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0-04-25
    论文
    自发性膈肌及食管胃底贲门破裂并膈疝1例
    杨国明;宋立新;董驹;刘汉生;刘峰;田国华
    2010, 31(4):  0-0. 
    摘要 ( 291 )   HTML   PDF (1393KB) ( 2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天性肺动脉吊带畸形1例
    冯琳;王晓宁;冯平勇
    2010, 31(4):  0-0. 
    摘要 ( 118 )   HTML   PDF (1771KB) ( 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1例
    张重阳;冯建军;田霖;肖彬
    2010, 31(4):  0-0. 
    摘要 ( 55 )   HTML   PDF (1395KB) ( 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其它
    2010, 31(4):  0-0. 
    摘要 ( 135 )   HTML   PDF (3791KB) ( 1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h/Tr比值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抗肿瘤免疫状态的临床价值
    杨波;刘辉;吴亮亮;张丽娅;施伟伟;焦顺昌
    2010, 31(4):  373-373. 
    摘要 ( 382 )   HTML   PDF (919KB) ( 2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heper和T-reg细胞的比值(Th/Tr),探讨其评估患者抗肿瘤免疫状态的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6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0例健康者外周血Th/Tr比值,分析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者外周血Th/Tr是否存在差异,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病理分级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h/Tr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h/Tr值为5.28±2.43,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1.24±1.84(P<0.01);早期患者外周血Th/Tr为6.64±2.39,高于进展期患者的4.71±2.16(P<0.01),Th/Tr比值与病理分级无关.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h/Tr降低,提示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受损,其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成人多囊肾伴多囊肝、多囊胰1例
    王一;张彤迪
    2010, 31(4):  376-376. 
    摘要 ( 340 )   HTML   PDF (2044KB) ( 1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列腺素E1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MMP-9的影响
    汤建辉
    2010, 31(4):  377-377. 
    摘要 ( 328 )   HTML   PDF (784KB) ( 1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g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9,MMP-9)的影响.方法 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0)和PGE1组(n=30),3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30).常规治疗组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内科治疗措施,PGE1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PGE1 20 μg/d,共治疗14 d.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hsCRP和MMP-9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PGE1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MMP-9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PGE1组血清hsCRP和MMP-9水平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单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hsCRP和MMP-9呈正相关(r=0.72,P<0.05).结论 PGE1注射液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MMP-9的水平.
    围生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影像特征与预后
    章燕幸;吴承龙;孙新芳
    2010, 31(4):  380-380. 
    摘要 ( 319 )   HTML   PDF (2550KB) ( 3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围生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影像特征与预后,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30例围生期RPL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急性起病,产前发病8例,产后发病22例(发生于阴道分娩后20例,其中发生于产后48 h后16例).产前发病6例(75%)具有子痫前期,而产后发病者仅1例(4.5%)具有子痫前期.首发症状以头痛为主.主要表现为头痛23例(76.7%)、抽搐22例(73.3%)、视觉异常19例(63.3%)、意识障碍8例(26.7%).影像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可逆性以大脑后部皮质下白质为主的病变,包括枕叶27例(90%)、顶叶23例(76.7%)、颞叶10例(33.3%)、额叶7例(23.3%)等.MR弥散成像显示血管源性脑水肿.治疗以降血压和控制癫痫为主,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改变在1 d~6个月内明显改善或消退,其中25例(83.3%)在2周内缓解.结论 围生期RPLS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表现,好发于产后,特别是产后48 h后,且发病前多无子痫前期.MR弥散成像有助于鉴别病灶性质.治疗及时,病灶完全可逆,预后良好.
    负载肝癌抗原树突状细胞瘤苗抑制肝癌细胞免疫作用研究
    马玉强;李志梁;张明辉;胡万宁
    2010, 31(4):  384-384. 
