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肝外胆道组织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 2010, Vol. 31 ›› Issue (11): 1357-1357.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肝外胆道组织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李涛;乔占英;康建省;侯森林;马利锋;张立超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微创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 发布日期:2010-11-25

LI Fang;ZHANG Xiao-ling;WANG Qian;WANG Min-yan

  • Published:2010-11-25

摘要: 目的 观察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CCC)肝外胆道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改变,为患者的手术治疗及预防癌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26例CCC患者术中分别在胆总管、囊肿后壁、胆囊体部及颈部切组织各1块,用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染色;再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滴加一抗、二抗、三抗工作液,DAB显色剂显色,常规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照像.结果 组织病理学,扩张部囊肿壁的病理变化程度较重.本组26例胆管囊壁均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溃疡、黏膜上皮细胞斑块状缺如,被胶原纤维组织所代替,可见胶原纤维增生;胆囊壁组织可见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急慢性炎症改变;胆囊颈管病理改变程度稍重于胆囊,其中1例发现胆囊颈管乳头状腺癌侵及全层;肝总管、囊肿远端狭窄部可见黏膜上皮部分消失,管壁增厚,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囊肿远端平滑肌细胞间胶原纤维增生.免疫组织化学,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主要表现为颗粒型阳性,定位在细胞核内,通过双盲法测出各组PCNA指数,发现肝外胆道各部位的PCNA指数均高于正常,其中囊肿后壁最高,其次为胆囊颈管、胆囊、囊肿远端、肝总管.结论 CCC肝外胆道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增殖与光镜下的组织学变化程度一致,PCNA能反映细胞增殖状态,可作为细胞周期的一个有用标记.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