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4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3-12-25
    论文
    甲状腺术中发现咽食管憩室1例
    徐迎春;徐峰;田井琦
    2013, 34(12):  0-0. 
    摘要 ( 281 )   HTML   PDF (898KB) ( 5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动态
    2013, 34(12):  0-0. 
    摘要 ( 79 )   HTML   PDF (748KB) ( 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恶性肿瘤导致高血钙危象1例
    脱红芳;王春城;张万星;彭彦辉
    2013, 34(12):  0-0. 
    摘要 ( 142 )   HTML   PDF (841KB) ( 3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异位妊娠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后输卵管残端妊娠2例分析
    宋桂英;李红;张晶
    2013, 34(12):  0-0. 
    摘要 ( 137 )   HTML   PDF (839KB) ( 2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郝秀菊;张传静;辛燕
    2013, 34(12):  0-0. 
    摘要 ( 159 )   HTML   PDF (921KB) ( 3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例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临床和病理分析
    陈丽莉;范国洽;白婧;周亚茹
    2013, 34(12):  1489-1489. 
    摘要 ( 317 )   HTML   PDF (1121KB) ( 2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 paralysis,HOPP)患者的临床及骨骼肌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做骨骼肌活检的HOPP患者20例,均行血钾、肌酸激酶、心电图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 20例患者中,原发性HOPP组1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HOPP组(TPP组)4例.TPP组的起病年龄较原发性HOPP组晚,(42.75±9.36)岁vs(24.81±5.49)岁(P<0.01);原发性HOPP组与TPP组分别有43.75%(7/16)和25.00%(1/4)的患者存在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异常增高;2组患者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2±0.30)mmol/L vs (2.58±0.13)mmol/L);20例患者中,有8例(40.00%)骨骼肌活检见肌纤维胞浆中存在典型"管聚集"现象,其中原发性HOPP组7例,TPP组1例.结论 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管聚集"的发病率为40.00%,8例患者存在肌纤维网结构紊乱、"管聚集"现象,原发性HOPP组"管聚集"现象较TPP组更常见; 原发性HOPP组发病年龄较早.
    硫酸镁对急性肺动脉高压实验室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卢宏志;张冰;单冰竹;潘文森
    2013, 34(12):  1493-1493. 
    摘要 ( 335 )   HTML   PDF (904KB) ( 1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硫酸镁(MgSO4)对实验室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影响机制.方法 30只杂种犬,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control)、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组以及MgSO47.0、MgSO48.0和MgSO49.0组,其中Control组不给于任何处理,PH组为急性肺动脉高压(acute pulmonary hypertension,APH),其余MgSO47.0、MgSO48.0及MgSO49.0组造成APH稳定30min后,分别静脉给予MgSO4并维持血MgSO4浓度为7.0mmol/L、8.0mmol/L及9.0mmol/L.肺动脉、股动脉插管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体循环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静脉取血检测血浆APH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栓素(thromboxane A2,TXA2)以及6-酮前列腺素(6-keto-PGFla).结果 ①PH组MPAP较Control组显著升高,MgSO47.0、MgSO48.0及MgSO49.0组MPAP均较PH组显著下降,其中MgSO49.0下降最明显;②PH组MAP较Control组显著降低,其余3组MAP较PH组显著升高,其中MgSO49.0升高最明显.③PH组ET-1、TXA2及6-keto-PGFla较Control组显著升高;MgSO47.0、MgSO48.0及MgSO49.0组ET-1、TXA2较PH组显著下降,而6-keto-PGFla显著升高,其中MgSO49.0 组ET-1、TXA2及6-keto-PGFla较PH组变化最明显.结论 MgSO4可显著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血流动力学紊乱,这与其抑制缩血管因子并促进舒血管因子释放有关.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2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王立群;王永进;梁朝辉;焦保华;张皓峰
    2013, 34(12):  1498-1498. 
    摘要 ( 328 )   HTML   PDF (1315KB) ( 2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2(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receptor type 2,CRFR2)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收集35例手术切除的胶质瘤组织标本及培养人类胶质母细胞瘤株U87,进行CRFR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取5例泌乳素垂体腺瘤组织标本作为阳性对照及5例正常脑组织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CRFR2着色于肿瘤细胞膜,在不同类型、级别的脑胶质瘤中均有着色,且随肿瘤病理级别增高而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脑组织中呈阴性表达,U87细胞株中存在CRFR2高表达.结论 CRFR2可能参与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形成,但其具体作用及机制不详.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低体质量患儿血浆偶联因子6的含量及意义
    闫芳;LIU Yanbing;刘艳兵;王军;张会军;吕瑛;李志杰
    2013, 34(12):  1501-1501. 
