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6-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介入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
姜云发,谷新顺,郝国贞,范卫泽,刘婷婷,丁 涛
2016, 37(6): 621-62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01
摘要
(
390
)
HTML
PDF
(361KB) (
2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糖蛋白 Ⅱb / Ⅲa 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急性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 acutenon-ST
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 , NSTEMI )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
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择 115 例 NSTEMI 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 59 例,对照组 56 例。测
定 2 组不同时间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maxplateletaggregationrate , MPAR );冠状动脉介入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术
后对病变血管行心肌呈色分级( myocardialperfusiongrade , MPG )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比较 2 组间差异。结
果 在应用替罗非班不同时间点后,替罗非班组 MPAR 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1 );替罗非班组术后 MPG 比例明
显高于对照组( P <0.01 );
2 组出血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替罗非班可以有效迅速抑制 NSTEMI 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改善该类患者术后心肌灌注,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与斑块成分关系的探讨
吴会香1,张〓双2,刘连元2,王文广2,谭〓强2*,刘淑华2
2016, 37(6): 625-628. doi:
1007-3205(2016)06-0625-04
摘要
(
356
)
HTML
PDF
(353KB) (
1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 C-reactiveprotein , CRP )浓度与血管内超声发
现的斑块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43 例。应用血管内超声及虚拟组织学分析罪犯血
管处斑块成分,并据此分为薄纤维帽斑块组(
n =19 )及稳定斑块组( n =24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
CRP ,研究 CRP 与斑块成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稳定斑块组比较,薄纤维帽斑块组最小管腔直径、外弹力膜面积、最
小管腔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薄纤维帽组斑块负荷较稳定斑块组显著增大( P <0.05 )。虚拟组织学发现,薄纤
维帽组纤维组织比例较稳定斑块组减少( P <0.05 );而薄纤维帽组坏死核心比例较稳定斑块组明显增加(
P <
0.05 )。 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 CRP 水平与纤维组织比例呈负相关( r s =-0. 411 , P =0.009 ), CRP 水平与坏死
核心比例呈正相关(
r s =0.421 , P =0.005 )。结论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薄纤维帽斑块的形成伴随着 CRP 的增
高; CRP 水平与纤维组织比例呈负相关、与坏死核心比例呈正相关。
老龄心力衰竭患者出院时收缩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单湘湘1,周建平1,范仁根2*,任向东3
2016, 37(6): 629-631,635.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03
摘要
(
427
)
HTML
PDF
(394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老龄心力衰竭患者出院时收缩压( systolicbloodpressure , SBP )对于预后判断的价值。方
法 回顾性分析 35 例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时平均 SBP 分为 3 组,即 SBP<100
mmHg组( A 组)、100~140mmHg 组( B 组)、 >140mmHg 组( C 组),对其进行为期 2 年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院
外生存情况、脑钠肽( brainnatriureticpeptide ,BNP )、肌钙蛋白( cTn ),尤其关注院外死亡患者出院前 24h 动态 SBP
监测情况。结果 3 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3 组出院后 2 年内 BNP 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其中 A 组上升明显( P <0.05 );
cTn 随访阳性情况,出院 3 个月时 A 组与 B 组阳性例数多于 C 组,出院 6 个月时 A 组多于 B 、 C 组,出院 1 、 2 年时 A 组多
于 B 、 C 组且 B 组多于 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随访 2 年内事件组 25 例(死亡)与非事件组 9 例(生
存)出院前 24h 动态 SBP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事件组出院前 SBP 水平显著降低( P <0.05 )。结论
SBP 可作为老龄患者出院时有效判断预后的指标,临床医生对于 SBP 较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应采取有效对策。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iR-21-5p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虞莉娜1,席刚明1,刘进香1,赵忠新2*
2016, 37(6): 632-635.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04
摘要
(
405
)
HTML
PDF
(362KB) (
2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 miR-21-5p 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 6 ( interleukin-6 , IL-6 )、 IL-8 、 C
反应蛋白( C-reactionprotein ,
CRP )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64 例,病程 24~48h ,同期选
择健康体检者 60 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检测 2 组血清中 miR-21-5p 的表达量, ELISA 检测血清 IL-
