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4-25
    论著
    2019欧洲胃肠道内镜学会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指南解读
    都贤,时晓冬,牛巍巍,张晓岚*
    2020, 41(4):  373-37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01
    摘要 ( 797 )   HTML   PDF (350KB) ( 4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血栓负荷伴弥漫性病变的STEMI患者延期支架植入术的效果观察
    杜超1,张丽华2,江平1*,王立君1,秦利强1,张国瑞1
    2020, 41(4):  377-381,43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02
    摘要 ( 579 )   HTML   PDF (460KB) ( 1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延期支架植入对高血栓负荷合并弥漫性病变的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栓负荷重度且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 related artery,IRA)为弥漫性病变,经初步介入操作, IRA恢复TIMI血流3级后的 STEMI患者96例,随机分为即刻组47例和延期组46例。即刻组完成后续放支架操作,延期组于1周后完成放支架治疗。比较2组支架植入后无复流/慢血流概率、人均支架数、平均支架长度、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6个月时比较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及超声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
     结果 延期组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显著低于即刻组,人均支架植入数和平均支架长度小于即刻组,无支架植入比例高于即刻组(P<0.05)。6个月后,2组LVEF明显高于发病时,LVD明显低于发病时,延期组LVEF明显低于即刻组,LVD明显高于即刻组(P<0.05)。延期组首次住院时间长于即刻组,首次住院费用和再住院率低于即刻组(P<0.05),2组心源性死亡、支架后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TV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组累积无 MACE生存率显著高于即刻组(P<0.05)。
     结论 对于高血栓负荷合并弥漫性病变的STEMI患者,延期支架植入能减少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减少支架植入数量, 改善6个月时心功能及心室重构,减少6个月内再住院率,降低医疗费用。
    依替巴肽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
    王海燕1,姜卫星2,田丽1,傅向华3
    2020, 41(4):  382-38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03
    摘要 ( 483 )   HTML   PDF (404KB) ( 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依替巴肽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
     方法 选择急性STEMI患者16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30 min静脉给予前列地尔,术后维持7 d;而观察组术中冠状动脉内给予依替巴肽,术后静脉持续18 h。观察pPCI术前及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 IRA)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 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幅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ST-segment resolution,STR)程度、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 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术前值及术后峰值,入院时和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all motion score index,WMSI),术后48 h及术后1周心肌声学造影。
     结果 2组患者在基本资料、造影及介入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PCI术后cTFC帧数、CK-MB和cTNI峰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术后TIMI 3级血流、90 min心电图STR程度、术后48 h和1周局部心肌血流量及1周后LVEF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结论 依替巴肽联合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可有效地改善急性STEMI心肌灌注,改善心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br#
    刘敏1,李嵩2*,王红莲1
    2020, 41(4):  387-390,45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04
    摘要 ( 633 )   HTML   PDF (422KB) ( 1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探讨对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影响。
     方法 雄性普通级健康的prague-Dawley新西兰兔8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各40只,治疗组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后对患肢进行肌电图、运动传导速度检查,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对80只兔受损腓总神经组织中的NGF和bFGF的表达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后,2组插入电位延长、纤颤电位指标异常只数明显少于治疗前,运动单位电位指标异常只数明显多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插入电位延长、纤颤电位指标异常只数明显少于模型组,运动单位电位指标异常只数明显多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兔受损腓神经组织中NGF和bFGF的灰度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腓总神经损伤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内源性NGF和bFGF能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功能恢复、对再生神经组织结构有重建作用,在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起重要作用。
    三级医院全科医学科联合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管理效果分析
    孙彦杰1,汪雁1,张金佳1,齐冉1,吴琼2,王荣英1*
    2020, 41(4):  391-39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05
    摘要 ( 620 )   HTML   PDF (390KB) ( 1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级医院全科医学科联合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管理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石家庄市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研究对象来源,选取高血压患者5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为对照组(250例)和干预组(250例)。对照组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常规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定期血压监测、用药指导和常规健康教育等。干预组实施三级医院全科医学科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综合干预模式,2组管理时间均为6个月。所有入组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相关问卷,对2组干预前后的防治知识、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评分。
     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防治知识、自我管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防治知识、自我管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血压较对照组更早达到平稳水平。
