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1-10-25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张明, 齐进春
    2021, 42(10):  1117-1122,115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01
    摘要 ( 612 )   HTML   PDF (473KB) ( 7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2位。我国的发病率虽低于欧美国家,但是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患者居多。因此,对我国高危人群进行前列腺癌地筛查以及规范性地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进步,尤其是新一代技术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快速发展,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更加丰富,已进入了精准/个体化治疗时代,同时更加注重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患者的参与。本文结合了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EAU)、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AUA)等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新版中国泌尿外科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进行解读,以期对临床上前列腺癌的诊治有所帮助。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张杨春, 符金娟, 蔡琳
    2021, 42(10):  1123-112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02
    摘要 ( 869 )   HTML   PDF (386KB) ( 1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效果,使其更好改善预后。
    方法 纳入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力衰竭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86例,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贝那普利)和观察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每组43例。比较2组术后3个月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血清学炎症因子变化[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6 min步行实验、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及转归等。
    结果 治疗后,2组LVESV、LVEDD低于治疗前,LVEF、SV高于治疗前,观察组LVESV、LVEDD低于对照组,LVEF、S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s-CRP、IL-6、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hs-CRP、IL-6、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低血压、高钾血症、肾功能不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再发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心源性猝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实验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左心室心功能、左心室重塑,增强其活动耐量,降低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但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血浆中竞争内源性RNA网络构建及分析
    张微, 洪波, 柳安, 袁梦雅, 王静华, 王涛
    2021, 42(10):  1128-1132,114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03
    摘要 ( 303 )   HTML   PDF (2351KB) ( 1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轻度认知功能损害阶段(amentia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血浆中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功能失调与AD的病理生理相关性,并探讨潜在的AD生物标志物和发病机制。
    方法 纳入金标准诊断的aMCI受试者5例和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5例,应用微阵列技术分析aMCI和NC血浆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的表达谱,应用R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miRNA、mRNA,通过PicTar 2005、TargetScan 5.1和miRanda v5数据库对差异表达的RNA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以上调lncRNA为中心的竞争内源性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网络,并对其中相关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在外周血浆中总共筛选出lncRNA 287个、miRNA 46个和mRNA 208个在aMCI和NC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lncRNA3个、 miRNA5个和mRNA7个参与构建了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ceRNA调控网络。GO和KEGG结果显示差异表达mRNAs主要在RNA代谢过程、细胞质应激颗粒、转录调控因子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单纯疱疹感染通路、催产素信号通路和叶酸合成通路上显著聚集。
    结论 不同的ncRNA参与AD的发病机制,构建的ceRNA网络有助于增进对AD发病分子生物学机制的认识,ncRNAs可能成为AD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干预的新靶点。

    FEER、NEU%、IL-6、RBC-C3bR在脑梗死继发Ⅲ、Ⅳ度褥疮感染患者中表达及与预测创面愈合的价值研究
    鲍利改, 董谦
    2021, 42(10):  1133-113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04
    摘要 ( 451 )   HTML   PDF (580KB) ( 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免疫黏附促进因子(forming enhancement rosetterate,FEER)、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NEU%)、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rythrocyte C3b receptor wreath rate,RBC-C3bR)在脑梗死继发Ⅲ、Ⅳ度褥疮感染患者中表达及对创面愈合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43例脑梗死继发Ⅲ度褥疮感染者(Ⅲ度组)、43例脑梗死继发Ⅳ度褥疮感染者(Ⅳ度组)及43例正常人群(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FEER、NEU%、IL-6、RBC-C3bR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FEER、NEU%、IL-6、RBC-C3bR与褥疮分度的关系,比较创面愈合与未愈合者治疗前、治疗10 d和20 d FEER、NEU%、IL-6、RBC-C3bR水平及褥疮愈合计分量表(pressure ulcer scale for healing,PUSH)评分,采用Pearson分析FEER、NEU%、IL-6、RBC-C3bR与PUSH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各指标预测创面愈合的价值。
    结果 FEER、RBC-C3bR:Ⅳ度组<Ⅲ度组<对照组,NEU%、IL-6:Ⅳ度组>Ⅲ度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ER、RBC-C3bR与褥疮分度呈负相关,NEU%、IL-6与褥疮分度呈正相关(P<0.05);治疗10 d后创面愈合者FEER、RBC-C3bR呈升高趋势,NEU%、IL-6呈降低趋势,且治疗20 d各指标与治疗10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创面未愈合者治疗10 d FEER、RBC-C3bR高于治疗前,NEU%、IL-6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20 d各指标与治疗10 d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者治疗10 d、20 d FEER、RBC-C3bR高于未愈合者,NEU%、IL-6低于未愈合者(P<0.05);治疗10 d与20 d FEER、RBC-C3bR与PUSH评分呈负相关,NEU%、IL-6与PUSH评分呈正相关(P<0.05),治疗10 d的相关性强于治疗20 d;预测创面愈合的AUC:IL-6(0.823)>NEU%(0.819)>FEER(0.714)>RBC-C3bR(0.709),各指标联合为0.896(P<0.05)。
    结论 脑梗死继发Ⅲ、Ⅳ度褥疮感染患者治疗前FEER、RBC-C3bR表达显著降低,NEU%、IL-6表达显著升高,治疗后FEER、RBC-C3bR升高及NEU%、IL-6降低可预示创面趋于愈合,检测治疗后10 d各指标水平有望成为预测创面愈合的生物标志物。

