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6-05-25
    论著
    旋覆花内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对缺血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温 雅,董立鹏,赵景茹,祝春华
    2016, 37(5):  497-500,50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01
    摘要 ( 916 )   HTML   PDF (400KB) ( 5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旋覆花内酯( Acetylbritannilactone , ABL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对小鼠缺血性脑组织发挥保
    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线栓法建立 CD1 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 , MCAO )模型。实
    验分为假手术组、 MCAO 组、 ABL 小剂量组(
    10mg / kg )和 ABL 大剂量组(
    30mg / kg )。 ABL 于术前 30min 腹腔注
    射,术后 24h 后处死小鼠。各组取材前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分别用 Westernblotting 和 RT-PCR 的方法检测缺血脑
    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 α ( tumornecrosisfactor-α , TNF-α )、白细胞介素 1
    β (
    interleukin-1 β , IL-1 β )、 Toll 样受体 4 ( Toll-
    likereceptors4 , TLR4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6 ( tumornecrosisreceptorassociatedfactor6 , TRAF6 )和核因
    子 κB ( nuclearfactor-kappaB , NF-κB )蛋白和基因水平的变化,并观察神经功能、脑水肿程度和脑梗死体积。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MCAO 组 TNF-α 、
    IL-1 β 、 TLR4 、 TRAF6 和 NF-κB 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 <0.05 );
    ABL 能够显著下调炎症因子 TNF-α 、 IL-1 β 的表达,降低 TLR4 、 TRAF6 和 NF-κB 的水平( P <0.05 ),明显改善神
    经功能、减轻脑水肿、减小梗死体积( P <0.05 )。结论 ABL 通过抑制脑缺血引发的 TLR4 / TRAF6 / NF-κB 级联途
    径减少 TNF-α 、 IL-1
    β 的表达,发挥对缺血脑组织的抗炎作用,同时改善了脑缺血后小鼠神经功能缺损,减轻脑水
    肿,减小梗死体积,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精神状态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建飞 1,王 芳 2,徐 杰 1,李 伟 1,陆 岩 1
    2016, 37(5):  501-50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02
    摘要 ( 726 )   HTML   PDF (405KB) ( 2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delaydedencepha-lopathyafter
    acutecarbonmonoxidepoisoning , DEACMP )患者精神状态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100 例 DEACMP 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依
    达拉奉治疗,
    2 组均治疗 3 个疗程,疗程结束时评价疗效。治疗前和治疗 1 、 2 、 3 个疗程评定简易智能精神量表
    ( 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 , MMSE ),治 疗 前 和 疗 程 结 束 时 评 定 美 国 国 立 卫 生 研 究 院 卒 中 量 表 ( National
    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 , NIHSS )、 Barthel 指数( Barthelindex , BI )、长谷川痴呆量表( HastgawaDementia
    Scale , HDS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
    2 =5.741 ,
    P <0.05 );治疗后 2 组 MMSE 评分均较治疗前
    明显升高,随着疗程的进展, MMSE 评分不断增加,且观察组各时点 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
    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2 组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BI 、 HDS 评分均较治疗前
    明显升高( P <0.05 );观察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BI 、 HDS 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丁苯酞联合依
    达拉奉治疗 DEACMP 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智力
    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D- 半乳糖对 SD 大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 γ- 氨基丁酸受体 1 和 N- 甲基 -D- 天冬氨酸 2B 受体表达的影响
    路兰红1,李秀清2,刘媛媛1, 隋月林1*,刘建辉1,路 宁3
    2016, 37(5):  506-50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03
    摘要 ( 675 )   HTML   PDF (384KB) ( 3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注射 D- 半乳糖后大鼠学习记忆变化以及脑海马 γ- 氨基丁酸受体 1 ( gamma-aminobutyric
    acidreceptor1 , GABAR1 )和 N- 甲基 -D- 天冬氨酸 2B 受体( 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2B , NMDAR2B )的表达变
    化,探讨衰老过程中认知水平下降与脑神经元可塑性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10 只),
    实验组(
    20 只)。实验组给予 D- 半乳糖溶液连续 10 周颈背部皮下注射( 15mg ·
    kg
    -1 · d -1 ),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
    的生理盐水,模型制作完成后进行 Morris 水迷宫实验,测试结束后采集大鼠脑组织,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
    技术,检测 GABAR1 及 NMDAR2B 基因转录以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潜伏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穿越
    目标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 )。 NMDAR2B 和 GABAR1 以及 NMDAR2BmRNA 和 GABAR1mRNA 各组
