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4-25
    《ESGE/ESGENA立场声明:COVID-19大流行期间的胃肠镜检查》解读与中外指导意见对比
    杨雪苹, 朱亮, 邱露, 王振文, 黄志铨, 余正萍
    2022, 43(4):  373-37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01
    摘要 ( 193 )   HTML   PDF (443KB) ( 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正在全球大流行,感染和死亡人数攀升,医护人员和医疗资源出现短缺。有证据表明,COVID-19可能通过飞沫、接触、粪-口及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消化内镜医护人员感染COVID-19的风险增加。事实证明,规范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对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非常有效。20204月欧洲胃肠镜学会、欧洲胃肠病学及内镜护理学会联合发布有关COVID-19大流行期间行胃肠镜检查的立场声明,为患者和消化内镜医护人员提供最高水平的COVID-19防护指导,并将消化系统疾病按内镜检查的优先级进行分级诊疗,有助于优化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并减低医患间交叉感染。本文对该声明进行解读,并通过与中国相关指导意见对比,结合中国现有国情,分析 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消化内镜感染防控策略,以期对我国消化内镜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Sigma-1受体激动剂PRE-084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王瑞, 张玲叶, 杜艳华
    2022, 43(4):  377-38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02
    摘要 ( 321 )   HTML   PDF (359KB) ( 2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Sigma-1 受体作为非阿片类受体,其激动剂对于心脏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明确Sigma-1 受体作用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应用效果。

    方法  把共计24SD大鼠依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3组,其中包括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Sham)及PRE-084组,每组各8只。缺血再灌注以及假手术组于术前1 h输入生理盐水,与此同时根据有关临床实验指标,PRE-084组输入等量的1 mg/kg PRE-084采用结扎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4 h。评估PRE-084对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及CK-MBSODMDA的影响。

    结果  I/R组、PRE-084组的CK-MB值和MDA值均高于Sham组,SOD值低于Sham组,PRE-084组的CK-MB值和MDA值均均低于I/R组,SOD值高于I/R(P0.05)。再灌注24 h后,与Sham组相比,PRE-084组及I/R+dp/dtmax-dp/dtmaxLVSP明显下降,I/R组相比,PRE-084组明显上升(P0.05);与Sham组相比,PRE-084组及I/RLVEDP升高(P0.05)I/R组和PRE-08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RE-084预处理可通过降低氧自由基损伤来达到降低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梗死面积的目的。

    下颌前移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大白兔对舌下神经影响
    乔星, 康文静, 张士珑, 马文盛, 刘春艳, 卢海燕
    2022, 43(4):  381-38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03
    摘要 ( 214 )   HTML   PDF (3078KB) ( 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建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新西兰大白兔动物模型研究OSA及其下颌前移矫治器(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MAD)治疗对舌下神经结构及功能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舌下神经与OSA精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186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OSA组、MAD组。每日诱导其仰卧位睡眠2 h,持续8周后行全麻术,钝性分离并暴露一侧舌下神经与颏舌肌,采用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泰盟BL-420F:记录刺激舌下神经引起颏舌肌收缩的阈强度、刺激舌下神经强度为0.5 V时颏舌肌单收缩能力及刺激舌下神经引起其收缩的潜伏期。比较3组的阈强度、颏舌肌收缩张力和潜伏期。

    另一侧制取舌下神经组织标本,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纤维组织结构。

    结果  OSA组阈刺激高于对照组与MAD组,颏舌肌收缩张力低于对照组与MAD组,潜伏期长于对照组与MAD组(P0.05,对照组与MAD组阈刺激、颏舌肌收缩张力、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神经纤维未见明显的变化,神经纤维组织结构完整,细胞呈层状排列,神经纤维组织结构排列紧密,未见明显的液化变性、坏死。OSA组舌下神经纤维可见不同程度的变性,表现为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可见溶解变性,甚至出现凝聚。MAD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及变性程度均较OSA组轻。

