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1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0-09-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2020年低级别脑胶质瘤诊疗指南解读
王文岩,薛晓英*
2020, 41(9): 993-998,107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01
摘要
(
1403
)
HTML
PDF
(459KB) (
4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其中低级别胶质瘤(low grade glioma,LGG)约占20%,其治疗选择受诸多因素影响,由于对低分级脑胶质瘤的研究还很不深入,临床诊疗的许多环节还存在争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每年会更新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指南,2018年初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发表了胶质瘤放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201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2020年3月NCCN更新了2020.1版指南,现综合各指南规范中低级别胶质瘤诊疗策略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并对其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小剂量阿加曲班治疗TOAST分型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分析
屈征1,王瑞1,张明睿2,杨斌1,石秋艳1*
2020, 41(9): 999-100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02
摘要
(
594
)
HTML
PDF
(359KB) (
1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观察小剂量阿加曲班治疗不同病因分型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HTH〗方法 〖KG*2〗回顾性分析发病48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24例,按愿意接受阿加曲班治疗的患者依据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42例,心源性栓塞型(cardiac embolism,CE)39例,小动脉闭塞型(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38例。入院后7 d内每天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20 mg,同时联合阿斯匹林100 mg等常规治疗。于治疗前与治疗后7 d、14 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量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量表评分,比较近期临床疗效;观察住院期间消化道、皮肤黏膜、颅内等部位出血以及病情恶化、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HTH〗结果 〖KG*2〗3组治疗后NHI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BI指数均呈升高趋势,CE组变化幅度最大,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LAA组和S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 〖KG*2〗TOAST病因分型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联合应用小剂量阿加曲班治疗均可获益,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其中CE类型疗效最佳。
2型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的RDW与ACS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吴婷婷1,曹秋梅1,唐俊楠2*
2020, 41(9): 1003-1006.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03
摘要
(
572
)
HTML
PDF
(354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冠状动脉血管严重程度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2-DM)及非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水平的相关性。
〖HTH〗方法 〖KG*2〗选择ACS患者497,分为2-DM组(1组)213例、血糖正常组(2组)284例,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根据SYNTAX评分将1组及2组分别为低分组(A组)、中分组(B组)、高分组(C组),测定各组的RDW,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测定1组内A、B、C 3组间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组内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HTH〗结果 〖KG*2〗1组中A1、B1、C1与2组中A2、B2、C2 RDW水平进行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DW水平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675,P<0.01)。所有入选497例患者的RDW水平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686,P=0.041)。1组与2组RDW水平与SYNTAX评分相关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60,P=0.373)。
〖HTH〗结论 〖KG*2〗RDW不受血糖水平影响,不论是2-DM患者还是血糖正常的患者,均可以作为ACS冠状动脉血管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
CT冠状动脉造影不同对比剂用量对冠状动脉及冠状静脉窦的价值体会
王泽静1,王询2,肖康1
2020, 41(9): 1007-1010,1046.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04
摘要
(
839
)
HTML
PDF
(412KB) (
1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分析CT冠状动脉造影时对比剂用量对于不同心功能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强化程度的影响水平,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增强扫描时血管对比剂的应用体会。
