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3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2-11-25
    《便携式睡眠监测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要点解读
    雷培良, 朱庆文, 蒋新霞
    2022, 43(11):  1241-1243,124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01
    摘要 ( 706 )   HTML   PDF (373KB) ( 4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非常普遍且后果较为严重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其诊断的金标准是多导睡眠监测。由于其监测方式的特殊性,在面对庞大的临床筛查、监测需求时,限于场地、设备、人员配备等因素,多导睡眠监测的检测能力相对难以满足。作为一种补充或替代方案,便携式睡眠监测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及广大患者的注意。2021年,为了规范便携式睡眠监测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疗过程中的使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咽喉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咽喉学组联合发布了《便携式睡眠监测在OSA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本文主要分析便携式睡眠监测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对该共识进行了要点解读,展望了未来的发展。

    甘露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罗志中, 冯凯, 罗雅琪
    2022, 43(11):  1244-124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02
    摘要 ( 157 )   HTML   PDF (1296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甘露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神经损伤、炎症、氧化应激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探究其潜在的机制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之间的联系。
    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甘露醇组、甘露醇+二甲双胍组。检测大鼠神经缺损、脑组织含水量、中风率及海马组织病理损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TdT介导的dUTP末端标记法(TdT mediated dUTP terminal labeling,TUNEL)检测脑组织神经元凋亡;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脑组织磷酸化(phosphorylation,p)-p38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p-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1/2)、p38、ERK1/2蛋白。
    结果 相较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中风率、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均升高,神经元病理损伤加重,血清TNF-α、IL-6、MDA升高,SOD降低,脑组织p-p38、p-ERK1/2蛋白表达升高(P<0.05)。甘露醇给药后,大鼠的上述指标明显反向调控,且甘露醇的这种作用可被二甲双胍削弱。
    结论 甘露醇可减少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脑神经的损伤,抑制脑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元的凋亡,发挥保护脑作用的机制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调控miR-181d-5p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
    仝亚坤, 赵丹丹, 安国静
    2022, 43(11):  1250-1254,126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03
    摘要 ( 178 )   HTML   PDF (1509KB) ( 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miR-181d-5p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影响及对细胞硫酰化限速酶(sulfation rate-limiting enzyme,PAPSS2)/蛋白聚糖(proteoglycans,VCAN)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细胞学实验: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NC组和miR-181d-5p组,MTT、流式细胞技术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APSS2和VCAN蛋白表达水平。裸鼠荷瘤实验:20只SPF级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miR-181d-5p组(n=10),分别接种野生型细胞和转染miR-181d-5p细胞,模型建立后每3 d测量1次小鼠肿瘤体积,连续测量21 d,于实验终点测量肿瘤质量和体积。
    结果 细胞学实验表明:与对照组和NC组比较,miR-181d-5p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加、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APSS2,VCAN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NC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荷瘤实验表明:miR-181d-5p组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肿瘤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miR-181d-5p可以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APSS2/VCAN信号通路活性的抑制相关。 

    SPHK1基因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恶性行为影响及相关机制初步探讨
    赵欢, 庞义存, 赵郡, 邢慧敏, 马晓琳, 霍翠敏
    2022, 43(11):  1255-126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04
    摘要 ( 106 )   HTML   PDF (1046KB) ( 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 1,SPHK1)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通过本研究,可为上皮性卵巢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耐药治疗、靶向治疗等提供新的依据。
    方法 通过小干扰RNA(siRNA)转染SKOV3细胞干扰SPHK1基因表达后,检测SPHK1表达的高低对于细胞增殖力、细胞克隆形成力以及对于顺铂的敏感性的改变,并检测对于相关干细胞标记物NANOG,耐药相关基因MDR1的表达情况的影响。
    结果 SPHK1基因的表达降低会引起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增殖力的降低、克隆形成力的降低,以及对顺铂的敏感性的增加,影响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NANOG、MDR1的表达。
    结论 SPHK1可能通过NANOG的表达影响肿瘤干细胞的构成,从而影响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的恶性行为。

