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3-04-25
    论文
    维斯第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上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王萑;戴云月;周海微
    2013, 34(4):  0-0. 
    摘要 ( 275 )   HTML   PDF (1105KB) ( 4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残角子宫妊娠25+周自发破裂1例
    郭丽;马洪平
    2013, 34(4):  0-0. 
    摘要 ( 185 )   HTML   PDF (1062KB) ( 2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和稳态外向钾通道电流的影响
    李伟聪;杨晶;魏燕;张翼;朱晓光;张黎
    2013, 34(4):  373-373. 
    摘要 ( 335 )   HTML   PDF (1474KB) ( 5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baric hypoxia,CIHH)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通道电流(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hannel current,Ito)和稳态外向钾通道电流(steady-state outward potassium channel current,Iss)的影响.方法 通过低压氧舱制备CIHH大鼠模型,全细胞膜片钳方法 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Ito和Iss.结果 基础条件下,28d CIHH处理大鼠心室肌细胞Ito电流密度较对照组大鼠心室肌细胞明显增强(P<0.05),而Iss电流密度与对照组大鼠心室肌细胞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缺血可明显降低大鼠心室肌细胞Ito和Iss(P<0.05),但CIHH处理大鼠心室肌细胞Ito的降低明显小于对照组大鼠心室肌细胞(P<0.05),而Iss的降低与对照组心室肌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HH可增强大鼠心肌细胞Ito通道电流,并有效对抗模拟缺血对Ito通道的抑制,此作用可能是CIHH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机制之一.
    利用双杂交系统筛选并鉴定与GPR30相互作用的蛋白
    张蕾;常宏;徐东
    2013, 34(4):  378-378. 
    摘要 ( 273 )   HTML   PDF (1772KB) ( 3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筛选并鉴定与GPR30相互作用的蛋白,为GPR30蛋白亚细胞定位和功能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诱饵表达载体Pgbk/GPR30,与人卵巢互补DNA(complementary DNA,cDNA)文库共转化酵母菌AH109,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利用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验证GPR30与候选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 从人卵巢cDNA文库中筛选出4个与GPR30结合的蛋白基因,分别是小G蛋白Rab8a、Rab40a、NM23-H2和TACC3.其中,小G蛋白Rab8a、Rab40a与GPR30的相互作用在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中得到验证.结论 小G蛋白Rab8a和Rab40a可能参与了GPR30细胞内转运或与GPR30参与的信号转导有关.
    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肾脏形态及体视学研究
    张云芬;房辉;马青松;郭咏莉
    2013, 34(4):  381-381. 
    摘要 ( 296 )   HTML   PDF (1147KB) ( 1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大鼠肾脏形态及体视学变化,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肾脏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甲减组和对照组,2组大鼠通过不同碘含量饮食复制甲减动物模型,进行肾脏形态定量学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甲减组总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均显著下降(P<0.01);大鼠体质量及肾质量明显减轻(P<0.05);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球平均面积和平均体积著降低(P<0.05);肾小球内代表系膜基质含量的PAS阳性物质积分光密度值显著增高(P<0.01).结论 甲减可导致Wistar 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球萎缩、PAS阳性物质增多.
    疑诊支气管结核患者360例临床资料分析
    杜秀然;陈素丽;李振生;刘锐;李幸彬
    2013, 34(4):  384-384. 
    摘要 ( 289 )   HTML   PDF (1057KB) ( 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支气管结核与病理、临床症状及胸部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对支气管镜下表现疑诊支气管结核且行支气管黏膜活检患者360例的病理、临床症状及胸部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30岁、女性、病程>3个月、痰菌阳性者、存在气短症状者、胸部X线片病灶为大片影、存在肺不张者、病灶范围≥1/2肺叶面积者支气管结核分布较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年、女性、病程长、痰菌阳性及肺部病灶范围大者支气管结核比例高,对于此类患者应予以重视,提高警惕性,积极行支气管镜检查并取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以期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患者因该病导致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的可能并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
    人脑胶质瘤标本库的初步建立与管理
    焦保华;梁朝辉;王苑宇;孙实安;席增辉
    2013, 34(4):  388-388. 
