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1-01-25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结核病报告要点解读
    高静韬, 刘宇红
    2021, 42(1):  1-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01
    摘要 ( 1340 )   HTML   PDF (426KB) ( 6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0年是全球迈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时代、开启终止结核病策略的第5年,也是首个里程碑目标实现进度盘点之年。全球结核病报告在充分肯定各国尤其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在结核病控制各领域已取得的进展基础上,强调各国履行2017年《终止结核病莫斯科宣言》和2018年联合国大会防治结核病问题高级别会议《关于防治结核病问题的政治宣言》对加速应对结核病作出的高级别承诺并付诸积极、有效行动。同时针对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对全球终止结核病目标实现进程上的负面影响给出客观评价和应对策略,鼓励各国抗疫防痨并举,最大限度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结核病防控的影响并尽快回到奔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终止结核病策略目标的轨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全球各国是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同舟共济,才能应对包括结核病在内的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 

    胶原酶消化刮取再消化法分离培养犬静脉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李刚, 萧晗, 唐军建, 王峰, 游庆军
    2021, 42(1):  7-1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02
    摘要 ( 363 )   HTML   PDF (1207KB) ( 1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犬大隐静脉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体外分离培养的新方法。
    方法  通过将内膜翻转后结扎两端,0.1%胶原酶消化后刮下内皮层,用胶原酶再消化法获取内皮细胞,用低糖DMEM培养基再加入适量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培养,以0.25%胰蛋白酶进行消化传代培养。用免疫荧光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光镜、扫描电镜法鉴定所得细胞系。
    结果  本方法分离的细胞在体外培养2周后光镜下胞体呈单层铺路石状排列,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Cadherin阳性,扫描电镜观察见细胞呈梭形以及细胞表面较多微绒毛。本方法与传统的Veronica Tisato分离法比较,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75.39±12.61)% vs (47.28±9.59)%,P<0.01]。
    结论  采用胶原酶消化刮取再消化法能可靠地获取纯化的犬大隐静脉ECs,获取的ECs在体外可以连续大量增殖传代。

    高敏肌钙蛋白T对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李欣悦, 耿巍, 刘素芬, 田祥
    2021, 42(1):  12-1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03
    摘要 ( 659 )   HTML   PDF (434KB) ( 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非透析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慢性肾脏病4期(chronic kidney disease stage 4,CKD stage 4)非透析合并AMI患者52例(A组),单纯CKD4期非透析患者52例(B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血清hs-cTnT水平,探讨其对CKD4期非透析患者AMI的最佳诊断值。
    结果  A组患者血清hs-cTnT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左心房内径(left atriumdimension,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与 hs-cTnT成正相关(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ejection fraction,LVEF)及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与hs-cTnT均成负相关;LVEDD、LVEF及eGFR是血清hs-cTnT浓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以72.50 ng/L为临界值,血清hs-cTnT诊断CRF非透析合并AMI的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90.38%。
    结论  对于CRF非透析患者,相应提高血清hs-cTnT的截断值,可有效提高诊断AMI的特异性。

    1型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邱轩, 马超, 田思宇, 张晓娟, 蔡思嘉, 刘宽芝
    2021, 42(1):  17-2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04
    摘要 ( 591 )   HTML   PDF (404KB) ( 1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者足底压力的变化及相关因素。
    方法  T1DM患者40例,检测入组时及2年后足底10个区域的足底压力,记录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  经过2年时间,T1DM患者第2、3跖骨头部位的多项足底压力增加,足跟内、外侧的冲量和足跟外侧的压强-时间积分降低。患者第2、3跖骨头及足跟内、外侧的足底压力增加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加有关(β=0.366~0.495,P<0.05);第2、3跖骨头部位的足底压力增加与研究期间出现足底胼胝有关(β=0.259~0.448,P<0.05);第2跖骨头的足底压力增加与糖化血红蛋白增加有关(β=0.248~0.320,P<0.05);第3跖骨头最大压力增加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有关(β=-0.327,P=0.026)。
    结论  随着病程延长,T1DM患者第2、3跖骨头部位足底压力增高。足底压力的变化与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研究期间足底胼胝的出现相关。

