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7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6-12-25
    论著
    血清胱抑素C与慢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祖秀光1,张少娟1,王鸿超1,王丽欣2
    2016, 37(12):  1365-136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01
    摘要 ( 577 )   HTML   PDF (386KB) ( 3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 C ( cystatinC , CysC )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
    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138 例为心力衰竭组,健康体检者 50 例为对照组;检测 2 组治疗前后 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
    ( N-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 , NT-proBNP )、 CysC 、肌酐、尿素、尿酸、左心室射血分数(
    leftventricular
    ejectionfraction , LVEF )等指标;随访心力衰竭组 6 个月内死亡、心力衰竭再入院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加
    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心力衰竭组 NT-proBNP 、 CysC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随心功能 NYHA 级别升高明显升高;心力衰竭组 LVEF 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心功能 NYHA 级别升高逐渐降低。
    随着心功能改善,治疗后 NT-proBNP 、 CysC 、 UA 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LVEF 较治疗前升高。随访 6 个月终点事件
    发生组 NT-proBNP 、 CysC 、肌酐、尿酸明显高于未发生组, LVEF 明显低于未发生组。 Logistic 回归显示高 CysC 、
    高 NT-proBNP 及低 LVEF 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终点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 CysC 、血浆 NT-
    proBNP 及 LVEF 水平可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严重程度。 LVEF 、血清 CysC 及血浆
    NT-proBNP 水平与慢性心
    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密切相关,血清 CysC 可作为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氯吡格雷低反应的高危冠心病患者改用替格瑞洛抗血栓治疗效果观察
    彭凌云,丁怀胜,李〓原,肖大宴,刘安康,王〓惠
    2016, 37(12):  1370-1373,138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02
    摘要 ( 633 )   HTML   PDF (378KB) ( 2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 highon-treatmetnplateletreactivity , HTPR )的高危冠心病
    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 , PCI )后改用替格瑞洛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存
    在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并接受过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 209 例。根据 VerifyNow 法[血小板聚集反应单位
    ( P2Y12reactivityunit , PRU ) ≥208 定义为 HTPR ]将 209 例分为 HTPR 组 97 例和非 HTPR 组 112 例。 HTPR 组
    97 例中有 63 例接收 PCI 手术,随机将 63 例分为氯吡格雷组 30 例和替格瑞洛组 33 例,在血管造影前分别给予氯
    吡格雷 300mg 或替格瑞洛 180mg ,并在 PCI 术后持续给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治疗。观察 2 组术中心绞痛症状,
    PCI 术中支架植入个数、支架直径和支架长度,术前术后肌钙蛋白水平和 PRU 水平,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不良心
    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2 组行 PCI 手术患者心绞痛症状、植入支架个数、植入支架直径和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 P >0.05 )。 2 组 PCI 术前肌钙蛋白及 PRU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2 组 PCI 术后 24h 肌钙蛋白及
    PRU 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替格瑞洛组肌钙蛋白及 PRU 水平明显低于氯吡格雷治疗组( P <0.05 )。 2 组 PCI 术
    后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替格瑞洛治疗组术后 1 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
    格雷治疗组( P <0.05 )。结论 高危冠心病氯吡格雷治疗后出现 HTPR 的患者 PCI 术后改用替格瑞洛后可以明显
    改善血小板聚集现象,降低肌钙蛋白水平和 1 年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青蒿琥酯对高危MDS细胞株SKM-1中DNMT1表达的影响
    王〓颖,牛志云,邢丽娜,乔淑凯,潘〓崚*
    2016, 37(12):  1374-137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03
    摘要 ( 662 )   HTML   PDF (1KB) ( 1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dromes , MDS )细胞系 SKM-1 细胞为研究对象,在
    体外观察青蒿琥酯(
    artesunate , ART )对 SKM-1 细胞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 DNA methyltransferase , DNMT1 )
    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应用 ART 治疗中高危 MDS 患者提供体外实验的理论依据。方法 ART 干预体外细
    胞培养 MDS 细胞 SKM-1 细胞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 RT-
    PCR )法观察 DNMT1 的 mRNA 改变,采用蛋白印迹法观察 DNMT1 蛋白表达改变。采用实时定量 RT-PCR 法观
    察 DNMT1 靶基因 p15INK4b 表达的改变,采用甲基化 PCR 法观察 p15INK4b 启动子甲基化的改变。结果 1 、 5 、
    10 μ mol / L 的 ART 处理 SKM-1 细胞后 DNMT1 基因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1 、 5 、 10
    μ mol
    / L 各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DNMT1 蛋白表达 1 、
    10 μ mol / L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 <0.05 ); 1 、
    10 μ mol / L 组 低于 5 μ mol / L 组,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0.05 ); ART 处 理 SKM-1 细 胞 后
    DNMT1 基因 3 、 6 、 12h 处理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3h 、 6h 与 12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DNMT1 蛋白 3 、 6 、 12h 处理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ART 处理后 p15INK4b 的
    mRNA 水平 5 、 10 μ mol / L 组、地西他宾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p15INK4b 的 mRNA 水平
    在 10 μ mol / L 组是这 5 个处理组中最高的,并且 1 μ mol / L 、 5 μ mol / L 、地西他宾组与 10 μ mol / L 组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P <0.05 ); ART 处理 SKM-1 细胞后 DNMT1 蛋白靶基因 p15INK4b 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下降,各组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ART 组非甲基化启动子较其他 2 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ART 通过抑制
    DNMT1 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来恢复 SKM-1 细胞中的 p15INK4b 的表达,进而发挥其抑癌作用。
    膳食脂肪含量的改变对糖尿病大鼠胃促生长素水平的影响
    陈云霞,高〓倩*,刘春燕,赵淑玲
    2016, 37(12):  1379-138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04
    摘要 ( 461 )   HTML   PDF (380KB) ( 1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膳食脂肪含量变化对体质量、不同部位脂肪含量及胃促生长素的影响。方法