    miR-145、ABCD2评分联合动脉超声对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评估价值分析
    余兰, 藏汉青, 伟乃莲
    2021, 42(10):  1139-114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05
    摘要 ( 519 )   HTML   PDF (403KB) ( 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微小RNA-145(microrna-145,miR-145)、ABCD2评分(age blood pressure,clinicalfeatures,durationofsymptoms,diabetes)联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评估价值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TIA患者132例,按照有无近进展为脑梗死分为TIA未进展为脑梗死组和TIA进展为脑梗死组,TIA未进展为脑梗死组患者76例,TIA进展为脑梗死组患者56例。2组患者均使用miR-145、ABCD2评分、miR-145+ABCD2+动脉超声检测。对比2组患者ABCD2评分;使用PT-PCR检测miR-145,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比较;对比观察3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漏诊、误诊率以及诊断效能。
    结果 与TIA未进展为脑梗死组相比,TIA进展为脑梗死组患者ABCD2评分上升,miR-145表达下降(P<0.05);FIB、LDL-C水平下降,hs-CRP水平上升(P<0.05);与miR-145检测和ABCD2评分检测,miR-145+ABCD2评分+动脉超声检测对TIA进展脑梗死的检出率有所上升(P<0.05);与检测miR-145和ABCD2评分相比,miR-145+ABCD2评分+动脉超声检测手段误诊率和漏诊率有所下降(P<0.05);与检测miR-145和ABCD2评分检测相比,miR-145+ABCD2评分+动脉超声检测手段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有所上升(P<0.05)。
    结论 使用miR-145、ABCD2评分联合动脉超声对TIA发作后进展为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敏感度,对TIA发作后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危重症患者持续肾脏替代疗法中的临床应用
    焦清海, 郑丽环, 张雪梅, 王征, 杜菲, 陈亮
    2021, 42(10):  1144-114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06
    摘要 ( 483 )   HTML   PDF (485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中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CVVH治疗的668例危重患者的资料,据抗凝方式分为RCA组和普通肝素抗凝组,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APACHEⅡ)评分、持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原因、滤器寿命、血液滤过中止的原因、并发症。
    结果 RCA组滤器寿命长于普通肝素组(P<0.001)。滤器寿命<24 h者所占比例,肝素抗凝组高于枸橼酸抗凝组,滤器寿命≥48 h者所占比例,肝素抗凝组低于枸橼酸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器寿命在24~48 h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血滤中断的原因,枸橼酸抗凝组过滤器凝血比例低于肝素抗凝组,达到治疗目的结束治疗下机比例高于肝素组,橼酸抗凝组治疗超过72 h需要更换滤器比例高于肝素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凝均无严重出血事件。治疗后,两组血清总Ca2+、动脉血pH 、游离Ca2+、Na+ 、HCO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肝素抗凝相比较,危重症患者行CVVH时使用RCA,可明显延长滤器寿命,减少耗材的应用,无明显代谢并发症及出血风险,有望成为ICU患者CVVH治疗的一线抗凝方式。