    miR-21、Caveolin-1、Gal-9在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王莎, 贺龙, 程利萍, 霍瑞民, 廖子蔚, 牛东生
    2022, 43(11):  1261-1266,127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05
    摘要 ( 99 )   HTML   PDF (508KB) ( 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viral meningitis,VM)患者脑脊液微小核糖核酸21(micro ribonucleic acid-21,miR-21)表达、陷窝蛋白1(Caveolin-1)、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Gal-9)水平特点,分析miR-21、Caveolin-1、Gal-9与VM复发的关系。
    方法 选择VM患者(VM组)132例和经检查证实无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对照组)136例。根据病情将VM患者分为重症组(58例)和轻症组(74例),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根据是否VM复发分为复发组(26例)和无复发组(106例)。治疗前后检测血清miR-21表达、Caveolin-1、Gal-9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分析miR-21、Caveolin-1、Gal-9与VM病情、炎性因子以及复发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miR-21、Caveolin-1、Gal-9预测VM复发的价值。
    结果 VM组miR-21表达、Caveolin-1、Gal-9、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VM患者脑脊液miR-21表达、Caveolin-1、Gal-9、TNF-α、IL-6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miR-21、 Caveolin-1、Gal-9水平均与TNF-α、IL-6呈正相关(P<0.05)。治疗前和治疗前后,复发组脑脊液miR-21表达、Caveolin-1、Gal-9、TNF-α、IL-6水平均高于无复发组,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miR-21表达、Caveolin-1、Gal-9、TNF-α、IL-6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高TNF-α、miR-21、 Caveolin-1、Gal-9是VM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检测治疗后miR-21、Caveolin-1、Gal-9预测VM复发的AUC为0.858,大于单项指标预测(P<0.05)。
    结论 VM患者脑脊液中miR-21表达、Caveolin-1、Gal-9水平明显增加,治疗后高表达miR-21、高水平Caveolin-1、Gal-9与VM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复发密切相关。

    HSF1、sMR、miR-758-3p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赵国杰, 杨宏伟, 赵鹏飞
    2022, 43(11):  1267-127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06
    摘要 ( 297 )   HTML   PDF (773KB) ( 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1,HSF1)、可溶性甘露糖受体(soluble mannose receptor,sMR)、miR-758-3p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肝癌患者为试验组,另取同时间段来我院就诊的42例慢性肝炎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SF1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sMR水平;RT-qPCR检测miR-758-3p水平;分析HSF1、sMR、miR-758-3p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HSF1阳性率、血清sMR表达更高,miR-758-3p水平更低(P<0.05);HSF1、sMR、miR-758-3p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微血管侵犯、病理分期、甲胎蛋白(alpha-feto protein,AFP)相关(P<0.05)。HSF1、sMR、miR-758-3p诊断肝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947,0.983,0.787,联合HSF1、sMR、miR-758-3p诊断肝癌的曲线下面积为1.000,高于单独诊断。
    结论 肝癌患者HSF1阳性表达显著增加,血清sMR显著升高,miR-758-3p水平显著降低,且HSF1、sMR、miR-758-3p与淋巴结转移、微血管侵犯、病理分期、AFP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脉冲治疗联合SET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物力学及颈部肌疲劳度的影响
    尚延萍, 韩月娥, 王健
    2022, 43(11):  1272-127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07
    摘要 ( 261 )   HTML   PDF (404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脉冲治疗联合悬吊训练技术(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其对颈椎生物力学及颈部肌疲劳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采用SET治疗4周,观察组采用脉冲治疗联合SET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疼痛程度、颈椎生物力学、颈部肌疲劳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2组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前屈角度、后伸角度、左侧屈角度、右侧屈角度、左侧旋角度、右侧旋角度、颈部后伸肌群肌电积分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均高于治疗前(P<0.05),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较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JOA评分、颈椎前屈角度、后伸角度、左侧屈角度、右侧屈角度、左侧旋角度、右侧旋角度、颈部后伸肌群IEMG、MPF、MF高于对照组(P<0.05),NDI指数、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脉冲治疗联合SET可有效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物力学,降低肌疲劳度,改善颈椎功能。