    CoxⅢ型迷宫手术在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中的应用
    吕瑛, 王辉山, 李小兵, 尹宗涛, 张会军, 王军
    2021, 42(1):  23-2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05
    摘要 ( 461 )   HTML   PDF (376KB) ( 2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CoxⅢ型迷宫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行CoxⅢ型迷宫手术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CoxⅢ型迷宫手术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通过手术前后心脏超声心动图指标观察心功能情况,并总结其临床经验。
    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心脏瓣膜手术及迷宫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冠状动脉损伤及脑血管意外情况。体外循环时间143~201 min,平均(174.43±15.4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1~96 min,平均(88.71±3.54)min,呼吸机应用时间18~47 h。术毕复跳时均无心房颤动。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1例,经强心利尿,改善心功能等治疗后好转;低氧血症1例,经控制感染,雾化排痰,加强体疗后恢复。住院期间应用心脏起搏器起搏4例,出现心房颤动2例,心房扑动1例,其中电复律1例,其余给予补充血容量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术后出院时恢复窦性心律11例(91.67%)。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2年,心功能明显改善。随时间延长,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逐渐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CoxⅢ型迷宫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肯定,精准把握手术指征和严格掌握外科手术操作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

    TVT-E与TVT-O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比较
    阚金龙, 齐进春, 连文峰, 路保赛, 尹跃伟, 薛文勇
    2021, 42(1):  27-29,5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06
    摘要 ( 2258 )   HTML   PDF (368KB) ( 3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transobturator vaginal tape exact,TVT-E)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 obturator,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女性SUI患者15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TVT-E组73例和TVT-O组86例,比较2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TVT-E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TVT-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残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VT-E与TVT-O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相当,但TVT-E组手术时间较长,有膀胱穿孔风险,TVT-O术后复发患者可再次行TVT-E治疗。TVT-E手术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杨朝旭, 邢栋, 张隆, 郑淑慧, 李文毅, 朱仕文
    2021, 42(1):  30-3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07
    摘要 ( 537 )   HTML   PDF (356KB) ( 1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356例,依据术后1年内对侧髋部有无再发骨折分为再骨折组32例和无再骨折组324例,比较年龄、体重指数、是否规律日照、合并内科疾病、骨质疏松情况、发生第一次髋部骨折后对抗骨质疏松药物依从性、运动锻炼情况等指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确定对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
    结果  356例髋部患者中32例发生对侧髋部再骨折,再骨折发生率为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重度骨质疏松、缺乏规律日照、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发生第一次髋部骨折后对抗骨质疏松药物依从性差、缺乏适当运动锻炼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发骨折的发生率为9.0%,积极控制体重、规律日照、防治基础疾病,规律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对抗骨质疏松药物依从性,进行适当运动锻炼可降低髋部再骨折的发生率。

    FHR、PFNA治疗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IFF患者效果对比研究
    高尚聚, 李文毅, 张隆, 李旭明, 魏景超, 曹参
    2021, 42(1):  34-37,5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08
    摘要 ( 583 )   HTML   PDF (418KB) ( 1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IFF)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IFF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FHR组51例和PFNA组5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围术期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FHR组围术期失血量高于PFN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术前,FHR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FHR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较于PFNA,FHR治疗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IFF患者可显著减少术后出血,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治疗新鲜与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效果比较
    王强, 谢水华, 王星宇
    2021, 42(1):  38-4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09
    摘要 ( 536 )   HTML   PDF (374KB) ( 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术的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伤后到重建的时间分为新鲜组(伤后10周内)和陈旧组(伤后超过10周),其中新鲜组28例,陈旧组25例。比较两组术后末次随访的lachman试验阳性率、轴移试验的阳性率、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Knee Uation Form,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以及术后继发性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术后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阳性率、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陈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新鲜组(P<0.05)。
    结论  新鲜性前交叉韧带重建与陈旧性前交叉韧带重建临床疗效相当,但新鲜性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低。

