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2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1-08-25
    《202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解读
    梁笑楠, 战蓉蓉, 张晓岚
    2021, 42(8):  869-871,92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01
    摘要 ( 579 )   HTML   PDF (396KB) ( 6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0年10月,中华消化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订的《202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该共识意见在2014年共识意见的基础上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进展进行了更新与完善,为医务人员规范诊治胃食管反流病提供了更新、更全面的依据。本文对该共识意见进行解读,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新共识的理解,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水平。

    CM-Dil标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及其在大鼠阴道重建模型中的示踪
    张宁, 秦锡静, 朱玉林, 李珮, 黄向华
    2021, 42(8):  872-875,封三.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02
    摘要 ( 438 )   HTML   PDF (505KB) ( 1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氯甲基苯甲酰胺(chloromethyl-benzamidodialkylcarbocyanine,CM-DiI)标记的效果及其标记后在大鼠阴道重建模型中的示综。
    方法  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大鼠BMSCs。用不同浓度的CM-Dil标记液标记BMSCs,观察不同浓度标记下BMSCs的标记效率和增殖能力。BMSCs与小肠黏膜下基质(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复合后构建大鼠阴道重建模型,观察干细胞在重建阴道的示综。
    结果  CM-DiI标记后各浓度的标记效率都可达98%以上,但荧光强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变强。2.5 μmol/L及5 μmol/L标记后的生长曲线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10 μmol/L及20 μmol/L标记后生长曲线较对照组稍降低。BMSCs移植后主要分布在阴道深层组织中,术后3个月仍可见橙黄色的BMSCs。
    结论  CM-DiI标记对干细胞活性影响小,5 μmol/L可能是最佳的标记浓度,BMSCs移植后3个月仍可见橙黄色的BMSCs,可用于后期进一步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营养风险的评估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王慧, 杨淼, 任慧敏, 赵婷婷, 薛乾隆, 李文卉
    2021, 42(8):  876-88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03
    摘要 ( 508 )   HTML   PDF (604KB) ( 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AECOPD患者86例作为AECOPD组,稳定期COPD患者60例及健康者60例分别作为稳定期COPD组及对照组。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分为0~2分的无营养风险患者和3~7分的有营养风险患者。按照AECOPD患者28 d存活情况评估预后,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预后差异、ROC曲线分析NRS 2002总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  AECOPD组NRS 2002总分、有营养风险比例均高于稳定期COPD组及对照组(P<0.05);经Kaplan-Meier曲线分析,AECOPD组中有营养风险患者的28 d累积存活率低于无营养风险患者(P<0.05);经ROC曲线分析,NRS 2002总分对AECOPD患者的28 d存活情况具有预测价值(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白蛋白、多重耐药、APACHE Ⅱ评分、有营养风险是AE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营养风险与AECOPD患者病情加重及28 d预后有关,针对性地降低营养风险可能有助改善AECOPD的预后。