    摘要 ( 395 )   HTML   PDF (1046KB) ( 4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脑胶质瘤标本库,充分保护和合理应用胶质瘤标本,为胶质瘤的临床及科研提供肿瘤标本.方法 收集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静脉血、获取新鲜肿瘤组织标本和部分正常脑组织标本,分别提取血液及组织标本中DNA、RNA以及蛋白,贮存于-196℃液氮罐中,记录每例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诊断,术后6个月开始进行随访.结果 全血及组织中提取的基因组DNA、组织标本中提取的总RNA其OD260/280比值都在1.8~2.1之间、所提取蛋白经二辛可酸法蛋白定量检测均能够满足胶质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结论 脑胶质瘤标本库的初步建立,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可行的胶质瘤标本库的建设及管理方法,可为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标本和相关资料来源.
    LEF1在脱甲基化药物DAC和紫杉醇联合治疗肾癌中的作用分析
    孙式伟;李远;赵春利;尚东浩
    2013, 34(4):  391-391. 
    摘要 ( 316 )   HTML   PDF (1506KB) ( 10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淋巴增强因子1(lymphoid enhancer-binding factor 1,LEF1)基因在脱甲基化药物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ne,DAC)联合紫杉醇(paclitaxel,PTX)治疗(renal cell carcinoma,RCC)中发挥协同作用的机制.方法 应用定量PCR测定二者联合应用时LEF1 mRNA表达量变化.2种肾癌细胞株ACHN、NC65分别用DAC:0.5、1、2、4、8μmol/L;PTX:1、2、4、8、16nmol/L;DAC(1、2μmol/L)+PTX(1、2、4、8、16nmol/L)处理3d.Rneasy mini kit(Qiagen)抽提tRNA,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 (Amasham Pharmacia)逆转录合成cDNA第1条链,Real-time PCR采用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 (Applied Biosystems)进行扩增,IQ5进行荧光定量分析.结果 通过Real-time PCR测定出DAC与PTX 2种药物联合应用时LEF1下降,且显著低于PTX或DAC单剂作用效果.结论 应用Real-time PCR进行了验证,LEF1是DAC和PTX治疗肾癌相乘作用中的重要靶基因.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沈华军
    2013, 34(4):  397-397. 
    摘要 ( 368 )   HTML   PDF (1061KB) ( 1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法 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5年5月-2011年2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s角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1、6、12个月椎体高度压缩率和伤椎Cobb′s角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前、术后的VAS和功能障碍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36.11%(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乳腺良恶性病变91例的钼靶X线分析
    张璟;陈英敏;张晖;暴云锋;苏建辉
    2013, 34(4):  401-401. 
    摘要 ( 385 )   HTML   PDF (1825KB) ( 4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物的X线表现,以提高乳腺肿瘤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以病理结果 为依据,将乳腺肿物患者91例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钼靶X线片,比较各种X线征象的出现率,分析其X线征象,包括小于临床触诊的肿块、肿物密度、肿物形态、恶性钙化、毛刺,局部是否致密及有无结构紊乱等.结果 91例乳腺肿物患者中良性34例,恶性57例,良、恶性肿物间除局部是否致密及有无结构紊乱外,其他X线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有重要的价值.
    右美托咪定复合0.25%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镇痛与镇静的影响
    郭晓圆;张英俊;王华;郭鹏
    2013, 34(4):  404-404. 
