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1-25
    论文
    信息动态
    2014, 35(1):  0-0. 
    摘要 ( 196 )   HTML   PDF (807KB) ( 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神经性水肿3例
    邢胜军
    2014, 35(1):  0-0. 
    摘要 ( 124 )   HTML   PDF (919KB) ( 3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金福英
    2014, 35(1):  0-0. 
    摘要 ( 128 )   HTML   PDF (908KB) ( 2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遵医行为状况调查及对策
    杜凤梅
    2014, 35(1):  0-0. 
    摘要 ( 169 )   HTML   PDF (967KB) ( 4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脉压差与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赵林;张楠;李林芳;毕伟;王藏海
    2014, 35(1):  1-1. 
    摘要 ( 263 )   HTML   PDF (889KB) ( 4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动脉脉压差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脉压差及其程度与动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分析因下肢缺血症状就诊的患者177例.所有患者均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术或者行下肢动脉造影术、溶栓术及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结果 在177例患者中,动脉硬化闭塞症并血栓形成组患者的动脉脉压差均值与单纯动脉硬化闭塞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脉硬化闭塞症并血栓形成患者脉压差明显高于单纯动脉硬化闭塞症者,动脉脉压差在血栓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177例患者中A组(脉压差>70mmHg) 动脉血栓发生率为25.42%,B组(脉压差60~70mmHg)动脉血栓发生率为13.56%,C组(脉压差<60mmHg)动脉血栓发生率为6.7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着动脉压差的增加,其病变动脉中血栓形成率明显增大.在血栓形成组中,脉压差的大小与血栓的长度无明显相关性.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脉压差>70mmHg和脉压差<70mmHg分为2组,去除性别这个混杂因素后,脉压差与动脉硬化闭塞后血栓形成高度相关.结论 动脉硬化血管中动脉血栓的形成与动脉压差密切相关,并且动脉脉压差的程度与动脉血栓的形成直接相关.
    螺内酯治疗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观察
    戴士鹏;李瑞霞;耿涛;张建刚;胡秀钦;徐泽升
    2014, 35(1):  6-6. 
    摘要 ( 275 )   HTML   PDF (884KB) ( 2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螺内酯对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入选门诊及住院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心室射血分数<50%,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75mL/m2,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Ⅰ级)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螺内酯干预组51例(螺内酯30mg/d),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在入选前及药物应用6个月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估室性期前收缩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时,螺内酯组室性期前收缩及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可减少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血清白三烯B4及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研究
    牛艳慧;王鑫;王晓静;郭丽萍
    2014, 35(1):  10-10. 
    摘要 ( 332 )   HTML   PDF (881KB) ( 1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清中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取COPD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稳定期(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及健康者空腹静脉血,离心获得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的LTB4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各组CRP水平.结果 AECOPD和SCOPD患者血清LTB4水平分别是(143.84±20.21)ng/L和(43.82±10.45)ng/L,均显著高于健康者的(13.33±1.71)ng/L(P<0.01);AECOPD和S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分别是(43.77±7.48)mg/L和(11.10±1.34)mg/L,均显著高于健康者的(4.92±1.43)mg/L(P<0.01).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中LTB4、CRP水平明显高于SCOPD患者,SCOPD患者又高于健康者,说明LTB4、CRP参与了COPD的炎症反应,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辅助指标.
    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郭晋平;冯顺易
    2014, 35(1):  13-13. 
    摘要 ( 235 )   HTML   PDF (879KB) ( 1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指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呼吸机脱机时间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氧合指数分别为(345.67±32.61)mmHg和(318.48±37.62)mmHg(t=2.503,P=0.017);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0.81±4.65)分和(19.33±3.77)分(t=1.129,P=0.266);C反应蛋白的浓度分别为(45.05±16.67)mg/L和(57.14±18.98) mg/L(t=-2.194,P=0.034);白细胞介素8的浓度分别为(26.33±5.34) ng/L和(30.00±4.92) ng/L(t=-2.314,P=0.026);脱机时间分别为(162.50±37.95)h和(197.81±44.07)h(t=-2.234,P=0.027);生存率分别为67%和76%(χ2=0.467,P=0.495).结论 大黄能够抑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氧合指数、改善预后.