    结论  OSA可降低兔舌下神经传导性能及颏舌肌的收缩张力;导致舌下神经纤维排列紊乱,甚至发生变性。下颌前移矫治可降低OSA对舌下神经的损伤程度,发挥对舌下神经的保护作用。

    吸烟与贫血交互作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临床研究
    刘梅霞, 姜宏英, 张娜
    2022, 43(4):  386-39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04
    摘要 ( 236 )   HTML   PDF (832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吸烟、贫血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易感性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为筛选COPD高危人群及防治COPD提供依据。

    方法  选我院收治的89COPD患者(COPD组)及89例健康人群(对照组),比较2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疾病、文化层次、婚姻状况、吸烟情况、吸烟指数(smoking index SI)、贫血情况、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百分比(FEV1/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采用Pearson分析SIHbFEV1/FVCFEV1% pred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COPD的相关影响因素,使用相对超危险度比(relative excess risk ratioRERI)、归因比(attribution ratio AP)、交互作用指数(interaction index S)分析吸烟、贫血对COPD易感性的交互作用。

    结果  Pearson相关性分析,SIFEV1/FVCFEV1% pred呈负相关(P0.05);HbFEV1/FVCFEV1% pred呈正相关(P0.05)。吸烟、贫血、FEV1/FVCFEV1% predCOPD的易感性相关(P0.05)。吸烟因素分层后,吸烟者组间贫血情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贫血与COPD易感性相关,OR值分别为3.3841.141;吸烟与贫血存在正向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两种因素共存时,COPD发病风险是非吸烟、非贫血者的6.600倍。交互作用分析显示,S=2.218RERI=3.075AP=46.59%,由吸烟、贫血交互作用造成的COPD患病率是其他未预测因子造成患病率的3.075倍,在吸烟、贫血共存的COPD患病危险性中,有46.59%是由两者交互作用引起的。

    结论  吸烟、贫血与COPD病情密切相关;吸烟、贫血、肺功能是COPD易感性的影响因素;吸烟、贫血在COPD易感性中具有交互作用。

    白光胃镜下内镜征象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杨洋, 高广周, 郝英霞
    2022, 43(4):  391-396,封三.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05
    摘要 ( 293 )   HTML   PDF (428KB) ( 1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利用白光胃镜下内镜征象直接诊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临床价值。

    方法  纳入行普通白光胃镜检查及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患者786例,回顾内镜图片判读是否存在各种内镜征象。以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为Hp感染诊断标准,分为Hp阳性组(386例)和Hp阴性组(400例)。比较两组各种内镜征象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的内镜征象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计算各种内镜征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及其诊断Hp感染状态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  786例患者中Hp感染率49.1%Hp阳性组中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黏膜肿胀、皱襞肿大、鸡皮样改变、增生性息肉、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闭合型萎缩的比例高于H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阴性组中规则排列的集合细静脉(regular arrangement of collecting venulesRAC)、脊状发红、胃底腺息肉、陈旧性出血点的比例高于Hp阳性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黏膜肿胀、皱襞肿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AC、胃底腺息肉与Hp感染呈负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弥漫性发红、黏膜肿胀预测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90.751,对应的敏感度分别为71.8%65.5%,特异度分别为74.5%85.3%RAC预测Hp未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04,敏感度为68.5%、特异度为92.5%

    结论  白光胃镜下内镜征象可较准确诊断Hp感染情况,尤其是弥漫性发红、黏膜肿胀、RAC诊断效能最好。

    西格列汀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安全性、有效性分析
    赵夕琛, 靳育静, 孙晓薇, 朱铁虹
    2022, 43(4):  397-401,42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06
    摘要 ( 266 )   HTML   PDF (466KB)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西格列汀联合氯沙坦钾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2Angptl2)水平及糖代谢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西格列汀组(67例,采用西格列汀进行治疗)和联合治疗组(75例,采用西格列汀联合氯沙坦钾进行治疗)。观察两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血压、血管僵硬度、糖代谢、肾功能指标及治疗效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Angptl2、血管内皮功能。

