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5-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应用2种内固定方法对骨盆后环应力传导的生物力学比较
吴涛;崔蕴威;张奇;陈伟;李升;张英泽
2015, 36(2): 125-125.
摘要
(
453
)
HTML
PDF
(877KB) (
5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应用微创可调式接骨板联合单枚骶髂螺钉与2枚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对骨盆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5具防腐成年男性骨盆标本,保留 L4至双侧股骨近端1/3,剔除软组织,保留完整的耻骨联合、双侧骶髂关节及周围韧带、双侧髋关节、双侧骶结节韧带、双侧骶棘韧带,黏贴应变片。将标本置于 BOSE 生物力学试验机,模拟双足站立中立位,垂直加载负荷至520 N,记录完整骨盆的应变值。制作 Tile C 型骨盆骨折模型,耻骨联合用钢板固定,后环骨折复位后依次应用2种方法进行固定。分别记录2种内固定方法固定骨盆后环时的应变值。结果完整骨盆在垂直负荷下,同一标本两侧对应位点的应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应变集中位点沿骶股弓走行分布。与完整骨盆的应变值相比,2种方法固定的骨盆后环,除位点5、6、10、11外,其余位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500 N垂直负荷下,应用微创可调式接骨板联合单枚骶髂螺钉固定的骨盆各位点应变值更接近完整骨盆的应变值。结论完整骨盆在垂直负荷下的传导与骶股弓走行大致相同。应用微创可调式接骨板联合单枚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比单纯使用2枚骶髂螺钉能更好地恢复力学的传导。
关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变更投稿邮箱的说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2015, 36(2): 128-128.
摘要
(
266
)
HTML
PDF
(714KB) (
1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术后无复流发生率与球囊扩张强度的研究
贾敏;刘军利;盖芳;王永贤
2015, 36(2): 129-129.
摘要
(
306
)
HTML
PDF
(881KB) (
1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与无复流的关系。方法对116例 AMI 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等治疗,且急诊 PCI 术证实病变血管远端完全闭塞。其中 A 组59例,先用小球囊、低压力扩张后,闭塞血管远端部分恢复血流,后行支架植入术;B 组57例,先用小球囊、低压力扩张后,闭塞血管远端部分恢复血流,再用大球囊、高压力扩张后行支架植入术。结果 A 组发生无复流6例,B 组发生无复流14例。结论 AMI 患者病变血管经球囊多次、高强度扩张增加 PCI 术后无复流发生率,且球囊扩张强度越高,无复流的发生率可能越高。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超声表现1例
张爱红;申国升
2015, 36(2): 132-132.
摘要
(
339
)
HTML
PDF
(817KB) (
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过氧化及血管平滑肌增生的影响
刘爱宁;杨文刚;鞠树红;聂丹凤;周晖
2015, 36(2): 133-133.
摘要
(
348
)
HTML
PDF
(879KB) (
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过氧化及血管平滑肌增生的影响。方法将46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 =6)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蛋氨酸组(n =10)在此基础上加质量分数2%的蛋氨酸;叶酸组(n =10)在高蛋氨酸饲料喂养4周后,叶酸按每天0.8 mg/kg剂量灌胃;瑞舒伐他汀低剂量组(n =10)和高剂量组(n =10)以高蛋氨酸饲料喂养4周后,瑞舒伐他汀分别按每天1、2 mg/kg剂量灌胃。末次灌胃后4 h 处死动物取血及颈主动脉。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炎症因子表达,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建模后12周,各组血浆 Hcy 水平均较建模前显著升高,依次为高蛋氨酸组>叶酸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P <0.05);瑞舒伐他汀组各过氧化、炎症指标均显著优于高蛋氨酸组,高剂量组 MDA、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较低剂量组降低,GSH-PX 活性则明显增强(P <0.05);高蛋氨酸组、叶酸组与低剂量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P <0.05)。结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对高 Hcy性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更佳,可达到更好的过氧化抑制作用,降低动脉血管平滑肌厚度。
脑脊液细胞学联合改良抗酸染色及时诊治结核性脑膜炎1例
何红彦;柳晓金;郑立恒
2015, 36(2): 136-136.
