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坚持与改变2019
李祎,崔炜*
2020, 41(3): 249-253.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01
摘要
(
808
)
HTML
PDF
(383KB) (
3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前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发生率很高,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有助于改善其远期预后。2019年关于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仍然坚持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最新指南中增加了载脂蛋白B作为新的降脂治疗的目标,对于极高危糖尿病患者设定了更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仍然坚持以他汀类药物为糖尿病患者降脂治疗的核心药物,在他汀类药物治疗欠佳的情况下,可联合应用依折麦布,最新指南也推荐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kexin9型抑制剂作为联合用药。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王海燕1,姜卫星2,田丽1,傅向华3
2020, 41(3): 254-258,26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02
摘要
(
874
)
HTML
PDF
(444KB) (
2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Valsartan, Sac/Val)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合并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入选急性前壁STEMI于PCI术后合并HFrEF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80例)和对照组(n=80例)。PCI术后1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Valsartan,Val),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Sac/Val治疗6个月。比较2组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评估Sac/Val对急性前壁STEMI于PCI术后合并HFrE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结果 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2组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室壁运动积分(wall motion score index, WMSI)均较基线明显改善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显著(P<0.001)。随访结束时,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final systolic volume, LVESV)明显缩小(P<0.05),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明显降低(P<0.05)。
结论 Sac/Val可以改善急性前壁STEMI于PCI术后合并HFrEF患者的室壁运动障碍,提高左心功能,降低6个月内的MACE。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与常规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在多风险因素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的应用
安景辉,陈子英,石凤梧,马千里,李佳阳,刘苏*
2020, 41(3): 259-262,29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03
摘要
(
743
)
HTML
PDF
(404KB) (
3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评价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与常规主动脉瓣膜置换在高风险因素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
方法 选择主动脉瓣狭窄患者8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常规组47例、小切口组18例和TAVI组1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开胸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小切口组采用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TAVI组采用全身麻醉非体外循环下TAVI。比较3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小切口组24 h引流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1)。常规组和小切口组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1);TAVI组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短于常规组和小切口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和小切口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变化值大于常规组和小切口组,住院费用多于常规组和小切口组(P<0.05或P<0.01)。3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AVI手术在治疗高风险因素的患者中较常规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吴学虹,邱朝霞
2020, 41(3): 263-26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04
摘要
(
701
)
HTML
PDF
(404KB) (
1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分析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有关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39例与未感染组41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其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与,并收集感染组患者痰液样本对感染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记录。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较大、有吸烟、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有抗生素或激素滥用、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35%、LVEF 35%~54%、住院时间较长、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表达较高属于导致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吸烟、有糖尿病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有抗生素或激素滥用、LVEF<35%、CRP表达较高属于导致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8株(66.67%);革兰阳性菌11株(26.19%);真菌3株(7.14%)。
结论 危重症心力衰竭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其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占比相对较少,有吸烟、有糖尿病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有抗生素或激素滥用、LVEF<35%、CRP表达较高属于导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对于存在上述因素的患者需格外注意。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效果及对IL-8、hs-CRP、TNF-α水平的影响
姚汉玲1,陈德明2,李青林2*,周宁华1
2020, 41(3): 268-27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05
摘要
(
668
)
HTML
PDF
(373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超敏C反应蛋白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影响。
方法 选取AE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500 mg穿琥宁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治疗前后2组中医症候评分、临床疗效、肺功能以及血清hs-CPR、IL-8和TNF-α水平的差异。
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hs-CPR、IL-8和TNF-α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FEV1/FVC水平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治疗组上升更明显,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咳痰、咳嗽、啰音和喘息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采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AE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降低hs-CPR、IL-8和TNF-α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甲磺酸加贝酯联合CBP治疗SAP的效果及对炎症“瀑布效应”相关因子的影响
