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0-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舒敏保湿类护肤品在敏感性皮肤中的应用指南》解读#br#
李业贤,刘丽娟,张国强*
2020, 41(6): 621-623.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01
摘要
(
579
)
HTML
PDF
(344KB) (
2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敏感性皮肤是一种好发于面部的皮肤高反应状态,表现为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症状。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为了更好地防治敏感性皮肤,舒敏保湿类护肤品在敏感性皮肤中应用指南专家组专门制定了《舒敏保湿类护肤品在敏感性皮肤中的应用指南》,为了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此指南,本文进行了解读。
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血清胱抑素C早期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价值
袁胜芳1,宋宁2*,王布1,马士民2,赵建清1
2020, 41(6): 624-627,63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02
摘要
(
628
)
HTML
PDF
(500KB) (
2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血清胱抑素C(serum cystatin C ,Cys-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联合诊断价值,为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诊断指标及诊断方法。
方法 选取COPD患者122例,通过多普勒心动超声测量肺动脉压值(其中以肺动脉收缩压>40 mmHg为肺动脉高压),将患者分为肺动脉压正常组与肺动脉压升高组,抽取患者静脉血3~5 mL,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抗凝,分别检测RDW和Cys-C值,绘制RDW和Cys-C诊断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诊断价值,然后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预测RDW和Cys-C诊断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概率。最后绘制RDW和Cys-C联合诊断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ROC曲线,并计算其诊断价值。
结果 RDW和Cys-C单独诊断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44和0.849。约登指数分别为0.618和0.597,敏感度分别为75.9%和84.1%,特异度分别为85.9%和75.6%,RDW和Cys-C联合诊断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AUC为0.926,约登指数为0.78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和87.2%。
结论 RDW和Cys-C对于诊断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具有一定的价值,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
奥西替尼联合颅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效果观察
侯志华1,魏晗2,魏红艳1,张莹3*,刘欣燕1,薛瑾瑜1
2020, 41(6): 628-63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03
摘要
(
900
)
HTML
PDF
(379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奥西替尼联合颅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价值和意义。
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分组软件平均分组,单纯接受颅脑放射治疗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奥西替尼联合颅脑放疗治疗患者40例设为试验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颅内及颅外无进展生存期、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
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颅内、颅外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血清CEA、VE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血清CEA、VE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奥西替尼联合颅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可以提高临床效率,降低CEA、VEGF表达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HERC2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促进心肌细胞肥大
高伟年1,赵曙光1,郭娜2,陈子英1*,张文立1,于丁1
2020, 41(6): 632-636.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04
摘要
(
831
)
HTML
PDF
(445KB) (
2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HECT和RLD结构域的E3连接酶2(HECT and RLD domain containing 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2, HERC2)在心肌肥厚中的功能与机制。
方法 选取心肌肥厚患者和对照组心肌组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分析心肌肥厚标志基因及HERC2基因表达水平。在SD大鼠中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肥厚,qRT-PCR分析心肌组织中心肌肥厚标志基因与HERC2基因表达水平。取SD乳鼠心肌细胞,siRNA干扰HERC2表达后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分析心肌细胞大小及心肌肥厚标志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分析磷脂肌醇-3激酶/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PI3K-AKT)信号活化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心肌肥厚患者心肌组织中HERC2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中,HERC2基因表达水平同样显著增加。在大鼠心肌细胞中干扰HERC2表达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面积增大,抑制心肌肥厚相关标志基因心房利钠肽、脑钠肽和肌球蛋白重链7的表达。
结论 HERC2在心肌肥厚过程中高表达,HERC2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心肌细胞肥大。