    大鼠均可见阳性表达。实验组 NMDAR2B 表达和 mRNA 转录均弱于对照组,而 GABAR1 表达和 mRNA 转录均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 SD 大鼠大脑衰老过程中,学习记忆下降与大脑海马区
    NMDA 和 GABA 等神经递质受体表达的变化相关。
    SUDOSCAN仪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应用研究
    黄 雪 1,赵德明 2,史琳涛 2,沈白玉 1,杨月莹 2,刘彦君 2*
    2016, 37(5):  510-51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04
    摘要 ( 499 )   HTML   PDF (466KB) ( 2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 SUDOSCAN 仪评价 2 型糖尿病( type2diabetesmellitus , T2DM )患者肾脏病变的可行性
    与准确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 297 例 T2DM 患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 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 , eGFR )
    以及尿白蛋白肌酐比( urinaryalbumintocreatinineratio ,
    UACR )分为糖尿病肾功能正常组(对照组)和糖尿病肾病
    (
    diabetickidneydisease , DKD )组。结 果 DKD 组 患 者 血 肌 酐 ( serum creatinine , SCr )、血 尿 素 氮 ( bloodurea
    nitrogen , BUN )、 UACR 高于对照组, eGFR 低于对照组( P <0.05 )。 2 组间总胆固醇( totalcholesterol , TC )、三酰
    甘油(
    triglyceride ,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 , LDL-C )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 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 ,
    HDL-C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DKD 组双手电化学汗液电导率
    平均值( handelectrochemicalskinconductance ,
    HESC )、双足电化学汗液电导率平均值( footelectrochemicalskin
    conductance , FESC )以 及 糖 尿 病 肾 脏 疾 病 修 正 指 数 ( SUDOSCAN-modification ofdiabeticrenaldisease ,
    SUDOSCAN-MDRD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年龄、病期、糖化血红蛋白( hemoglobinA 1 c ,
    HbA 1 c )与 HESC 呈负相关, eGFR 与 HESC 呈正相关( P <0.05 )。年龄、病期、收缩压( systolicbloodpressure ,
    SBP )、 HbA 1 c 与 FESC 呈负相关, eGFR 与 FESC 呈正相关( P <0.05 )。年龄、病期、 SBP 、 BUN 与 SUDOSCAN-
    MDRD 呈负相关,与 eGFR 呈正相关( P <0.05 )。以 SUDOSCAN-MDRD 预测肾脏损伤明显优于其他指标,其预
    测 DKD 的最佳切点为 57.
    50uSi , ROC 曲线下面积为 67. 7% ,敏感度为 60. 0% ,特异度为 75.0% ,准确度为 68. 7% ,
    阳性预测值为 63.6% ,阴性预测值为 72.1% 。结论 SUDOSCAN 检测指标与肾功能损伤显著相关,可辅助用于
    T2DM 患者 DKD 的早期风险筛查。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 32 例 2 型糖尿病肠病效果观察
    张晓娟,张 洁,娄萍萍,宋庆芳*,王战建,刘宽芝
    2016, 37(5):  516-51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05
    摘要 ( 943 )   HTML   PDF (400KB) ( 5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 2 型糖尿病肠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 32 例诊断为 2
    型糖尿病肠病的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分为便秘组(
    n =19 例)、腹泻组( n =13 例),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均加用双
    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疗程 10d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观察患者排便次数、排便时间、粪便性状、伴随症状等参数,
    比较 2 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便秘组总有效率 84.21% ,腹泻组总有效率 100% ;便秘组与腹泻组治疗
    后排便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 2 型糖尿
    病肠病疗效确切,有效率高,且较安全。
    血清镁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许金秀,郭宁宁,张云娜,王霖霞
    2016, 37(5):  520-522,52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06
    摘要 ( 390 )   HTML   PDF (353KB) ( 1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镁水平与 2 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 diabetesmellitusandcerebralinfarctim , DACI )
    的关系。方法 收集 2 型糖尿病( type2diabetesmellitus , T2DM )突发急性脑梗死患者 43 例作为 DACI 组,同期新
    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38 例作为 T2DM 组,选取 43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入院后分别测
    量身高、体质量及血压( bloodpressure ,
    BP ),抽取空腹血检测血清镁水平、空腹血糖( fastingbloodglucose , FBG )、
    糖化血红蛋白( hemoglobinA 1 c , HbA
    1 c )、总胆固醇( totalcholesterol , TC )、三酰甘油( triglyceride , TG )、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
    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 ,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 ,
    HDL-C ),分析血清镁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与 DACI 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T2DM 组及 DACI 组血
    清镁水平均下降( P <0.05 );
    DACI 组血清镁水平较 T2DM 组降低 P <0.05 )。 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 DACI 组血清
    镁水平与 BP 、 FPG 、 HbA 1 c 、 TC 、 TG 、 LDL-C 均呈负相关( P <0.05 ),与 BMI 及 HDL-C 均无相关性( P >0.