    血清miR-210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杜志云, 史亦男, 许海娟, 李书秀
    2022, 43(11):  1277-1281,131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08
    摘要 ( 265 )   HTML   PDF (471KB)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210(mircoRNA-210,miR-210)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NRDS患儿104例,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所有新生儿根据首次胸部X线片结果与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Ⅰ级、Ⅱ级)与重度组(Ⅲ级、Ⅳ级)。比较死亡组与生存组患儿一般资料,轻度组与重度组血清miR-210水平与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perinatal supplement of acute physiological score for neonates Ⅱ,SNAPPE-Ⅱ)评分。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10水平对NRDS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NRDS发生与血清miR-210的相关性。
    结果 根据预后分组,104例患儿中预后较好81例(77.88%),死亡23例(22.12%)。生存组miR-210水平、SNAPP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P<0.05);2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母亲年龄、病因、剖宫产、双胎、羊水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胸部X线片表现分组,104例患儿轻度患儿73例,重度患儿31例。轻度组miR-210水平、SNAPPE-Ⅱ评分低于重度组(P<0.05)。NRDS发生与血清miR-210水平呈正相关(r=0.638,P<0.001)。血清miR-210与SNAPP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13,P<0.05)。血清miR-210的最佳分界值为16.71 ng/L时,曲线下面积为0.763,OR=0.846,95%CI:0.892~1.064,敏感度为82.61%,特异度为86.42%。 
    结论 血清miR-210水平升高与NRDS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密切相关,血清miR-210水平与NRDS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性,当血清miR-210临界值为16.71 ng/L时对评估NRDS患儿预后具有较高价值。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贾系群, 张华娟, 张必旗, 洪友明
    2022, 43(11):  1282-1285,129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09
    摘要 ( 359 )   HTML   PDF (421KB) ( 1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 ventilation,HHFNC)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诊断为重症肺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面罩吸氧组(对照组)和HHFNC组(试验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2 h、24 h、48 h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xygen,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dioxide,PCO2)、PaO2/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FiO2)指标变化以及两组患儿呼吸困难(鼻扇及三凹征)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气管插管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aO2、PCO2、PaO2/FiO2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O2、PaO2/FiO2呈逐渐升高趋势,PCO2呈逐渐降低趋势,试验组PaO2、PaO2/FiO2高于对照组,PCO2低于对照组,其组间、时点间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HFNC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可以改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气管插管率,效果显著。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美罗培南的浓度及其在ICU脓毒症患者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张伟东, 张伟威, 阎彦, 周静芳, 程业童, 王娜
    2022, 43(11):  1286-129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10
    摘要 ( 465 )   HTML   PDF (500KB) ( 1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美罗培南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脓毒症患者治疗药物监测。
    方法 以Kinetex-C18 100A(2.6 μm,4 mm×50 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甲酸水溶液(60〖DK〗∶40,v/v),流速:0.4 mL/min,柱温40 ℃,进样量3 μL。以卡马西平为内标,采用串联质谱检测器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ESI),以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扫描方式进行监测,定量分析离子对分别为m/z 384→141(美罗培南)、m/z 237→194(卡马西平),并将该方法应用于197例次ICU脓毒症患者治疗药物的监测。
    结果 人血浆中美罗培南浓度在0.02~30 mg/L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方程为y=4.934×10-5x+2.083×10-2(r=0.999 9)。批间和批内精密度RSD<3%,回收率为91.96%~100.97%。197例次ICU脓毒症患者血药浓度范围为0~16.33 mg/L。
    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敏感度高、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美罗培南在脓毒症患者治疗药物中的监测。

    高强度超声波联合加巴喷丁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miR-19a、miR-30b、miR-29c的影响
    吉伟丽, 李朦, 李玲芝, 刘彤彤
    2022, 43(11):  1291-1296,131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11
    摘要 ( 318 )   HTML   PDF (478KB) ( 1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高强度超声波联合加巴喷丁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微小RNA-19a(microrna-19a,miR-19a)、微小RNA-30b(microrna-30b,miR-30b)、微小RNA-29c(microrna-29c,miR-29c)的影响。
    方法 选取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72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联合组37例。对照组使用加巴喷丁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强度超声波治疗。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neuropathic pain scale,NPS)评分、CD4+、CD8+、CD4+/CD8+、miR-19a、miR-30b、miR-29c水平、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2组NIHSS评分、IL-6、CRP、VAS评分、NPS评分、miR-19a、miR-30b、miR-29c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改良Barthel指数、CD4+、CD8+、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联合组NIHSS评分、IL-6、CRP、VAS评分、NPS评分、miR-19a、miR-30b、miR-29c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CD4+、CD8+、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强度超声波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和免疫功能,减轻疼痛感和炎症反应,调控miR-19a、miR-30b、miR-29c表达,治疗效果明显。