    摘要 ( 295 )   HTML   PDF (785KB) ( 1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人自体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瘤苗对自体肝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诱导DC,用相关细胞因子及自体肝癌细胞刺激活化,制备DC瘤苗;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观察刺激术前及术后自体的T淋巴细胞以及产生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对自身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结果 肝癌DC瘤苗刺激术后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抑制肿瘤细胞作用显著强于术前,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术后1.88±0.15较术前1.18±0.13显著增高、CD8+T细胞增殖指数术后1.55±0.35较术前0.95±0.12显著增加,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DC瘤苗活化的术后自体CTL对自体肝癌细胞有较强杀伤作用,杀伤率由术前的(30.35±3.16)%增加到术后的(72.80±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癌DC瘤苗活化的术后自体CTL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作用比术前作用显著,DC瘤苗能有效地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有望在肝癌术后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腔内注射GM-1对脑水肿影响的影像学观察
    高占强;陈刚山
    2010, 31(4):  388-388. 
    摘要 ( 383 )   HTML   PDF (1994KB) ( 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腔内注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monosialoteterahexosyl gangliosides,GM-1)对脑水肿的影响进行临床初步观察.方法 47例脑出血患者微创引流术适应证者,均进行微创引流术冲洗,并间断每次注入2万U尿激酶以溶解血肿.治疗组(n=24)在血肿腔内间断注入GM-1(20 mg以3 mL生理盐水稀释共5 mL,8 h 1次,连用3 d);单纯引流的常规治疗组(n=23),通过定期脑CT测定比较脑水肿的影像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脑水肿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出血微创引流术血肿腔内注入神经节苷脂可明显降低脑出血引发的脑水肿程度.
    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李雅琴;亢宏山;叶艳巧;李敬;王维展;王岚
    2010, 31(4):  391-391. 
    摘要 ( 407 )   HTML   PDF (776KB) ( 4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MP)疗效.方法 选择129例ACMP有严重并发症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3例,采用呼吸机间断给予纯氧加常规治疗;对照组66例,采用鼻导管高浓度吸氧(45%)加常规治疗,观察血气分析结果、昏迷时间、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CO-Hb)变化,并观察患者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pH、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ossure of oxygen in artery,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2)、、心率、呼吸均有明显改善,昏迷时间明显缩短,治疗1周后有效率为98.4%,对照组为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pH、PaO2、PaCO2、CO-Hb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进行随访,半年后治疗组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为3.2%,对照组为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机治疗能迅速纠正患者缺氧,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提高体内血氧浓度,促进CO-Hb解离,有利于氧的运输和利用,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胰头癌致十二指肠梗阻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并发症处理
    赵志强;马龙滨;韩益平;何津;王宝民
    2010, 31(4):  394-394. 
    摘要 ( 386 )   HTML   PDF (966KB) ( 4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分析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空肠造口(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80例患者行PEG/PEJ术并发症.结果 80例患者均无操作相关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发生轻微并发症7例(8.7%):分别为造瘘口渗血1例,造瘘口周围感染1例,在实施肠道营养过程中PEJ管堵塞2例,造瘘口周围肉芽增生1例,PEJ管尖端移位1例,PEG管断裂1例.均通过非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 合理选择患者、术前必要的检查、术中仔细操作、术后良好护理、重视和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综合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112例
    王英莲
    2010, 31(4):  397-397. 
    摘要 ( 384 )   HTML   PDF (768KB) ( 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112例的疗效.方法 ①射频治疗,局部麻醉,以射频探头由下至上、先小后大,逐个烧灼疣体直至真皮层,再以干扰素100万U用生理盐水5 mL稀释,注射至已烧灼创面的基底部;②静脉滴注白细胞介素-2,20万U/d,15 d为1疗程;③中药内服外洗,以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排毒逐疣之中药内服外洗,均15 d为1疗程;④局部创面每日以京万红软膏外涂换药直至痊愈.结果 112例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2年临床治愈103例,复发9例(经2次治疗痊愈).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具有清除疣体及体内病毒彻底,远期疗效好等优点.
    HOXA10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李晓冬;马毓梅;赵素芬;周晓红;黄向华
    2010, 31(4):  399-399. 
