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0-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中国银屑病生物治疗专家共识(2019)》解读
张玉丽, 雷明君, 张晓光, 张国强
2020, 41(8): 869-78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01
摘要
(
541
)
HTML
PDF
(365KB) (
1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生物制剂(依那西普)于2004年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寻常型银屑病,生物制剂因其优越的疗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重症、难治以及特殊类型银屑病。为使生物制剂能合理、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制定一个详细的共识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中国银屑病生物治疗专家共识(2019)》解读,为临床医师采用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提供帮助。
静脉应用rhB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宋博超, 汪雁博, 郝国贞, 范卫泽, 姜云发, 谷新顺
2020, 41(8): 873-877,91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02
摘要
(
667
)
HTML
PDF
(440KB) (
1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AMI)合并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连续入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AAMI合并糖尿病患者53例。随机分为rhBNP组25例和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e,NIT)组28例。2组在直接PCI治疗后分别给予rhBNP和硝酸甘油泵入72 h。比较2组用药前和用药后24 h、72 h、7 d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和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比较2组用药前和用药后24 h、7 d尿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比值(E/e′)。随访观察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rhBNP组SCr、CysC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eGFR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用药后72 h时变化最明显,用药后7 d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接近基线水平。NIT组SCr、CysC、eGFR无明显改变。2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7 d ,2组24 h尿量均明显小于用药后24 h(P<0.05)。用药后7 d,rhBNP组LVEF水平高于用药后24 h,E/e′值低于用药后24 h,rhBNP组LVEF水平高于NIT组,E/e′值低于NIT组(P<0.05)。2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静脉应用rhBNP对AAMI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有一定程度改善作用,对肾功能可能存在一过性损伤,短期内可恢复,总体安全有效。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炎症因子、预后的关系分析
孟海云, 谷新顺, 张旗
2020, 41(8): 878-881,88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03
摘要
(
772
)
HTML
PDF
(431KB) (
3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ChE)活性与炎症因子、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择8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清中BChE活性高低分为低BChE活性组及高BChE活性组。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评级,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测定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观察患者预后。
结果 两组患者心功能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BChE活性组患者LVEF值低于高BChE活性组(P<0.05); 低BChE活性组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高于高BChE活性组患者(P<0.05);BChE活性与LVEF呈显著性正相关(r=0.356,P<0.05),与hs-CRP、IL-6、TNF-α呈显著性负相关(r=-0.348、-0.316、-0.333,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BChE活性是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BChE活性可作为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心肌梗死后炎症因子水平预测预后。
白藜芦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SD大鼠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中的作用
闫姗姗, 赵芳, 肖剑, 张春良
2020, 41(8): 882-88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04
摘要
(
761
)
HTML
PDF
(461KB) (
1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白藜芦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SD大鼠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中的作用。
方法 用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白藜芦醇组、糖皮质激素组和对照组各15只。白藜芦醇组给予白藜芦醇灌胃治疗28 d,糖皮质激素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28 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8 d。比较3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肺顺应性(compliance of lung, CL)、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curve, MMF)、0.3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0.3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0.3/FVC)]和心脏功能结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右心室游离壁质量、左心室和室间隔质量,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ight ventricle/(left ventricular+interventricular septum,RV/LV+S)],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后,3组CL、PEF 、MMF水平均低于干预前,FEV0.3/FVC水平高于干预前;白藜芦醇组CL、PEF 、MMF、FEV0.3/FVC水平高于糖皮质激素组和对照组,糖皮质激素组CL、PEF 、MMF、FEV0.3/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组LVEF、LVEDD、IVST、LVPWT、右心室游离壁质量、左心室+室间隔质量、RV/(LV+S)均高于干预前,白藜芦醇组LVEF高于糖皮质激素组和对照组,LVEDD、IVST、LVPWT、右心室游离壁质量、左心室+室间隔质量、RV/(LV+S)低于糖皮质激素组和对照组,糖皮质激素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IVST、LVPWT、右心室游离壁质量、左心室+室间隔质量、RV/(LV+S)低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白藜芦醇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对于糖皮质激素,白藜芦醇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SD大鼠的肺功能、延缓心脏功能及结构恶化速度,改善预后,可避免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高血糖、骨质疏松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白藜芦醇的上述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以期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未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炎症指标分析