〖HTH〗方法 〖KG*2〗入选256层螺旋CT冠动脉血管成像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8例。首先根据患者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A组(射血分数≥50%,n=58)、B组(射血分数<50%,n=40),每组又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1组、A2组各29例,B1组、B2组各20例。增强扫描时,A1组、B1组对比剂用量(按体重)为0.7 mL/kg;A2组、B2组对比剂用量(按体重)为0.8 mL/kg。测定注入对比剂后患者升主动脉、左前降支近段、右冠状动脉远段、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冠状静脉窦CT最大值,对造影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将各组上述指标数值进行比较。
〖HTH〗结果 〖KG*2〗①4组前降支近段和右冠状动脉远段CT最大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两两比较发现,A1组与A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4组冠状静脉窦CT最大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两两比较发现,各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4组图像质量评分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两两比较发现,A1组与A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 〖KG*2〗①对于心功能正常的患者,使用低剂量对比剂(0.7 mL/kg)并不减弱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对于心功能降低的患者,低剂量对比剂会降低冠状动脉成像质量。②减少对比剂用量会降低冠状静脉窦的CT最大值;在应用相同剂量对比剂的情况下,心功能正常组的冠状静脉窦CT最大值低于心功能不全组。
TIMI心肌灌注帧数在STEMI患者PCI术后MVO评价中的应用
赵甲彧1,刘雅婷2,朱男1,张芳2
2020, 41(9): 1011-1015,106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05
摘要
(
815
)
HTML
PDF
(414KB) (
1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探索TIMI心肌灌注帧数(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frame count,TMPFC)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肌微循环障碍(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 评价中的价值及其同临床预后的关系。
〖HTH〗方法 〖KG*2〗选择STEMI并成功行急诊PCI的住院患者200例,支架术后依据TMPFC评分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118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PCI相关资料, PCI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MACE)发生情况。
〖HTH〗结果 〖KG*2〗观察组患糖尿病发生率、血糖、肌钙蛋白I峰值、MACE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基线LVEF、6个月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长于对照组,支架后扩张、多支病变、抽吸导管使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TMPFC高于对照组,TIMI 3级、TMPG 3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nI峰值和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是MVO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14,95%CI:0.951~1.082;OR=1.368,95%CI:1.149~1.627);TMPFC是STEMI患者6个月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OR=1.040,95%CI:1.007~1.092)。
〖HTH〗结论 〖KG*2〗TMPFC是接受PCI的STEMI患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作为一种新的微循环定量评价指标优于以往心肌微循环影像学指标。
绝经前女性CHD患者激素水平与其血浆CTRP3、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王世杰,李珊,王晓纲,李璞,魏庆民
2020, 41(9): 1016-1019,1038.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06
摘要
(
531
)
HTML
PDF
(411KB) (
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研究绝经前女性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患者雌激素水平与其血浆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1q/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protein3,CTRP3)、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HTH〗方法 〖KG*2〗选取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治疗的绝经前25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析绝经前女性CHD患者雌激素水平与其血浆CTRP3、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HTH〗结果 〖KG*2〗观察组CTRP3、IgA、IgM、IgG、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sing hormone,L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CTRP3、IgA、IgM、IgG、E2、FSH、LH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冠状动脉中层厚度、斑块面积以及斑块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从两两比较的结果分析,斑块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P<0.05)。患者的E2、FSH、LH水平分别与冠状动脉中层厚度、斑块面积、斑块数量、CTRP3、IgA、IgM、IgG水平呈现正相关(P<0.05)。
〖HTH〗结论 〖KG*2〗绝经前女性CHD患者激素水平与其血浆CTRP3、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建议在临床诊疗中将雌激素水平作为绝经前女性CHD患者患病危险程度的评价指标之一。