摘要
(
301
)
HTML
PDF
(852KB) (
1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家庄市医务人员脂肪肝患病趋势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和欢;李桂红;焦冠楠;牛学敏;王荣琦;南月敏
2015, 36(2): 137-137.
摘要
(
435
)
HTML
PDF
(884KB) (
2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明确石家庄市医务人员脂肪肝(fatty liver,FL)患病趋势、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其他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体检中心1428例石家庄市综合医院医务人员体检信息,根据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实验室检查及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FL 患病情况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其他组分的关系。结果 FL 患病率于70岁前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60岁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185.787,P <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是 FL的危险因素。结论石家庄市区综合医院医务人员 FL 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其发病与 BMI、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水平相关,其中 BMI 为 FL 患病或康复的预测因素。
PKR、eIF-2α在 IL-24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胡长伟;尹港峰;王希瑞;张文高;赵文清;李文玲
2015, 36(2): 141-141.
摘要
(
440
)
HTML
PDF
(973KB) (
1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双链RNA蛋白激酶R (double-stranded R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PKR)、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α, eIF-2α)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载有 IL-24基因的 Ad5F35型重组腺病毒(Ad-IL-24)及载有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作为对照的 Ad5F35型重组腺病毒(Ad-EGFP)转染入胶质瘤细胞U87和 U251中,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胶质瘤细胞 U87和 U251中的凋亡情况,并检测 U87和 U251各组中 PKR、磷酸化 PKR(phosphorylation-PKR,pPKR)、eIF-2α及磷酸化 eIF-2α(phosporylation-eIF-2α,peIF-2α)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胶质瘤细胞 U87和 U251中转染 IL-24后的细胞凋亡率为12.3%和13.0%,明显高于空白组与对照组,并且转染 IL-24的胶质瘤细胞中 PKR、pPKR、eIF-2α及 peIF-2α的表达增加。结论 IL-24可能在胶质瘤细胞中通过上调 PKR、eIF-2α的表达及其活化,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
本刊关于对作者所投稿件查重的说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2015, 36(2): 143-143.
摘要
(
252
)
HTML
PDF
(708KB) (
1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伤椎椎板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短期随访研究
张宇宸;刘文宣;王健;吕亚军;李益炯;张国平
2015, 36(2): 144-144.
摘要
(
363
)
HTML
PDF
(888KB) (
1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伤椎椎板松质型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伤椎椎板植骨方式治疗的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15个月时伤椎 Cobb 角、伤椎前缘高度、术后疼痛情况的变化。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伤椎 Cobb 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改善,并且术后疼痛情况明显缓解(P <0.01),但术后15个月时因内固定物已取出,部分患者出现伤椎再次塌陷,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从而再次引发腰背痛。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结合伤椎椎板融合增加了伤椎后柱的稳定性,恢复了椎体的高度,加强了伤椎的抗压能力,但内固定取出后部分患者出现伤椎再次塌陷,导致迟发性胸腰背部疼痛等远期并发症的可能性,故临床应考虑多种植骨方式结合来治疗胸腰椎骨折。
成人腹型荨麻疹误诊1例
王彩艳;曹卫刚;曲恒怡
2015, 36(2): 147-147.
摘要
(
277
)
HTML
PDF
(835KB) (
2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在骨关节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贾晨光;姚黎明;李秀武;刘丰胜;章志华;张金文
2015, 36(2): 148-148.
摘要
(
439
)
HTML
PDF
(880KB) (
3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uberculous infection of T cells spot test,T-SPOT.TB)在疑似骨关节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确诊为骨关节结核患者和44例排除结核患者。分别进行抗酸染色、结核菌培养、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及 T-SPOT.TB,比较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T-SPOT.TB 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2.5%、75.0%、79.8%。T-SPOT.TB 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P <0.05),而在不同疾病部位(脊柱、四肢关节)及不同病程分组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SPOT.TB 可以作为骨关节结核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
胆结石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郭建华;王春城;唐宇菲
2015, 36(2): 152-152.