6 、 IL-8 及 CRP 的水平,并与 miR-21-5p 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在入院时及出院后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美国国立
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trokeScale , NIHSS )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ctivitiesofDailyLiving , ADL )评分。
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 miR-21-5p 、 IL-6 、 IL-8 、 CR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 miR-21-5p 与 IL-6 、 IL-8 、 CRP 表达水平均呈
正相关。出院后 miR-21-5p 相对低表达组 NIHSS 评分低于 miR-21-5p 相对高表达组, ADL 评分高于 miR-21-5p
相对高表达组。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 miR-21-5p 表达上调与血清炎性因子 IL-6 、 IL-8 以及 CRP 的水平呈
正相关。 miR-21-5p 有可能作为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的一种潜在的生物学标志。
伴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多导睡眠图分析
刘洁琼1,刘〓辉1,吴慧君2,左凤同1,董爱勤1*,杨丽军1
2016, 37(6): 636-63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05
摘要
(
432
)
HTML
PDF
(358KB) (
1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伴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tack , TIA )患者多导睡眠图
的特点。方法 56 例 TIA 患者分为伴颅内外动脉狭窄者 25 例( A 组),不伴有颅内外动脉狭窄者 31 例( B 组),进行
临床评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iltonAnxietyScale , HAMA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DepressionScale ,
HAMD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 , PSQI )、多导睡眠图( polysomnography , PSG )和影
像学检查比较。结果 2 组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 PSQI 总分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 >0.05 )。 A 组总睡眠时间、非快速眼动睡眠(
non-rapideyemovement , NREM )时间、 N3 / NREM 短于 B 组,
睡眠效率低于 B 组,觉醒时间、 N2 / NREM 长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2 组总记录时间、睡眠潜伏
期、快速眼动睡眠(
rapideyemovement , REM )潜伏期、 REM 时间、 N1 / NREM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
论 伴颅内外动脉狭窄的 TIA 患者总睡眠时间缩短,觉醒时间延长,睡眠效率降低,总 NREM 期时间缩短, N2 /
NREM 睡眠时间延长, N3 / NREM 睡眠时间明显缩短,睡眠质量更差。
121例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分析
吕淑娟1,邹吉敏2,苏盈莹2,郑俊忠3,元小冬1,丁焕然4
2016, 37(6): 640-643.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06
摘要
(
380
)
HTML
PDF
(333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指标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按病程(以 10 年分界)分组
对 121 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病程 ≥10 年组运动神经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胫
神经传导速度下降异常率增加( P <0.05 ),正中神经、尺神经潜伏期延长异常率高于 <10 年组(
P <0.05 );周围运
动神经波幅下降异常率也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病程 ≥10 年组感觉神经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
桡神经传导速度下降异常率增加( P <0.05 );正中感觉神经波幅降低异常率增高(
P <0.05 )。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
定期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张〓庆1,何红彦1*,马爱蕊1,邵艳新2,冯建纯3,李军霞1
2016, 37(6): 644-646,65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07
摘要
(
443
)
HTML
PDF
(371KB) (
1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评价脑脊液细胞学动态监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 117 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 例患者中,结核性
脑膜炎 70 例( 59.83% ),病 毒性 脑膜 炎 30 例( 25.64% ),化 脓性 脑膜 炎 10 例( 8.55% ),隐球 菌性 脑 膜炎 6 例
(5.13% ),脑囊虫病 1 例( 0.85%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主要以混合细胞学反应为主,随着病情的
好转,嗜中性粒细胞逐渐减少,但持续时间较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以嗜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抗感染治疗后,嗜中
性粒细胞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病毒性脑膜炎主要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隐球菌性脑膜炎通过脑脊液细胞学检测
可直接发现隐球菌,达到病原学诊断;脑囊虫病可见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杀虫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逐渐减
少。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通过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监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性疾病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甲泼尼龙对盐酸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甄洁1,陈炜1*,朱曦2,边伟帅1,赵磊1,盛博1
