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作用时间的米非司酮对早孕蜕膜、绒毛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1. 1.河北省人民医院妇一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1;2.河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1
  • 出版日期:2017-01-25 发布日期:2017-02-08
  • 作者简介:韩华(1982-),女,河北邯郸人,河北省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妇产科疾病诊治研究。

  • Online:2017-01-25 Published:2017-02-08

摘要: [摘要]〓
〖HTH〗目的〖HTSS〗〖KG*2〗观察不同作用时间的米非司酮对早孕蜕膜、绒毛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药物流产中缩短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用药间隔的可行性。
〖HTH〗方法〖HTSS〗〖KG*2〗随机选取自愿要求中止妊娠的早孕妇女80例,分为对照组、12 h组、24 h组、48 h组各20例。对照组直接行负压吸引术;3个用药组顿服米非司酮150 mg,之后于不同时间行负压吸引术;留取各组蜕膜、绒毛组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蜕膜、绒毛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
〖HTH〗结果〖HTSS〗〖KG*2〗对照组蜕膜细胞体积较大,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合体滋养细胞表面有大量微绒毛。12 h组蜕膜细胞胞质内充满大量囊性扩张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的部分嵴和膜融合、缺失,颗粒细胞中高电子密度颗粒数量减少或消失,细胞周围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断裂,甚至崩解;合体滋养细胞表面微绒毛数量减少,细胞质高度水肿,细胞滋养细胞变扁变小,轮廓不清。24 h组、48 h组与12 h组大致相同。
〖HTH〗结论〖HTSS〗〖KG*2〗米非司酮作用后12 h蜕膜、绒毛组织已经发生变性坏死,为缩短米非司酮的用药时间提供了形态学方面理论依据。

关键词: 米非司酮, 作用时间, 蜕膜, 绒毛, 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