    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内膜中层厚度(medium lining thicknessIMT)、Crouse积分、斑块检出率,血压、血管僵硬度,糖代谢、肾功能指标,血清Angptl2、血管内皮功能水平较低(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西格列汀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氯沙坦钾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降低Angptl2水平,促进糖代谢恢复正常,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中重度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研究
    辜伟
    2022, 43(4):  402-406,41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07
    摘要 ( 257 )   HTML   PDF (454KB) ( 1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中重度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关节腔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和相关性。

    方法  选取中重度KOA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估膝关节功能,术前、术后12个月抽取患者关节腔液以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记录2组并发症情况。

    结果  64例患者随访时间12~14个月,平均(13.0±0.82)个月。2组术前、术后3个月和12个月的组间、时点间、组间与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312个月WOMAC评分组间、时点间、组间与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TNF-α、IL-6NO水平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NF-α、IL-6NO水平低于术前,SOD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肿胀1例,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下肢肿胀2例,切口感染1例,血栓栓塞1例,经相应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消失。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05)。

    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PRP较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中重度膝骨性关节炎在缓解患膝疼痛、改善功能方面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这与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PRP可减轻关节腔内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金因肽联合改良VSD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及对创面组织相关生长因子、美观满意度的影响
    陈肖, 刘颖
    2022, 43(4):  407-41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08
    摘要 ( 267 )   HTML   PDF (434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金因肽联合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及对创面组织相关生长因子、美观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难愈性创面患者94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常规处理基础上对照组采取改良VS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金因肽,共治疗14 d。统计两组治疗效果、治疗7 d14 d后创面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创面组织相关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美观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7 d14 d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EGFEGF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美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联合采取金因肽及改良VSD治疗难愈性创面效果好,并发症较少,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肿瘤患者病耻感、述情障碍现状调查及预测抑郁的效能探讨
    张湘香, 彭乙聆, 胡天琼
    2022, 43(4):  412-416,42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09
    摘要 ( 242 )   HTML   PDF (539KB) ( 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肿瘤患者病耻感、述情障碍现状调查及预测抑郁的效能。

    方法  选取妇科肿瘤患者2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troke impact scaleSI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调查病耻感、述情障碍,Spearman分析病耻感、述情障碍与抑郁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妇科肿瘤患者抑郁影响因素,ROC预测病耻感、述情障碍对妇科肿瘤患者抑郁预测价值。

    结果  妇科肿瘤患者SI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TAS-20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妇科肿瘤患者SIS评分、TAS-20评分与抑郁呈正相关(r=0.605P0.001r=0.621P0.001)。年龄≥60岁、小学及以下、肿瘤直径≥4 cm、自费、SIS评分≥48分、TAS-20评分≥52分、内向、Ⅲ~Ⅳ期、低分化是妇科肿瘤患者抑郁独立危险因素(P0.05)。SIS评分预测抑郁AUC0.84995%CI0.798~0.892),当其截断值为50分,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4.07%81.13%TAS-20评分预测抑郁AUC0.75495%CI0.695~0.807),当其截断值为53分,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7.14%84.91%

    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述情障碍,受其影响,妇科肿瘤患者易出现抑郁情绪;在临床工作中,针对具有病耻感、述情障碍的患者,需加强防范,做好相应心理调节工作,进一步降低抑郁风险。

    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与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预后的关系
    钟柳明, 罗明, 蓝锋, 林良, 刘彩辉, 李文根
    2022, 43(4):  417-42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10
    摘要 ( 197 )   HTML   PDF (459KB) ( 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与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SLE青少年患者145例,随访记录不良预后发生率。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采用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青少年SLE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Cox风险模型分析结果建立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PI)方程,分析其判断不良预后的价值。

