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兔颈总动脉麻醉的可行性研究

›› 2010, Vol. 31 ›› Issue (8): 939-939.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兔颈总动脉麻醉的可行性研究

赵娜;李富强;席文娟;柳顺锁   

  1. 浙江省宁波市第七医院麻醉科,浙江,宁波,315200%航空中心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12%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麻醉科,河北,唐山,063018%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河北,石家庄,050051
  • 发布日期:2010-08-25

LEI Yu-hua;ZHAO Juan;HAN Hua;LV Yu-hong;WANG Zhong-hai;LIAO Zheng-rong

ZHAO Na;LI Fu-qiang;XI Wen-juan;LIU Shun-suo   

  • Published:2010-08-25

摘要: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经颈内动脉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2组,静脉芬太尼组V组(n=30),动脉芬太尼组A组(n=30),又将2组各分为2个亚组,Vv组(静脉芬太尼复合耳缘静脉异丙酚n=15),Va组(静脉芬太尼复合颈总动脉异丙酚n=15),Av组(动脉芬太尼复合耳缘静脉异丙酚n=15),Aa组(动脉芬太尼复合颈总动脉异丙酚n=15).监测生命体征及脑电波.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到达相同麻醉深度时呼吸、循环参数的变化,记录麻醉诱导时间与苏醒时间、用药量,并观察兔的饮食、行为有无异常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 各亚组之间比较A组异丙酚用药量明显减少,而芬太尼用量无差异.异丙酚通过颈总动脉给药后意识消失、达到脑电静息的时间均短于V组.4组对于呼吸、循环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Vv组的影响最大,Aa组的影响最小.术后60只大白兔全部存活,每组随机取5只观察48h,未发现在行为、进食水、性情等方面有异常表现.兔血管内皮光镜结构改变:Vv组血管内膜光滑连续,着色均匀,其余3组血管结构形态与Vv组比较无明显改变,未见任何急性损伤征象.结论 经颈总动脉持续输注异丙酚及芬太尼可以安全有效的达到维持兔全身麻醉的目的;与静脉给药比较,具有麻醉诱导快、用药量少、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轻等优点.

关键词: 麻醉, 二异丙酚, 芬太尼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