覆膜支架联合手术治疗头颈部癌侵犯颈动脉在绵羊模型中的试验性研究
赵珍,李睿聪,景尚华*
2020, 41(6): 637-640,645.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05
摘要
(
575
)
HTML
PDF
(1945KB) (
3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在绵羊颈动脉模型中预置覆膜支架于局部假定受侵颈动脉处,手术切除受侵犯血管,探讨覆膜支架联合手术治疗头颈部癌侵犯颈动脉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10只健康绵羊的颈动脉,通过髂总动脉将覆膜支架置入假定受侵颈动脉处,手术切开支架所覆盖的颈动脉区域,切除覆膜支架覆盖的部分动脉壁,观察术区有无出血及支架松动。通过影像观察术区有无出血、外漏及支架的扭曲、松脱及移位,记录实验动物的意识、活动等。
结果 局部无渗血,除1例支架植入后扭曲,其余9例覆膜支架均释放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0%。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切除覆膜支架覆盖的全周动脉壁,术中观察支架固定良好。术后绵羊生命体征平稳,无偏瘫、四肢活动障碍等并发症,覆膜支架区域无出血及肿胀。术后12 h影像检查显示术区无出血外漏,支架保持原位稳定,无扭曲、松脱及移位。术后12 h手术探查绵羊颈动脉覆膜支架区域,无出血及支架移位。术后未见绵羊四肢运动障碍、进食和行为异常。随访6个月后,造影结果显示,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其余8例未见血栓形成。所有绵羊在随访过程中均成活,无偏瘫及血管破溃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覆膜支架联合手术治疗是头颈部癌侵犯颈动脉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孕早、中期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米冬青1,宋歌2*,张静1,张晶1,孙东兰1,高虹1
2020, 41(6): 641-645.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06
摘要
(
634
)
HTML
PDF
(535KB) (
2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孕早、中期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GDM孕妇(GDM组)202例和正常孕妇(对照组)337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早孕期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和中孕期血清中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β-HCG、游离雌三醇(unconjugated estriol,uE3)水平。Logistic多因素分析确定发生GDM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标志物对GDM的预测价值。
结果 GDM组孕妇孕早期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于对照组,孕早期PAPP-A中位数倍数(multiple of median,MoM)值低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BMI≥24、孕早期PAPP-A MoM值<0.8、孕中期β-HCG MoM值≥1.5是孕妇发生GDM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孕早期BMI和PAPP-A MoM值预测GDM发生的ROC面积分别为0.664和0.687。
结论 孕早期BMI、孕早期血清PAPP-A水平是发生GDM的影响因素。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其预后的分析#br#
刘绍先,梁中信,王宝平
2020, 41(6): 646-64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07
摘要
(
601
)
HTML
PDF
(376KB) (
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病原菌的耐药性及病原菌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65例VAP新生儿为VAP组,并选取同期住院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但未合并VAP的新生儿65例为非VAP组。对VAP组新生儿气管内分泌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致病菌感染情况和短期预后。
结果 65例VAP新生儿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49株,且检测结果显示所培养出的均是革兰阴性菌,占比最多的肺炎克雷伯菌为30.61%,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占28.57%,鲍氏不动杆菌占20.41%,这三种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达到100%,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较为敏感。插管时及每隔1 d检测后,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逐渐降低,且VAP组显著高于非VAP组(P<0.05);VAP组机械通气时、N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体住院时均显著大长非VAP组(P<0.05),且前者的病死率高于VAP组(P<0.05)。
结论 VAP新生儿合并耐药菌感染,患儿在接受抗感染治疗时会出现疗效不佳、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更多等情况,而患儿病死率也呈现升高趋势。实际诊治中还需根据检测结果针对性予以敏感抗菌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原菌的耐药性,提高治愈率。
骨关节结核不同类型标本进行Xpert MTB/RIF技术检测的研究
贾晨光,刘丰胜,姚晓伟,高建国,白洪忠*
2020, 41(6): 650-653,67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08
摘要
(
752
)
HTML
PDF
(419KB) (
1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利福平耐药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Xpert MTB/RIF)技术在骨关节结核病灶不同类型标本检测中的差异。