    摘要 ( 492 )   HTML   PDF (1410KB) ( 5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同源框基因A10(homoboxA10,HOXA10)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取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H组)48例和中、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L组)30例为研究组,取15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的方法观察HOXA10、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 receptor,PR)、p53的表达.结果 ①原位杂交显示H组HOXA10 mRNA呈强阳性表达,L组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对照组呈阳性表达.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组HOXA10、ER、PR的表达明显高于L组(P<0.01);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好相反.③RT-PCR结果显示,HOXA10 mRNA的表达强度与研究组中的组织学分级有关.④HOXA10蛋白与ER蛋白、PR蛋白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69,P<0.01;r=0.71,P<0.01).HOXA10 mRNA与PR mRNA呈显著正相关(r=0.55,P<0.01).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在不同组织学分级HOXA10表达明显不同,且与ER 和PR密切相关,提示HOXA10可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病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
    bFGF、MVD、PCNA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白会敏;徐静;王惠兰;杜彦芳
    2010, 31(4):  403-403. 
    摘要 ( 519 )   HTML   PDF (780KB) ( 1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与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2007年12月-2008年11月对30例子宫肌瘤组织及正常子宫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bFGF、MVD、PCNA的表达,及bFGF与MVD、PCNA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肌瘤组织中bFGF、MVD、PCNA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并明显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P<0.05).且bFGF与MVD、PCNA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bFGF通过促进血管形成和刺激细胞增殖促进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
    心理状态及应激对产妇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的影响
    黄丽霞;徐淑稳;张红真;吴命坤;房桂英;王小敏
    2010, 31(4):  406-406. 
    摘要 ( 387 )   HTML   PDF (774KB) ( 1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心理状态及应激对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住院分娩产妇共158例,其中要求阴道试产76例,要求剖宫产82例,入院时填写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测定外周血儿茶酚胺类激素含量以研究其应激状态.结果 试产组中有剖宫产指征产妇SAS阳性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高于无剖宫产指征者(P<0.05);剖宫产组中无剖宫产指征产妇,EPQ分析中N量表平均T值高于其他3组(P<0.05),其SAS阳性率、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值高于有指征产妇(P<0.05).结论 心理状态及应激影响产妇选择分娩方式,在注重对躯体护理的同时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使产妇选择分娩方式更加正确合理.
    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在盆腔炎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
    刘莎;邵方怡
    2010, 31(4):  409-409. 
    摘要 ( 353 )   HTML   PDF (961KB) ( 1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在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216例PID患者的宫颈分泌物采用培养及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 216例PID患者中,淋病奈瑟菌检出率为19.9%(43/216),其中10例为混合感染;沙眼衣原体检出率为13.9%(30/216),其中25例为混合感染;解脲支原体检出率为39.8%(86/216),其中32例为混合感染.结论 淋病奈瑟菌在PID发病中主要以单一感染形式起作用;解脲支原体既可以单一感染在发病中起作用,也可以混合感染在发病中起协同作用;而沙眼衣原体在盆腔炎性疾病发病中主要起协同作用.
    重度子痫前期母体子宫动脉及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张宏煜;任秀聪;王文立
    2010, 31(4):  412-412. 
    摘要 ( 324 )   HTML   PDF (792KB) ( 2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母体子宫动脉及胎儿脐血流的动力学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7例重度子痫前期和230例正常同期孕妇进行母体双侧子宫动脉及胎儿脐血流动力学测定并与妊娠结局相比较.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组子宫动脉和胎儿脐动脉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值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胎儿产前出现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如(absent end diastolic velocity,AEDV)5例,胎儿生长受限,围生儿均死亡.结论 母胎血流动力学参数在重度子痫前期常发生明显改变,并与不良的围生儿结局有关;AEDV的出现意味着胎儿循环已出现失代偿阶段,围生儿预后不良.
    游泳和抚触对婴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及体格生长发育的干预作用
    张兆兰;李杰;李爱芳
    2010, 31(4):  416-416. 
    摘要 ( 494 )   HTML   PDF (773KB) ( 2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游泳和抚触对婴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及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足月分娩出生满24 h的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游泳和抚触),均按常规护理,母乳喂养.干预组在出生24 h后给予游泳和抚触至生后42 d,而对照组婴儿不给予,观察婴儿生后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指数,出院时体质量以及出生42 d时的身高、体质量、头围、俯卧抬头、视线跟随、引逗微笑、进食和睡眠情况等.结果 干预组胎便转黄的时间和生理性黄疸的时间缩短(P<0.01),42 d婴儿体质量、身高、头围增长及俯卧抬头>45°、婴儿视线能跟过180°、引逗能微笑等干预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婴儿游泳和抚触的早期干预可以降低黄疸程度,能促进婴儿体格生长发育,是一项全新的保健服务项目,值得推广应用.