    乌司他丁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刘家燕, 王鑫, 李康然, 孔祥玉, 秦莉, 曹志娇
    2021, 42(10):  1149-115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07
    摘要 ( 511 )   HTML   PDF (457KB) ( 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研究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还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14 d的临床指标,并留取7 d、14 d血液标本,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IL-8、TNF-α、MMP-9的含量,采用清淀粉样蛋白P(serum amyloid P,SAP)酶标法检测外周血CD3+、CD4+、CD8+的水平以及CD4+/CD8+的比值。
    结果 治疗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生率、存活率、ICU住院时间、死亡患者存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中IL-8、TNF-α、MMP-9含量和CD8+显著降低,CD3+、CD4+、CD4+/CD8+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提高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且效果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和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有关。

    ERAS理念下的围术期系统化管理对颅内脑膜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杨会婷, 赵彬芳, 王樑, 曹娅妮
    2021, 42(10):  1155-116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08
    摘要 ( 385 )   HTML   PDF (449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的围术期系统化管理对颅内脑膜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颅内脑膜瘤患者1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ERAS理念下的围术期系统化管理。统计2组术后恢复情况(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近期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前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ost-traum atic stressdisorder self-rating scale,PTSD-S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MCMQ)。
    结果 观察组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TSD-SS量表5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ERAS理念下的围术期系统化管理应用于颅内脑膜瘤患者,可促进术后恢复,减轻创伤后应激障碍,改善患者应对方式及预后,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不同真皮替代材料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糖尿病患者肌腱外露创面的效果
    牛大伟, 郭鹏飞, 韩志新
    2021, 42(10):  1161-116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09
    摘要 ( 541 )   HTML   PDF (426KB) ( 2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真皮替代材料联合负压引流技术修复糖尿病患者肌腱外露创面的效果。
    方法 收集在安阳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治疗肌腱外露糖尿病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为ADM组,以及同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应用人工真皮(artificial dermis,AD)治疗糖尿病肌腱外露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为AD组。创面清创后用AD或ADM覆盖外露肌腱,二期行自体刃厚皮移植,配合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观察两组的植皮次数、移植间隔时间、植皮后7 d皮片成活情况、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个月时术区再发破溃情况。
    结果 两组植皮次数、皮片成活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M组平均移植间隔时间则少于AD组,平均住院费用高于AD组(P<0.05)。
    结论 真皮替代材料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为修复糖尿病肌腱外露创面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ADM和AD各有优劣,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双层人工真皮移植在关节深度烧伤创面的早期修复效果
    何静, 徐刚, 姜海, 刘宇, 刘冬梅
    2021, 42(10):  1166-117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10
    摘要 ( 872 )   HTML   PDF (1259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双层人工真皮早期应用于关节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40例伴关节部位深度烧伤的特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关节深度烧伤创面于受伤后3~5 d行切/削痂术后植入Lando双层人工真皮覆盖创面,待真皮血管化良好后去除硅胶层,植入自体刃厚皮片。对照组关节部位深度烧伤创面于伤后3~5 d行切/削痂术后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术。记录两组自体刃厚皮植入后7 d皮片成活率、21 d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后指导康复性训练,统计关节部位水泡、疼痛、瘙痒发生率,随访并评估关节部位瘢痕增生及烧伤后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植皮术后7 d换药时,观察组皮片成活率高于对照组,术后21 d,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水泡、疼痛、瘙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根据温哥华瘢痕量表量表评分,观察组瘢痕增生情况好于对照组,根据BSHS-B评分,观察组烧伤后生活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层人工真皮早期移植修复关节部位深度烧伤创面,植皮成活率高,创面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关节部位瘢痕增生不明显,烧伤患者生活质量高。

    LTH术结合圆韧带悬吊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并发PFD的预防效果分析
    修晨, 李娟, 王卓, 牛翠丽, 陈晓琳, 刘杏巧
    2021, 42(10):  1171-1174,118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11
    摘要 ( 476 )   HTML   PDF (426KB) ( 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LTH)结合圆韧带悬吊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并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LTH治疗,其中观察组联合圆韧带悬吊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FD的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FD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并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术后并发PFD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共有38例患者发生PFD,其中观察组尿频尿急、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排气时间、PFIQ-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2.208,95%CI:1.457~3.345)、孕产次(OR=1.592,95%CI:1.059~2.393)、子宫肌瘤直径(OR=2.545,95%CI:1.076 ~6.016)以及年龄(OR=2.358,95%CI:1.275~4.364)是术后发生PFD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糖尿病、孕产次、子宫肌瘤直径以及年龄型是子宫肌瘤患者LTH术后发生PFD的危险因素,LTH术结合圆韧带悬吊术可降低术后PFD发生风险。