    胰岛素注射量化教育与随机教育对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吕会新;庞旭哲;耿烨
    2014, 35(1):  16-16. 
    摘要 ( 257 )   HTML   PDF (877KB) ( 1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注射知识量化教育与随机教育对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糖尿病患者1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量化教育组和随机教育组,每组68例.分别按胰岛素注射知识量化教育与随机教育2种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于出院前1d通过知识问卷调查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知识的掌握程度,于出院后每周复诊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连续观察12周,并于出院3个月门诊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与随机教育组比,胰岛素注射量化教育组宣教内容掌握率、患者对教育满意度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胰岛素注射知识量化教育对糖尿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胰岛素注射知识随机教育.
    急性颈髓损伤转ICU的原因及结果分析
    徐帅;李增炎;侯志勇
    2014, 35(1):  19-19. 
    摘要 ( 248 )   HTML   PDF (889KB) ( 2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转ICU治疗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急性颈椎脊髓损伤患者187例,分为转入组46例和未转入组141例,转入组46例患者中41例有呼吸系统并发症,分为死亡组30例和生存组11例,探讨性别、年龄、脊髓损伤节段、损伤的严重程度、吸烟史和治疗方式是否为转ICU及治疗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转入组中≥50岁27例(58.7%)、C1~536例(78.3%)、全瘫者35例(76.1%),比率明显高于未转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吸烟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组中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为41例(89.1%),死亡30例,生存11例,死亡组≥50岁19例(63.3%)、C1~527例(90.0%)、全瘫者26例(86.7%),比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吸烟史、治疗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系统并发症是转ICU的主要原因,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年龄、损伤节段和损伤程度是转ICU的重要因素,也是有呼吸系统并发症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
    耐多药脊柱结核的临床应对措施
    贾晨光;刘丰胜;姚黎明;李秀武;章志华;张金文
    2014, 35(1):  23-23. 
    摘要 ( 320 )   HTML   PDF (884KB) ( 1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耐药规律、耐药菌株对脊柱结核疗效影响及临床应对措施.方法 对2007-2009年临床送结核菌培养的204例确诊为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核菌的耐药规律、了解耐药菌株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耐药菌株脊柱结核的治疗方法.结果 204份标本中,培养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102例,牛型结核分枝杆菌8例,总计培养阳性110例,阳性率53.9%.阳性结果中,耐药菌株26例,耐药发生率占培养阳性的23.6%.耐药菌株中符合耐多药标准的13例,占耐药菌株的50.0%.204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早期骨病灶未愈4例,新发病灶3例,总计7例,其中6例为耐药结核菌感染,6例行2次手术治疗痊愈,1例行3次手术治疗后痊愈.本组193例随访1年,随访病例骨病灶全部愈合.结论 结核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测定在脊柱结核诊断与治疗中有重要意义.耐多药结核菌株对脊柱结核疗效有明显影响.对耐药结核菌株感染要依据药物敏感测定报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耐药脊柱结核早期病灶未愈和新发病灶及时配合合理手术有助于骨病灶愈合.
    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取出椎弓根内固定的疗效比较
    江丽强;赵伟光;刘振武;刘利
    2014, 35(1):  27-27. 
    摘要 ( 240 )   HTML   PDF (880KB) ( 2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研究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取出椎弓根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12月68例后路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取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椎旁肌间隙入路28例,传统后正中入路40例,比较2种入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39.2±8.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1.6±17.2)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0.7%(3/28),传统后正中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50.6±15.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0.8±36.6)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0.0%(4/40).2种入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是一种更好的术式选择.
    针吸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包块的临床研究
    陈晓英;马占儒;郭俊芳;赵海军
    2014, 35(1):  30-30. 