    将 60 只健康雄性 SD 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15 只,余 45 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 8 周,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
    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 36 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 36 只大鼠分为普通饮食糖尿病组和高
    脂饮食糖尿病组各 18 只。正常对照组和普通饲料糖尿病组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饮食糖尿病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
    6 周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液和脂肪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血浆胃促生长素水平。结果 普通饮食糖
    尿病组和高脂饮食糖尿病组大鼠体质量、附睾的脂肪、肾周脂肪、肠系膜脂肪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胃促生长素均低
    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膳食脂肪含量的变化对血浆胃促生长素水平有调节作用,能影响体质量及能量摄入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胃肠安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研究
    高广周,姚红梅,张晓明,杨〓洋,张金卓,郝英霞*
    2016, 37(12):  1383-1386,139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05
    摘要 ( 646 )   HTML   PDF (417KB) ( 2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胃肠安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77 例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 38 例单用胃肠安丸 0.8g 口服, 3 次/ d ;治疗组 39 例在对照组基础
    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10.5mg 口服,早午饭后各 1 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 4 周后计算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HamiltonAnxietyScale , HAMA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DepressionScale , HAMD )、腹痛和腹泻症状评
    分。结果 用药前 2 组各级抑郁和焦虑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2 组腹痛评分、腹泻评分、症状总积
    分、 HAMA 评分和 HAMD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用药后 2 组腹痛评分、腹泻评分、症状总积分、
    HAMA 评分和 HAMD 评分较用药前显著降低,治疗组腹痛评分、腹泻评分、症状总积分、 HAMA 评分和 HAMD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治疗组腹痛、腹泻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总症状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 >0.05 );治疗组腹痛、腹泻、总症状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2 组不良
    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胃肠安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改
    善患者精神状态,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消除或减轻患者消化道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杨〓柳,田〓丽,孟宪杰,刘洪梅,张丽华,叶春芳
    2016, 37(12):  1387-139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06
    摘要 ( 676 )   HTML   PDF (375KB) ( 1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未应用过胰岛素治疗、单纯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未能达标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启用每日 1 次
    地特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初诊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
    疗组)及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比较 2 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 7 个时点的血糖、体质量变化,以及治
    疗期间低血糖事件和过敏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 2 组糖化血红蛋白及 7 个时点的血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 <
    0.05 ),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 2 组体质量组间和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2 组
    均未出现低血糖事件及过敏反应。结论 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血糖,且不增加患
    者体质量,也不增加低血糖事件及过敏反应发生率。
    β榄香烯的放疗增敏作用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黄佳夫
    2016, 37(12):  1391-139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07
    摘要 ( 441 )   HTML   PDF (312KB) ( 1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 β - 榄香烯对移植瘤的放疗增敏机制与血管形成是否相关。方法 ① 当待移植瘤体积为
    0. 8~1. 0cm
    3
    时,将荷瘤裸鼠随机分成 8 组(每组 5 只),包括空白组( A1 , NaOH )、 25mg /
    kg
    药物组( B1 )、
    45mg / kg
    药物组( C1 )、
    100mg / kg 药物组( D1 )、放疗组(
    A2 , NaCl+ 放疗)、 25mg /
    kg
    药物 + 放疗组( B2 )、 45mg /
    kg
    药物 + 放
    疗组( C2 )、
    100mg / kg 药物 + 放疗组( D2 ),按剂量腹腔注射 β
    - 榄香烯,空白组注射同体积 NaCl ,比较各组肿瘤生长
    延缓时间和增敏系数,比较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 VEGF )和 CD34 表达水平。
    结果 B1 、 C1 、 D1 组体积倍增时间长于 A1 组, D1 长于 B1 、 C1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B2 、 C2 、 D2 组体
    积倍增时间长于 A2 组, D2 、 C2 组长于 B2 组, D2 组长于 C2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放疗组与未放疗
    组体积倍增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45mg /
    kg
    和 100mg / kg2 种剂量具有增敏作用。 A2 组平均光密
    度和微血管密度高于 A1 组和 C1 组, C2 组低于 A2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A1 组与 C1 组之间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P >0.05 )。累计光密度 C2 组低于 A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其他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 P >0.05 )。结论
    β - 榄香烯通过抑制 VEGF 的表达和下调微血管密度而发挥放疗增敏作用,且 45mg
    /
    kg
    剂量
    的 β - 榄香烯最适合作为放疗增敏剂。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多学科护理团队的建设及评价
    董运芳1,李玉佳2,闫晓丽2,陈彩真2,李栋正3,张秀果4*
    2016, 37(12):  1394-1398,140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08
    摘要 ( 516 )   HTML   PDF (446KB) ( 2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学科医护合作模式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多学科护理团队的组建、管理及效果。方法
    组建由骨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和内分泌科护士组成的多学科护理团队,从多学科医护合作模式相适应的护理
    排班、职责分工、团队护理工作流程和护理品质促进 4 个方面进行管理;评价多学科护理团队组建前后,老年髋部