    新一代肿瘤标志物循环肿瘤细胞分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张俊华, 袁高亮, 纪丽伟
    2021, 42(10):  1175-117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12
    摘要 ( 658 )   HTML   PDF (576KB) ( 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各亚型和循环肿瘤微栓(circulating tumor microemboli,CTM)的分布情况,分析CTC/CTM与肿瘤标志物SCC-Ag、CA125、CA199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32例初治宫颈癌患者的肘静脉血,采用差相富集-肿瘤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TC/CTM,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SCC-Ag、CA125、CA199的表达水平。并分析CTC/CTM与病理特征关系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
    结果 32例初治宫颈癌患者中,CTC阳性29例(阳性率为90.6%),CTM阳性9例(阳性率为28.1%)。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宫颈癌患者CT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宫颈癌患者CT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阳性28例(阳性率为87.5%),CA199阳性28例(阳性率为87.5%),SCC-Ag阳性24例(阳性率为75.0%)。CTC、CTM与血清CA125、CA199和SCC-Ag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
    结论 CTC/CTM监测可作为宫颈癌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联合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的临床效果
    郑芳, 卞相丽, 李妙晨, 吴志敏
    2021, 42(10):  1180-118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13
    摘要 ( 533 )   HTML   PDF (417KB) ( 1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总结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联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收治的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85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对照组42例)与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联合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观察组43例),评价2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分析2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尘螨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specific immunoglobulin,SIg)G4、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2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儿均存在轻微程度的咽喉疼痛,其中观察组4例(9.30%)、对照组3例(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0.717)。
    结论 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行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联合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对患儿气道炎症、免疫失衡等哮喘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重庆市荣昌区噪声作业工人健康体检听力监测结果分析
    李海涛, 王卫红, 陈姝瑾, 赵小燕
    2021, 42(10):  1185-118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14
    摘要 ( 432 )   HTML   PDF (349KB) ( 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重庆市荣昌区噪声作业工人健康体检听力监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进行听力监测的噪声作业工人1 339例进行研究。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纯音听阈检查,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等可能影响听力的因素,分析重庆市荣昌区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1 339例噪声作业工人出现听力损失583例(43.54%)。听力损失组和无听力损失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噪声作业工龄、文化程度、佩戴防护耳塞情况、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51~60岁、BMI≥25、噪声作业工龄21~30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无佩戴防护耳塞及有饮酒史为重庆市荣昌区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重庆市荣昌区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突出,性别、年龄、BMI、噪声作业功率、文化程度、佩戴防护耳塞、饮酒史是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干预上述因素可以保护噪声作业工人听力。

    阿达帕林凝胶辅助超分子水杨酸、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轻中度痤疮患者的效果观察
    刘晓莉
    2021, 42(10):  1189-1193,120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15
    摘要 ( 788 )   HTML   PDF (451KB) ( 2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阿达帕林凝胶辅助超分子水杨酸、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轻中度痤疮患者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美容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轻中度痤疮患者12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41例。对照A组采取超分子水杨酸、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对照B组采取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达帕林凝胶辅助超分子水杨酸、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皮损情况、皮肤屏障功能指标[皮肤经皮水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角质层含水量、pH值]、美容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斑持续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结痂时间、痂皮完全脱落时间短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对照A组短于对照B组(P<0.05)。治疗4周后,3组丘疹、粉刺、脓包、结节囊肿数目少于治疗前,观察组少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对照A组少于对照B组(P<0.05);3组TEWL、角质层含水量、pH值优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对照A组优于对照B组(P<0.05)。观察组美容满意度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达帕林凝胶辅助超分子水杨酸、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轻中度痤疮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且具有安全性。