    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AKT1对判断局部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覃莉丽, 成宏, 匡思杰, 王开权
    2022, 43(11):  1297-1301,132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12
    摘要 ( 288 )   HTML   PDF (799KB) ( 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rography,SWE)联合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1,AKT1)对判断局部晚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效果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124例局部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NC治疗,记录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mission,pCR)率。比较不同疗效患者SWE参数和AKT1阳性率,分析影响pCR的相关因素,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短期预后。
    结果 124例患者中2例失访,122例入组,其中38例达到pCR,pCR率为31.15%。随访时间4~12个月,死亡40例,存活82例,1年生存率67.21%。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OR=0.614,95%CI=0.482~0.782,P<0.001)、弹性模量值(OR=0.431,95%CI=0.286~0.650,P<0.001)及AKT1阳性(OR=0.565,95%CI=0.338~0.944,P=0.029)是NC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弹性模量值+AKT1联合预测概率判断pCR的曲线下面积值高于单项指标(P<0.05)。不同分化程度、弹性模量值及AKT1表达水平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WE参数联合AKT1有助于判断局部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NC疗效和短期预后。
    阴道超声对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及甲氨蝶呤与腹腔镜治疗效果比较
    李洪梅, 石少凤, 肖娴静
    2022, 43(11):  1302-130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13
    摘要 ( 265 )   HTML   PDF (383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阴道超声在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及观察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与腹腔镜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94例,均接受阴道超声(阴道超声组)和腹部超声(腹部超声组)检查,并将9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甲氨蝶呤组45例,腹腔镜组49例。比较阴道超声对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并分析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与腹腔镜治疗效果对输卵管妊娠的疗效。
    结果 阴道超声检查显示宫内假孕囊、附件区包块、胚芽、卵黄囊、心芽搏动等超声影像学表现的阳性率则分别为37.23%、94.68%、42.55%、47.87%、12.77%,高于腹部超声检查显示的15.96%、76.60%、18.09%、26.60%、10.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2.55%,高于腹部超声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住院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恢复时间明显短于甲氨蝶呤组,腹痛发生率高于甲氨蝶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治疗1年后宫内妊娠率低于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再次输卵管妊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阴道超声对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较高,而甲氨蝶呤非手术治疗与腹腔镜治疗均对输卵管妊娠有一定治疗效果,且各有优势,临床可根据治疗需求进行选择。