    结果  随访110年,中位随访时间(5.85±2.67)年,失访3例,死亡5例,复发32例。不良预后37例,不良预后率25.52%。不良预后组患者雷诺症、肺部感染及眩晕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红细胞计数(reliable bit castRBC)、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补体3(complement 3,C3)、补体4(complement 4,C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雷诺症(β=0.934HR=2.54595%CI=1.2285.274P=0.012)、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β=0.806HR=2.23995%CI=1.1024.549P=0.026)、IgA(β=0.921HR=2.51295%CI=1.4034.498P=0.002)、24 h尿蛋白定量(β=0.784HR=2.19195%CI=1.1324.241P=0.020)及C3(β=-0.523HR=0.59395%CI=0.4020.875P=0.008)是SLE青少年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Cox风险回归模型建立PI方程。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显示PI方程判断青少年SLE不良预后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4SE=0.09195%CI=0.6060.963P=0.032),敏感度为0.800,特异度0.737

    结论  青少年SLE患者预后与其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有关,据此建立的PI方程对判断患者不良预后具有较高准确性。

    云南白药胶囊减少鼻内镜术中出血及促进鼻黏膜愈合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薛林, 臧雯, 杨莉萍, 李健鹰
    2022, 43(4):  423-42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11
    摘要 ( 299 )   HTML   PDF (457KB) ( 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云南白药胶囊减少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中出血及促进鼻腔黏膜愈合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服用云南白药胶囊和安慰剂,500 mg/次,4/d,从术前3 d开始服用,术后6 h继续服用至术后28 d。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和单位时间出血量,鼻黏膜上皮愈合情况,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估。

    结果  ITT人群分析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和术中单位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人群分析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和术中单位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T人群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8周鼻黏膜上皮覆盖率痊愈率试验组为56.12%,对照组为3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2.86%,对照组为76.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P人群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8周鼻黏膜上皮覆盖率痊愈率试验组为56.67%,对照组为4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5.56%,对照组为82.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ITTPP人群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2周、4周、6周、8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呈下降趋势,但是试验组降低的更多。两组的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云南白药胶囊用于鼻内镜手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单位时间出血量,可促进鼻腔黏膜愈合,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海南省12-15岁学生恒牙龋病抽样调查报告(2015-2016年)
    王媛媛, 谢莉莉, 郭冬梅, 郭秋云, 全涛, 包柏成
    2022, 43(4):  429-43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12
    摘要 ( 229 )   HTML   PDF (589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海南省12~15岁学生恒牙龋病状况,为海南省口腔卫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方法  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省城乡12~15岁常住人口3 479人,使用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 probeCPI)探针检查其全口恒牙冠的患龋情况。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海南省12~15岁学生患龋率为60.5%,恒牙龋均为1.95,患龋率和龋均呈现农村(63.9%2.20)高于城市(57.3%1.72),女性(66.1%2.27)高于男性(54.9%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一磨牙患龋率最高,上颌中切牙患龋率高于上颌第一磨牙。龋补充填比为17.0%,窝沟封闭率为1.4%,龋补充填比和窝沟封闭率均呈现城市(20.5%2.2%)高于农村(14.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海南省12~15岁学生恒牙患龋率高,龋齿充填率和窝沟封闭率低,需进一步加强口腔保健措施,尤其是农村地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张顺, 李娜, 梁静, 王丽萍, 马文有
    2022, 43(4):  433-43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13
    摘要 ( 264 )   HTML   PDF (431KB) ( 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表达,分析其血清CRP水平变化可能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及其一级亲属1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精神分裂症者作为精神分裂症组,将一级亲属作为一级亲属组,并选择同期医院接受全身体检证实为身体健康的200名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全部调查人员均测定血清CRP水平,一级亲属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PANSS)等评分测试评定。比较3组血清CRP水平表达,比较一级亲属与健康对照组SCL-90评分;对比一级亲属不同性别、年龄、心理健康状况、认知功能、症状严重程度等情况下的CRP水平表达,经线性回归分析一级亲属血清CRP水平异常可能的相关因素。