    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EOS的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程度的关系研究
    刘红红, 邢宁宁, 师丽敏, 李爱军
    2021, 42(8):  881-88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04
    摘要 ( 526 )   HTML   PDF (465KB) ( 1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嗜酸粒细胞(eosinnophil, EOS)的磷脂酰肌醇激酶3/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kinase 3/protein kinase B, 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程度的关系。
    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36例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段于我院的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横截面积百分比(WA%)、支气管管壁厚度与外径比值(T/D),以及诱导痰的细胞分布情况。分析不同痰嗜酸粒细胞水平患者的气道重塑、炎症指标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以及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炎症指标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关系。
    结果  观察组嗜酸粒细胞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嗜酸粒细胞组的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体积浓度、血清总IgE、T/D、WA明显高于低嗜酸粒细胞组(P<0.05)。高嗜酸粒细胞组患者的PI3K、p-Ak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嗜酸粒细胞组(P<0.05)。Pearson分析显示FeNO体积浓度、血清总IgE分别与PI3K、p-Akt具有正相关性(P<0.05)。
    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EOS的PI3K/Akt信号通路处于活化状态,与气道炎症(FeNO、血清IgE)具有正相关性。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滕华, 刘苗苗, 张荣三, 谢剑华, 张洪珍
    2021, 42(8):  886-89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05
    摘要 ( 652 )   HTML   PDF (481KB) ( 2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治疗前以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为基础的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SCLC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血常规结果计算出SII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出SII的最佳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估计SII水平和各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
    结果  SII的最佳截断值为571.5;低SII组临床分期中局限期的比例高于高SII组(P<0.05);低SII组的中位PFS和中位OS均好于高SII组(P<0.001)。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显示,治疗前SII水平是SCLC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
    结论  治疗前高SII水平SCLC患者往往提示预后较差,对于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IPCL分型联合Cyclin D1、PDGFR对食管早期肿瘤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
    钟灿新, 张世豪
    2021, 42(8):  891-89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06
    摘要 ( 1009 )   HTML   PDF (939KB) ( 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ntra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分型联合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R)对食管癌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
    方法  收治经NBI-ME检查的食管浅表型病变患者118例(病变118处),对食管癌组织进行IPCL分型和病理分级,检测食管癌组织Cyclin D1、PDGFR的表达,并于术后随访5年,记录患者生存期。
    结果  食管癌浅表型病变IPLC分型Ⅲ型、Ⅳ型以食管炎、LGIN为主;V1型、V2型、V3A型以早期食管癌为主,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5%(71/83)、80.0%(28/35)、91.0%(71/78)、83.9%(28/40);V3B型、VN型以SM1、SM2及以深食管癌为主,诊断SM2及以深食管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0%(7/10)、92.6%(100/108)、46.7%(7/15)、90.7%(100/103)。早期食管癌、SM1、SM2及以深食管癌患者Cyclin D1、PDGFR表达程度显著高于食管炎、LGIN患者(P<0.01)。强阳性表达Cyclin D1(P=0.036)、PDGFR(P=0.034)的早期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阳性或弱阳性或阴性表达患者。早期食管癌IPCL分型、Cyclin D1及PDGFR的表达均为早期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IPCL分型对于食管早期肿瘤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检测食管癌组织Cyclin D1、PDGFR表达有助于早期食管癌的预后判断,IPCL分型、Cyclin D1及PDGFR的表达均为早期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ACDF与ACCF手术对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杨赛, 巩陈, 周盛源
    2021, 42(8):  896-89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07
    摘要 ( 1104 )   HTML   PDF (370KB) ( 1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效果及对颈椎活动度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对实施手术治疗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CDF组28例、ACCF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 Orthopaedic Assoctiation,JOA)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并对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
    结果  ACCF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AC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ACC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时ACDF、ACCF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时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ACDF、ACCF组患者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时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患者未发生并发症,ACCF组发生声音嘶哑3例、切口感染2例、植骨未融合1例;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CDF与ACCF可显著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两者效果相当,但ACDF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

    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
    吴晓, 刘佳妮, 彭鑫宇, 李晓明, 毛晶晶
    2021, 42(8):  900-903,94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08
    摘要 ( 614 )   HTML   PDF (427KB) ( 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200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记录其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医保类型、婚姻状况、肿瘤分期以及手术方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估临床预测模型的价值。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人均月收入低、未婚/离异/丧偶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而家庭支持程度好、肿瘤分期早则是保护因素。临床预测模型的截断值是-0.475,曲线下面积是0.856(95%CI:0.794~0.919)。
    结论  以年龄、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支持程度和肿瘤分期为预测因子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CRIP1基因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刘阳, 康林, 郑国娜, 赵焕芬
    2021, 42(8):  904-90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09
    摘要 ( 541 )   HTML   PDF (1528KB) ( 1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富含半胱氨酸肠蛋白1(cysteine-rich intestinal protein 1,CRIP1)基因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Oncomine数据库分析CRIP1基因在不同类型癌症研究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在卵巢癌不同病理分型中的表达分布;Kaplan-Meier Plotter工具分析CRIP1基因高表达和低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STRING数据库以及GEPIA数据库分析CRIP1在卵巢癌中的相互作用蛋白。
    结果  CRIP1基因在不同类型肿瘤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结合临床特征发现CRIP1高表达的卵巢癌患者预后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降低,尤其在接受紫杉醇、多西他赛以及拓扑替康化疗药物后可导致较差的总生存期;构建CRIP1相关蛋白网络图,在卵巢癌中CRIP1与STK4、YAP1呈负相关,与LGALS3、ATOX1呈正相关;Go聚类分析发现CRIP1参与机体多种生物学通路。
    结论  CRIP1基因可成为诊治卵巢癌的重要靶点和预后判断的关键指标。