    摘要 ( 316 )   HTML   PDF (920KB) ( 2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浆中偶联因子6(coupling factor 6,CF6)含量的变化,以探讨CF6在本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8月16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3组,先天性心脏病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组41例为对照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但未达到重度肺动脉高压组76例为A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组43例为B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不同组别血浆中CF6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CF6含量(199.5±44.7)ng/L,A组(168.7±99.8)ng/L,B组(305.4±81.7)ng/L.对照组与A组之间CF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F6含量较对照组、A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低体质量患儿血浆中CF6含量明显升高,提示CF6可能在其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胆囊癌诊疗80例分析
    闫长青;刘学青;秦建章;戚诚;张建生;郭建华
    2013, 34(12):  1504-1504. 
    摘要 ( 298 )   HTML   PDF (899KB) ( 2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胆囊癌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的相关指标,提高早期诊断率,最终达到改善预后.方法 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治疗的胆囊癌患者80例,以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患者90例作为对照,对2组进行组间比较及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间在患病年龄、腹胀纳差、胆囊占位、胆囊壁厚、肝门区肿大淋巴结、肝内外胆管扩张间存在差异;在实验室检查方面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tigen 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50(carbohydrate atigen 50,CA50)、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GT)、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存在差异.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的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综合超声、CT、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胆囊癌术前诊断率.控制胆囊癌的高危因素能有效预防胆囊癌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对于胆囊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是胆囊癌临床治疗的关键.胆囊癌的临床分期对胆囊癌的预后影响大.提高胆囊癌早诊率是提高胆囊癌治疗水平的关键.
    去甲斑蝥素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及对bax、bcl-2、半胱天冬酶3和细胞色素C凋亡相关因子影响
    王天??吕海涛;李猛;张小艳;刘建华
    2013, 34(12):  1509-1509. 
    摘要 ( 244 )   HTML   PDF (1016KB) ( 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去甲斑蝥素对人胆管癌细胞株RBE细胞抗肿瘤作用及bax、bcl-2、活化半胱天冬酶3和细胞色素C转录及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胆管癌RBE细胞,在不同浓度去甲斑蝥素中干预一定的时间,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去甲斑蝥素对胆管癌RBE细胞抑制作用,膜联蛋白/碘化丙啶(annexinV/PI)双染检测凋亡率,免疫印迹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ax、bcl-2、活化半胱天冬酶3、细胞色素C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胆管癌RBE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去甲斑蝥素作用后增殖明显受到抑制.AnnexinV-FITC/PI检测显示去甲斑蝥素能诱导RBE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有更高的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显示bax、活化半胱天冬酶3和胞浆内细胞色素C转录和表达升高,bcl-2转录水平降低.结论 去甲斑蝥素对胆管癌RBE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可能通过增加bax、抑制bcl-2的转录和表达,释放细胞色素C激活半胱天冬酶3诱导RBE细胞凋亡.
    一次性切口牵开固定器在保胆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王岩;马朋羽;王桂琦;崔华民;温亚彬;宋铁鹰
    2013, 34(12):  1513-1513. 
    摘要 ( 238 )   HTML   PDF (883KB) ( 2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一次性切口牵开固定器在腹腔镜辅助硬质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 年3月保胆取石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腹腔镜辅助硬质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组(C组,n=50),腹腔镜辅助经一次性切口牵开固定器硬质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组(X组,n=50),比较2组手术时间、气腹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应用镇痛药物例数、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X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应用镇痛药物例数均短于或少于C组(P<0.05),而2组气腹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无腹腔感染、腹腔出血、胆漏、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出现,随访12个月,未发现胆囊结石复发.结论 将一次性切口牵开固定器应用在保胆取石术中安全可行,具有手术创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后腹腔乳糜漏的临床分析
    杨东东;武雪亮;何琨;张建峰;王立坤
    2013, 34(12):  1517-1517. 