    超声引导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
    夏雪, 薛梅, 杨春燕, 马将, 么学靖
    2021, 42(10):  1194-119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16
    摘要 ( 537 )   HTML   PDF (372KB) ( 1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A,BTX-A)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效果。
    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行超声引导肌肉注射BTX-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痉挛指数、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主动关节活动度、剪切模量、肌纤维厚度、肌纤维长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超声引导肌肉注射BTX-A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上肢痉挛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非增强、自由呼吸、3D-TFE-WH序列冠状动脉成像与CTA的对比研究
    李敏, 秦洪涛, 杨丽, 王琦, 段梦婷, 王向明
    2021, 42(10):  1198-120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17
    摘要 ( 612 )   HTML   PDF (856KB) ( 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非增强、自由呼吸、3D-TFE-WH序列对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质量及管腔狭窄的显示能力。
    方法 招募10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于同日依次接受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和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分段评价MRA检查及CTA检查图像质量,并以冠状动脉CTA作为标准,评价冠状动脉MRA显示管腔狭窄的能力。
    结果 10例志愿者冠状动脉血管共90段,冠状动脉MRA检查血管满足诊断要求83段(92.2%),CTA检查血管满足诊断要求90段(100.0%)。2种检查方法显示近中段血管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检查左前降支远段、左回旋支远段、右冠状动脉远段图像质量评分低于CTA检查(P<0.05)。MRA显示管腔狭窄6段,轻微狭窄2段,轻度狭窄4段。CTA显示管腔狭窄8段,轻微狭窄6段,轻度狭窄2段。以CTA检查为标准,MRA检查高估狭窄4段,低估狭窄5段。有2段CTA检查显示轻微狭窄MRA不能评价。2种检查方法显示管腔狭窄能力的一致性为中等(Kappa值=0.656)。
    结论 非增强、自由呼吸、3D-TFE-WH序列对冠状动脉近中段图像质量及轻度以上管腔狭窄的显示能力与CTA相仿。此技术可作为造影剂禁忌人群进行冠状动脉疾病筛查的手段。

    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唐延伟
    2021, 42(10):  1203-1209.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18
    摘要 ( 635 )   HTML   PDF (606KB) ( 1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压力性损伤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前瞻性选取行妇科截石位术患者613例,根据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统计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与分期分布情况。比较2组年龄、体重指数、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前焦虑、手术时间、漏尿、术中低体温、压力性损伤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术中出汗、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肝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分析Braden评分、Waterlow量表评分对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的预测价值。
    结果 613例行妇科截石位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7.99%(49/613),发生部位从高到低依次为骶尾部(42.86%)、坐骨(18.37%)、支腿架接触部位(14.29%)、肩胛(10.20%)、头后部(8.16%)、约束带(6.12%);压力性损伤分期以Ⅲ期(32.65%)最常见;骶尾部、坐骨部位Ⅲ期和Ⅳ期压力性损伤较常见。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年龄、体重指数、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前焦虑、手术时间、漏尿、术中低体温、压力性损伤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术中出汗、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肝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高脂血症、心脏病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偏瘦、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2 h、术中低体温、有压力性损伤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术中出汗、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肝病是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发生组术前Braden评分低于未发生组,Waterlow量表评分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den评分预测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的敏感度为63.27%,特异度为86.70%;Waterlow量表评分预测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敏感度为57.14%,特异度为88.30%;Braden评分+Waterlow量表评分预测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的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3.09%;Braden评分+Waterlow量表评分预测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的AUC大于单一Braden评分、Waterlow量表评分(P<0.05)。
    结论 妇科截石位术存在不同程度压力性损伤风险,年龄>70岁、偏瘦、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2 h、漏尿、术中低体温、有压力性损伤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术中出汗、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肝病是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Braden评分、Waterlow量表能有效预测压力性损伤风险,建议针对以上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事件发生率。

    宫颈癌术后保护骨髓调强放疗的剂量学优势
    田磊, 薛晓英, 王艳强, 肖志清, 盖晓惠
    2021, 42(10):  1210-1214.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19
    摘要 ( 483 )   HTML   PDF (1300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分析保护骨髓调强放疗(bone marrow sparing-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BMS-IMRT)与普通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的剂量学参数,为BMS-IMRT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方法 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纳入研究,针对每例患者分别制作BMS-IMRT与IMRT两种计划,收集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与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的相关剂量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BMS-IMRT计划PTV的平均Dmax与Dmean均高于IMRT计划,且HI劣于IMRT计划(P<0.05),BMS-IMRT计划中平均的骨髓V10、V20、V30、V40均低于IMRT计划,股骨头Dmax低于IMRT计划(P<0.05),两种计划中直肠、膀胱的受照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宫颈癌术后患者,BMS-IMRT相较于普通IMRT在保证治疗靶区覆盖的同时可降低骨髓的受照剂量,并不增加直肠与膀胱的受照剂量,理论上可降低血液学毒性的发生。