    05 )。多
    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镁水平、 BP 、 FBG 及 HbA 1 c 是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P <0.05 )。
    结论 低血镁是 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氦-氧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
    朱帅俊1,陈冬梅1,何鑫敏2,翁钦永1*
    2016, 37(5):  523-52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07
    摘要 ( 410 )   HTML   PDF (395KB) ( 1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 的 探 讨 氦 - 氧 机 械 通 气 对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急 性 加 重 期 ( acuteexacerbationof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 , AECOPD )患者气道峰压( peakairwaypressure , Ppeak )、二氧化碳分压( partial
    pressureofcarbondioxide , PaCO 2 )、氧分压( partialpressureofoxygen , PaO 2 )以及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8
    (
    interleukin8 , IL-8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 tumornecrosisfactor , TNF-α )的作用。方法 选择 AECOPD 机械通气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所有患者采用改良后的密闭式呼吸机,试验组行氦 - 氧机械通气( 60%
    氦 ∶40% 氧),对照组行氮 - 氧机械通气( 60% 氮 ∶40% 氧),观察 2 组治疗前和治疗后 30 、 90 、 120min 患者 Ppeak 、
    PaO 2 、 PaCO 2 的变化,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 2 组 4 个时间点患者血清中 IL-8 和 TNF-α 的浓度。结
    果 试验组 Ppeak 和 PaCO 2 在治疗后 30min 开始显著降低( P <0.05 ),随后维持稳定,但对照组较治疗前没有明
    显改善;试验组 PaO 2 在治疗后 30min 开始显著升高( P <0.05 ),随后维持稳定,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没有明显改善;
    试验组 IL-8 和 TNF-α 在治疗 120min 后开始明显下降( P <0.05 ),而对照组始终没有得到改善。结论 氦 - 氧机
    械通气能够显著降低 AECOPD 患者的气道压力,改善氧合,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增加有效通气量,而且治疗达到一
    定时间后能降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 IL-8 和 TNF-α 的浓度,对慢性气道炎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改良后的呼吸
    机实现了氦气的可循环利用,大大节约了治疗成本。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评价
    毕 娟 1,唐丽梅 2,王 娟 3
    2016, 37(5):  528-530,53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08
    摘要 ( 415 )   HTML   PDF (564KB) ( 2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评价预见性护理流程在预防神经内科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神经内科
    ICU 患者 200 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 100 例,设计实施非计划性拔管预见性护理流程,对
    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预见性护理,评价 2 组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
    率为 3% ,对照组为 15% , 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2 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
    论 通过设计实施预见性护理流程,可以降低神经内科 ICU 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心肌梗死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效率与移植安全性的研究
    李 强1,刘艳超1,刘 超2,孟自力1, 王 维3*,刘永辉1
    2016, 37(5):  531-53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09
    摘要 ( 474 )   HTML   PDF (464KB) ( 2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 , APBSC )动员、采
    集的效率,以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 , APBSCT )治疗心肌
    梗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46 例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oronaryartery
    bypassgrafting , CABG )前 5d ,根据患者体质量,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 , rhG-CSF ) 450 μ g / d ( ≤65kg )或 600 μ g / d ( >65kg )皮下注射,进行 APBSC 动员及扩增。
    CABG 前 24h 进行 APBSC 采集。 46 例患者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行 CABG ,在完成血管桥吻合后,经桥血管及心外
    膜下注入采集的 APBSC 。在 APBSC 动员、采集前后检测外周血和采集产品中单个核细胞( mononuclearcells ,
    MNC )及 CD34
    + 细胞数量。检测
    APBSC 采集前后血压、心率、呼吸、白细胞( whitebloodcell , WBC )、红细胞( red
    bloodcell , RBC )、血红蛋白( hemoglobin , Hb )、血细胞比容( hematocrit , Hct )、血小板( platelet , Plt )和血清 Ca
    2+ 的
    变化。观察 APBSC 动员、采集、移植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APBSC 动员后外周血中 WBC 、 MNC 、 CD34
    + 细
    胞数量较动员前显著升高( P <0.01 )。 APBSC 采集后外周血中 MNC 、
    CD34
    + 细胞数量较采集前显著升高(
    P <