    摘要 ( 208 )   HTML   PDF (878KB) ( 1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针吸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包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3月临床诊断乳腺增生包块患者300例,随机分为针吸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组、针吸治疗组、三苯氧胺治疗组各100例,对比各组治疗乳腺增生包块的效果.结果 针吸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组治愈26例,显效50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0%;针吸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35例,有效3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82%;三苯氧胺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29例,有效38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74.0%.针吸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另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吸联合三苯氧胺组疼痛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24h 62例,36h 28例,48h 5例,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吸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并且疗效维持时间长.结论 针吸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包块,在改善乳腺增生症状和体征方面更有优势,起效更快,适合在基层医院大规模推广.
    15例腹腔镜下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的配合和护理
    马俊英;冯宝洁;吴丽娜;张正茂
    2014, 35(1):  33-33. 
    摘要 ( 320 )   HTML   PDF (885KB) ( 3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的配合和护理的要点.方法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早期卵巢癌患者35例,其中15例行腹腔镜下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另外20例行开腹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术,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15例早期卵巢癌腹腔镜下全面分期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7d.手术前3d严格的肠道准备和手术前2h留置胃管是预防手术中肠胀气导致术视野暴露困难的关键,腹腔镜手术中应遵循严格的无瘤原则是防止切口部位转移的关键,超声刀等能量器械的必备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淋巴囊肿的必要措施,手术后及早进行床上活动和早下地活动是防止肠粘连、肠梗阻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关键,也是术后护理的要点.结论 医务人员手术娴熟的操作技巧、手术团队的紧密配合、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保障,开展腹腔镜下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新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丰富了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癌的护理理论.
    白藜芦醇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丁继存;翟晓翔;唐志铭
    2014, 35(1):  37-37. 
    摘要 ( 252 )   HTML   PDF (3081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的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后,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其增殖状况;分别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其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TGF-β1,Smads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经白藜芦醇干预后,在形态学上可见到典型的凋亡特征;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各不同药物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OD值均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Smad 2、3、4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而Smad 7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通过下调TGF-β1,Smad 2、3、4表达并上调Smad 7表达,来达到其抑制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高频超声对小儿美克尔憩室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李大海;孙静;侯英健
    2014, 35(1):  42-42. 
    摘要 ( 272 )   HTML   PDF (1049KB) ( 2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美克尔憩室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证实的小儿美克尔憩室及其并发症(憩室炎、溃疡出血、穿孔、肠套叠梗阻)超声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 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高频超声对小儿美克尔憩室并发症的诊断符合率为85.0%(34/40),误诊6例.结论 高频彩超对早期发现小儿美克尔憩室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益口含漱液联合维生素B12、金因肽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赵静;梁军利;周志国;景绍武;乔学英;王军
    2014, 35(1):  45-45. 
    摘要 ( 326 )   HTML   PDF (890KB) ( 2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益口含漱液联合维生素B12及金因肽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寻找一种经济、适用、有效的临床防治方法.方法 将101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益口含漱液组)35例,观察1组(益口含漱液加维生素B12组)33例,观察2组(益口含漱液加维生素B12加金因肽组)33例.放射治疗剂量66~72.6Gy/6~7周,2.0~2.2Gy/次,1次/d,5d/周,放疗方式均为调强放射治疗.3组均从放射治疗开始,在常规口腔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含漱液含漱或喷洒3次/d,至放疗结束且患者口腔黏膜损伤恢复正常为止.结果 3组口腔黏膜炎及疼痛不同级别发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Ⅳ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及Ⅳ度疼痛,Ⅲ度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 20.0%(7/35),观察1组30.3% (10/33),观察2组30.3%(10/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疼痛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 11.4%(4/35),观察1组12.1% (4/33),观察2组9.1%(3/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黏膜炎平均愈合时间对照组为(22.7±16.5)d,观察1组(26.6±19.7)d,观察2组(22.1±15.4)d,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口含漱液联合维生素B12及金因肽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所致急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并未优于单纯益口含漱液;益口含漱液可作为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口腔黏膜炎常规防治用药,广泛应用于临床.
    碘125粒子支架植入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王帅兵;杜宝昌;武振明;刘军;齐秀恒
    2014, 35(1):  49-49. 