    磁共振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联合应用在原发性面肌痉挛诊断中的价值
    张雪, 王亚丽, 刘晓宁, 张彩霞, 彭瑜
    2022, 43(11):  1306-131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14
    摘要 ( 503 )   HTML   PDF (889KB) ( 2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联合应用于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神经血管关系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 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扫描, 并对脑干、面神经及周围血管进行多平面重建,判定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与血管的毗邻关系, 统计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面神经根部与周围血管接触关系以及神经受压、变形的数量,进一步辨明责任血管及来源, 并与术中解剖结果相比较。
    结果 所有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中, MRI 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联合应用与微血管减压术术后结果对照分析显示,MRI发现症状侧血管与神经接触、受压阳性率为94.83%(55/58),非症状侧血管与神经接触、受压的阳性率为17.24%(1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3.812,P<0.05),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压迫最为常见,占比63.79%(37/58),其次为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静脉以及椎动脉+前下动脉复合性压迫。58例患者行59次微血管减压术,其中2例术前判断为面神经未受压迫,术中所见亦未受压迫;术前1例判断为面神经无压迫,术中证实为小脑后下动脉压迫;术前应用MRI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联合判定面神经责任血管压迫的敏感度98.2%,特异度100%。
    结论 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联合应用磁共振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可准确判断颅脑神经血管的毗邻关系,并可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腰椎骨髓脂肪分数值定量比较
    崔凤珍, 王世雷, 赵月芹, 张哲, 曹江欣
    2022, 43(11):  1311-131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15
    摘要 ( 292 )   HTML   PDF (918KB) ( 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与非糖尿病患者腰椎骨髓脂肪含量。
    方法 前瞻性选择行腰椎MRI检查的患者100例,均采用磁共振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IDEAL)序列扫描。测量腰椎骨髓IDEAL-fat、IDEAL-water信号值,计算腰椎骨髓脂肪分数值(bone marrow fat fraction,BMFFIDEAL)。比较T2DM组和非糖尿病组腰椎骨髓IDEAL-fat、IDEAL-water平均信号值、BMFFIDEAL值,并分析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糖化血红蛋值的关系。
    结果 T2DM组、非糖尿病组腰椎骨髓IDEAL-fat和IDEAL-water平均信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腰椎骨髓BMFFIDEAL值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T2DM组男性与女性、体重正常组与超重组腰椎骨髓BMFFIDEA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男性与女性、体重正常组与超重组腰椎骨髓BMFFIDEAL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非糖尿病组L1~L5各椎体间骨髓IDEAL-fa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非糖尿病组L1~L5各椎体间骨髓IDEAL-water信号以及BMFFIDEAL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L1骨髓BMFFIDEAL值低于L3椎体,非糖尿病组L1骨髓IDEAL-water信号值高于L3椎体,L1骨髓BMFFIDEAL值低于L3及L4椎体(P<0.05)。T2DM组腰椎骨髓BMFFIDEAL值与年龄呈正相关,非糖尿病组腰椎骨髓BMFFIDEAL值与年龄呈正相关,T2DM患者腰椎骨髓BMFFIDEAL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5)。
    结论 T2DM患者腰椎骨髓脂肪含量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与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有关,与性别、BMI无明显关系。