    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研究
    李瑾;郝玉华;赵欣
    2010, 31(4):  419-419. 
    摘要 ( 438 )   HTML   PDF (4234KB) ( 5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氪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rown Norway,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的可行性和CNV病变特点.方法 通过氪激光(波长647 nm,光斑直径50 靘,功率360 mW,曝光时间0.05 s)围绕视盘光凝建立大鼠CNV模型.分别于光凝后第3、7、14、21、30 d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造影后6 h待其体内荧光素染料大部分被排出后,处死动物,摘除眼球取眼后段组织制作石蜡切片.选取有明确血管化的激光斑连续切片中"最大CNV膜"切片,常规HE染色,并计算CNV膜相对厚度.随机选取光凝后21 d大鼠作电镜检查.结果 光凝后7d出现CNV,21 d达高峰,大鼠CNV发生率达77.78%.FFA表现为造影早期强荧光斑,晚期出现与视网膜血管无关的荧光素渗漏.光镜和电镜下可见到CNV自脉络膜穿过破裂的Bruch膜突向视网膜下,以及巨噬细胞浸润、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迁移增生等.CNV相对厚度在光凝后7~21 d逐渐增加(P<0.01),21 d达高峰,之后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 氪激光诱导BN大鼠CNV模型具有稳定、可靠、价廉、成模时间短,成模率较高等特点.激光诱导的CNV中有巨噬细胞浸润,存在炎症反应.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在近视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应用
    王雅娜;董映;王聪
    2010, 31(4):  423-423. 
    摘要 ( 472 )   HTML   PDF (764KB) ( 6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复方托吡卡胺(美多丽)滴眼液在近视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1例近视儿童,按年龄分为第1组即12周岁以下组(<12周岁)和第2组即12周岁以上组(≥12周岁).第1组共88例176眼,第2组共103例206眼.先用复方托吡卡胺快速散瞳,然后进行电脑验光,1周后再用1%阿托品滴眼液滴眼3次/d,连用7 d,然后再用同一电脑验光仪验光,对比分析屈光度变化.结果 第1组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的验光结果球镜为(1.59±0.59) Ds;采用1%阿托品滴眼液散瞳的验光结果球镜为(1.26±0.60) D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P<0.01);柱镜以及第2组的球镜、柱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12周岁以下的儿童,建议用1%阿托品滴眼液散瞳验光;在不适合使用阿托品滴眼液及12周岁以上的儿童,可以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代替1%阿托品滴眼液进行散瞳验光.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骨科患者术后血P物质、TNF-α和L-6水平影响
    蒋宗明;陈忠华;陈念平;郑羡河;张昌锋
    2010, 31(4):  425-425. 
    摘要 ( 311 )   HTML   PDF (796KB) ( 4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骨科患者术后血P物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20例.A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生理盐水5 mL,B组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稀释为5 mL),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和手术结束前静脉均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稀释为5 mL).测定3组患者术前、手术结束时、术后6 h、术后12 h和术后24 h血P物质、TNF-岷虸L-6水平,观察3组患者手术结束清醒后4、6、8、12、24 h疼痛评分.结果 术后2、4、6 h B组和C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比A组低(P<0.05).B组和C组P物质浓度与A组比较,在手术结束时和术后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和L-6在手术结束时、术后6、12 h B组和C组与A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在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够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克拉维酸钾及其制剂的含量
    孙倩;张兰桐;孔德志;王娜;王永利;刘桂军;康辉
    2010, 31(4):  429-429. 