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hsa-miR-23a、hsa-miR-566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陶盛能1,张旭晗2,张睿3,朱小玉2,王小华1
2020, 41(9): 1020-102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07
摘要
(
579
)
HTML
PDF
(617KB) (
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探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hsa-miR-23a 、hsa-miR-566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HTH〗方法 〖KG*2〗选取60例初治DLBCL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外周血hsa-miR-23a、hsa-miR-566表达水平并对比其差异。分析hsa-miR-23a、hsa-miR-566表达水平与DLBCL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HTH〗结果 〖KG*2〗观察组hsa-miR-23a-3p、hsa-miR-566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hsa-miR-23a-3p、hsa-miR-566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淋巴结区受累数、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积分相关(P均<0.05)。以DLBCL患者外周血hsa-miR-23a-3p、hsa-miR-566表达水平均数3.35、1.69作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hsa-miR-23a-3p高表达组(32例)、hsa-miR-23a-3p低表达组(28例);hsa-miR-566高表达组(29例)、hsa-miR-566低表达组(31例)。hsa-miR-23a-3p高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为40.63%(13/32)明显低于低表达组的67.86%(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450,P=0.035);hsa-miR-23a-3p高表达组、hsa-miR-23a-3p低表达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6.73个月和32.52个月(P<0.01)。hsa-miR-566高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为37.93%(11/29)明显低于低表达组的67.74%(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0,P=0.021);hsa-miR-566高表达组、hsa-miR-566低表达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7.45个月和32.35个月(P<0.01)。
〖HTH〗结论 〖KG*2〗初治DLBCL患者外周血hsa-miR-23a-3p、hsa-miR-566均呈高表达,且与DLBCL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区受累数、IPI指数及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DLBCL诊断的重要标记物。
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
池伟伟1,牛英豪1,董丽萍1,张继华2,武广丽1,宋冬梅1*
2020, 41(9): 1025-1028.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08
摘要
(
573
)
HTML
PDF
(420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探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
〖HTH〗方法 〖KG*2〗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中重度OSAHS成人患者30例为OSAHS组,同时选择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无菌空腹采集10 mL 新鲜静脉全血,采用淋巴分离液分离及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单核细胞,以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培养基培养,使用荧光显微镜鉴定内皮祖细胞;评估2组人群内皮祖细胞数目、迁移能力、增殖能力、黏附能力。
〖HTH〗结果 〖KG*2〗OSAHS组EPCs数量、吸光度值、迁移细胞数及黏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 〖KG*2〗和正常人群比较,中重度OSAHS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减少,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黏附能力下降。
AKI肾穿刺活检术后肾周血肿与术前透析干预相关性研究
韩碧翠1,张福1,林少强2
2020, 41(9): 1029-103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09
摘要
(
618
)
HTML
PDF
(337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探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肾穿刺活检术后肾周血肿与术前透析干预相关性。
〖HTH〗方法 〖KG*2〗回顾性分析行肾穿刺活检术AKI患者1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有无接受透析干预和术后有无出现肾周血肿分组,比较不同组基线临床特征资料和术后出血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肾穿刺活检术后肾周血肿的危险因素。
〖HTH〗结果 〖KG*2〗①透析组AKI 2~3期比例、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显著高于未透析组(P<0.05);透析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未透析组(P<0.05);②入选患者术后24 h肾脏超声证实出现肾周血肿108例,占比为60.0%,其中透析组46例,未透析组62例;透析组和未透析组术后肾周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未透析组(P<0.05);③肾周血肿组和非肾周血肿组基线临床特征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Pearson法评估结果显示,肾穿刺活检术后肾周血肿发生与术前血液透析治疗无相关性(r=0.34,P=0.2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穿刺活检术术后肾周血肿直径≥5 cm风险与术前血液透析治疗亦无相关性(r=0.27,P=0.35)。