摘要
(
393
)
HTML
PDF
(871KB) (
1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手术的胆结石患者193例,其中83例为术后住院期间感染,110例为同期术后住院期间未感染的患者。收集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喝酒和手术状况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与未感染组比,感染组的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5.0、饮酒、吸烟、切口长度≥15 cm、手术时间≥2 h、住院时间≥10 d、手术出血量>200 mL、术后使用抗生素种类≥3种和胆红素>17.1μmol/L为胆结石术后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预防和控制导致胆结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加强控制医院感染各项措施的管理,有助于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髓外硬脊膜内骨瘤1例
沈志民;邓淑凤;曹庆生;闫东军;陈贵军;王满
2015, 36(2): 155-155.
摘要
(
268
)
HTML
PDF
(839KB) (
2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O2激光在喉癌喉裂开喉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石栋梁;杜涛;习国平
2015, 36(2): 156-156.
摘要
(
421
)
HTML
PDF
(863KB) (
2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CO2激光在喉裂开喉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优势。方法对26例不适合行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通过喉裂开行喉部分切除术,术中应用 CO2激光配合手术(观察组),并与未使用激光的同类手术(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喉黏膜水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CO2激光应用于喉裂开喉部分切除术中,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78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诊疗分析
李培燕
2015, 36(2): 159-159.
摘要
(
385
)
HTML
PDF
(862KB) (
3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将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 A 组(常规抗生素+盐酸氨溴索组)、B 组(常规抗生素+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组)、C 组(常规抗生素治疗组)各26例。治疗7 d后比较3组患儿的疗效,分析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 组总有效率为92.31%,B 组总有效率为96.15%,C 组总有效率为76.92%。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 组呼吸困难、紫绀、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早于 C 组、住院时间少于 C 组,尤其是 B 组与 C 组治疗效果比较,B 组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的使用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用药安全可靠,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神经联合阻滞在高龄患者单侧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
于健;单士强;聂宇;王琦
2015, 36(2): 162-162.
摘要
(
424
)
HTML
PDF
(879KB) (
1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连续硬膜外阻滞在高龄患者单侧股骨头置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Ⅱ~Ⅲ级拟行单侧股骨头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N 组,n =20)和硬膜外阻滞组(E 组,n =20)。N 组行神经刺激仪辅助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为0.3%罗哌卡因和0.3%利多卡因混合液,腰丛阻滞剂量30~35 mL,坐骨神经阻滞剂量25~30 mL;E 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腔向头侧置管,试验量无异常后给予1%利多卡因+0.5%罗哌卡因6~8 mL。记录2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手术开始时和手术开始后30 min(T0~T4)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并观察2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麻醉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2(麻醉后10 min)及 T3(手术开始时)E 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基础值,较 N 组波动大(P <0.01),N 组患者均无明显变化;2组患者心率均无明显变化。2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 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多于 N 组(P <0.01)。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中可以达到与硬膜外阻滞相同的效果,并具有对循环干扰小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血压脑病致脑外伤抽搐误诊子痫1例分析
杨春芳;任雁林;王静辉;乔建新
2015, 36(2): 165-165.
摘要
(
300
)
HTML
PDF
(887KB) (
2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颈部彩色超声在食管上段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赵庆书;周晶;刘孟奇;吴阔;李永利
2015, 36(2): 166-166.
摘要
(
299
)
HTML
PDF
(977KB) (
2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颈部彩色超声在食管上段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食管上段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A 组 IMRT 前行颈部彩色超声检查,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的作为累及野治疗,B 组不行彩色超声检查,均采用5个野 IMRT。结果放射治疗结束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1年和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3年生存率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放射治疗不良反应主要以1~2级为主,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病死率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食管上段癌的 IMRT 前颈部彩色超声检查作为颈部照射野的依据,可提高患者的3年生存率,且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甩片改良抗酸法与 FQ-PCR 技术在脑脊液抗酸菌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吕翠环;李玉静;孙志平;李卓;吕莎;郑立恒
2015, 36(2): 170-170.