    摘要 ( 324 )   HTML   PDF (889KB) ( 1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碘125粒子支架植入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无根治机会的晚期食管癌15例,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技术,透视下经口腔置入碘125粒子食管支架.术后第7天开始行氟尿嘧啶+顺铂方案化疗,21d为1个周期,共完成4个周期(进展者换用多西紫杉醇+顺铂).支架放置后1、3、6、12个月复查CT或MRI评估疗效,并记录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5例患者,1个月复查所有病灶均有所控制,进食明显改善,3、6、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66.6%、53.4%、33.3%,1年总生存率为86.7%.未出现大出血、穿孔、感染、放射性肺纤维化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碘125粒子支架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较好,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
    苦参碱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国慧;刘瑞花;李贵霞;张丽霞;张素领
    2014, 35(1):  53-53. 
    摘要 ( 271 )   HTML   PDF (883KB) ( 1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和了解苦参碱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细胞株的促凋亡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于MG63细胞,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苦参碱作用于MG63细胞后,透射电镜下可见到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苦参碱作用于MG63细胞72h后,G0/G1期前面出现凋亡峰,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 苦参碱能明显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在阿魏酸哌嗪脉冲释药片处方优化中的应用
    王乐;陈晶;薛娜;边虹铮;杨欣
    2014, 35(1):  56-56. 
    摘要 ( 274 )   HTML   PDF (1002KB) ( 2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阿魏酸哌嗪脉冲释药片处方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薄膜包衣技术制备阿魏酸哌嗪脉冲释药片,以羧甲基淀粉钠用量和包衣层厚度为考察因素,以释药时滞为考察指标,对羧甲基淀粉钠用量和包衣层厚度进行数学方程的拟合,在优选处方区域内对数学方程进行准确性的验证.结果 拟合后的二次多项式方程相关系数为0.992 2,在优选区域内任意选取的4个处方经三批样品制备后其预测时滞与实测时滞偏差±3.2%以内.结论 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数学方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可用于阿魏酸哌嗪脉冲释药片处方的优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营养状况、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张爱丽;顾振芳;杨晶;韩晓雯
    2014, 35(1):  59-59. 
    摘要 ( 311 )   HTML   PDF (875KB) ( 1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营养状况、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关系.方法 选取45例COPD稳定期患者(COPD组),20例同龄健康者(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脂联素、实际体质量占标准体质量百分比(the percentage of ideal body weight,%IBW)、肱三头肌处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上臂肌围(mid arm muscle circumference,MAMC)、尿肌酐/身高指数(creatinine /height index,CHI) 、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血清前白蛋白(serum prealbumin,Palb)及TNF-α水平,用多参数营养指数评分系统(multi-parameter nutrition index rating system,MNI)评价2组的营养状态.分析脂联素与各营养参数、TNF-α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TNF-α水平升高,脂联素、%IBW 、MAMC降低(P<0.05).COPD组脂联素水平与TNF-α水平呈负相关,与%IBW、TSF呈正相关(P<0.05).COPD组中21例(46.7%)发生了营养不良.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减低,脂联素参与了COPD患者的系统性炎症及营养不良的发生及维持.
    吸烟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王韶华;刘刚;韩颖;郑复鹏;谢永强
    2014, 35(1):  61-61. 
    摘要 ( 299 )   HTML   PDF (873KB) ( 2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吸烟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明确戒烟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有消化道症状的405例患者先分为轻、中、重度吸烟组与不吸烟组,比较各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比较吸烟组中戒烟者与未戒烟者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效率.再按年龄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比较其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结果 各吸烟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显著高于不吸烟组(P<0.05);中度、重度吸烟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高于轻度吸烟组(P<0.05),而中度与重度吸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中戒烟者的消化性溃疡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未戒烟者(P<0.01);≥60岁吸烟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要显著高于<60岁吸烟组(P<0.05).结论 吸烟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且大量吸烟者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更高,老年人吸烟更容易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戒烟可以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甘草酸二胺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功能的影响
    卫志锋;李多;陆继芳;刘圣君;李素敏
    2014, 35(1):  64-64. 
