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7-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红景天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刘娜1,徐明2,王华龙1,王文婷1,王彦永1,3,王铭维1,3*
2017, 37(6): 621-624,63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01
摘要
(
533
)
HTML
PDF
(407KB) (
1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观察红景天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神经保护的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的方法制作VD大鼠模型,红景天治疗4周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VD大鼠认知能力;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orgotein 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 )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p38、pp38及 caspase3的表达。结果VD大鼠认知能力下降,SOD表达减少,MDA表达增多, pp38、caspase3蛋白表达增多。红景天组大鼠认知功能明显改善,红景天治疗逆转了SOD、MDA、pp38和caspase3相应变化。结论红景天治疗可明显改善V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治疗作用机制可能是一方面发挥了其抗氧化应激特性,另一方面通过抑制p38 MAPK 信号通路抑制caspase3介导的凋亡实现的。
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
王佩,李迎,任红,冯锐
2017, 37(6): 625-627,63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02
摘要
(
780
)
HTML
PDF
(381KB) (
1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单核细胞比率(monocyte proportion,MONO%)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120例AIS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60)和阿托伐他汀组(n=60)。2组均给予AIS常规治疗。联合组给予黄连素(300 mg,3次/d)+阿托伐他汀(40 mg,每晚1次),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每晚1次)。对2组治疗前后血清MIF、IL6、MONO%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以及治疗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MIF、IL6和MO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2组MIF、IL6和MONO%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MIF、IL6和MONO%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 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4 d,2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治疗90 d,联合组mRS评分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MIF、IL6、MONO%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AIS治疗中,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显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短期预后,并显著降低AIS急性期血清炎症因子MIF、IL6、MONO%水平。
PNPLA3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易感性的关联性分析
刘斯静1,高霞2,薛鹏3,张晓琳2,杨磊2,沈亚欣4*
2017, 37(6): 628-63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03
摘要
(
571
)
HTML
PDF
(363KB) (
1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PNPLA3基因多态性(rs738408、rs738409、rs2294918、rs2294919和rs2281135)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vaccine,HBV)慢性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条件的HBV慢性感染(病例组)1 792例,HBV慢性未感染(对照组) 618例,采用χ2检验、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PNPLA3基因多个SNP位点与HBV感染易感性的关联性。结果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因素后,携带PNPLA3 rs738408 TC或TT基因型的个体感染HBV的风险降低,OR值分别为0.059和0.020(95% CI=0.028~0.125,P<0.001;95% CI=0.007~0.053,P<0.001);携带PNPLA3 rs738409 GG基因型的个体感染HBV的可能性为PNPLA3 rs738409 CC基因型携带者的27.550倍(95% CI=10.024~75.718,P<0.001);携带PNPLA3 rs2294918 AA基因型的个体感染HBV的风险降低,OR值为0.354(95% CI=0.210~0.599,P<0.001);携带PNPLA3 rs2294919 TC基因型的个体感染HBV的风险降低,OR值为0.598(95% CI=0.429~0.833,P=0.002)。结论PNPLA3 rs738408 TC或TT基因型、rs738409 GG基因型、rs2294918 AA基因型和rs2294919 TC基因型均与HBV感染有关。
褪黑素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肾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宫玉,陈慧,孟兆华,吕宝谱,姚冬奇,田英平
2017, 37(6): 633-63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04
摘要
(
542
)
HTML
PDF
(433KB) (
1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观察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浆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含量的变化,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及褪黑素对其的影响,探讨百草枯中毒所致肾损伤的机制及褪黑素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随机分对照组、染毒组及褪黑素组,每组30只。染毒组和褪黑素组一次性给予50 mg/kg百草枯灌胃染毒后,褪黑素组立即给予褪黑素10 mg/kg腹腔注射、1次/d,染毒组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分别于染毒后第1、3、5、7、14天各取6只大鼠, 心脏取血,观察比较血浆BUN、Cr含量的变化,取肾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染毒组大鼠BUN在各时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褪黑素组BUN在各时点均较染毒组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染毒组和褪黑素组BUN第1~5天持续升高,第7天开始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染毒组Cr在各时点均高于对照组,褪黑素组除第1天外,第3~14天均低于染毒组,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各时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和褪黑素组在第1~5天Cr持续升高,到第7天开始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TGFβ1水平在各时点均高于对照组,褪黑素组除了第3天外,TGFβ1均低于染毒组,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GFβ1参与了百草枯中毒肾损伤的发病过程;褪黑素对百草枯中毒肾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起作用。