    0.01 ), APBSC 采集前后血压、心率、呼吸、 WBC 、 RBC 、 Hb 、 Hct 及血清 Ca
    2+ 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Plt
    计数采集后较采集前明显降低( P <0.01 )。 APBSC 动员、采集、移植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 20 例,其中 APBSC 动员
    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占 17.4% ( 8 / 46 ), APBSC 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占 10.9% ( 5 / 46 ), APBSC 移植过程中的不良
    反应占 15.2% ( 7 / 46 )。结论 心肌梗
    神经外科危重症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策略
    陈鸿尤1,曹作为1,赵家慧2
    2016, 37(5):  537-539,54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10
    摘要 ( 584 )   HTML   PDF (409KB) ( 1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严重肺部感染的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 选取神经外科危重症并发严
    重肺部感染患者 82 例,应用镇静和肌肉松弛剂配合机械通气控制呼吸,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与病原菌目标治疗相结
    合,并采取积极的支持疗法。结果 82 例神经外科危重症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患者,经治疗后病死率为 14.
    6% ( 12 /
    82 )。结论 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并发的严重肺部感染,经积极的综合治疗能得到有效控制。
    miR-221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冀 宏,底 旺,严 丽,张霖雷,李清怀 *
    2016, 37(5):  540-54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11
    摘要 ( 471 )   HTML   PDF (392KB) ( 1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 miR-221 在甲状腺疾病穿刺细胞活检组织及外周血中的定量表达及意义。方法 51 例甲
    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细胞活检法获取标本,术前抽取外周血标本,采用定量 PCR 法检测组织及
    血浆中 miR-221 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221 在甲状腺良性结节组织中的表达与周围正常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 miR-221 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穿刺病灶周围正常组织( P <0.05 ); miR-221 在不同甲状
    腺癌肿瘤病理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甲状腺癌组外周血 miR-221 水平显
    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甲状腺良性病变组( P <0.05 )。结论 miR-221 高表达与甲状腺癌的恶化过程关系密切,可为
    甲状腺癌术前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序贯式胰肠端侧吻合的临床研究
    边 伟,杜成旭,李冬瑞,刘三光,王文斌,刘建华
    2016, 37(5):  544-54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12
    摘要 ( 422 )   HTML   PDF (337KB) ( 1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比较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序贯式胰肠端侧吻合与传统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 2 种胰肠吻合
    方式术后胰漏发生率。方法 回顾分析 95 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组实施套入式胰肠
    端端吻合 65 例,改良组实施序贯式胰肠端侧吻合 30 例,比较 2 组术后胰漏发生率。结果 95 例术后共发生胰漏 14
    例,其中传统组发生胰漏 13 例,改良组发生胰漏 1 例。结论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实施序贯式胰肠端侧吻合能
    够降低胰漏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应用可拆卸病员裤效果分析
    徐 辉,安淑惠,史 蕾,陈军肖,胡 然
    2016, 37(5):  547-54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13
    摘要 ( 429 )   HTML   PDF (325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应用可拆卸病员裤的效果。方法 选取 210 例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105 例,试验组术后应用可拆卸病员裤,对照组术后应用普通病员裤,比较 2 组尿路感
    染率、护理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尿路感染率 21.9% ( 23 / 105 )低于对照组
    35.2% ( 37 / 105 )( P <0.05 ),试验组会阴护理时间( 7. 1±1.5 ) min 短于对照组( 7. 8±1.4 ) min ( P <0.05 ),试验组
    住院时间(
    10. 2±2.3 ) d 短于对照组( 12. 1±2.5 ) d ( P <0.05 ),试验组术后恢复时间( 7. 2±1.2 ) d 少于对照组
    (
    8. 4±1.9 ) d ( P <0.05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 93.3% ( 98 / 105 )高于对照组 79.0% ( 83 / 105 )( P <0.05 )。结论 应用
    可拆卸式病员裤减少了手术后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节省了护士工作时间,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
    间,可拆卸病员裤获得患者很高的认可,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复治脊柱结核的治疗方案及疗效的临床研究
    姚黎明 1,赵 茜 2,刘丰胜 1,李 卓 1,董昭良 1,贾晨光 1*
    2016, 37(5):  550-55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14
    摘要 ( 459 )   HTML   PDF (417KB) ( 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治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针对不同原因采用个体