    摘要 ( 250 )   HTML   PDF (871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胺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生理盐水组,每日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0mL;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4.25%腹膜透析液20mL,同时腹腔内注射脂多糖0.6mg/kg,3次/周;己酮可可碱治疗组,除与模型组相同处理外,每日加己酮可可碱6mg/kg腹腔注射;甘草酸二胺治疗组,除与模型组相同处理外,每日加甘草酸二胺10mg/kg腹腔注射.连续用28d,于第30天行2h腹膜平衡试验测定腹膜功能,并留取血液及腹膜透析液用ELISA法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结果 模型组超滤量和D4/D0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Durea/Purea明显升高(P<0.05);己酮可可碱治疗组和甘草酸二胺治疗组超滤量和D4/D0较模型组明显升高,Durea/Purea明显降低(P<0.05);两治疗组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血清中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腹膜透析液中VEGF较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升高(P<0.05);己酮可可碱治疗组和甘草酸二胺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 4.25%腹膜透析液可使大鼠腹膜功能受损,甘草酸二胺可以减轻腹膜的损伤,减少腹膜结构和功能的恶化.
    酸枣仁免煎颗粒与饮片治疗失眠的对比研究
    回新更;任晓华;孙琦;周雪菲;彭雯;刘俊霞
    2014, 35(1):  67-67. 
    摘要 ( 414 )   HTML   PDF (858KB) ( 3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酸枣仁免煎颗粒与饮片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探讨酸枣仁免煎颗粒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临床失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饮片组及颗粒组各30例,分别将酸枣仁饮片15g及相当于饮片15g的免煎颗粒,于每晚睡前1h服用,观察其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酸枣仁饮片组总有效率83.3%(25/30),免煎颗粒组总有效率90.0%(27/3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酸枣仁免煎颗粒治疗失眠效果确切,使用方便,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中药剂型.
    康惠尔透明贴联合湿热敷预防PICC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丹海永;田金满;刘瑞颖
    2014, 35(1):  69-69. 
    摘要 ( 345 )   HTML   PDF (871KB) ( 2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康惠尔透明贴联合湿热敷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96例行PICC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置管后在穿制点上方采用康惠尔透明贴,外加局部湿热敷,每次30min,3次/d,连续5d.对照组仅采用湿热敷.结果 试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2.17%)明显低于对照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早期预防性应用康惠尔透明贴联合湿热敷,可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成人水痘31例综合分析
    平东兰;崔荣辉;祁文涛;王春岚;薛志琴
    2014, 35(1):  70-70. 
    摘要 ( 264 )   HTML   PDF (880KB) ( 2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掌握成人水痘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为有效防治成人水痘提供经验.方法 对2011年1-12月收住院治疗的31例成人水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成人水痘患者以18~25岁年龄段高发,占70.97%.临床表现前驱期长、高热、全身症状重.结论 成人水痘较儿童水痘临床表现差别显著,个别患者不典型,应给予足够重视,宜及早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早给予抗病毒、抗感染治疗.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瓮杰慧;方艳伟;李建荣;许晶晶;范振增;周艾鸿
    2014, 35(1):  72-72. 
    摘要 ( 357 )   HTML   PDF (877KB) ( 3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前后的护理策略.方法 将40例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术后加强对病情观察及护理.应用36条目简明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等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果 综合护理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和心理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和心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克服焦虑与恐惧心理,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加强术后病情观察,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多点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晓伟;盛莉莉;郭占领;陈登峰;解立刚
    2014, 35(1):  75-75. 
    摘要 ( 316 )   HTML   PDF (871KB) ( 2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多点置管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9-2012年诊断为难治性复发性气胸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分别行多点置中心静脉导管和普通的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2组住院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住院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治愈率(92.8%)高于对照组(75.0%),试验组皮下气肿和管周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点置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气胸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北京市西城区妇女乳腺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陈会岩;王婷;李元
    2014, 35(1):  77-77. 