    CR假体与PS假体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
    李萍, 柴恺
    2021, 42(1):  42-7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10
    摘要 ( 730 )   HTML   PDF (439KB) ( 1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ruciate substituting,PS)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效果。
    方法  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均行单侧TKA术,其中40例患者采用CR型假体为CR组,40例患者采用PS假体为PS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记录术后1、3个月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膝关节活动度,术后3、7 d膝关节活动度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记录术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下降量以及术后皮下淤斑、关节肿胀、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采用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 ontario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估患者满意度。
    结果  CR组术后HB下降量较PS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前HB、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组VAS评分低于PS组(P<0.05),2组在组间、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组、PS组术前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小于PS组(P<0.05),HSS评分与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组皮下淤斑、关节肿胀发生率低于PS组(P<0.05),切口愈合不良、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与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R组患者满意度(87.5%)高于PS组(67.5%)(P<0.05)。
    结论  CR假体可保留本体感觉,减少患者失血量,有助于减轻疼痛,降低术后并发张发生,PS假体在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上更具有优势。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并综合医师的操作技能水平来选择假体类型。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同孕周血浆Visfatin表达检测
    胡丽燕, 杜秀萍
    2021, 42(1):  47-5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11
    摘要 ( 399 )   HTML   PDF (495KB) ( 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患者不同孕周血浆Visfatin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我院系统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孕妇均在孕24~26周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将确诊为GDM的孕妇 40例为GDM组,血糖正常的孕妇40例为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组孕24~26周血浆Visfatin含量,根据Visfatin中位数将GDM组分为高Visfatin亚组和低Visfatin亚组各20例,检测各组糖、脂代谢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随访检测各组孕31~33周、38~40周血浆Visfatin含量,并记录新生儿体重、身长,计算ponderal指数。
    结果  GDM组高Visfatin亚组、低Visfatin亚组及NGT组血浆Visfatin水平随孕周增加而升高(P<0.05);GDM组高Visfatin亚组孕24~26周血浆Visfatin高于低Visfatin亚组,且低Visfatin亚组高于NGT组(P<0.05),高Visfatin亚组、低Visfatin亚组孕31~33周、38~40周血浆Visfatin与N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高Visfatin亚组孕24~26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HOMA-IR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低Visfatin亚组,且低Visfatin亚组高于NGT组(P<0.05),GDM组高Visfatin亚组孕24~26周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低Visfatin亚组,且低Visfatin亚组低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GDM组孕24~26周血浆Visfatin与孕24~26周HOMA-IR(r=0.429,P=0.036)、31~33周HOMA-IR(r=0.568,P=0.025)、孕38~40周HOMA-IR(r=0.672, P=0.003)均呈明显正相关;GDM组高Visfatin亚组新生儿体重、ponderal指数均高于低Visfatin亚组,且低Visfatin亚组高于NGT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浆Visfatin含量随孕周增加而升高,GDM患者孕24~26周血浆Visfatin含量高于NGT孕妇;孕24~26周Visfatin与GDM患者糖类和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并促进胎儿宫内发育。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儿童慢性肺炎中的诊断与应用价值
    吴会芳, 张景丽, 刘晓娟, 刘新锋, 张中平, 段晨初
    2021, 42(1):  54-5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12
    摘要 ( 731 )   HTML   PDF (457KB) ( 2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iberoptic bronchoscopy,BFS)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在儿童慢性肺炎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慢性肺炎患儿136例,其中采用常规治疗的68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BFS行BAL治疗的6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记录观察组患儿BFS结果与肺泡灌洗液病原检测结果。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监测BFS行BAL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68例行BFS的患儿镜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内膜炎症,其中气道发育异常11例。观察组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痰培养阳性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2)、酸碱度(power of hydrogen,pH)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2)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O2、PaCO2、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BFS行BAL治疗过程中出现经皮血氧饱和度降低4例,支气管黏膜出血6例,但均较轻微,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结论  应用BFS行BAL治疗对儿童慢性肺炎的病因诊断、病原体检测及治疗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患儿耐受性较好。

    改良牙合垫矫治器治疗乳牙反牙合后恒切牙胚位置的相关性分析
    于静, 刘亚非, 左艳萍, 刘昕, 赵利霞, 尉静
    2021, 42(1):  60-6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13
    摘要 ( 486 )   HTML   PDF (929KB) ( 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改良牙合垫矫治器矫治乳牙反牙合后,牙合颌面的改变以及影响治疗后上颌恒切牙牙胚位置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乳牙反牙合患者20例,使用改良牙合垫矫治器矫治乳牙反牙合,采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牙合颌面的改变,采用相关性分析矫治后上颌恒牙胚位置改变的影响因素。
    结果  乳牙反牙合患者治疗前后相比, 除SNA角(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SNB角(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NP-FH角(面角)、L1-NBmm距(下前牙切缘点-NB的距离)、MP-SN角(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夹角)、FH-MP角(下颌平面角)、面轴角(蝶鞍点-颏顶点与眶耳平面夹角)、D1i-Y距(乳切牙切缘-Y轴的距离)、A-Y距(上齿槽座点-Y轴的距离)外,余下19项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将患者治疗后的牙合颌面指标及其恒牙胚位置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恒牙胚位置与上颌位置及乳牙位置存在正相关关系。
    结论  改良〖牙合垫矫治器对于纠正乳牙反牙合疗效肯定,治疗后上颌骨向前生长和乳前牙突度增加均有利于上颌恒牙胚向前下方的位置改变,有利于替牙后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的建立。