    摘要 ( 413 )   HTML   PDF (826KB) ( 3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简便、快速分析克拉维酸钾及其制剂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方法 采用非涂层石英毛细管柱,有效长度50 cm;运行缓冲溶液,20 m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 6.0);工作电压25 kV;进样电压20 kV,进样时间5 s;柱温20℃;检测波长214 nm.结果 克拉维酸钾在52.08~312.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分散片的平均回收率(n=9)为99.2%,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77%;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干混悬剂的平均回收率(n=9)为99.4%,RSD为1.0%;最低检测限为1.953 mg/L.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为克拉维酸钾及其制剂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手段.
    康脑液1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病灶和GFAP表达的影响
    赵宝民;邹玉安;薛茜;薄爱华;杨向方
    2010, 31(4):  432-432. 
    摘要 ( 330 )   HTML   PDF (2035KB) ( 1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康脑液1号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病灶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18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6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缺血再灌注)组,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组,康脑液1号A组,康脑液1号B组.采用栓线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分别于缺血2h后再灌注1、7、14 d.观察康脑液1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功能、梗死面积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和灶中心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GFAP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多;康脑液1号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P<0.01)、减小梗死面积和减轻病理形态改变(P<0.05);康脑液1号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GFAP表达减少(P<0.05),而梗死灶中心GFAP表达却增多(P<0.05);康脑液1号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脑液1号可能通过调节脑缺血再灌注后GFAP表达而促进脑损伤修复及重塑,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31例临床分析
    许晓瑛;黄一伟
    2010, 31(4):  436-436. 
    摘要 ( 338 )   HTML   PDF (772KB) ( 1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分析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收集我科2002年6月-2009年6月50例确诊的过敏性紫癜病例,根据有无消化道症状,分为腹型及非腹型过敏性紫癜组,对2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特点进行比较,总结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特点及造成误诊的原因.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诱因、合并各种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非腹型过敏性紫癜组,腹型组白蛋白降低及白细胞升高更加显著.对于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其早期的临床表现有,腹痛(80.0%)、皮疹(67.7%)、腹泻(32.3%),便血(29.0%)和呕吐(12.9%),均高于非腹型组(P<0.05,P<0.01),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率高达54.8%.结论 早期腹型紫癜患者消化道功能异常情况显著,但临床特异性低,白蛋白降低及白细胞升高更加显著,因而误诊率较高.
    幽门螺杆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卢成跃;林玉媚
    2010, 31(4):  438-438. 
    摘要 ( 713 )   HTML   PDF (769KB) ( 5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常用的6种抗生素(包括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平)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根除Hp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内肿瘤106例患者的胃黏膜进行Hp菌株培养,然后利用药敏纸片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Hp阳性86例,阳性率为81.13%,男性49例,女性37例,男性和女性H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4种胃肠疾病Hp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Hp对甲硝唑耐药率为45.35%,对阿莫西林耐药率为22.09%,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25.58%,对替硝唑的耐药率为3.49%,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1.16%,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2.33%.结论 Hp对甲硝唑耐药率比较高,对克拉霉素也有普遍耐药的趋势,但是对其他4种抗生素仍然比较敏感.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陈贵言;魏锋;孙迎俊;崔璐
    2010, 31(4):  440-440. 
    摘要 ( 348 )   HTML   PDF (763KB) ( 1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所有患者均在血糖满意控制的基础上,A组单独给予甲钴胺治疗,B组给予甲钴胺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疗程8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2种治疗方法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但B组较A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甲钴胺单独治疗疗效更佳.
    不同术式治疗腹股沟疝138例疗效分析
    胡建锋;徐孟乔
    2010, 31(4):  442-442. 
    摘要 ( 295 )   HTML   PDF (782KB) ( 1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2年5月-2009年5月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138例患者,其中61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laparoscope inguinal hernia recovery,LIHR),42例行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Lichtenstein)术,35例行传统修补术;同时进行临床同期非随机对照研究,比较3种手术方式术后住院时间、恢复非限制性活动时间、应用镇痛剂例数等临床疗效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LIHR、Lichtenstein术与传统手术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HR的术后住院时间、恢复非限制性活动时间、应用镇痛剂例数低于其他2组(P<0.05);3组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0.68%、0.93%和6.00%(P<0.05); LIHR绝对危险度为5.32%,相对危险度为0.89,需治数为18.80,与传统手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HR手术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而并发症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Lichtenstein和传统手术(P<0.05).结论 LIHR手术与Lichtenstein手术相比,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选择.