    化治疗的 35 例复治脊柱结核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再次手术方式:单纯病灶清除、窦道切除术 10 例,病灶清除植
    骨融合术 5 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 8 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原内固定物取出 7 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原内固
    定物取出再次内固定 5 例。术后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18~24 个月,随访观察病灶治愈、植骨融合情况并分别
    应用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AnalogueScale , VAS )评分评估疼痛症状及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评估脊柱功能
    改善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 28~48 个月。所有患者均达临床治愈且术后植骨顺利愈合。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病例。
    VAS 评分由入院后第 1 天( 6. 41±2.56 )分降至术后第 7 天( 3. 20±1. 48 )分( P <0.05 );患者终末随访时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15. 42±7.56 )分较术前( 65. 34±25.48 )分明显降低( P <0.01 )。结论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影响
    脊柱结核术后复治的疗效。全面系统地评估术前状态、参考既往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的药物及手术应对策略,可
    显著减轻疼痛并改善功能,是提高脊柱结核的复治疗效的关键。
    2种手术方式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远期效果研究
    苗江雨,郭炳勋,张 静,马建亭
    2016, 37(5):  555-55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15
    摘要 ( 355 )   HTML   PDF (311KB) ( 1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比较乳腺区段切除术并腋淋巴结清扫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临床 Ⅰ 、 Ⅱ 乳腺癌的远期临床效果。
    方法 临床 Ⅰ 、 Ⅱ 乳腺癌患者 100 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及乳腺区段切除并腋淋巴结清
    扫术(观察组)各 50 例。比较 2 组术后生存率、转移率、复发率、体力状况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 2
    组 1 年及 3 年生存率、复发率以及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2 组体力状况评分均呈增高趋势,
    观察组增高幅度大于对照组,
    2 组生存质量评分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不同时点间、组
    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乳腺区段切除并腋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乳腺癌
    远期疗效优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值得临床推广。
    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大鼠肝微粒体中布地奈德异构体的酶促反应动力学
    刘艳双1,郭 炜2*
    2016, 37(5):  558-561,56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16
    摘要 ( 351 )   HTML   PDF (482KB) ( 1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 2 个差向异构体在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酶促反应动力学。方法 超速离
    心法制备大鼠肝微粒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地奈德 2 个差向异构体在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浓度。
    结果 布地奈德与大鼠肝微粒体孵育后,
    2 个差向异构体的代谢存在差异,在孵育初期或微粒体酶浓度较低时, 22R-
    布地奈德的代谢较快,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或微粒体酶浓度的增加,
    22S- 布地奈德的代谢明显多于 22R- 布地奈德;
    22S- 布地奈德的 K m 、 V max 约为 22R- 布地奈德的 2 倍。结论 布地奈德差向异构体的这种代谢差异与 22R- 布地奈德
    的亲和力较高( K m 小于 22S- 布地奈德)、
    V max 值较小有关。
    PET/CT、MRI及联合应用在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郑立春 1,张文军 1,刘桂超 1,李香春 2,殷 军 3,张晓明 1*
    2016, 37(5):  562-56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17
    摘要 ( 459 )   HTML   PDF (997KB) ( 2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正 电 子 发 射 体 层 摄 影/计 算 机 体 层 摄 影 (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 / computed
    tomography , PET / CT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
    MRI )及联合应用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
    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 PET / CT 和 MRI 的胰腺病变患者(时间间隔 ≤2 周),并以病理或临床影像随访(随访时
    间 ≥1 年)结果为金标准,统计 PET / CT 、 MRI 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胰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67 例患者病理或随访结果显示恶性病灶 41 例,良性病灶 26 例, PET / CT 的灵
    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5.37% 、 80.77% 、 83.58% 、 87.50% 及 77.78% , MRI 分别
    为 80.49% 、 76.92% 、 79.10% 、 84.62% 及 71.43% , PET / CT+MRI 分别为 90.24% 、 84.62% 、 88.06% 、 90.24% 及
