结果 乌司他丁组与对照组麻醉诱导后即刻PMN表面CD11b/CD18分子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各时间点PMN表面CD11b/CD18分子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PMN表面CD11b/CD18分子表达水平于手术开始后4、12、24 h与麻醉诱导后即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24 h与手术开始后4 h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24 h时升高最为明显(P<0.05).结论 胆道探查加胆囊切除术可导致循环中PMN表面CD11b/CD18分子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乌司他丁能抑制PMN表面CD11b/CD18分子表达的增加,从而抑制PMN的过度激活,保护机体的组织和重要器官的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凝血指标分析
    雷秋香
    2009, 30(7):  702-702. 
    摘要 ( 325 )   HTML   PDF (161KB) ( 5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imer,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antiplasmin complex,PAP)含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e,AECOPD)诊断的临床意义,为AECOPD治疗过程提供血清学依据.方法 观察组选取符合AECOPD诊断标准患者,对照组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分别采静脉血,进行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TAT、PAP、D-D 7项指标的定量测定.结果 AECOPD患者血浆中D-D、TAT、PAP的含量与对照组中的D-D、TAT、PAP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存在显著凝血纤溶功能失衡状态,在诊治AECOPD患者时,要充分考虑到患者存在的凝血纤溶功能异常,注意监测相关凝血纤溶指标,对防治AECOPD有重要意义.
    不同术式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观察
    潘修勇;张锡贵
    2009, 30(7):  704-704. 
    摘要 ( 254 )   HTML   PDF (222KB) ( 1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术式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具有保肛手术治疗适应证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0例(肿瘤下界距肛缘4~7 cm)分为2组,A组为距肛缘6 cm以上的低位直肠癌29例行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术;B组为距肛缘4~6 cm的低位直肠癌31例进行改良的双吻合术即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A、B 2组的手术时间、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排便功能和控便能力与前期行Miles术的35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A、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0±56)、(185±61)min,与对照组(240±73)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7.9%、74.3%,与对照组7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21%、8.01%;与对照组6.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排便功能良好,而对照组丧失控便能力.A、B组的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距肛缘4~7 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只要符合保肛手术适应证,双吻合器保肛手术可获得与 Miles术相似的近期疗效,且具有更好控便能力.
    临床检测HBV-LP替代乙型肝炎Pre-S1的可行性
    韩平;杨延敏
    2009, 30(7):  706-706. 
    摘要 ( 246 )   HTML   PDF (138KB) ( 2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血清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protein,HBV-LP)、乙肝前S1蛋白(乙肝Pre-S1)、乙肝病毒DNA(HBV-DNA)并比较三者之间关系,探讨HBV-LP替代乙肝Pre-S1蛋白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HBV-LP和乙肝Pre-S1蛋白,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①相同模式乙肝患者检测HBV-LP与HBV-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相同模式乙肝患者检测乙肝Pre-S1蛋白与HBV-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模式组间HBV-L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患者中HBV-LP阳性率明显高于乙肝Pre-S1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HBV-DNA与HBV-LP阳性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LP与HBV-DNA检测有较高的符合性,HBV-LP可替代乙肝Pre-S1蛋白用于乙肝患者临床检测.
    剖宫产术后镇痛药应用时间对产妇身心的影响
    康艳荣;宋爱军;张晓琳;杨宝荣;贾金海
    2009, 30(7):  708-708. 
    摘要 ( 256 )   HTML   PDF (139KB) ( 2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药应用时间对产妇身心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观察2种镇痛药应用方法和应用时间对200例剖宫产产妇身心的影响.观察2组产妇的疼痛程度评分和泌乳时间.结果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早期应用镇痛药,可减轻产妇切口疼痛,使泌乳时间提前.
    异位妊娠二种非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
    叶杏红;李晓燕
    2009, 30(7):  709-709. 
    摘要 ( 273 )   HTML   PDF (154KB) ( 1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腹腔镜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 96例患者分腹腔镜治疗(A组)、化学药物治疗(B组)进行比较,分别观察其住院时间、出院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值、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及再次宫内妊娠.结果 A组较B组住院时间短(P<0.01)、血HCG下降快(P<0.01)、患侧输卵管通畅率高(P<0.05)、再次宫内妊娠机会明显增加(P<0.05).结论 相对于化学药物治疗,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有较高的优势,值得应用.
    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膈疝的发生及防治(附7例分析)
    李勇;贾金海;张月峰;刘俊峰;李保庆
    2009, 30(7):  711-711. 