    摘要 ( 426 )   HTML   PDF (872KB) ( 10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术后腹腔乳糜漏的病因、诊治及预防.方法 对641例行结肠癌CME术后发生乳糜漏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术式(开腹组与腹腔镜组)、不同部位(左半结肠与右半结肠)乳糜漏的发生率.结果 24例患者(3.7%)术后发生乳糜漏,开腹组与腹腔镜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0%(9/296)和4.3%(15/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半结肠CME术后腹腔乳糜漏发生率为7.9%(17/215),左半结肠CME术后乳糜漏发生率为1.6%(7/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患者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禁食、肠外营养、静脉使用生长抑素、抗感染治疗和延迟拔除腹腔引流管)均获治愈,1例行腹腔淋巴管漏口结扎术并局部使用医用OB胶治愈,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 结肠癌CME术开腹与腹腔镜在预防腹腔乳糜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半结肠CME术式是腹腔乳糜漏的高危因素,术后腹腔乳糜漏经积极非手术治疗有效.
    IGFBP-3基因-202A/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膀胱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王魏龙;唐良友;王定勇
    2013, 34(12):  1521-1521. 
    摘要 ( 220 )   HTML   PDF (889KB) ( 2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基因-202 A/C多态性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以中国四川人群为研究对象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98例膀胱癌患者为病例组,15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单核苷酸多态性(rs2854744)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IGFBP-3-202 A/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65,P=0.002;χ2=11.545,P=0.001).携带AA基因型发生膀胱癌的风险是CC基因型的0.224倍(OR=0.244,95% CI=0.109~0.549,P=0.001),携带等位基因A是等位基因C的0.531倍(OR=0.531,95% CI=0.368~0.766,P=0.001).基因型AA和AC较基因型CC发生浸润性膀胱癌风险显著降低(OR=0.211,95% CI=0.081~0.548,P=0.001;OR=0.150,95% CI=0.036~0.631,P=0.010),携带等位基因A发生浸润性膀胱癌风险是携带等位基因C的0.363倍(OR=0.363,95% CI=0.191~0.691,P=0.002).结论 IGFBP-3-202 A/C多态性可能是膀胱癌的危险因素.
    CD117和Ki67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段爱红;吴小华;孙志强;杨丽萍
    2013, 34(12):  1525-1525. 
    摘要 ( 532 )   HTML   PDF (999KB) ( 5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CD117及Ki67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60例卵巢上皮性癌标本及20例卵巢正常组织中CD117及Ki67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卵巢上皮性癌标本中CD117阳性表达率65.0%,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的10.0%(P<0.05);Ki67表达率阳性表达率76.7%,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卵巢癌组CD117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组(P<0.05);而且CD117、Ki67阳性表达率随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进展及残余肿瘤大小而升高(P<0.05).CD117与Ki67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CD117和Ki67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CD117和Ki67的检测可用于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恶性程度及其预后.
    翼状胬肉中端粒酶活性和PCNA的表达
    杨洁;卫玉彩;包永琴;郭从容;翟英;杨欣
    2013, 34(12):  1529-1529. 
    摘要 ( 302 )   HTML   PDF (1006KB) ( 1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hTERT 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初发型进展期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2例翼状胬肉、8例正常结膜组织中hTERT和PCNA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染色法检测2组hTERT mRNA的表达.结果 hTERT、hTERT mRNA和PCNA在翼状胬肉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膜(P<0.05).hTERT与hTERT mRNA,hTERT、hTERT mRNA与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与hTERT、hTERT mRNA和PCNA的异常表达有关,两者的协同表达,促进了细胞的增生,参与了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
    高频超声在评价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杨瑞敏;郭继忠;王义成;张凡;林彦涛;罗兵
    2013, 34(12):  1532-1532. 
    摘要 ( 287 )   HTML   PDF (886KB) ( 3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术前经超声检查的29例甲状腺癌患者,分析颈部淋巴结超声二维显像及e-Flow血流成像特点,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计数淋巴结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血管组织形态,并将超声显像特点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9例患者经病理证实有转移性淋巴结102个,非转移性淋巴结32个.83个(81.4%) 转移性淋巴结纵横比<2;81个(79.4%)转移性淋巴结边界不清;76个(74.5%)转移性淋巴结内回声不均匀;41个(40.2%)内部看见点状高回声,经病理证实为钙化或胶体析出;12个(11.8%)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内部看见囊性变.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彩色血流以Ⅱ、Ⅲ级为主;非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彩色血流以0、Ⅰ级为主.2种淋巴结组上述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VD值比较,转移性淋巴结组MVD值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分级与CD34、CD105标记的转移性淋巴结形态比较,低血流分级(0、Ⅰ级)以点状、线状血管为主,而高血流分级(Ⅱ、Ⅲ级)以带状、网状血管为主,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二维显像结合e-Flow超声成像技术对于鉴别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疼痛管理对于癌痛患者知识获得及满意度的影响
    景风敏;王会敏;张玉乾
    2013, 34(12):  1536-1536. 