王正, 王震, 柴书坤, 刘荣惠, 史金英, 孟爱宏
2020, 41(8): 888-89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05
摘要
(
529
)
HTML
PDF
(362KB) (
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影像上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患者与未合并支气管扩张的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白细胞计数(leukocyte,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e,N%)、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炎症指标的比较,提高对合并支气管扩张的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认识。
方法 选取132例COPD 患者,根据胸部HRCT分为A组(合并支气管扩张)47例、B组(不合并支气管扩张)8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动脉血气分析、WBC、N%、CRP、PCT等炎症指标;并比较分析A组内吸烟患者与不吸烟患者之间WBC、N%、CRP、PCT等炎症指标。
结果 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动脉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低于B组,而WBC、N%、CRP、PCT、日常咳脓痰量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吸烟患者WBC、N%、CRP、PCT均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更重,吸烟影响更大,与WBC、CRP、PCT等炎症指标关系密切。PCT及CRP对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病情判断存在一定诊断价值。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徐丽莎,汪锐,周乾晓,刘勤,何凤鸣,冯灵*
2020, 41(8): 892-895.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06
摘要
(
816
)
HTML
PDF
(360KB) (
1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HT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良好组22例和不良组18例,比较两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HT临床特征:HT患者中,脑叶梗死占52.50%,大面积梗死占65.00%,心源性脑栓塞型(cardioembolism,CE)占62.50%;HT发生在发病后8~14 d占57.50%;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占90.00%,脑实质内血肿(parenchyma haematoma,PH)占10.00%;HT发生后症状加重占42.50%。良好组和不良组性别、吸烟史、卒中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服用抗凝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NIHSS评分>12分、服用抗凝药物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叶梗死、大面积梗死和CE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更容易发生HT,HT多发于急性脑梗死后8~14 d内,多数为HI型,大部分患者不会发生症状加重。NIHSS评分>12分、服用抗凝药物是影响HT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胃多发白色扁平隆起病变:一种新型胃增生性息肉
周胜云, 段志辉
2020, 41(8): 896-898,90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07
摘要
(
2280
)
HTML
PDF
(360KB) (
1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胃多发白色扁平隆起病变(multiple white and flat elevated lesions,MWFL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行胃镜检查的患者926例。采用传统白光和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技术观察胃黏膜,分析MWFLs的临床病理和内镜特征。
结果 926例受试者中诊断MWFLs 75例,检出率为8.1%(75/926)。MWFLs阳性组女性占比和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占比高于MWFLs阴性组,年龄大于MWFLs阴性组(P<0.05);2组幽门螺杆菌阳性、胃黏膜萎缩、PPIs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WFLs病理结果为黏膜慢性炎及胃底腺小凹上皮增生性变化,未见肠上皮化生及萎缩改变。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112,95%CI:1.180~3.762),年龄(>55岁)(OR=2.541,95%CI:1.400~4.611)、服用PPIs(OR=1.951,95%CI:1.052~3.613)是MWFLs的危险因素。
结论 老年、女性、长期口服PPIs是MWFLs的危险因素,病理学表现为胃底腺小凹上皮增生。内镜医师应该注意避免与肠上皮化生混淆。
乌司他丁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疗效以及对sTREM-1、HBP水平及th17/treg的影响
常青, 陈豆豆, 吴魏芹, 张劲松
2020, 41(8): 899-90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08
摘要
(
672
)
HTML
PDF
(434KB)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乌司他丁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ssed on myeloid cells 1,sTREM-1)、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protein,HBP)水平和辅助性T细胞17(T help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T regular cell,Treg)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脓毒症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血清HBP和sTREM-1水平、T细胞亚群、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7 d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54/6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0,P=0.034)。两组APACHEⅡ评分组间、时点间和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BP和sTREM-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血清HBP和sTRE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Th17和Treg(CD4+ CD25+、CD4+ CD25high)表达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Th17和Treg(CD4+ CD25+、CD4+ CD25high)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均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均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PLT和FIB均显著升高,PT、APTT和TT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0,P=0.609)。
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调节sTREM-1、HBP水平及Th17/Treg表达率,改善免疫、凝血功能,促进预后。
重症肌无力肌群耐力评分量表信度效度评价
乞国艳, 刘鹏, 顾珊珊, 刘朝英, 李永召, 董会民
2020, 41(8): 905-90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09
摘要
(
848
)
HTML
PDF
(390KB) (
2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重症肌无力肌群耐力评分量表(Myasthenia Gravis muscular endurance scale,MGMES)在中国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