     结论 三级医院全科医学科联合社区综合干预高血压管理的模式有利于改善社区高血压人群防治知识及自我管理水平。
    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分析
    贾新菊,董闪闪,康岩,刘莉,王丽娜*
    2020, 41(4):  396-40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06
    摘要 ( 622 )   HTML   PDF (371KB) ( 1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acid,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血管病变的关系。
     方法 选取T2DM患者51例、T2DM合并血管病变患者50例和健康体检者59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吸烟、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血清Hcy、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等。根据Hcy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Hcy组和高Hcy组,分析血清Hcy水平与T2DM血管病变的关系和高Hcy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分析T2DM血管病变相关危险性因素。
     结果 T2DM组和血管病变组TG、TC、Hcy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病变组Hcy高于T2DM组(P<0.01);血管病变组Cr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2DM组(P<0.01)。以Hcy>15 μmol/L为Hcy升高标准,T2DM组和血管病变组血清Hcy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Hcy组中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aemoglobin A1c,GHbA1c)、BUN、TC、TG、Hcy以及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Hcy组(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Hcy与FPG、GHbA1c、BUN、Cr、TC、TG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 和Hcy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血清Hcy可能参与T2DM血管病变的发生,是T2DM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我国成年居民4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br#
    郭志旺,秦璞,张蕊,袁钰奇,王文娟,王立芹*
    2020, 41(4):  401-40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07
    摘要 ( 509 )   HTML   PDF (346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研究2015年全国12个省(自治区)各地市成年居民的4周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促进居民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15年公开数据库年龄≥18岁的成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4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 我国成年居民4周患病率为15.8%。二分类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影响成年居民4周患病率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学历、就业状况、城乡、地区和前一年看民医情况。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有所增长,离婚或丧偶等其他婚姻状态患病率高于未婚和已婚人群,失业或无业患病率高于在业人群,随着学历的升高患病率有所下降,城镇患病率高于农村,西部地区患病率较高,前一年看过民医人群患病率高于未看过民医人群。
     结论 应加强女性、老年、离婚或丧偶、低学历以及未在业和西部地区人群的卫生服务与健康宣教。
    降钙素原水平与髋关节结核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张鹏1,张迪1,李向科2,韩永台2,申勇1
    2020, 41(4):  405-40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08
    摘要 ( 565 )   HTML   PDF (372KB) ( 1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髋关节结核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与关节病变严重程度及在判断疾病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6例髋关节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abhulkar髋关节结核分期标准将患者分成4组:A组(Ⅰ期,滑膜炎期)58例;B组(Ⅱ期,早期关节炎期)51例;C组(Ⅲ期,关节炎期)33例;D组(Ⅳ期,晚期关节炎期)24例。对A、B组患者采用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对C、D组患者采取手术及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不同时间点各组PCT变化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来评价疼痛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随着病变程度的逐步加重,PCT浓度及VAS评分均逐步增高,Harris评分逐步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抗结核药物治疗2周到手术治疗1年后,4组患者的PCT浓度下降幅度、VAS评分及Harris评分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髋关节结核患者,关节病变严重程度与PCT水平相关;抗结核药物可以降低PCT水平,但手术治疗后的PCT下降速度更快,髋部疼痛缓解更好,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优。
    D-二聚体动态监测对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预测价值
    聂广龙1,马文海2*,李永旺2,刘殿奎1,张谦2
    2020, 41(4):  409-412,43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09
    摘要 ( 633 )   HTML   PDF (625KB) ( 2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评估D-二聚体动态变化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因髋部骨折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94例。监测术前、术日、术后第1,2,3,6,9,12天血浆D-二聚体值,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第2,5天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现D-二聚体显著升高时,即刻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无法确诊的病例,行双下肢血管造影检查。绘制ROC曲线,评估D-二聚体动态变化对DVT的预测价值。
     结果 94例患者中发生DVT 20例(21.3%)。2组D-二聚体水平均呈升高再降低趋势,术后第3天达峰值,血栓组变化幅度较大,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日至诊断DVT的中位时间为3 d。在术后第3天D-二聚体水平显示中等精度,曲线下面积为0.856(95%CI:0.740~0.971,P<0.001)。截止到最大约登指数为0.696对应cut-off值为6.23 mg/L。
     结论 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对预测DVT有重要意义,第3天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DVT的一个预测指标。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王洪庆1,朱燕宾2,宋利华1,白庆兵1,马天骁1,王冬月1
    2020, 41(4):  413-41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10