    成人骶尾部囊肿15例的诊断与治疗
    王晖;甘建琛;张珅;所荣增;张作兴
    2010, 31(4):  444-444. 
    摘要 ( 313 )   HTML   PDF (777KB) ( 3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成人骶尾部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成人骶尾部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经手术治疗,经骶尾部切除12例,经腹骶联合切除3例.其中1例恶变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结论 成人骶尾部囊肿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故常误诊.彻底切除病灶可以预防复发和可能发生的恶变,手术路径可选择经骶尾或腹骶联合切除.
    MRI导向立体定向开颅术的临床应用
    李玉斌;冯继;周益民;杨大为;赵继红;杨丽敏
    2010, 31(4):  446-446. 
    摘要 ( 284 )   HTML   PDF (761KB) ( 1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MRI导向立体定向开颅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MRI导向立体定向开颅术治疗脑深部和重要功能区小病灶16例,术前行MRI检查,病灶直径0.8~3.5 cm,在立体定向仪及手术计划系统指导下,行病灶显微切除术.结果 所有病灶均定位精确,显微镜下全部切除,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对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1例.随访6~18个月,9例癫痫患者术后癫痫症状消失8例,癫痫发作次数显著减少1例;肢体感觉运动障碍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MRI导向立体定向开颅术是一种定位准确、侵袭性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适用于脑深部和重要功能区的小病灶切除.
    睾丸缺血再灌注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
    万明发;冯亮;江明友;洪钟亮
    2010, 31(4):  448-448. 
    摘要 ( 273 )   HTML   PDF (2066KB) ( 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睾丸缺血再灌注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动态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将72只青春期前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扭转组(实验组),每组36只.对照组将左侧阴囊打开分离暴露睾丸后,不予扭转,即将睾丸再固定于阴囊壁上,并缝合阴囊.实验组则依Turner法建立左侧睾丸扭转模型,均于扭转1 h后复位.2组分别于复位后1、6、12、24、48、72 h处死大鼠6只,取睾丸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Survivin原位杂交,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Survivin表达延迟于Caspase-3,再灌注12 h开始增加,24h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72 h Survivin表达水平比对照组略微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与Caspase-3蛋白参与大鼠缺血再灌注睾丸组织细胞的凋亡过程.
    深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外伤性血胸疗效分析
    羊卫刚;余育晖;钱章选;胡永明
    2010, 31(4):  450-450. 
    摘要 ( 323 )   HTML   PDF (779KB) ( 2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深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迟发性外伤性血胸的效果.方法 对受伤1 d以后并发胸腔积血增多需引流治疗的患者术前常规行胸腔B超积液定位,然后胸腔穿刺置入深静脉导管接引流袋闭式引流.结果 所有患者均引流通畅,其中6例出现间隙性引流不畅,给予更换侧孔管引流或生理盐水冲洗后顺利拔管;出现明显胸痛3例,经对症治疗缓解1例,引出700 mL积血后不能耐受而拔管2例,之后复查胸腔积液增多不明显,未做进一步治疗;并发气胸1例,改健侧卧位经该导管抽气治愈.全组未出现管腔堵塞而影响疗效,未出现感染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深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迟发性外伤性血胸疗效确切,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患者不适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HPV16-E6蛋白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
    张莉华;辛华栋;苗艳青;贾金华
    2010, 31(4):  452-452. 
    摘要 ( 527 )   HTML   PDF (1244KB) ( 3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human papillomavirus-16 E6 protein,HPV16-E6)蛋白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PV16-E6蛋白在宫颈正常组织、慢性炎症、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ioplasia,CIN)、宫颈浸润癌(invasive cervical cancer,ICC)中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HPV16-E6在正常宫颈、宫颈炎、CIN、ICC各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0%、38.35%、46.15%、71.11%,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0,P<0.01).经χ2分割后比较(α'=0.007 143),ICC组、CIN组、宫颈炎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ICC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宫颈炎组.HPV16-E6与年龄、病理类型、宫旁或脉管浸润呈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 HPV16-E6与宫颈癌的启动、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均密切相关.