    摘要 ( 251 )   HTML   PDF (880KB) ( 1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现状,探讨可能的发病相关因素,为预防乳腺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2008 年4月-2009 年10 月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在西城区8个街道抽取1 026例适龄妇女进行乳腺检查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26例妇女中患乳腺疾病者255例,患病率24.85%,乳腺增生占各种乳腺疾病的96.47 %.经济收入<1 000元、职业为商业或服务业人员、有乳腺疾病家族史、有乳房痛感、经常担心患乳腺癌是乳腺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超过1年是乳腺疾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乳腺增生是西城区妇女主要乳腺疾病.乳腺疾病的发生不但与生理、遗传因素相关,还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开展乳腺疾病定期筛查,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提高妇女乳房自查技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护理乳腺疾病,可减少乳腺疾病的发生.
    不同方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分析
    牛伟红;杨丽萍;刘彦霞;寇清勃;于国霞
    2014, 35(1):  80-80. 
    摘要 ( 263 )   HTML   PDF (874KB) ( 2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80例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应用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及干扰素α1b肌内注射治疗.比较3组临床总有效率、热退时间、咽部疱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热毒宁组、喜炎平组和干扰素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88.33%、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毒宁注射液组退热时间少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α1b组疱疹消退时间少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方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均能快速改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疗效分析
    李福强;郑淑霞;郭丽
    2014, 35(1):  82-82. 
    摘要 ( 409 )   HTML   PDF (872KB) ( 2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流行性腮腺炎8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每次0.3mL/kg(最大量不超过10mL/次),3次/d.对照组40例,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1·d-1,连续5~7d.2组对应治疗相同.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安全有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上颌矢状扩弓的四环素荧光积分光密度分析
    左艳萍;苑迎娇;刘昕;刘亚非;尉静;赵利霞
    2014, 35(1):  84-84. 
    摘要 ( 345 )   HTML   PDF (973KB) ( 2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生长发育期新西兰大白兔上颌矢状方向扩弓对上颌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 选取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1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8只,对照组7只.实验组动物全天戴自制的上颌矢状扩弓矫治器,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所有动物于实验结束前7d和处死前24h分2次按25mg/kg经耳缘静脉注射盐酸四环素,扩弓2周后过量麻醉置死,取上颌组织(包括切牙、腭板和腭中缝)做不脱钙骨磨片观察上颌骨腭部的四环素标记带并进行四环素荧光积分光密度测算.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四环素荧光染色实验组可以看到在类骨基质中有高亮度散在的黄绿色荧光带出现,沿牵张方向排列,同时在骨改建及钙化较好的区域可以看到数条荧光带平行走向;而对照组荧光标记沉积带较实验组稀少,可以看到较细窄的黄绿色荧光带沉积,强度不及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积分光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发育期的新西兰大白兔上颌矢状扩弓可引起腭部矢状方向的骨改建及生长.
    8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形成后超声追踪观察分析
    李俊青;张萍;武清菊;王卓;李丹;彭红兵
    2014, 35(1):  86-86. 
    摘要 ( 291 )   HTML   PDF (883KB) ( 2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形成及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追踪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86例的临床特征及阴道彩超声像图特征.结果 子宫切口憩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为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的浆膜层连续,而肌层全部或部分断裂,呈三角形、半圆形、楔形及多囊形无回声区,一端楔入肌层内,一端与宫腔相通,无回声区可有积液;子宫位置对于显示子宫憩室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强,可以作为检查的首选方法;子宫憩室的形成与剖宫产切口的缝合方式有着一定的关系,要严格控制剖宫产指证,提高剖宫产的手术技巧,减少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形成;剖宫产术后早检查、早诊断、常复诊,便于临床医生为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诊治,并为其后续的生育、避孕提供相关依据,从而避免急危重症的发生.
    家兔急性失血性休克对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的影响
    蔺发林;马文泽;谷昆峰;马琨;马朋羽;宋铁鹰
    2014, 35(1):  88-88. 