    摘要 ( 311 )   HTML   PDF (871KB) ( 3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对于癌痛患者知识掌握以及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抽样方式将330例存在癌痛的癌症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16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170例除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外,为每位癌痛患者建立疼痛档案,进行个体化的指导,比较2组在癌痛用药知识、掌握自我疼痛评分方法以及对疼痛知识健康教育满意度方面的差异.同时对330例癌痛患者进行知识需求内容、健康教育知识获得途径选择方面的调查.结果 对照组和干预组采用方法实施前药物知识掌握和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2组在药药知识和疼痛评分掌握以及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癌痛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建立疼痛档案能提高患者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能提高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实用.通过调查,癌痛患者最需要的健康教育内容为了解所用药物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最喜欢的交流方式是与医护人员进行交谈.
    癌症晚期患者家属照顾者疲劳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璐;李书梅;杨冬梅;杨娟丽;张书颖;温丽丽
    2013, 34(12):  1539-1539. 
    摘要 ( 346 )   HTML   PDF (874KB) ( 2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癌症晚期患者家属照顾者疲劳状况,并探讨疲劳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调查108例癌症晚期患者家属照顾者,应用疲劳自评量表以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调查并描述癌症晚期患者家属照顾者的疲劳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状况,分析疲劳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癌症晚期患者家属照顾者总体疲劳发生率为100%,其中中度以上疲劳的发生率较高,占疲劳总数的51.9%.疲劳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方面,中、重度疲劳的家属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轻度疲劳的家属照顾者(P<0.01);在社会关系领域方面,重度疲劳的家属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低于轻度疲劳的家属照顾者(P<0.05).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照顾者的疲劳状况普遍存在,疲劳症状明显的家属照顾者,其生活质量下降.
    利伐沙班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风险的影响
    马建新;纪刚;刘日;董江涛;陈百成;王一
    2013, 34(12):  1542-1542. 
    摘要 ( 335 )   HTML   PDF (878KB) ( 3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利伐沙班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 2007 年12月-2011 年6月将符合选择标准的99例初次行THA 的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2组,其中利伐沙班组49例,对照组50例.2组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均一致.利伐沙班组每天口服利伐沙班10mg从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至第14天;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应用安慰剂.分别于术前第2天及术后第2天行血常规检查,根据公式计算得出总失血量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下降量;分别记录术中失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及拔管后伤口渗液量,得出显性失血量;记录术后30d内的出血事件.结果 利伐沙班组失血总量及HGB 下降量分别为(1 097.34±211.05)mL 及(34.09±5.01) g/L,对照组分别为(10 204.33±251.02)mL 及(30.99±5.95)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术后显性失血量为(461.02±132.92)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5.93±95.91)mL(P<0.05).术后30 d内利伐沙班组发生出血事件4例(8.1%),对照组仅发生2例(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对THA 术后出血有一定影响,但与安慰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探针药物法评价丁苯酞对大鼠体内CYP2C19酶活性的影响
    杨秀岭;张志清;赵永红;崔文宁;刘剑
    2013, 34(12):  1545-1545. 
    摘要 ( 321 )   HTML   PDF (891KB) ( 3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丁苯酞对大鼠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2C19(cytochrome P450 enzyme 2C19,CYP2C19)活性的影响.方法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灌胃给予植物油;实验组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丁苯酞40、80、160mg/kg(以植物油溶解).对照组和实验组均连续灌胃5d,于第6天尾静脉注射探针药物奥美拉唑(4mg/kg)后由眼底静脉丛取血,血浆样品经二氯甲烷提取,以卡马西平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美拉唑血药浓度.以DAS 2.1.1药物动力学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奥美拉唑药动学参数AUC(0-t)、AUC(0-∞)、t1/2、CLZ、V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对大鼠体内CYP2C19酶活性无影响.