    84.62% 。 3 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PET / CT 、 MRI 对胰腺良恶性病变鉴
    别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必要时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对胰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联合多排螺旋 CT 在肠梗阻诊治中的意义
    高 雷
    2016, 37(5):  567-570,57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18
    摘要 ( 744 )   HTML   PDF (680KB) ( 2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联合多排螺旋 CT ( multislicecomputedtomography , MSCT )在肠梗
    阻诊治中的运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60 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2008 — 2012 年收治的肠梗阻 36 例患者仅
    行腹部 MSCT 扫描(对照组),未行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 2013 — 2014 年收治的肠梗阻 24 例患者行泛影葡胺消化
    道造影和 MSCT 联合诊断(泛影葡胺组)。对比分析 2 种方法对肠梗阻诊断和确定梗阻部位的准确性。结果 对照
    组 36 例患者中,胃肠减压后肠梗阻症状缓解 3 例,其余 33 例肠梗阻未缓解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通过影像学
    检查梗阻部位符合率 69.7% ( 23 / 33 );泛影葡胺组 24 例患者中,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后, X 线立卧位追踪摄片示 48
    h 内肠梗阻缓解 7 例( 24h 内造影剂进入结肠 5 例, 24~48h 内肠梗阻缓解 2 例),其余 17 例肠梗阻未缓解患者均
    接受手术治疗,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梗阻部位符合率 94.1% ( 16 / 17 )。泛影葡胺组非手术治疗成功率和梗阻部位
    符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与 MSCT 在肠梗阻诊治中的联合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
    不同剂量氯胺酮对罗库溴铵静脉注射痛反应及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李 繁
    2016, 37(5):  571-57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19
    摘要 ( 417 )   HTML   PDF (363KB) ( 1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胺酮对罗库溴铵静脉注射痛反应及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手术患者 1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4 组, A 组预注生理盐水 2mL , B 组预注 0.1mg /
    kg
    氯胺酮
    2mL , C 组预注 0.2mg /
    kg
    氯胺酮 2mL , D 组预注 0.3mg /
    kg
    氯胺酮 2mL , 30s 后静脉注射 10mg 罗库溴铵。记
    录入室后 10min 作为基础值,诱导药物注射完毕后 0min 、 1min 、 2min 及插管后 0min 、 1min 、 3min 的平均动脉
    压( meanarterypressure ,
    MAP )、收缩压( systolicbloodpressure , SBP )、舒张压 diastolicbloodpressure , DBP )、心率
    ( heartrate , HR )。使用 Chiarella 法判定注射痛。结果 4 组间注射痛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 C
    组及 D 组注射痛发生情况明显低于 A 组, D 组注射痛发生情况显著低于 B 组( P <0.05 )。 4 组 MAP 、 SBP 、 DBP 均
    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HR 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大,变化幅度明显减小,组间、时点间、组间·
    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预注氯胺酮可减缓罗库溴铵的注射痛,并且与注射剂量相
    关。随着剂量加大,血流动力学指标更稳定,不良反应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品管圈在PIVAS优化审方环节中的应用
    冯 锐,郑 颖,刘 江 *,杜文力,高亚乾,李 东
    2016, 37(5):  575-57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20
    摘要 ( 577 )   HTML   PDF (412KB) ( 5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室开展品质管理圈(简称“品管圈”)圈活动,优化审方流程,保证用药安
    全。方法 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步骤,对静脉用药调配室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计划、实施、确认与处置。对比活
    动前、后平均每周审方环节差错件数,计算目标达成率和进步率,并对效果进行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结果 静脉用
    药调配室审方环节差错明显减少,由每周 23 件降至 9 件,同时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结论 品管圈活动
    能不断发现和解决静脉用药调配室内部问题,减少了审方环节差错,增加了团队凝聚力,提升了药学服务质量。
    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许 涛,王慧莹,李 莉,赵楚敏,宋月霞,徐爱茹
    2016, 37(5):  579-58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21
    摘要 ( 360 )   HTML   PDF (378KB) ( 1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儿茶酚抑素( catestatin , CST )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 AMI )
    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收治并确诊为 AMI 患者 250 例,采集其血液标本,检测 CST 水平,对比不同血浆 CST
    水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CST 高水平组恶性心律