微小RNA92a联合胃蛋白酶原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
牛巍巍,杨春春,段志英,霍晓辉
2017, 37(6): 638-641,67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05
摘要
(
515
)
HTML
PDF
(417KB) (
2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92a联合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胃癌患者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41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6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92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PG,分别计算miRNA92a、PG以及miRNA92a联合PG对胃癌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胃癌组血浆miRNA92a表达量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非萎缩性胃炎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血浆miRNA92a表达量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血浆 PGⅠ和PGⅠ/PGⅡ均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Ⅱ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PG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NA92a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0%和70.8%;PG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80%和84.90%;miRNA92a联合PG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9%和89.32%。结论miRNA92a联合PG检测诊断胃癌的效能优于单一检测。
食管胃黏膜异位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食管检查质量评价的研究
平付敏,郭永泽*,王静,谷书馨
2017, 37(6): 642-645.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06
摘要
(
476
)
HTML
PDF
(361KB) (
1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观察食管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of the esophagus,HGME)检出率的影响因素,探讨其作为食管内镜检查质量评估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对接受胃镜检查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调查研究,患者在行内镜检查时,记录患者是否行无痛胃镜、内镜操作医师经验级别、食管观察时间等。分析HGME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 000例检查者中共检出HGME 194例,HGME检出率为9.7%,总共发现HGME 251处,平均HGME数为0.126(251/2 000),平均阳性HGME数为1.294(251/194)。HGME组医师经验级别高于非HGME组,使用无痛胃镜率高于非HGME组,食管观察时间长于非HGM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经验不同HGME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医师经验增加HGME检出率有增高的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医师经验和HGME检出率呈正相关(rs=0685,P=0001)。结论 HGME检出率的高低与内镜检查医师经验、麻醉状态下检查、食管观察时间有关。HGME的检出率可作为评价食管检查质量的指标。
Teachback宣教模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任海霞1,单铁强2,李淑霞1,郭永泽1,单铁英3*,于晓娟1
2017, 37(6): 646-64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07
摘要
(
501
)
HTML
PDF
(363KB) (
5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Teachback宣教模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宣教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Teachback宣教模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心理健康状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出院30 d和90 d内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5 d后对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恐惧、焦虑、抑郁、偏执、敌对方面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出院30 d和90 d内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chback宣教模式优于传统宣教模式。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
王虹1,张洁2,牛丽霞3,王伟超4,胡雅萍5,刘富德5
2017, 37(6): 650-653.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08
摘要
(
485
)
HTML
PDF
(395KB) (
2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方法老年糖尿病足患者82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后糖尿病足知识知晓评分、足部护理行为评分、治疗效果及截肢率。结果干预后,2组糖尿病足知识知晓评分、足部护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糖尿病足知识知晓评分、足部护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截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显著提高了糖尿病足患者的知识知晓评分,足部护理行为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并减少了糖尿病足恶化率,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可能的避免截肢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前后血清TGFβ1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王静,贾敬好,杨海芳,王志武*
2017, 37(6): 654-658.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09
摘要
(
633
)
HTML
PDF
(372KB) (