    摘要 ( 340 )   HTML   PDF (875KB) ( 1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家兔急性失血性休克对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3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所有家兔麻醉后行股动脉和股静脉插管,实验组于置管成功后开始按20mL/kg总量快速放血(10mL/min)至50mL注射器内,使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从正常下降至40~50mmHg,并同时调节注射器内血容量和输入液体使MAP连续维持在这一范围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整个实验从置管成功开始到90min结束.C组仅给予麻醉和动静脉置管处理.分别于家兔置管成功后即刻(T1)和置管后10min(T2)、20min(T3)、30min(T4)、50min(T5)、70min(T6)、90min(T7)各时点采集5mL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血清NT-proBNP.结果 2组在T2~T6时点NT-proBNP浓度逐渐上升,与T1比较,T5、T6时间点NT-proBNP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血性休克会导致家兔血清NT-proBNP分泌增加,为该指标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血清NT-proBNP辅助评价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宋铁鹰;杜萍;谷昆峰;蔺发林;杨光耀
    2014, 35(1):  91-91. 
    摘要 ( 260 )   HTML   PDF (883KB) ( 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测定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brain natriuretic petide,NT-proBNP)浓度辅助评价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椎管内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经桡动脉放血(8~12mL/kg),15min放完;同时以相同速率经颈内静脉输入同量贺斯(6%羟乙基淀粉溶液).对照组常规法补液.试验组在入室后即刻(T1)、血液稀释前即刻(T2)、血液稀释后即刻(T3)、假体植入时(T4)、手术结束即刻(T5)及术后24h(T6)各时点采集3mL静脉血检测血清NT-proBNP,记录心率(heart reat,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以及T4时点心电图 ST-T水平.对照组则在对应时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NT-proBNP并记录相应指标.结果 试验组各时点血清NT-proBNP缓慢上升,对照组T1~T4缓慢上升,T5、T6显著增高,分组因素、时间因素及时间与分组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T3~T6血清NT-proBNP低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可安全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且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小,血清NT-proBNP可以作为术中心功能变化的预警指标.
    右美托咪定对缺血性烟雾病患儿行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术血流动力学及脑氧代谢的影响
    杨运亮;张伟;杜萍;杨光耀;马晓静;耿慧
    2014, 35(1):  94-94. 
    摘要 ( 308 )   HTML   PDF (885KB) ( 1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烟雾病患儿行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术血流动力学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2月-2012年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烟雾病儿童患者 4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右美托咪啶组液路建立后10min 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 0.5 μg/kg 负荷量,后术中维持 0.4μg·kg-1·h-1,对照组泵入等量0.9%氯化钠溶液,记录右美托咪定负荷量泵注结束即刻(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皮即刻(T3)、硬膜开放即刻(T4)、手术结束即刻(T5)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测定T3、T4、T5时点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脑氧摄取率.结果 2组患儿各时点HR、MAP比较,与T1比较,T2、T3、T4、T5时点HR,MAP均升高,与T2比较,T3、T4、T5时点HR、MA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各时点HR、MA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脑氧摄取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烟雾病患儿术前及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维持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患儿术中脑氧利用,改善脑氧合,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右美托咪啶单次负荷剂量给药在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镇静的临床观察
    杜萍;王春平;刘卫敬;杨运亮;杨光耀;宋铁鹰
    2014, 35(1):  97-97. 
    摘要 ( 261 )   HTML   PDF (876KB) ( 1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在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时按不同体质量标准单次负荷剂量给药时的镇静效果及苏醒状况.方法 选择在我院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肥胖患者40例,阻滞平面控制在T10以下,随机分为按总体质量1.0μg/kg给药组(T组)和按去脂体质量1.4μg/kg组(L组)各20例.对照组(C组)选择正常体质量患者20例,按实际体质量1μg/kg给药.记录麻醉前(T0)、用药后5min(T1)、用药后10min(T2)、用药后20min(T3)、用药后30min(T4)、苏醒时(T5)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BIS)值,比较3组自然清醒时间、麻醉前(T0)和清醒时(T5)的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BIS值在T1、T2、T3时点均降低,L组T4时点BIS低于T0时点;3组T2时点MAP、HR最低,L组、C组T2、T3时点MAP、HR显著高于T组;T组的自然清醒时间延长,L组、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清醒后T组镇静评分高于L组、C组,且高于麻醉前,苏醒质量较差;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 肥胖患者右美托咪定椎管内麻醉单次负荷剂量给药时按去脂体质量1.4μg/kg泵入10min可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且自然清醒时间不会延长,苏醒质量高,不良反应少.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患者清醒状态下实施无痛宫腔镜手术的研究
    肖庆旺;秦彩娟;魏双江;张伟
    2014, 35(1):  99-99. 