〖HTH〗结论 〖KG*2〗肾穿刺术前透析干预难以有效降低或避免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风险。
骨折患者出院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6例回顾性分析
宁艳婷,丁俊琴*,李春柳,齐向北,李升,李智勇
2020, 41(9): 1033-1038.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10
摘要
(
764
)
HTML
PDF
(449KB) (
2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探讨出院前复查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重要意义。
〖HTH〗方法 〖KG*2〗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湘江院区收治的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26例,分析其性别、年龄、骨科疾病诊断、基础疾病合并症、血栓类型及发生部位、肺栓塞并发症情况等,比较不同疾病所占比例及血栓类型分布差异。
〖HTH〗结果 〖KG*2〗下肢DVT患者共26例,中央型血栓3例(股浅静脉血栓3例),占11.54%;周围型血栓22例(腘静脉血栓3例,胫后静脉血栓3例,腓静脉血栓5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11例),占84.61%;混合型血栓1例,占3.85%。3种血栓类型在性别、年龄、是否肥胖、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手术方式、有无输血史、骨折类型构成比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多发骨折共4例,占15.38%;髋关节置换和髋部骨折(包括骨盆髋臼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共9例,占34.62%;膝关节表面置换及膝部骨折共6例,占23.08%;踝关节骨折及足部骨折共2例,占7.69%;下肢管状骨骨折共5例,占19.23%。所有患者在抗凝与溶栓治疗过程中,无大出血及肺栓塞等相关并发症发生。
〖HTH〗结论 〖KG*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安全、简单方便、实时动态、可重复性、无创伤等优点,可作为DVT常规检查的首选方法,可在出院前及时发现血栓情况,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出院后的医疗隐患,避免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棘突及椎板外缘联合定位法行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分析
王铁铸,周宁,闫箐辉,李士学,裴世深,王清和*
2020, 41(9): 1039-1042,105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11
摘要
(
595
)
HTML
PDF
(1016KB) (
1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探讨腰椎棘突与椎板外缘联合定位法行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HTH〗方法 〖KG*2〗选择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2例,均行腰后路椎板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术中所采用的椎弓根钉置钉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腰椎棘突与椎板外缘联合定位法置钉;对照组采用上关节突外缘垂线与横突平分线交点(Magerl法)。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首次置钉准确率、螺钉与椎弓根皮质关系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HTH〗结果 〖KG*2〗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进钉点选取准确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周(P<0.05);2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螺钉与椎弓根皮质的关系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 〖KG*2〗与Magerl置钉法相比,腰椎棘突与椎板外缘联合定位置钉法可获得相同的置钉准确率,但术后椎弓根与螺钉包容关系更好,为提高椎弓根螺钉的有效置入率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案及选择。
游离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疗效分析
刘绍江,杨万贵,李林涛,钟凤林*,何荣富
2020, 41(9): 1043-1046.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12
摘要
(
570
)
HTML
PDF
(410KB) (
1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探讨游离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疗效及对下肢肢体功能的影响。
〖HTH〗方法 〖KG*2〗选取足部开放性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伴足部骨折。实施游离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皮瓣切取范围4 cm×3 cm~24 cm×12 cm,供区游离植皮或拉拢缝合。
〖HTH〗结果 〖KG*2〗60例患者游离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均顺利存活;创面Ⅰ期愈合57例,延期愈合3例。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供区未见肌力减退,质地及外观满意,触觉及温度觉恢复、活动好,其中55例皮瓣完全不臃肿,有较臃肿和较严重瘢痕形成各5例;末次随访时患者满意度为95%。骨折愈合时间5~12个月,平均8.5个月。肢体功能恢复状况中优35例,良20例,中5例,差0例,优良率为91.67%。
〖HTH〗结论 〖KG*2〗游离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薄,不切取股外侧肌,对供区损伤小,皮瓣质地及外观满意,有助于恢复肢体功能,能满足对足部创面修复的要求。
早期和非典型脊柱结核中MRI的诊断分析
王立强1,靳颖2,刘树芳1,贾建雷1
2020, 41(9): 1047-1049,106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13
摘要
(
501
)
HTML
PDF
(388KB) (
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分析早期和非典型脊柱结核中MRI的诊断价值。