    摘要 ( 304 )   HTML   PDF (1145KB) ( 3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复合0.25%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镇痛、镇静的影响,同时明确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时的最适Dex剂量.方法 择期单膝关节镜手术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5~60岁),随机分为4组,D1组(Dex 0.125μg/kg)、D2组(Dex 0.25μg/kg)、D3组(Dex 0.5μg/kg)、D4组(Dex 1μg/kg),将不同剂量的Dex加入0.25%盐酸罗哌卡因共20mL,硬膜外腔一次性给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进行心电、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开放静脉,进行硬膜外麻醉(L1~2向下置管).记录入室(T0)、给药后10min(T1)、手术开始切皮(T2)、进入关节腔(T3)、进入关节腔后15min(T4)、手术缝皮结束(T5)时等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并进行T2、T3、T4、T5时的镇痛、镇静评分;记录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观察手术开始和结束时的麻醉平面和运动神经阻滞情况,术后记录患者开始感觉疼痛的时间,服用止疼药、恶心呕吐及尿潴留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1~D4各组在T1~T5时间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与T0时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同样,D1~D4各组在T2~T5时间的MAP和HR与T1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在T2~T5手术时间,D2~D4组的平均动脉压较D1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在手术开始切皮(T2)时间,D2~D4组患者的镇痛评分明显低于D1组(P<0.01),在T3~T4时间点,D3组的镇痛评分明显低于D2组(P<0.05或P<0.01),术后24h随访,D3、D4组患者术后服用镇痛药的例数少于D1、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4时间点,D3、D4组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D1组、D2组(P<0.01);各个时间点,D4组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D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开始与结束时,D4组患者能抬腿的发生率均低于D1~D3组(P<0.05或P<0.01);术后24h随访,D3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0%)小于D1、D2、D4组,D3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与D1组相同,但低于D2、D4组.结论 Dex复合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椎管手术,可以有效增强局麻药的镇痛效果;相比之下,0.5μg/kg Dex与盐酸罗哌卡因用于椎管内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中及术后镇痛镇静作用完善且不良反应少.
    老年急性胆囊炎治疗方式选择及临床分析
    范江河;付泽娴;张华英;王耀辉;范天凤;宋利华
    2013, 34(4):  410-410. 
    摘要 ( 328 )   HTML   PDF (1046KB) ( 3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老年胆囊炎治疗时机及治疗方式的选择,分析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1年8月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照组常规行胆囊造瘘术.结果 试验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时间、置管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减少了二次手术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行二次手术的患者,试验组可行腹腔镜手术,其恢复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胆囊炎患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复杂,早期利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置管代替胆囊造瘘术,可尽快解除胆囊梗阻、减低胆囊压力、控制炎症发生,能增加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呼吸系统疾病中抗ENA抗体分析研究
    马玉腾;邢志伟;翟倩;孙红梅;李玉静;吕翠环
    2013, 34(4):  413-413. 
    摘要 ( 403 )   HTML   PDF (1049KB) ( 3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204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自身免疫抗体(autoantibody)阳性结果 进行分析,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分布特点,探讨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s,ENA)抗体谱的检测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欧蒙免疫印迹法对204例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清进行抗ENA抗体谱的检测,观察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204例抗ENA抗体谱阳性患者中肺结核68例(33.3%),胸膜炎56例(27.5%),肺间质纤维化44例(21.6%),肺炎20例(9.8%),肺癌16例(7.8%).结论 自身抗体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如能早期发现、诊断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极大的帮助,抗ENA抗体检测在各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检测诊断急性肾损伤的临床价值
    赵帅;耿玉兰;代丽丽;魏从真;李亚威;赵景
    2013, 34(4):  416-416. 
    摘要 ( 369 )   HTML   PDF (1040KB) ( 2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检测诊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苦味酸法对52例AKI患者(研究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NGAL和肌酐进行检测.结果 1、2、3期AKI患者血清NGA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KI患者血清NGAL与肌酐呈正线性相关(rs=0.702,P<0.01).结论 血清NGAL可以作为AKI发生的血清学指标,对AKI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凝血系统相关指标改变对监测骨科大手术前后DVT发生的意义
    郎春法;金磊
    2013, 34(4):  418-418. 
    摘要 ( 355 )   HTML   PDF (1051KB) ( 3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与凝血相关指标改变的关系,为骨科术后DVT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骨科大手术患者43例.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静脉造影检查患者是否存在DVT;术前1d及术后1d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C)、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结果 手术后1d发生DVT患者凝血各项指标有所变化,其中PLC、APTT水平低于未发生DVT组,FIB、DD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升高于未发生DVT组,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DVT患者凝血功能没有明显的变化,与手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大手术后患者凝血相关指标异常可能是导致DVT发生的重要原因.
    北京市某区疾病预防控制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
    石晶;师伟;徐向东;符青远
    2013, 34(4):  421-421. 