张健,刘贤,郭雅丽,李亚强,徐宝宏*
2020, 41(3): 272-275,28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06
摘要
(
823
)
HTML
PDF
(416KB) (
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磺酸加贝酯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效果及其对炎症“瀑布效应”相关因子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SAP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CB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比较2组疗效、临床治疗情况、炎症“瀑布效应”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sTNFR)、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NF-α、sTNFR、NF-κB、IL-6、IL-8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TNF-α、sTNFR、NF-κB、IL-6、IL-8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AP患者在CBP治疗基础上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或可取得更佳症状缓解获益,对炎症“瀑布效应”相关因子的改善更显著,且未显著增加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西格列汀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血清irisin、Nesfatin-1的影响
魏晶1,刘婧星2,黄东帅3,丁维珍4*
2020, 41(3): 276-28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07
摘要
(
1087
)
HTML
PDF
(441KB) (
1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索西格列汀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血清鸢尾素(irisin)和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Nesfatin-1)的影响。
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4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给予伏格列波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格列汀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糖[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胰岛素(asting insulin,FINS)]、血脂[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临床疗效、血清irisin水平和Nesfatin-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2组FBG、HbA1c、2 hPG和HOMA-IR均明显低于入组时,观察组FBG、HbA1c、2 hPG和HOMA-IR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TC、TG和LDL-C水平明显低于入组时,HDL-C水平明显高于入组时,观察组TC、TG和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Nesfatin-1水平明显低于入组时,血清irisin水平明显高于入组时,观察组血清Nesfatin-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ris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皮疹、腹泻、便秘、肠鸣音亢进、恶心呕吐、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脂代谢水平,上调血清irisin水平,降低血清Nesfatin-1浓度,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张亚楠1,孙锋英1, 王月敏1,赵伟进1,张淑丽2
2020, 41(3): 282-286.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08
摘要
(
826
)
HTML
PDF
(416KB) (
2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选择206例T2DM合并C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2 h plasma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内皮功能[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dilation,FMD)、硝酸甘油介导的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itroglycerin-mediated non-dependent vasodilation,NMD)]、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调控因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心血管事件的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HOMA-IR、TNF-α、IL-6、hs-CRP、NF-κB水平更低(P<0.01),FMD、NMD水平更高(P<0.05或P<0.01)。所有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随访期间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降低T2DM合并CHD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不同年龄及体重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影响因素分析
郭哲1,颜红梅2*,付世新1,常薪霞2,王玉沙3
2020, 41(3): 287-290,310.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09
摘要
(
770
)
HTML
PDF
(399KB) (
1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及体重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ing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变化情况,分析代谢参数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糖尿病患者207例及非糖尿病者68例,应用改良MDRD公式计算eGFR,以年龄分组,多重比较分析每组间eGFR差异情况并分析与其他代谢参数相关性,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以40~70岁年龄患者组,以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组,分析各组间差异情况。
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BMI、天冬氨酸转氨酶(glutamin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尿酸(uric acid,UA)、eGFR均是下降的,各年龄组组间eGFR存在差异(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eGFR与BMI、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ALT、AST、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UA呈正相关,与性别、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D,25(OH)D)呈负相关。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BMI、TG、ALT(P<0.001)与eGFR独立正相关;AST、GGT、UA、HbA1c、HCY、25(OH)D(P<0.001)与其独立负相关。相近年龄患者以不同BMI分组,随着BMI增加,eGFR逐渐增高,组间多重比较显示肥胖组与体重正常组组间比较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严重肥胖组与其他各组间eGF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水平及eGFR降低,AST、25(OH)D、UA、HCY为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相近患者,肥胖患者eGFR水平高。
髋部肌锻炼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
史蕾,齐进春*,耿连霞,胡然,徐辉,张永泰
2020, 41(3): 291-29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10
摘要
(
625
)
HTML
PDF
(393KB) (
1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抗阻力髋部肌锻炼对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轻中度SUI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学表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抗阻力髋部肌锻炼,包含髋外展锻炼和髋内收锻炼;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2组均锻炼12周。于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比较2组尿失禁次数评分和1 h尿垫试验漏尿量。