方法 选取骨关节结核患者245例,通过手术获取病灶中的脓液(199份)、干酪组织(161份)、肉芽组织(178份)、骨组织(87份),分别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Xpert MTB/RIF检测,比较4种组织标本阳性率。计算2种检测方法的联合阳性率;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作为金标准,计算Xpert MTB/RIF技术在骨关节结核标本及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 245例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12例(45.71%),625份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213份,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脓液>干酪组织>肉芽坏死组织>骨组织(P<0.01)。245例患者中Xpert MTB/RIF检测阳性128例(52.24%),625份标本中Xpert MTB/RIF检测阳性255份,Xpert MTB/RIF检测阳性率比较脓液>干酪组织>肉芽组织>骨组织(P<0.01)。2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为185例(75.51%)。Xpert MTB/RIF检测技术检验脓液、肉芽组织、干酪组织、骨组织阳性率均高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P<0.05或P<0.01)。Xpert MTB/RIF技术检测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敏感度为96.43%,特异度为84.96%,诊断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为97.92%,特异度为93.75%。
结论 为了准确诊断骨关节结核及利福平耐药性应尽量收集多种标本,特别是病灶中的脓液,Xpert MTB/RIF技术可简便、快速、准确地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其耐药性。
MiR-30c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研究#br#
舒莉,巨啸晨,柴浩,杨德勇,孙荣鑫*
2020, 41(6): 654-65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09
摘要
(
517
)
HTML
PDF
(1822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微小RNA(microRNA,miR)-30c在骨肉瘤细胞中可能发挥的生物学功能。
方法 荧光定量PCR检测6种骨肉瘤细胞系及人正常成骨细胞中miR-30c的表达水平,筛选目的细胞系;将细胞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及miR-30c过表达组,克隆形成和CCK-8实验检测miR-30c对骨肉瘤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R-30c对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分析骨肉瘤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裸鼠皮下成瘤实验验证miR-30c在体内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果 U2OS、Saos2、Mg63、HuO9、KIKU、143B 6种OS细胞系中miR-30c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hFOB1.19细胞,U2OS细胞中miR-30c表达水平最低(P<0.05)。 miR-30c过表达组克隆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随时间延长,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呈升高趋势,但miR-30c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miR-30c组U2OS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miR-30c过表达组细胞转染miR-30c mimic后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裸鼠皮下接瘤4周后,miR-30c过表达组小鼠体内移植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
结论 miR-30c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参与骨肉瘤细胞U2OS的增殖及转移。
改良单图像法手工测量髌骨不稳患者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间距的可行性分析
张合1,曹成明2,兰志恒1, 赵志光1,刘巍1,韩守江1*
2020, 41(6): 660-66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10
摘要
(
626
)
HTML
PDF
(871KB) (
1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改良单图像法手工测量髌骨不稳患者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tibial tuberosity-trochlear groove,TT-TG)间距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髌骨不稳患者30例。高年资手术医师A、B,使用改良单图像法手工测量髌骨不稳患者TT-TG间距,对比高资年影像学医师C,使用双图法测量髌骨不稳患者TT-TG间距。应用Cronbach′s alpha系数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结果的可重复性。使用Bland-Altman分析图评价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 高年资手术医师A、B使用改良单图像法手工测量髌骨不稳患者TT-TG间距分别和高年资影像学医师C使用双图法测量髌骨不稳患者TT-TG间距比较,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913和0.959,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和0.958。Bland-Altman分析图显示,TT-TG间距差值(mm)的均值为-0.276(95%CI:-3.526~2.974)和0.143(95%CI:-3.110~3.397)。A、B医师之间使用改良单图像法手工测量髌骨不稳患者TT-TG间距比较,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91,组内相关系数为0.891。Bland-Altman分析图显示TT-TG间距差值(mm)的均值为-0.276(95%CI:-3.526~2.974)。
结论 改良单图像法手工测量髌骨不稳患者TT-TG间距操作简单,可以准确测量出髌骨不稳患者的TT-TG间距,该方法和双图法可以相互替换使用。
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刘明,钱宇航,尹豫,周勇,王义兵,步建立*
2020, 41(6): 665-66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11
摘要
(
785
)
HTML
PDF
(1481KB) (
1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提出新的确定跟骨骨折复位的参考标准。
方法 回顾性分析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撬拨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切口并发症、Bhler角和Gissane角、胫距跟弧线、二次取出内固定手术时间等观察指标。
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并发症、住院费用、二次取出内固定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位良好的跟骨骨折,胫骨后缘、距骨后缘、跟骨后缘最高点的连线是一条平顺的弧线,且与距骨后缘最高点相切的弧线的曲率同健侧相比较大致相同。
结论 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均有疗效,但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能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并发症、住院费用及二次取出内固定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胫距跟弧线对跟骨骨折复位情况具有参考价值。