    摘要 ( 651 )   HTML   PDF (401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究影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此类并发症提供证据支持。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627例的临床资料,查阅电子病历系统、影像系统和检验报告,调取患者术周资料以及检验结果。根据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定义感染标准确定是否发生切口感染。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观察期内发生切口感染42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7%。不同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状态、糖尿病、风湿免疫疾病、骨折AO分型、骨折类型、手术时机、美国麻醉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白蛋白水平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开放骨折GustiloⅡ~Ⅲ型、手术时间>130 min和术前白蛋白水平<35 g/L是桡骨远端关节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论 这些因素的探究对于评估罹患感染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及时戒烟、合理规划手术流程以减少手术时间、并及时补充营养以减少切口感染风险。
    下肢原发性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与上皮间质转化之间的关系
    周亚东,陈幸生,官云彪,薛明
    2020, 41(4):  418-421.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11
    摘要 ( 475 )   HTML   PDF (371KB) ( 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肢原发性慢性静脉功能不全(primary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PCVI)与上皮间质转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择PCVI患者67例,分为轻度PCVI组28例,中度PCVI组21例,重度PCVI组18例;另选择其他手术取大隐静脉作供体移植者1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隐静脉标本中上皮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
     结果 轻度PCVI组、中度PCVI组、重度PCVI组E-cadherin mRNA和蛋白平均灰度值低于对照组,中度PCVI组、重度PCVI组E-cadherin mRNA和蛋白平均灰度值低于轻度PCVI组,重度PCVI组E-cadherin mRNA和蛋白平均灰度值低于中度PCVI组(P<0.01)。正常对照组、轻度PCVI组、中度PCVI组、重度PCVI组中组织标本表达Vimentin mRNA和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CVI可能与上皮间质转化无关,但E-cadherin作为上皮细胞的表型标志,随临床严重程度升高而降低,可作为评估PCVI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不同病原菌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糖异常、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研究
    冯月华,赵万建,李军华,曹素芬
    2020, 41(4):  422-42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12
    摘要 ( 638 )   HTML   PDF (358KB) ( 2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病原菌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糖异常、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的变化。
     方法 选取新生儿败血症患儿108例,按照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将患儿分成革兰阳性菌组46例、革兰阴性菌组43例及真菌组19例,分析3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表现情况,比较3组患儿的血糖异常、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的变化。
     结果 在10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中,感染革兰阳性菌46例(42.59%),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4.07%)、屎肠球菌(9.26%)为主;感染革兰阴性菌43例(39.81%),其中以大肠埃希菌(21.30%)、肺炎克雷伯杆菌(14.81%)为主;感染真菌19例(17.60%),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9.26%)为主。 革兰阳性菌组的胎龄和出生体重显著优于革兰阴性菌组和真菌组,3组患儿在胎龄及出生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组的发病日龄显著大于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且革兰阴性菌组的发病日龄显著大于革兰阳性菌组(P<0.05)。革兰阴性菌组、真菌组的血糖异常比例(34.88%、31.58%)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组(13.04%)(P<0.05);真菌组的白细胞计数异常、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的比例显著低于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且革兰阴性菌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的比例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组(P<0.05);革兰阴性菌组、真菌组的血小板计数降低的比例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组(P<0.05)。
     结论 当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白细胞计数明显异常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上升时,细菌感染的概率较大;当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时,感染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概率较大。且革兰阴性菌组、真菌组的血糖异常比例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组。
    miR-655-3p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赵雷,赵宝建,冉程,陈向红,田从哲*
    2020, 41(4):  426-43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13
    摘要 ( 542 )   HTML   PDF (490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miR-655-3p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的方法,检测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miR-655-3p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对表达水平与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miR-655-3p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样本中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P<0.05);miR-655-3p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在临床分期(P=0.038)、组织分化程度(P=0.036)及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P=0.042)各临床特征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等临床特征组的构成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头颈鳞状细胞癌中miR-655-3p表达降低,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相关,提示其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失活,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头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不同RNA提取及反转录方法对环状RNA聚合酶链反应的影响
    王建星1,聂子元2,董金辉1,贾新菊3*
    2020, 41(4):  431-43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14