    肾动态显像计算DEI、GFR在慢性梗阻性肾积水患者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陈雯, 李泽生, 唐倩, 李钢
    2022, 43(11):  1318-1322,133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16
    摘要 ( 251 )   HTML   PDF (482KB) ( 2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计算利尿排泄指数(diuretic excretion index,DEI)、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在慢性梗阻性肾积水患者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慢性梗阻性肾积水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DEI和GFR,分析慢性梗阻性肾积水的影响因素,评价DEI和GFR对慢性梗阻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肾积水程度患者的肾动态显像参数,分析肾动态显像参数与肾积水程度的相关性,分析DEI、GFR在慢性梗阻性肾积水患者1个月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研究组肾动态显像参数DEI、GFR低于对照组(P<0.05);DEI、GFR均是慢性梗阻性肾积水的影响因素(P<0.05)。DEI、GFR诊断慢性梗阻性肾积水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84、0.827,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10;重度组DEI、GFR低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DEI、GFR低于轻度组(P<0.05);慢性梗阻性肾积水患者DEI、GFR与肾积水程度呈负相关(r=-7.360、-8.015,P<0.05)。DEI、GFR高水平患者术后1个月无肾功能率低于低水平患者(P<0.05);慢性梗阻性肾积水患者DEI、GFR与无肾功能率呈负相关关系(r=-0.614,-0.653,P<0.05)。
    结论 肾动态显像计算DEI、GFR在慢性梗阻性肾积水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探讨β2M、CD62P、CD63表达水平对ITP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
    徐锋
    2022, 43(11):  1323-132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17
    摘要 ( 307 )   HTML   PDF (573KB) ( 2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的 研究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水平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ITP患者作为ITP组,同期选取40例中重度贫血患者作为贫血症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基线资料,检测三组血小板(platelet,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比容(platelet volume,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β2M、CD62P、CD63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ITP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β2M、CD62P、CD63表达水平对ITP的诊断价值。
    结果 对照组、贫血症组、ITP组生命体征、PLT、MPV、PCT、PDW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TP组患者生命体征、PLT、MPV、PCT、PDW等指标水平最低,其次是贫血症组,对照组生命体征、PLT、MPV、PCT、PDW等指标水平最高(P<0.05)。对照组、贫血症组、ITP组血清中β2M、CD62P、CD63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β2M、CD62P、CD63水平升高是ITP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与β2M、CD62P、CD63单项诊断相比,联合诊断对ITP诊断价值较高(P<0.05)。
    结论 β2M、CD62P、CD63参与ITP的发生与发展,在ITP的早期诊断中,三项联合诊断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表达水平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杜亚涛, 曹干, 蔡会欣, 杨松, 孙阳
    2022, 43(11):  1328-133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18
    摘要 ( 267 )   HTML   PDF (400KB) ( 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磷脂酰丝氨酸特异性磷脂酶A1(serum phosphatidylserine-specific phospholipase A1,PS-PLA1)、趋化因子配体19(chemokine ligand 19,CCL19)、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表达水平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0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score,SLEDAI)将其分为轻度亚组(31例)、中度亚组(50例)、重度亚组(2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ocyte percentage,LY%)、血小板(platelet ,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补体C3、补体C4]相关指标水平,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亚组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S-PLA1、CCL19、IL-17、IL-23与血常规、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组全血WBC、LY%、PLT、Hb、补体C3、补体C4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gG、IgA、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亚组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水平高于轻度亚组、中度亚组,中度亚组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水平高于轻度亚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PS-PLA1与IgG表达呈正相关(P<0.05),CCL19、IL-17、IL-23与IgG、IgA、IgM表达呈正相关(P<0.05),IL-17、IL-23与补体C3表达呈负相关(P<0.05)。
    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水平升高,且其水平与患者病情活动度及细胞免疫功能障碍有关,可能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治的新靶点。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期间局部脑氧饱和度及POCD的影响
    张东莹, 马龙, 王甲正, 陈永学
    2022, 43(11):  1333-1337,134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19
    摘要 ( 260 )   HTML   PDF (420KB) ( 1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2)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n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
    方法 选取8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0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0.5 μg/kg右美托咪定,再以0.5 μg·kg-1·h-1剂量维持至手术结束,对照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依托咪酯、罗库溴铵行麻醉诱导,并静脉泵注异丙酚、罗库溴铵,间断输注舒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术前(T0)、诱导前(T1)、诱导后至CPB开始前(T2)、CPB开始至降温末(T3)、CPB降温末至复温初(T4)、CPB复温初至停机(T5)、停机后30 min(T6)各时间段左侧与右侧rS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分别于术前、术后7 d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并记录POCD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PCO2、HCT、Hb、MAP在不同时间点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及组间与时间点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侧rSO2、右侧rSO2及血清TNF-α与IL-6的组间比较、不同时间点比较以及组间与时间点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均降低,同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POCD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17.50%(χ2=5.000,P=0.025)。
    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预充右美托咪定并维持给药至术毕,可有效增加患者rSO2,降低TNF-α、IL-6水平炎症指标水平,从而有效改善患者CPB期间脑氧供需平衡,并降低POCD发生率。

    超低出生体重儿入院低体温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王娜, 田秀英, 王晓鹏
    2022, 43(11):  1338-134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20
    摘要 ( 239 )   HTML   PDF (493KB) ( 1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入院低体温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ELBWI生后1 h内测量患儿肛温,评价入院低体温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入院低体温对早产儿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
    结果 共纳入159例ELBWI,死亡29例(18.2%)。其中<35.4 ℃组17例(10.7%)、35.5~35.9 ℃组51例(32.1%)、36.0~ 36.4 ℃组64例(40.2%)、36.5~ 37.5 ℃组27例(1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剖宫产, 5分钟Apgar评分≤7分,与入院低体温独立相关。入院体温过低会增加早产儿败血症,24 h内呼吸机应用率。
    结论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ELBWI入院低体温发生率仍然很高。入院低体温与高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有关,需要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措施来降低体温过低。