左卡尼汀联合超纯透析对MHD患者心功能及外周血irisin、s-Klotho表达的影响
宋艳芳1,吴胜利2
2020, 41(6): 670-675.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12
摘要
(
495
)
HTML
PDF
(410KB) (
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左卡尼汀联合超纯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心功能及外周血鸢尾素(irisin)、Klotho蛋白(s-Klotho)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取 MHD患者186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透析治疗,观察组予以左卡尼汀联合超纯透析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生存质量、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心功能、irisin和s-Klotho浓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2组各维度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各维度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IL-6、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2组肝蛋白(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SOD、MDA及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心排血量(cardiacoutput,CO)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CO和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irisin和s-Kloth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irisin和s-Kloth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超纯透析可显著改善MHD患者的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提升患者心功能,并降低外周血Irisin、s-Klotho表达。
血小板输注对晚期肺癌患者血清中MMP-9、MMP-2及VEGF水平的影响
韩丽娜1,孙楠1,王珊1,赵莎2,周欣亮3,赵学涛1*
2020, 41(6): 676-67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13
摘要
(
635
)
HTML
PDF
(383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小板输注对晚期肺癌患者血清中金属基质蛋白酶9 (metallomatrix protease9,MMP-9)、金属基质蛋白酶2(metallomatrix protease2,M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观察输注的血小板是否能促进晚期肺癌的转移。
方法 选取输注血小板的89例晚期肺癌患者,按照血小板输注是否有效[血小板增加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7.5为输注有效]分成血小板输注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2组血小板输注前及血小板输注后(12~24 h)血清中MMP-9、MMP-2及VEGF水平的变化。
结果 研究发现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80.90%(72/89)。在血小板输注后,有效组血清中MMP-9、MMP-2及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效组,有效组血清中MMP-9、MMP-2及VEGF水平高于血小板输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输注有效的血小板能使晚期肺癌患者血清MMP-9、MMP-2及VEGF的水平升高,可能对肺癌的侵袭和转移有促进作用,提示在给肺癌患者输注血小板时应该更谨慎。
不同雾化方式结合振动排痰仪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贺晓娇
2020, 41(6): 680-685.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14
摘要
(
688
)
HTML
PDF
(397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不同雾化方式结合振动排痰仪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基础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使用振动排痰仪治疗,超声雾化仪组在基础治疗组的基础上使用超声雾化仪治疗,氧气雾化组在基础治疗组的基础上使用氧气雾化治疗,压力雾化组在基础治疗组的基础上使用压力雾化治疗,治疗7 d,观察4组入组治疗前和治疗7 d后生理指标、血气指标、肺功能、24 h排痰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4组治疗7 d后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较入组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4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4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较入组治疗前均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blood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 d后,超声雾化仪组、氧气雾化组、压力雾化组PaO2均高于基础治疗组,PaCO2均低于基础治疗组,氧气雾化组、压力雾化组PaO2均高于超声雾化仪组,氧气雾化组PaCO2低于超声雾化仪组,压力雾化组PaO2低于氧气雾化组,PaCO2高于氧气雾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 d后,4组
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钟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和最大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较入组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 d后,超声雾化仪组、氧气雾化组、压力雾化组FEV1、FEV1/FVC和PEF均高于基础治疗组,氧气雾化组、压力雾化组FEV1、FEV1/FVC和PEF均高于超声雾化仪组,压力雾化组FEV1、FEV1/FVC和PEF均低于氧气雾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 d后,4组排痰量较入组治疗前均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 d后,超声雾化仪组、氧气雾化组、压力雾化组排痰量均多于基础治疗组,氧气雾化组、压力雾化组排痰量均多于超声雾化仪组,压力雾化组排痰量少于氧气雾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发生咽部不适、胃肠道反应、口干、头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大的是压力雾化组。