    卵巢癌合并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伟, 郭步庆, 侯豫娜, 王微微, 商安全
    2021, 42(8):  909-91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10
    摘要 ( 468 )   HTML   PDF (495KB) ( 1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卵巢癌合并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卵巢癌患者330例,分析合并阴道炎患者感染率及阴道微生态特征。根据是否合并阴道炎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2组年龄、文化程度、基础疾病、避孕套使用、性生活频率、化疗、自行阴道冲洗、阴道炎史。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影响因素。
    结果  330例卵巢癌患者中合并阴道炎117例(35.45%)。117例患者中感染类型占比前三为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35例(29.91%)、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30例(25.64%)、微生态失调28例(23.93%)。感染组年龄≥50岁、有基础疾病、性生活频率≥2次/周、化疗、自行阴道冲洗、阴道炎史比例高于非感染组,文化程度专科以上、使用避孕套比例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基础疾病、性生活频率≥2次/周、化疗、自行阴道冲洗、阴道炎史是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专科以上、使用避孕套是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  卵巢癌合并阴道炎患者以VVC为主,BV次之。年龄、基础疾病、性生活频率、化疗是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专科以上、使用避孕套是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保护因素。临床应依据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纠正危险因素涉及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生理健康知识及疾病预防知识的普及。

    RMPP患儿血常规、免疫球蛋白、D-D表达及预测塑型性支气管炎发生风险的效能研究
    李欢欢, 王军
    2021, 42(8):  914-919,93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11
    摘要 ( 518 )   HTML   PDF (780KB) ( 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患儿血常规、免疫球蛋白、D-二聚体(D-Dimer,D-D)表达及预测塑型性支气管炎发生风险的效能。
    方法  选取RMPP患儿(RMPP组)12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MPP组)125例。比较2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neutrophils,N%)、淋巴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lymphocytes,L%)、血小板(platelet,PL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前清蛋白(pre-albumin,PAB)]、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M、IgE、IgG]、D-D水平。比较RMPP组是否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血常规、免疫球蛋白、D-D水平。探究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影响因素、各指标与塑型性支气管炎严重程度[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Ⅲ,PRISMⅢ)]的相关性及预测塑型性支气管炎的效能。
    结果  RMPP组WBC、N%、LDH、CRP、IgM、IgE、D-D水平高于MPP组,L%、PLT、PAB水平低于MPP组(P<0.05)。RMPP组中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N%、LDH、CRP、IgM、IgE、D-D水平高于无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L%、PLT、PAB低于无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CRP、IgM、IgE、D-D升高是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分析显示,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N%、CRP、IgM、IgE、D-D与PRISMⅢ评分呈正相关(P<0.05)。绘制N%、CRP、IgM、IgE、D-D预测塑型性支气管炎的ROC曲线,显示各指标联合预测的AUC最高为0.896,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AUC,最佳敏感度为84.21%、特异度为85.85%;N%+CRP预测Ⅰ型塑型性支气管炎的AUC为0.867,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AUC,最佳敏感度为70.00%、特异度为88.89%。
    结论  血常规、免疫球蛋白、D-D在PMPP患儿中的表达明显异常,三者联合检测在预测塑型性支气管炎发生风险方面具有良好作用。

    乌司他丁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脓毒症患儿肠黏膜屏障功能、NGAL、TREM-1水平的影响
    王改 , 王巍伟, 王雅卿, 张倩, 李芳
    2021, 42(8):  920-92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12
    摘要 ( 417 )   HTML   PDF (442KB) ( 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乌司他丁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脓毒症患儿肠黏膜屏障功能、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TREM-1)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82例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乌司他丁组和联合治疗组41例。乌司他丁组采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乌司他丁组基础上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乳酸( lactic acid,LA)水平;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APACHEⅡ)评分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肝素结合蛋白 (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D-乳酸、NGAL、TREM-1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功能指标。观察2组患儿LA值、治疗效果,并计算LCR。
    结果  与乌司他丁组相比,联合治疗组LA、HBP、IL-6、CK-MB、cTnI、CD8+、DAO、IFABP、D-乳酸、NGAL、TREM-1水平、APACHEⅡ评分较低(P<0.05)。与乌司他丁组相比,联合治疗组LCR,PA、RBP、IL-10、CD3+、CD4+、NK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
    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有效改善儿童脓毒症患儿临床症状,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正常,下调NGAL、TREM-1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热性惊厥患儿脑缺氧损伤与血清BDNF、HSP70水平变化的研究
    郝改领, 张中馥, 徐丽娟, 张楠, 李清华, 李权恒
    2021, 42(8):  926-92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13
    摘要 ( 371 )   HTML   PDF (368KB) ( 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脑缺氧损伤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水平变化情况。
    方法  选取热性惊厥患儿7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患儿热性惊厥发作时间分为单纯惊厥组(45例)、惊厥持续状态组(25例);同时选取同期在健康体检儿童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BDNF、HSP70水平、pH值、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二氧化碳总量( total carbon dioxide,TCO2)、血气水平。
    结果  惊厥持续状态组BDNF、HSP70水平高于对照组、单纯惊厥组(P<0.05);对照组与单纯惊厥组对比,两组pH值、PaO2、PaCO2、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持续状态组pH值、PaO2低于对照组和单纯惊厥组(P<0.05),惊厥持续状态组PaCO2、TCO2高于对照组和单纯惊厥组(P<0.05)。
    结论  热性惊厥患儿脑缺氧损伤研究中发现发生惊厥持续状态的患儿脑缺氧损伤与BDNF、HSP70水平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应深入研究。