    盐酸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腰椎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李建忠, 马世军, 易亮, 冯丽, 杨爱杰
    2021, 42(1):  66-7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14
    摘要 ( 558 )   HTML   PDF (409KB) ( 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盐酸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腰椎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剖宫产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罗哌卡因腰椎麻醉,观察组采用盐酸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腰椎麻醉。比较2组产妇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娩出时间、麻醉剂量、输液量、产后出血量)和麻醉效果,比较2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手术前后疼痛应激因子[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手术时间、娩出时间、麻醉剂量、输液量和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术后12、18 h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Ramsay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SP、NPY、NGF和PGE2均高于术前,观察组SP、NPY和PGE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发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盐酸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腰椎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可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产妇疼痛程度和应激反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种麻醉策略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作用、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彭明, 刘荣, 肖金辉, 吴敏
    2021, 42(1):  71-7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15
    摘要 ( 502 )   HTML   PDF (429KB) ( 1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2种麻醉策略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收治的行切开内固定术的下肢骨折患者86例。根据不同麻醉策略将其分为静脉全身麻醉组(全麻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联合麻醉组),每组43例。全麻组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策略,联合麻醉组0.7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策略,2组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比较2组麻醉效果,麻醉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6 h(T2)、术后24 h(T3)及术后72 h(T4)疼痛评分、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因子变化。
    结果  联合麻醉组的麻醉效果(Ⅲ级:86.02%)明显优于全麻组(Ⅲ级:6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1~T4时刻,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y scoring,VAS)评分均呈现进行性下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进行性升高(P<0.05),但联合麻醉组VAS评分均低于全麻组,VEGF高于全麻组(P<0.05);T1~T3时刻,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皮质醇(compound F,FC)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均升高,并均在T2时刻达到最高水平后开始下降,在T4时刻均低于T0时刻(P<0.05),联合麻醉组TNF-α、IL-6、hs-CRP、FC、AngⅡ水平在T1~T4时刻均低于全麻组(P<0.05)。
    结论  静脉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均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相较于静脉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提高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轻术后炎性反应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

    高龄患者PFNA术等剂量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腰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
    张隆盛, 杨铎, 李春然, 陈孟, 林耿彬, 段仕强
    2021, 42(1):  77-80,8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16
    摘要 ( 379 )   HTML   PDF (426KB) ( 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术等剂量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腰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
    方法  选择行择期单侧PFNA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Ⅰ和Ⅱ级,年龄65~9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2组均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腰丛神经阻滞,L组选用0.375%罗哌卡因25 mL,B组选用0.375%左布比卡因25 mL,比较2组感觉阻滞起效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术后6,12,24,48 h 静息VAS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L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2组各时点静息VAS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B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L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首次镇痛泵按压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
    结论  等剂量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腰丛神经阻滞用于高龄患者PFNA术均具有良好的麻醉镇痛效果,阻滞起效时间相近,但罗哌卡因阻滞持续时间较左布比卡因短,更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促进术后更快恢复,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MMSE评分、精神错乱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李行, 张敏, 刘竞
    2021, 42(1):  81-8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17
    摘要 ( 455 )   HTML   PDF (381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精神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84例择期行TKA治疗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和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并记录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精神错乱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外周血NGF和BDNF水平、MMSE评分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且均在术后1 h达最低点,其组间、时点间和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内精神错乱和7 d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于行TKA治疗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而言,相比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的影响较轻。