结论 氧气雾化治疗联合排痰仪治疗,患者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病变的临床应用
张社芳,褚雯*,王华,周鼎文
2020, 41(6): 686-689,708.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15
摘要
(
598
)
HTML
PDF
(1146KB) (
1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术中经食管超声在二尖瓣病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二尖瓣瓣膜病并行二尖瓣病变手术患者40例,其中儿童患者7例,成年患者33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测量入组患者的左心房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diameter of left atrium,LAAP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二尖瓣病变等情况。
结果 与术前相比,儿童及成年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LAAPD、LVEDD均明显减小,且仅成年组患者术后的LVEF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时显示,儿童及成年组患者术后二尖瓣返流例数均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返流量(mitral regurgitation,MR)分级与术式呈正相关。
结论 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术中食管超声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省时等优点,在二尖瓣病变的应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在术前准确显示瓣膜病损部位、程度,并指导术式选择。
经阴道三维超声评价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分析
张志峰1,刘艳格2,武亚丽1,田立焕1
2020, 41(6): 690-693,69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16
摘要
(
541
)
HTML
PDF
(397KB) (
2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对于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卵巢储备功能评价的价值。
方法 选择不孕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评价标准将确诊为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者200例作为研究组,其他正常排卵不孕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各卵泡期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性激素6项水平、各卵泡期优势侧卵巢血流参数及围排卵期成熟卵泡血流分级情况。
结果 2组血管化指数、血流指数及血管化血流指数在组间、时点间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围排卵期成熟卵泡血流多为3~4级,研究组多为1~2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血流量低、成熟卵泡新生血管数量少是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血流灌注特点,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更利于早期评价卵巢储备功能,指导临床识别、预测卵泡发育不良及早期排卵障碍。
PCMRI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联合血清PLGF、LDH对子痫孕妇合并RPLS诊断价值#br#
张婉1,王江峰2*,刘辉1,许保刚3,杨永康4
2020, 41(6): 694-69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17
摘要
(
530
)
HTML
PDF
(445KB) (
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phase contr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CMRI)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联合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 PLGF)、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对子痫孕妇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头颅MR扫描,依据常规MR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MRI正常组和RPLS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同时采用PCMRI技术测量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2组血清PLGF、LDH水平,比较实验室检查结果、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清PLGF、LDH值等指标,并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清PLGF、LDH对PE患者合并RPLS的诊断价值。
结果 MRI正常组未见明显病灶,RPLS组常规MRI头颅扫描结果T1WI为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DWI序列表现为稍低信号或等信号。RPLS组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平均流量(mean flow,MF)、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MV)及血管断面面积均明显高于MRI正常组,而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明显低于MRI正常组(P<0.01)。RPLS组血清PLGF水平明显低于MRI正常组,血清LDH明显高于MRI正常组(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AMV、MF及血清LDH与SBE评分显著正相关(r=0.71、0.67、0.68,P<0.01),RI与SB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5,P<0.01)。PCMRI血流参数联合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诊断RPLS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95%CI:0.853~0.941),其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0%、100.0%,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
结论 RPLS的BA血流参数及血清PLGF、LDH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脑水肿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影像学检查联合血清指标检测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特异度。