摘要
(
449
)
HTML
PDF
(864KB) (
2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脑脊液改良抗酸染色法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法诊断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意义。方法 TBM 患者81例,采集脑脊液检测标本,分别采用离心甩片改良抗酸染色法、实时 FQ-PCR 法检测抗酸杆菌。结果81例改良抗酸染色法阳性率66.7%(54/81)高于 FQ-PCR 方法阳性率50.6%(4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诊断 TBM 方面,改良抗酸染色方法显著优于 FQ-PCR 方法。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白晓萌;杨娟;刘翠青
2015, 36(2): 173-173.
摘要
(
420
)
HTML
PDF
(877KB) (
2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病原菌分布、抗生素敏感和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的2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细菌培养和耐药性以及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2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单菌株27例,双菌株1例。其中革兰阴性菌20株(68.96%),革兰阳性菌8株(27.59%),白色念珠菌1株(3.45%)。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达80.00%以上,对头孢唑林、四环素、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在60.00%以上。共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8株,未检出对美罗培南耐药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大部分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西丁、红霉素耐药,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阳性菌。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1764例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孙茜;王聪;贾曦;孙雅堃;陈妹红
2015, 36(2): 177-177.
摘要
(
296
)
HTML
PDF
(943KB) (
1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的组成以及各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解决患者病痛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BacT/Alert3D 全自动血培养仪、配套培养基、鉴定仪系统鉴定菌种及药敏试验。结果1764份血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79株,其阳性率为10.1%,其中革兰阳性菌68株(38.0%),革兰阴性菌111株(62.0%);病原菌中占首位的是大肠埃希菌,其次是凝固酶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检出的病原菌均有耐药情况出现。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患者早期的血培养检验,并严格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血培养的检测应更加规范,从而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并及时检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
青年特殊心源性猝死1例法医学分析
石磊;王洁;刘洁;毕海涛;左敏
2015, 36(2): 180-180.
摘要
(
273
)
HTML
PDF
(918KB) (
4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家庄市裕华区7~13岁儿童肥胖调查分析
张晓伟;骆彬;王海燕;王静;胡环宇;李增宁
2015, 36(2): 181-181.
摘要
(
439
)
HTML
PDF
(876KB) (
2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调查了解石家庄市裕华区7~13岁儿童肥胖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裕华区19所小学7~13岁(1岁为1个年龄组)的11475例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 BMI 值分类标准”为依据,对石家庄市裕华区7~13岁儿童肥胖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之间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7~12岁6个年龄组的男童肥胖率分别高于同龄女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石家庄市裕华区7~12岁儿童尤其是男童肥胖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并及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进行预防控制。
不同粒径纳米二氧化钛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损伤作用
牛林红;董会台;杨丽莉;宋波;张荣;牛玉杰
2015, 36(2): 184-184.
摘要
(
374
)
HTML
PDF
(879KB) (
2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50 nm和120 nm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2)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损伤作用。方法48只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四蒸水)、50 nm TiO2组(5 g/kg)、120 nm TiO2组(5 g/kg),灌胃染毒7 d,测定血清、肝、肾、皮层、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ne peroxidase,GSH-Px)活性。结果50 nm TiO2和120 nm TiO2染毒后,小鼠各组织 MDA 含量除120 nm TiO2组皮层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SOD 活性除120 nm TiO2组血清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0.01);而 GSH-Px 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0.01);50 nm TiO2组肝脏、肾脏、海马中的 GSH-Px 活性、皮层和海马中的 SOD 活性明显低于120 nm TiO2组(P <0.05)。结论50 nm TiO2和120 nm TiO2经口急性染毒后可使小鼠肝脏、肾脏、皮层和海马细胞中 MDA 含量增加、SOD 和GSH-Px 活性降低,使小鼠抗氧化能力受损,但尚不能得出随 TiO2粒径减小其损害作用增加的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套扎术、硬化剂治疗方法比较分析
高伟芳;韩占波
2015, 36(2): 187-187.