    失常、心力衰竭及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 CST 低水平组( P <0.05 );不同 CST 水平患者 AMI 后心绞痛或再梗死发
    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CST 水平变化是 AMI 患者治疗过程中恶性心脏
    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浆 CST 水平可准确反映 AMI 患者心脏功能,亦是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的独立危
    险因素,对预测 AMI 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长期吸烟对肺癌组织B7H4、P53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王再红1,高兆芳1,李海刚1,李鸿波1,张〓静1,杨燕君2
    2016, 37(5):  582-58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22
    摘要 ( 556 )   HTML   PDF (341KB) ( 2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比较长期吸烟和非长期吸烟肺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周边组织含 V-Set 域的 T 细胞激活
    抑制因子( V-Setdomain-containingt-cellactivationinhibitor1 ,
    B7-H4 )、 P53 表达的差异,探讨长期吸烟对 B7-H4 、
    P53 在肺癌及周边组织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肺癌患者 115 例,其中吸烟组 65 例,非吸烟组 50 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2 组中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周边组织 B7-H4 和 P53 蛋白的表达。结果 2 组癌组织
    中 B7-H4 、 P53 阳性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及周边组织( P <0.05 );吸烟组癌旁组织和周边组织 B7-H4 、 P53 阳性表
    达均高于非吸烟组( P <0.05 )。 B7-H4 、
    P53 在吸烟组和非吸烟组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吸烟可使
    肺组织 B7-H4 、 P53 蛋白高表达,二者具有协同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王文素 1,周建伟 2*,张 倩 2,郭小雨 3,田兰芳 1,牛 东 1
    2016, 37(5):  585-58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22
    摘要 ( 397 )   HTML   PDF (366KB) ( 1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 52 例维持性血
    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治疗组)和单纯血液透析组(对照组)各 26 例。
    2 组均给予口服叶酸、维生素 B 12 以及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蔗糖铁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行血
    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即患者每周行 2 次血液透析治疗,行 1 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行每周 3
    次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均为 4.5h ,每次血液灌流时灌流器均串联在透析器之前,灌流时间均为 2.5
    h ,去除灌流器后继续行血液透析 2h ,疗程均为 4 个月。对比 2 组治疗前、治疗 4 个月后血肌酐、尿素氮、 C 反应蛋
    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
    2 组血肌酐、尿素
    氮、 C 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
    疗 4 个月后, 2 组血肌酐、尿素氮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较治疗前显著
    升高( P <0.05 );治疗组 C 反应蛋白低于治疗前,血清白蛋白高于治疗前(
    P <0.05 ),对照组 C 反应蛋白、血清白蛋
    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组血肌酐、尿素氮、
    C 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
    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
    流可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充分性,降低患者的炎症介质水平,同时升高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使患者的贫血
    及营养状态得以改善,减轻了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
    脉冲式封管联合正压封管在半永久置管中的效果观察
    韩丽丽1,孙 静1,陈雅慧1,王艳辉2,李玉伶1,岳英丽1
    2016, 37(5):  589-59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24
    摘要 ( 522 )   HTML   PDF (335KB) ( 2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脉冲式封管联合正压封管在血液透析用半永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应用半永久置管行血液透析患者 5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在每次透析完毕用已抽满 20mL
    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分别向导管动静脉两端脉冲式注入 10mL ,关闭导管夹,再分别将准备好的肝素封管液正压封
    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不间断的封管方法。随访跟踪 6 个月比较 2 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导管堵塞率和导管
    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透析血流量、尿素清除率和尿素下降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脉冲式封管联合正压封管在血液透析用半永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并能延长导管使用
    寿命。
    成年男性包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分析
    赵学英1,刘学伟2,翁韶波1,杜 昆1,赵海英2
    2016, 37(5):  592-59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25