    骨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护士综合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成绩。结果 团队组建后与组
    建前相比: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护士综合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多学科护理
    团队是适应多学科医护合作模式和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整体康复的新型护理工作模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满意度中的应用
    庞〓珂,柳〓欣,李〓懿,邓永梅*
    2016, 37(12):  1399-1401,141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09
    摘要 ( 470 )   HTML   PDF (390KB) ( 1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满意度。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并随机选取住院患者 100 例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确定“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满意度”为活动主题,遵循 PDCA 循环的工作流程,
    分析影响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满意度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较 2 组满意度结果的差异,观察品管圈
    活动对患者满意度的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各发放问卷 50 份,回收率 100% ,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此次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率为 118% ,进步率为 21% ,说明此次品管圈活动采取
    的措施是有效的。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自信
    心和团队凝聚力,促进护患关系,提升护士的管理意识。
    抗原致敏IL27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活化的CTL对食管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凋亡的影响
    王少青1,张晚鱼2,王大鹏3,王世东4,米〓源5,王〓雷5*
    2016, 37(12):  1402-140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10
    摘要 ( 430 )   HTML   PDF (773KB) ( 1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研究 IL-27 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 , DC )活化 CTL 体内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
    响。方法 通过在裸鼠的移植瘤周注射食管癌细胞抗原致敏、
    IL-27 基因修饰 DC ( DC IL-27+Ag )活化的特异 CTL ,采用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荧光染料罗丹明 123 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并检测 caspase-3 蛋白表达水
    平。结果 5 组之间凋亡率、膜电位水平、 caspase-3 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DC IL-27+Ag 、 DC IL-27 、 DC naive 、
    Tnaive 组凋亡率、 caspase-3 表达均 高于 PBS 组,膜电 位水 平 低于 PBS 组; DC IL-27+Ag 、 DC IL-27 、 DC naive 组 凋亡 率、
    caspase-3 表达均高于 Tnaive 组,膜电位水平低于 Tnaive 组; DC IL-27+Ag 、 DC IL-27 组凋亡率、 caspase-3 表达均高于
    DC naive 组,膜电位水平低于 DC naive 组; DC IL-27+Ag 组凋亡率、 caspase-3 表达均高于 DC IL-27 组,膜电位水平低于 DC IL-27
    组。结论 在荷瘤小鼠体内,经食管癌细胞抗原致敏、
    IL-27 基因修饰的 DC 可活化特异性 CTL 产生较强的细胞毒
    作用,其机制可能是 CTL 通过降低食管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启动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途径,激活 caspase-3 蛋白,从
    而诱导细胞凋亡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价值
    王继云1,李〓婷2,宇〓轲1,李万刚1*,田浩印1,裴晓东1
    2016, 37(12):  1407-141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11
    摘要 ( 509 )   HTML   PDF (1241KB) ( 1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评估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在 Ⅲ 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效果。方法 将 120 例 Ⅲ 期非小
    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 60 例。观察组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碘化油栓塞 4 周期, 4 周期结束
    后用明胶海绵将支气管动脉完全栓塞;对照组行常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4 周期。对比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完全缓解 + 部分缓解分别为 41 例( 68.
    3% )和
    32 例( 53. 3% ),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 9. 8±1.6 )个月和( 5. 1±0. 8 )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7. 5±2.2 )个月和
    (
    11. 8±1.5 )个月, 3 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 1 、 2 、 3 、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70. 7% 、
    47. 4% 、 13. 6% 、 8. 8% 和 59. 7% 、 32. 4% 、 14. 6% 、 9. 5% ,其中 1 、 2 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3 、 5 年生存
    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 35.
    6% 和 33. 9%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对 Ⅲ 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且不
    良反应无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不同剂量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临床效果观察
    龚顺松,明〓炜
    2016, 37(12):  1412-1415,145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12
    摘要 ( 610 )   HTML   PDF (392KB) ( 1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应用不同剂量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食管癌患者炎症因子、营养状况以及术后
    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 92 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32 例、实验 1 组 30 例和实验 2 组 30 例。所
    有患者术后均给予 6d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胃肠功能恢复后给予流食。对照组另外给予生理盐水 100mL / d ,实验
    1 组给予 ω-3 鱼油脂肪乳注射液 50mL / d 和生理盐水 50mL / d ,实验 2 组给予 ω-3 鱼油脂肪乳注射液 100mL / d ,
    疗程均为 1 周。收集并比较 3 组术前 1d 、术后 1d 、术后 7d 降钙素原(
    procalicitonin , PCT )、 C 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 , CRP )、白细胞介素 6 (
    interleukin-6 , IL-6 )、白蛋白( albumin , Alb )、淋巴细胞( lymphocyte , LYM )、前白蛋白
    (
    prealbumin , PA )、转铁蛋白( transferrin , TFN )含量,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 7d
    时,实验 1 组和实验组 2 组 PCT 、 CRP 和 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 3 组 PCT 、 CRP 和 IL-6 组间、时点间、
    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实验 2 组 PCT 、 CRP 和 IL-6 水平均低于实验 1 组(
    P <
    0.05 ),实验 1 组和实验组 2 组 LYM 高于对照组( P <0.05 ),实验 2 组 LYM 高于实验 1 组( P <0.05 )。对照组发
    生切口感染 3 例,肺部感染 3 例,吻合口瘘 1 例;实验 1 组发生切口感染 3 例,肺部感染 3 例;实验 2 组发生切口感
    染 1 例。实验 2 组并发症发生率 3.