结果 干预12周后,2组尿失禁次数评分均低于干预前,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明显少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尿失禁次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髋部肌锻炼可显著改善SUI患者的尿失禁症状,减少漏尿量,值得临床推广。
置入输尿管支架管早期干预小婴儿重度肾积水的疗效评估
张铁军,贾鹏宇,许鹏
2020, 41(3): 295-297,31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11
摘要
(
790
)
HTML
PDF
(385KB) (
1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输尿管支架管(double J ureteral catheter,简称“DJ”管)置入术后小婴儿重度肾积水相较术前指标变化,探讨此手术方案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于3个月重度肾积水患儿20例,患儿均于膀胱镜下逆行留置输尿管DJ管,分析置入术后对肾积水的治疗效果。
结果 20例患儿中,2例未能成功置入输尿管DJ管改行肾造瘘术,2例术后发生输尿管DJ管梗阻给予置换输尿管DJ管后恢复良好,10例于6个月后拔除输尿管DJ管肾积水再次加重明显给予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8例拔除输尿管DJ管后肾积水明显缓解无再次加重表现观察至今无特殊处理。输尿管DJ管置入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6个月比较,内引流效果良好,肾积水程度明显缓解(P<0.01)。
结论 输尿管DJ管置入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可明显缓解小婴儿重度肾积水程度,术后患儿恢复快,皮肤无破损及外置引流管,护理方便,6个月后拔除输尿管DJ管后患儿有一定概率免于较大手术创伤可能,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研究。
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预后的影响
宋贺1,张金峰1,唐蕊2,左书浩1,苏现辉1
2020, 41(3): 298-30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12
摘要
(
582
)
HTML
PDF
(380KB) (
1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究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行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观察组,接受药物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对照组。于溶栓前、溶栓后即刻、溶栓10 d后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血管再通评分,FIB和HCY水平,格拉斯哥预后(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
结果 2组NIHSS评分、FIB和HCY水平呈降低趋势,血管再通评分、GOS评分呈升高趋势,观察组NIHSS评分、FIB和HCY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血管再通评分、GOS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升血管再通率,降低FIB、HCY水平,有利于改善预后。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组织中p27蛋白表达的关联性分析
殷晓霞,张凡
2020, 41(3): 302-305.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13
摘要
(
694
)
HTML
PDF
(393KB) (
1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胃癌组织细胞周期调节因子p27蛋白表达的关联性,了解H.pylori感染引起胃癌的发病机制。
方法 选取胃癌切除术的胃癌组织标本62例和癌旁组织标本42例。采用14C-尿素酶呼吸试验法检测癌组织标本H.pylori感染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快捷法检测组织中p27蛋白表达水平。分析H.pylori感染与胃癌患者p27表达的关联性。
结果 62例胃癌患者中H.pylori感染者40例(64.52%)。高、中分化胃癌患者p27蛋白表达率高于低分化胃癌患者(P<0.01);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胃癌患者p27蛋白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pylori感染与胃癌癌组织中p27蛋白表达呈负性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是胃癌组织p27蛋白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P<0.01)。p2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
结论 H.pylori感染与胃癌患者p27蛋白表达水平存在关联性,H.pylori感染可能通过降低p27 蛋白表达水平引起胃黏膜癌变,p27蛋白可作为临床诊断胃癌及是否合并H.pylori感染的辅助指标,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疾病后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凝血功能、NSE及PCT水平的影响
崔照领1,李扬2,朱芳3,莫中福1,曹珍珍1,郭春霞4
2020, 41(3): 306-310.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14
摘要
(
763
)
HTML
PDF
(412KB) (
1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对新生儿凝血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的影响。
方法 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HDCP患者分娩的新生儿592例为观察对象,并根据产妇病情严重情况将新生儿分为3组:A组(重度子痫前期,112例)、B组(轻度子痫前期,197例)、C组(HDCP,283例),选取同期未患有HCDP的产妇所分娩的新生儿500例为对照组。于生后2 h检测各组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素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 dimer,D-D)、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NSE及PCT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各指标与HDC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A、B、C及对照组中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T、APTT、D-D、FDP、PCT及NSE水平与HDC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FIB、PLT水平与HDCP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
结论 HDCP易导致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使新生儿血液处于低凝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状态,并增加新生儿脑损伤及感染发生风险。孕妇病情越严重,新生儿越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及脑损伤。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史军然,刘连凤,高虹,薛晋玲,杜杰静
2020, 41(3): 311-31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15
摘要
(
699
)
HTML
PDF
(385KB) (
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电子病历随机排序,抽取患儿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患者中喘憋症状严重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优先给予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于入院时和治疗24,48,72 h时比较2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比较2组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降低幅度较大,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重度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疾病转归,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HFOV叠加CMV联合西地那非、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重度PPHN的效果
杨海娟1,许泽辉1,张梦华2
2020, 41(3): 315-318.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16
摘要
(
796
)
HTML
PDF
(363KB) (