1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放疗后疗效评价的意义以及与症状性放射性肺炎(radioactive pneumonia,R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学证实为NSCLC并接受3DCRT的患者264例。放疗前及放疗结束时空腹采肘静脉血检测血清TGFβ1水平。放疗结束后 1个月按照 WHO 统一评价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放疗开始至结束后3个月内每周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价RP。结果患者放疗前血清TGFβ1水平为442.20~12 840.0 ng/L,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677.5 ng/L和2 186.7 ng/L,放疗后血清TGFβ1水平为280.0~11753.0 ng/L,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位为605.0 ng/L和1 172.6 ng/L,放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17,P=0.000)。男性较女性RP发生率高,吸烟者较不吸烟者RP发生率高,PTV>450 cm3者较≤450 cm3者RP发生率高,放疗时间≤45 d者较>45 d者RP发生率高,放疗剂量<60 Gy者较≥60 Gy者RP发生率高,放疗后血清TGFβ1水平升高者较下降者RP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化疗者较非同期化疗者总有效率高,放疗剂量≥60 Gy者较<60 Gy者总有效率高,放疗前血清TGFβ1≤677.5 ng/L较>677.5 ng/L者总有效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PTV>450 cm3、放疗后血清TGFβ1水平升高是RP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期化疗、放疗剂量≥60 Gy、中央型肺癌、放疗前血清TGFβ1水平≤677.5 ng/L者近期疗效更好(P<0.05)。结论放疗后血清TGFβ1水平升高者RP发生风险增大,放疗前TGFβ1低水平者相对高水平者预后好,血清TGFβ1水平测定可作为NSCLC预后的预测因子。
CTA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高英超1,楚志芬1,张志坤2,蔡亚楠3,王园园1,孟丽敏1*
2017, 37(6): 659-66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10
摘要
(
587
)
HTML
PDF
(361KB) (
2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前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胃镜检查证实为胃癌而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54例,按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26例与对照组28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检查,试验组加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技术生成胃周血管三维图像,所有患者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并观察CTA对其胃周血管及其变异显示情况。结果试验组26例胃癌患者,CTA对其胃左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及胃十二指肠动脉的显示率达到了100.0%,对其胃右动脉的显示率为57.7%,对胃网膜左动脉的显示率为53.8%;CTA显示腹腔干及肝动脉相关变异5例(19.2%)。试验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展期胃癌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行CTA检查可准确显示胃周血管走形及变异情况、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及侵犯程度,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并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损伤血管,减少术中出血量,实现真正微创的目的。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严丽,李清怀,冀宏,郝芳
2017, 37(6): 663-66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11
摘要
(
516
)
HTML
PDF
(381KB) (
1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Wnt/βcatenin通路中Wnt通路抑制因子(Wnt inhibitory factor1,WIF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PTC患者60例,留取癌灶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检测WIF1、βcatenin和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并分析WIF1 mRNA与βcatenin和cyclin D1 mRNA的相关性。结果PTC组织WIF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βcatenin、cyclin D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PTC淋巴结转移组WIF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βcatenin、cyclin D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灶数目和是否包膜侵犯PTC中WIF1、βcatenin、cyclin D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F1 mRNA与βcatenin和cyclin D1 m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WIF1基因在PTC中表达下调促进了βcatenin蛋白在细胞质中累积,导致靶基因cyclin D1过度激活。WIF1下调和(或)βcatenin、cyclin D1上调在PTC的发生和转移中发挥促进作用。
持续负压引流在外穿性结核性脓胸术后应用的效果
刘佳坤,赵大卫,陈丽会,王明正*,郄东磊,韩青松
2017, 37(6): 668-67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12
摘要
(
477
)
HTML
PDF
(378KB) (
2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负压引流在外穿性结核性脓胸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外穿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分为接受持续负压引流34例为观察组和接受引流管被动引流34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术后引流量、带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肺复张情况、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带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少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引流量和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注意事项的前提下,外穿性结核性脓胸术后给予持续负压引流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调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联合逍遥丸加减治疗黄褐斑效果的临床研究
韩兰芹,张春莉,赵雪莲,张洁,韩朋,罗新书
2017, 37(6): 672-675.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13
摘要
(
520
)
HTML
PDF
(395KB) (