    摘要 ( 579 )   HTML   PDF (442KB) ( 2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总RNA提取方法及不同反转录引物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株Hep2细胞环状RAN扩增的影响,进一步为环状RNA鉴定与扩增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
     方法 使用Trizol抽提法和miRNeasy Mini试剂盒提取Hep2细胞中的总RNA;Nanodrop 2000对总RNA进行定量及纯度测定;使用随机引物和通用引物分别对总RNA进步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ep2细胞中环状RNA-circHIPK3及circFLNA的表达。
     结果 Trizol抽提法提取的RNA浓度和RNA总量高于miRNeasy Mini试剂盒提取的RNA总浓度结果(P<0.01),但应用miRNeasy Mini试剂盒提取的RNA纯度要高于Trizol抽提法(P<0.05),应用随机引物反转录,能扩增出circHIPK3和circFLNA,而利用通用引物进行反转录,circHIPK3及circFLNA不能被扩增;另外,利用miRNeasy Mini试剂盒法提取总RNA后所扩增出circHIPK3及circFL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Trizol抽提法(P<0.01)。
     结论 miRNeasy Mini试剂盒提取总RNA纯度更高,更有利于环状RNA的扩增,利用随机引物进行反转录而非通用引物,可顺利扩增出环状RNA。
    超声引导下颈淋巴结穿刺联合血清TSH、SIL-2R水平检测与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王刚1,谢丽娟2,张明菊1
    2020, 41(4):  436-43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15
    摘要 ( 633 )   HTML   PDF (366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淋巴结穿刺联合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 TSH)、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水平检测与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选择甲状腺癌患者120例,根据手术后病理结果分为Ⅰ/Ⅱ期组和Ⅲ/Ⅳ期组以及无转移组和转移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颈淋巴结穿刺检查,并检测血清TSH、SIL-2R水平。
     结果 超声引导下颈淋巴结穿刺检测出106例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5.00%(102/120)。超声引导下颈淋巴结穿刺对于Ⅱ期、Ⅲ期、Ⅳ期的淋巴结转移检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于Ⅰ期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P<0.01)。Ⅲ/Ⅳ期组血清TSH和SIL-2R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组(P<0.01)。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SH和SIL-2R水平与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1)。转移组血清TSH和SIL-2R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对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穿刺、TSH、SIL-2R平行联合检测的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项联合检测。
     结论 Ⅲ/Ⅳ期或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具有更高的血清TSH、SIL-2R水平,并且超声引导下颈淋巴结穿刺与血清TSH、SIL-2R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和敏感度。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CEACAM 5与PCNA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马赛1,安峰1*,刘振丽1,张璇1,刘博2,张慧1
    2020, 41(4):  440-44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16
    摘要 ( 583 )   HTML   PDF (1469KB) ( 2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研究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5(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5,CEACAM 5)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表达与肿瘤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检测55例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的表达情况,3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salivary pleomorphic adenoma,SPA)及30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作为对照;分析CEACAM 5、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结果 MEC组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SPA组和对照组(P<0.01)。病理分级Ⅲ级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病理分级Ⅰ+Ⅱ级,TNM 分期Ⅲ+Ⅳ期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TNM 分期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0.01);不同性别、年龄、部位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和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与PCNA表达阴性者的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表达阳性者(P<0.05)。
     结论 CEACAM 5和PCNA在涎腺MEC组织中异常高表达,能够协同调控肿瘤的增殖,影响肿瘤的生物学活性,最终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
    多普勒超声预测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的价值#br#
    罗兵1,王义成1*,张力维1,任伟利1,焦桂青2,郭华贤3
    2020, 41(4):  445-44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17
    摘要 ( 495 )   HTML   PDF (353KB) ( 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胎儿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U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肾动脉(renal artery,RA)血流阻力指标及比值预测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的价值。
     方法 选取孕周37~41+6周孕妇283例。根据羊水量分为羊水量过少胎儿83例和羊水量正常胎儿200例,羊水量过少胎儿根据胎儿有无窘迫分为窘迫组19例及无窘迫组64例。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获取各组胎儿UA、MCA、RA血流频谱,测量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及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计算RIUA/MCA、PIUA/MCA、RIRA/MCA和PIRA/MCA。记录胎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
     结果 窘迫组UA和RA的PI、RI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窘迫组,MCA的PI、RI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窘迫组,RIUA/MCA、PIUA/MCA、RIRA/MCA及PIRA/MC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窘迫组(P<0.01);对照组和无窘迫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监测胎儿UA、MCA、RA阻力指标及比值可预测羊水过少胎儿窘迫,提示临床及时治疗。
    TFC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高艳飞1,龚志平1,李玲1,徐晓明1,曹宇霏1,桑梅香2*
    2020, 41(4):  449-45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18