方法 选取MG患者60例,固定由2~3名MG专科医师,应用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Quantitative Myasthenia Gravis Score,QMGS)、重症肌无力复合量表(Myasthenia GravisComposite,MGC)、重症肌无力绝对和相对评分法(Absolute and Relative Score of MG,ARS-MG)和MGMES进行检查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通过Cronbach′s α系数进行评价,量表重测信度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efficient,ICC)进行评价,量表结构效度通过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Bartlett球型检验和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校标关联效度和量表之间的相关性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评价。
结果 MGMES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为0.854)和重测信度(ICC为0.987,P<0.01)。有4项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69.51%,结构效度良好。与QMGS高度相关(r=0.806,P<0.01),与MGC、ARS-MG中度相关(r=0.745、0.675,P<0.01)。
结论 MGME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全面、准确体现MG的严重程度,可以进一步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冯彦景, 殷智晔, 李素方, 李艳君
2020, 41(8): 910-91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10
摘要
(
1551
)
HTML
PDF
(409KB) (
1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下肢膝以下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型糖尿病合并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狭窄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严格控制血糖及抗动脉硬化治疗,对照组单用贝前列素钠治疗;观察组采用贝前列素钠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PSV)、管径狭窄率指标,比较疗效。
结果 治疗后,两组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ABI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AB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PSV明显减慢,管径狭窄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个动脉PSV较对照组显著减慢,管径狭窄率较对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前列素钠能更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膝以下动脉狭窄患者的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改善ABI指数,其机制考虑与联合用药能更有效的降低峰值血流速度,减轻血管管径狭窄率,改善下肢缺血有关。
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鲍双振, 杨进强, 王志超, 赵风龙, 尹长恒, 邢宏利
2020, 41(8): 915-918,93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11
摘要
(
1348
)
HTML
PDF
(412KB) (
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绝经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对照组采取来曲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年。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和24个月后比较两组血脂水平、心血管事件及乳腺癌复发转移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脂水平均升高(P<0.01),但研究组患者治疗12和24个月后血脂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乳腺癌复发转移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不仅能有效调节来曲唑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所致的血脂代谢异常,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影响乳腺癌疾病的治疗。
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阳, 王皓, 陈伟, 邸泰霖, 韩克松, 姜玉石
2020, 41(8): 919-92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12
摘要
(
1119
)
HTML
PDF
(368KB) (
1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节消退情况、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CD4+、CD8+、CD4+/CD8+水平变化不明显,对照组CD4+、CD4+/CD8+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CD8+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结节消退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效果较传统切除术好,手术创伤小,术后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且对术后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可靠。
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杨俊, 孙晓枫, 刘建鑫, 康慧斌, 刘东远, 张洪兵
2020, 41(8): 923-92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13
摘要
(
625
)
HTML
PDF
(400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74例,依据患者术后6个月时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45例和较差组(mRS 3~6分)29例,并对可能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2组在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史、饮酒史、抗血小板或抗凝史、脑出血病史、动脉瘤部位、多发动脉瘤、手术时间、再出血、癫痫、非神经系统严重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在年龄≥70岁、Hunt-Hess分级Ⅲ~Ⅴ级、合并虚弱症、手术时机>3 d、动脉瘤直径≥7 mm、发生脑缺血卒中和脑积水比例比预后较差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虚弱症、手术时机及脑缺血卒中对预后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动脉瘤直径及脑积水对结果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行开颅手术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Hunt-Hess分级、虚弱症、手术时机、脑缺血卒中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RPLU、FURL及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研究
史建国, 王卫宁, 杨晓霞, 韩刚, 王领军
2020, 41(8): 928-93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14
摘要
(
687
)
HTML
PDF
(423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lithotomy,RPLU)、输尿管软镜碎石清石术(lithotripsy with flexible ureteroscope,FURL)及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种不同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以明确直径大于1.5 cm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最佳处理方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9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收集其术前术中资料,按术式不同分为RPLU组56例、FURL组55例、PCNL组48例。对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FURL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RPLU组和PCN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PLU组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100%,100%)稍高于FURL组(90.9%,94.5%)和PCNL组(93.8%,93.8%),3组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均安全有效,FURL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更具有优势。