    33% ( 1 / 30 )低于对照组 21. 88% ( 7 / 32 )和实验 1 组 20. 00% ( 6 / 30 )(χ
    2 =4.
    737 、
    4. 043 , P =0. 030 、 0. 044 ),实验 1 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
    033 , P =0. 856 )。结论 ω-3 多
    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减轻食管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大剂量应用不仅效果更为
    明显,且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SuperPath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任东伟,杨革军*,赵华磊,查建跃,陆〓顺,徐永升
    2016, 37(12):  1416-141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13
    摘要 ( 556 )   HTML   PDF (370KB) ( 2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 SuperPath 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其生活质量
    的影响。方法 选取股骨头坏死患者 4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
    换术,试验组接受 SuperPath 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手术前及术后 1 个月、 2 个月、 3 个月的 Harris
    评分进行分析,评价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双下肢长度差异、 WOMAC 评分,评价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 手
    术后 2 组 Harri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WOMAC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
    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试验组住院时间和首次下床行走时
    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 <0.05 )。治疗 3 个月后试验组双下肢长度差异小于对照组 (
    P <0.05 )。结论 对股骨头坏
    死患者行 SuperPath 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
    经伤椎固定联合椎板开窗治疗伴有椎管侵占的胸腰椎骨折
    李东风,刘法敬,胡成栋,霍喜卫,李彦飞
    2016, 37(12):  1420-1423,142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14
    摘要 ( 464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 SuperPath 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其生活质量
    的影响。方法 选取股骨头坏死患者 4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
    换术,试验组接受 SuperPath 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手术前及术后 1 个月、 2 个月、 3 个月的 Harris
    评分进行分析,评价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双下肢长度差异、 WOMAC 评分,评价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 手
    术后 2 组 Harri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WOMAC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
    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试验组住院时间和首次下床行走时
    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 <0.05 )。治疗 3 个月后试验组双下肢长度差异小于对照组 (
    P <0.05 )。结论 对股骨头坏
    死患者行 SuperPath 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
    脾多肽注射液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韩〓华1,魏〓强2,邱〓刚3,李〓洁1,闫〓萍1
    2016, 37(12):  1424-142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15
    摘要 ( 543 )   HTML   PDF (379KB) ( 1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脾多肽注射液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 52
    例拟行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紫杉醇加奈达铂化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
    脾多肽注射液,比较 2 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 65.
    4% 、
    61. 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研究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和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低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化疗后研究组 CD3 + 、
    CD4
    + 、
    CD8
    + 和
    NK 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0.05 )。结论 脾多肽注射液能提高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具有减毒
    增效的作用。
    仿生物电技术在预防老年患者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张〓斌,郭丽娜,李文静
    2016, 37(12):  1428-1431,143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16
    摘要 ( 418 )   HTML   PDF (422KB) ( 1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仿生物电技术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以探索一种
    安全、高效的预防方法。方法 选取妇科腹腔镜术后 ≥60 岁患者 120 例,随机分为 A 组(常规护理组)、 B 组(医用弹
    力袜组)、 C 组(仿生物电技术组)各 40 例,于术后 3d 评估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左侧股总静脉血流速度。
    结果 术后 3dC 组 凝 血 酶 原 时 间 ( prothrombintime , PT )、部 分 凝 血 酶 原 时 间 ( 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
    tintime , APTT )高于 A 、 B 组, D- 二聚体低于 A 、 B 组, B 组 PT 和 D- 二聚体高于 A 组( P <0.05 ), B 组与 C 组 APT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C 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黏附率低于 A 组及 B 组,
    B 组血浆黏度、红细
    胞压积和血小板黏附率均低于 A 组( P <0.05 )。 C 组股总静脉血流速度大于 A 、 B 组, B 组大于 A 组( P <0.05 )。
    3 组股总静脉内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仿生物电技术能加快患者下肢血流速度,改善妇科腹腔
    镜术后高龄患者血液高黏状态,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胎儿脐动脉与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标在预测胎儿缺氧中的应用价值
    陈江红 1,王 娜 1,黄乃磊 1,高 勇 2*
    2016, 37(12):  1432-143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17
    摘要 ( 492 )   HTML   PDF (419KB) ( 1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胎儿脐动脉与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标在胎儿缺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妊娠孕妇
    120 例,其中正常妊娠者 62 例为对照组,胎儿缺氧妊娠者 58 例为观察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胎儿脐
    动脉、大脑中动脉的搏动指数(
    pulsatilityindex , PI )、阻力指数( resistanceindex , RI )以及收缩期峰值和舒张末期流
    速之比(
    peaksystolicvelocity
    / enddiastolicvelocity ,
    S / D ),计算比较脐动脉、大脑中动脉的各项阻力指标比值。结
    果 观察组胎儿脐动脉阻力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 ),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1 );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各项阻力指标比值 PI 脐动脉/大脑中动脉 、 RI 脐动脉/大脑中动脉 及 S / D 脐动脉/大脑中动脉 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并以 PI 脐动脉/大脑中动脉 >1.