〖HTH〗方法 〖KG*2〗筛选脊柱结核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X线、CT及MRI检查,对比分析3种检查的诊断结果,综合评价MRI在早期和非典型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HTH〗结果 〖KG*2〗X线、CT、MRI检查对脊柱结核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36.5%(127/200)、77.5%(155/200)、97.0%(194/200),MRI检查高于CT检查和X线检查,CT检查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62,P=0.001)。CT检查对于死骨形成诊断的敏感度(95.69%;200/209)明显优于X线(34.93%;73/209)和MRI(30.63%;64/209);MRI检查对受累椎体、椎间盘、椎管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100%(512/512)、100%(354/354)和95.71%(201/210),均优于X线的57.23%(293/512)、46.32%(164/354)、30.47%(64/210)和CT的73.24%(375/512)、74.29%(263/354)、56.67%(119/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61,P<0.001)。
〖HTH〗结论 〖KG*2〗早期和非典型脊柱结核MRI检查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清晰显示脊柱结核的不同征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值得推广。
320层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测量中的临床价值
赵君禄1,聂关伟2,赵德园1,王猛1,任庆云1*
2020, 41(9): 1050-1052,1083.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14
摘要
(
662
)
HTML
PDF
(371KB) (
1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探讨320层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测量中的临床价值。
〖HTH〗方法 〖KG*2〗回顾性分析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东芝Aqulion One 320层螺旋CT对输尿管全程进行扫描,在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技术中的冠状面重建图像上测量结石最大直径及面积,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重建后测量结石体积。
〖HTH〗结果 〖KG*2〗100例患者冠状面重建图像组测量结石的平均最大直径和最大面积大于横断面图像(P<0.05)。VR重建后测量结石体积24~3 060 mm3。与冠状面重组图像测量相比较,对于<5 mm的输尿管结石在横断面图像上有37%结石的最大直径被低估。
〖HTH〗结论 〖KG*2〗多层螺旋CT扫描中横断面图像测量结石最大直径会低估结石的真正最大直径;冠状面重建图像测量结石大小的准确性高于横断面图像测量。VR重建后测量的结石体积有助于临床选择处理方法。
PON1、HtrA4与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合并代谢综合征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董淑晓1,刘志虎2,刘慧丽1,石国素1,郑莉霞1*
2020, 41(9): 1053-105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15
摘要
(
517
)
HTML
PDF
(409KB) (
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探讨氧磷酯酶1(paraoxonase-1,PON1)、丝氨酸肽酶4(HtrA serine peptidase 4,HtrA4)与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合并代谢综合征效果的相关性。
〖HTH〗方法 〖KG*2〗选择采用拉贝洛尔治疗的子痫前期患者114例,分为子痫前期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组(n=42)和子痫前期合并代谢综合征组(n=72),另选取正常妊娠妇女作为正常妊娠组(n=50)。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PON1、HtrA4水平。根据治疗效果将子痫前期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分为显效组、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其治疗前后血清PON1、HtrA4水平,并进行相关性检验。
〖HTH〗结果 〖KG*2〗治疗前,子痫前期合并代谢综合征组血清PON1水平低于子痫前期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和正常妊娠组,血清HtrA4水平高于子痫前期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和正常妊娠组(P<0.05)。子痫前期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组血清PON1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组,血清HtrA4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治疗后,子痫前期合并代谢综合征及子痫前期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组血清PON1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HtrA4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子痫前期合并代谢综合征组血清PON1水平低于子痫前期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组,血清HtrA4水平高于子痫前期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组(P<0.05)。治疗后,子痫前期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显效28例,有效36例,无效8例。治疗后,显效组、有效组、无效组血清PON1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HtrA4水平低于治疗前,显效组血清PON1水平高于有效组和无效组,血清HtrA4水平低于有效组和无效组,有效组血清PON1水平高于无效组,血清HtrA4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血清PON1水平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P<0.05),血清HtrA4水平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P<0.05)。