    羟丙基-β-环糊精对氟康唑透皮吸收的影响
    闫佳文;李志强;张永乐;王伟;晋召;冯翠丽
    2013, 34(12):  1549-1549. 
    摘要 ( 330 )   HTML   PDF (893KB) ( 1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考察羟丙基-β-环糊精对氟康唑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扩散装置,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羟丙基-β-环糊精与氟康唑不同形式组合离体鼠皮透皮吸收量.结果 药物经皮渗透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羟丙基-β-环糊精-氟康唑包合物、物理混合物及氟康唑饱和溶液的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9.198 3、4.879 1和1.847 3 μg·cm-2·h-1.结论 羟丙基-β-环糊精-氟康唑包合物比其物理混合物能更有效地促进氟康唑的透皮吸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高血压患者经口腔矫治器治疗后晨起血压的变化
    刘建捷;于静;卢宏志;乔华;孙晶晶
    2013, 34(12):  1552-1552. 
    摘要 ( 300 )   HTML   PDF (855KB) ( 4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口腔矫治器对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21例轻、中度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继续使用原降压药(种类和剂量不变)的基础上睡眠时戴下颌前移式口腔矫治器.患者戴口腔矫治器治疗前及治疗后13周,自测晨起血压并记录,多导睡眠仪监测并记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患者使用口腔矫治器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指数、晨起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矫治器在治疗OSAS的基础上可降低OSAS患者血压.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及疗效的影响
    梁春华;史金英;赵从会;闫书彩;范洁;安媛
    2013, 34(12):  1554-1554. 
    摘要 ( 266 )   HTML   PDF (863KB) ( 3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加个体化心理干预策略,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2组所用方法实施前后生存质量及疗效变化.结果 2组所用方法实施后生存质量均较实施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所用方法实施后,试验组生存质量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疗效.
    荧光血管造影在烟雾病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汪晶;李冬梅;高天;杜世伟;白志峰;毛更生
    2013, 34(12):  1556-1556. 
    摘要 ( 322 )   HTML   PDF (853KB) ( 2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行荧光血管造影(indocyanime green angiography,ICGA)在烟雾病搭桥手术中的应用,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7月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的24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行ICGA检查.结果 ICGA发现吻合口狭窄3例,根据造影结果对吻合口进行调整,术后通过复查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均显示吻合血管通畅.结论 ICGA可以及时有效地判断吻合血管通畅与否,指导手术医师术中进行调整.
    2种植骨方式联合应用治疗多节段老年性腰椎不稳症
    赵晔;徐娟;李书奎;程才;李维彬;刘志伟
    2013, 34(12):  1558-1558. 
    摘要 ( 312 )   HTML   PDF (852KB) ( 1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同时应用后外侧及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老年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 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39例均采取椎间融合及改良后外侧植骨融合方式联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3年,平均2年3个月.评定手术疗效,观察术后植骨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2年植骨均达骨性愈合,术后末次随访时优良率达97.4%.结论 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联合应用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不稳效果确切,是适合老年人的有效的手术方法.
    凋亡途径蛋白XIAP、Caspase-3和Survivin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申薇;梁冰锋;李秀荣;程建新
    2013, 34(12):  1561-1561. 
    摘要 ( 272 )   HTML   PDF (1180KB) ( 1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凋亡调控途径耐药蛋白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es-3)和Survivin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15例正常卵巢组织及80例卵巢癌中XIAP、Caspase-3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 XIAP和Survivin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Caspase-3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IAP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Caspase-3表达与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 Survivin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Caspase-3与XIAP表达呈负相关(P<0.05),Caspase-3与Survivin表达无关联(P>0.05),XIAP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凋亡途径XIAP、Caspase-3和Survivin耐药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的病理特征有关,并且三者在卵巢癌组织中存在相关性,可能在卵巢癌的转化以及耐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02-2012年石家庄第四医院单胎妊娠剖宫产率和产妇选择性剖宫产率的变化趋势
    张英秀;郝惠英;崔改英;李霞;王惠;杨玉秀
    2013, 34(12):  1564-1564. 