全反式维甲酸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路保赛, 国平英, 尹跃伟, 冯腾飞, 梁壮, 黎玮
2020, 41(8): 933-939,956.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15
摘要
(
377
)
HTML
PDF
(565KB) (
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附睾上皮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方法 以LPS诱导附睾上皮细胞建立炎症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atRA、atRA受体抑制剂处理,以及转染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的小干扰RNA,敲低细胞中内源性TGF-β1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1β、IL-6、TNF-α的分泌量,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附睾上皮细胞中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LPS组附睾上皮细胞中IL-1β、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给予不同浓度的atRA处理后小鼠附睾上皮细胞的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呈浓度梯度依赖性(P<0.01)。LPS组附睾上皮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β、IL-6和TNF-α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给予不同浓度的atRA处理后小鼠附睾上皮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呈浓度梯度依赖性(P<0.01)。LPS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中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给予不同浓度atRA处理后小鼠附睾上皮细胞中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呈浓度梯度依赖性(P<0.01)。Si-TGF-β1组TGF-β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Ctl组(P<0.01)。atRA+Si-Ctl+LPS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IL-1β、IL-6和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Control+LPS组,atRA+Si-TGF-β1+LPS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IL-1β、IL-6和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atRA组(P<0.01)。atRA+Si-Ctl+LPS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1β、IL-6和TNF-α 含量低于Control+LPS组,atRA+Si-TGF-β1+LPS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atRA组(P<0.01)。atRA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中维甲酸α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RARα)和维甲酸β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 beta,RARβ)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Normal组(P<0.01)。atRA组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Control组,atRA+BMS 195614组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atRA组(P<0.01)。
结论 atRA可以抑制LPS诱导小鼠附睾上皮细胞炎性反应,其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与RARα受体结合上调TGF-β1的表达而抑制其抗炎反应。
横向骨搬移技术联合PRP对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因子的影响
贺银习, 陈彦霞, 许英, 郭宇松, 田利军, 刘品力
2020, 41(8): 940-943.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16
摘要
(
621
)
HTML
PDF
(387KB) (
1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以及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双重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液血清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糖尿病足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清创后以PRP外敷创面,治疗组给予PRP外敷创面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用药后抽取静脉血,监测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GF、VEGF、bFGF、PDGF和CGRP检测值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联合PRP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EGF、VEGF、bFGF、PDGF和CGRP水平。
NGF、纳洛酮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及PDCD5、8-OHDG表达的影响
吴晓旭
2020, 41(8): 944-947,95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17
摘要
(
557
)
HTML
PDF
(406KB) (
1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纳洛酮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对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和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 deoxyguanosine,8-OHDG)水平变化的影响。
方法 选取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纳洛酮联合NGF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检测并记录两组意识恢复时间、惊厥消失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血清PDCD5和8-OHDG水平。评估两组治疗1年后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relopmental index,MDI)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er developmental index,PDI)。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7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惊厥消失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NBN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PDCD5和8-OHDG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PDCD5和8-OHD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1年后MDI和PDI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NGF、纳洛酮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能够降低PDCD5和8-OHDG表达,减少脑组织损伤,抑制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患儿心理和运动发育。
牙髓血运重建术和氢氧化钙用于年轻恒牙活髓切断的临床观察
朱妮蔓,张诚壹,熊亚芳*
2020, 41(8): 948-95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18
摘要
(
880
)
HTML
PDF
(393KB) (
1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牙髓血运重建术、氢氧化钙治疗行活髓切断术的年轻恒牙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 选取98例(98颗患牙)7~16岁行下颌前磨牙活髓切断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49例,行牙髓血运重建术)和对照组(49例,行氢氧化钙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完全治疗6个月后, 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69.39%),不良反应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3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牙根管壁厚度( 2.54±0.32) mm及牙体长度(21.50±1.70) mm分别高于对照组牙根管壁厚度(2.21±0.31) mm及牙体长度(20.80±3.50) 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牙髓血运重建术比氢氧化钙糊剂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治疗中更具优势,操作简便,可有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心脏CTA诊断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异常的价值
