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大鼠肠组织中MDA与SOD含量变化及意义

›› 2010, Vol. 31 ›› Issue (10): 1231-1231.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大鼠肠组织中MDA与SOD含量变化及意义

高广周;李大伟;李欣;孙涛   

  1. 第二军医大学海军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北京,100037%第二军医大学海军临床医学院ICU ,北京,100037
  • 发布日期:2010-10-25

SUI Yue-lin;MU Zhao-xin;LI He;LI Ji-yong;LI Xue-ping

  • Published:2010-10-25

摘要: 目的 测定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大鼠模型中肠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含量变化,探讨损伤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在肠道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80只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10)和B组(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组, n=70).A组浸泡于生理盐水中浸泡0.5h后直接取肠组织检测,B组于腹部致伤后立即放入人工配制的海水中0.5h,打捞出水后按照1 h、3h、12 h、24h、3d、7d、14d 7个时间段,每组10只分别测定肠组织中的MDA和SOD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各时点比较,实验组肠组织中MDA 活力随着动物打捞出水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d时达到峰值(P<0.01);SOD 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3d时达到最低值(P<0.01),二者呈负性相关(r=-0.981,P<0.05).随后MDA和SOD与对照组的差异呈逐渐减小的趋势,14d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组织中MDA和SOD水平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应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后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修复情况.

关键词: 腹部损伤, 海水, 大鼠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