    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研究
    邵长宝, 王元桥, 马琳娟, 尹浩, 王建星
    2021, 42(8):  930-934,94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14
    摘要 ( 826 )   HTML   PDF (448KB) ( 1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鼻息肉伴支气管哮喘的效果。
    方法  选取于河北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CRS行鼻内镜手术且伴支气管哮喘的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克拉霉素组和联合组各64例。2组患者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urgery,FESS)手术治疗,2组患者在术前均行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克拉霉素组采用克拉霉素治疗,联合组在克拉霉素组的基础上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下气道肺功能、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可溶性CD23(soluble CD23,sCD23)、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及疗效。
    结果  与克拉霉素组相比,联合组湿罗音、哮鸣音、喘息、咳嗽改善时间均缩短(P<0.05)。与克拉霉素组相比,联合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升高(P<0.05)。与克拉霉素组相比,联合组EOS计数、NLR、PLR、sIL-2R、sCD23、IL-4水平降低,ACT评分、IFN-γ水平升高(P<0.05)。与克拉霉素组相比,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23)。
    结论  CRS鼻息肉伴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克拉霉素治疗,临床症状、肺功能显著改善,效果显著。

    超声造影对肝癌诊断及TACE治疗后残癌评价研究
    宣之东, 秦悦, 武娜
    2021, 42(8):  935-93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15
    摘要 ( 489 )   HTML   PDF (377KB) ( 1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超声造影对肝癌的诊断价值以及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的残癌评定价值。
    方法  选取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疑似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和临床诊断确诊。以DSA检查为金标准,观察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分析其术后残癌评价。
    结果  本研究所纳入64例单个病灶和5例无肝癌病灶患者中,常规超声检查中肝癌病灶阳性50例,阴性2例;超声造影阳性61例,阴性5例,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后58例病灶存在残留活性迹象,6例病灶完全失活,其中常规超声检查中肝癌病灶阳性44例,阴性1例;超声造影阳性55例,阴性4例,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超声造影检查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病灶诊断符合率,改善TACE术后残癌检测质量,值得在相关临床诊断和术后评估中推广使用。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郝楠楠, 张晶波, 王鑫, 周海
    2021, 42(8):  93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16
    摘要 ( 476 )   HTML   PDF (420KB) ( 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应激指标和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术后给予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比较2组术后即刻、术后12 h、术后24 h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Ramsay评分;比较2组开放静脉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应激反应[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皮质醇(cortisol,Cor)、肾上腺素(adrenal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 ephrine,NE)]和血浆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
    结果  2组VAS评分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amsay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DA、Cor、E、NE水平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观察组MDA、Cor、E、NE水平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NF-α、IL-2、IL-6、IL-10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观察组TNF-α、IL-2、IL-6、IL-10水平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可缓解过度应激反应,获取满意镇静、镇痛效果。