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在颈髓损伤患者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蔡文博,易双强,郝建红,张洁,董补怀,罗振国*
2020, 41(6): 700-703.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18
摘要
(
583
)
HTML
PDF
(494KB) (
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在颈髓损伤患者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80例拟行颈椎减压植骨内固定术需要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超声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体表定位下行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后经鼻气管插管,超声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后经鼻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后(T0)、气管导管进入咽喉(T1)、气管导管进入声门即刻(T2)、插管成功后5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并记录插管成功情况、插管时间及记录患者术后耐管程度。
结果 对照组T1 、T2 、T3 时的MAP和HR均明显大于T0(P<0.05)。超声组T1 、T2 、T3 的MAP和HR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组患者术后耐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能够满足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的需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探讨ABO、RhD血型调查与建立Rh表型库在安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
胡梅京1,车丽敏2*,张艳宾1,杨君青3
2020, 41(6): 704-708.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19
摘要
(
680
)
HTML
PDF
(395KB) (
1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ABO、RhD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分析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探讨ABO、Rh血型调查与建立Rh表型库在安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我院8 000例住院患者ABO血型及RhD血型的检测结果,对需输血的患者5 000例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结果标本进一步行抗体特异性鉴定。随机选取3 000袋RhD阳性滤白红细胞悬液样本检测Rh表型,通过电脑建立献血者Rh表型数据库,探讨其在输血中的重要意义及价值。
结果 8 000例患者中ABO血型分布情况从多到少依次为B型血(32.02%)、O型血(28.98%)、A型血(27.01%)、AB型血(11.99%)。不同年龄组间ABO血型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中ABO血型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 000例患者中RhD阴性48例(0.60%)。男性和女性 Rh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000例需输血患者的血样标本中不规则抗体阳性者30例(0.60%),Rh血型系统抗体阳性19例(63.33%),抗-E检出率最高。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000例RhD阳性献血者血样标本Rh血型表型共8种,其中CCDee检出率最多,其次为CcDEe,DcDEE和ccDee检出率较少。
结论 ABO血型的分布与地域及年龄有关;临床上除在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应进一步检测其抗体特异性;建立献血者Rh表型数据库有利于预防因Rh表型不符输血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对于临床安全输血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特异性抑制剂PHPS1通过促进泡沫细胞形成加速apoE-基因敲除小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马倩1,路永刚1,李新新1,谭鹤1,朱学灿2,帖彦清1*
2020, 41(6): 709-71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20
摘要
(
600
)
HTML
PDF
(2258KB) (
1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酪氨酸磷酸酶SHP-2 (Src Homology 2 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2,SHP-2)特异性抑制剂苯肼基吡唑啉酮磺酸盐1(phenylhydrazonopyrazolonesulfonate1,PHPS1)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影响作用。
方法 1.25%胆固醇高脂饲料饲养apoE-/-小鼠28只4周构建早期AS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HPS1组。观察降主动脉斑块大小和细胞成分,评估斑块内信号通路及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R)蛋白及mRNA的含量变化情况。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和绿色荧光微球加或不加PHPS1干预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细胞16 h,观察BMDM内绿色荧光沉积情况。
结果 PHPS1组斑块内油红O面积、斑块大小、斑块内巨噬细胞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HPS1组巨噬细胞内部绿色荧光强度比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PS1组白细胞分化抗原3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6,CD36)和SR-A1的mRNA表达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HPS1组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regulated kinases,p-ER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蛋白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PHPS1主要通过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酶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影响SR的过表达从而增加了巨噬细胞对ox-LDL的吞噬能力最终促进了泡沫细胞的形成、促进AS进展。
3种常规结核分枝杆菌及耐药突变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薛建昌1,邸红芹2,吴海峰1,郑浩3*,郑立恒1,梁冰锋4