    经脾种植VX2瘤株兔肝转移瘤模型的DSA表现
    吴勇超, 李智岗, 李杰, 赵瑜, 李顺宗, 武中林
    2021, 42(1):  85-8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18
    摘要 ( 501 )   HTML   PDF (1265KB) ( 1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经脾种植VX2瘤株兔肝转移瘤(liver metastases,LM)模型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探讨该模型能否成为动脉灌注化疗/栓塞(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HAI/TACE)治疗LM的理想动物模型。
    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40只,建立经脾种植VX2瘤株兔LM模型。采用直视方法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将微导管选入肝动脉内,行肝动脉DSA,观察VX2瘤株兔LM的供血血管及染色情况;行肝动脉锥形束强化CT,观察VX2瘤株兔LM的动脉强化方式,并行HE染色,镜下观察组织学表现。
    结果  成功建立VX2瘤株兔LM模型37只,均行股动脉穿刺插管,1次穿刺插管成功32只,穿刺成功率为86.5%(32/37)。DSA发现LM病灶57个,其中中等血供38个、乏血供19个。DSA表现为肝内动脉走行迂曲,LM的肿瘤供血支紊乱、不规则,动脉中晚期可见多发LM染色,呈类圆形,中心区域染色较边缘染色浅淡,实质期LM染色进一步加重,但是染色程度低于正常肝实质。肝动脉锥形束强化CT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LM,强化特点为转移瘤周边呈环形强化,中心区域未见强化。LM的DSA染色部分、肝动脉锥形束CT肿瘤强化部位及程度与腹部增强CT的LM强化表现一致,为LM周边强化,对应于HE镜下观察肿瘤外周存在活性的肿瘤细胞、炎性细胞及结缔组织;LM的DSA中心染色浅淡、肝动脉锥形束CT未强化部位与腹部增强CT的LM未强化表现一致,对应HE镜下肿瘤中心分布嗜碱性红染坏死肿瘤细胞。
    结论  经脾种植VX2瘤株兔LM模型符合临床上影像学表现为环形强化、DSA下为中等血供或乏血供的LM,能提供临床上研究中等血供或乏血供LM的HAI/TACE治疗疗效实验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值得在基础或临床实验中推广和应用。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不同时期脑梗死的诊断意义
    雷立存, 杜亚强, 刘振宇, 蔡云, 包丽男, 杜绍旭
    2021, 42(1):  90-9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19
    摘要 ( 513 )   HTML   PDF (2328KB) ( 1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不同时期脑梗死的信号变化特点。
    方法  搜集经临床确诊并经磁共振证实的脑梗死患者130例,均同时进行了磁共振平扫检查和DWI检查。根据发病到行磁共振检查的时间分为超急性期(<6 h)30例,急性期(6~72 h)40例,亚急性期(3~10 d)30例,慢性期(>11 d)30例。测定各期梗死灶及对侧正常组织表观扩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分析不同时期脑梗死DWI信号变化的特点。
    结果  超急性期病灶DWI显示为高信号,病变组织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病灶DWI显示为高信号,病变组织的ADC值低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期病灶DWI显示为稍高信号,较急性期信号下降,29例病变组织的ADC值稍低于正常组织,1例病变组织的ADC值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病灶DWI显示为稍高信号13例,等或低信号17例,病变组织的ADC值与正常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WI能对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的脑梗死病灶信号变化作出明确的诊断,对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的敏感度较高。脑梗死的DWI信号和ADC值的变化具有特征性的时间演变规律, DWI结合常规MRI可以推断脑梗死时期。

    QuantusFLM对胎肺成熟度预测的可能性研究
    李望, 蒋蕾, 张坚, 刘伟娜, 李路明, 高金霞
    2021, 42(1):  95-9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20
    摘要 ( 295 )   HTML   PDF (346KB) ( 2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QuantusFLM软件预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可行性,以期找到针对胎肺成熟度的无创、安全、有效的检测手段,针对性使用糖皮质激素,减少滥用。
    方法  前瞻性横断面观察研究孕周在30~38+6周的单胎孕妇,在获得了胎儿肺部超声图像后使用QuantusFLM软件进行肺纹理分析。对于超声图像在分娩前的48 h内获得,追踪新生儿是否发生NRDS,评估超声纹理分析测试用于预测新生儿NRDS的可行性。
    结果  321例孕妇中有144例采取超声图像后48 h内完成分娩,通过QuantusFLM 预测发生NRDS高风险7例,假阴性5例,阳性预测率为50.00%(7/14),阴性预测率为96.48%(137/142),精度92.31%(144/156)。通过统计QuantusFLM软件分析发生新生儿NRDS的风险值对孕周进行区间分段(<33周为17.0%,33~33+66周为14.0%,34~34+6周为11.0%,35~35+6周为8.0%,36~36+6周为5.0%,37~37+6周为3.0%,38~38+6周为2.0%),发现其与通过羊水成分分析所得的区间分段(28~32+6周为46.2%,33~33+6周为22.0%,34~34+6周为17.7%,35~35+6周为11.4%,36~36+6周为6.1%,37~37+6周为4.0%,38~38+6周为2.4%)相符合。
    结论  QuantusFLM作为一种预测NRDS的检测手段,具有安全性及非侵入性的优势,与羊水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相似,有望取代羊水穿刺。