2016, 37(6): 647-65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08
摘要
(
524
)
HTML
PDF
(371KB) (
1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评价脑脊液细胞学动态监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 117 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 例患者中,结核性
脑膜炎 70 例( 59.83% ),病 毒性 脑膜 炎 30 例( 25.64% ),化 脓性 脑膜 炎 10 例( 8.55% ),隐球 菌性 脑 膜炎 6 例
(
5.13% ),脑囊虫病 1 例( 0.85%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主要以混合细胞学反应为主,随着病情的
好转,嗜中性粒细胞逐渐减少,但持续时间较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以嗜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抗感染治疗后,嗜中
性粒细胞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病毒性脑膜炎主要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隐球菌性脑膜炎通过脑脊液细胞学检测
可直接发现隐球菌,达到病原学诊断;脑囊虫病可见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杀虫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逐渐减
少。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通过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监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性疾病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集束化干预措施降低 ICU 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和感染率的临床分析
郭志强 1,戴坤鹏 1,王 滨 1,孔继昌 1,于广艳 1,李双成 2*
2016, 37(6): 652-65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09
摘要
(
518
)
HTML
PDF
(337KB) (
1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对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和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2011 年 1 — 12 月基线阶段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目标监测, 2012 年 1 月— 2014 年 12 月干预阶段实施中心静脉导管的
集束化干预措施并行目标监测,比较干预前后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和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结果 实施集束化干
预措施后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从 73.0% 下降至 58.8% ( P <0.01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从 4.86% 下降至 1.84%
( P <0.05 )。结论 集束化干预措施能降低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和感染率。
根除幽门螺杆菌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价值
王韶华 1,李世敬 2,王 军 2,王德昭 3*
2016, 37(6): 655-658.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10
摘要
(
621
)
HTML
PDF
(369KB) (
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 , H . pylori )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s , PCI )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 282 例合并 H . pylori 感染的 PCI 后患者随
机分为 A 、 B 、 C3 组, 125 例无 H . pylori 感染的 PCI 后患者作为对照组, 4 组均给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B 组同时给
予泮托拉唑半年治疗、 C 组同时给予根除 H . pylori 联合泮托拉唑半年治疗,比较各组消化不良症状、上消化道出
血( 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 ,
UGH )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majoradversecardiovascularevents , MACE )
发生率。结果 消化不良发生率比较, A 组 > 对照组 >B 组 >C 组(
48.9% vs 29.8% vs 19.1% vs 7.5% , P <
0.05 ); UGH 发生率比较, A 组 > 对照组、 B 组 >C 组( 16.0% vs 6.5% 、 7.4% vs 1.1% , P <0.05 ),对照组和 B 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4 组 MACE 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H . pylori 根除失败
患者 UGH 发生率与根除成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67% vs 0% , P >0.05 ))。结论 H . pylori 感染可增
加 PCI 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患者 1 年内消化不良症状和 UGH 的发生;含泮托拉唑的根除 H . pylori 方案联合半
年的泮托拉唑维持治疗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上述症状,且不增加患者 MACE 的发生。但能否通过上述治疗减少
MACE 的发生需要大样本、长程观察。
HHcy 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变化特点
苏永臣 1,郭 欣 2*,曹雪峰 3
2016, 37(6): 659-662,666.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11
摘要
(
460
)
HTML
PDF
(356KB) (
1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hyperhomocysteinemia , HHcy )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变化特点。
方法 回顾性研究武警唐山市消防支队新华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及健康体检者 528 例,依据同型半胱氨酸水
平分为正常对照组( <15.0 μ mol / L )、轻度增高组(
15~30 μ mol / L )、中度增高组( >30~100 μ mol / L )、重度增高组
( >100 μ mol / L ),分别测定各组血糖、血脂水平,并比较其变化特点。结果 Hcy 轻度增高组、中度增高组、重度增