    摘要 ( 639 )   HTML   PDF (341KB) ( 3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包皮过长、包茎男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 , HPV )感染状况。方法
    因包皮过长、包茎行包皮环切术的成年男性 70 例(包皮过长男性 50 例,包茎男性 20 例),经包皮环切术后在包皮内
    板处取材 2~3 点,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杂交技术对其进行 HPV 基因检测及型别分析。结果 70 例包皮过
    长、包茎成年男性患者高危型 HPVDNA 阳性检出率为 45.7% ( 32 / 70 ); HPV18 、 16 是最主要的感染类型。按照 ≤
    29 岁、 30~39 岁、 ≥40 岁年龄段分组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危型 HPV 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但各年龄段间高危型
    HPV 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2.710 ,
    P =0.258 )。包茎组男性高危型 HPV 阳性检出率、多重感染阳
    性率均高于包皮过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197 、
    8.502 , P =0.041 、 0.004 )。结论 包皮过长、包茎男性高危
    型 HPV 感染率较高,特别是在包茎男性中 HPV 多重感染更常见,出现持续感染的可能性更高。男性应尽早行包
    皮环切术,以减轻或避免高危型 HPV 对男性自身及其性伴侣构成的威胁。
    胆囊后三角入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王付龙1,侯爱军2,刘岩青1,肖志刚1
    2016, 37(5):  594-59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26
    摘要 ( 483 )   HTML   PDF (411KB) ( 3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胆囊后三角入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 LC )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2 例经胆囊后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实施 LC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2 例中顺利完成 LC138 例,
    中转开腹手术 14 例,术后出现并发症 4 例,无胆管损伤。结论 应用胆囊后三角入路有助于术中解剖和辨别肝外
    胆管的结构和变异,能有效预防胆管损伤及减少出血,是一种较安全、易掌握的 LC 方法。
    QCC管理工具在提升低年资护士防压疮健康教育能力中的应用
    乔秋阁1,高永平2,张玲玲2,阎 丽3,刘茹茹1,游道锋4*
    2016, 37(5):  597-60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27
    摘要 ( 471 )   HTML   PDF (381KB) ( 2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利用品管圈( qualitycontrolcircle , QCC )管理工具,提升低年资护士的防压疮健康教育能力。
    方法 借鉴问题解决型 QQC 的活动步骤,以提升低年资护士防压疮健康教育能力为主题,在现状调查阶段用柏拉
    图分析并查找问题关键点;在分析原因阶段用特性要因图分析因果、理清逻辑关系;在对策实施阶段用系统图寻找
    最佳措施;在标准化阶段绘制流程图。在 QCC 管理工具运用前后对比 22 名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 3 年以内)的自
    我评价和 50 例患者对低年资护士的信任度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QCC 管理工具的应用使低年资护士对自身防压
    疮健康宣教能力各维度的评价均有显著的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由(
    5. 67±1.39 )分提升至( 9. 34±0.22 )分,满
    意度由 56.
    0% 提升至 96. 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结论 QCC 管理工具在医院的应用不仅可以用于
    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和服务品质,也可以有效提升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拓宽了该管理工具的运用范围,开阔了临床
    护理的思路
    外侧纵行小切口联合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
    连晓东,王海立,李 升,骆 阳,刘月驹,焦振清*
    2016, 37(5):  600-60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28
    摘要 ( 467 )   HTML   PDF (448KB) ( 1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44例临床分析
    张 琳,黄向华*,张明乐,豆贝贝,张暄琳
    2016, 37(5):  602-60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29
    摘要 ( 345 )   HTML   PDF (355KB) ( 2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肠细菌过生长的研究进展
    赵东强,王泽宇(综述),刘 丽(审校)
    2016, 37(5):  605-60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30
    摘要 ( 387 )   HTML   PDF (395KB) ( 2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抗栓药物处理的研究进展
    任玉腾(综述),高石军*(审校)
    2016, 37(5):  610-61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31
    摘要 ( 497 )   HTML   PDF (324KB) ( 1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的皮肤特点及其护理
    张 迪1,张艳玲2(综述),张丽静1,臧 瑜3(审校)
    2016, 37(5):  614-61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32
    摘要 ( 481 )   HTML   PDF (365KB) ( 2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纤维连接蛋白EDA片段功能及临床应用前景研究进展
    蔡晶晶,王雅洁(综述),严继贵*(审校)
    2016, 37(5):  617-62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5.033
    摘要 ( 555 )   HTML   PDF (430KB) ( 10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