    河北省三甲医院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分析
    陈玲, 吕苏梅, 梁军利, 李静, 赵滨, 李来有
    2021, 42(1):  99-10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21
    摘要 ( 435 )   HTML   PDF (397KB) ( 3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河北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为管理者构建良好护士执业环境提供依据。
    方法  借助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选择《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为测量工具,对河北省13家省级三甲医院(9家附属医院,4家教学医院)11 056名护士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
    结果  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总体平均分为(76.54±18.85)分。其中“医院对新入职护士有系统培训、医院管理部门期望各病区为患者提供高标准的护理服务、医院有清晰的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并能有效落实、医院能够结合岗位需求对护士进行继续教育、工作团队中的护士能够胜任护理工作”这五个条目分数最高;“护士有机会决定医院事务、护士有机会参与医院内部管理、护士有机会成为医院管理相关委员会的一员、护士薪酬在社会各行业所处水平合理、护士有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的机会”这五个条目分数最低。不同特征护理人员执业环境测评得分存在差异,其中男性、年龄30~39岁、工作年限5~9年、护师和主管护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职务为护士、非在编护理人员执业环境测评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河北省三甲医院需重点关注护士的医院管理参与度、薪酬待遇、职业规划发展、不同特征人群需求等。

    腹腔镜辅助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管瘤术式选择和经验分析
    曹娟, 吉丽康, 徐伟立
    2021, 42(1):  104-107,封三.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22
    摘要 ( 316 )   HTML   PDF (374KB) ( 1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塑料毒性的研究进展
    曹腾瑞, 屈艾彬(综述), 郭会彩, 刘学慧(审校)
    2021, 42(1):  107-11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23
    摘要 ( 960 )   HTML   PDF (408KB) ( 1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塑料污染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因此人体和生物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微塑料。微塑料对人类和环境构成的威胁已成为热门话题。在此,本文作了系统性的回顾分析,重点关注了微塑料的暴露途径及毒性作用。由于食品、空气及塑料制品中都存在微塑料,因此其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等途径接触微塑料。微塑料暴露后会对多器官多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免疫及生殖系统等。本文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微塑料的毒性及其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癫痫的研究进展
    刘星(综述), 董长征(审校)
    2021, 42(1):  111-11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24
    摘要 ( 533 )   HTML   PDF (407KB) ( 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神经系统疾病,频繁地发作不仅对认知功能以及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严重者会造成死亡。目前治疗癫痫有很多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致痫灶地手术切除、经颅磁刺激以及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等。最新的研究表明VNS作为一种神经调控疗法,在减少癫痫发生频率方面疗效显著,并发症的发生率在3%~6%,其中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保证无菌操作及完善手术方式,这些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因此,VNS作为一种新的癫痫治疗方式,是有效的,未来也会有更好地发展。

    医用钽类植入物抗菌性能研究进展
    张一, 方均(综述), 王茜, 王志强(审校)
    2021, 42(1):  116-12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25
    摘要 ( 446 )   HTML   PDF (418KB) ( 4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用钽类植入物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组织整合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骨关节修复重建领域。尽管如此,其本身是否具有抗菌性能仍存在争议。本文对医用钽类植入物的类别及特点进行总结,并针对其抗菌性能及可能的抗菌机制进行归纳,发现在特定条件下氧化钽、多孔钽等医用钽类植入物具有可观的抗菌性能,其抗菌机制可能跟光催化作用、微电流理论相关,提出随着医用钽类植入物抗菌机制的阐明,完善医用钽类植入物的抗菌性能将成为可能。
    三维有限元法在口腔医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庞亚倩(综述), 张凯, 冯大军(审校)
    2021, 42(1):  121-12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1.026
    摘要 ( 688 )   HTML   PDF (357KB) ( 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限元分析是生物学研究中力学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为建立复杂结构模型和分析其力学性能的最终方法,应用该方法可对牙齿、颌骨、牙周组织建立数学力学模型,反复进行各种约束加载条件下的计算,从而了解构建模型的应力分布规律。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在口腔医学领域中运用有限元分析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