高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同程度 HHcy 患者 TC 、 LDL-C 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差异也均有
统计学意义( P <0.05 );但各组 GLU 、
HDL-C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线性相关分析表明 Hcy 浓度变
化与 GLU 、 TG 、 TC 、 HDL-C 、 LDL-C 、 Lpa 有相关性。但以是否发生 HHcy 为因变量,以 GLU 、 TG 、 TC 、 HDL-C 、 LDL-C 、
Lpa 为自变量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HHcy 发生与 GLU 、 TG 、 TC 、 HDL-C 、 LDL-C 、 Lpa 相关性并无统计
学意义,而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单独自变量对 HHcy 影响不大。结论 HHcy 受多因素影响,其患者中血糖、
血脂水平发生改变,以血清 TC 、 LDL-C 水平改变最为明显。
CD64指数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王显雷 1,王 勇 1,何 聪 2,陈素丽 1,刘 锐 1,郭丽萍 3*
2016, 37(6): 663-666.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12
摘要
(
676
)
HTML
PDF
(398KB) (
2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研究 CD64 指数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科及
呼吸科住院患者 200 例,其中肺结核患者( Ⅰ 组)及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 Ⅱ 组)各 100 例。观察 2 组 48h
静脉血 CD64 及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 PCT )、 C 反应蛋白( C-reactiveprotein , CRP )水平。根据 2 组 CD64 及
PCT 、 CRP 数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 , ROC )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计算得出
CD64 指数、 PCT 、 CRP 最佳临界值,并计算其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Ⅱ 组 CD64 指数、 PCT 、 CRP 均高于 Ⅰ 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CD64 、 PCT 及 CRP 数据 ROC 曲线下面积
CD64 ( 0.971 ) >PCT ( 0.921 ) >CRP
(
0.825 ),与标准面积 0.5 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CD64 在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中含
量较高,在诊断细菌感染的判定价值上与 PCT 相仿,优于 CRP ,可作为判断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存在细菌感
染的辅助检查指标。
3 种不同脑区定点注射 6-OHDA 单侧损伤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的比较研究
李 进,孙 杰,赵 楠,吴 钧,刘 俊 *,马 钢
2016, 37(6): 667-67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13
摘要
(
639
)
HTML
PDF
(415KB) (
5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 的 从 神 经 行 为 学、组 织 病 理 和 生 化 方 面 对 3 种 不 同 脑 区 单 侧 定 点 注 射 6- 羟 基 多 巴 胺 ( 6-
hydroxydopamine , 6-OHDA )损伤大鼠帕金森病( Parkinsondisease , PD )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健康雄性 SD 大
鼠随机分为 3 组( n =10 ):纹状体组、黑质组、黑质 + 中脑腹侧被盖区组。根据脑立体定位图谱,将微量 6-OHDA
单点定位注入大鼠中脑黑质区、纹状体区和双点定位注入黑质区与中脑腹侧被盖区。观察阿朴吗啡诱发大鼠旋转
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黑质区酪氨酸(
tyrosinehydroxy-lase , TH + )阳性神经元数目,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纹状体中多巴胺( dopamine , DA )及其代谢产物 3 ,
4- 二羟苯乙酸( dihydroxy-phenylaceticacid , DOPAC )和高香
草酸( homovanillicacid ,
HVA )含量。结果 纹状体组 3 周后模型稳定,黑质组与黑质 + 中脑腹侧被盖区组大鼠 2
周后稳定, 3 组 30min 内向健侧转圈数均呈升高趋势,黑质 + 中脑腹侧被盖区组高于纹状体组和黑质组,组间·
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纹状体组和黑质 + 中脑腹侧被盖区组造模成功率高于黑质组
( P <0.05 )。 3 组大鼠注射 6-OHDA 损伤侧纹状体中 DA 、 DOPAC 、 HVA 含量和 TH + 神经元数目均明显低于非
损伤侧( P <0.05 )。结论 纹状体单点注射 6-OHDA 损伤建立 PD 模型成功率高,可作为研究 PD 的一种稳定可靠
的动物模型。
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术后恢复效果的比较分析
栗爱珍 1,王 亮 2,杨 莎 3,齐科雷 1*,李 辉 1
2016, 37(6): 672-675,67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14
摘要
(
779
)
HTML
PDF
(424KB) (
2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术后恢复效果,分析单孔胸腔镜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7 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孔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 65 例为观察组,三孔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 72 例为对照组,
比较 2 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 1 天和第 2 天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Analogue
Scale , VAS )评分、术后有无肩关节活动障碍、术后第 1 个月和第 3 个月切口不适感及切口满意程度等。结果 所有
患者均在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
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P <0. 05 ),术后第 1 天和第 2 天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 05 ),术后第 1 个月和第 3 个月切口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切口满意度