2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调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联合逍遥丸加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黄褐斑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调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联合逍遥丸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调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治疗。每次治疗前后应用皮肤测量仪检测皮肤黑素指数、红斑指数、皱纹指数。结果治疗后2组黑素指数、红斑指数、皱纹指数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间、不同时点间和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联合逍遥丸加减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安全且不易复发。
卵巢癌腹水中不同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亚型IL10、IL12表达的差异
宋玉霞,赵涛,王宏卫,郭清*,王雪娟
2017, 37(6): 676-67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14
摘要
(
554
)
HTML
PDF
(362KB) (
3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临床分期的卵巢癌患者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M2/M1比值;采用流式细胞学方法分选出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检测与M1、M2相关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IL12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从细胞因子水平初步阐述卵巢癌腹腔播散和转移的免疫学机制。方法①用CD64、CD163分别标记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观察10例卵巢癌患者及17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M2/M1比值。②用流式细胞学方法分选出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③采用RTPCR方法检测检测M1型巨噬细胞、M2型巨噬细胞中IL10、IL1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组M2/M1比值低于Ⅰ+Ⅱ期和Ⅲ+Ⅳ期,卵巢癌Ⅰ+Ⅱ期M2/M1比值低于Ⅲ+Ⅳ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在M2型巨噬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M1型巨噬细胞,IL12在M1型巨噬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M2型巨噬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腹水中有巨噬细胞浸润,早期患者M1型巨噬细胞所占比例较高,晚期患者M2型巨噬细胞所占比例较高;M2型巨噬细胞比例较高提示卵巢癌期别较高;IL10、IL12的表达差异提示M2型巨噬细胞可能有助于卵巢癌腹腔的播散及远处转移。
胆固醇性肺炎中TLR4、MyD88和NFκB p65的表达及意义
康丽菲1,邸红芹2,朱桂云1,安晓颖1,陈宁1,杨永辉1*
2017, 37(6): 680-68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15
摘要
(
560
)
HTML
PDF
(2343KB) (
2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检测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和核因子κB p65(nuclearfactorkappaB p65,NFκB p65)在胆固醇性肺炎泡沫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三者在胆固醇性肺炎发生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证实为胆固醇性肺炎45例,普通型肺炎(对照组)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TLR4、MyD88和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胆固醇肺炎泡沫细胞中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MyD88蛋白和NFκB p65蛋白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阳性表达率、MyD88和NFκB强阳性表达率均与性别不相关(P>005)。年龄<50岁者胆固醇肺炎泡沫细胞中TLR4阳性表达率、MyD88和NFκB p65强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年龄≥50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与MyD88、TLR4与NFκB p65、NFκB p65与MyD88在胆固醇性肺炎的表达中均呈明显正相关(r=0.476、0.523、0.491,P<005)。结论TLR4、MyD88和NFκB p65的阳性表达可能与胆固醇性肺炎的发生发展有关,三者可能在胆固醇性肺炎的发病中起协同作用。随着年龄增长,三者表达的阳性率均降低。
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对不同年龄大鼠深层咬肌重链肌球蛋白及肌源性调节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王雯1,刘春艳1,卢海燕1,马文盛1,胡骁颖1,董福生2*
2017, 37(6): 685-690.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16
摘要
(
420
)
HTML
PDF
(918KB) (
2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观察咬合垂直距离升高(increasing the occlusal vertical dimension,iOVD)对不同年龄大鼠深层咬肌重链肌球蛋白(myosin heavy chain,MHC)及肌源性调节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按月龄分为2组:青少年组(1.5月龄,n=24)、年轻成年组(8月龄,n=24),每组24只。2组内又分别设置对照组与实验组2个亚组(n=12),实验组磨牙放置树脂咬合板升高咬合垂直距离。即按照年龄及是否进行实验干预将实验动物分为青少年对照(teenager control,TC)组,青少年实验(teenager experimental,TE)组,年轻成年对照(young adult control,YAC)组,年轻成年实验(young adult experimental,YAE)组。使用Realtime PCR对各组深层咬肌MHC mRNA、MyoD、myogenin mRNA表达进行测定。结果MHCⅡa mRNA在7 d时,TE高于TC组,YAC、YAE组低于TC、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时,TE高于TC组,YAC、YAE组低于TC、TE组,YAE组高于Y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CⅡx mRNA在7、14 d时,TE、YAE组低于TC、Y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CⅡb mRNA在7 d时,TE组低于TC组,YAC、YAE组高于TC、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时,TE、YAE组高于TC、YAC组,YAE组高于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yoD mRNA在7、14 d时,TE、YAE组高于TC、YAC组,YAC、YAE组低于TC、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yogenin mRNA和myogenin/MyoD mRNA在7、14 d时,TE高于TC组,YAE组高于YAC组,YAC、YAE组低于TC、T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yogenin/MyoD mRNA比值与MHC Ⅱa mRNA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54,P<005),与MHC Ⅱb mRNA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755,P<005)。结论iOVD后青少年组大鼠的深层咬肌发生MHC Ⅱa mRNA转化的时间更早,表达量更多。MyoD和myogenin在纤维类型转变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D打印种植导板在后牙即刻种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赵晓军,王会超,许云海,胡永权,李创