摘要
(
496
)
HTML
PDF
(858KB) (
1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术、硬化剂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08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套扎术组60例、硬化剂组48例。结果套扎术组与硬化剂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套扎术组近期再出血率、远期再出血率、并发症均明显低于硬化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与硬化剂治疗相近,但并发症发生率低,近、远期再出血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农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金素敏;张瑞红
2015, 36(2): 189-189.
摘要
(
349
)
HTML
PDF
(850KB) (
1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农村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社会支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Inventory,SSI)对94例农村 MHD 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患者社会支持由高到低分别为感情支持、信息支持、社交支持、物质支持,影响因素有家庭月收入、病程、受教育程度。结论应给予低收入家庭、文化程度较低、病程较长的患者更多的关注,减轻其经济负担,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其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其对生活的希望及治疗的依从性。
食管癌和贲门癌放射治疗期间营养支持效果研究
高彤;王晓燕;赵丽霞;张继红;冯景见;檀军丽
2015, 36(2): 192-192.
摘要
(
358
)
HTML
PDF
(876KB) (
3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的营养支持效果进行分析,观察营养支持对食管癌和贲门癌放射治疗期间的营养改善作用。方法60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成营养组和对照组各30例。营养组放射治疗期间给予营养支持,对照组按常规处理。观察放射治疗前后2组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变化情况,同时检测2组放射治疗前后的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营养风险,分析营养支持对患者一般情况及营养状况变化的影响。结果放射治疗后营养组体质量和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 <0.01),2组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放射治疗后 KPS 评分、淋巴细胞计数及营养状况分级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营养支持能显著减轻食管癌和贲门癌放射治疗患者白蛋白及体质量的恶化,但 KPS 评分、淋巴细胞计数及营养状况分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研究。
改良后3种灌肠方法治疗老年便秘的对比性研究
王翠兰;刘美宏
2015, 36(2): 195-195.
摘要
(
404
)
HTML
PDF
(864KB) (
6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不同灌肠方法对老年便秘患者产生的不同临床效果,探讨适合于老年便秘患者的最佳灌肠方式。方法将9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分别采用改良后的大量不保留灌肠(A 组)、小量不保留灌肠(B 组)和开塞露简易通便法(C 组),灌肠后从灌肠液外流情况、舒适程度、灌肠液保留时间和排便效果4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灌肠液外流 B、C 组少于 A 组;舒适程度 B 组高于 A、C 组;灌肠液保留时间>10 min B、C 组多于 A 组,B 组多于 C 组;排便效果 C 组高于 A、B 组。结论开塞露简易通便法排便效果明显优于其他2种方法,最适用于老年便秘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的低钠血症
李志;赵昌平;吴昊天;梁忆
2015, 36(2): 197-197.
摘要
(
395
)
HTML
PDF
(857KB) (
2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老年人和非老年人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后低钠血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新鲜住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6例,检测入院后的血清钠水平,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侧别、骨折类型间的低钠血症发生率。结果年龄≥65岁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高于<65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60,P =0.000);不同性别、侧别、骨折类型间低钠血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年龄≥65岁患者再按性别、年龄、侧别、骨折类型分组比较低钠血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年龄≥6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更容易发生低钠血症。
经皮穿刺灌注骨水泥治疗髋部转移瘤
褚彦青;冯和林;王进;许建发;冯奇;冯建刚
2015, 36(2): 199-199.