高于对照组( P <0.05 ),肩关节活动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单孔胸腔镜技术在手术效果上
与三孔胸腔镜相同,但是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值得临床推广。
短节段固定联合椎板成形术治疗不稳定性L3退变性Ⅰ度滑脱伴下腰椎管狭窄症
李一鹏 1,田玉良 1,段晓丰 2,于海泉 1,曹 斌 1,王 猛 1
2016, 37(6): 676-67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15
摘要
(
380
)
HTML
PDF
(377KB) (
1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短节段固定联合椎板成形术治疗不稳定性 L 3 退变性 Ⅰ 度滑脱伴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
疗效。方法 对 39 例不稳定性 L 3 退变性 Ⅰ 度滑脱伴下腰椎管狭窄的患者进行 L 3~4 短节段固定及下腰段椎板成形
术治疗,观测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 ,
JOA )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通过影像学定期观察术后内固定位置、植骨融合情况以及病变节段滑脱情况。
结果 观测指标如下:手术失血量(
400. 0±80. 6 ) mL ,手术时间( 133. 0±28. 4 ) min ,术中硬脊膜撕裂并发症 2 例;本
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明显,
JOA 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定期随访钉棒系统位置满意,椎间融合器无下沉及移
位,滑脱无加重;除 1 例出现假关节外, 6 个月复查时均融合。结论 L 3~4 短节段融合固定联合下腰段有限单纯减压
治疗不稳定性 L 3 退变性 Ⅰ 度滑脱,手术创伤更小,保留了部分脊柱活动度,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疗效满意。
三种镍钛根管预备系统对弯曲根管成形能力的比较
李湛洁1,尹普广2,高明英2,王玉玮2
2016, 37(6): 680-683.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16
摘要
(
425
)
HTML
PDF
(378KB) (
1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比较镍钛 Reciproc 、 K3 、 Pro-Taper 系统及手动不锈钢系统 K-File 在预备重度弯曲磨牙根管成
形的效果。方法 将 40 颗近颊根管重度弯曲的下颌第一磨牙随机分为 4 组,每组 10 颗。分别用 Reciproc 、 K3 、 Pro-
Taper 系统及手动不锈钢系统 K-File 进行根管预备,记录 4 组根管预备前后影像中器械尖端所在的位置,比较 4 组
根管弯曲度的变化、根管内工作长度的变化及操作时间。结果 4 组操作时间比较, Reciproc 组操作时间最短, K-
File 组操作时间最长。 Reciproc 、 K3 、 Pro-Taper 预备后各组中根管内工作长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管预备
前,
4 组根管弯曲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管预备后, Reciproc 、 K3 、 Pro-Taper 组根管弯曲度变化小于 K-File 组。结
论 应用 Reciproc 、 K3 、 Pro-Taper 镍钛器械预备后牙重度弯曲根管时效率较高,成形能力较强。
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李 佳
2016, 37(6): 684-686.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17
摘要
(
594
)
HTML
PDF
(333KB) (
2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超声特点,探讨超声在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的
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 169 例患者 503 枚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影像特征。结果 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
淋巴结呈中等或偏低回声,淋巴结血流以周边型和无血流型血供为主,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长径
( L )、短径( S )、 L / S 及阻力指数(
resistanceindex , RI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L / S 比值均数 <1.8 ,血流 RI 均
数 >0.6 。微钙化(钙化灶 <2mm )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的特征性表现。结论 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
有典型的超声影像特点,掌握其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检出率,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典型乳腺癌与不典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对比分析
闫荟同 1,曹云峰 1,赵家慧 2
2016, 37(6): 687-68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18
摘要
(
442
)
HTML
PDF
(313KB) (
3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典型乳腺癌与不典型乳腺癌在超声图像上的区别,提高超声对不典型乳腺癌的认识,减少
误诊及漏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乳腺恶性肿瘤患者 58 例,分别检查二维图像包括边
界、回声、形态等,对比分析典型乳腺癌与不典型乳腺癌之间的差异。结果 典型乳腺癌 32 例,不典型乳腺癌 26
例。超声不典型乳腺癌包括腺体紊乱型 13 例( 50.0% ),微钙化型 5 例( 19.2% ),小结节或囊肿型 5 例( 19.2% ),囊
实性型 2 例( 7.7% ),隐匿型 1 例( 3.8% )。超声声像图典型的乳腺癌,乳腺超声与乳腺钼靶 X 线、 MRI 相比,三者
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7.199 ,
P <0.05 )。超声声像图不典型的乳腺癌,乳腺超声与乳腺钼靶 X 线和 MRI
对比,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2.791 ,
P >0.05 )。结论 不典型乳腺癌超声声像逐渐被认识,不同类型的影像
学诊断方法各有利弊,需要综合检查、综合判断,才能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治的目的。
2种检测方法对不同年龄组涂阴肺结核病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李玉静1,吴海峰1,孙志平1,马京华2,王〓亮3,吕翠环1*
2016, 37(6): 690-69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19
摘要
(
337
)
HTML
PDF
(298KB) (
1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 γ 干扰素释放试验( T-SPOT.TB )及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对不同年龄组抗酸染色涂片阴性