〖HTH〗结论 〖KG*2〗血清PON1、HtrA4可能参与子痫前期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采用拉贝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具有相关性,可能成为评估子痫前期合并代谢综合征治疗效果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HOST2 lncRNA靶向结合miR-211干预卵巢癌细胞转移的机制研究
热孜亚·库尔班, 古力米热·布然江,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2020, 41(9): 1058-106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16
摘要
(
433
)
HTML
PDF
(1800KB) (
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探讨HOST2 lncRNA靶向结合miR-211干预卵巢癌细胞转移的机制。
〖HTH〗方法 〖KG*2〗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7种卵巢癌细胞系中HOST2 lncRNA及miR-211表达水平,选取其中差异表达最高卵巢癌细胞作为候选细胞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卵巢癌细胞中HOST2 lncRNA与miR-211间靶向相关性。将细胞分为转染无序HOST2 lncRNA及miR-211对照物的对照组、转染HOST2 lncRNA过表达载体的HOST2组、共转染HOST2 lncRNA与miR-211 mimic的(HOST2+miR-211)组。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及裸鼠腹腔移植瘤实验分别检测HOST2 lncRNA靶向miR-211对卵巢癌细胞体内外转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癌细胞内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
〖HTH〗结果 〖KG*2〗HOST2 lncRNA在7种卵巢癌细胞中显著高表达,miR-211在7种卵巢癌细胞中显著低表达,二者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SKOV3细胞中HOST2 lncRNA及miR-211表达差异最高(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野生型HOST2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miR-211 mimic后SKOV3细胞内荧光素酶活性较对照组受到显著抑制;过表达HOST2 lncRNA促进细胞划痕愈合、体外侵袭和迁移及裸鼠体内腹腔移植瘤的转移,反之共转染miR-211 mimic后抑制过表达HOST2 lncRNA促进的细胞体内外的转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HOST2 lncRNA显著提高细胞内SOX4、Snail1及N-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反之共转染miR-211 mimic后逆转上述蛋白表达变化(P<0.01)。
〖HTH〗结论 〖KG*2〗HOST2 lncRNA可能通过作为内源竞争RNA竞争性结合miR-211促进卵巢癌细胞体内外的转移。
儿童轻度过敏性结膜炎中干眼的研究及治疗
赵汝莲,王阳,皮练鸿*
2020, 41(9): 1065-106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17
摘要
(
604
)
HTML
PDF
(459KB) (
2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探讨儿童轻度过敏性结膜炎中干眼发生的原理及不同方案疗效,为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HTH〗方法 〖KG*2〗回顾性分析4~10岁轻度过敏性结膜炎患儿(观察组)101例及健康儿童(对照组)100例。过敏性结膜炎患儿检测过敏原。比较2组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FL)评分、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分析BUT、FL评分、TMH与病程的相关性。观察组根据治疗方案中是否有人工泪液分为A组42例和B组59例,比较A、B组治疗前后BUT、FL评分、TMH。
〖HTH〗结果 〖KG*2〗观察组BUT短于对照组;F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2组T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过敏性结膜炎BUT与病程呈负相关(r=-0.439,P<0.01),FL评分与病程呈正相关(r=0.396,P<0.01),TMH与病程无相关性(r=0.043,P>0.05)。治疗后,A、B组BUT长于治疗前,FL评分低于治疗前,A组TMH高于治疗前;A组BUT长于B组,FL评分低于B组,TMH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 〖KG*2〗儿童过敏性结膜炎通过降低双眼泪膜稳定性,破坏角膜上皮完整性,造成干眼症状,而对泪液分泌无显著影响。病程越长泪膜稳定性越低,角膜上皮破坏越严重。联合人工泪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效果更佳。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骨密度的研究#br#
李云1,崔丽萍1,董文荣1,郑飞2
2020, 41(9): 1070-107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18
摘要
(
509
)
HTML
PDF
(399KB) (
1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骨密度对BPPV的影响。
〖HTH〗方法 〖KG*2〗选取BPPV患者105例为试验组,健康体检者108例为对照组。2组均常规行耳鼻喉科专科检查、眼震视图仪检查、位置试验、全身骨密度测定(双能X线吸收法,采用T-值评分计算),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BPPV患者全身骨密度T值的变化规律。分析骨密度对BPPV的影响。
〖HTH〗结果 〖KG*2〗试验组骨密度T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试验组骨密度T值均低于对照组,骨密度降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组女性骨密度T值均低于男性,女性骨密度降低发生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1~50岁、51~60岁、61~70岁和≥71岁试验组骨密度T值低于对照组,骨密度降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0岁试验组和对照组骨密度T值和骨密度降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加,2组骨密度T值呈降低趋势,骨密度降低发生率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降低是BPPV的危险因素。
〖HTH〗结论 〖KG*2〗BPPV患者骨密度T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女性尤其明显,并且随年龄增加呈降低趋势。骨密度降低是BPPV的危险因素。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儿童口腔溃疡临床疗效的研究#br#