2017, 37(6): 691-69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17
摘要
(
491
)
HTML
PDF
(1052KB) (
2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评价3D打印种植导板在后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及精确性。方法选取后牙区即刻种植的患者20例,拍摄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硅橡胶取印模,灌模型,将CBCT图像和石膏模型扫描数据配准,合成三维颌骨模型,通过Simplant软件设计种植体植入位置,制作3D种植导板。在导板的引导下进行种植窝的预备,并植入种植体,术后拍摄CBCT。应用Mimics软件对比手术前设计的种植体位置与术后实际种植体位置的差异,测量颈部水平偏差距离、根端偏差距离、轴向偏离角度。结果20例患者共20枚种植体的三维位置与术前设计的位置基本一致,颈部水平偏差距离为(0.65±0.19) mm,根端偏差距离为(0.45±0.14) mm,轴向偏离角为(3.20±0.68) °。种植上部修复完成后随访6~12个月,无种植体松动脱落,种植体周围骨质稳定性良好,没有明显骨吸收,种植冠修复体咬合接触良好。结论3D打印手术导板可以准确将术前设计方案转移到手术中,可以提高种植手术的精准度,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后期上部冠修复,在难度较大的后牙即刻种植的修复中有着重要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围手术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时长对鼻内镜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
孙恒亚1,刘涛2
2017, 37(6): 695-698,70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18
摘要
(
658
)
HTML
PDF
(428KB) (
1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不同时长的口服糖皮质激素对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 。探讨应该使用糖皮质激素多长时间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0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0例,在其围手术期正规治疗中分别采取不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口服2周、4周糖皮质激素等处理方式,对近期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术中出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口服糖皮质激素的全身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78.0%,B组总有效率94.0%,C组总有效率92.0%,B组和C组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0.05),而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出血量,B组和C组均少于A组,B组少于C组(P<005)。术后出血>50 mL例数B组和C组均少于A组(P<005)。3组间眶周淤血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现脑脊液鼻漏者和明显的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不良反应。结论围手术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对于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近期疗效有明显促进作用,推荐使用。口服2周与4周糖皮质激素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出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医疗成本的考虑,建议围手术期口服糖皮质激素2周。
Beckman Coulter Unicel DxH800血细胞分析系统性能验证评价
杨洪乐,杨丽妙*,汪冉,刘学广,杜欢欢,宋建强
2017, 37(6): 699-70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19
摘要
(
457
)
HTML
PDF
(383KB) (
2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验证和评价Beckman Coulter DxH800血细胞分析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方法参考行业标准WS/T 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和仪器说明书,对Beckman Coulter DxH800血细胞分析系统的本底计数、携带污染率、精密度、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正确度、实验室内的结果可比性、准确度等性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Beckman Coulter DxH800血细胞分析系统的本底测试、携带污染率、批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可以满足仪器说明书和WS/T 4062012文件要求;线性验证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满足a值在1±0.05范围内、相关系数(r)≥0.975的要求;覆盖医学决定水平范围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与稀释倍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0),实测可报告范围大于仪器的可报告范围,完全能满足临床需要;正确度验证标本检测均值与定值的偏倚满足要求;Beckman Coulter DxH800血细胞分析系统与Beckman 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系统的仪器间比对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准确度验证中项目的相对偏差均明显低于要求值,符合要求。结论Beckman Coulter DxH800血细胞分析系统性能指标均表现良好,符合分析质量要求,能较好地满足临床工作。
重庆市肿瘤医院2013-2015年麻醉性镇痛药品应用分析
刘静,陈开杰,贾毅敏
2017, 37(6): 705-70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20
摘要
(
489
)
HTML
PDF
(388KB) (
1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肿瘤医院麻醉性镇痛药物在门诊和住院药房的使用情况,探讨该类药物的临床用药结构及变化趋势,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13-2015年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品种及数量,以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作为客观指标,对药物销售金额、使用频次、日均费用等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该院3年的麻醉性镇痛药物排序基本稳定,总体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口服类缓释制剂的剂型和用量不断增多;门诊以口服类吗啡和羟考酮缓释制剂为主;用药频度稳居第一的是盐酸吗啡缓释片(30 mg),垫底的分别是哌替啶和新品种药物氢吗啡酮注射液,住院部以芬太尼类和口服吗啡缓释制剂为主。结论该院麻醉镇痛药物品种和剂型可供临床使用的选择较多,严格遵循口服给药原则,以吗啡类为代表的第三阶梯药物成为癌痛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的首选。