    妊娠期子宫肌瘤23例治疗体会
    董锡月;曹翠影;刘付斌;李红霞
    2010, 31(4):  455-455. 
    摘要 ( 311 )   HTML   PDF (769KB) ( 2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进一步探讨妊娠期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2002年6月-2009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 23例妊娠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后经保胎治疗均妊娠至足月.结论 妊娠并非是肌瘤挖除术的绝对禁忌证,对在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出现如肌瘤红色变性、玻璃样变性、浆膜下肌瘤蒂逆转等急腹症情况时,为减轻患者痛苦,应在有保护性措施下行肌瘤挖除术.
    结膜瓣转移术治疗初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刘惠姣;徐军;任祥兴;史琴静
    2010, 31(4):  456-456. 
    摘要 ( 328 )   HTML   PDF (763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结膜瓣转移术治疗初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128例(146眼)初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行翼状胬肉切除加带蒂结膜瓣转移术,术后随访1、3、6、12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128例(146眼)中复发10眼,其中8眼为初发组,2眼为复发组.初发组治愈率为92.4%(97例),复发率7.6%;复发组治愈率为91.3%(21例),复发率8.7%,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加带蒂结膜瓣转移术对初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及临床分析
    郑盛华;吴玲玲
    2010, 31(4):  458-458. 
    摘要 ( 248 )   HTML   PDF (757KB) ( 1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本院儿科确诊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M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MP肺炎的高发期为秋冬季(83例,67.5%),高发年龄段为2~3岁共62例(50.4%).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咳嗽87例占70.7%,实验室诊断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阳性110例,阳性率达到89.4%.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同时对肺外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小儿MP肺炎检测MP-IgM阳性率高,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同时对肺外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与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比较
    段鹏;郑艳;赵晶旭;刘花玲
    2010, 31(4):  460-460. 
    摘要 ( 300 )   HTML   PDF (765KB) ( 2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对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与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比较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5年10月1日-2007年2月28日在华北石油总医院产科出生的5 056例活产新生儿应用DPOAE行听力筛查,其中正常新生儿4 714例,NICU新生儿342例.结果 4 714例正常新生儿中,90例(1.9%)未通过听力筛查.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42例NICU患儿中,24例(7.0%)未通过听力筛查.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未通过听力筛查者绝大多数为正常新生儿.这一事实更加支持新生儿听力普查的必要性.NICU新生儿筛查未通过率明显增高,并且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比值,所以在资源有限不能进行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也要完成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
    超高倍显微成像系统检查男性尿道分泌物的临床分析
    李采青;刘金禄;李玉芬;韩旭颖
    2010, 31(4):  462-462. 
    摘要 ( 292 )   HTML   PDF (1126KB) ( 6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155例男性尿道分泌物进行检查,了解男性尿道炎的病原菌,为临床提供全面准确资料,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方法 应用超高倍显微成像系统直接检查分泌物涂片,结合革兰染色观察革兰阴性双球菌、线索细胞、支原体样颗粒、真菌等病原菌,用PCR方法对革兰阴性双球菌、支原体样颗粒进行复检.结果 155例男性尿道分泌物病原阳性78例,支原体样颗粒46例,革兰阴性双球菌44例,线索细胞14例,真菌8例.单一病原感染45例(57.69%),混合病原感染33例(41.31%).结论 超高倍显微成像系统在男性尿道炎诊断与治疗中值得应用.
    微柱凝胶技术检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的意义
    张建武;邢志伟
    2010, 31(4):  464-464. 
    摘要 ( 349 )   HTML   PDF (774KB) ( 6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O型血孕妇血清IgG型抗-A(抗-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280例夫妇血型不合的孕妇进行IgG型抗-A(抗-B)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280例O型血孕妇中IgG型抗体效价≥1∶64者125例(占总数44.6%),其中抗-A 90例,抗-B 35例.280例中发生ABO-HDN 20例(抗-A 14例,抗-B 6例),总发生率7.1%.结论 夫妇血型不合应及时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随着孕妇体内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增高,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超声锉行步进法与步退法联合根管预备在复杂根管中的临床应用
    刘秀娟;杨捷;范敏
    2010, 31(4):  466-466. 