    摘要 ( 541 )   HTML   PDF (1347KB) ( 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转录因子CP2(transcriptional factor CP2,TFCP2)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ESCC患者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FCP2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参数ESCC患者TFCP2蛋白的高表达率。多因素Cox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 ESCC组织中的TFCP2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ESCC患者TFCP2蛋白高表达率分别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ESCC患者(P<0.05或P<0.01);不同性别、年龄、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大小ESCC患者的TFCP2蛋白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 曲线分析显示TFCP2蛋白高表达的ESCC患者总生存期显著低于TFCP2蛋白低表达的患者。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FCP2蛋白表达、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是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TFCP2是ESCC的肿瘤相关抗原,其可能成为ESCC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物。
    MPV、PDW和总胆红素对妊娠期糖尿病肾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
    李宗锋,沈薇薇
    2020, 41(4):  454-45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19
    摘要 ( 593 )   HTML   PDF (624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外周血中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值和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等浓度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GDM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将154例GDM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50例,肾功能早期受损组54例,肾功能受损组50例,另收集同期孕周5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MPV、PDW及TBIL水平并加以分析。
     结果 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早期受损组、肾功能受损组MPV、PDW、TBIL、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值高于对照组,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早期受损组、肾功能受损组TBIL值低于对照组,肾功能早期受损组、肾功能受损组肌酐(creatinine,CREA)值高于对照组,肾功能受损组血尿素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早期受损组、肾功能受损组MPV、PDW、CysC值高于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早期受损组、肾功能受损组TBIL值低于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受损组血尿素、CREA值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受损组MPV、PDW、CysC、血尿素、CREA值高于肾功能早期受损组,肾功能受损组TBIL值低于肾功能早期受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PDW值与CysC浓度水平呈正相关(r=0.478、0.393,P<0.05)。TBIL值与CysC浓度水平呈负相关(r=-0.393,P<0.05)。MPV、PDW、CysC是GDM发生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TBIL是保护因素。MPV、PDW、TBIL、CysC可用于诊断早期无明显肾功能损伤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其中以CysC最高,诊断效能最好。
     结论 MPV、PDW、TBIL可作为诊断GDM患者肾功能早期受损敏感、可靠的临床指标,应重视MPV、PDW及TBIL检测。
    氢溴酸樟柳碱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改善微循环疗效及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
    姚青刚,陆锋,张梅,申瑞霞,夏晨
    2020, 41(4):  459-46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20
    摘要 ( 885 )   HTML   PDF (366KB) ( 1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究氢溴酸樟柳碱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改善微循环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PCI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氢溴酸樟柳碱联合丁苯酞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近期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变化、血液流变学改变及治疗安全性。随访6个月,比较2组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血细胞比容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2组SS-QOL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对PCI患者辅以氢溴酸樟柳碱联合丁苯酞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液微循环,同时治疗安全可靠,可获得理想的远期生活质量。
    唑来膦酸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BALP和BG的影响及疗效
    王强1,张志超2*,张慧明2,甄雪飞2,谢继平2
    2020, 41(4):  463-46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21
    摘要 ( 470 )   HTML   PDF (391KB)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splasty,PVP)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OVF)患者血清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isoenzym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的影响及疗效。
     方法 选取老年OVF患者92例,按入组序号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VP治疗,研究组采用唑来膦酸结合PVP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血清BGP、BALP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腰椎BMD和股骨颈BMD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血清BGP、BALP水平明显低于入组时,研究组血清BGP、B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唑来膦酸用于PVP后老年OVF患者能加速骨折愈合,改善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同处理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基质复合效果的影响
    张宁1,秦锡静2,朱玉林1,黄向华3*
    2020, 41(4):  466-47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22
    摘要 ( 328 )   HTML   PDF (1243KB) ( 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处理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小肠黏膜下基质(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复合效果的影响。
     方法 制备MSCs和SIS,将MSCs以不同浓度、不同接种次数与SIS复合,比较复合浓度、复合次数及复合时间对复合效果的影响。SIS用不同预湿方法处理后,将MSCs以2个浓度接种于预湿方法处理后的SIS上,比较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复合效果的影响。