    结果  3组受检者中,精神分裂症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最高,后由高至低依次为一级家属组、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健康对照组,一级亲属组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状态不佳、认知功能低下及中重度症状均可能是影响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血清CRP水平的相关因素(P0.0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血清CRP水平呈高表达,可能与一级亲属不良心理健康状况、认知功能低下、合并一定程度的精神分裂症症状等因素有关,对于家族有精神分裂症治疗史的人群,若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其一级亲属,应注意血清CRP水平表达的变化,若发现血清CRP呈异常高表达,应及时干预,以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饮食日记管理对老年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薛珊, 李来有
    2022, 43(4):  439-44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14
    摘要 ( 203 )   HTML   PDF (404KB)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饮食日记管理方案对改善老年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实际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210月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11月—202010月的5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管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饮食日记管理方案。比较两组出院后1个月时的体重变化、体重指数变化和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营养风险发生率。

    结果  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体重和体重指数的下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营养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将饮食日记管理方案应用于老年食管癌术后出院的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使患者获益。

    右美托咪定滴鼻在超声下儿童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中的应用
    杜文康, 张传勃, 成黎明, 张明, 谷海飞, 林丽佳
    2022, 43(4):  444-44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15
    摘要 ( 258 )   HTML   PDF (398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在超声下儿童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取昆明市儿童医院行超声下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A组,经鼻滴入2 μg/kg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和对照组(B组,经鼻滴入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患儿入室(T0)、滴鼻后30 min(T1)、置入一次性小儿使用灌肠复位包肛管(T2)、复位成功(T3)及苏醒离室(T4)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两组不同压力复位成功率和复位时间,住院费用以及镇静后相关并发症。

    结果  AHRMAP先下降后上升,B组先上升后下降。两组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组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复位压力11.1~13 kPa成功率高于B组(P0.05),两组在复位压力13.1~15 kPa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反流、误吸、呼吸抑制以及喉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家属满意度高于B组(P0.05)。A组在复位时间和住院费用上均少于B组(P0.05)。

    结论  2 μg/kg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滴鼻镇静可安全用于超声下儿童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既提高复位成功率,又可降低住院费用,患儿家属满意度高。

    基于FTS理念的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对动脉瘤性下腔出血患者病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陈杏, 冯娟
    2022, 43(4):  449-45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16
    摘要 ( 209 )   HTML   PDF (462KB) ( 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的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在动脉瘤性下腔出血患者中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113例动脉瘤性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n=56)和研究组(n=57)。2组均行弹簧圈栓塞术,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在传统护理基础上,研究组予以基于FTS理念的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统计两组并发症、术中血压及心率波动值、病情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护理满意度,对比入院时、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

    结果  研究组术中血压及心率波动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院时GO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出院时研究组NIHSSADL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出院1个月时研究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51%较对照组15.79%低,护理满意度92.98%较对照组80.36%高(P0.05)。

    结论  基于FTS理念的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可减少动脉瘤性下腔出血患者术中血压及心率波动,促进其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疾病预后。

    甲状腺超声联合血清Tg、TgAb对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作用
    张雪鹤
    2022, 43(4):  455-459,46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17
    摘要 ( 256 )   HTML   PDF (582KB) ( 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甲状腺超声联合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对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术后复发或转移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切除和131I清除后,需再次接受131I清除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192例为研究对象,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和血清TgTgAb水平检测,再次131I清除治疗1周后行131I全身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显像,记录超声和Tg水平与全身显像(whole body scan,WBS)对照结果,分析TgAb水平对TgDTC术后复发或转移灶诊断的影响,并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超声和Tg阳性与WBS结果的相关性。

    结果  超声、Tg及两者联合对DTC术后复发或转移灶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为75.00%58.33%78.85%75.00%66.67%76.92%92.11%71.43%96.77%TgAb100 U/mL与<100 U/mL时,TgDTC术后复发或转移灶的诊断效率分别为52.17%50.00%52.38%87.80%70.00%93.5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声、Tg阳性患者WBS阳性风险为阴性患者5.2186.667倍。