1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叠加常频通气(constant frequency ventilation, CMV)联合西地那非、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重度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重度PPHN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地那非、CMV治疗,研究组给予HFOV叠加CMV联合西地那非,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36 h的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SpO2),治疗相关指标及治疗疗效。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各时点的OI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12,24,36 h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治疗后不同时点的OI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研究组治疗后各时点的SpO2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对照组治疗后36 h的SpO2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吸氧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FOV叠加CMV联合西地那非,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重度PPHN患儿,可有效改善肺氧合功能,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提高治疗疗效。
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中耳炎病原菌临床分布特征和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李梅1,陈正立2*,张文超1,周珊珊1,徐茜茹1,郭映辉1
2020, 41(3): 319-323.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17
摘要
(
656
)
HTML
PDF
(393KB) (
1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分析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中耳炎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分析291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收集中耳分泌物进行培养,应用梅里埃VITEK MS质谱仪鉴定菌株,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 、BD Phoenix 100并结合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
结果 耳脓性分泌物标本共291例,检出细菌211例,阳性率72.5%。其中革兰阳性菌株157株,检出率54.0%,占总阳性的74.4%;最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68株,检出率为23.4%,占总阳性的32.2%;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检出率为21.3%,占总阳性的29.4%。检出革兰阴性杆菌42株,检出率14.4%,占总阳性的19.9%;最常见的是流感嗜血杆菌28株,检出率为9.6%,占总阳性菌株的13.3%。患儿在0~1岁、>1~3岁、>3~6岁、>6岁4个年龄段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1岁阳性检出率最高,在>3~6岁阳性检出率最低。按发生时间,患儿在各个季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四季度检出率最高,第二季度检出率最低。耳分泌物来源的肺炎链球菌68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完全敏感,对红霉素完全耐药。耳分泌物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对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庆大霉素、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完全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青霉素均完全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34例,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4.8%。流感嗜血杆菌检出28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氨曲南和环丙沙星均完全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耐药性最高。
结论 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常用的多种药物对其敏感性较高,临床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取合理的抗菌药物。
输血四项检测中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技术的价值及应用
赵妮,刘欢,郭刚*
2020, 41(3): 324-32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18
摘要
(
873
)
HTML
PDF
(350KB) (
1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技术(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在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抗体输血四项指标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进行输血前四项检查的患者300例。采用CMIA检测患者的血清标本,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结果 CMIA检测血清HBsAg、HIV抗体、TP抗体、HCV抗体的结果与临床病理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00、0.267、0.150,P>0.05)。CMIA检测HBsAg、HIV抗体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皆为100.00%;CMIA检测TP抗体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33%、95.00%、94.91%、93.44%、94.17%;CMIA检测HCV抗体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00%、91.67%、91.93%、94.83%、93.33%。
结论 在输血四项指标检测中,CMIA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表现出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
不同方法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疗效比较
刘雪梅,邱晓峰*
2020, 41(3): 328-33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19
摘要
(
918
)
HTML
PDF
(380KB) (
1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钴铬合金烤瓷嵌体、钴铬合金烤瓷全冠和二氧化锆全瓷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疗效。
方法 选取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98例共120颗,根据临床修复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钴铬合金烤瓷嵌体修复组、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组和二氧化锆全瓷嵌体修复组,各40颗,患牙修复后1年复诊观察修复效果。
结果 钴铬合金烤瓷嵌体修复组在修复体固位稳定性方面明显优于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组(P<0.05)。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组在修复体完整性、继发龋方面明显优于氧化锆全瓷嵌体修复组(P<0.05)。钴铬合金烤瓷嵌体修复组在修复体完整性、边缘密合度、颜色匹配性、继发龋方面明显优于二氧化锆全瓷嵌体修复组(P<0.05)。
结论 钴铬合金烤瓷嵌体和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疗效明显优于二氧化锆全瓷嵌体修复,且钴铬合金烤瓷嵌体修复在固位稳定性方面效果更佳,更适合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修复。
损伤控制手术联合不同液体复苏方式治疗对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NF-κB及血清和肽素水平的影响
王博,马舰,刘雷
2020, 41(3): 331-335.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20
摘要
(
516
)
HTML
PDF
(423KB) (
1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手术联合不同液体复苏方式治疗对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外周血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及血清和肽素、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将采用充分液体复苏联合损伤控制术治疗的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休克患者5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液体复苏联合损伤控制术治疗的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58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复苏前后血清乳酸(blood lactic acid,BLA)、血气碱剩余(base excess,BE)、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NF-κB活性、血清和肽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以及2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