井淑艳, 张家恺, 刘春颖, 侯瑞鸿, 杨文昆, 任庆云
2020, 41(8): 952-956. doi:
CTA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19
摘要
(
459
)
HTML
PDF
(407KB) (
1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心脏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者冠状动脉变异检出及诊断能力。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心脏CTA检查的复杂性CHD伴有冠状动脉异常的患者35例,分析其冠状动脉变异类型。
结果 由2名放射科CT血管成像专项高年资医生独立对有冠状动脉异常的复杂性CHD患者35例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72,P<0.001),且一致性好(Kappa指数=0.835)。本研究共发现43处变异,主要涉及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数目异常、走行异常、终止异常及发育不良5类变异,其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最多,共31处(72.1%)。
结论 心脏CTA能良好地显示复杂性CHD患者的冠状动脉变异数目及类型,为临床心外科手术计划及决策提供更直观准确的影像依据。
2种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血尿标本对策及评价
杨洪乐, 杜欢欢, 杨丽妙, 李彦会, 宋建强, 汪冉
2020, 41(8): 957-96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20
摘要
(
499
)
HTML
PDF
(388KB) (
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明确2种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不同血红蛋白浓度血尿的规律,尝试探索相关处理对策。
方法 制备15例不同血红蛋白浓度的模拟血尿样本,以科宝XL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和贝克曼IRIS iQ200〖JP2〗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分别进行离心前后的平行对照检测,对比分析11项检测指标。
结果 当待检样本中血红蛋白浓度达到1 g/L〖JP〗时,科宝XL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将会报告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假阳性结果,随着浓度不断加大,胆红素、亚硝酸盐、酮体、尿胆原、比重和维生素C依次产生假阳性结果;当待检样本中血红蛋白浓度达到5 g/L,贝克曼IRIS iQ2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则报告胆红素假阳性结果,到达19 g/L时,KET产生假阳性结果。其他项目未见明显影响。
结论 利用这2种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进行不同血红蛋白浓度的血尿标本检测时,报告结果应结合各自的抗干扰能力特点。
硫化氢对血管性痴呆后炎症的保护机制
任利民1,郭琪2,夏杰2,李军涛1,李曼2,曹丹丹2*
2020, 41(8): 963-96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21
摘要
(
388
)
HTML
PDF
(3060KB) (
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后炎症的保护机制。证明H2S抗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用纯系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四血管阻断法(4-vessel occlusion,4-VO)制作VD模型,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Western blot法检测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 beta-synthase,CBS)表达情况。
结果 模型组(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大鼠出现了明显的细胞损伤;10 mg/kg H2S治疗组(IR+NaHS)神经元数量有所增加,20 mg/kg IR+NaHS组神经元存活状态明显改善;H2S治疗+羟氨组(IR+NaHS+HA)组与20 mg/kg IR+NaHS相比出现了明显的细胞损伤。
结论 脑缺血前给予一定剂量的NaHS可有效地减轻全脑缺血的损伤,且大剂量组的保护作用更明显。而CBS的抑制剂羟氨 (hydroxylamine,HA)可以抑制上述作用;并进一步证实H2S的抗脑缺血的保护机制。
妊娠期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分析及初步探讨
刘静, 山丹, 王建东
2020, 41(8): 967-97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22
摘要
(
500
)
HTML
PDF
(397KB) (
1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期确诊妊娠期乳腺癌的基本方法,降低母儿不良结局,为临床诊疗妊娠期乳腺癌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十年妊娠期乳腺癌高危病例581例,总结阳性病例特点,并以此为依据,于2018年对482例妊娠期乳腺癌高危人群进行前瞻性研究。
结果 在病例回顾性分析中:妊娠期乳腺癌高危孕产妇共581例,整体的变化趋势为稳定增长。确诊妊娠期乳腺癌患者8例,其中7例均不在上述581例高危人群中。在前瞻性研究中:根据拟定出的筛查妊娠期乳腺癌的高危人群的条件共产检3 876例,其中2例为妊娠期乳腺癌患者。
结论 近年来妊娠期乳腺癌的发病率为增长趋势,与妊娠期乳腺癌的高危率不断提升有关。中国抗癌协会诊治指南与规范中所指定的高危人群对于孕产妇的筛查来说存在着漏诊情况,而新的筛查标准能够早期发现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并及时诊治,以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因此,新的筛查模式有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的可能性。
胫骨平台Hoffa骨折
李启才, 朱剑, 朱燕宾, 叶志鹏, 于腾波, 张英泽
2020, 41(8): 972-973,封三.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23
摘要
(
339
)
HTML
PDF
(287KB) (
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1例特殊的胫骨近端骨折-胫骨平台Hoffa骨折,男性,41岁,被他人踹伤左小腿外侧后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X线片及CT显示胫骨平台后内侧劈裂骨折。采用双反牵引顺势复位微创固定技术治疗。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及临床效果满意。胫骨平台Hoffa骨折多因受伤时膝关节处于屈曲位,来自股骨髁的垂直剪切力作用于胫骨内侧平台后侧引起的,容易漏诊。尽量采取微创技术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卫生人员的能力要求及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路径思考
潘莹1,刘佳楠1,席彪2,牛玉杰3,邳克江1*
2020, 41(8): 974-97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24
摘要
(
384
)
HTML
PDF
(385KB) (
1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137在精神疾病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蔡冰玉, 慕长文(综述), 王欢欢, 杨勇飞(审校)
2020, 41(8): 977-98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25
摘要
(
535
)
HTML
PDF
(552KB) (
4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的研究现状
王燕, 贡丽雅(综述), 石剑, 高强(审校)
2020, 41(8): 983-98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26
摘要
(
523
)
HTML
PDF
(393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杨芳, 严晶(综述), 刘丽娜, 叶柏(审校)
2020, 41(8): 987-99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8.027
摘要
(
549
)
HTML
PDF
(446KB) (
1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