    摘要 ( 249 )   HTML   PDF (877KB) ( 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单胎妊娠剖宫产率和产妇选择性剖宫产(cesarean delivery maternal request,CDMR)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对象为2002年1月-2012年12月单胎妊娠生产的产妇64 172例.分析10年间剖宫产率和CDMR率的变化.结果 10年间剖宫产共24 287例,CDMR 8 836例,剖宫产率的城乡差异表现为城市大于农村(P<0.01),但CDM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居民的剖宫产率呈现2006-2010年最高、2011-2012年下降的趋势,而农村居民为逐渐增高的趋势.CDMR率及CDMR占剖宫产的比例无论城乡,均为2006-2010年最高、2011-2012年下降.结论 CDMR已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构成部分.孕妇学校、导乐分娩、无痛分娩及水中分娩等医疗服务的开展可降低剖宫产率和CDMR率.
    NCPAP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反复呼吸暂停的疗效观察
    贾立培;王静
    2013, 34(12):  1567-1567. 
    摘要 ( 282 )   HTML   PDF (875KB) ( 2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反复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并采用NCPAP治疗的原发性反复呼吸暂停早产儿28例作为治疗组.采用回顾性方法将2008年前收治的未采用NCPAP治疗的原发性反复呼吸暂停早产儿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气情况、呼吸暂停持续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1h后治疗组动脉血酸碱度(potential of hydrogen,pH)、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ressure,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暂停持续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PAP是一种安全、相对简单和非侵入性技术,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反复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早产儿经口喂养准备对经口喂养耐受的影响
    王艳梅;孙秉赋;孙玉倩
    2013, 34(12):  1569-1569. 
    摘要 ( 289 )   HTML   PDF (865KB) ( 4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产儿经口喂养准备对经口喂养耐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0月胎龄<34周的早产儿194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量表(neonatal oral motor assessment scale,NOMAS)、新生儿医学指数(neonatal medical index,NMI)及体格检查方式对早产儿进行评估.结果 在194例早产儿中,发生经口喂养不耐受82例(42.3%),经口喂养耐受112例(57.5%);胎龄、口腔运动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影响早产儿对经口喂养的耐受状况(优势比=0.16、0.19、0.39,P<0.05).结论 早产儿发生对经口喂养不耐受的比例较高,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早产儿经口喂养准备的评估,促进早产儿从管饲到经口喂养的转换进程.
    视网膜再脱离患者负性情绪的因素分析和心理护理研究
    杨欣;王红霞;刘影;魏玉华;苏洋;张斌
    2013, 34(12):  1572-1572. 
    摘要 ( 302 )   HTML   PDF (851KB) ( 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视网膜再脱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视网膜再脱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包括人文关怀、有效沟通、对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和放松疗法等.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2组所用方法实施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2组所用方法实施前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所用方法实施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加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视网膜再脱离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
    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在肝细胞癌多次TACE治疗中的意义
    檀增宪;胡永立;许军廷;马国霞;张继光;杨新顺
    2013, 34(12):  1574-1574. 
    摘要 ( 285 )   HTML   PDF (875KB) ( 2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患者多次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变化及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选择320例多次接受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记录血清CHE水平,根据其水平高低分为3组,观察患者接受TACE治疗的次数及3年生存率.结果 与高水平血清CHE患者相比,低水平血清CHE肝癌患者接受TACE治疗的次数减少,3年生存率下降.结论 血清CHE水平可作为一项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为选择TACE介入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对老年人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的影响
    谷昆峰;马琨;蔺发林;杜萍;马朋羽;宋铁鹰
    2013, 34(12):  1576-1576. 
    摘要 ( 296 )   HTML   PDF (868KB) ( 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对老年患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NT-proBNP)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HH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后,AHH组立即输注万汶10mL/kg,于30 min内输完,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的输液方法.分别于患者入手术室(T1)、血液稀释前(T2)、血液稀释中(T3)、血液稀释后(T4)、假体植入时(T5)、手术结束时(T6)及术后24h(T7)各时间点采集静脉血3mL检测血浆NT-proBNP.同时记录液体输注量及总量、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2组T2~T7时点的血浆NT-proBNP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但2组T2~T5时点NT-proBNP与T1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6、T7时点NT-proBNP较T1时点增高(P<0.05);AHH组T1~T6时点NT-proBNP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7时点NT-proBNP较AHH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含量的对数值与血液稀释液体量呈低度正相关(r=0.327,logNT-proBNP=0.0126V+4.132).结论 NT-proBNP可以及时地反映出老年人血容量的变化,但两者仅呈低度正相关,NT-proBNP不能作为容量输注的指导指标,可以作为预警指标应用于老年人.