    MSCTA对婴幼儿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价值
    井淑艳, 张家恺, 任庆云, 侯瑞鸿
    2022, 43(11):  1343-1346,135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21
    摘要 ( 227 )   HTML   PDF (396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肺静脉异位引流及合并畸形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til-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
    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行640动态容积CT血管成像检查的APVC患儿的影像资料,并追踪对照其手术结果。
    结果 两名CTA诊断医师对APVC合并畸形的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好(Kappa指数=0.819,P<0.001)。46例APVC患儿的术前CTA诊断均被手术证实。其中,TAPVC 38例(82.6%),包括TAPVCⅠ型25例,TAPVCⅡ型8例,TAPVCⅢ型4例,TAPVCⅣ型1例;PAPVC 8例(17.4%),包括PAPVCⅠ型3例,PAPVCⅡ型4例,PAPVCⅢ型1例。所有APVC患儿均合并有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28例,室间隔缺损9例,重度肺动脉高压、右旋心各5例,内脏反位4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双上腔静脉、大动脉转位各3例,肺动脉闭锁、右心室双出口各1例。其中5例APVC患儿合并有复杂畸形(≥3种)。
    结论 640动态容积CT血管成像能够清晰直观的显示出APVC的引流路径、数目及合并的各种心内外畸形,从而使影像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及分型更加精准。

    我国16种医科大学学报的主要计量指标比较研究——以《河北医科大学学报》为例
    杜媛鲲, 刘延冰, 张小平, 刘斯静, 何祯
    2022, 43(11):  1347-135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22
    摘要 ( 166 )   HTML   PDF (935KB) ( 1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20年中国16种医科大学学报的各主要指标情况。
    方法 根据2021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有关统计数据,选取载文量、平均引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11个主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16种医科大学学报的平均载文量、平均引文数及机构分布数、海外论文比均低于全部科技核心均值,地区分布数与均值相近,基金论文比高于全部科技核心均值;平均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核心即年指标低于全部科技核心期刊均值,综合评价分值和核心他引率远高于全国均值。《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在来源指标中来源文献量、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及海外论文比这四项高于16种医科大学学报平均值,在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这二项低于平均值;在主要被引指标分析中,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高于16种医科大学指标的均值,也高于科技核心期刊均值,核心即年指标均低于二者的均值,核心他引率及红点指标高于科技核心期刊均值但低于16种医科大学指标的均值。
    结论 学报的总体评价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年载文量对总被引频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学报的期刊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女性乳腺超声背景特征与乳腺癌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赵若兰(综述), 王影 (审校)
    2022, 43(11):  1351-135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23
    摘要 ( 220 )   HTML   PDF (1838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实质背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与乳腺癌密切相关,超声作为我国女性乳腺诊查的主要手段,通过乳腺背景分型与乳腺癌关联性的研究可以预测及评估乳腺癌,为乳腺癌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证据,有望提高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本文主要围绕乳腺超声实质背景与乳腺癌间存在潜在关联展开综述。

    非编码RNA与主动脉瓣钙化
    张明, 马雅楠(综述), 刘德敏, 甄严杰(审校)
    2022, 43(11):  1356-136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24
    摘要 ( 231 )   HTML   PDF (375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全球心脏瓣膜病的患病人数日益增多,其中主动脉瓣功能不全已成为最终导致心血管病死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主动脉瓣功能不全,以广泛的组织重塑为特征,包括钙化、内皮功能障碍和内皮间质转化。已知这些瓣膜重塑过程受蛋白质编码基因和非编码基因的调控。本研究总结了与非编码RNA的主动脉瓣组织重塑调节作用以及潜在治疗策略相关的研究。对循环非编码RNA分子在主动脉瓣钙化疾病中诊断能力的研究也进行了概述。

    影响急诊内镜治疗效果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刘昆毅(综述), 史程怡, 王娜(审校)
    2022, 43(11):  1361-1364,封三.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2.11.025
    摘要 ( 308 )   HTML   PDF (371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EGVB)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极易发生失血性休克,进而导致患者死亡。急诊内镜治疗EGVB效果肯定,然而仍有少部分患者可出现治疗失败、再出血及死亡。本文从急诊内镜的治疗时机、治疗方式及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早期评估急诊内镜治疗风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