杜宁1,张哲2,周湘3,李凯1,刘学聪1*
2020, 41(9): 1075-1078.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19
摘要
(
906
)
HTML
PDF
(377KB) (
2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观察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
〖HTH〗方法 〖KG*2〗选取92例口腔溃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试验组给予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局部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局部治疗,观察2组口腔溃疡治疗效果、止痛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治疗后疼痛程度以及患儿对药物接受的反应程度。
〖HTH〗结果 〖KG*2〗试验组总体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口腔溃疡的止痛时间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疼痛程度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对于药物使用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 〖KG*2〗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儿童口腔溃疡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加快溃疡愈合,减轻患儿局部疼痛,更适用于儿童,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多囊蛋白在成釉细胞瘤的表达及分布研究#br#
侯亚丽1,杨丽2,刘冰3,张昊2,李向军2*
2020, 41(9): 1079-1083.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20
摘要
(
454
)
HTML
PDF
(419KB) (
1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观察多囊蛋白1(polycystin- 1,PC-1)与多囊蛋白2(polycystin-2,PC-2)在成釉细胞瘤的表达及分布,并与牙源性角化囊肿相比较,为研究成釉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线索。
〖HTH〗方法 〖KG*2〗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1和PC-2在30例成釉细胞瘤和15例牙源性角化囊肿中的表达与分布。
〖HTH〗结果 〖KG*2〗与牙源性角化囊肿组比较,成釉细胞瘤组PC-1和PC-2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主要分布于成釉细胞瘤中成釉细胞样细胞、部分星网状层样细胞及发生鳞状化生和囊性变的肿瘤细胞的细胞浆、细胞膜及牙源性角化囊肿上皮衬里的棘层、粒层和部分基底细胞。实性/多囊型与单囊型及多囊型成釉细胞瘤的各病理亚型中PC-1和PC-2分布及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 〖KG*2〗多囊蛋白可能参与成釉细胞瘤的上皮-间质转化,其高表达可能与成釉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的囊性转化及生物学行为有关,而与囊肿的形成无明显相关。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选用#br#
孙岩1,张维1,李娜1,张霄程2*
2020, 41(9): 1084-1088.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21
摘要
(
461
)
HTML
PDF
(393KB) (
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局部脓液的病原菌需氧培养结果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HTH〗方法 〖KG*2〗选取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采集脓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分析。
〖HTH〗结果 〖KG*2〗164例标本中有102份标本培养共检出10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93.40%,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66.98%、9.43%、7.55%。药敏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株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敏感率均≥85.00%;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敏感率均≥90.00%;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敏感性均≥85.00%。3种主要致病菌最敏感的抗生素是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有效率达到100.00%。3种主要致病菌敏感性≥85.00%的是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HTH〗结论 〖KG*2〗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可作为主要抗生素备选,其他疗效较好的药物还包括头孢西丁、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等。临床上应结合妊娠用药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
碘油与葡聚糖微球栓塞兔肝VX2移植瘤疗效对比#br#
谷铁树,李博,吴勇超,郝晓光,史博,李智岗
2020, 41(9): 1089-1093.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22
摘要
(
829
)
HTML
PDF
(1375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用碘油与葡聚糖微球分别行兔肝VX2移植瘤栓塞,通过对比CT灌注值及免疫组织化学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情况,比较2种栓塞剂的疗效。
〖HTH〗方法 〖KG*2〗用碘油与葡聚糖微球分别行兔肝VX2移植瘤栓塞,通过对比CT灌注值以及免疫组织化学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情况,比较2种栓塞剂的疗效。