    00 、 RI 脐动脉/大脑中动脉 >1. 00 和 S / D 脐动脉/大脑中动脉 >0. 72 作为临界
    值,预测胎儿缺氧的敏感度、特异度及 Youden 指数均较高。结论 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的各项阻力指标及其比
    值在胎儿缺氧预测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预测胎儿缺氧以及其他不良的妊娠现象,应及早发现异常并指导临床干
    预,从而降低围产期新生儿病死率,提高新生儿质量。
    超声引导下相等低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观察
    丁庆民,张海清
    2016, 37(12):  1437-144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18
    摘要 ( 504 )   HTML   PDF (352KB) ( 1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相同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ASA Ⅰ~Ⅱ 级择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 63 例,按照麻醉药物浓度的不同分为 A 组 20 例、 B
    组 22 例、 C 组 21 例。 A 组给予 0.
    375% 罗哌卡因 26. 67mL , B 组给予 0. 50% 罗哌卡因 20. 00mL , C 组给予 0. 75% 罗
    哌卡因 13.
    33mL ,观察记录并比较 3 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阻滞节段总数和完全阻滞率、运动阻滞
    起效和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 组均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A 组起效时间及镇痛维持时间均长于
    B 、 C 组,阻滞节段总数多于 B 、 C 组( P <0.05 )。 3 组完全阻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3 组改良 Bromage
    评分均在 2 分以上, 15min 内 3 组运动完全阻滞均达 95% 以上。 A 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 B 、 C 组( P <
    0.05 ); C 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 A 、 B 组( P <0.05 )。 3 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仅 A 组 3 例出现胸闷、心
    动过缓。结论 小剂量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能取得满意的阻滞效果,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起效时
    间加快,容量增加阻滞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可能增加。 0.
    375%~0. 50% 罗哌卡因( 100mg )
    更适合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恩替卡韦分散片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马〓杰,董占军*,白万军,宋浩静,吴〓茵,支旭然
    2016, 37(12):  1441-144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19
    摘要 ( 846 )   HTML   PDF (492KB) ( 2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评价 2 种恩替卡韦制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0 例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分成
    2 组,分别交叉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恩替卡韦分散片)或参比制剂(恩替卡韦片) 0. 5mg , 2 周后交叉服药,采用高
    效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以 DAS3.
    2. 7 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2
    种制剂的峰浓度( C max )分别为(
    4. 41±1. 02 ) μ g / L 和( 4.36±0.89 ) μ g / L ;达峰时间( t max )为( 0. 66±0. 19 ) h 和
    (
    0. 70±0. 29 ) h ;半衰期( t 1 / 2 )为( 46. 11±32. 32 ) h 和( 61. 28±93. 69 ) h ;曲线下面积( areaundercurve , AUC ) 0~72h 为
    (
    13. 31±2. 63 ) μ g · h
    -1 · L -1 和(
    13. 10±2. 20 ) μ g · h
    -1 · L -1 。结论
    2 种恩替卡韦制剂生物等效,相对生物利用
    度为(
    103. 3±14. 0 ) % 。
    孕晚期营养指标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对产后外感发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曲志芳1,李明亮1,陈晓茹1,郝玉芳2,张晓娜3,张建枝4
    2016, 37(12):  1445-144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20
    摘要 ( 505 )   HTML   PDF (335KB) ( 1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HTH〗目的〖HTSS〗〖KG*2〗探讨孕晚期营养指标对产后外感发热预后的影响。
    〖HTH〗方法〖HTSS〗〖KG*2〗对产后发生外感发热的产妇,回顾其孕晚期营养指标,测定孕晚期血液血红蛋白、红细胞总数、白蛋白值,将测定正常者36例设为对照组,将测定低于正常值者34例设为研究组,分析2组产妇产后外感发热血液炎症指标和体温变化。
    〖HTH〗结果〖HTSS〗〖KG*2〗治疗前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体温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指标血红蛋白和白蛋白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体温均呈负相关(P<0.05)。
    〖HTH〗结论〖HTSS〗〖KG*2〗孕晚期营养指标对产后外感发热的预后有明显影响,营养指标正常可以改善预后,营养指标不良则影响预后,提示应积极重视孕期营养。
    石家庄市210例先天性耳聋青少年耳聋基因检测及分析
    张学梅1,董〓梅2,赵〓宁1,刘〓辉1,毛轶楠3,周鲲鹏1
    2016, 37(12):  1448-145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21
    摘要 ( 545 )   HTML   PDF (326KB) ( 2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HTH〗目的〖HTSS〗〖KG*2〗了解石家庄市先天性耳聋青少年遗传性耳聋的发病情况。
    〖HTH〗方法〖HTSS〗〖KG*2〗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内切酶方法,对石家庄市5所特殊教育学校210例先天性耳聋青少年进行基因检测。
    〖HTH〗结果〖HTSS〗〖KG*2〗 210例耳聋患者中共有82例携带易感突变基因,总突变率为39.05%。其中GJB2基因235delC纯合突变23例(10.95%),杂合突变20例(9.52%);PDS基因IVS72A>G纯合突变13例(6.19%),杂合突变为22例(10.48%);线粒体12sRNA DNA A1555G阳性突变为5例(2.38%)。
    〖HTH〗结论〖HTSS〗〖KG*2〗石家庄地区先天性耳聋青少年遗传性耳聋的发病率较高,以GJB2基因235delC位点突变为主,其次为PDS基因IVS72A>G。部分听力正常者也携带致聋易感基因。
    慢性鼻-鼻窦炎上颌窦黏膜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对手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李燕萍1,刘亚超1,李〓栋1,张〓凡2
    2016, 37(12):  1451-145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22
    摘要 ( 491 )   HTML   PDF (353KB) ( 1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HTH〗目的〖HTSS〗〖KG*2〗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上颌窦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与鼻内镜手术预后的相关性。
    〖HTH〗方法〖HTSS〗〖KG*2〗选取接受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50例,术中取所选患者上颌窦黏膜,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学改变,并对其病理学改变程度进行分级;采用鼻内镜评分系统和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量表评价预后。