    结论  甲状腺超声联合血清TgTgAb检测可有效提升DTC术后复发或转移诊断效率,综合多项指标进行判断,必要情况时进行131I-WBS检查,降低漏诊率。

    舒芬太尼复合下右美托咪定用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造影镇静半数有效剂量的研究
    彭宇川, 张世豪, 顾俊峰, 肖昀
    2022, 43(4):  460-46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18
    摘要 ( 205 )   HTML   PDF (478KB) ( 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序贯法研究舒芬太尼复合下右美托咪定用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造影(contrast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cTEE)镇静半数有效剂量。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研究对象选取于十堰市人民医院超声影像中心拟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26,年龄1865,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第一例患者右美托咪定首负荷剂量设置为0.8 μg/kg,阶梯剂量为0.1 μg/kg,通过上一例患者的cTEE应激反应确定下一例患者的负荷量,当上一例患者cTEE应激反应阳性时,下一例患者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增加0.1 μg/kg,当上一例患者cTEE应激反应为阴性时,则下一例患者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减少0.1 μg/kg,以“cTEE应激反应阳性-cTEE应激反应阴性”为拐点,以此类推,直至出现7个拐点,试验完成。记录麻醉前、探头置入前、探头置入时、探头置入后2 min、检查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麻醉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 shorteningFS)、左心室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记录患者Valsalva动作能否配合;记录咳嗽呛咳、恶心、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结果  舒芬太尼复合下右美托咪定用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造影镇静半数有效剂量为0.66 μg/kg(95%CI:0.59~0.72),探头置入前、探头置入时、探头置入后2 min、检查结束时的HRMAP较麻醉前低(P0.05);探头置入时的HRMAP较探头置入前、探头置入后2 min、检查结束时高(P0.05),各时间点对应的SpO2及麻醉前后LVEFFSSV变化不明显(P0.05),所有患者麻醉抑制应激反应之后的Ramsay镇静评分(2.91±0.58)分均在理想镇静深度24分之间,检查过程中均能够配合Valsalva动作,无低氧饱和度、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通过序贯法确定舒芬太尼复合下右美托咪定用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造影镇静半数有效剂量为0.66 μg/kg(95%CI:0.590.72)

    不同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对踝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及应激的影响
    张诚章, 李振威, 余建华, 彭德良, 廖荣宗
    2022, 43(4):  466-469,47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19
    摘要 ( 246 )   HTML   PDF (586KB) ( 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不同入路(经股骨大转子平面入路与经腘窝上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踝部骨折患者手术过程的镇痛效果,以及对应激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踝部骨折患者78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A组(经股骨大转子平面入路行坐骨神经麻醉阻滞)与B组(经腘窝上入路行坐骨神经麻醉阻滞),每组39例。比较2组神经阻滞相关指标、术后不同时间节点疼痛感受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术后8 h股后肌群肌力,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坐骨神经深度、术中芬太尼用量及术后8 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麻醉后15 min30 minB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8 h股后肌群肌力等级整体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结论  相较于股骨大转子入路,腘窝上入路行坐骨神经阻滞操作更简捷,镇痛效果更为显著,并且能够更好地保留股后肌群肌力。

    角袋注射技术对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后膈肌麻痹的影响
    刘亚君, 张明哲, 王国瑞, 刘文平, 吕瑞兆, 井郁陌
    2022, 43(4):  470-47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20
    摘要 ( 236 )   HTML   PDF (820KB) ( 1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角袋注射技术对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sup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SCBPB)后膈肌麻痹的影响。

    方法  选取行上肢骨折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行SCBPB,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角袋注射技术,对照组采用神经丛周围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阻滞操作用时、阻滞效果评分、麻醉持续时间、各外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后30 min不同呼吸状态下膈肌麻痹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阻滞前、阻滞后30 min膈肌移动度、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