    摘要 ( 275 )   HTML   PDF (1168KB) ( 3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数字化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设计与功能实现.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法和专家研讨法,回顾分析现有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可行性及传统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的不足.运用软件快速原型法开发数字化流行病学调查系统,推广应用并分析时效.结果 数字化的流行病学调查实现了传染病疫情数据的快速采集、集中处理和区域共享功能.结论 数字化的流行病学调查改进了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采集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流行病学调查和数据分析工作效率,逐步建立了长期可行的疫情采集信息与疫情上报信息相互校对、相互监督的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白相书
    2013, 34(4):  425-425. 
    摘要 ( 322 )   HTML   PDF (1028KB) ( 3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诊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r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对策,提高抢救危重患者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急诊插管机械通气的180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再次插管、心肺脑复苏、插管前是否使用抗菌药物、胃内容物的吸入等因素与VAP的发生有明显关系(P<0.01).结论 采取联合多种措施减少和避免危险因素,提高对VAP发生的警觉性,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能有效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命.
    2种方式穴位注射α-干扰素成功率和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何玉霞;崔娜;李媛媛;张玮玮
    2013, 34(4):  427-427. 
    摘要 ( 388 )   HTML   PDF (1036KB) ( 4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2种方式穴位注射α-干扰素成功率和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10月接受穴位注射的132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4d内分别使用穴位手法注射或常规穴位注射α-干扰素(商品名,凯因益生;批号20110454;生产厂家,北京凯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00万U,1次/d,比较使用2种注射方式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穴位手法注射比常规穴位注射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穴位手法注射可以提高穴位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有利于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坚持穴位注射治疗的勇气和信心.
    婴幼儿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分析
    张建辉
    2013, 34(4):  429-429. 
    摘要 ( 271 )   HTML   PDF (1017KB) ( 2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婴幼儿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婴幼儿颅脑损伤的原因、类型、救治方法 及治疗效果,研究其临床特点.结果 73例婴幼儿颅脑损伤病例,死亡6例(8.2%),痊愈58例(79.5%),轻残5例(6.9%),中残3例(4.1%),重残1例(1.4%).结论 婴幼儿颅脑损伤后有特殊临床特点,如表现为生命体征紊乱、多伴有癫痫发作、贫血等,治疗、预后常好于成人.
    切除缝合改道引流术与单纯肛瘘切除术治疗肛瘘的疗效观察
    李刚;叶平江;应晓江
    2013, 34(4):  431-431. 
    摘要 ( 310 )   HTML   PDF (1027KB) ( 2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分析切除缝合改道引流术与单纯肛瘘切除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肛瘘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切除缝合改道引流术组)、B组(单纯肛瘘切除术组),每组34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的创面大小、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术后创面明显小于B组(P<0.05),且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B组(P<0.05).结论 与单纯肛瘘切除术相比,切除缝合改道引流术能够明显缩小术后创面、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术后对肛门功能的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效果及围手术期治疗的探讨
    徐伟军;康靖东
    2013, 34(4):  433-433. 
    摘要 ( 265 )   HTML   PDF (1036KB) ( 3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 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对2003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94例65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控制内科疾病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受伤至手术1~5d,平均3d;围手术期1例死亡;2例并发肺部感染经治疗好转;2例发生脑梗死遗留偏瘫;8例于术后出现认知障碍经治疗好转;2例于术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经治疗后好转.结论 老年人代偿能力低,多伴有内科疾患,手术风险大,积极的术前干预、正确的手术抉择及术后处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三大要素.
    显微外科手术在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叶建光
    2013, 34(4):  435-435. 
    摘要 ( 301 )   HTML   PDF (1027KB) ( 2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显微外科手术在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9月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56例,均予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重建血液循环,随访分析其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损伤皮肤面积的平均成活率为(92.3±4.6)%,无大面积皮肤坏死发生.随访3个月,疗效优50.0%(28/56),良41.1%(23/56),差8.9%(5/56),治疗效果优良率91.1%(51/56).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显微手术下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行吻合静脉的原位皮肤缝合手术,损伤皮肤面积成活率高,手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应用.
    手术室专科健康教育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杨利君
    2013, 34(4):  437-437. 