    〖HTH〗结果〖HTSS〗〖KG*2〗随着黏膜病理分级的提高,鼻内镜评分和SNOT20评分也逐渐升高,黏膜病理分级2级的鼻内镜评分高于黏膜病理分级1级(P<005),黏膜病理分级3级的鼻内镜评分高于黏膜病理分级2级和1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病理分级3级的SNOT20评分高于黏膜病理分级1级和2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HTSS〗〖KG*2〗窦腔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程度能够反映患者预后情况并推测手术疗效。
    不同剂量20%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外阴尖锐湿疣临床效果分析
    秦萍萍
    2016, 37(12):  1454-145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23
    摘要 ( 485 )   HTML   PDF (379KB) ( 2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在相同敷药 面积 及 能量 照射 密度 的 前提 下,比 较不 同剂 量 20% 盐 酸氨 基 酮戊 酸光 动力
    (
    aminolevulinicacid-photodynamictherapy , ALA-PDT )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 108 例尖
    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 54 例, A 组外用 0.5mL20% ALA , B 组外用 0.25mL20% ALA , 3h 后红光
    照射,照射时间为 20~25min ,每周 1 次,共治疗 4 次。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严重程度,
    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于末次治疗后的第 1 、 4 、 8 、 12 、 24 周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及复发情况。结果 A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4% ( 51 / 54 ), B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3.3% ( 45 / 54 ), A 组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 B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结束后第 8 、 12 、 24 周,
    B 组复发率均高于 A 组,且 2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相同敷药面积及能量照射密度,外用 0.5
    mL20% ALA-PDT 治疗外阴尖锐湿疣临床疗效优于 0.25mL20%ALA-PDT , ALA-PDT 是治疗尖锐湿疣的一种
    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良恶性肺部孤立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CT征象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张怀信,周〓伟,蒋雪峰
    2016, 37(12):  1458-146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24
    摘要 ( 512 )   HTML   PDF (1391KB) ( 3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HTH〗目的〖HTSS〗〖KG*2〗观察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多排螺旋CT检查的图像特征,特别是分析血管、支气管及fGGO的关系,以鉴别fGGO的良、恶性,从而提高fGGO临床诊断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HTH〗方法〖HTSS〗〖KG*2〗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良性病变组、浸润性腺癌组及浸润前病变组,应用64排螺旋CT机进行检查,将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分析处理。依照患者结节区病灶内是否存在实性组织成分将fGGO分为混合性磨玻璃密度结节(mixed groundglass opacity,mGGO)和单纯性磨玻璃密度结节(pure groundglass opacity,pGGO),观察患者病灶区的具体形态特征、病灶与血管及支气管关系即胸膜改变情况。
    〖HTH〗结果〖HTSS〗〖KG*2〗浸润性腺癌、浸润前病变组年龄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病灶内部空气支气管征/气泡征检出率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胸膜凹陷征检出率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浸润性腺癌组血管纠集征检出率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浸润性腺癌、浸润前病变组病灶边缘的分叶/毛刺/光整的分布,血管类型Ⅰ、Ⅱ、Ⅲ型分布,支气管类型Ⅰ、Ⅱ、Ⅲ、Ⅳ型分布与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HTSS〗〖KG*2〗年龄偏大患者,病灶边缘呈毛刺或分叶状,病灶内部支气管出现气泡征、充气征,病灶周围出现血管纠集征或胸膜凹陷征,血管与支气管在病灶处变窄或截断,可利用薄层图像及重建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不同声门上通气辅助装置在肥胖患者无痛结肠镜麻醉中的应用
    刘文进1,杨运亮2*,王春平2,马晓静2,李〓艳2,谷昆峰2
    2016, 37(12):  1462-146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25
    摘要 ( 434 )   HTML   PDF (368KB) ( 1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HTH〗目的〖HTSS〗〖KG*2〗探讨不同声门上通气辅助装置在肥胖患者无痛结肠镜麻醉中的应用。
    〖HTH〗方法〖HTSS〗〖KG*2〗选择择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60例,根据声门上通气辅助装置选择不同分为3组各20例,即面罩组(M组)、喉罩组(L组)及口咽通气道组(A组)。在患者麻醉后M组采用麻醉面罩、L组采用喉罩、A组采用口咽通气道结合麻醉面罩辅助通气,术中保留患者自主呼吸。记录患者入室时(T1)、检查开始前(T2)、检查结束后(T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情况,以及检查过程中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90%]、体动例数和镜检医师麻醉满意度,患者术后麻醉满意度,术后咽部并发症(咽痛、声嘶)例数。
    〖HTH〗结果〖HTSS〗〖KG*2〗3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随时间点变化先降低后升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SpO2随时间点变化先降低后升高,T2时M组SpO2最低,L组及A组先升高后降低,3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高于L组及A组(P<005);3组术中体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术后咽部并发症高于M组及A组(P<0.05)。L组及S组医师麻醉满意度均优于M组(P<005);3组患者麻醉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HTSS〗〖KG*2〗口咽通气道结合麻醉面罩适用于肥胖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医师及患者麻醉满意度较高,术后并发症少。
    抗炎症因子抗体局部雾化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
    李国华1,周希胜2,李亚芳(通讯作者)3
    2016, 37(12):  1466.  doi:10.3969/j.issn.1007
    摘要 ( 804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抗TNF-α和IL-1βIgY抗体雾化吸入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方法:将豚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阴性对照组(C组)、哮喘模型组(M组)、1.0%抗TNF-α和IL-1β IgY抗体治疗组(Z1组)、布地奈德悬液阳性治疗组(Z2组);采用卵清白蛋白(OVA)制作支气管哮喘模型豚鼠;末次治疗结束后于2h、4h、8h、24h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炎症反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瑞氏染色炎症细胞计数。结果:①.M组各时间点肺泡管和肺泡壁结构受损、渗出、间质水肿、支气管粘膜及肺泡上皮细胞脱落、基底膜增厚并玻璃样变、平滑肌细胞肥大及增生、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Z1和Z2组8h后病理反应显著减轻;Z1和Z2组差异不明显。②.在BALF中,Z1和Z2组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2h~8h,淋巴细胞在2h~24h显著低于M组(P<0.05);Z1和Z2组差异不显著。结论:抗TNF-α和IL-1β IgY抗体能够明显减轻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豚鼠的肺炎症病理反应。