    BIS与血流动力学监测相结合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刘忠玉;全燕;李刚
    2013, 34(12):  1579-1579. 
    摘要 ( 247 )   HTML   PDF (862KB) ( 2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dex,BIS)与血流动力学监测相结合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20例,A组以BIS与血流动力学监测相结合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麻醉用药,B组以血流动力学变化、体动、流泪及麻醉医师经验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麻醉药用量.结果 A组生命体征较B组平稳(P<0.05),复苏期间情况(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优于B组(P<0.05),术后24h内随访患者无1例发生术中知晓,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结论 BIS与血流动力学监测相结合有利于判断麻醉深度,减少麻醉用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影响比较
    吕桂军;杨小峰;郝玉杰
    2013, 34(12):  1581-1581. 
    摘要 ( 284 )   HTML   PDF (866KB) ( 1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50例,其中A组应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B组应用全身麻醉.观察2组手术前、气腹前、气腹后30min、手术放气后患者的血气分析、血液动力学以及术后唤醒时间、躁动发生例数.结果 2组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2,PaO2)麻醉前与其他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气腹前、气腹30min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二氧化碳分压(pressure of CO2 in artery,PaCO2)气腹前、气腹30min较麻醉前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在麻醉后30min、90min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只有麻醉后30min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90min后2组高、低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浆黏度在麻醉后30min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纤维蛋白原在麻醉后30min时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在麻醉后90min时高于麻醉前,且与同时期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唤醒时间与术后躁动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呼吸、血液循环影响比单纯应用全身麻醉小,且术后唤醒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减小,值得临床应用.
    锁骨骨折复位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张奇;刘松;张如云;李升;王娟;陈伟;张英泽
    2013, 34(12):  1584-1584. 
    摘要 ( 238 )   HTML   PDF (1303KB) ( 2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Ⅰ期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
    张学斌;张英泽
    2013, 34(12):  1585-1585. 
    摘要 ( 339 )   HTML   PDF (865KB) ( 1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部分肋软骨切取器的研制及在肋软骨切取中的初步应用
    张英怀;杨威;蒋崇槟;贾志宇;赵云转;陈彪
    2013, 34(12):  1586-1586. 
    摘要 ( 235 )   HTML   PDF (1281KB) ( 2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脂联素、内脂素水平与高血压伴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王小凤;王瑞英;杨建国;张巍;蔡美娜
    2013, 34(12):  1588-1588. 
    摘要 ( 256 )   HTML   PDF (880KB) ( 2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症中枢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脑电图的分级、构型特点及其对预后的评价
    赵亮;高燕军;李向平;马晓静;朱建军;杨利军
    2013, 34(12):  1591-1591. 
    摘要 ( 265 )   HTML   PDF (886KB) ( 6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心肌损伤疗效分析
    杨丽萍;刘彦霞;王敬君;姚望;杨艳辉
    2013, 34(12):  1594-1594. 
    摘要 ( 305 )   HTML   PDF (877KB) ( 4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影响的探讨
    胡文清;郭玉红;秦晓军;黄晓亮
    2013, 34(12):  1596-1596. 
    摘要 ( 275 )   HTML   PDF (855KB) ( 4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0-2012年石家庄市社区住院医师转岗培训现状调查
    李曼;刘红超;钱卫国;刘诣;肖承昊;蔡会卿
    2013, 34(12):  1598-1598. 
    摘要 ( 281 )   HTML   PDF (838KB) ( 2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谈临床医学科研实验的一些注意事项
    崔冬生;许顺江;张睿;谢冰;张庆富
    2013, 34(12):  1599-1599. 
    摘要 ( 278 )   HTML   PDF (849KB) ( 5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气管狭窄动物模型研究的现状
    李振生;李德新
    2013, 34(12):  1602-1602. 
    摘要 ( 223 )   HTML   PDF (853KB) ( 7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李丽;任骞
    2013, 34(12):  1606-1606. 
    摘要 ( 323 )   HTML   PDF (852KB) ( 2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化系统肿瘤中ABCG2阳性肿瘤干细胞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陈砚凝;王建新
    2013, 34(12):  1610-1610. 
    摘要 ( 249 )   HTML   PDF (849KB) ( 2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