    石家庄市大学生对HPV认知状况及疫苗接种意愿调查
    李欣怡, 许亚萌, 宋雨, 孙宇程, 杨朝辉, 刘文宣
    2021, 42(8):  944-94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17
    摘要 ( 685 )   HTML   PDF (424KB) ( 3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不同模型对不同知识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石家庄市大学生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的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向石家庄市大学生HPV疫苗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石家庄市11所大学的大学生开展有关人口学、HPV及宫颈癌认知、性行为、HPV疫苗的认知和接种意愿的问卷调查,共收回1 622份有效问卷。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接种意愿的大学生在基本信息、性行为和感染自觉性上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接种意愿的大学生对HPV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接种的因素。
    结果  45.62%(740/1 622)的大学生表示愿意接种HPV疫苗,而54.38%(882/1 622)表示不愿意接种HPV疫苗。愿意接种组和不愿意接种组的学生的HPV相关问题总得分分别为6.000(8.000)和1.000(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将总得分划分为HPV及宫颈癌相关知识得分和HPV疫苗相关知识得分2个维度及多个小维度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HPV相关知识得分均与接种意愿有统计学关联(P<0.001),分数越高,接种意愿也会随之增高;模型1、2、3在均衡生活费、性别、籍贯等因素后,OR值下降,模型4 加入性行为和感染风险自觉性后,相较于模型3 ,OR值上升。
    结论  石家庄市大学生HPV疫苗接种的接受率低于全国水平,HPV疫苗接种率与相关知识有关,提高大学生HPV相关知识水平,会增加其对疫苗的接受率,故相关部门需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他汀类药物剂量及缺血性卒中复发关系的研究
    黄建, 江钟立, 沈璐
    2021, 42(8):  950-95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18
    摘要 ( 328 )   HTML   PDF (405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and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sdLDL)水平与他汀类药物剂量及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关系。
    方法  以缺血性卒中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使用2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使用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时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sdLDL]水平,对比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面积、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IHSS)、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
    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时TC、TG、LDL、sd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IMT、斑块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瑞舒伐他汀剂量加倍后治疗缺血性卒中疗效较好,能明显调节sdLDL等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易损斑块、神经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并降低复发率,但临床需要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

    评价ERCP下单纯球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憩室旁乳头中等大小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陈圣雄, 范春艳, 李硕, 刘建华, 王文斌
    2021, 42(8):  956-95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19
    摘要 ( 465 )   HTML   PDF (385KB) ( 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微创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下单纯柱状球囊扩张取石治疗十二指肠憩室旁乳头中等大小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十二指肠憩室旁乳头中等大小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的患者185例,分为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组(简称乳头切开组,n=90)和十二指肠乳头单纯球囊扩张治疗组(简称乳头扩张组,n=95),比较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一次取石成功率、术中碎石网篮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临床指标。
    结果  乳头切开组的手术操作时间(55.21±9.51) min、碎石网篮使用率(46.67%),乳头扩张组的手术操作时间(48.16±7.09) min、碎石网篮使用率(3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切开组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92.22%)、并发症发生率(21.11%)、术后住院时间(4.11±1.05) d,乳头扩张组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96.84%)、并发症发生率(22.11%)、术后住院时间(4.00±0.88)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十二指肠憩室旁乳头中等大小胆总管结石,行ERCP下单纯柱状球囊扩张取石安全有效,操作更为简单,术者更易掌握。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情况下,能够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碎石网篮使用率,一定程度上减少治疗费用。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诊疗体会
    孙岩, 吴学君, 张十一, 孔祥骞
    2021, 42(8):  959-96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20
    摘要 ( 307 )   HTML   PDF (1183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诊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感染性腹主动脉瘤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伴有临床症状,以发热和腹痛为主,13例术前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其中沙门菌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链球菌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3例术后确诊。6例采用腔内修复术,3例行腋-双股动脉旁路术+感染性动脉瘤切除并清创术,7例行感染性动脉瘤切除术+分叉型人工血管原位移植术。
    结果  本研究16例患者均一期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腔内修复术平均手术时间1.5 h,术中出血平均150 mL。术后失访1例;术后两个月死于呕血1例;术后1个月感染复发1例,入院行腋-双股动脉旁路术+感染性动脉瘤切除移植物取出并清创术;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发热腹痛症状1例,入院行感染性动脉瘤切除术+分叉型人工血管原位移植术,随访18个月2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显示支架周围无感染征象。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5 h,术中出血平均1 500 mL。死亡3例,腋股旁路人工血管闭塞2例。
    结论  个体化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治疗成功的关键。抗生素治疗应贯穿全程;腔内修复术选择应慎重,其可作为开放手术的桥梁;原位移植较解剖外途径具有更好的整体效果;血管蒂大网膜包裹移植物可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高通量测序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赵斯钰, 吴言, 郑妍妍, 高兰, 贾珊珊
    2021, 42(8):  963-966.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21
    摘要 ( 546 )   HTML   PDF (379KB) ( 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高通量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8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脑脊液病原体培养结果,将81例患儿分为A组(病毒性脑炎,20例)、B组(结核性脑膜炎,28例)、C组(化脓性脑膜炎,24例)及D组(隐球菌性脑膜炎,9例)。所有患儿均接受NGS检测,计算并比较NGS诊断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结果  NGS检测结果显示其诊断病毒性脑炎的敏感度为60.00%,特异度为.62.30%,准确度为61.73%,阳性预测值为34.29%,阴性预测值为82.61%。NGS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60.71%,特异度56.60%,准确度58.02%,阳性预测值为42.50%,阴性预测值为73.17%。NGS判断化脓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70.83%,特异度为87.72%,准确度82.72%,阳性预测值为70.83%,阴性预测值为87.72%。NGS判断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90.28%,准确度90.12%,阳性预测值为53.33%,阴性预测值为98.48%。NGS诊断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及隐球菌性脑炎的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GS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特异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其诊断病毒性脑炎和结核性脑炎的价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GS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于化脓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脑膜炎,NGS诊断价值较高。