    摘要 ( 278 )   HTML   PDF (1027KB) ( 1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专科健康教育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10月,随机筛选进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356例作为观察组,2009年1月-2010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29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手术室专科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比较2组患者恢复情况、健康教育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手术室专科健康教育有实践可操作性,提高了骨科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49例临床分析
    姜丽红;曲秋
    2013, 34(4):  439-439. 
    摘要 ( 341 )   HTML   PDF (1054KB) ( 1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3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4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占同期异位妊娠的8.73%,疾病误诊率为10.20%,临床定位误诊率为48.98%.3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3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结论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率较高,但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误诊率逐渐降低,手术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分析
    徐婧;陶冶
    2013, 34(4):  442-442. 
    摘要 ( 286 )   HTML   PDF (1044KB) ( 3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 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子宫腺肌症患者68例均给予LNG-IUS放置治疗,并随访6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观察患者月经量、子宫的体积及子宫内膜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未有痛经发生,月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及CA125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下降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15例患者有少量阴道流血,经对症治疗后消失;未有感染、明显痤疮及乳房胀痛感.结论 对子宫腺肌症患者早期行LNG-IUS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基层医院剖宫产率升高的调查分析
    李丹;李冬梅;马小军;张金辉
    2013, 34(4):  444-444. 
    摘要 ( 294 )   HTML   PDF (1032KB) ( 2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剖宫产率不断升高的因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 抽取1998年1月-2012年12月分娩的产妇6 051例进行统计分析,对剖宫产率并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剖宫产率增高的因素.结果 剖宫产率逐年增加,社会因素以及瘢痕子宫是剖宫产率不断增高的主要因素.结论 需加大对孕产妇自然分娩优点的宣传,以减少初产妇剖宫产率.
    上睑下垂手术前后眼表变化的研究
    孙静辉
    2013, 34(4):  446-446. 
    摘要 ( 309 )   HTML   PDF (1040KB) ( 2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上睑下垂手术手治疗前后的眼表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手术对眼表的影响.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3月手术治疗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38例,分别于手术前及术后的1d、7d、1个月及3个月对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下睑泪河高度进行测量,对患者的不适感进行询问,对手术前后相应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后1d和7d患者的角膜荧光素染色点明显增多,分值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的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及眼表的各项指标均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使用额肌肌瓣悬吊术及经皮提上睑肌缩短术的患者眼表变化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矫正上睑下垂术后早期对患者的角膜上皮有一定损害.对患者的泪液分泌量和泪膜破裂时间等眼表情况无明显影响,不同手术方式对眼表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活性炭胃肠吸附联合血液净化救治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观察
    陈静;张美芳
    2013, 34(4):  448-448. 
    摘要 ( 328 )   HTML   PDF (1046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活性炭胃肠吸附联合血液净化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有机磷中毒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活性炭胃肠吸附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记录2组中间综合征、反跳、死亡例数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中间综合征、反跳和死亡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活性炭胃肠吸附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可以减少中间综合征、反跳和死亡例数,同时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
    李辉;王红昆
    2013, 34(4):  450-450. 
    摘要 ( 326 )   HTML   PDF (1041KB) ( 7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特征性表现和鉴别诊断,提高诊断本病的准确率.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36例淋巴结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病理表现,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分4型:Ⅰ型,结核结节及肉芽肿形成4例;Ⅱ型,淋巴结干酪样坏死14例;Ⅲ型,淋巴结包膜坏死16例;Ⅳ,淋巴结干酪样破溃并向周围侵犯2例.结论 CT能比较准确地反映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病理学变化,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的CT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分析
    兰俊;林黎明;邹建勋
    2013, 34(4):  452-452. 
    摘要 ( 921 )   HTML   PDF (1144KB) ( 10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 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CT检查,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直径0.75~8.46cm,病灶均呈局限性,CT平扫表现为甲状腺内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病灶边缘光滑,周围脂肪间隙清楚,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甲状腺实质;均未见突入气管后间隙,周围脂肪间隙清晰,未见食管或颈动脉鞘受侵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肿块直径0.5~7.5cm,CT平扫表现为甲状腺内低密度病灶,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甲状腺实质.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易与甲状腺癌混淆,CT扫描可以很好地显示出甲状腺腺体及病灶的形态学特点,但CT诊断仍不是百分之百准确,有时仍需要组织病理学才能进行鉴别诊断,提高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
    乳腺单纯结构紊乱的临床病理探讨
    黄为璋;卢简言
    2013, 34(4):  455-455. 