〖HTH〗结果 〖KG*2〗①栓塞后葡聚糖微球组组织血流量(blood flow,BF)、组织血容量(blood volume,BV)、肝动脉供血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ion,HAF)、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HAP)均小于碘油组,而门静脉灌注量(portal vein perfusion,PVP)大于碘油组。②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碘油组及葡聚糖微球组在瘤周的正常肝实质内未见或仅仅少量CD34及VEGF染色;肿瘤区域内碘油组CD34及VEGF的表达量大于葡聚糖微球组,2组之间的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 〖KG*2〗葡聚糖微球栓塞效果优于碘油,是一种理想的栓塞剂。
产时胎心监护不同减速类型减速区面积与新生儿酸中毒的关系
李美华,王雪飞
2020, 41(9): 1093-1096.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23
摘要
(
444
)
HTML
PDF
(367KB) (
2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探究产时胎心监护不同减速类型减速区面积与新生儿酸中毒的关系。
〖HTH〗方法 〖KG*2〗分析足月分娩的120例产妇产前胎心监护图形的不同减速类型减速区面积,按照pH<7.20和(或)碱剩余<-12.00 mmoL/L的标准将120例观察对象分为A组(酸中毒组,n=53)和B组(非酸中毒组,n=67),分析产前胎心监护图形,将图形按照早期减速、晚期减速和变异减速进行区分,并将不同类型减速的面积差异分别与新生儿酸中毒情况进行对比。
〖HTH〗结果 〖KG*2〗2组胎心监护图形早期减速区域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血气pH值和碱剩余值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胎心监护图形晚期减速和变异减速区域面积明显大于B组,新生儿血气分析pH值和碱剩余值也明显小于B组(P<0.05)。轻度酸中毒组减速区面积小于重度酸中毒组(P<0.05)。
〖HTH〗结论 〖KG*2〗胎心监护图形出现早期减速与新生儿出现酸中毒概率关系不明显,新生儿酸中毒程度随减速区面积增加而加深。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新生儿状况并对针对危险信号的产生给予相应的补救措施,减少新生儿酸中毒状况,对提高新生儿健康率和生存率有明显的作用。
磁共振与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对比分析#br#
黄雨农,姚小刚,赵明,陈静
2020, 41(9): 1097-1100.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24
摘要
(
610
)
HTML
PDF
(1258KB) (
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对比分析磁共振、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
〖HTH〗方法 〖KG*2〗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磁共振与超声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以及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
〖HTH〗结果 〖KG*2〗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术前磁共振定性诊断43例,漏诊2例,磁共振术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6.6%;术前超声检查定性诊断39例,漏诊6例,术前超声对子宫内膜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86.7%。磁共振对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分期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高于超声。
〖HTH〗结论 〖KG*2〗磁共振是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最佳影像检查手段;超声可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首诊时常规检查与流行病学筛查。
“平疫结合”护理策略在“后新冠肺炎时期”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庞珂1,邓永梅2,刘爱华1*,刘星池1,梁建姝3,缪中荣1
2020, 41(9): 1101-110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25
摘要
(
467
)
HTML
PDF
(398KB) (
1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KG*2〗探讨“后新冠肺炎时期”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平疫结合”的护理策略,为临床护理提供可参考依据。
〖HTH〗方法 〖KG*2〗选择疫情期间神经介入治疗患者96例为试验组,按照“平疫结合”护理策略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加以规范。另选择非疫情期间神经介入治疗患者362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穿刺点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评分。
〖HTH〗结果 〖KG*2〗试验组均完成“新冠肺炎”入院筛查,无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住院期间无新发“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医护人员无确诊感染病例及疑似病例。2组穿刺点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 〖KG*2〗“后新冠肺炎时期”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平疫结合”护理策略,可以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保障医院正常有序开展医疗护理工作。
口腔生物学本科教学体系在我校口腔医学院的初步建立
许丽华1,杨冬茹1*,李涛2,张艳宁3,宋鹏3,刘庆4
2020, 41(9): 1104-110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26
摘要
(
402
)
HTML
PDF
(364KB) (
1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多基因预后新时代
李丽娜(综述),邓会岩,刘月平*(审校)
2020, 41(9): 1108-111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27
摘要
(
466
)
HTML
PDF
(391KB) (
2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br#
蔺晓萱1,谢立新2(综述),霍炳杰3,王常乐3*(审校)
2020, 41(9): 1112-1116.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9.028
摘要
(
451
)
HTML
PDF
(415KB) (
5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