    病理学线上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李明阳, 刘一雄, 范林妮
    2021, 42(8):  966-96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22
    摘要 ( 326 )   HTML   PDF (1114KB) ( 1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US及其相关技术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马翠华, 杜会卿(综述), 孟宪梅, 李熳(审校)
    2021, 42(8):  970-97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23
    摘要 ( 374 )   HTML   PDF (346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被认为是胃肠道间质瘤术前辅助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其诊断准确率容易受到内镜医师操作经验及其肉眼分辨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EUS检查过程中所存在的上述局限性,在EU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关技术被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并得到广泛好评。EUS相关技术可以为内镜医师提供更多信息,能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准确率。故本文主要对EUS特点及其相关技术(图像分析、超声内镜-弹性成像、造影增强-超声内镜、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心外膜脂肪组织介导心脏病理生理改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战吟戈, 苌亚(综述), 刘达, 刘刚(审校)
    2021, 42(8):  974-97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24
    摘要 ( 438 )   HTML   PDF (403KB) ( 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在解剖学上与心肌组织及冠状动脉临近,并显著与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显著相关。在生理情况下,EAT对于心脏具有生化、机械及能量代谢性保护作用。在病理情况下,EAT释放多种活性因子通过旁分泌及内分泌途径发挥作用,在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EAT可通过激活心肌组织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自噬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诱导心肌发生结构性重构和电生理重构,从而导致心肌组织形成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基质。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EAT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相关研究,总结EAT介导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评价EAT作为一种客观影像学指标在评估心血管疾病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长链非编码RNA,微小RNA和环状RNA在宫颈癌中的作用
    邵学成(综述), 刘国艳(审校)
    2021, 42(8):  980-98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25
    摘要 ( 385 )   HTML   PDF (411KB) ( 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是一个多因素、多通路的病理过程,除了高危乳头瘤病毒感染外,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通常不参与蛋白质合成,但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环状 RNA(circular RNA,circRNA)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生长、恶性转化、细胞迁移和侵袭,与宫颈癌的进展、侵袭有关,对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并已成为宫颈癌诊断和预后新的生物标志。本文总结了lncRNA、miRNA和circRNA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AGEs及RAGE在糖尿病牙槽骨改建中的研究
    陈斯颖, 贾玮琦(综述), 刘春艳(审校)
    2021, 42(8):  985-98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26
    摘要 ( 339 )   HTML   PDF (398KB) ( 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患者体内常出现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积累现象,进而影响口腔骨代谢及口腔牙周健康。许多研究显示,AGEs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相互作用会对炎症因子的调控和骨细胞代谢机制产生影响,致使牙槽骨改建过程出现异常。在糖尿病病程中,AGEs/RAGE对部分参与骨代谢的炎症因子的调节产生重要作用。对于成骨细胞,AGEs及RAGE产生抑制作用并影响其增殖。笔者旨在对AGEs及RAGE在糖尿病牙槽骨改建中的影响及原理作一综述。

    3D打印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康兴, 马正慧(综述), 周欢娣, 薛晓英(审校)
    2021, 42(8):  989-99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8.027
    摘要 ( 751 )   HTML   PDF (371KB) ( 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的2D细胞培养和临床动物模型已经应用于人类疾病细胞机制的研究中。然而3D细胞培养技术在细胞培养的研究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3D打印技术是以计算机三维模型为图纸,装配“生物墨水”,制造出人体器官和医学模型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进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精确定位。本综述重点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临床应用上的进展,用3D打印技术来制造体外器官组织、肿瘤模型,以研究疾病进展与优化药物筛选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