2020, 41(6): 715-719.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21
摘要
(
1078
)
HTML
PDF
(389KB) (
1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3种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法用于诊断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及耐药突变情况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246例,应用Gene Xpert MTB/RIF技术(Xpert法)、BD960液体快速培养法(BD960法)联合快速药物敏感试验(药敏试验)、MTB核酸检测联合MTB耐药基因(DNA芯片法)检测诊断 MTB及耐药突变检出情况。
结果 BD960法对MTB的阳性检出率低于MTB核酸检测和Xpert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试验、MTB耐药基因检测和Xpert法利福平耐药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敏试验利福平耐药结果相比,MTB耐药基因检测和Xpert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1.30%、95.32%、84.00%、97.60%、94.47%、86.63%和95.65%、93.57%、80.00%、98.77%、94.01%、89.22%,X-pert 法和MTB耐药基因检测利福平耐药结果高度一致(Kappa值=0.833,0.840)。药物敏感试验和MTB耐药基因检测异烟肼耐药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D960法、Xpert法和MTB核酸检测均能准确检测样本中的MTB,药敏试验、MTB耐药基因检测和Xpert法能分析MTB利福平(异烟肼)耐药情况,MTB耐药基因检测和Xpert法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结合实际需求在耐多药结核病防治中应用。
晚期贲门癌内镜下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粒子的疗效观察
王楠1,冯子坛1,姚欣2*,靳海峰1,冯佳1,于佳1
2020, 41(6): 720-723.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22
摘要
(
598
)
HTML
PDF
(393KB) (
1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内镜下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缓释粒子注射治疗晚期贲门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晚期贲门癌患者24例,均采用在内镜下植入5-FU缓释粒子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的体重变化和吞咽困难、腹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内镜下病灶变化和肝肾功能、血常规变化进行观察记录。
结果 经治疗,患者的体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吞咽困难、腹痛的临床症状及内镜下病变色泽均有明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46.2%、54.1%、54.2%;患者内镜下病变长度较治疗前变短(P<0.05);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血常规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腹痛、出血及发热等并发症。
结论 内镜下5-FU缓释粒子注射治疗晚期贲门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轻,可重复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开滦集团400例急性胰腺炎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张冰1,朱国玲2*,孙秋1,吉瑞更1
2020, 41(6): 723-72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23
摘要
(
499
)
HTML
PDF
(398KB) (
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开滦集团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影响AP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在职员工及离职退休职工12 4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AP患者400例,另在剩余12 000例中选取无AP疾病者400例作为对照。收集所有受试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AP家族史、胆道疾病史及临床症状,收集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CR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ALT)、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糖、血钙、血淀粉酶、脂肪酶指标,采用超声影像学检查胰腺异常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P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AP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DK〗∶1,年龄在30~60岁之间的患者占41%,胆道疾病史患者占76%,饮酒史患者占50%,高血脂史患者占48%。AP患者中出现上腹痛患者占71%,下腹痛患者占24%,脐周痛患者占30%,全腹痛患者占11%,腰部放射痛患者占20%,恶心呕吐患者占15%,腹肌紧张患者占8%,出现合并症患者占67%。AP组患者CRP、TBIL、ALT、TG、血钙、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及胰腺异常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饮酒史、高血脂史、胆道疾病史及高水平TG、血钙、血淀粉酶是影响AP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开滦集团AP疾病以胆源性疾病、酒精和高血脂症为主要病因,饮酒史、高血脂史、胆道疾病史及高水平TG、血钙、血淀粉酶是影响AP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身心健康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潘虹
2020, 41(6): 727-73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24
摘要
(
382
)
HTML
PDF
(403KB) (
1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身心健康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火箭军总医院脑卒中患者进行筛查,共筛选出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对其进行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居住状况、职业状况、医保类型、性格特点、照顾者类型、医疗负担、家庭和睦等)、临床资料(包括病程、卒中部位及性质、治疗时间、进食方式、糖尿病、并发症、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吞咽功能等)及健康调查简表调查。