住院老年患者老年综合征的调查研究
梁芳1,范亚坤1,张世阳1,赵蕊1,胡澜腾2,赵旭兰1*
2017, 37(6): 710-71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21
摘要
(
384
)
HTML
PDF
(313KB) (
3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的老年综合征罹患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850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评估患者的认知、情绪、日常生活能力、营养风险和跌落风险,并对老年综合征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有老年综合征者年龄高于无老年综合征者,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患病率高于无老年综合征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冠心病是发生老年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论有认知损害、情绪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营养风险、跌倒高风险等老年患者的老年综合征发生率高,需要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给予干预治疗。
秦皇岛地区痴呆的调查研究
尹立勇1,王芳2,杨昊翔1,张云3,祖述臣4,王杨5
2017, 37(6): 713-71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22
摘要
(
388
)
HTML
PDF
(392KB) (
1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对秦皇岛地区痴呆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影响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对象:年龄65~101岁,全部为本地居民,包括城区和乡村。全部调查人员经过培训,采用统一调查表及规范用语,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调查,同时做好笔录。认真评估受试者的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测试(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社会功能量表(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FAQ)、流行病学调查中心抑郁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C)进行筛查,同时参考受试者的病史、生活环境、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最后完成诊断。当受试者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完成评估或者不能配合认知功能评估时,完成诊断时需依据其临床信息。结果2 024例研究对象中,发生痴呆94例(4.64%)。分层研究显示: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居住地、生活习惯中有无吸烟史及有无运动习惯者之间痴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者之间,随着文化程度升高,痴呆发生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大专、大学文化程度者痴呆发生率低于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者(P<005);年龄>80岁者痴呆发生率高于65~70岁、>70~75岁、>75~80岁者(P<005);有饮酒史者痴呆发生率高于无饮酒史者(P<005);无喝茶习惯者痴呆发生率高于有饮茶习惯者(P<005);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癫痫、抑郁症、脑外伤、痴呆家族史者痴呆发生率高于无高血压、无脑血管疾病、无心脏疾病、无内分泌代谢疾病、无癫痫、无抑郁症、无脑外伤、无痴呆家族史者(P<005)。结论秦皇岛地区年龄、受教育程度影响痴呆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痴呆发生率随之增长,受教育程度越高,痴呆的发生率越低。喝茶可减少痴呆发生率,饮酒则使痴呆的发生率升高,饮酒人群痴呆发生率高于从不饮酒人群。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癫痫、抑郁症、脑外伤和痴呆家族史者容易发生痴呆。
石家庄地区布鲁杆菌病例临床分析
郑宏,王彦青,张红霞,李小琴
2017, 37(6): 718-72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23
摘要
(
411
)
HTML
PDF
(522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分析石家庄地区布鲁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406例布鲁杆菌病确诊患者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特点及误诊、复发原因。结果患者有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的占90.9%(369/406),发病时间4-8月份最多,占全年的56.9%(231/406)。临床表现同时出现发热、多汗、肌肉和关节疼痛、乏力等症状的典型病例仅91例(22.4%)。不典型病例增多,易造成误诊,以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和骨关节病最多,分析误诊原因:对本病认识不足、问诊忽略流行病学史、鉴别诊断不全面。反复住院患者28例,分析原因:治疗不规范、疗程不足、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结论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布鲁杆菌病新特点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误诊率。
风险管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防控中的作用
贾运乔1,冯小涛2,王晨雪1,侯桂英1,赵欢3,周彩丽4
2017, 37(6): 721-72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24
摘要
(
411
)
HTML
PDF
(408KB) (
2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实施在治疗手足口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手足口疾病患儿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风险防御管理模式,对患儿早期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及时采取风险防范干预措施,阻断风险事件发生。比较2组疗效、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重症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重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采取风险管理模式,可早期识别潜在风险因素,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在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重症发生率及阻断并发症发生方面效果明显,大大提升了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清CA125、βHCG和孕酮水平与早期妊娠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安彦玲,周立飞,莫中福,马靖茹,李慧娜,陈丽云
2017, 37(6): 721-72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25
摘要
(
445
)
HTML
PDF
(395KB) (