    摘要 ( 267 )   HTML   PDF (881KB) ( 2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实施无痛宫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ASAⅠ~Ⅱ级,术前常规检查无生殖道急性炎症,无凝血功能障碍及心肺功能疾病等手术禁忌证,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Ⅰ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Ⅱ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利多卡因复合液缓慢静脉泵注的方法麻醉,使患者保持清醒状态.观察2组围术期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术中体动反应、注射痛、低血压发生情况,术毕苏醒、定向力恢复和离室时间,以及对手术过程的记忆情况.结果 2组均能顺利完成手术,心动过缓发生率均高,术中记忆发生率均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循环改变、体动反应、注射痛、呼吸暂停、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Ⅱ组患者苏醒、定向力恢复和离室时间明显短于Ⅰ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利多卡因复合液能安全应用于患者清醒状态下实施的无痛宫腔镜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配伍缩宫素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研究
    种丽双;王震生;李丽霞
    2014, 35(1):  102-102. 
    摘要 ( 242 )   HTML   PDF (873KB) ( 2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配伍缩宫素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收集有剖宫产指征且术中诊断为前置胎盘的产妇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待胎儿娩出后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治疗方案,试验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静脉滴注治疗方案,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出血、手术时间、子宫纱条填塞、子宫复原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子宫纱条填塞率(16.7%)明显少于对照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子宫复原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配伍缩宫素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还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注意适应证.
    血小板添加液体外保存血小板质量的研究
    刘立坤;李永乾
    2014, 35(1):  105-105. 
    摘要 ( 334 )   HTML   PDF (875KB) ( 3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血小板添加液与血浆混合保存单采血小板的效果.方法 取20份单采血小板,将其分为2组,实验组用65%添加液/35%自体血浆维持在10℃低温冷藏保存,对照组用100%血浆维持在(22±2)℃常温保存,2组分别于1、5、7d检测血小板计数(plateled count,PLT)、血小板P选择素(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62 platelet,CD62p)表达率、低渗休克反应(hxpotonic shock response,HSR)、血小板形变能力(extent of shape change,ESC)、葡萄糖(glucose,GLU)平均消耗量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平均释放量等血小板保存质量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时间延长,2组pH值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实验组pH较高,2组pH值在组间、不同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PLT在组间、不同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HSR、ESC和CD62p只在不同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组间· 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7d GLU平均消耗量和LDH平均释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用65%血小板添加液代替血浆保存单采血小板与100%血浆保存效果相当.
    仿生弹性内固定装置治疗微动关节损伤的初步报道
    王琳;张英泽;崔慧先;徐国辉;田野;张飞
    2014, 35(1):  107-107. 
    摘要 ( 287 )   HTML   PDF (3018KB) ( 2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股骨近端侧位像对判断股骨近端旋转意义的初步研究
    郑占乐;于贤;吴涛;张英泽
    2014, 35(1):  108-108. 
    摘要 ( 249 )   HTML   PDF (848KB) ( 2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电图的分级、构型特点及其预后评价
    赵亮;朱建军;高燕军;李向平;马文泽;杨利军
    2014, 35(1):  110-110. 
    摘要 ( 291 )   HTML   PDF (892KB) ( 1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强直性脊柱炎伴血小板增多1例并文献复习
    邢江涛;陶朝欣;朱芸
    2014, 35(1):  113-113. 
    摘要 ( 314 )   HTML   PDF (877KB) ( 2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UNX3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李勇;孙式伟
    2014, 35(1):  115-115. 
    摘要 ( 218 )   HTML   PDF (879KB) ( 1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郭欣;范士英
    2014, 35(1):  121-121. 
    摘要 ( 368 )   HTML   PDF (871KB) ( 1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