摘要
(
271
)
HTML
PDF
(856KB) (
2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灌注骨水泥治疗髋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3例(股骨近端转移瘤17例19个病灶,髋臼转移瘤6例7个病灶)进行经皮穿刺灌注骨水泥治疗。分别于术后2 d、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缓解程度评估。术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指数)评分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本组经皮穿刺灌注骨水泥治疗均成功。术中发生骨水泥髋部渗漏2例,停止注射骨水泥同时给予激素静脉注射治疗;术中注射骨水泥时下肢出现刺激性疼痛1例,停止注射后疼痛缓解。术中均未出现肺栓塞、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后2 d及6个月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1.3%、78.3%。术后随访局部均未发生病理性骨折。术后6个月 Barthel 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结论经皮穿刺灌注骨水泥治疗髋部转移瘤创伤小、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但是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误诊分析
胡长波;杨新明;孟宪勇
2015, 36(2): 201-201.
摘要
(
322
)
HTML
PDF
(864KB) (
2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误诊原因,探讨腰椎结核和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差异,以减少误诊率。方法收集误诊为腰椎结核后经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患者10例,将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已确诊的20例腰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误诊原因。结果10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住院后通过临床症状、X 线、CT 及 MRI 误诊为腰椎结核。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组红细胞沉降率高于腰椎结核组,C 反应蛋白低于腰椎结核组(均P <0.01)。2组患者通过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分别确诊。结论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与腰椎结核鉴别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锁定板长度对胫骨下段骨折愈合效果的临床研究
吴文侠
2015, 36(2): 204-204.
摘要
(
343
)
HTML
PDF
(852KB) (
1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不同长度锁定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55例分成2组:应用14孔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14孔组)28例,应用8孔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8孔组)27例。比较2组临床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结果14孔组临床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短于8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应用 Baird-Jackson 方法评价踝关节功能,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锁定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14孔锁定板在治疗上具有优势,促进了骨折愈合。
脐带放血配合手法按摩宫底缩短第三产程的效果观察
杨翠萍;张丽;吴玉可
2015, 36(2): 206-206.
摘要
(
542
)
HTML
PDF
(849KB) (
2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运用脐带放血配合手法按摩宫底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待胎盘自然娩出即处理脐带;试验组当胎儿娩出后即用一把血管钳钳夹脐带,于血管钳近胎盘端剪断脐带,胎盘端脐带立即置于聚血盆内,记录脐带放血量,同时台下助手用一手在宫底以适当的压力持续揉按,当排出胎盘血50~100 mL,2~5 min后见宫底上升,脐带下降,产妇有轻度腹胀感等胎盘剥离征象时,即按压宫底,协助娩出胎盘,再继续轻轻按摩子宫1~2 min,结束第三产程。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第三产程所需时间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脐带放血配合手法按摩宫底能明显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本刊对修改文稿中插图的要求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2015, 36(2): 208-208.
摘要
(
246
)
HTML
PDF
(711KB) (
1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超声与 CT 检查对比分析
刘金英;周琦;姜珏;李世杰
2015, 36(2): 209-209.
摘要
(
342
)
HTML
PDF
(859KB) (
3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与CT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颅内出血的新生儿127例,所有患儿均行头颅超声及 CT 检查。结果127例颅内出血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8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脑实质出血5例,硬膜下出血4例。127例颅内出血患儿超声诊断88例,CT 诊断55例,超声的检出率(69.29%)高于 CT 的检出率(43.3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诊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时超声的准确性高于 CT,但在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时 CT 优于超声。结论超声、CT 诊断新生儿期不同部位的颅内出血准确性不同,由于新生儿颅内出血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所占比例最高,超声在诊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时准确性高,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李寿青;王金城;赵龙彪;申华素;陶玥江;蔚冬冬
2015, 36(2): 211-211.
摘要
(
391
)
HTML
PDF
(851KB) (
2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功能的影响,为术中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雄性 SD 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大鼠开胸心室壁穿线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开胸并在心室壁内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对照组大鼠在术后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乌司他丁组大鼠在术后给予腹腔注射乌司他丁8万 U/kg,假手术组大鼠在术后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3组疗程均为3 d。各组大鼠在术后均给予青霉素40万 U/kg 肌肉注射预防感染。每组随机选5只于术后1周取结扎部位以下心室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其余5只大鼠于术后4周做心功能检测,检测左心室收缩压力最大变化率、左心室舒张压力最大变化率和心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 <0.01),收缩压力最大变化率和舒张压力最大变化率明显降低(P <0.01),心率明显升高(P <0.01)。乌司他丁组心肌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1)。乌司他丁组收缩压力最大变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舒张压力最大变化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 <0.01),心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 <0.01)。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作为术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保护心脏功能的用药。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患者清醒状态下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
肖庆旺;秦彩娟;朱广平;弥艳旭;吴静
2015, 36(2): 214-214.