    高血压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并且二者均可预测心血管事件
    刘哲,王晶
    2016, 37(12):  1470.  doi:10.3969/j.issn.1007
    摘要 ( 380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并分析二者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远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415例。检测并记录患者基线IMT和MPV。随访患者5年,观察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该研究人群的MPV和IMT均值分别为:11.98±0.47fL和0.89±0.25mm。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PV与IM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白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r=0.407,P<0.001; r=0.163,p=0.013;r=0.215,p<0.001)。5年随访期间共发生心血管事件86例。利用ROC曲线分析MPV及IMT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二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95%CI:0.768-0.870;P<0.001)和0.872(95%CI:0.824-0.920;P<0.001)。结论 MPV和IMT呈明显正相关。而且,MPV和IMT均可较准确地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儿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王娟
    2016, 37(12):  1474.  doi:10.3969/j.issn.1007
    摘要 ( 401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儿在经过综合性护理后的临床症状观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期间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症状整理研究,将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种,每组30例患儿,在治疗期间,对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而试验组则时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治疗护理手段来进行护理。在进行相同的疗程治疗护理后对患儿的症状恢复时间进行统计,同时对患者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在针对试验组患儿在住院时间的平均时间上比对照组患儿要优秀很多,其住院时间分别为12.2±3.2天和16.2±3.3天。其时间对照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上,两组满意率分别为100%和88%,其数据对比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中,针对综合性护理的治疗信息进行分析,以及对家长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后,可看出这一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患儿治疗的时间,在临床推广上值得进行。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艾司洛尔治疗前后LDH、CK、CK-MB、NE变化及意义
    王明明,白蓉
    2016, 37(12):  1477. 
    摘要 ( 470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艾司洛尔治疗前后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给予艾司洛尔治疗。另选10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LDH、CK、CK-MB、N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较之治疗前,艾司洛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LDH、CK、CK-MB、NE水平均出现显著的下降,均P<0.05。结论:艾司洛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可以显著改善其心肌酶水平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有效减轻心肌损伤。
    脑梗塞后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及效果分析
    张阿宁1,王剑(通讯作者)2
    2016, 37(12):  1480.  doi:10.3969/j.issn.1007
    摘要 ( 388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与探讨脑梗塞后脑出血的临床诊治与实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4年3月~2016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脑梗塞后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行细孔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不明显(P>0.05)。对两组患者行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治疗脑梗塞后脑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银屑病合并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
    张建珍
    2016, 37(12):  1483-1485.  doi:10.3969/j.issn.1007
    摘要 ( 327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针对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的相关因素与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病的相关因素等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水疱、糜烂、渗出、皮肤红斑,且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所发生在躯干、面部, 对患者进行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查,9例患者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7例患者荧光免疫学检查显示阳性,2例患者的抗Dsg1抗体呈现阳性,2例患者抗BP180抗体检测呈现阳性。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其效果显著,临床症状会逐渐的消退。 结论: 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示临床治疗中,是较为罕见的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对该疾病要有正确的认识,掌握疾病的临床症状和特点,以及导致发病的因素,进而可以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尽早的控制病情,或者实现疾病的治愈。
    中医疗法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病变中的应用
    赵辉,谭娟
    2016, 37(12):  1486-1488.  doi:10.3969/j.issn.1007
    摘要 ( 373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病患者应用中医疗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接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血压控制、胃黏膜保护剂以及补钙等常规的治疗,对照组应用硫酸羟氯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实验组应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临床中医症候积分变化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为93.9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疗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还可对中医证候积分起着改善作用,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有限克氏针辅助外固定架用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中的可行性
    陈斌
    2016, 37(12):  1489-1491. 