结果 复苏后,2组BLA、Hb、HCT、BE均较复苏前下降,PT和APTT均较复苏前上升,观察组BLA、PT、AP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b、HCT、BE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后观察组NF-κB、和肽素、TNF-α和IL-6均较复苏前轻微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对照组NF-κB、和肽素、TNF-α、IL-6均较复苏前显著升高(P<0.05);复苏后观察组NF-κB、和肽素、TNF-α和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损伤控制术有利于稳定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临床指标,改善凝血状态,下调外周血NF-κB及血清炎症因子、和肽素水平,减轻炎症状态加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及高分辨率CT分析
董春娇,李若旭,邢卫红*
2020, 41(3): 335-33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21
摘要
(
790
)
HTML
PDF
(1167KB) (
2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回顾总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表现,以提高初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并指导其治疗、评估其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确诊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HRCT)表现。
结果 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较轻,根据CT表现将其分为磨玻璃型为25例,间质型13例,实变型2例,肺气囊为主型3例,混合型17例。临床治愈58例,其中磨玻璃影为主型平均治愈时间29 d,间质病变为主型平均治愈时间70 d,混合型平均治愈时间48 d。死亡2例,其中实变型死亡1例,间质型死亡1例。
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HRCT不同影像分型对判断临床预后具有一定意义,弥漫性磨玻璃影、月弓征及肺气囊具有提示性诊断意义,以磨玻璃影为主型PCP预后较好;HRCT可以为艾滋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且能更好地判断疗效。
心理干预在癔症患者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及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董俊婵1,王梅英1,张彦敏2,张亚莉3,张磊1,王力2*
2020, 41(3): 339-34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22
摘要
(
607
)
HTML
PDF
(376KB) (
2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癔症患者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及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择癔症患者178例,按照精神障碍和躯体障碍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各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方法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治疗前后比较HAMD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HAMA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比较2组病前影响因素、留住院情况和治疗效果。
结果 急诊癔症发病率占比最高为家庭内部纠纷,次之是婚姻情感,再就是工作压力。2组在家庭内部纠纷、婚姻情感、工作压力、人际关系、身体不适、环境、意外或者伤害、和其他影响因素中各个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无需留院和住院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住院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心理干预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干预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急诊癔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取得良好的预后,提高转归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子宫内膜癌合并输卵管癌原发性双癌病例分析#br#
张晓欲1,左金玲2,李桂荣3
2020, 41(3): 342-345.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23
摘要
(
595
)
HTML
PDF
(542KB) (
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治疗新进展#br#
马心迪1(综述),马国华2,高明明3*(审校)
2020, 41(3): 346-350.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24
摘要
(
652
)
HTML
PDF
(394KB) (
4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容量评估方法#br#
王园园(综述),柳磊(审校)
2020, 41(3): 350-353.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25
摘要
(
489
)
HTML
PDF
(351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进展#br#
李航(综述),王彤*(审校)
2020, 41(3): 354-358.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26
摘要
(
471
)
HTML
PDF
(411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坏死因子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表达和临床应用前景
褚梦瑶,路月亭(综述),刘铁军*,刘健(审校)
2020, 41(3): 358-36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27
摘要
(
682
)
HTML
PDF
(416KB) (
3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调节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在铁代谢中的研究进展#br#
张亚平1,李姣2(综述),史敏2*(审校)
2020, 41(3): 362-365.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28
摘要
(
596
)
HTML
PDF
(367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艾司西酞普兰的神经保护作用#br#
张君1,敦昌平2(综述),王文婷3,顾平3,4*(审校)
2020, 41(3): 365-36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29
摘要
(
572
)
HTML
PDF
(386KB) (
1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2018年主要评价指标变化趋势分析
杜媛鲲
2020, 41(3): 370-37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3.030
摘要
(
690
)
HTML
PDF
(429KB) (
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分析《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2018年评价指标变化,科学性评价期刊学术水平现状。
方法 基于2013-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的统计数据,对期刊被引用计量指标(主要包括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期刊来源计量指标(主要包括来源文献量、AR论文量、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基金论文比、引用半衰期)及学科分类内期刊计量指标(主要包括综合评价总分、学科影响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7年来各项指标变化趋势。
结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2018年主要评价指标中核心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进步明显,其他各项指标处于平稳状态,说明本刊学科地位不断升高、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
结论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的发展需要广大编委、专家、作者、读者以及编辑部同仁的共同努力,大家唯有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才能使杂志更上一层楼,从而更好地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