    摘要 ( 271 )   HTML   PDF (167KB) ( 4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膈疝的发生及临床特点,讨论其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2002年1月1日-2007年6月1日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发生膈疝共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7例患者全部经左胸切口,食管中段癌5例,贲门癌2例.6例经X线胸片及CT明确诊断即行疝内容物还纳及膈疝修补术,1例因腹痛、腹胀、闭气诊为肠梗阻,术中发现为膈疝.1例发生小肠坏死,术中扩大行胸腹联合切口,坏死小肠切除吻合,膈肌修补.手术后均恢复顺利,痊愈出院.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膈疝是一种少见并发症,术前应作好呼吸道准备使痰液有效咳出,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以减轻组织水肿,术中注意缝合技巧.手术后膈疝一经诊断,应及早手术,手术以原切口径路为好.
    马来酸桂哌齐特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余伟吉;曹亚飞;张桂燕;冯利刚
    2009, 30(7):  712-712. 
    摘要 ( 309 )   HTML   PDF (243KB) ( 4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136例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94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优于单纯颈椎牵引治疗.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菌素类注射剂中精氨酸的含量
    刘浩;刘春晓;张彦会;高常晰
    2009, 30(7):  714-714. 
    摘要 ( 330 )   HTML   PDF (213KB) ( 3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菌素类注射剂中精氨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Lichrospher(R○) 100 Diol柱(4 mm×250 mm,5μm),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铵1.15 g,加水800 mL溶解,用磷酸调节pH值为(2.0±0.1),加水稀释至1 000 mL,混匀),(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6 nm.结果 精氨酸在10.60~53.02 mg/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9.注射用头孢拉定中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小于0.5%(n=9);在注射用头孢他啶中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小于0.7%(n=9);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中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小于0.4%(n=9).结论 本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以作为头孢菌素类注射剂中添加精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大鼠室周器官内小胶质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不同时期的形态学观察
    曹翠丽;刁劲夫;石扬;马常升;杨天祝
    2009, 30(7):  717-717. 
    摘要 ( 276 )   HTML   PDF (218KB) ( 3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诱导性生物陶瓷材料肌内种植实验研究
    张志勇;郑文选;陈惠珍;李浩渤;田松波
    2009, 30(7):  719-719. 
    摘要 ( 225 )   HTML   PDF (221KB) ( 2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146例体会
    尚艳菲
    2009, 30(7):  721-721. 
    摘要 ( 328 )   HTML   PDF (235KB) ( 2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周欣
    2009, 30(7):  723-723. 
    摘要 ( 259 )   HTML   PDF (147KB) ( 2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流产供血者解脲支原体和弓形虫的感染情况
    宋任浩
    2009, 30(7):  725-725. 
    摘要 ( 315 )   HTML   PDF (146KB) ( 1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伤性前房积血的原因及临床治疗分析
    莫萍萍
    2009, 30(7):  726-726. 
    摘要 ( 243 )   HTML   PDF (156KB) ( 4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源性腺样瘤临床病理特征
    郑末
    2009, 30(7):  728-728. 
    摘要 ( 271 )   HTML   PDF (2250KB) ( 16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固定术治疗肋骨骨折39例效果观察
    周翔辉;徐忠能;张国峰;王涛;孙霁;孔继昌
    2009, 30(7):  730-730. 
    摘要 ( 243 )   HTML   PDF (171KB) ( 3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王连云;张秀金;刘力娜
    2009, 30(7):  732-732. 
    摘要 ( 235 )   HTML   PDF (168KB) ( 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静;许萌;武宇明
    2009, 30(7):  734-734. 
    摘要 ( 293 )   HTML   PDF (406KB) ( 9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波电交替的形成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张瑾;李文英
    2009, 30(7):  738-738. 
    摘要 ( 288 )   HTML   PDF (241KB) ( 6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点燃癫痫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甄军丽;李周平;王维平
    2009, 30(7):  741-741. 
    摘要 ( 254 )   HTML   PDF (337KB) ( 13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夜尿与生活质量
    张健;王晓峰;徐涛
    2009, 30(7):  744-744. 
    摘要 ( 262 )   HTML   PDF (237KB) ( 8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王素星;王瑞英;周红
    2009, 30(7):  747-747. 
    摘要 ( 241 )   HTML   PDF (338KB) ( 1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雄激素水平与女性乳腺癌关系研究进展
    孙秀;李海平
    2009, 30(7):  750-750. 
    摘要 ( 310 )   HTML   PDF (333KB) ( 2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性药物的药理学及其分离测定研究进展
    薛娜;张恺;杜玉民;刘伟娜
    2009, 30(7):  753-753. 
    摘要 ( 278 )   HTML   PDF (316KB) ( 4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