摘要
(
360
)
HTML
PDF
(853KB) (
2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结合气管导管前端套囊充气法应用于患者清醒状态下实施经鼻气管插管的可行性,以及插管操作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术前预计存在插管困难(张口受限、颈项不能后曲、鼾症等)择期手术患者30例,以瑞芬太尼、丙泊酚、利多卡因复合液缓慢静脉泵注,结合环甲膜穿刺以及气管导管前端套囊充气法行经鼻气管插管。记录插管过程中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变化,呛咳反应发生情况,记录24h 术后访视情况以及患者对插管操作的记忆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气管插管。插管过程中,MAP 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R T1~T6各时点与 T0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 <0.05),但 T1~T6各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O2各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插管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轻度呛咳反应。患者术后24h 随访均无声嘶、咽痛等不适症状发生,21例(70.0%)患者无法回忆起插管过程。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利多卡因复合液结合气管导管前端套囊充气的方法,能够安全用于患者清醒状态下实施经鼻气管插管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郭嘉红;王文生;周敬华;闫东辉
2015, 36(2): 217-217.
摘要
(
426
)
HTML
PDF
(878KB) (
3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在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使用生物梅里埃 API20NE 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用 K-B 纸片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黏液型 PA 对黏菌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100.0%敏感,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2.6%~78.3%;非黏液型 PA 对复方新诺明100.0%耐药,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2.6%~96.6%。除黏菌素、阿米卡星外,黏液型 PA 耐药率均显著低于非黏液型 PA(P <0.05或<0.01)。结论黏液型 PA 的体外耐药性明显弱于非黏液型 PA,但由于其能产生大量藻酸盐,而在菌体外形成生物膜,因此要加强非黏液型 PA 的检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瘫10例临床分析
祝永刚;司来杰
2015, 36(2): 220-220.
摘要
(
275
)
HTML
PDF
(839KB) (
2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期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刘文慧;郑芮;张惠欣
2015, 36(2): 222-222.
摘要
(
284
)
HTML
PDF
(853KB) (
2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下注射器针头辅助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蒋晨霞;杨艳超;孟香果
2015, 36(2): 224-224.
摘要
(
304
)
HTML
PDF
(851KB) (
1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损伤后内源性 NSCs 活化增殖、分化、迁移与修复
刘洁;王洁(综述);史为博;李英敏(审校)
2015, 36(2): 226-226.
摘要
(
283
)
HTML
PDF
(886KB) (
2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治疗新进展
曾艳平(综述);关景霞;卢祖能(审校)
2015, 36(2): 230-230.
摘要
(
361
)
HTML
PDF
(890KB) (
3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孙丽娜;高海娜(综述);陈树春(审校)
2015, 36(2): 234-234.
摘要
(
257
)
HTML
PDF
(858KB) (
1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研究进展
王亚博;董江涛(综述);高石军(审校)
2015, 36(2): 236-236.
摘要
(
349
)
HTML
PDF
(876KB) (
2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飞秒激光角膜及晶状体手术应用进展
吕菊玲;吴菊芬(综述);张杰(审校)
2015, 36(2): 240-240.
摘要
(
324
)
HTML
PDF
(863KB) (
2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63与增殖性皮肤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申艺坤(综述);陈强;李亚(审??
2015, 36(2): 244-244.
摘要
(
268
)
HTML
PDF
(859KB) (
3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的麻醉现状
张菊(综述);张东亚(审校)
2015, 36(2): 246-246.
摘要
(
335
)
HTML
PDF
(846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