     结果 MSCs以2×106/mL与新法预处理的SIS复合后黏附率最高。MSCs与SIS复合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见SIS黏膜面有较多细胞附着,浆膜面几乎无细胞附着。扫描电镜可见细胞附着在SIS表面,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状,细胞表面可见颗粒状物及微绒毛。
     结论 采用新的预湿方法,MSCs以2×106/mL的浓度与SIS复合1 d后用于移植,复合效果最佳。
    人文护理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br#
    刘玉芳1,高欣1,李玉琢2,牛志坤1,何会娜1,薛娜娜3*
    2020, 41(4):  470-47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23
    摘要 ( 448 )   HTML   PDF (403KB) ( 2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文护理模式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大人文护理干预。每个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整体满意度,从而探究人文护理模式对肿瘤科患者的作用。
     结果 试验组患者整体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表现出差异性。试验组在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均P<0.05),而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活力以及健康变化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文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值得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以期达到普惠患者的目标。
    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sIL-2R、Cyfra21-1、ADAM-9 mRNA对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探讨
    徐涛1,余晓玮2
    2020, 41(4):  473-47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24
    摘要 ( 341 )   HTML   PDF (391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Cyfra21-1)、人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9 mRNA(human 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9 mRNA,ADAM9 mRNA)对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研究。
     方法 经病理、临床表现证实恶性结节46例作为恶性组,良性结节34例为良性组,另选择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比较3组CT指标,检测所有受试者的sIL-2R、Cyfra21-1、ADAM-9 mRNA,并且计算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价值。
     结果 恶性组患者的血容量(blood volume,BV)、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正增强积分(Positive enhancement integral,PEI) 及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 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良性组患者的BV、TTP、PEI及 PS均高于健康组(P<0.05),恶性组患者的BV、PEI、PS均高于良性组(P<0.05),而TTP与良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的sIL-2R、Cyfra21-1均高于健康组和良性组(P<0.05),ADAM-9 mRNA显著高于健康组和良性组(P<0.01),良性组患者的sIL-2R、Cyfra21-1均高于健康组(P<0.05),ADAM-9 mRNA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系列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4.12%、94.34%、85.34%、90.34%、89.34%,结果表明系列联合检的诊断效能高于平行联合检测(P<0.05),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1)。与单独检测相比,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sIL-2R、Cyfra21-1、ADAM-9 mRNA诊断肺孤立性结节,可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应用前景广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研究#br#
    王艳平1,何翔1,张磊2,刘超1*,王燕1,王佳3
    2020, 41(4):  477-48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25
    摘要 ( 459 )   HTML   PDF (362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探讨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的应用及意义。
     方法 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冠心病组,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2组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斑块性质(扁平斑块、软斑块、硬斑块、溃疡斑块)、斑块总积分(Crouse积分法)、斑块总面积高于对照组。
     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IMT、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的软斑块和溃疡斑块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扁平斑块和硬斑块又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会增加,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也会随之增大;属于不稳定性斑块的软斑块和溃疡斑块也明显增多。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与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重要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粥脉粥样硬化情况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现状#br#
    冯明月(综述),闫萍*(审校)
    2020, 41(4):  480-48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26
    摘要 ( 368 )   HTML   PDF (362KB) ( 1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TFields治疗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杨建凯,杨吉鹏(综述),焦保华(审校)
    2020, 41(4):  484-48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27
    摘要 ( 369 )   HTML   PDF (339KB) ( 1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
    岳雄飞1,默峰2(综述),潘宝根2(审校)
    2020, 41(4):  487-49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28
    摘要 ( 305 )   HTML   PDF (410KB) ( 2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膜吸吮线虫病的眼科研究新进展#br#
    赵中芳(综述),杜改萍*(审校)
    2020, 41(4):  490-49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29
    摘要 ( 374 )   HTML   PDF (391KB) ( 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D打印技术在耳鼻咽喉科应用及展望#br#
    孙凯丽(综述),别旭*, 孙秀珍(审校)
    2020, 41(4):  494-496,封三.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0.04.030
    摘要 ( 457 )   HTML   PDF (394KB) ( 1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