结果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身心健康总分均分为(44.00±15.61)分,其中身心健康差者97例(80.83%);身心健康一般者23例(19.1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格特点、病程、脑卒中部位、并发症、进食方式、糖尿病、吞咽功能、医疗负担、家庭和睦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家庭及医疗工作者的重视,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转归影响的回顾性临床研究#br#
于锌1,时莉芳2,范静3
2020, 41(6): 731-734.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25
摘要
(
374
)
HTML
PDF
(371KB) (
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探讨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转归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足月单胎分娩产妇及娩出新生儿各362例的临床资料,,因各种原因产妇中转剖宫产57例(分娩镇痛19例,非分娩镇痛38例)及新生儿转科治疗33例(分娩镇痛14例,非分娩镇痛19例),最终纳入产妇305例(分娩镇痛组165例,非分娩镇痛组140例),新生儿329例(分娩镇痛组组170例,非分娩镇痛组159例)。分析比较2组产妇产程,产妇转归情况(产钳使用、侧切、产道裂伤、并发症)及满意度,比较新生儿转归情况[体重、Apgar 评分、脐动脉血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blood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
结果 分娩镇痛组第一产程与第三产程比非分娩镇痛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第二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钳使用、侧切、产道损伤及并发症(胎盘早破、羊水污染、胎盘早剥、宫缩乏力、产道出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镇痛组满意度比非分娩镇痛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镇痛组新生儿体重、5分钟Apgar评分、10分钟Apgar评分比非分娩镇痛组明显重或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1分钟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PaCO2和P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分娩镇痛可有效缩短第一产程和第三产程,但对母婴转归情况无影响,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聚乙烯醇颗粒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咯血的疗效评估
吴追文,高松学,吴玉,于兵,何冬伟,汤哲
2020, 41(6): 734-737.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26
摘要
(
501
)
HTML
PDF
(453KB) (
1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咯血患者采用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剂(polyvinyl alcohol,PVA)颗粒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选择56例肺咯血患者,均使用PVA颗粒急诊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评估其疗效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共栓塞责任动脉155支,其中支气管动脉89支,非支气管动脉66支。54例患者在急诊术后24 h内出血停止,2例咯血患者未得到有效控制。术后24 h胸部疼痛患者6例,一过性发热患者12例,均在术后1周内完全缓解。54例治疗有效患者在术后3个月进行近期随访,1例出现复发,余均未出现咯血复发及严重并发症。
结论 使用PVA颗粒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急诊治疗咯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股骨外侧壁厚度对于股骨近端骨折术后外侧壁骨折的预测价值
姚柯炜,张流畅
2020, 41(6): 738-741.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27
摘要
(
507
)
HTML
PDF
(454KB) (
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股骨外侧壁厚度对于股骨近端骨折术后外侧壁骨折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股骨近端骨折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并收集其术前及术后影像学指标。随访15个月,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股骨外侧壁骨折将其分为骨折组(29例)和对照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方式、骨折AO分型以及病史等一般资料,及术前股骨外侧壁厚度、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以及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TAD)等影像学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股骨外侧壁骨折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股骨外侧壁厚度、BMD对于术后外侧壁骨折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外侧壁厚度、BMD、手术方式和AO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侧壁厚度(OR=0.066,P=0.000)、BMD(OR=0.217,P=0.023)和骨折分型(OR=6.393,P=0.003)是股骨近端骨折术后外侧壁骨折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股骨外侧壁厚度对股骨近端骨折术后外侧壁骨折的预测效能显著高于BMD(Z=5.408,P=0.000),其AUC分别为0.972和0.641;Youden指数提示BMD和外侧壁厚度预测外侧壁骨折的最佳截点分别为≤0.795和≤20.285 mm,外侧壁厚度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预测价值显著高于BMD(P<0.01)。
结论 股骨外侧壁厚度,BMD以及骨折分型是股骨近端骨折术后股骨外侧壁骨折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股骨外侧壁厚度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巨噬细胞极化与炎性疾病的研究进展#br#
牛卓娅1,张亚玲1(综述),姚智燕2,刘伟2(审校)
2020, 41(6): 742-744,封三.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20.06.028
摘要
(
561
)
HTML
PDF
(306KB) (
1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