    摘要 ( 313 )   HTML   PDF (1066KB) ( 2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乳腺单纯结构紊乱的临床病理意义,以期提高对乳腺单纯结构紊乱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2011年进行乳腺X线检查提示为单纯结构紊乱且经过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的8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良性病变包括良性肿瘤、炎症性病变以及非肿瘤、非炎症性病变等60例,恶性肿瘤21例;单纯结构紊乱以良性病变为主.结论 乳腺结构紊乱为乳腺X线的一个异常征象,其病理类型可以多种多样,总体以良性病变居多,需结合其他临床资料方可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诊断和鉴别中的应用
    姚根新;王小伟
    2013, 34(4):  457-457. 
    摘要 ( 303 )   HTML   PDF (1028KB) ( 3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实性肿块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乳腺实性肿块患者,采用常规灰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进行诊断并与病理结果 比较.结果 常规灰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1.76%、81.94%、75.47%;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1.18%、91.67%、91.51%,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超声弹性成像1~5分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100.00%、96.15%、64.29%、85.00%、100.00%.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有助于肿块诊断和鉴别.
    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沈海霞;程自拓
    2013, 34(4):  459-459. 
    摘要 ( 581 )   HTML   PDF (1031KB) ( 2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因乳腺肿块就诊患者137例弹性成像及病理活检诊断资料,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弹性成像评分,分析弹性成像技术用于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恶性病变弹性成像评分≥3分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以弹性成像评分≥3分判定为恶性病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144/154),98.3%(59/60),90.4%(85/94).结论 弹性成像技术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度.
    产前超声诊断疑似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徐利利
    2013, 34(4):  461-461. 
    摘要 ( 248 )   HTML   PDF (1021KB) ( 2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孕中期疑似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 588例孕中期母血血清测定异常、疑似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产前超声诊断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检出胎儿畸形123例,其中单发畸形90例,复合畸形33例.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方便、可重复,可以实时动态观察胎儿各部结构,是诊断疑似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有助于及早终止妊娠,实现优生优育.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异常的超声观察与分析
    朱玲艳;何春智;张璟璟
    2013, 34(4):  462-462. 
    摘要 ( 277 )   HTML   PDF (1160KB) ( 3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异常患者23例的临床表现及经阴道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23例患者的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内,于宫颈内口附近形成大小不等的楔形或囊状无回声区,一端楔入肌层内,一端与宫腔相通.其中2例发生切口妊娠.结论 剖宫产术后常规行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切口情况,对于早期发现子宫切口憩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并发症应引起临床重视.
    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观察
    卢美平
    2013, 34(4):  464-464. 
    摘要 ( 278 )   HTML   PDF (1037KB) ( 4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和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肝癌介入治疗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33例根据患者需要采用针对性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采用模拟数字评分法,进行疼痛评价,同时观察2组患者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及便秘等胃肠道反应情况.结果 干预组轻度疼痛17例,中度疼痛15例,重度疼痛1例;对照组轻度疼痛6例,中度疼痛23例,重度疼痛4例.干预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无消化道出血病例,出现恶心呕吐9例,便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0.30%;对照组出现消化道出血3例,恶心呕吐17例,便秘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76%.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发生疼痛和胃肠道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可减轻胃肠道反应,对提高患者的耐受性、确保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丙泊酚和芬太尼注药时间间隔对无痛胃镜麻醉的影响
    杨代和;黄文;付肖岩
    2013, 34(4):  467-467. 