    摘要 ( 393 )   HTML   PDF (763KB) ( 2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用超声锉行步进法与步退法联合根管预备在复杂根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136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分别用手用K锉行逐步后退法根管预备,治疗组采用超声锉行步进法与步退法联合根管预备,冷侧压充填根管2年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成功率为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在根管预备方面有良好的疗效,应用于复杂根管的治疗省力效果好.
    匀浆膳在喉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高淑清;陈嘉丽;樊桂荣
    2010, 31(4):  468-468. 
    摘要 ( 301 )   HTML   PDF (769KB) ( 2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更好地为喉癌术后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方法 总结2006年1月-200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喉癌手术患者鼻饲匀浆膳的应用情况,并对其营养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 喉癌术后营养支持至关重要,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患者术后体质量、上臂肌围及血红蛋白较术前无明显下降,而血浆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喉癌患者术后采用匀浆膳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
    河北省秦皇岛市2008年重点传染病疫情分析
    徐朝阳;刘波
    2010, 31(4):  469-469. 
    摘要 ( 345 )   HTML   PDF (780KB) ( 3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河北省秦皇岛市2008年传染病发病情况,探索其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整理分析.结果 2008年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6 246例(无甲类传染病),发病率221.67/10万,报告发病数与去年全年(6 691例)相比下降6.65%.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位居发病数前3位,流行性出血热疫情下降明显.结论 秦皇岛市传染病发病形式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但艾滋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等疫情呈现高发态势,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截骨短缩术在治疗陈旧性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孟宪卿;梁虎
    2010, 31(4):  471-471. 
    摘要 ( 326 )   HTML   PDF (897KB) ( 1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烧伤患者29例死亡原因分析
    邵洪波;姚月明;张庆富
    2010, 31(4):  473-473. 
    摘要 ( 286 )   HTML   PDF (779KB) ( 3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期糖尿病50例临床分析
    沈建军
    2010, 31(4):  475-475. 
    摘要 ( 260 )   HTML   PDF (770KB) ( 1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绒癌肝转移合并粒细胞减少症1例并文献复习
    单淑芝;石彬
    2010, 31(4):  477-477. 
    摘要 ( 340 )   HTML   PDF (783KB) ( 2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和TNF-α水平变化及意义
    杜书朋;田惠玉
    2010, 31(4):  479-479. 
    摘要 ( 399 )   HTML   PDF (771KB) ( 1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分割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疼痛34例疗效观察
    许士珍;王翠英;宋春燕
    2010, 31(4):  481-481. 
    摘要 ( 296 )   HTML   PDF (763KB) ( 2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显微技术修复手部肌腱损伤体会
    王亦合;李艳龙
    2010, 31(4):  482-482. 
    摘要 ( 318 )   HTML   PDF (747KB) ( 1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组织化学与特殊染色双染方法介绍
    杨会钗
    2010, 31(4):  483-483. 
    摘要 ( 364 )   HTML   PDF (2058KB) ( 12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个性化触摸护理对肿瘤患者疼痛的影响
    王建华;闫淑静;云晓蕊;沈丹薇;王秀荣;崔明武
    2010, 31(4):  484-484. 
    摘要 ( 319 )   HTML   PDF (763KB) ( 1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术后护理
    何薇;赵峰;王巧君
    2010, 31(4):  486-486. 
    摘要 ( 316 )   HTML   PDF (756KB) ( 5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度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
    吴复琴;曹香花
    2010, 31(4):  487-487. 
    摘要 ( 283 )   HTML   PDF (763KB) ( 4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周海微
    2010, 31(4):  489-489. 
    摘要 ( 280 )   HTML   PDF (759KB) ( 3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张纯朴;邢文钊;于俊;张志国
    2010, 31(4):  491-491. 
    摘要 ( 371 )   HTML   PDF (770KB) ( 4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糖尿病肾病
    李涛;王燕
    2010, 31(4):  494-494. 
    摘要 ( 303 )   HTML   PDF (768KB) ( 2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