2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妊娠流产者血清中糖链抗原125(carbodydrate antigen 125,CA12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及孕酮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为宫内早孕的妇女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妊娠早期是否流产和流产次数分为正常妊娠组43例、复发性流产早孕组(复发性流产组)40例、早期流产组35例。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分析仪检测各组孕4周、6周、8周及卵泡期血清CA125、βHCG和孕酮水平。结果孕4周、孕6周及孕8周时,3组血清CA125水平均呈上升趋势,早期流产组血清CA125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复发性流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4周、孕6周及孕8周时,3组血清βHCG水平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复发性流产组血清βHCG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组,早期流产组血清βHCG水平低于复发性流产组和正常妊娠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孕酮水平均呈升高趋势,复发性流产组血清孕酮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组,早期流产组血清孕酮水平低于复发性流产组和正常妊娠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与βHCG呈负相关(rs=-0.654,P<005)。结论血清CA125、βHCG和孕酮水平与早期妊娠流产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有助于早孕的预后和流产的诊断。
酚妥拉明治疗危重症手足口病急性肾损害的临床观察
钱慧莉1,王秀霞2,阎志新1,张有起1,谢菲1
2017, 37(6): 727-730.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26
摘要
(
421
)
HTML
PDF
(391KB) (
1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酚妥拉明治疗危重症手足口病急性肾损害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危重症手足口病并发急性肺水肿患儿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早期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甘露醇降低颅高压、静脉丙种球蛋白支持及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等综合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酚妥拉明维持静脉滴注5 μg·kg-1·min-1,对比2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24 h肾功能监测指标[肌酐(creatinine,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的变化。结果用药后治疗组早期肾损害敏感标志物尿β2MG、mAlb低于对照组,肾脏损害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肾衰竭率5.5%(3/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1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可减轻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急性肾脏损害,尤其对早期肾脏损害有较好的疗效。
136例成年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
张春艳1,张秀敏1,张新2,刘珊1,孙金昊3*
2017, 37(6): 730-73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27
摘要
(
466
)
HTML
PDF
(423KB) (
2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细胞学和生化改变以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36例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脑脊液细胞学和生化以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36例成年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年龄16~78岁,男女比1.35∶1。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为主。脑脊液细胞学早期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特点表现为颅压升高、蛋白升高、葡萄糖降低、氯化物降低。影像学可表现为脑膜强化、脑积水、脑梗死、结核瘤、脑室扩张等征象。13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好转或治愈121例,无效12例,死亡3例。结论动态观察脑脊液细胞学及生化指标,能提高结核性脑膜确诊率,判断预后。早期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MRI在儿童无放射学影像异常颈髓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刘倩,张英华,马晓晖,崔建岭*,赵建
2017, 37(6): 734-73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28
摘要
(
365
)
HTML
PDF
(641KB) (
1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深入了解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儿童无放射学异常颈髓损伤的早期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0例急性颈椎损伤患儿临床和放射学影像的特点,从中再筛选普通平片和CT扫描检查未发现异常者,进一步接受MRI检查并进行结果对比。结果选入32例无放射学影像异常的颈髓损伤患者。年龄3~18岁,受伤原因以交通事故和跌落伤为主。32例患儿经MRI检查发现异常22例,正常10例。结论MRI有利于早期诊断儿童无放射学影像异常的颈髓损伤,并有助于提高治疗结果。但MRI检查结果也不能作为最终诊断的结论,对于早期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患儿,仍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必要时需及时复查。
医疗人才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张培
2017, 37(6): 737-74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29
摘要
(
371
)
HTML
PDF
(406KB) (
1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参考邓峰提出的“基本因素”、“支持因素”、“激励因素”三因素模型,结合实际探索性地加入“压力因素”构建四因素模型,进而分析哪些因素会对专家参与医疗人才合作产生影响。方法通过对专家发放结构化问卷的方式收集各影响因素,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四因素均对医疗人才合作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压力因素(rs=-0.811)、支持因素(rs=0.778)、激励因素(rs=0.715)、基础因素(rs=0.601)。结论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能提高医疗人才合作效果。通过推进医疗人才合作的实施,逐步缩小河北与京津地区医疗水平的差距。
幽门螺杆菌化学感受性受体的趋化功能
胡荣1,张歌2(综述),薛晓英2(审校)
2017, 37(6): 741-74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6.030
摘要
(
336
)
HTML
PDF
(384KB) (
3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