    摘要 ( 395 )   HTML   PDF (1052KB) ( 4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丙泊酚和芬太尼注药时间间隔对无痛胃镜麻醉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痛胃镜麻醉患者60例,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根据静脉注射芬太尼后到开始注射丙泊酚时间,随机分成3组.A组,1min开始注射丙泊酚,B组,3min开始注射丙泊酚,C组,5min开始注射丙泊酚,注药速度20mg/10s,保持患者自主呼吸,待睫毛反射消失、稍用力托下颌无反应时开始胃镜检查,分别记录麻醉前(T0)、胃镜过食道入口(T1)、病理活检(T2)和退镜后(T3)时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丙泊酚用量和麻醉苏醒时间.结果 B、C组与A组相比,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小,丙泊酚用量少,麻醉苏醒时间短.结论 静脉注射芬太尼后,适当延长注射丙泊酚时间,可以让无痛胃镜麻醉呼吸和循环更平稳,并能减少丙泊酚用量和缩短麻醉苏醒时间.
    SNAP指数监测国产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卜庆丽;王明玲;帅训军;艾登斌
    2013, 34(4):  469-469. 
    摘要 ( 430 )   HTML   PDF (1055KB) ( 2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SNAPTM监测仪监测麻醉深度的条件下,观察国产丙泊酚(乐维静)复合阿芬太尼用于人工无痛流产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拟在静脉全身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得普利麻组(Ⅰ组)与乐维静组(Ⅱ组)各30例.2组均静脉注射阿芬太尼10μg/kg,然后以2.0mgkg-1min-1的速度分别静脉泵注得普利麻与乐维静,直到警觉-镇静评分标准评分为0分时停止.观察并记录,注阿芬太尼前(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开始后1min(T4)、术毕(T5)及清醒时(T6)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SNAP指数(SNAP index,SI),2组丙泊酚的总用量、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手术过程中体动反应,手术过程中丙泊酚追加情况,患者清醒后10min、30min的视觉模拟评分,记录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1时相比,T2~5时Ⅰ、Ⅱ组的SBP、DBP和MAP均明显降低(P<0.05),T2~6时Ⅰ、Ⅱ组的HR和SI均明显降低(P<0.05),T3~5 时Ⅰ、Ⅱ 2组的SpO2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SNAP监测麻醉深度的条件下,乐维静复合阿芬太尼用于人工无痛流产术是安全有效的.
    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患者中的应用
    郝景宇;赵尤美
    2013, 34(4):  472-472. 
    摘要 ( 328 )   HTML   PDF (1031KB) ( 4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术前评估为困难气道的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直接喉镜暴露下经口气管插管,3次试插未成功者改行试验组方法 试插.记录2组患者插管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咽喉水肿及术后咽痛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术前评估为困难气道的手术患者采用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可显著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可以显著降低因为直接喉镜反复暴露及试插造成的咽喉水肿及术后咽痛的发生率,操作简单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绒癌8例临床误诊分析
    赵志茹;杨艳瑞
    2013, 34(4):  474-474. 
    摘要 ( 265 )   HTML   PDF (1038KB) ( 3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绒毛膜癌肺转移并发呼吸衰竭2例及文献复习
    徐小燕;庞义存
    2013, 34(4):  476-476. 
    摘要 ( 286 )   HTML   PDF (1053KB) ( 6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思连康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杜会双;张秀敏;李丽;吴青林
    2013, 34(4):  479-479. 
    摘要 ( 351 )   HTML   PDF (1044KB) ( 2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喷昔洛韦乳膏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卓瑞莹
    2013, 34(4):  481-481. 
    摘要 ( 368 )   HTML   PDF (1030KB) ( 3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诊断妊娠子宫破裂的临床意义
    钟晓红;谢小健;吴幼平;阮爱花;何晓琴;路晶
    2013, 34(4):  482-482. 
    摘要 ( 266 )   HTML   PDF (1039KB) ( 2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盆骨折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体会
    汪小红
    2013, 34(4):  484-484. 
    摘要 ( 320 )   HTML   PDF (1032KB) ( 5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比剂急性肾损害的预防研究新进展
    唐媛;周春霞
    2013, 34(4):  486-486. 
    摘要 ( 317 )   HTML   PDF (1074KB) ( 4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枯草杆菌溶菌素9在低密度脂蛋白代谢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明明
    2013, 34(4):  490-490. 
    摘要 ( 289 )   HTML   PDF (1075KB) ( 4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阻挡钉技术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刘杰;郑颖
    2013, 34(4):  494-494. 
    摘要 ( 305 )   HTML   PDF (1094KB) ( 2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