    手术方式和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时间的选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国洲, 廖振南, 利文倩, 吴亮, 周传凯
    2021, 42(10):  1215-1220.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20
    摘要 ( 349 )   HTML   PDF (435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和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时间的选择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150例HICH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行大骨瓣开颅术的对照组30例,以及行小骨窗微创手术的研究组120例,随后根据手术时间的不同将研究组分为超早期A组、超早期B组、早期组、延期组各30例。比较两种术式、不同手术时机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HICH的临床效果及预后。
    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且血肿清除率较对照组好(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GOS)评分优良率,以及术后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 Brief,WHOQOL-BREF)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级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同手术时机对比显示:早期组、延期组住院时间均长于超早期A、B组(P均<0.05);且早期组住院时间长于延期组(P<0.05);超早期A、B组NIHSS评分、WHOQOL-BREF评分均较早期组、延期组改善明显,同时早期组术后NIHSS评分、WHOQOL-BREF评分亦优于延期组(P均<0.05);超早期A、B组和早期组GOS评分优良率、ADL评级优良率均高于延期组(P均<0.05),研究组不同手术时机治疗的患者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对HICH患者尽早进行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效果,改善预后。

    多学科协作的全程营养管理模式在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黄凌莉, 陈环球, 孙甜甜
    2021, 42(10):  1220-1223.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21
    摘要 ( 389 )   HTML   PDF (358KB) ( 2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的全程营养管理模式在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60例拟行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新辅助化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管理,研究组实施多学科协作的全程营养管理,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治疗1个周期后和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的体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清前白蛋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研究组恶心或呕吐、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减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腹泻、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降低升高、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升高、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及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学科协作的全程营养管理有利于改善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抗肿瘤治疗的耐受程度。

    炎症介质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关系
    陈建飞(综述), 王铭(审校)
    2021, 42(10):  1224-1228.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22
    摘要 ( 411 )   HTML   PDF (384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早期预测和诊断对患者的治疗与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贯穿动脉粥样硬化的始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一些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可使斑块表面纤维帽变薄、斑块内脂质核变大、血管稳定性降低,导致斑块破裂。本文就近年研究的多种炎症介质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关系进行总结。

    支气管扩张症表型的研究进展
    王世雄(综述), 张昊川, 黄河(审校)
    2021, 42(10):  1228-1232.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23
    摘要 ( 556 )   HTML   PDF (382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以气道的病理性、不可逆性的扩张为特征,多种病因(特发性、感染及免疫缺陷为主要病因)导致的慢性炎症性肺疾病。表型是指一种、一组或一系列疾病特征,可分为临床表型、影像学表型及微生物学表型,其可描述疾病在不同患者中表现差异,并与临床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以及支气管哮喘同为慢性炎症性肺疾病,但社会对支气管扩张症的关注远不如COPD和支气管哮喘,且国内外有关支气管扩张症表型研究鲜有报道,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笔者对支气管扩张症表型相关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支气管扩张症表型提供理论支撑。

    幽门螺杆菌对神经和免疫系统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邓晓晴, 王晶晶(综述), 赵连梅, 单保恩(审校)
    2021, 42(10):  1233-1237.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24
    摘要 ( 620 )   HTML   PDF (400KB) ( 1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 感染导致多种胃部疾病的发生,如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腺癌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H.pylori还可以影响胃外疾病(包括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系统、神经及免疫系统等)的发生、发展,对神经和免疫系统疾病的影响尤为突出。研究发现H.pylori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其与免疫系统长期相互作用,影响了局部免疫微环境进而打破全身免疫系统的平衡,导致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本文就H.pylori对神经及免疫系统疾病的影响和机制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为本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肖雨菲(综述), 韩若凌(审校)
    2021, 42(10):  1238-1240,封三.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10.025
    摘要 ( 674 )   HTML   PDF (390KB) ( 2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组织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器官的生理与病理状态,对于临床诊断疾病具有重要价值。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rography,SWE)作为一种全新的超声波诊断技术,具有可重复性、实时成像、无创性等优点,通过定量测量肾实质杨氏模量(Young′s modus,YM)值:即生物组织弹性模量的绝对值代表其硬度,进而反映肾脏病理生理状态。现就SWE技术在肾脏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