肺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已确诊的涂阴肺结核病例 191 例、肺炎病例 91 例,分为 3 组:青少年组( 7~
40 岁),中年组( >40~65 岁),老年组( >65 岁),均进行 T-SPOT.TB 及结核蛋白芯片检测。结果 青少年组和中
年组 2 种检测方法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而老年组敏感度、特
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T-SPOT.TB 方法对青少年及中年涂阴肺结核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对老年涂阴肺结核的诊断则应视具体情况选择。
呼吸道感染细菌联合疫苗体内实验研究
李树义 1,鲍承贤 2,张 敬 3
2016, 37(6): 693-696.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20
摘要
(
431
)
HTML
PDF
(386KB) (
1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通过小鼠体内实验进行免疫学指标检测,观察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研制我国呼吸道感
染细菌联合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① 分离培养我国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 6 种细菌,按洗涤、超声波破碎、沉淀、
透析、分光光度计测定等过程制备细菌蛋白,等量混合配成一定浓度作为实验用联合疫苗。 ② 取无特定病原体级
小鼠 40 只,随机分成 4 组,每组 10 只。全部实验小鼠饲喂基础日粮,适应性喂养 10d 后,实验组分别用浓度为
0.1 、 0.2 、 0.4g / L 联合疫苗免疫,每天上午灌服 0.2mL 。对照组每天灌服 0.2mL 生理盐水。免疫 10d 。处死小
鼠,分别测定联合疫苗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细胞免疫功能、血清中溶血素含量以及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
响。结果 联合疫苗组的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左右后足质量差、溶血素吸光度值、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在实验设计疫苗浓度范围各组中,不同组间检测值随疫苗浓度的增加而加大,且各实
验组间也均存在明显差异( P <0.05 )。结论 制备的联合疫苗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不仅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对
体液免疫功能也具有明显影响,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疫苗浓度越高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越明显。
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前列地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高咏梅1,刘云峰2
2016, 37(6): 697-700.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21
摘要
(
341
)
HTML
PDF
(382KB) (
1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 highvolumehemofihration , HVHF )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
severeacutepancreatitis , SAP )的效果以及对血浆内皮素( endothelin , ET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de , CGRP )和 ET / CGRP 比值的影响,探讨二者对 SAP 微循环的作用。方法 SAP 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
2 组均给予常规和 HVHF 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血浆
ET 、 CGRP 以及 ET / CGRP 比值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 组治疗后 ET 、 ET / CGRP 比值均显著
低于治疗前( P <0.05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 2 组间和治疗前后 CGRP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及临床疗效均高于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 SAP 患者实施
HVHF 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 ET 、 ET / CGRP 比值降低更显著,从而推测前列地尔可通过改善胰腺
的微循环障碍提高对 SAP 的疗效。
辛伐他汀联合HDF对晚期老年DN患者β2-MG及微炎症的影响
王文素1,周建伟2*,张 倩2,郭小雨3,田兰芳1,牛 东1
2016, 37(6): 700-703.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22
摘要
(
413
)
HTML
PDF
(387KB) (
1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血液透析滤过( hemodiafiltration , HDF )对终末期老年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 DN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β 2 - 微球蛋白( β
2 -microglobulin , β 2 -MG )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 58
例终末期老年 DN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9 例。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片 20mg 口服,
每晚 1 次,行每周 2 次的血液透析联合每周 1 次的 HDF 治疗;对照组给予每周 3 次血液透析治疗。 2 组均治疗 20
周。于治疗前及治疗 20 周时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红蛋白、高敏 C 反应蛋白、白细
胞介素 6 、
β 2 -MG 等相关指标,测量体质量和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
2 组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血红蛋白、高敏 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 6 、
β 2 -MG 、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
后,对照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敏 C 反应蛋白、白
细胞介素 6 、
β 2 -MG 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
P <0.05 ),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
组( P <0.05 )。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