    摘要 ( 307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有限克氏针辅助外固定架用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中的可行性及疗效进行探究。 方法:以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2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为对象, 采用有限克氏针辅助外固定架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平均12个月的随访,观察和记录患者骨折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X线检查显示22例患者均显示痊愈,对固定架进行拆除的时间经过了5-11个月,平均7.1±0.3周。经测量后患者掌倾角与尺偏角平均值分别为(11.51±2.12)°与(24.32±1.75)°,在桡骨纵轴高度平均显示(10.84±2.26)mm,相比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根据Aro等提出的方法对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为优的患者14例,为良的患者5例,为可的患者3例,优良率为86.3%。根据Dienst等提出的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为为优的患者13例,为良的患者4例,为可的患者3例,为差的患者为2例,优良率为90.9%。接受手术3周之后,患者开始进行功能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有2位c3型骨折患者发生骨折移位,主要表现为掌倾角变小。及时实施复位后对患者进行克氏针辅助固定,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后再次检查显示全部愈合,不过其中1例在Dienst评分上结果显示为差。发生针孔感染的患者为1例,对其换药进行加强后很快症状便消失。手术过程及治疗过程中,任何一例患者均未发生过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 结论:在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中,对有限克氏针辅助外固定架法加以应用,对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有加强作用,能够促进骨折治愈率的提升机并发症发生率的减少,使患者关节功能得到满意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VEGF、vW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及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吴丽莉,白红艳
    2016, 37(12):  1492-1494. 
    摘要 ( 314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VEGF、vWF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及胎盘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以7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24例)为研究对象,分贝测定各组VEGF、vWF表达情况。结果:轻、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vWF表达高于对照组,且妊娠期高血压、轻、重度子痫前期组VEGF含量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监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VEGF、vWF表达,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胎盘情况,成为临床诊断、预防疾病的重要指标。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的状况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张娜
    2016, 37(12):  1495-1497. 
    摘要 ( 305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开放情况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这些患者是否有症状分为观察组(无症状,52例)与对照组(有症状,28例),对患者实施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患者侧枝循环开发类型、大脑动脉血流平均速度(MVMCA)等情况,深入分析侧支循环类型与其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颅内侧支循环开放率存在明显差异,且观察组前交通动脉、眼动脉侧支开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变侧MVMCA水平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其侧支开发情况与临床表现存在密切联系,侧支循环开发了因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奥马佐单抗加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哮喘患者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
    张晓燕
    2016, 37(12):  1498-1500.  doi:10.3969/j.issn.1007
    摘要 ( 283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分析奥马佐单抗加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哮喘患者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6例过敏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的需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30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奥马佐单抗加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对2组的肺功能指标变化和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合后续的统计分析看出,相比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的最大呼气流速(PEF)、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l)及V25%一75%等指标改善明显(P<0.05),相比于对照组,显然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改善的更明显(P<0.05),在2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治疗方面,相比于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奥马佐单抗加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更明显,具备了较高的安全性,应当推荐使用。
    新型生物可降解PLGAMg材料的制备与初步研究
    陈〓伟1,张瑞鹏1,邵佳申1,李石伦1,王迎军2,3,任〓力2,3,张英泽1*
    2016, 37(12):  1501-150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26
    摘要 ( 492 )   HTML   PDF (1791KB) ( 2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胫骨平台骨折微创复位固定要点
    郑占乐,常恒瑞,于沂阳,李〓升,杨宗酉,张英泽*
    2016, 37(12):  1504-150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27
    摘要 ( 448 )   HTML   PDF (1699KB) ( 2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体骨骼显微硬度研究
    殷〓兵,胡祖圣,李〓升,王建朝,吴卫卫,张晓娟,刘国彬,付〓蕾,张英泽*
    2016, 37(12):  1507-150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28
    摘要 ( 626 )   HTML   PDF (1429KB) ( 17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对烟雾病患儿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术中脑氧代谢的影响
    蔺发林1,姜〓博2*,马〓琨 3,赵建辉2,彭景燕2,李玉霞2
    2016, 37(12):  1510-151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29
    摘要 ( 400 )   HTML   PDF (394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留学生组织胚胎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陈〓炜,张〓雷*,邵素霞,王立轩,赵〓静,赵春芳
    2016, 37(12):  1513-151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31
    摘要 ( 285 )   HTML   PDF (337KB) ( 1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呼吸道病原体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邸红芹1,王晓玲2(综述),王〓亮3,张〓辉4*(审校)
    2016, 37(12):  1520-152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12.032
    摘要 ( 729 )   HTML   PDF (375KB) ( 6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