    结果  研究组麻醉阻滞操作用时、阻滞效果评分、麻醉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后30 min,两组平静呼吸、用力呼吸状态下膈肌移动度均低于阻滞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FVC均低于阻滞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阻滞后30 min膈肌麻痹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保障有效麻醉阻滞效果的前提下,角袋注射技术能明显降低SCBPB膈肌麻痹发生率,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可为SCBPB提供新思路。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在扁桃体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张立立, 白小丽, 陈蕾, 李芳, 杨冬雪, 尚瑞媛
    2022, 43(4):  476-48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21
    摘要 ( 217 )   HTML   PDF (415KB) ( 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在扁桃体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河北省眼科医院治疗的85例慢性扁桃体炎并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病例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采取的不同麻醉方案将纳入研究的病例分为普通麻醉组和靶控麻醉组,普通麻醉组患儿采用丙泊酚、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靶控麻醉组患儿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方案。对比两组患儿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长、自主呼吸恢复时长、手术结束后患儿苏醒时长,对比2组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和恢复自主呼吸时(T4)不同时刻心率(heart rate, 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对比2组患儿手术结束后送至麻醉恢复室时的小儿苏醒期躁动评分,对比2组患儿术后拔管5 minOAA/S分级情况,对比2组患儿苏醒期间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靶控麻醉组患儿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长、手术结束后患儿苏醒时长以及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长均低于普通麻醉组(P0.05);2组患儿HR在组间、时点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MAP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SpO2在时点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控麻醉组患儿PAED评分明显低于普通麻醉组(P0.05);2组患儿OAA/S评级3级及以下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控麻醉组患儿苏醒期呛咳、气道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麻醉组(P0.05)。

    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有助于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同时促进患儿苏醒,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构建骨科物理学体系推动骨科创新进展
    陈伟, 邢欣, 王娟, 朱燕宾, 张晓娟, 张英泽
    2022, 43(4):  481-48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22
    摘要 ( 152 )   HTML   PDF (601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理学在医学实践的长期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医学物理学这一交叉融合学科。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骨科损伤和疾病的诊治、预防中同样有着广泛深刻的应用。进一步推动骨科与物理学的交叉融合,构建骨科物理学体系,用物理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解释、解决骨科临床和研究中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以进一步促进对骨与软组织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促进骨科伤患致伤原因、致病机制的研究,促进精准微创诊疗技术的创新,促进骨科疾病诊治、预防能力的提高。

    月经性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罗文秀, 杨皓迪(综述), 赵佳玉, 罗家明(审校)
    2022, 43(4):  484-48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23
    摘要 ( 192 )   HTML   PDF (390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月经性偏头痛是一种与卵巢周期变化密切相关的特殊类型偏头痛,与非月经性偏头痛相比,其临床症状更重、疗效应答更差、且社会功能损害相对严重,给女性带来沉重的生理心理负担。现就月经性偏头痛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进行综述,为探索月经性偏头痛的神经病理机制、临床药物治疗敏感性、有效的预防策略提供新思路。

    COVID-19心肌炎的研究进展
    郭子源, 刘一航(综述), 谭琳琳, 李智博(审校)
    2022, 43(4):  488-49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24
    摘要 ( 171 )   HTML   PDF (396KB) ( 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对人类的健康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COVID-19主要侵袭呼吸系统,但其他器官也可受累。目前已经报道了许多与COVID-19相关的心肌炎病例,但目前尚无明确的COVID-19心肌炎诊断定义,暂以冠状病毒感染和其他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经验的见解为指导。临床表现包括心脏相关症状、心电图变化、心脏生物标志物的改变以及心脏功能受损。心脏核磁检查是除外缺血性损伤的重要鉴别手段,心内膜活检的病理学依据是COVID-19心肌炎的确诊方法。目前COVID-19心肌炎的诊治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是否存在病毒感染后遗效应而出现类似扩张性心肌病改变,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拮抗剂是否获益等等,仍需进一步关注及探索。

    重复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进展
    蒋金金, 宋娜(综述), 胡文清, 马琪(审校)
    2022, 43(4):  493-49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04.025
    摘要 ( 200 )   HTML   PDF (357KB) ( 3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传统治疗方法有一定局限性,临床研究正在积极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重复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对膀胱功能改善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在着重学习相关文献后对重复磁刺激的机制、治疗部位,以及重复磁刺激在逼尿肌过度活动、〖JP2〗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反射减退或无反射等神经源性膀胱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