HDF 能减轻终末期老年 DN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有利于纠正
贫血,防止和减少营养不良,降低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性及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
自体骨与椎间融合器经后路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郝占元1,曹耀辉2
2016, 37(6): 703-706.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23
摘要
(
331
)
HTML
PDF
(400KB) (
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自体骨与椎间融合器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6 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融合材料不同分为自体骨组 57 例和椎间融合器
组 49 例,记 录 2 组 手 术 时 间、术 中 出 血 量、并 发 症 发 生 情 况。采 用 日 本 骨 科 协 会 (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 JOA )评分对 2 组远期疗效进行评定,影像学评估包括测量末次随访和术后 1 个月椎间隙高度变化,椎
间融合情况通过 Suk 法判定。结果 随访时间 12~35 个月,平均 21 个月。 2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与末次
随访时 JOA 评分、术后 1 年椎间融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2 组末次随访时 JOA
评分均高于术前( P <0.05 )。椎间融合器组椎间隙高度变化低于自体骨组(
P <0.05 )。结论 采用自体骨与椎间
融合器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在使用选择上,应根据患者年龄、
骨质、经济承受能力、意愿和具体的医疗条件综合考虑,以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2种硬化剂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治疗肝血管瘤疗效分析
孔文杰1,师宏山1*,鹿梦溪2
2016, 37(6): 706-70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24
摘要
(
445
)
HTML
PDF
(391KB) (
2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聚桂醇注射液与无水乙醇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 例海绵状肝血管瘤患
者随机分为聚桂醇组和无水乙醇组各 32 例,各自应用聚桂醇注射液和无水乙醇治疗,观察 2 组临床治疗效果,统
计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聚桂醇组共穿刺 48 次, 28 例治愈, 4 例有效,治愈率 87.5% ,有效率 100.0% 。无水
乙醇组共穿刺 44 次, 26 例治愈, 6 例有效,治愈率 81.3% ,有效率 100.0% 。 2 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0.474 , P >0.05 )。聚桂醇组发热、面部潮红和头晕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无水乙醇组( P <0.05 )。随访显示无水乙醇
组复发 5 例,聚桂醇组无复发, 2 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液与无水
乙醇硬化治疗肝血管瘤临床疗效相当,操作简单、时间短,损伤少,安全可靠,效果良好;但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肝血
管瘤不良反应及术后发热发生率低,是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热敷与冰敷对缓解静脉补钾疼痛的效果观察
姚 知,张 媛,王艳娟,张 婷,刘 菲,杨玉凤 *
2016, 37(6): 710-71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25
摘要
(
535
)
HTML
PDF
(359KB) (
3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热敷与冰敷对减轻静脉补钾疼痛的应用效果,为寻找一种简单、有效、低成本的减轻疼痛
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静脉补钾疼痛患者 100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试验组在患者静
脉输注 5% 葡萄糖注射液 500mL+ 氯化钾注射液 1.5g 出现疼痛时,给予局部冰敷(冰袋装 200mL 凉水 +200mL
冰块,在穿刺点上方沿血管走向外敷),
15min /次,若疼痛无缓解,间隔 40min 后再给予冰敷,直至氯化钾输注完
毕。对照组在患者出现疼痛时,给予局部热敷(暖水袋装 60~70℃ 温水 400mL , 15min /次),若再次出现疼痛,间
隔 40min 后再给予热敷,直至氯化钾输注完毕。观察 2 组疼痛减轻起效时间与效果。结果 试验组疼痛减轻起效
时间和 500mL 液体输注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01 )。结论 冰敷能在短时间内减轻或缓解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保障临床用药,促进疾病转归,降低医
疗成本。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4种促排卵方案比较
赵敏英 1,孙东霞 2,王素改 1,郭 勇 3,张陈彦 2,刘 盼 1
2016, 37(6): 712-715.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26
摘要
(
422
)
HTML
PDF
(368KB) (
2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比较来曲唑( letrozole , LE )、克罗米芬( clomiphenecitrate , CC )及二者联合应用人绝经期促性腺
激素( humanmenopausalgonadotropin ,
HMG )在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ovarysyndrome , PCOS )不孕患者中的
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PCOS 不孕患者 174 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CC 组 40 例、 LE 组 42 例、 CC+HMG 组 42 例、
LE+HMG 组 50 例。比较各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umanchorionicgonadotrophin , hCG )注射日成熟卵泡的数
量、多于 3 个卵泡的例数、成熟卵泡的平均直径、 hCG 注射日子宫内膜的厚度、卵泡不破裂黄素化综合征( luteinized
unrupturedfolliclesyndrome , LUFS )发生率、优势卵泡形成率、周期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情况等。结果
CC 组和 CC+HMG 组成熟卵泡数量和多于 3 个卵泡的例数明显多于 LE 组和 LE+HMG 组( P <0.05 ); CC 组成
熟卵泡直径大于 LE 组、 CC+HMG 组和 LE+HMG 组( P <0.05 ); CC 组 hCG 日子宫内膜厚度薄于 LE 组、 CC+
HMG 组和 LE+HMG 组( P <0.05 ); 4 组 LUFS 发生率、优势卵泡形成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LE 和 LE+HMG 促排卵方案单卵泡发育率高,单胎妊娠率高,可有效降低促
排卵过程中出现的多胎和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
C臂锥形束CT在肝转移瘤介入治疗中评价肿瘤栓塞效果的应用价值
李〓博,赵〓瑜,谷铁树,王〓宁,艾〓宁
2016, 37(6): 716-718.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27
摘要
(
316
)
HTML
PDF
(327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 C 臂锥形束 CT 在肝转移瘤介入治疗中对肿瘤栓塞效果的评价作用。方法 选取肝转移
瘤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患者 97 例,全部应用锥形束 CT 扫描,其中观察病灶 17 例,观察栓塞效果 80 例。对 17
例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 , DSA )时显示病灶不明显或者发现额外病灶(螺旋 CT 未
发现的病灶)的患者,行 C 臂锥形束 CT 增强扫描,比较 DSA 与 C 臂锥形束 CT 发现病灶的数量。对 80 例乏血供
患者栓塞后,行 C 臂锥形束 CT 平扫,并将扫描结果与 DSA 造影图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病灶 17 例患者中,术中
常规 DSA 检查共发现病灶 25 个,术中 C 臂锥形束 CT 共发现病灶 43 个,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观
察栓塞效果的 80 例患者中,普通 DSA 造影显示与 C 臂锥形束 CT 显示栓塞效果不同的为 21 例。结论 在肝转移
瘤灌注化疗栓塞中, C 臂锥形束 CT 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在不增加对比剂用量的条件下,使用 C 臂锥形束 CT
检查能获得软组织类 CT 图像信息,提高微小肝肿瘤病灶及异常病变的检出率。另外,其在栓塞术后即刻就能对
栓塞效果作出评价,便于判断预后。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治疗前后肝脏瞬时弹性值分析
吴小霞1,马春华1,杜瑞清1,李振燕1,张 巍2,金 鹏3
2016, 37(6): 719-72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28
摘要
(
371
)
HTML
PDF
(370KB) (
1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治疗前后肝脏瞬时弹性值( liverstiffnessmeasurement , LSM )的变
化,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
aspartatetransaminase , AST )升高对 LSM 的影响。方法 以 57 例 AST 升高的慢性乙型
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弹性成像仪每间隔 1 个月定期监测 LSM 及 AST ,监测至治疗 4 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
LSM 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LSM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LSM 逐渐降低, AST 在治疗后 1 个
月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 2 个月又有所回升,治疗后 3 、 4 个月再次逐渐降低,保持在正常范围,治疗 3 个月后,
各时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的 LSM 受 AST 升高的影响,经治疗
AST 回复正常后 LSM 明显下降,治疗 3 个月后用 LSM 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比较准确。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腓骨近端骨折的相关研究
郑占乐,常恒瑞,孟德飞,李 升,张英泽*
2016, 37(6): 722-72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29
摘要
(
342
)
HTML
PDF
(468KB) (
2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chatzker分型的研究与探讨
常恒瑞,郑占乐,孟德飞,李 升,张英泽*
2016, 37(6): 724-725.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30
摘要
(
382
)
HTML
PDF
(1145KB) (
2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银屑病关节炎 9 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黄 磊 1,路 颖 2,谢向良 1,柯丽萍 1,余 敏 1,王 进 1
2016, 37(6): 726-728.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31
摘要
(
424
)
HTML
PDF
(331KB) (
1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D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5 例
韩晓凯,康建省 *
2016, 37(6): 729-730.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32
摘要
(
341
)
HTML
PDF
(522KB) (
1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师 静,米惠茹,张炜冉
2016, 37(6): 731-733.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33
摘要
(
345
)
HTML
PDF
(385KB) (
2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序贯疗法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探讨
杜三军1,温〓杰2(综述), 高会斌1(审校)
2016, 37(6): 733-73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34
摘要
(
377
)
HTML
PDF
(431KB) (
1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扩散张量成像在脊髓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曹〓磊(综述),刘向东,吴文娟*(审校)
2016, 37(6): 737-740.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35
摘要
(
282
)
HTML
PDF
(366KB) (
1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手术与眼内压变化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左艳霞1,秦寿泽1*(综述),肖红岩2,张凤敏1(审校)
2016, 37(6): 740-74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6.036
摘要
(
318
)
HTML
PDF
(412KB) (
1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